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5卷  /  人物

2015卷

  • 第五届(2013-2014)感动内蒙古提名人物
  • 海日汗:义比天大,捐肝救父的27岁蒙古族青年。

    简要事迹:海日汗,男,蒙古族,27岁,锡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人民政府普通科员。2013年,海日汗刚大学毕业不久,便得知父亲的肝硬化已变成肝癌,而因病情一天天加重导致几次大量内出血,生命已进入生死边缘。

    当时医院下达几次“病危通知书”,此消息对于他来说,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了,但是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找医生和专家们寻求能救活父亲生命的法宝。医生对他说:“只有做肝移植手术才能够救活或延长你父亲的生命,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海日汗四处到北京市各大医院去寻找肝源,但是他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O型血的肝源极为紧张,排队等待要做肝移植的人太多,在一年半载内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肝源。海日汗又一次受到了无情的打击。该怎么办?他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对武警总医院的医生说:“我想把我的肝脏切掉一块捐给我父亲,这样行吗?”医生听到此话沉默许久,感动的流泪了,说:“好孩子!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像你这样捐肝救父的例子,你是首例呀!不过你要慎重考虑,捐肝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你是才二十几岁孩子呀!”海日汗心意已决的说:“我考虑好了,请您同意给我开具身体检查单吧”。在海日汗的强烈要求下。医生最终给他开具了体检单。于是,海日汗每天跟父母说“爸妈我出去一趟”,“我回旅店去休息一会儿”等为借口,到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去做了捐肝的各项身体检查。

    通过一周多时间的检查,体检结果百分之百符合捐肝配型的条件和标准。海日汗的肝脏重量为1754克,比普通人的肝脏还要大一些。医生激动地说:“好!你的肝脏是专门为你父亲而长的,你父亲有救了”。他从武警医院回到中日友好医院,特别高兴地对父母说:“特大喜讯,我已经找到肝源了,爸爸有救了,我们这两天就到武警总医院去住院吧,在那里做肝移植的很多,而且成功和成活率特别高,很多人手术后只要好好休养都能活十几年和几十年,爸爸做肝移植后绝对能活100岁呀!”他的话逗笑了父母,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可他的父亲还是心有疑虑:“肝源从哪里找到的?”他说:“我认识了一个教授,他答应在这个月内就找肝源给做手术,没问题的。”

    海日汗就这样连哄带骗,于85日将父亲转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科。父亲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未察觉到儿子善意的谎言。一直到818日医院召开肝移植前的一次“伦理会”,父亲才得知是他儿子要把肝脏捐给自己的真相。父亲惊呆了,大声说:“那绝对不行!”海日汗跪到父亲膝下说:“爸爸,请您原谅和答应孩子的请求吧!咱一家人谁也不能离开谁,我不能没有父亲,妈妈不能没有丈夫,儿子一定要救您。”在场的所有人听到此话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泪。移植科副主任李威教授说:“你有一个好儿子,值得骄傲!目前,确实没有肝源,您儿子为了救您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您考虑的怎么样,同意与否?”海日汗一再安慰父亲说:“人的肝脏是再生器官,术后在两三个月内就能长到原来的正常程度。医院对我们的事这么重视和关心,手术肯定会成功的。”海日汗父亲沉默许久,咽着眼泪勉强的低语:“那就同意吧!”一句话后嚎啕大哭。

    2013828日,海日汗父子被同时推进了手术室,经过15个小时的精心手术,把海日汗肝脏的60%切除捐给了父亲,手术非常成功,父亲的生命又一次重生了。

    迟强:珲春救援、为民献身的内蒙古籍英雄战士。

    简要事迹:迟强,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兴安盟突泉县人,生前是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消防大队执勤中队长助理。200012月,入伍。2005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消防战士,每次灭火和救人,都冲在最前面,他乐于助人,资助贫困学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敬佩。一次救援中他意外中毒,在昏迷了21天后,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年仅27岁。

    2013811日,珲春市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位于市交通运输局北侧的地源热泵井下有2人被困,井内有不明毒气。迟强和往常一样,与5名战友一同赴现场实施救援。然而,这次看似平常的救援,却暗藏凶险。

    1458分,迟强和战友们到达现场。经查看,发生事故的是一口地源热泵井,井口直径0.85米,距水面深9米,井下3处设有隔板,井内有两条热泵管道及蝶阀,2名检修人员在井下3.1米隔板上处检修时中毒昏迷。经仪器检测发现井内含有硫化氢等成分的有毒气体。由于井里空间狭小,迟强主动请缨下井救人。中队指挥员考虑迟强救援经验丰富,便在稀释井内毒气后,命令迟强佩戴移动供气源,并携带备用面罩等器材下井救援。迟强下井后,将备用面罩佩戴给其中1名被困者,然后将被困人员抱起,在向井口移动时,脚下隔板突然塌陷,迟强身体失重倾倒,右脚卡在管道缝隙中,呼吸面罩被管道蝶阀手柄刮开,吸入有毒气体,昏倒在井内。但迟强仍死死地抱着被困者的身体,没有松开。

    迟强昏倒后,被战友们救起,连同两名被困者一起被紧急送往珲春市矿务局总医院治疗。812日,转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抢救过程中,省公安消防总队、延边州委、州政府、珲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迟强并慰问家属,还请来北京、省、州医疗专家救治。由于中毒太深,迟强在昏迷21天后,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于911845分,经抢救无效牺牲。

    迟强的战友悲痛地说:“我们不会忘记火场上,他将面罩让给被救者,头盔被烤得变了形;我们不会忘记塌方事故中,他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下井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我们不会忘记数九寒冬,他冒死爬上高压电线塔营救轻生老人,浑身被冻僵;我们更不会忘记,滚滚洪流中,是他用肩膀将被困的孩子一个个背出了洪水。迟强一次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消防战士的担当和使命。”入伍13年以来,不论是灭火战斗,还是抢险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就连放假时听到消防车响,都会打出租车去追到现场,参加救火救援。他共参加灭火战斗2300余次,抢险救援5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50余人,最多一天连续参加13场灭火战斗,为人民挽回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迟强不仅在救火和救援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擅长写新闻稿件,十几年来写了2000多篇稿件,是延边消防支队的优秀战士。此外,他还默默无闻地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是护士,每月工资仅2000余元,家里住的还是平房。资助贫困孩子的钱,都是他省吃俭用省下的。

    迟强生前先后荣立部队三等功1次、地方三等功1次,2012年被评为“珲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和“珲春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延边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报道员。目前,迟强已经被国家公安部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吉林省公安厅为迟强追记个人一等功;吉林省消防总队党委发出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向迟强同志学习的号召;延边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人民发出向迟强同志学习的号召;珲春市委、市政府授予迟强人民卫士称号,并号召全市人民向迟强同志学习。

    刘显亮:心有大爱,资助40多个孩子求学的退休职工。

    简要事迹:刘显亮,男,汉族,76岁,中共党员,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退休职工。一件穿了23年、洗得褪了色的藏蓝色外套,一个背了12年、背带散成一绺细线的帆布包,让人很难把他和捐资28万多元、资助43个贫困生联系在一起。

    20多年来,刘显亮穿着这身“行头”不知多少次往返于学校、邮局和家,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捐钱。20143月下旬寄出的一笔钱,是给正在哈工大本硕连读的一名贫困女孩,每年4000元的生活费,从2010年开始到2017年毕业,共需要2.8万元,刘显亮已经寄了4年。7月,刘显亮得知一名家住准格尔旗武家渠单亲家庭的学生李鑫以614分的成绩考上鄂尔多斯市一中,家里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困难时,刘显亮来到了他家,刘显亮告诉学生李鑫,好好学习,会有更多的人资助你上学到大学毕业的。随后,他又开始了对一位贫困学生的资助。

    如今,刘显亮资助过的学生大多已成家立业,最近这几年资助的在校生还有4人,77岁高龄的他,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了。他拿出纸、笔大致算了算今后还需要寄的钱,并不掩饰目前的窘境,坦诚地说:“有点愁,怕供不到娃娃们毕业。”

    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刘老每个月的平均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除了正常开销之外,已经没有过多的积蓄,为了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上学,他自己几乎没买过几件像样的衣服,经常穿着补了又补、漏着脚趾头的鞋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将爱心辐射得更远,刘老在退休后又在国华准电公司打了一份零工。之后,他又在准二中、世纪中学等地指导花草培育种植,这些辛苦打工挣来的钱,他又全部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上世纪50年代,从河南老家来到内蒙古的刘显亮,生活一直拮据。1981年,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这让月收入只有83.7元的刘显亮犯了愁:即使把每月全部收入给两个儿子当生活费也不够,更何况家里还需要生活。得知情况的邻里朋友,你5块我10块地凑,让两个儿子顺利读完大学。

    从那时起,刘显亮决定用捐资助学的方式回报社会:“俺没啥文化,但有句老话俺知道,叫‘知识生金’。不上学哪儿来的知识,没知识咋能改变命运?俺就想让这些穷娃娃都能上学!”“俺不求回报,只要帮助过的孩子过得好比啥都强。”

    退休工资捐了,打工挣的钱捐了,就连去年获得的“感动鄂尔多斯人物”奖金2.6万元,也被他悉数捐给当地2所学校的贫困生。而这些年家里最大的几笔花费,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出来:1976年大儿子结婚花了280元,1984年二儿子结婚花了2000元,最多的一次,1986年三儿子结婚花了2万元,现在大孙子买房背着债,作为爷爷的刘显亮不仅没给过一分钱,还告诫大孙子“钱要自己赚”。

    20多年来,从身残志坚的聋哑儿童到离异家庭的单亲娃娃,从准格尔旗薛家湾到周边的清水河、托克托县再到四川、山东、宁夏等外省市,与他非亲非故的受助学生达43,捐助资金多达28余万元。他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如今也大都成材了,有企业家、有走上领导岗位的管理者、有解放军军官……其中,很多受助学生是在被资助几年甚至大学毕业后才知道他们的恩人是谁。刘显亮说:“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孩子们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做有益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刘显亮用他那一口浓重的河南腔说出了最朴素的愿望……

    王哈斯:传承孝道,用善良和真情温暖6个姓氏7口之家的好媳妇。

    简要事迹:王哈斯,女,蒙古族,48岁,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苏金嘎查牧民。在察尔森镇苏金嘎查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家庭——7口人,6个姓氏。李秀琴、陈柏棠、王哈斯、吴海龙、孙世德、宝秋霞、孙伟宁,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这一切都与善良的王哈斯有关。李秀琴,92岁,王哈斯赡养了21年的婆婆。王哈斯的母亲陈柏棠,76岁患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吴海龙,儿子孙世德,儿媳宝秋霞、孙子孙伟宁。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王哈斯像一个大暖炉暖着老人、丈夫、孩子,让家人在她博大的爱的呵护下充满温情地生活。

    丁耀先:身残志坚、热心公益,倾力推进民间环保活动。

    简要事迹:丁耀先,男,60岁,包头市环保联合会法人会长。1990年的一次车祸,造成他颈椎脱位,上身瘫痪,左腿、胸骨、双手多处受伤,3年后他又奇迹般站立起来了。提前退休后,他从事过经营,特别关注安置残疾人就业。从1998年开始,坚持每年救助10户残疾特困户,每逢春节,为特困户送米、面、油,送去春节的问候。

    2001年开始,在没有工资、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他自掏80余万元,投身民间环保事业,一做就是10余年之久。他带领广大会员植树百万株,拣拾白色垃圾9万余吨,回收150余万节电池,个人捐资助学11人,共计6万余元;自费制作免费发放了环保布袋、环保痰袋各20万个,5万多块环保手绢,50多万份环保宣传资料。为了能将环保理念灌输给更多的人,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日,他发起环保进百个社区、学校、医院、农村、商铺和厂矿企业,反复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有时腿站肿了就座着讲,腿疼的厉害就吃一片止痛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腿里至今还有当年手术后无法取出的钢板和钢钉。当他常被人问“你图个啥”时,他说“只图人人改变环境意识,再苦、再累也值得”。目前,他所领导的市环保联合会已建成分会119个、团体会员单位68个、环境法律事务中心l个,会员人数126万余人,会员覆盖全市各旗县区、各大企业、各大院校、机关、部队、私营企业、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和周边盟市旗县之中。20091月,市委、市政府给安排了办公地点,结束了8年的租房办公的历史。

    他还在社区发出“旧衣、旧物品再利用”的号召,将收集来的旧衣服和锅碗送给社区里的贫困户和外来农民工。因为看到包头的很多旧楼房楼道无人清洁,2011年底,他发起环保进社区活动。提出了发展环保家庭的号召,让环保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他不辞辛苦地走访了45个办事处和100个社区,提倡“三清洁、一拖拉”。(三清洁就是室内清洁、室外清洁、楼道清洁;一拖拉就是要在楼梯扶手上拴上抹布,下楼时一拖,上楼时一拉。)就这么简单的动一动手就可以解决好旧楼房在无清洁工的情况下清洁楼道卫生的补救办法。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环保的信念,他还推出“环保社区评选”活动,在20122013年评出了3个环保示范旗县区,30个环保示范办事处,100个环保社区示范单位,1000户环保家庭,进行了社会公开性表彰,极大地鼓励了民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20112012年,他先后组织了民间环保走进百所院校活动,通过进校园宣讲环保知识、环保理念来改变学生的生活陋习,使得学生们懂得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呼吁城市学校的师生把家中过时不用的衣物和已看过多遍的课外书籍,捐给受灾地区和贫困学校,实行实名对接,培养学生们的爱心,促进了城乡、贫富互帮互学,弘扬传统美德。走进百所医院,呼吁医务工作人员戒烟,在他的影响和劝说下,很多医务人员都成功戒烟。开展了“点滴环保心”千名大学生百日进社区“五个一”活动,搭建桥梁让学生和社区居民共同座谈、一起义务劳动。启动了“叶落归根、低碳环保”的大型活动,亲自带队呼吁民众不要焚烧树叶,把树叶送到周边禁牧养畜的农牧户家,这样做既净化了空气又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良好循环,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丁耀先组织爱心志愿者为新疆、西藏、四川、甘肃以及包头市固阳县等贫困学校捐衣物31 000余件,校园植树2000余株。2012年六一儿童节,他还带领会员来到包头农民工子弟学校—鹿城小学,为这里捐建了一所图书室,同时为贫困学生捐助现金及图书、文具等物品价值共计2万余元。多年来他一直为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捐衣、捐物,捐款共计38 000余元。他创作的环保诗歌诗歌《劝君争做环保人》荣获一等奖,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颁奖。2013年,荣获中华慈善奖,受到国务院领导的接见。

    马瑞强: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博士生。

    简要事迹:马瑞强,男,汉族,31岁,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2010年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回乡创办了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父母失望地说:“我白供你读了20年的书,还是回来种地。”2009年春天,他在自家地里辟出7亩水果玉米试验田试种成功,亩产高出普通饲料玉米,被外地客商抢购。但在全村推广种植水果玉米时,乡亲们并不接受这个“新鲜事物”,谁也不愿加入。马瑞强就拉着爸妈先种,他自己开着面包车,去18个村轮番做工作,给农民争取来了农业综合开发补贴和科技推广补贴,自己补种子、补化肥、补地膜。慢慢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越来越多,2011年共种植了406亩水果玉米。和试验田种植玉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困难不同,大规模种植水果玉米要比想象的困难得多。除了日常琐事,马瑞强还要照顾农民利益,协调各方资源,问题接踵而至。2011年秋天,因为租来的冷库距种植基地有50公里,需要一次性送货,工作量大、时间紧,连装卸工都不愿意干,马瑞强就和家人一起做,500多袋玉米他们从晚上10点扛到了第二天两点,连续一个多月,马瑞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左右。冷库曾连续两次突然出现问题,一库玉米一晚上损失了6万多元,总计12万元,他自己承担了全部损失。为帮农民收割,他只能让父母家的玉米烂在地里,仅这一年他就赔了15万。即使是玉米丰产之后,马瑞强也不敢松口气,因为运输、销售、货车的调度、冷库的运作、维修及销售商的周旋等问题,都令他身心俱疲。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创业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是马瑞强以坚定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的试验得到圆满成功,当年产出的玉米40%被当地超市和商场买入,其余均销往外地,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水果玉米零售价为3/棒,高于原来的种植品种,同样的一块土地,使农民的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试验的成功激发了他推广种植水果玉米、让乡亲们受益的决心。村里人看着种水果玉米赚钱了,不少人都要跟着种。团市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市就业局等单位及时找到了他,给予他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共青团组织曾多次帮助马瑞强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项目扶持,引见多位企业家进行项目投资接洽,帮助他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团市委通过协调中国邮政储蓄助业贷款,努力帮助马瑞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很快,马瑞强的合作社水果玉米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06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5000多亩。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水果玉米合作社和乌拉特中旗当地企业合作成立了内蒙古朔河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2000多平米的冷库、400多平米的真空包装水果玉米生产线和23.7亩的水果玉米加工厂等配套加工设施,水果玉米的种植户也达到了300多户。马瑞强的创业梦想在这一年实现了突破。

    现在,马瑞强的水果玉米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日趋成熟规范。合作社技术团队现有博士1名,本科生及技术员8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展开了密切的研究合作。两年来,马瑞强获得了团党中央、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业致富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优秀创业青年”,巴彦淖尔市“优秀创业青年”,“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2013年,他还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冯发:信念坚定,为残障人就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自强模范。

    简要事迹:冯发,男,汉族,47岁,赤峰市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冯发出生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一个普通的农家,一次急病导致他与光明告别,那时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从那时起,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1989年,冯发毕业于内蒙古盲人按摩专科学校,专攻颈、肩腰腿按摩,以颈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症按摩见长。大专毕业后又去长春、上海等地进修深造。1996年起担任上海清华专修学院客座教授,现任内蒙古残联盲人协会副主席。1996年,创办了金钥匙康复按摩院,2002年开办了赤峰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长年从事按摩事业,并代培学员,学员中残疾人、下岗职工学费、伙食费全免。十几年来,共培养学员2000余名,近800名盲人通过学习按摩技术找到工作,700名学员自己开业,大大缓解残疾人就业压力,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极大地贡献。2013年,为了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实现了为农村残疾人增收,注册了一个集农作物种植、牲畜养殖于一体的翁牛特旗金钥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与赤峰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创建了残疾人就业扶贫种养殖业基地,基地共有农作物种植土地200亩,温室大棚70座,养殖肉羊150只、家兔3000只。带动周边残疾人农户30户以上,平均每年为当地残疾人农户增收16 000元以上,在基地就业的残疾人员工人均增收达18 000元。基地以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为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三道沟村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为目标,为当地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户和残疾人增收。

    10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其中2000年、2002年两次被载入《中华临床医学预防》,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撰写的《推拿、按摩、正骨复位、点穴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曾在海南学术交流会上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19981999年度被赤峰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评为“赤峰市按摩先进工作者、赤峰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061013日被赤峰市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曾获庆祝建党85周年知识竞赛一等奖。2006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保健按摩项目中,凭借娴熟的技艺获得全自治区第一名的好成绩。2007 自治区授予全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国残联、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自强模范”。2014年,国务院残工委授予他创办的赤峰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因自强不息,为残疾人事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其事迹在赤峰市人民广播电视台、赤峰市电视台、《赤峰日报》、《红山晚报》、《内蒙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20077月,《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5家记者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

     

    杨文亮:守护家园,在沙漠植树40年的当代愚公。

    简要事迹:杨文亮,男,汉族,72岁,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村民。“在乡亲们的眼中,你是当代愚公。历经万难,铺平沙丘,播种绿荫。不为拥有财富,只为守护家园的那份责任”——感动巴彦淖尔人物组委会给予杨文亮的颁奖词。

    他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十字会会员,一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与树为伴,用一生的时光诠释着绿叶与根的情谊:相互珍惜,互相滋养。在老人年轻的时候,他家的房子背后是成片的沙丘,一到春天,漫天的黄风卷杂着砂砾铺天盖地地袭来,窗户上的玻璃被砂砾敲打是时常的事。迫于无奈,搬家已成常事。每到这时杨文亮心理就会特别烦躁,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为了不再因为天气的事再搬家,只有植树。当老人把植树的想法告诉村里人时,大家对此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样做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植树,压根就看不到希望。杨文亮唯一能动员的只有自己的老伴儿和7个子女。没有想过干女娲补天、羲和浴日那样的大事,也没想效仿愚公移山,就是纯粹的想保住房子的想法,让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开始了他40多年的植树生涯。

    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流动的沙丘一眼望不到头,5棵杨树苗被当时还年轻的杨文亮一字排开,和沙子的持久战就此拉开了。没想到,这竟成了老人终身的职业。沙漠里种树和在石头上播种一样难,自己育苗自己种,渠道被沙埋了再挖,树被风刮死了再栽,没钱买树苗就贷款,没水就自己甩开膀子挖渠把水引进林子来,为了能够让树连片,阻住沙丘移动,他还用自己的头等地换了别人的沙邦子地。一棵、两棵、三棵……树根深深地扎进沙丘,星星点点的树苗点燃了杨文亮的信心和希望。无论是晨曦还是傍晚,黄沙梁上都有他的身影。整整40年,小杨变成了老杨,而沙漠正在一点点的变绿,流沙被林带锁住了。栽了40年树的老杨,今年70岁了,这40年他一心扑在树上,树也种在了他的心中。

    面对被自己征服的沙丘,面对满眼的绿色,老人感慨万千:“我和树有感情了。人活着有啥意思,到了死的时候,没给社会留点儿东西多可惜。现在一刮风,光听见风声,但没有沙子,这些变化人能看见,天也能看见”。朴实的话语,动人的情感,杨文亮用实际的行动诉说着他与树的感情:树守护着他的家,也守护着一家人的幸福,作为对树的回报,老人也继续着他种树的工作,延续着这片绿色。

    现在,老人房屋的后院绿洲景象蔚为壮观。一条长2.5公里,宽2公里,面积有4个天安门广场大小的防风固沙林迎风挺拔着,累计栽种的杨树、柳树、沙枣树有9万多棵,如今近4000亩的林子树木非常茂盛,林木价值将近千万元,一批又一批的树贩子都被老人挡在了门外,他坚定地给出了同样的回答:树坚决不卖,三四十年的树,今天不看明天就长大了,你能舍得卖了。老人说有生之年他要一直留住这片绿色。树在,家也就在了,这是对家人的守护。

    有一种情谊,是狐死首丘的那一份依恋;有一种情谊,是老马识途的那一份归属;有一种情谊,是相互凝望中那一份信任和眷恋。这种情谊就是绿叶与根的情谊,就是老人与树的深情厚谊:相互珍惜,互相滋养。

    郭二玲:感恩社会、倾情奉献,为弱势群体维权的法律援助律师。

    简要事迹:郭二玲,女,汉族,32岁,呼市玉泉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她不到一岁时因一场意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但她的父母却没有因为残疾放弃她,为了使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她的父母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努力,从小便培养她的自理能力,教她练习用残缺的双臂穿衣服,吃饭。她从看着饭菜吃不到嘴里到能用残肢夹着筷子吃饭,一步步实现了生活的自理。她的父母却没奢望过她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读书,而郭二玲却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没有双手上学的奇迹。为了学会写字,她付出了比同龄人多百倍的艰辛。开始时她那残缺的双臂很难夹紧光滑的笔杆,夹久了还会被磨破,但为了能上学,她还是不断坚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她终于学会了写字,并用自己不断求学的勇气折服了学校老师,如愿进入了求学的殿堂,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顺利完成了大学期间全部课程,在校期间她还多次获得了奖学金,更创造了没有双手操作电脑的奇迹。

    因为身体残缺,使她成长的历程非常艰辛,但她却在不幸中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回报社会,成了她最大的愿望。2008年,郭二玲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但她却在选择职业时,放弃了做社会职业律师,毅然选择做了一名法律援助律师,专职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因为这样的选择是她的梦想。她总说:“我要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这样就可以实现我回报社会的愿望,可以将我多年接受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20107月,郭二玲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到偏远艰苦的县城做了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在和林格尔县做志愿者律师时,为了节省开支,她租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房间不足7平方米,没有通风的窗户,没有卫生间,洗衣机也没有。到了冬天,她只能用自己残缺的双肢搓洗厚重的衣服,常常是一件衣服还没洗完,她的残肢就被磨破了,鲜血一滴一滴往外渗。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动摇她做援助律师的信念,反而使她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到法律援助事业中。

    郭二玲在认真钻研法律知识的同时,还结合工作实际,自学心理学专业,考取了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将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工作结合到法律援助工作当中,在承办每一件援助案件、接待每一位咨询的当事人时都尽量做到让当事人在摆脱法律困境的同时走出心理阴影,能积极主动的迎接新生活。自2008年从事援助律师以来,郭二玲同志一直都在条件艰苦的地方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她先后代理了各类援助案件100多起,接待来电来访咨询的当事人6000多人次,并走村进校为村民、学生等人群举办各类法律宣传、法制讲座60多场次。

    郭二玲先后被评为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2011年十大优秀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治人物”、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虽然郭二玲是一名残疾人,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自强的生活,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法律援助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点滴实现着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愿望。

     

    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冲破世俗,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延续。

    简要事迹:“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不是对伟人的歌颂,也不是对英雄的赞美,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延续的故事:7岁的张慧婷,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的小姑娘,生命对于她来说才刚刚开始。她的身上寄托着父母、老师还有爱着她、关心她的亲戚朋友们的殷殷希望。

    2012年底,小慧婷被诊断患有脑干肿瘤,半年多的时间里,父母带着四处求医,病魔缠着柔弱的小慧婷不肯离去,病情以飞快的速度恶化。沉浸在悲痛中的小慧婷父母张换根和聂秀英,毅然决定,如果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就捐献器官,让她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525日,淳朴善良的张换根夫妇为孩子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医务人员虽竭尽全力抢救,却最终没能挽救张慧婷幼小的生命,530日晚,张慧婷的心跳和呼吸停止了,她被推进了手术室,成功地捐献了两个肾脏,帮助两个人实现了生命的延续,每每谈到孩子,小慧婷的父母都会轻轻地说:“我的孩子还活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落泪。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用感人肺腑的深情大爱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来自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

    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2002年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2008年,成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2010年,建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站。从20022014年,志愿服务队由两个人发展到50多人;他们中间有耄耋老人、也有奋发少年、有离退休干部、有抗日老战士、有教师、有农民、有工人。他们不仅长年从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也志愿成为捐献者。

    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训是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秉承“献身于生”,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求回报”的原则。他们走社区、进学校、到公园,凡是人群聚集,人流较多的地方,他们都抓住一切机会在市民中开展宣传、咨询、报名登记,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践行“献身于生”的崇高人生。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阿尔斯冷,是辽沈战役的战斗英雄。阿老十分热爱生活,更懂得人生,他常说“活着为革命,死了也为人民!”“医学研究需要人体标本,人死后,无法再为国家贡献力量,但我还有身体。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我要把身体献给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学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能利用的就利用吧!也算是我实现了最后的人生价值。”当阿老在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时说:“我已经有61年党龄了,捐献遗体就是我最后一次的党费”。

    有一位老人,叫李逢春,也是最早参加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之一。他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每天清晨都在市区的公园里写地书,常常吸引很多晨炼的人们的关注。每当看到有围观的人,他总是不失时机的将遗体捐献的宣传资料发到人们手中。人民公园、满都海公园、公主府公园、新华广场、伊利广场、甚至到离家很远的如意广场,处处都留下了李逢春的足迹。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以自己简单的方式,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

    20106月,陈大宾、郝建华两位老人认真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之后的两年里,两位老人积极参加各项宣传活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遗体捐献事业。20113月,陈大宾老人病重,临终时,嘱托老伴郝建华一定要把身体捐献给国家,一定要把角膜捐献给等待重见光明的患者。同年1223日,郝建华女士也去世了,儿子为她安排了后事,将她的遗体捐献给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把角膜捐献给了失明的患者。两位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献身于生”的崇高精神。

    还有这样一位老人叫张普照,他是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工作队首个志愿者,他12年如一日,积极主动配合市红十字会开展志愿捐献遗体的宣传、动员、登记报名等志愿服务工作。同时配合红十字会对志愿者进行人文关怀,亲赴捐献者家中协助家属完成捐献事宜,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风雨无阻,不辞辛苦。他经常说:“做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已是我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要一直坚持做下去,直到实现捐献”。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累计超过5000小时。

    更有一群这样的老人,他们冲破世俗的藩篱,挑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也”的世俗,不怕千百年留下的“生前缺什么,下辈子残什么”的封建“转世”邪说,义无反顾地践行着“献身于生”的诺言,他们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让后人可镌可铭的英名,他们是徐海田、田永年、王富、李莹、王安元、刘洋、李小娥、张建国、陈大宾、郝建华、那仁夫、王泰昆、白利军、亢政、彭万库、董香莲、张慧婷、刘燕武、许忠林、金鹰等28位捐献者。

    正因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怕世俗的讥讽,路人的白眼和家人的冷眼,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众寡,十几年如一日往返于呼和浩特市的东南西北中,联系的人数以千计,散发的资料达数十万份,但他们从未有电话费、交通费、资料费的诉求,他们执着地日复一日地辛勤在“履职”途中——他们就是呼和浩特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积极进取,才有了呼和浩特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日益发展壮大。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330人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累计实现遗体、角膜、器官捐献28人,使20人重见光明,7人获得新生,成为首府文明城市建设的一枝奇葩,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第五届(2013-2014)感动内蒙古提名人物
  • 海日汗:义比天大,捐肝救父的27岁蒙古族青年。

    简要事迹:海日汗,男,蒙古族,27岁,锡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人民政府普通科员。2013年,海日汗刚大学毕业不久,便得知父亲的肝硬化已变成肝癌,而因病情一天天加重导致几次大量内出血,生命已进入生死边缘。

    当时医院下达几次“病危通知书”,此消息对于他来说,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了,但是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找医生和专家们寻求能救活父亲生命的法宝。医生对他说:“只有做肝移植手术才能够救活或延长你父亲的生命,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海日汗四处到北京市各大医院去寻找肝源,但是他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O型血的肝源极为紧张,排队等待要做肝移植的人太多,在一年半载内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肝源。海日汗又一次受到了无情的打击。该怎么办?他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对武警总医院的医生说:“我想把我的肝脏切掉一块捐给我父亲,这样行吗?”医生听到此话沉默许久,感动的流泪了,说:“好孩子!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像你这样捐肝救父的例子,你是首例呀!不过你要慎重考虑,捐肝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你是才二十几岁孩子呀!”海日汗心意已决的说:“我考虑好了,请您同意给我开具身体检查单吧”。在海日汗的强烈要求下。医生最终给他开具了体检单。于是,海日汗每天跟父母说“爸妈我出去一趟”,“我回旅店去休息一会儿”等为借口,到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去做了捐肝的各项身体检查。

    通过一周多时间的检查,体检结果百分之百符合捐肝配型的条件和标准。海日汗的肝脏重量为1754克,比普通人的肝脏还要大一些。医生激动地说:“好!你的肝脏是专门为你父亲而长的,你父亲有救了”。他从武警医院回到中日友好医院,特别高兴地对父母说:“特大喜讯,我已经找到肝源了,爸爸有救了,我们这两天就到武警总医院去住院吧,在那里做肝移植的很多,而且成功和成活率特别高,很多人手术后只要好好休养都能活十几年和几十年,爸爸做肝移植后绝对能活100岁呀!”他的话逗笑了父母,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可他的父亲还是心有疑虑:“肝源从哪里找到的?”他说:“我认识了一个教授,他答应在这个月内就找肝源给做手术,没问题的。”

    海日汗就这样连哄带骗,于85日将父亲转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科。父亲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未察觉到儿子善意的谎言。一直到818日医院召开肝移植前的一次“伦理会”,父亲才得知是他儿子要把肝脏捐给自己的真相。父亲惊呆了,大声说:“那绝对不行!”海日汗跪到父亲膝下说:“爸爸,请您原谅和答应孩子的请求吧!咱一家人谁也不能离开谁,我不能没有父亲,妈妈不能没有丈夫,儿子一定要救您。”在场的所有人听到此话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泪。移植科副主任李威教授说:“你有一个好儿子,值得骄傲!目前,确实没有肝源,您儿子为了救您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您考虑的怎么样,同意与否?”海日汗一再安慰父亲说:“人的肝脏是再生器官,术后在两三个月内就能长到原来的正常程度。医院对我们的事这么重视和关心,手术肯定会成功的。”海日汗父亲沉默许久,咽着眼泪勉强的低语:“那就同意吧!”一句话后嚎啕大哭。

    2013828日,海日汗父子被同时推进了手术室,经过15个小时的精心手术,把海日汗肝脏的60%切除捐给了父亲,手术非常成功,父亲的生命又一次重生了。

    迟强:珲春救援、为民献身的内蒙古籍英雄战士。

    简要事迹:迟强,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兴安盟突泉县人,生前是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消防大队执勤中队长助理。200012月,入伍。2005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消防战士,每次灭火和救人,都冲在最前面,他乐于助人,资助贫困学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敬佩。一次救援中他意外中毒,在昏迷了21天后,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年仅27岁。

    2013811日,珲春市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位于市交通运输局北侧的地源热泵井下有2人被困,井内有不明毒气。迟强和往常一样,与5名战友一同赴现场实施救援。然而,这次看似平常的救援,却暗藏凶险。

    1458分,迟强和战友们到达现场。经查看,发生事故的是一口地源热泵井,井口直径0.85米,距水面深9米,井下3处设有隔板,井内有两条热泵管道及蝶阀,2名检修人员在井下3.1米隔板上处检修时中毒昏迷。经仪器检测发现井内含有硫化氢等成分的有毒气体。由于井里空间狭小,迟强主动请缨下井救人。中队指挥员考虑迟强救援经验丰富,便在稀释井内毒气后,命令迟强佩戴移动供气源,并携带备用面罩等器材下井救援。迟强下井后,将备用面罩佩戴给其中1名被困者,然后将被困人员抱起,在向井口移动时,脚下隔板突然塌陷,迟强身体失重倾倒,右脚卡在管道缝隙中,呼吸面罩被管道蝶阀手柄刮开,吸入有毒气体,昏倒在井内。但迟强仍死死地抱着被困者的身体,没有松开。

    迟强昏倒后,被战友们救起,连同两名被困者一起被紧急送往珲春市矿务局总医院治疗。812日,转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抢救过程中,省公安消防总队、延边州委、州政府、珲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迟强并慰问家属,还请来北京、省、州医疗专家救治。由于中毒太深,迟强在昏迷21天后,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于911845分,经抢救无效牺牲。

    迟强的战友悲痛地说:“我们不会忘记火场上,他将面罩让给被救者,头盔被烤得变了形;我们不会忘记塌方事故中,他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下井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我们不会忘记数九寒冬,他冒死爬上高压电线塔营救轻生老人,浑身被冻僵;我们更不会忘记,滚滚洪流中,是他用肩膀将被困的孩子一个个背出了洪水。迟强一次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消防战士的担当和使命。”入伍13年以来,不论是灭火战斗,还是抢险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就连放假时听到消防车响,都会打出租车去追到现场,参加救火救援。他共参加灭火战斗2300余次,抢险救援5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50余人,最多一天连续参加13场灭火战斗,为人民挽回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迟强不仅在救火和救援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擅长写新闻稿件,十几年来写了2000多篇稿件,是延边消防支队的优秀战士。此外,他还默默无闻地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是护士,每月工资仅2000余元,家里住的还是平房。资助贫困孩子的钱,都是他省吃俭用省下的。

    迟强生前先后荣立部队三等功1次、地方三等功1次,2012年被评为“珲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和“珲春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延边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报道员。目前,迟强已经被国家公安部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吉林省公安厅为迟强追记个人一等功;吉林省消防总队党委发出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向迟强同志学习的号召;延边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人民发出向迟强同志学习的号召;珲春市委、市政府授予迟强人民卫士称号,并号召全市人民向迟强同志学习。

    刘显亮:心有大爱,资助40多个孩子求学的退休职工。

    简要事迹:刘显亮,男,汉族,76岁,中共党员,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退休职工。一件穿了23年、洗得褪了色的藏蓝色外套,一个背了12年、背带散成一绺细线的帆布包,让人很难把他和捐资28万多元、资助43个贫困生联系在一起。

    20多年来,刘显亮穿着这身“行头”不知多少次往返于学校、邮局和家,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捐钱。20143月下旬寄出的一笔钱,是给正在哈工大本硕连读的一名贫困女孩,每年4000元的生活费,从2010年开始到2017年毕业,共需要2.8万元,刘显亮已经寄了4年。7月,刘显亮得知一名家住准格尔旗武家渠单亲家庭的学生李鑫以614分的成绩考上鄂尔多斯市一中,家里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困难时,刘显亮来到了他家,刘显亮告诉学生李鑫,好好学习,会有更多的人资助你上学到大学毕业的。随后,他又开始了对一位贫困学生的资助。

    如今,刘显亮资助过的学生大多已成家立业,最近这几年资助的在校生还有4人,77岁高龄的他,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了。他拿出纸、笔大致算了算今后还需要寄的钱,并不掩饰目前的窘境,坦诚地说:“有点愁,怕供不到娃娃们毕业。”

    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刘老每个月的平均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除了正常开销之外,已经没有过多的积蓄,为了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上学,他自己几乎没买过几件像样的衣服,经常穿着补了又补、漏着脚趾头的鞋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将爱心辐射得更远,刘老在退休后又在国华准电公司打了一份零工。之后,他又在准二中、世纪中学等地指导花草培育种植,这些辛苦打工挣来的钱,他又全部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上世纪50年代,从河南老家来到内蒙古的刘显亮,生活一直拮据。1981年,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这让月收入只有83.7元的刘显亮犯了愁:即使把每月全部收入给两个儿子当生活费也不够,更何况家里还需要生活。得知情况的邻里朋友,你5块我10块地凑,让两个儿子顺利读完大学。

    从那时起,刘显亮决定用捐资助学的方式回报社会:“俺没啥文化,但有句老话俺知道,叫‘知识生金’。不上学哪儿来的知识,没知识咋能改变命运?俺就想让这些穷娃娃都能上学!”“俺不求回报,只要帮助过的孩子过得好比啥都强。”

    退休工资捐了,打工挣的钱捐了,就连去年获得的“感动鄂尔多斯人物”奖金2.6万元,也被他悉数捐给当地2所学校的贫困生。而这些年家里最大的几笔花费,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出来:1976年大儿子结婚花了280元,1984年二儿子结婚花了2000元,最多的一次,1986年三儿子结婚花了2万元,现在大孙子买房背着债,作为爷爷的刘显亮不仅没给过一分钱,还告诫大孙子“钱要自己赚”。

    20多年来,从身残志坚的聋哑儿童到离异家庭的单亲娃娃,从准格尔旗薛家湾到周边的清水河、托克托县再到四川、山东、宁夏等外省市,与他非亲非故的受助学生达43,捐助资金多达28余万元。他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如今也大都成材了,有企业家、有走上领导岗位的管理者、有解放军军官……其中,很多受助学生是在被资助几年甚至大学毕业后才知道他们的恩人是谁。刘显亮说:“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孩子们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做有益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刘显亮用他那一口浓重的河南腔说出了最朴素的愿望……

    王哈斯:传承孝道,用善良和真情温暖6个姓氏7口之家的好媳妇。

    简要事迹:王哈斯,女,蒙古族,48岁,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苏金嘎查牧民。在察尔森镇苏金嘎查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家庭——7口人,6个姓氏。李秀琴、陈柏棠、王哈斯、吴海龙、孙世德、宝秋霞、孙伟宁,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这一切都与善良的王哈斯有关。李秀琴,92岁,王哈斯赡养了21年的婆婆。王哈斯的母亲陈柏棠,76岁患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吴海龙,儿子孙世德,儿媳宝秋霞、孙子孙伟宁。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王哈斯像一个大暖炉暖着老人、丈夫、孩子,让家人在她博大的爱的呵护下充满温情地生活。

    丁耀先:身残志坚、热心公益,倾力推进民间环保活动。

    简要事迹:丁耀先,男,60岁,包头市环保联合会法人会长。1990年的一次车祸,造成他颈椎脱位,上身瘫痪,左腿、胸骨、双手多处受伤,3年后他又奇迹般站立起来了。提前退休后,他从事过经营,特别关注安置残疾人就业。从1998年开始,坚持每年救助10户残疾特困户,每逢春节,为特困户送米、面、油,送去春节的问候。

    2001年开始,在没有工资、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他自掏80余万元,投身民间环保事业,一做就是10余年之久。他带领广大会员植树百万株,拣拾白色垃圾9万余吨,回收150余万节电池,个人捐资助学11人,共计6万余元;自费制作免费发放了环保布袋、环保痰袋各20万个,5万多块环保手绢,50多万份环保宣传资料。为了能将环保理念灌输给更多的人,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日,他发起环保进百个社区、学校、医院、农村、商铺和厂矿企业,反复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有时腿站肿了就座着讲,腿疼的厉害就吃一片止痛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腿里至今还有当年手术后无法取出的钢板和钢钉。当他常被人问“你图个啥”时,他说“只图人人改变环境意识,再苦、再累也值得”。目前,他所领导的市环保联合会已建成分会119个、团体会员单位68个、环境法律事务中心l个,会员人数126万余人,会员覆盖全市各旗县区、各大企业、各大院校、机关、部队、私营企业、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和周边盟市旗县之中。20091月,市委、市政府给安排了办公地点,结束了8年的租房办公的历史。

    他还在社区发出“旧衣、旧物品再利用”的号召,将收集来的旧衣服和锅碗送给社区里的贫困户和外来农民工。因为看到包头的很多旧楼房楼道无人清洁,2011年底,他发起环保进社区活动。提出了发展环保家庭的号召,让环保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他不辞辛苦地走访了45个办事处和100个社区,提倡“三清洁、一拖拉”。(三清洁就是室内清洁、室外清洁、楼道清洁;一拖拉就是要在楼梯扶手上拴上抹布,下楼时一拖,上楼时一拉。)就这么简单的动一动手就可以解决好旧楼房在无清洁工的情况下清洁楼道卫生的补救办法。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环保的信念,他还推出“环保社区评选”活动,在20122013年评出了3个环保示范旗县区,30个环保示范办事处,100个环保社区示范单位,1000户环保家庭,进行了社会公开性表彰,极大地鼓励了民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20112012年,他先后组织了民间环保走进百所院校活动,通过进校园宣讲环保知识、环保理念来改变学生的生活陋习,使得学生们懂得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呼吁城市学校的师生把家中过时不用的衣物和已看过多遍的课外书籍,捐给受灾地区和贫困学校,实行实名对接,培养学生们的爱心,促进了城乡、贫富互帮互学,弘扬传统美德。走进百所医院,呼吁医务工作人员戒烟,在他的影响和劝说下,很多医务人员都成功戒烟。开展了“点滴环保心”千名大学生百日进社区“五个一”活动,搭建桥梁让学生和社区居民共同座谈、一起义务劳动。启动了“叶落归根、低碳环保”的大型活动,亲自带队呼吁民众不要焚烧树叶,把树叶送到周边禁牧养畜的农牧户家,这样做既净化了空气又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良好循环,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丁耀先组织爱心志愿者为新疆、西藏、四川、甘肃以及包头市固阳县等贫困学校捐衣物31 000余件,校园植树2000余株。2012年六一儿童节,他还带领会员来到包头农民工子弟学校—鹿城小学,为这里捐建了一所图书室,同时为贫困学生捐助现金及图书、文具等物品价值共计2万余元。多年来他一直为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捐衣、捐物,捐款共计38 000余元。他创作的环保诗歌诗歌《劝君争做环保人》荣获一等奖,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颁奖。2013年,荣获中华慈善奖,受到国务院领导的接见。

    马瑞强: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博士生。

    简要事迹:马瑞强,男,汉族,31岁,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2010年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回乡创办了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父母失望地说:“我白供你读了20年的书,还是回来种地。”2009年春天,他在自家地里辟出7亩水果玉米试验田试种成功,亩产高出普通饲料玉米,被外地客商抢购。但在全村推广种植水果玉米时,乡亲们并不接受这个“新鲜事物”,谁也不愿加入。马瑞强就拉着爸妈先种,他自己开着面包车,去18个村轮番做工作,给农民争取来了农业综合开发补贴和科技推广补贴,自己补种子、补化肥、补地膜。慢慢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越来越多,2011年共种植了406亩水果玉米。和试验田种植玉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困难不同,大规模种植水果玉米要比想象的困难得多。除了日常琐事,马瑞强还要照顾农民利益,协调各方资源,问题接踵而至。2011年秋天,因为租来的冷库距种植基地有50公里,需要一次性送货,工作量大、时间紧,连装卸工都不愿意干,马瑞强就和家人一起做,500多袋玉米他们从晚上10点扛到了第二天两点,连续一个多月,马瑞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左右。冷库曾连续两次突然出现问题,一库玉米一晚上损失了6万多元,总计12万元,他自己承担了全部损失。为帮农民收割,他只能让父母家的玉米烂在地里,仅这一年他就赔了15万。即使是玉米丰产之后,马瑞强也不敢松口气,因为运输、销售、货车的调度、冷库的运作、维修及销售商的周旋等问题,都令他身心俱疲。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创业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是马瑞强以坚定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的试验得到圆满成功,当年产出的玉米40%被当地超市和商场买入,其余均销往外地,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水果玉米零售价为3/棒,高于原来的种植品种,同样的一块土地,使农民的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试验的成功激发了他推广种植水果玉米、让乡亲们受益的决心。村里人看着种水果玉米赚钱了,不少人都要跟着种。团市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市就业局等单位及时找到了他,给予他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共青团组织曾多次帮助马瑞强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项目扶持,引见多位企业家进行项目投资接洽,帮助他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团市委通过协调中国邮政储蓄助业贷款,努力帮助马瑞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很快,马瑞强的合作社水果玉米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06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5000多亩。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水果玉米合作社和乌拉特中旗当地企业合作成立了内蒙古朔河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2000多平米的冷库、400多平米的真空包装水果玉米生产线和23.7亩的水果玉米加工厂等配套加工设施,水果玉米的种植户也达到了300多户。马瑞强的创业梦想在这一年实现了突破。

    现在,马瑞强的水果玉米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日趋成熟规范。合作社技术团队现有博士1名,本科生及技术员8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展开了密切的研究合作。两年来,马瑞强获得了团党中央、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业致富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优秀创业青年”,巴彦淖尔市“优秀创业青年”,“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2013年,他还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冯发:信念坚定,为残障人就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自强模范。

    简要事迹:冯发,男,汉族,47岁,赤峰市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冯发出生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一个普通的农家,一次急病导致他与光明告别,那时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从那时起,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1989年,冯发毕业于内蒙古盲人按摩专科学校,专攻颈、肩腰腿按摩,以颈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症按摩见长。大专毕业后又去长春、上海等地进修深造。1996年起担任上海清华专修学院客座教授,现任内蒙古残联盲人协会副主席。1996年,创办了金钥匙康复按摩院,2002年开办了赤峰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长年从事按摩事业,并代培学员,学员中残疾人、下岗职工学费、伙食费全免。十几年来,共培养学员2000余名,近800名盲人通过学习按摩技术找到工作,700名学员自己开业,大大缓解残疾人就业压力,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极大地贡献。2013年,为了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实现了为农村残疾人增收,注册了一个集农作物种植、牲畜养殖于一体的翁牛特旗金钥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与赤峰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创建了残疾人就业扶贫种养殖业基地,基地共有农作物种植土地200亩,温室大棚70座,养殖肉羊150只、家兔3000只。带动周边残疾人农户30户以上,平均每年为当地残疾人农户增收16 000元以上,在基地就业的残疾人员工人均增收达18 000元。基地以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为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三道沟村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为目标,为当地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户和残疾人增收。

    10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其中2000年、2002年两次被载入《中华临床医学预防》,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撰写的《推拿、按摩、正骨复位、点穴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曾在海南学术交流会上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19981999年度被赤峰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评为“赤峰市按摩先进工作者、赤峰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061013日被赤峰市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曾获庆祝建党85周年知识竞赛一等奖。2006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保健按摩项目中,凭借娴熟的技艺获得全自治区第一名的好成绩。2007 自治区授予全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国残联、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自强模范”。2014年,国务院残工委授予他创办的赤峰金钥匙按摩职业技术学校“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因自强不息,为残疾人事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其事迹在赤峰市人民广播电视台、赤峰市电视台、《赤峰日报》、《红山晚报》、《内蒙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20077月,《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5家记者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

     

    杨文亮:守护家园,在沙漠植树40年的当代愚公。

    简要事迹:杨文亮,男,汉族,72岁,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村民。“在乡亲们的眼中,你是当代愚公。历经万难,铺平沙丘,播种绿荫。不为拥有财富,只为守护家园的那份责任”——感动巴彦淖尔人物组委会给予杨文亮的颁奖词。

    他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十字会会员,一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与树为伴,用一生的时光诠释着绿叶与根的情谊:相互珍惜,互相滋养。在老人年轻的时候,他家的房子背后是成片的沙丘,一到春天,漫天的黄风卷杂着砂砾铺天盖地地袭来,窗户上的玻璃被砂砾敲打是时常的事。迫于无奈,搬家已成常事。每到这时杨文亮心理就会特别烦躁,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为了不再因为天气的事再搬家,只有植树。当老人把植树的想法告诉村里人时,大家对此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样做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植树,压根就看不到希望。杨文亮唯一能动员的只有自己的老伴儿和7个子女。没有想过干女娲补天、羲和浴日那样的大事,也没想效仿愚公移山,就是纯粹的想保住房子的想法,让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开始了他40多年的植树生涯。

    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流动的沙丘一眼望不到头,5棵杨树苗被当时还年轻的杨文亮一字排开,和沙子的持久战就此拉开了。没想到,这竟成了老人终身的职业。沙漠里种树和在石头上播种一样难,自己育苗自己种,渠道被沙埋了再挖,树被风刮死了再栽,没钱买树苗就贷款,没水就自己甩开膀子挖渠把水引进林子来,为了能够让树连片,阻住沙丘移动,他还用自己的头等地换了别人的沙邦子地。一棵、两棵、三棵……树根深深地扎进沙丘,星星点点的树苗点燃了杨文亮的信心和希望。无论是晨曦还是傍晚,黄沙梁上都有他的身影。整整40年,小杨变成了老杨,而沙漠正在一点点的变绿,流沙被林带锁住了。栽了40年树的老杨,今年70岁了,这40年他一心扑在树上,树也种在了他的心中。

    面对被自己征服的沙丘,面对满眼的绿色,老人感慨万千:“我和树有感情了。人活着有啥意思,到了死的时候,没给社会留点儿东西多可惜。现在一刮风,光听见风声,但没有沙子,这些变化人能看见,天也能看见”。朴实的话语,动人的情感,杨文亮用实际的行动诉说着他与树的感情:树守护着他的家,也守护着一家人的幸福,作为对树的回报,老人也继续着他种树的工作,延续着这片绿色。

    现在,老人房屋的后院绿洲景象蔚为壮观。一条长2.5公里,宽2公里,面积有4个天安门广场大小的防风固沙林迎风挺拔着,累计栽种的杨树、柳树、沙枣树有9万多棵,如今近4000亩的林子树木非常茂盛,林木价值将近千万元,一批又一批的树贩子都被老人挡在了门外,他坚定地给出了同样的回答:树坚决不卖,三四十年的树,今天不看明天就长大了,你能舍得卖了。老人说有生之年他要一直留住这片绿色。树在,家也就在了,这是对家人的守护。

    有一种情谊,是狐死首丘的那一份依恋;有一种情谊,是老马识途的那一份归属;有一种情谊,是相互凝望中那一份信任和眷恋。这种情谊就是绿叶与根的情谊,就是老人与树的深情厚谊:相互珍惜,互相滋养。

    郭二玲:感恩社会、倾情奉献,为弱势群体维权的法律援助律师。

    简要事迹:郭二玲,女,汉族,32岁,呼市玉泉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她不到一岁时因一场意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但她的父母却没有因为残疾放弃她,为了使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她的父母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努力,从小便培养她的自理能力,教她练习用残缺的双臂穿衣服,吃饭。她从看着饭菜吃不到嘴里到能用残肢夹着筷子吃饭,一步步实现了生活的自理。她的父母却没奢望过她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读书,而郭二玲却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没有双手上学的奇迹。为了学会写字,她付出了比同龄人多百倍的艰辛。开始时她那残缺的双臂很难夹紧光滑的笔杆,夹久了还会被磨破,但为了能上学,她还是不断坚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她终于学会了写字,并用自己不断求学的勇气折服了学校老师,如愿进入了求学的殿堂,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顺利完成了大学期间全部课程,在校期间她还多次获得了奖学金,更创造了没有双手操作电脑的奇迹。

    因为身体残缺,使她成长的历程非常艰辛,但她却在不幸中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回报社会,成了她最大的愿望。2008年,郭二玲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但她却在选择职业时,放弃了做社会职业律师,毅然选择做了一名法律援助律师,专职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因为这样的选择是她的梦想。她总说:“我要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这样就可以实现我回报社会的愿望,可以将我多年接受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20107月,郭二玲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到偏远艰苦的县城做了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在和林格尔县做志愿者律师时,为了节省开支,她租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房间不足7平方米,没有通风的窗户,没有卫生间,洗衣机也没有。到了冬天,她只能用自己残缺的双肢搓洗厚重的衣服,常常是一件衣服还没洗完,她的残肢就被磨破了,鲜血一滴一滴往外渗。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动摇她做援助律师的信念,反而使她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到法律援助事业中。

    郭二玲在认真钻研法律知识的同时,还结合工作实际,自学心理学专业,考取了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将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工作结合到法律援助工作当中,在承办每一件援助案件、接待每一位咨询的当事人时都尽量做到让当事人在摆脱法律困境的同时走出心理阴影,能积极主动的迎接新生活。自2008年从事援助律师以来,郭二玲同志一直都在条件艰苦的地方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她先后代理了各类援助案件100多起,接待来电来访咨询的当事人6000多人次,并走村进校为村民、学生等人群举办各类法律宣传、法制讲座60多场次。

    郭二玲先后被评为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2011年十大优秀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治人物”、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虽然郭二玲是一名残疾人,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自强的生活,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法律援助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点滴实现着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愿望。

     

    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冲破世俗,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延续。

    简要事迹:“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不是对伟人的歌颂,也不是对英雄的赞美,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延续的故事:7岁的张慧婷,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的小姑娘,生命对于她来说才刚刚开始。她的身上寄托着父母、老师还有爱着她、关心她的亲戚朋友们的殷殷希望。

    2012年底,小慧婷被诊断患有脑干肿瘤,半年多的时间里,父母带着四处求医,病魔缠着柔弱的小慧婷不肯离去,病情以飞快的速度恶化。沉浸在悲痛中的小慧婷父母张换根和聂秀英,毅然决定,如果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就捐献器官,让她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525日,淳朴善良的张换根夫妇为孩子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医务人员虽竭尽全力抢救,却最终没能挽救张慧婷幼小的生命,530日晚,张慧婷的心跳和呼吸停止了,她被推进了手术室,成功地捐献了两个肾脏,帮助两个人实现了生命的延续,每每谈到孩子,小慧婷的父母都会轻轻地说:“我的孩子还活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落泪。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用感人肺腑的深情大爱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来自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

    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2002年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2008年,成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2010年,建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站。从20022014年,志愿服务队由两个人发展到50多人;他们中间有耄耋老人、也有奋发少年、有离退休干部、有抗日老战士、有教师、有农民、有工人。他们不仅长年从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也志愿成为捐献者。

    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训是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秉承“献身于生”,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求回报”的原则。他们走社区、进学校、到公园,凡是人群聚集,人流较多的地方,他们都抓住一切机会在市民中开展宣传、咨询、报名登记,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践行“献身于生”的崇高人生。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阿尔斯冷,是辽沈战役的战斗英雄。阿老十分热爱生活,更懂得人生,他常说“活着为革命,死了也为人民!”“医学研究需要人体标本,人死后,无法再为国家贡献力量,但我还有身体。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我要把身体献给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学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能利用的就利用吧!也算是我实现了最后的人生价值。”当阿老在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时说:“我已经有61年党龄了,捐献遗体就是我最后一次的党费”。

    有一位老人,叫李逢春,也是最早参加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之一。他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每天清晨都在市区的公园里写地书,常常吸引很多晨炼的人们的关注。每当看到有围观的人,他总是不失时机的将遗体捐献的宣传资料发到人们手中。人民公园、满都海公园、公主府公园、新华广场、伊利广场、甚至到离家很远的如意广场,处处都留下了李逢春的足迹。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以自己简单的方式,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

    20106月,陈大宾、郝建华两位老人认真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之后的两年里,两位老人积极参加各项宣传活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遗体捐献事业。20113月,陈大宾老人病重,临终时,嘱托老伴郝建华一定要把身体捐献给国家,一定要把角膜捐献给等待重见光明的患者。同年1223日,郝建华女士也去世了,儿子为她安排了后事,将她的遗体捐献给了内蒙古医科大学,把角膜捐献给了失明的患者。两位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献身于生”的崇高精神。

    还有这样一位老人叫张普照,他是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工作队首个志愿者,他12年如一日,积极主动配合市红十字会开展志愿捐献遗体的宣传、动员、登记报名等志愿服务工作。同时配合红十字会对志愿者进行人文关怀,亲赴捐献者家中协助家属完成捐献事宜,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风雨无阻,不辞辛苦。他经常说:“做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已是我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要一直坚持做下去,直到实现捐献”。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累计超过5000小时。

    更有一群这样的老人,他们冲破世俗的藩篱,挑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也”的世俗,不怕千百年留下的“生前缺什么,下辈子残什么”的封建“转世”邪说,义无反顾地践行着“献身于生”的诺言,他们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让后人可镌可铭的英名,他们是徐海田、田永年、王富、李莹、王安元、刘洋、李小娥、张建国、陈大宾、郝建华、那仁夫、王泰昆、白利军、亢政、彭万库、董香莲、张慧婷、刘燕武、许忠林、金鹰等28位捐献者。

    正因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怕世俗的讥讽,路人的白眼和家人的冷眼,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众寡,十几年如一日往返于呼和浩特市的东南西北中,联系的人数以千计,散发的资料达数十万份,但他们从未有电话费、交通费、资料费的诉求,他们执着地日复一日地辛勤在“履职”途中——他们就是呼和浩特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积极进取,才有了呼和浩特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日益发展壮大。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330人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累计实现遗体、角膜、器官捐献28人,使20人重见光明,7人获得新生,成为首府文明城市建设的一枝奇葩,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