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 ...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清康熙三年(1664),康熙皇帝以戈壁为界划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内蒙古”之称最初就由“内札萨克蒙古”而来,并沿袭至今。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兴安盟成立。1949年12月2日,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自治政府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5月19日,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自此,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行政区域沿用至今。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东南西与8个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地理坐标: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内蒙古现辖9个地级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3个盟,2个计划单列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103个旗县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截至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年末总人口数2400万人。全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0044.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277.33平方公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14.19亿元;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74.3万公顷。
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成群的牛羊,加上热情、豪迈的马背民族,汇成一幅美丽的塞外画卷。这里保存有中国最完好的草原,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诞生之地。这里水草丰美、歌声悠扬、美酒飘香,素有“牧草王国、歌的海洋、酒的故乡”之称。内蒙古欢迎您。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中部,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呼包鄂、呼包银榆经济区中心,是“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有着2000余年的文字记载和建城历史。战国时期建云中郡,北魏时期建盛乐城,辽金元时期建丰州城。明后期阿勒坦汗建呼和浩特(明廷赐名归化城),清代建绥远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绥远省。1949年和平解放,1954年蒙绥合并,恢复原名呼和浩特。截至2021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49.56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10.8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42.75平方公里。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中部,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钢铁生产加工基地,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研发应用生产基地,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是—个生态宜居城市。全市森林面积近500万亩,绿化面积居全区首位,赛罕塔拉草原是全国唯—的城中草原。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称号。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荣誉。截至2021年,包头市常住人口271.78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953.5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7.14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辖14个旗市区。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曾经生活过鲜卑、契丹、女真等许多民族。内蒙古的3个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全部在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8.3万平方公里草原、500余个湖泊、3000余条河流,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截至2021年,呼伦贝尔市常住人口221.39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5.30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2381.4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04.11平方公里。
兴安盟,满语意为丘陵,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辖6个旗县市,是全区唯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兴安盟是革命老区,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194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诞生在这里。拥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民族解放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全盟有大小河流200余条,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是东北地区的“水龙头”。农牧业发展条件较好,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是“内蒙古优质稻米之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成吉思汗庙、嫩科尔沁十旗会盟等地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阿尔山地区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于一身,是典型的生态文明体验区。截至2021年,兴安盟常住人口140.54万人。全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98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04.3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0.71平方公里。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辖8个旗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通辽是清代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增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安代舞、乌力格尔、蒙古族四胡音乐、蒙古正骨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耕地面积2083万亩,草牧场面积5129万亩,粮肉产量多年稳居自治区首位。绿色生态农牧业、玉米生物、科尔沁肉牛、现代蒙医药等发展势头强劲,被评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和“蒙医药之都”。截至2021年,通辽市常住人口285.31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95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278.8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64.62平方公里。
赤峰,因市区东北部有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辖12个旗县区。赤峰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地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赤峰境内有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等一脉相承。发现多处各个时期代表性遗址和大量文物,兴隆洼聚落遗址被史学界誉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碧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喀喇沁亲王府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亲王府。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1200余处,有色金属种类多、储量大,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巴林石蜚声海内外。截至2021年,赤峰市常住人口401.91万人,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盟市。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9.00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992.4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68.77平方公里。
锡林郭勒,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位于内蒙古中部,辖12个旗县市和1个管理区。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在正蓝旗金莲川草原兴建了元上都,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自治区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康熙于此会盟,兴建于18世纪中叶的贝子庙(崇善寺)成为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1项,素有“博克之乡”“长调之乡”“中国马都”等美誉。1957年诞生了全国第一支“草原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亲切回信,盛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锡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原面积占全区1/4以上,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是国家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锡林郭勒羊肉”荣获国家驰名商标并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锡林郭勒牛、锡林郭勒牛肉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2021年,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111.57万人。全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0.26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80.4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84.32平方公里。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辖11个旗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跻身“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乌兰察布市是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仰韶时期著名的庙子沟文化和老虎山文化。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诞生,蒙古四部六旗会盟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草原丝绸之路、欧亚茶驼之路的重要节点。乌兰察布市年平均温度4.3℃,夏季平均温度只有18.8℃,被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境内有神州系列飞船回归地杜尔伯特大草原,世界罕见的高山草甸草原辉腾锡勒,国内著名的火山草原乌兰哈达等自然风景区。乌兰察布素有“中国马铃薯之都”美誉,是内蒙古牛羊肉和牛奶的重要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乌兰察布市常住人口165.95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395.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25.55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辖9个旗区。境内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著名的“河套人”发源于此。明朝天顺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史称鄂尔多斯。清顺治六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2001年撤盟设市。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完整,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祀、漫瀚调等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然资源富集,特別是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2000余亿吨,约占全国的1/6。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是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境内有成吉思汗陵等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响沙湾、黄河大峡谷等自然旅游景观。截至2021年,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216.84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8.68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588.9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77.01平方公里。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西部,辖7个旗县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黄河流经345公里,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有耕地1100余万亩,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塞上江南“塞外粮仓”的美誉。乌拉特草原3.8万平方公里,二郎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享誉全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区、阴山岩画、秦汉长城等古迹遗址,有蒙恬修长城、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昭君出塞等动人史话。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乌梁素海、河套田园风光引人入胜。截至2021年,巴彦淖尔市常住人口152.80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6.44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199.9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32.19平方公里。
乌海市地处宁蒙陕甘经济区结合部,辖3个市辖区。
“乌金之海”——矿产资源富集,优质焦煤占自治区已探明储量的75%。“黄河明珠”——黄河穿市而过,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与两岸沙漠、山脉、绿洲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书法之城”——拥有中国书协会员40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45人,书法爱好者达10万余人。“赏石之城”——依山傍水临沙漠造就了丰富的美石资源,拥有被誉为“天书”的“太阳神”岩画。“葡萄之乡”——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世界闻名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沙漠绿洲”——几代乌海人坚持不懈改善发展环境、开展生态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
截至2021年,乌海市常住人口55.81万人。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0.17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67.1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2.30平方公里。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阿拉善盟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28个民族。全盟辖3个旗和4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是一个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高雅、区位差异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潜在优势深厚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拥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资源。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和全盟旅游总体规划中采集、分类、评价的结果,阿拉善盟拥有8个主类29个亚类98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分别为国家标准的100%、93.6%和63.2%,资源单体479个。按资源级别分,五级旅游资源24处,四级旅游资源107处,占资源单体的27.3%。阿拉善盟共有A级景区28家,其中AAAA级景区13家,AAA级景区3家,AA级景区12家。
截至2021年,阿拉善盟常住人口26.54万人。全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7.02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891.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7.86平方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查干诺尔碱矿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是全国最大的露天开采天然碱矿,已探明储量为4000余万...
红山水库,位于辽河干流老哈河的中游,地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的交界处,水库兴建...
阴山古道寻旧迹——走进北魏皇家祭祀遗址 打开手机地图,搜索“蜈蚣坝革命遗址”,再往左侧一拉,便可...
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
红花尔基森林公园,位于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南端,与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
飞龙在天雕塑位于新城区玉龙广场中心,由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监制,2005年建成。雕塑“飞龙...
2023-06-03
2023-06-02
2023-06-01
2023-05-25
2023-05-17
2023-05-08
2023-05-04
2023-04-26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