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 武川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云海(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文彪

    县长:靳春亮

    政协主席:张立侠(女)

    人武部长:曹启阳

    政委:叶岭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距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县域面积4885平方公里,辖361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武川县海拔1600~20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350毫米。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2亿元,同比增长1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5亿元,同比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16.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4元和5911元,同比分别增长5.3%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6.7%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县境山地面积2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丘陵面积258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全县有耕地面积200多万亩,林地140多万亩,草场面积373万亩。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28种之多,拥有金、银、铜、铁、钨、铅、锌、镁、锗、镉、镍、钼、锰等金属矿藏,煤炭、石灰岩、石棉、石墨、耐火粘土、花岗岩、大理石、白云母、腐植酸等非金属矿藏,其中金、银、铁、石墨、煤和腐植酸等为优势矿产。水资源县境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和承压水两部分组成。其中潜水42.03亿立方米,地表水1.30亿立方米。特色农业资源农作物品种主要是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和胡麻、油菜籽等,其次是豆类、黍类和蔬菜、瓜果等。武川马铃薯、武川莜面、武川荞面等已成为享誉区内的著名品牌。2004年,武川县被西部12省市新闻媒体评为“中国西部特色经济最佳县”、“马铃薯之乡”。药材资源武川是药材典籍记载中黄芪的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的美称。此外有近二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狼毒、柴胡、黄芩、知母、秦艽、防风、赤勺、郁李仁、龙胆等30多种。旅游资源境内不仅有哈达门森林公园、大青山避暑山庄、李齐沟自然保护区、井尔沟、德胜沟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遗址以及淖尔梁高山湿地保护区等自然资源,还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北魏文化、隋朝文化)。此外,还有蜈蚣坝、大梁山、碌碡湾度假村和快活林、榆树店大榆树、金代长城(亦称“金堑壕”)、汉长城、六郎箭等景点供游人观光。

    【农牧业】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20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1.5万吨。全县牲畜存栏达66.8万头(只)。以食用菌为主的设施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以耗赖山乡为中心,哈乐镇德胜营和上秃亥乡蒙独脑包、三间房为重要节点的食用菌区域化生产格局。2014年,新建厚墙体温室和日光温室1517个,总量达2048个,投放菌棒110万棒,年产鲜菇1100吨,成功注册“塞上蒙菇”和“阴山蒙菇”商标;新建的两条菌棒生产线竣工投产,年产菌棒能力达到1000万棒,食用菌产品QS认证加工车间具备生产能力。以蒙草抗旱、锡盟草都、百瑞草业、蒙川草业为龙头,规模流转土地20万亩种植优质牧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二份子乡集中流转土地3.5万亩,种植优质牧草获得成功,为西部风蚀沙化区恢复植被、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出一条希望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63.7万亩,产量达到13亿斤,同比增加19.2%;新建20吨以上的马铃薯储窖1162座,全县马铃薯仓储能力达到7亿斤;完成奶联社3000头奶牛牧场、康子郎2000头肉牛养殖场和草原伊佳万头只肉牛(羊)养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茂盛源奶牛牧场完成改造升级,并通过伊利公司标准化牧场认证。补贴发放山林虫草鸡雏鸡25.8万羽,新增养殖大户57家、示范村140个,饲养总量稳定在80万羽。累计发放农机具补贴、良种直补等各类补贴4075万元,同比增加36.7%。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新增296家、达到1158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更加健全,新增规模流转土地23.4万亩,累计流转土地65.43万亩,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0%,集约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农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3.7%,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工业经济】主动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调整产业扶持重点和发展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9家耗能高、污染重的金属采冶企业陆续退出规模以上企业范畴;规上企业的行业结构比例金属采冶业由65%下降为35%,清洁能源由13%提高到29%,清洁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38.3%上升到60.4%。投资67亿元的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历经10年建设,2台机组60万千瓦并网发电;环聚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推进;国电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中国风电等项目正常运营,年内实现并网发电110万千瓦,“风光水三位一体”新格局初步形成,清洁能源大县建设稳步推进。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6.7亿元,分别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85%82%;开发区扩区规划编制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生活用水工程基本完工。金三角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入驻企业达到30家,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完成3亿元,为12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服务业】哈达门高山牧场围绕打造“青城会客厅”的工作目标,完成接待中心前期单体规划和呼和浩特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改造设计。得胜沟红色旅游区投资2500万元完成游客服务综合大楼及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牌楼馆旅游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阴山文化展示区、体健休闲区、多功能气膜馆等建设工程。五道沟等农家乐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全年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00万元,分别增长10%9.6%。全年过境游客达560万人(次),日过境车辆25000多辆(次),有效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占GDP比例达28%。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500万吨,全社会用电量5.1亿度。非公经济成长迅速,个体工商企业注册5249户,同比增长20%,注册资金2.02亿元,同比增长44%;私营企业注册1005户,同比增长24%,注册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37%。金融服务和支撑作用明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包商银行入驻我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25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居民存款26.28亿元,同比增长5.47%,占存款总量的63.71%;贷款余额28.95亿元,同比增长14.15%。贷款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满足了居民不同的贷款需求。

    【城镇建设】修编完善《武川县可镇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完成了可镇精品园林住宅小区、可镇东河北河景观等重点项目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改造8条市政道路,5座垃圾转运站及水冲公厕全部完工。东河河道主体工程完成90%,完成东河桥梁、昆都仑河蓄水拦沙工程和滨河西路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金三角热源厂、天然气城网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运营机制逐步健全,完成升级改造。旧城区改造有序推进,重点实施东河棚户区改造,完成了国开行贷款审批工作;制定出台可镇棚户区救灾救助安置办法,畅通了棚户区危房居民安置路径。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续建的80套廉租住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实施可镇出入城口景观绿化与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区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3%。挖潜建设用地指标7635亩。

    【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德胜营等4个新农村续建工程全部完工,新建的耗赖山等6个新农村进入收尾阶段。完成了34个“十个全覆盖”项目村的建设任务,新建房屋450户、改造置换317户,街巷硬化84公里,解决了7070人安全饮水问题,社保扩面300人,实施农网改造工程18个村,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1000套,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建设】以大青山北坡绿化、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8.5万亩、天保工程4.5万亩、试点补贴造林1万亩。完成S104沿线裸露山体喷播绿化试点工程3万平方米。新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500亩。全年新打各类机电井67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稳步推进,广庆龙小流域综合治理889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双玉城和旧营子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武川至葛根塔拉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贫困户建档立卡、五到村五到户、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编制完成《武川县20142017年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档立卡6064户(13051人),实现网络化管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贷款8607万元、惠及农户1565户;小额信贷、社会扶贫、党中央彩票公益金和老区“一村一品”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实现4080人脱贫。

    【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1803人,解决零就业家庭180户,安置退役士兵51名。全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34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452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6%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890人。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城乡居民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廉租房分配入住43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万元。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550万元,救助救灾资金1404万元,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516.5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806万元,“暖心煤”工程补贴2445.54万元、惠及40759户。新建与完善农村互助幸福院6个,新建改造住房508间。规范公交车运营管理,更新车辆40台,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

    【教育】深入开展优质高中创建工作,投资1000万元的武一中室内体育馆完成主体工程,装备多媒体教室56个,组织了优秀教师招考;集美幼儿园完成回购并装修改造,民族小学、第五小学塑胶操场与校舍改建基本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特教学校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年多渠道招录教师65名。

    【文化体育】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围绕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美食娱乐、体育赛事等项目,彰显后山文化特色,成功举办第二届莜面文化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传习基地挂牌成立。长城遗址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不断加强。恢复了电台广播,电视台改造搬迁、改版升级即将完成。

    【卫生】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组织了县医院医务人员招考工作,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工商、质检食品安全监管完成职能划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用进一步强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武川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云海(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文彪

    县长:靳春亮

    政协主席:张立侠(女)

    人武部长:曹启阳

    政委:叶岭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距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县域面积4885平方公里,辖361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武川县海拔1600~20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350毫米。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2亿元,同比增长1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5亿元,同比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16.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4元和5911元,同比分别增长5.3%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6.7%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县境山地面积2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丘陵面积258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全县有耕地面积200多万亩,林地140多万亩,草场面积373万亩。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28种之多,拥有金、银、铜、铁、钨、铅、锌、镁、锗、镉、镍、钼、锰等金属矿藏,煤炭、石灰岩、石棉、石墨、耐火粘土、花岗岩、大理石、白云母、腐植酸等非金属矿藏,其中金、银、铁、石墨、煤和腐植酸等为优势矿产。水资源县境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和承压水两部分组成。其中潜水42.03亿立方米,地表水1.30亿立方米。特色农业资源农作物品种主要是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和胡麻、油菜籽等,其次是豆类、黍类和蔬菜、瓜果等。武川马铃薯、武川莜面、武川荞面等已成为享誉区内的著名品牌。2004年,武川县被西部12省市新闻媒体评为“中国西部特色经济最佳县”、“马铃薯之乡”。药材资源武川是药材典籍记载中黄芪的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的美称。此外有近二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狼毒、柴胡、黄芩、知母、秦艽、防风、赤勺、郁李仁、龙胆等30多种。旅游资源境内不仅有哈达门森林公园、大青山避暑山庄、李齐沟自然保护区、井尔沟、德胜沟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遗址以及淖尔梁高山湿地保护区等自然资源,还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北魏文化、隋朝文化)。此外,还有蜈蚣坝、大梁山、碌碡湾度假村和快活林、榆树店大榆树、金代长城(亦称“金堑壕”)、汉长城、六郎箭等景点供游人观光。

    【农牧业】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20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1.5万吨。全县牲畜存栏达66.8万头(只)。以食用菌为主的设施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以耗赖山乡为中心,哈乐镇德胜营和上秃亥乡蒙独脑包、三间房为重要节点的食用菌区域化生产格局。2014年,新建厚墙体温室和日光温室1517个,总量达2048个,投放菌棒110万棒,年产鲜菇1100吨,成功注册“塞上蒙菇”和“阴山蒙菇”商标;新建的两条菌棒生产线竣工投产,年产菌棒能力达到1000万棒,食用菌产品QS认证加工车间具备生产能力。以蒙草抗旱、锡盟草都、百瑞草业、蒙川草业为龙头,规模流转土地20万亩种植优质牧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二份子乡集中流转土地3.5万亩,种植优质牧草获得成功,为西部风蚀沙化区恢复植被、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出一条希望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63.7万亩,产量达到13亿斤,同比增加19.2%;新建20吨以上的马铃薯储窖1162座,全县马铃薯仓储能力达到7亿斤;完成奶联社3000头奶牛牧场、康子郎2000头肉牛养殖场和草原伊佳万头只肉牛(羊)养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茂盛源奶牛牧场完成改造升级,并通过伊利公司标准化牧场认证。补贴发放山林虫草鸡雏鸡25.8万羽,新增养殖大户57家、示范村140个,饲养总量稳定在80万羽。累计发放农机具补贴、良种直补等各类补贴4075万元,同比增加36.7%。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新增296家、达到1158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更加健全,新增规模流转土地23.4万亩,累计流转土地65.43万亩,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0%,集约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农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3.7%,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工业经济】主动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调整产业扶持重点和发展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9家耗能高、污染重的金属采冶企业陆续退出规模以上企业范畴;规上企业的行业结构比例金属采冶业由65%下降为35%,清洁能源由13%提高到29%,清洁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38.3%上升到60.4%。投资67亿元的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历经10年建设,2台机组60万千瓦并网发电;环聚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推进;国电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中国风电等项目正常运营,年内实现并网发电110万千瓦,“风光水三位一体”新格局初步形成,清洁能源大县建设稳步推进。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6.7亿元,分别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85%82%;开发区扩区规划编制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生活用水工程基本完工。金三角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入驻企业达到30家,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完成3亿元,为12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服务业】哈达门高山牧场围绕打造“青城会客厅”的工作目标,完成接待中心前期单体规划和呼和浩特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改造设计。得胜沟红色旅游区投资2500万元完成游客服务综合大楼及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牌楼馆旅游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阴山文化展示区、体健休闲区、多功能气膜馆等建设工程。五道沟等农家乐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全年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00万元,分别增长10%9.6%。全年过境游客达560万人(次),日过境车辆25000多辆(次),有效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占GDP比例达28%。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500万吨,全社会用电量5.1亿度。非公经济成长迅速,个体工商企业注册5249户,同比增长20%,注册资金2.02亿元,同比增长44%;私营企业注册1005户,同比增长24%,注册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37%。金融服务和支撑作用明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包商银行入驻我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25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居民存款26.28亿元,同比增长5.47%,占存款总量的63.71%;贷款余额28.95亿元,同比增长14.15%。贷款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满足了居民不同的贷款需求。

    【城镇建设】修编完善《武川县可镇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完成了可镇精品园林住宅小区、可镇东河北河景观等重点项目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改造8条市政道路,5座垃圾转运站及水冲公厕全部完工。东河河道主体工程完成90%,完成东河桥梁、昆都仑河蓄水拦沙工程和滨河西路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金三角热源厂、天然气城网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运营机制逐步健全,完成升级改造。旧城区改造有序推进,重点实施东河棚户区改造,完成了国开行贷款审批工作;制定出台可镇棚户区救灾救助安置办法,畅通了棚户区危房居民安置路径。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续建的80套廉租住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实施可镇出入城口景观绿化与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区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3%。挖潜建设用地指标7635亩。

    【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德胜营等4个新农村续建工程全部完工,新建的耗赖山等6个新农村进入收尾阶段。完成了34个“十个全覆盖”项目村的建设任务,新建房屋450户、改造置换317户,街巷硬化84公里,解决了7070人安全饮水问题,社保扩面300人,实施农网改造工程18个村,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1000套,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建设】以大青山北坡绿化、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8.5万亩、天保工程4.5万亩、试点补贴造林1万亩。完成S104沿线裸露山体喷播绿化试点工程3万平方米。新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500亩。全年新打各类机电井67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稳步推进,广庆龙小流域综合治理889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双玉城和旧营子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武川至葛根塔拉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贫困户建档立卡、五到村五到户、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编制完成《武川县20142017年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档立卡6064户(13051人),实现网络化管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贷款8607万元、惠及农户1565户;小额信贷、社会扶贫、党中央彩票公益金和老区“一村一品”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实现4080人脱贫。

    【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1803人,解决零就业家庭180户,安置退役士兵51名。全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34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452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6%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890人。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城乡居民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廉租房分配入住43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万元。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550万元,救助救灾资金1404万元,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516.5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806万元,“暖心煤”工程补贴2445.54万元、惠及40759户。新建与完善农村互助幸福院6个,新建改造住房508间。规范公交车运营管理,更新车辆40台,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

    【教育】深入开展优质高中创建工作,投资1000万元的武一中室内体育馆完成主体工程,装备多媒体教室56个,组织了优秀教师招考;集美幼儿园完成回购并装修改造,民族小学、第五小学塑胶操场与校舍改建基本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特教学校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年多渠道招录教师65名。

    【文化体育】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围绕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美食娱乐、体育赛事等项目,彰显后山文化特色,成功举办第二届莜面文化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传习基地挂牌成立。长城遗址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不断加强。恢复了电台广播,电视台改造搬迁、改版升级即将完成。

    【卫生】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组织了县医院医务人员招考工作,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工商、质检食品安全监管完成职能划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用进一步强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