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伏瑞峰(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凯

    旗长:恩和特布沁(蒙古族)

    政协主席:乌日图(蒙古族)

    武部部长:庆格勒(蒙古族)

    政委:朱占国

    【概况】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位于阴山北麓,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公里。全旗辖7个镇、2个乡、3个苏木。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2万人,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藏、苗、土家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自然资源】达茂联合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达32种之多,境内有近20亿吨的铁矿、56亿吨的褐煤、20多亿吨的石灰石、2.66亿吨的磷矿,还有储量可观的稀土、金、锰、铜、萤石等矿产资源。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风能资源总储量达3181万千瓦,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风向稳定,是自治区风能资源Ⅰ级区中的核心部分和核心地带;年均日照时数为3100小时。农牧业资源丰富,有1.6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牧场和120万亩耕地,马铃薯、牛羊肉、皮毛绒等农畜产品畅销全国。大宗药材有甘草、黄芪等;野生珍奇动物有蒙古野驴、黄羊等;禽类有鹰、百灵鸟等。

    【财政】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4亿元,融资到位资金2.86亿元,全年财政收入任务按时完成,各类民生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投入各类农牧林水扶贫项目资金8.26亿元;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支出达到5.05亿元;全年通过“一卡通”等渠道发放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各类财政补贴资金1.6亿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06万元;年内完成了8个苏木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工作;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814万元。累计投入结对帮扶和扶贫济困资金约5115万元,切实解决了当地基层党组织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难题。

    【农牧业】全旗共有耕地120万亩,农作物播种面价8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滴灌面积20万亩;天然草场2327.15万亩。农业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打造了5个千亩马铃薯高垄滴灌示范区,全旗种薯微型薯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粒,种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畜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园区)+农牧户的形式,着力打造以建设型畜牧业为主的高效畜牧业产业带,建有23个牧区产业化园区,累计建成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处、肉牛育肥繁育基地5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3处。全旗共建成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0处,成功注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自治区著名商标1件、包头市知名商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8家企业(合作社)获得国家农畜产品有机认证,注册农畜产品商标30件。打造了达茂草原羊、达茂马铃薯两大品牌和文公乡情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呼市和包头设立直销店8家,达茂牛羊肉进入上海8家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的138个门店,“达茂”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林业】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54.5万亩。其中:有林地4.5万亩;灌木林地289万亩;未成林造林26.84万亩;无立木林地24万亩;宜林地310万亩;辅助生产林地和苗圃地1.2万亩,有自治区级巴音杭盖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腾格淖尔湿地保护区。全旗森林资源分布北部牧区以天然林为主,南部农区以人工种植的柠条林为主。截至2014年,共完成沙源治理工程林业生态建设面积259.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项目51万亩、国家公益林补偿项目121.18万亩、地方公益林补偿项目7.8万亩,8.5万农牧民每人每年增加林业补贴收入440元。全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40万亩,确权率、发证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13.7%,项目区的草群盖度达到27%

    【水利】全旗建有黄花滩、清水湾等水库7座、塘坝1处、引洪工程17处、骨干坝8座;累计打灌溉机电井3890眼,农牧业节水灌溉引进了半移动式喷灌、卷盘式喷灌、指针式喷灌、滴灌、膜下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建成自来水工程368处,解决了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14平方公里。2014年,完成水利投资5010万元,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米,新打机电井81眼,维修机电井174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58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7处,种树0.63万亩,种草1万亩,封禁2万亩。

    【工业】全旗工业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协调推进冶金、新能源、化工建材、口岸物流、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推动马铃薯种薯基地、有机牛羊肉基地、钢铁原料加工基地、化工建材加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口岸物流基地、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等“八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发展二产中,牢固树立“强旗必先强工业”的发展理念,坚持扶“大”强“优”、抓“新”转“旧”,扎实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后续产业多元化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至2014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341.63亿元,年均增速14.77%;实现工业增加值127.8亿元,年均增速在12.3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8.70亿元,年均增速在21.65%;实现工业增加值96.78亿元,年均增速在21.58%,工业经济在全旗经济发展中仍保持主导地位。全旗现有钢铁类生产企业43户,已形成800万吨铁精粉、80万吨生铁、50万吨钢坯、50万吨轧材、3万吨硅铁的生产规模。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规划了巴音、百灵庙、满都拉、珠日和、召河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全旗新能源项目核准规模289万千瓦。2014年,清洁能源装机、并网规模双双突破百万千瓦,真正成为国家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化工建材产业方面现在化工建材类生产企业达到11户,已形成年产水泥熟料150万吨、水泥230万吨、白灰40万吨、萤石精粉10万吨、珍珠岩保温材料1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有色金属产业类企业7户,形成铜精粉1万吨、黄金1.6万两、低冰镍1万吨的生产规模。

    【环境保护】2014年,全旗削减二氧化硫825吨、氮氧化物367.2吨、氨氮230.05吨、化学需氧量161.26吨。完成满都拉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争取到石宝镇石宝新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奠定基础。按照生态红线划分技术要求完成对本地区内涉及生态红线的区域进行确定,做到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生态发展,为构筑北方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保障。争取到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窑尾烟气脱销改造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100万元。完成了3897.4平方米的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2014年,百灵庙镇黄花滩村和乌克忽洞镇二里半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百灵庙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镇。

    【城镇建设】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改造,基本完成了旧城区“三横两纵”主街道改造,南、西、北三大出口拓路改造和河东新区道路桥梁等建设工程。截至2014年底,城区桥梁增加到6座,道路面积增加到69.4万平方米,便利交通路网体系基本覆盖全城。建成日处理能力0.8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天然气加气站1座,可满足200辆出租车、3万户居民用气需求。建成水源地3处,铺设供水管网32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6%。广场公园增加到12处,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6%。建成居民住宅小区37个、146万平方米,城镇楼房化率达到81.3%;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3.8万平方米(2494套),基本实现了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1676户,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人口就近集中、产业集聚发展、服务集成配套的工作思路,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工作方式,从改造沿路村庄危旧土房入手,以线带面,梯次推进,全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在村庄整治方式上,坚持“产村融合、产业支撑”的思路,依据各村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以及农牧民意愿,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新建、合并改造、原地整治、拆除撤并等四种形式差别化进行。在住房建设方式上,根据村庄现状和农户实际承受能力,采取原地自建、集中统建、就近置换、转移进城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方针,有效整合交通、畜牧、水利、国土、扶贫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全面启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截至目前,全旗累计新建新村100个、9150套住房,共整村拆除34个村庄。2014年,全旗新建新村46个、住房3095套,共拆除危旧土房2142户,涉及80个村。实施了27个嘎查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15个高标准示范村、12个达标村。

    【民生】达茂联合旗于1999年和2004年先后启动城乡低保工作。目前,城镇低保保障人数921户、1169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565元;农牧区低保保障人数3705户(4331人),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900元。同时启动了大病、教育、取暖救助等配套制度。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和5000元。投资近260万元,改扩建敬老院1所,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0%2014年,红塔民族敬老院被评为“三星级”敬老院。在乡老复员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2504元,残疾军人和“三属”生活补助标准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应安置退役士兵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连续6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评为“双拥模范旗”。

    【交通】全旗公路总里程2308公里。其中:省道265公里;县道506公里;乡道682公里;村道720公里;边防公路108公里;专用公路27公里。境内已建成通车的一级公路达到73.5公里、行政嘎查村公路通砂石路率达到100%、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0%,提前两年完成了自治区“十二五”目标,基本形成以省道211线和省道104线交叉为主动脉,以百灵庙镇为中心向各苏木乡镇辐射、各嘎查村互联的公路交通网络。

    【贸易口岸】全旗现有商贸流通企业459户、个体经营户3743户;批发零售306户,个体经营2759户;餐馆及住宿业20户,个体经营869户;农家店65家,物流企业32家,其他行业的经营户1249家,成品油站点22家,定点屠宰场3家,粮食加工企业6家,马铃薯加工企业4家、种植销售服务企业3家,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84万人。共有商业中心大楼1个、商贸步行街1条和农贸商品交易市场2个,农贸批发市场1个,社区商贸圈3,拟建商业民族特色街1条。满都拉口岸位于达茂联合旗满都拉镇境内,是自治区1992年批准地对蒙开放二类口岸。200212月,实现开关过货。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2013年,列入国务院对外常年开放口岸审理计划。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蒙古,与蒙古国总统达成共识,要将满都拉口岸扩大为常年开放口岸。截至目前,口岸常年开放审批程序进入国家层面。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口岸建设力度,建成综合业务楼、联检楼和关区配套设施,实施海关监管场所封闭、电子卡口、“一关两检”独立监控系统、检验检疫查验场所和化学、物理实验室,以及边检中队营房,红外报警系统筹项目;为蒙古杭吉口岸建成联检大楼、综合业务楼、通关道路等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五进五出”货运专用通道、综合服务大厅、界碑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游客通道等设施。2014年,累计进出口货值0.35亿元,出入境人员36596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4396辆(次)。

    【旅游】达茂联合旗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按照自治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文化引领、旅游塑形、经贸唱戏、富民增收”原则,确立了“自驾达茂”发展定位和“达茂大景区”建设理念,加快推动达茂旗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旗拥有各类景区(景点)25处,其中有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等3A级景区1家、有华宇房车营地、满都拉口岸、吉穆斯泰景区、哈撒儿景区、蒙古人度假村、孙氏旅游接待中心等2A级景区6家。全旗有农牧家乐371户、星级酒店2家(在建的3家)、自驾游营地23处,正在推出“一环、三纵、五条自驾游”精品线路。餐饮业接待能力达到5万人次/天,住宿能力达到2.5万人次/天。全旗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760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

    【服务业】全旗共有个体工商户4744户、三产企业714家,从业人员5760人,注册资金22.26亿元。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主要是商贸流通、口岸贸易、住宿餐饮、旅游、租赁等。第三产业安置就业4730人,其中安置农牧民2830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9%。三产企业基本实现就业3700多人。2014年,三产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亿元;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7.08亿元,口岸过货量21.1万吨。

    【科技】以科教兴旗工程为抓手,先后开展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风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节能降耗示范园区、有机畜牧业集约化发展等项目。2014年,旗财政共投入科技三项费2050万元,争取市级以上科技三项费71万元。目前,实现年生产脱毒微型薯4000万粒、滴灌面积12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103万千瓦,全旗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教育】全旗形成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标准化小学5所、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6所)的办学格局,在校(园)学生共计7126人。其中:幼儿园1748人、小学3297人、初中1624人、高中457人,实现了初中集中办学,小学相对集中办学,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20123月开始,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目前,中小学入学率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12%之内,低于国家和自治区最低控制线;百灵庙镇幼儿入园率达到90%,农村幼儿园入园率70%

    【文化体育】近年来,达茂联合旗共投资1.13亿元,建设阿剌海公园、乌力吉陶海公园;投资3亿元,建设包括演艺中心、传媒中心、博物馆、纪念馆在内的文化服务中心。全旗拥有旗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分馆3个,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并配备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嘎查村社区文化室64个、文化大院23个、草原书屋75个、万村书库10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送戏下乡130余场,送电影1100余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旗拥有健身队伍18支、单项体育协会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92名,全旗范围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人数达4万余人(次),占全旗总人口的33%。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全旗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0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长城416公里、乌兰察布岩画2000余幅,博物馆馆藏文物共365件,评选出36个旗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

    【卫生】近年来,先后建成旗医院外科楼及综合病房楼、蒙医医院药浴楼、石宝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乌克忽洞镇中心卫生院、腮忽洞卫生院业务用房,新建、改扩建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18所,实施蒙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截至目前,全旗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0所。其中:旗级医疗卫生机构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6所;私人诊所16家,实有床位数463张,卫生人员340人,基本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半小时”服务圈。新农合参合人数连续5年稳定在6.1万人以上,参合率达到99.4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达到78%。旗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蒙医医院自行配制药丸、散、膏、汤4个剂型的蒙药70多种,自检自制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2014年,全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453人、15463人、6373人、9450人,征缴费用分别为9255万元、4091万元、268万元、182.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66人,征缴109万元;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186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每月达到2196.11元,灵活就业人员1253人,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732.1元,“五七工”人员1333人,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1273.59元。2014年,累计为4704人发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0465万元,为667人支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费用219万元,为13420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3391万元,为46人支付了工伤保险139.6万元。

    【大事记】2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到达茂联合旗视察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包头市副市长乌云等领导陪同。520-21日,国家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到达茂联合旗调研文化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副部长杨志今一行实地调研了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草原文化宫、满都拉边防哨所、满都拉口岸、满都拉镇三连和综合文化站、巴音花镇吉忽伦图嘎查移动数字加油站。627-28日,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华士飞,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朴英、杜鹃、程田青、潘鲁生,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规划司副司长揭新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明晓东,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全金玉,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民族处处长刘兴元、李涛一行到达茂联合旗调研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问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羽等领导陪同。712日,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暨达茂联合旗第25届那达慕大会开幕。

    【荣誉】910日,达茂联合旗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928日,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旗委书记伏瑞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伏瑞峰(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凯

    旗长:恩和特布沁(蒙古族)

    政协主席:乌日图(蒙古族)

    武部部长:庆格勒(蒙古族)

    政委:朱占国

    【概况】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位于阴山北麓,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公里。全旗辖7个镇、2个乡、3个苏木。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2万人,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藏、苗、土家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自然资源】达茂联合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达32种之多,境内有近20亿吨的铁矿、56亿吨的褐煤、20多亿吨的石灰石、2.66亿吨的磷矿,还有储量可观的稀土、金、锰、铜、萤石等矿产资源。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风能资源总储量达3181万千瓦,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风向稳定,是自治区风能资源Ⅰ级区中的核心部分和核心地带;年均日照时数为3100小时。农牧业资源丰富,有1.6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牧场和120万亩耕地,马铃薯、牛羊肉、皮毛绒等农畜产品畅销全国。大宗药材有甘草、黄芪等;野生珍奇动物有蒙古野驴、黄羊等;禽类有鹰、百灵鸟等。

    【财政】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4亿元,融资到位资金2.86亿元,全年财政收入任务按时完成,各类民生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投入各类农牧林水扶贫项目资金8.26亿元;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支出达到5.05亿元;全年通过“一卡通”等渠道发放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各类财政补贴资金1.6亿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06万元;年内完成了8个苏木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工作;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814万元。累计投入结对帮扶和扶贫济困资金约5115万元,切实解决了当地基层党组织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难题。

    【农牧业】全旗共有耕地120万亩,农作物播种面价8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滴灌面积20万亩;天然草场2327.15万亩。农业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打造了5个千亩马铃薯高垄滴灌示范区,全旗种薯微型薯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粒,种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畜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园区)+农牧户的形式,着力打造以建设型畜牧业为主的高效畜牧业产业带,建有23个牧区产业化园区,累计建成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处、肉牛育肥繁育基地5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3处。全旗共建成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0处,成功注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自治区著名商标1件、包头市知名商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8家企业(合作社)获得国家农畜产品有机认证,注册农畜产品商标30件。打造了达茂草原羊、达茂马铃薯两大品牌和文公乡情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呼市和包头设立直销店8家,达茂牛羊肉进入上海8家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的138个门店,“达茂”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林业】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54.5万亩。其中:有林地4.5万亩;灌木林地289万亩;未成林造林26.84万亩;无立木林地24万亩;宜林地310万亩;辅助生产林地和苗圃地1.2万亩,有自治区级巴音杭盖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腾格淖尔湿地保护区。全旗森林资源分布北部牧区以天然林为主,南部农区以人工种植的柠条林为主。截至2014年,共完成沙源治理工程林业生态建设面积259.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项目51万亩、国家公益林补偿项目121.18万亩、地方公益林补偿项目7.8万亩,8.5万农牧民每人每年增加林业补贴收入440元。全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40万亩,确权率、发证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13.7%,项目区的草群盖度达到27%

    【水利】全旗建有黄花滩、清水湾等水库7座、塘坝1处、引洪工程17处、骨干坝8座;累计打灌溉机电井3890眼,农牧业节水灌溉引进了半移动式喷灌、卷盘式喷灌、指针式喷灌、滴灌、膜下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建成自来水工程368处,解决了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14平方公里。2014年,完成水利投资5010万元,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米,新打机电井81眼,维修机电井174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58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7处,种树0.63万亩,种草1万亩,封禁2万亩。

    【工业】全旗工业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协调推进冶金、新能源、化工建材、口岸物流、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推动马铃薯种薯基地、有机牛羊肉基地、钢铁原料加工基地、化工建材加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口岸物流基地、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等“八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发展二产中,牢固树立“强旗必先强工业”的发展理念,坚持扶“大”强“优”、抓“新”转“旧”,扎实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后续产业多元化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至2014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341.63亿元,年均增速14.77%;实现工业增加值127.8亿元,年均增速在12.3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8.70亿元,年均增速在21.65%;实现工业增加值96.78亿元,年均增速在21.58%,工业经济在全旗经济发展中仍保持主导地位。全旗现有钢铁类生产企业43户,已形成800万吨铁精粉、80万吨生铁、50万吨钢坯、50万吨轧材、3万吨硅铁的生产规模。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规划了巴音、百灵庙、满都拉、珠日和、召河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全旗新能源项目核准规模289万千瓦。2014年,清洁能源装机、并网规模双双突破百万千瓦,真正成为国家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化工建材产业方面现在化工建材类生产企业达到11户,已形成年产水泥熟料150万吨、水泥230万吨、白灰40万吨、萤石精粉10万吨、珍珠岩保温材料1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有色金属产业类企业7户,形成铜精粉1万吨、黄金1.6万两、低冰镍1万吨的生产规模。

    【环境保护】2014年,全旗削减二氧化硫825吨、氮氧化物367.2吨、氨氮230.05吨、化学需氧量161.26吨。完成满都拉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争取到石宝镇石宝新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奠定基础。按照生态红线划分技术要求完成对本地区内涉及生态红线的区域进行确定,做到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生态发展,为构筑北方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保障。争取到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窑尾烟气脱销改造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100万元。完成了3897.4平方米的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2014年,百灵庙镇黄花滩村和乌克忽洞镇二里半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百灵庙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镇。

    【城镇建设】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改造,基本完成了旧城区“三横两纵”主街道改造,南、西、北三大出口拓路改造和河东新区道路桥梁等建设工程。截至2014年底,城区桥梁增加到6座,道路面积增加到69.4万平方米,便利交通路网体系基本覆盖全城。建成日处理能力0.8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天然气加气站1座,可满足200辆出租车、3万户居民用气需求。建成水源地3处,铺设供水管网32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6%。广场公园增加到12处,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6%。建成居民住宅小区37个、146万平方米,城镇楼房化率达到81.3%;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3.8万平方米(2494套),基本实现了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1676户,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人口就近集中、产业集聚发展、服务集成配套的工作思路,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工作方式,从改造沿路村庄危旧土房入手,以线带面,梯次推进,全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在村庄整治方式上,坚持“产村融合、产业支撑”的思路,依据各村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以及农牧民意愿,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新建、合并改造、原地整治、拆除撤并等四种形式差别化进行。在住房建设方式上,根据村庄现状和农户实际承受能力,采取原地自建、集中统建、就近置换、转移进城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方针,有效整合交通、畜牧、水利、国土、扶贫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全面启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截至目前,全旗累计新建新村100个、9150套住房,共整村拆除34个村庄。2014年,全旗新建新村46个、住房3095套,共拆除危旧土房2142户,涉及80个村。实施了27个嘎查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15个高标准示范村、12个达标村。

    【民生】达茂联合旗于1999年和2004年先后启动城乡低保工作。目前,城镇低保保障人数921户、1169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565元;农牧区低保保障人数3705户(4331人),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900元。同时启动了大病、教育、取暖救助等配套制度。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和5000元。投资近260万元,改扩建敬老院1所,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0%2014年,红塔民族敬老院被评为“三星级”敬老院。在乡老复员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2504元,残疾军人和“三属”生活补助标准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应安置退役士兵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连续6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评为“双拥模范旗”。

    【交通】全旗公路总里程2308公里。其中:省道265公里;县道506公里;乡道682公里;村道720公里;边防公路108公里;专用公路27公里。境内已建成通车的一级公路达到73.5公里、行政嘎查村公路通砂石路率达到100%、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0%,提前两年完成了自治区“十二五”目标,基本形成以省道211线和省道104线交叉为主动脉,以百灵庙镇为中心向各苏木乡镇辐射、各嘎查村互联的公路交通网络。

    【贸易口岸】全旗现有商贸流通企业459户、个体经营户3743户;批发零售306户,个体经营2759户;餐馆及住宿业20户,个体经营869户;农家店65家,物流企业32家,其他行业的经营户1249家,成品油站点22家,定点屠宰场3家,粮食加工企业6家,马铃薯加工企业4家、种植销售服务企业3家,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84万人。共有商业中心大楼1个、商贸步行街1条和农贸商品交易市场2个,农贸批发市场1个,社区商贸圈3,拟建商业民族特色街1条。满都拉口岸位于达茂联合旗满都拉镇境内,是自治区1992年批准地对蒙开放二类口岸。200212月,实现开关过货。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2013年,列入国务院对外常年开放口岸审理计划。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蒙古,与蒙古国总统达成共识,要将满都拉口岸扩大为常年开放口岸。截至目前,口岸常年开放审批程序进入国家层面。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口岸建设力度,建成综合业务楼、联检楼和关区配套设施,实施海关监管场所封闭、电子卡口、“一关两检”独立监控系统、检验检疫查验场所和化学、物理实验室,以及边检中队营房,红外报警系统筹项目;为蒙古杭吉口岸建成联检大楼、综合业务楼、通关道路等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五进五出”货运专用通道、综合服务大厅、界碑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游客通道等设施。2014年,累计进出口货值0.35亿元,出入境人员36596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4396辆(次)。

    【旅游】达茂联合旗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按照自治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文化引领、旅游塑形、经贸唱戏、富民增收”原则,确立了“自驾达茂”发展定位和“达茂大景区”建设理念,加快推动达茂旗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旗拥有各类景区(景点)25处,其中有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等3A级景区1家、有华宇房车营地、满都拉口岸、吉穆斯泰景区、哈撒儿景区、蒙古人度假村、孙氏旅游接待中心等2A级景区6家。全旗有农牧家乐371户、星级酒店2家(在建的3家)、自驾游营地23处,正在推出“一环、三纵、五条自驾游”精品线路。餐饮业接待能力达到5万人次/天,住宿能力达到2.5万人次/天。全旗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760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

    【服务业】全旗共有个体工商户4744户、三产企业714家,从业人员5760人,注册资金22.26亿元。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主要是商贸流通、口岸贸易、住宿餐饮、旅游、租赁等。第三产业安置就业4730人,其中安置农牧民2830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9%。三产企业基本实现就业3700多人。2014年,三产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亿元;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7.08亿元,口岸过货量21.1万吨。

    【科技】以科教兴旗工程为抓手,先后开展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风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节能降耗示范园区、有机畜牧业集约化发展等项目。2014年,旗财政共投入科技三项费2050万元,争取市级以上科技三项费71万元。目前,实现年生产脱毒微型薯4000万粒、滴灌面积12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103万千瓦,全旗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教育】全旗形成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标准化小学5所、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6所)的办学格局,在校(园)学生共计7126人。其中:幼儿园1748人、小学3297人、初中1624人、高中457人,实现了初中集中办学,小学相对集中办学,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20123月开始,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目前,中小学入学率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12%之内,低于国家和自治区最低控制线;百灵庙镇幼儿入园率达到90%,农村幼儿园入园率70%

    【文化体育】近年来,达茂联合旗共投资1.13亿元,建设阿剌海公园、乌力吉陶海公园;投资3亿元,建设包括演艺中心、传媒中心、博物馆、纪念馆在内的文化服务中心。全旗拥有旗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分馆3个,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并配备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嘎查村社区文化室64个、文化大院23个、草原书屋75个、万村书库10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送戏下乡130余场,送电影1100余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旗拥有健身队伍18支、单项体育协会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92名,全旗范围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人数达4万余人(次),占全旗总人口的33%。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全旗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0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长城416公里、乌兰察布岩画2000余幅,博物馆馆藏文物共365件,评选出36个旗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

    【卫生】近年来,先后建成旗医院外科楼及综合病房楼、蒙医医院药浴楼、石宝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乌克忽洞镇中心卫生院、腮忽洞卫生院业务用房,新建、改扩建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18所,实施蒙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截至目前,全旗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0所。其中:旗级医疗卫生机构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6所;私人诊所16家,实有床位数463张,卫生人员340人,基本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半小时”服务圈。新农合参合人数连续5年稳定在6.1万人以上,参合率达到99.4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达到78%。旗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蒙医医院自行配制药丸、散、膏、汤4个剂型的蒙药70多种,自检自制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2014年,全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453人、15463人、6373人、9450人,征缴费用分别为9255万元、4091万元、268万元、182.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66人,征缴109万元;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186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每月达到2196.11元,灵活就业人员1253人,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732.1元,“五七工”人员1333人,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1273.59元。2014年,累计为4704人发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0465万元,为667人支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费用219万元,为13420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3391万元,为46人支付了工伤保险139.6万元。

    【大事记】2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到达茂联合旗视察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包头市副市长乌云等领导陪同。520-21日,国家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到达茂联合旗调研文化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副部长杨志今一行实地调研了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草原文化宫、满都拉边防哨所、满都拉口岸、满都拉镇三连和综合文化站、巴音花镇吉忽伦图嘎查移动数字加油站。627-28日,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华士飞,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朴英、杜鹃、程田青、潘鲁生,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规划司副司长揭新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明晓东,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全金玉,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民族处处长刘兴元、李涛一行到达茂联合旗调研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问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羽等领导陪同。712日,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暨达茂联合旗第25届那达慕大会开幕。

    【荣誉】910日,达茂联合旗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928日,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旗委书记伏瑞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