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群众团体

2010卷

  • 妇联
  • 【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领导名录】

      席:陈  羽(女 蒙古族)

    副主席:宝笑平(女 蒙古族)郑祖敏(女)张淑华 () 冀晓青(女1月任职)

    副巡视员:冯  梅(女蒙古族)敖特根其木格( 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下设六个处室,自治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现有编制37人。2009年底在编人员共36人,其中女性27人,男9人;蒙古族15人,满族1人;研究生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人。

    【认真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为贯彻全区就业工作会议要求,自治区妇联对12个盟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到先进省区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召开盟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推广了巴彦淖尔市妇联开展家政服务的经验,组织参观包头市妇联“好帮手”家政服务中心和月嫂培训基地。明确开展家政服务工作的任务,制定下发《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全区各级妇联均加强领导,成立“巾帼家政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并与当地就业部门签署了家政服务就业培训协议,开展了保姆、月嫂、保洁员、养老护理员等项目的培训。自治区妇联加强协调,努力形成家政工作合力,联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和工商局等部门成立了“自治区家政服务协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表彰100名优秀家政服务员,举办全区首期家政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请济南“阳光大姐”公司经理、区内知名女企业家及业内人士讲授家政管理和企业经营经验,提升了全区家政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各级妇联规范管理,打造品牌,依托社区服务平台,面向下岗失业妇女创办家政服务公司,努力探索企业化管理,规范运作模式,扶持家政企业发展。2009年,全区妇联系统共扶持创办了200多个家政服务公司、15个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基地,有12 900多名城乡妇女接受培训,安置1万人就业,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有18个家政企业被命名为自治区促进就业示范企业(单位)。

    【拓展妇女小额信贷项目】各级妇联把开展小额信贷作为增强贫困妇女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小额信贷模式与运作机制。一是资金扶持,主要为农牧民妇女提供周转资金。如赤峰市创办的“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已累计发放贷款1.25亿元,使2万多户、8万多人受益。二是产业扶持,主要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农牧民妇女提供种养业、食用菌培育等方面的资金。2008年初,自治区妇联与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联合实施了“巾帼致富星火工程”——妇女微贷款业务,项目为期三年,先期在兴安盟试点,目前已发放1 830多万元贷款,覆盖4个旗县16个乡镇的129个村屯、2 300多户家庭,有7 500多人受益。三是龙头带动,主要为妇女创办的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妇联携手开发银行在通辽市组织实施妇女创业小额贷款项目。项目实施三年来,已为通辽市3个旗县区13家中小企业注入资金2 990万元,提升了女性创业者自身的创业能力,安置一批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这些企业均实现盈利。四是专项扶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妇女就业带来的冲击,自治区妇联联合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启动“巾帼新农村新牧区创业行动”——重点为返乡务工妇女提供微贷款项目。制定了返乡务工创业女能人和“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培养计划、女经纪人培养计划、在农村牧区创业的女企业家培养计划等,着力培养扶持一批致富女能手、女经纪人、女企业家和返乡务工创业女能人,带动广大农牧民妇女转变观念、提高技能、自主创业就业。2009年,全区累计发放该项贷款1.56亿元。五是循环扶持。自治区妇联积极争取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小额循环扶贫贷款项目,从1998年至今连续10年实施了“香港回归扶贫基金”项目,同时先后争取并实施“玫琳凯妇女创业”项目、“富农基金小额循环扶贫贷款”项目等,累计使用资金上千万元,扶持特色产业和家庭小型种养业发展,支持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六是改善生存发展环境。自治区已连续8年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使用资金2 200万元,解决了12.5万人的饮水困难。

    【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围绕迎庆建国60周年的主题,自治区妇联举办第二届草原母亲节,开展第二届“感动草原——十杰母亲”评选活动、“草原人民最喜爱的十首赞美母亲歌曲”评选活动,举办“母爱无疆、感动无限”主题征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赞美母亲”红歌演唱会、书画摄影展、“母亲”题材的电影展播周等系列活动。举办“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成长”电视晚会暨第三届草原儿童艺术节开幕式,表彰全区儿童工作特殊贡献奖及全区实施“春蕾计划”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情童绿草地、神舟家园梦”生态童话征文、中小学生书画摄影大赛、儿童文艺汇演、“百首优秀合唱歌曲进校园”等八项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这些大型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建国60年来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宣传妇女儿童事业的可喜成绩,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热情和活力,增进了各民族妇女的团结与进步,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根植于广大妇女中。

    【认真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好事,着力为“保民生”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关注妇女健康问题各级妇联持续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为贫困母亲、环卫女工、老年妇女、基层妇女群众免费体检,进行健康知识培训,推进“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暨妇女基本医疗保障”项目进农区、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全区共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32场次,为1.4万人义诊、7.5万多妇女免费体检,免检费用达860多万元,发放了9万多元的药品。

    实施农村牧区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与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联合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旗县。明确提出2009~2011年为14个旗县的33万农村牧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为6个旗县的3.6万农村牧区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2009年内完成了宫颈癌检查6.7万人、乳腺癌检查1.2万人。

    开展以帮助贫困儿童为重点的爱心捐赠活动各级妇联广泛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捐善款活动,使那些由于家境困难失学和生存条件恶劣的儿童得到有效救助。自治区妇联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争取到价值20万元的图书资料及计算机、桌椅等设施,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建立“关爱流动儿童图书馆”;动员区内外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捐款260多万元,使900多名贫困学生受助。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八”节期间,表彰了全区33个“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100个先进示范社区(嘎查、村)、300个“平安家庭”示范户。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加全国“平安·健康家庭大行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国“两会”、国庆期间到北京的接访任务,期间我区妇联系统无上访人员。为提高妇联信访干部业务水平,自治区妇联举办全区《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及信访信息应用软件培训班,着力加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制定领导干部定期接待妇女群众来访办法、定期组织干部下访实施办法以及关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妇联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年全区各级妇联共接待信访案件3 921件,处结率达97%,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应有作用。

    【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为贯彻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议和全国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自治区妇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治区的具体贯彻意见,并根据全区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实际,举办全区旗县区妇联主席培训班,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就换届工作进行专题培训,编写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妇联工作手册》,为指导基层换届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妇联主动争取各级党委的支持,积极协调组织、民政部门联合下发《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优化妇女参选参政的政策环境入手,在增强妇女参选的自信心和全面提升妇女参选参政能力上下功夫,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调动基层妇女参选参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区各级妇联就换届工作举办200多期培训班,2万多名骨干受到培训。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组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至10月底,全区有9 900个嘎查村完成换届工作,有9 201位村妇代会主任进入了“两委”班子,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班子比例为92.94%,比上届提高17个百分点。自治区女企业家协会、女法官协会、女检察官协会、妇女儿童研究会、工会女工委、幼教协会、小记者协会、草原母亲河艺术团、女子书画院等团体会员,也都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为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妇联
  • 【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领导名录】

      席:陈  羽(女 蒙古族)

    副主席:宝笑平(女 蒙古族)郑祖敏(女)张淑华 () 冀晓青(女1月任职)

    副巡视员:冯  梅(女蒙古族)敖特根其木格( 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下设六个处室,自治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现有编制37人。2009年底在编人员共36人,其中女性27人,男9人;蒙古族15人,满族1人;研究生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5人。

    【认真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为贯彻全区就业工作会议要求,自治区妇联对12个盟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到先进省区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召开盟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推广了巴彦淖尔市妇联开展家政服务的经验,组织参观包头市妇联“好帮手”家政服务中心和月嫂培训基地。明确开展家政服务工作的任务,制定下发《巾帼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全区各级妇联均加强领导,成立“巾帼家政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并与当地就业部门签署了家政服务就业培训协议,开展了保姆、月嫂、保洁员、养老护理员等项目的培训。自治区妇联加强协调,努力形成家政工作合力,联合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和工商局等部门成立了“自治区家政服务协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表彰100名优秀家政服务员,举办全区首期家政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请济南“阳光大姐”公司经理、区内知名女企业家及业内人士讲授家政管理和企业经营经验,提升了全区家政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各级妇联规范管理,打造品牌,依托社区服务平台,面向下岗失业妇女创办家政服务公司,努力探索企业化管理,规范运作模式,扶持家政企业发展。2009年,全区妇联系统共扶持创办了200多个家政服务公司、15个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基地,有12 900多名城乡妇女接受培训,安置1万人就业,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有18个家政企业被命名为自治区促进就业示范企业(单位)。

    【拓展妇女小额信贷项目】各级妇联把开展小额信贷作为增强贫困妇女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小额信贷模式与运作机制。一是资金扶持,主要为农牧民妇女提供周转资金。如赤峰市创办的“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已累计发放贷款1.25亿元,使2万多户、8万多人受益。二是产业扶持,主要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农牧民妇女提供种养业、食用菌培育等方面的资金。2008年初,自治区妇联与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联合实施了“巾帼致富星火工程”——妇女微贷款业务,项目为期三年,先期在兴安盟试点,目前已发放1 830多万元贷款,覆盖4个旗县16个乡镇的129个村屯、2 300多户家庭,有7 500多人受益。三是龙头带动,主要为妇女创办的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妇联携手开发银行在通辽市组织实施妇女创业小额贷款项目。项目实施三年来,已为通辽市3个旗县区13家中小企业注入资金2 990万元,提升了女性创业者自身的创业能力,安置一批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这些企业均实现盈利。四是专项扶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妇女就业带来的冲击,自治区妇联联合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启动“巾帼新农村新牧区创业行动”——重点为返乡务工妇女提供微贷款项目。制定了返乡务工创业女能人和“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培养计划、女经纪人培养计划、在农村牧区创业的女企业家培养计划等,着力培养扶持一批致富女能手、女经纪人、女企业家和返乡务工创业女能人,带动广大农牧民妇女转变观念、提高技能、自主创业就业。2009年,全区累计发放该项贷款1.56亿元。五是循环扶持。自治区妇联积极争取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小额循环扶贫贷款项目,从1998年至今连续10年实施了“香港回归扶贫基金”项目,同时先后争取并实施“玫琳凯妇女创业”项目、“富农基金小额循环扶贫贷款”项目等,累计使用资金上千万元,扶持特色产业和家庭小型种养业发展,支持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六是改善生存发展环境。自治区已连续8年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使用资金2 200万元,解决了12.5万人的饮水困难。

    【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围绕迎庆建国60周年的主题,自治区妇联举办第二届草原母亲节,开展第二届“感动草原——十杰母亲”评选活动、“草原人民最喜爱的十首赞美母亲歌曲”评选活动,举办“母爱无疆、感动无限”主题征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赞美母亲”红歌演唱会、书画摄影展、“母亲”题材的电影展播周等系列活动。举办“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成长”电视晚会暨第三届草原儿童艺术节开幕式,表彰全区儿童工作特殊贡献奖及全区实施“春蕾计划”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情童绿草地、神舟家园梦”生态童话征文、中小学生书画摄影大赛、儿童文艺汇演、“百首优秀合唱歌曲进校园”等八项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这些大型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建国60年来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宣传妇女儿童事业的可喜成绩,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热情和活力,增进了各民族妇女的团结与进步,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根植于广大妇女中。

    【认真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好事,着力为“保民生”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关注妇女健康问题各级妇联持续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为贫困母亲、环卫女工、老年妇女、基层妇女群众免费体检,进行健康知识培训,推进“女性健康知识普及暨妇女基本医疗保障”项目进农区、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全区共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32场次,为1.4万人义诊、7.5万多妇女免费体检,免检费用达860多万元,发放了9万多元的药品。

    实施农村牧区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与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联合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旗县。明确提出2009~2011年为14个旗县的33万农村牧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为6个旗县的3.6万农村牧区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2009年内完成了宫颈癌检查6.7万人、乳腺癌检查1.2万人。

    开展以帮助贫困儿童为重点的爱心捐赠活动各级妇联广泛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捐善款活动,使那些由于家境困难失学和生存条件恶劣的儿童得到有效救助。自治区妇联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争取到价值20万元的图书资料及计算机、桌椅等设施,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建立“关爱流动儿童图书馆”;动员区内外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捐款260多万元,使900多名贫困学生受助。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八”节期间,表彰了全区33个“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100个先进示范社区(嘎查、村)、300个“平安家庭”示范户。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参加全国“平安·健康家庭大行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国“两会”、国庆期间到北京的接访任务,期间我区妇联系统无上访人员。为提高妇联信访干部业务水平,自治区妇联举办全区《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及信访信息应用软件培训班,着力加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制定领导干部定期接待妇女群众来访办法、定期组织干部下访实施办法以及关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妇联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年全区各级妇联共接待信访案件3 921件,处结率达97%,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应有作用。

    【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为贯彻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议和全国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自治区妇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治区的具体贯彻意见,并根据全区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实际,举办全区旗县区妇联主席培训班,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就换届工作进行专题培训,编写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妇联工作手册》,为指导基层换届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妇联主动争取各级党委的支持,积极协调组织、民政部门联合下发《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优化妇女参选参政的政策环境入手,在增强妇女参选的自信心和全面提升妇女参选参政能力上下功夫,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调动基层妇女参选参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区各级妇联就换届工作举办200多期培训班,2万多名骨干受到培训。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组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至10月底,全区有9 900个嘎查村完成换届工作,有9 201位村妇代会主任进入了“两委”班子,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班子比例为92.94%,比上届提高17个百分点。自治区女企业家协会、女法官协会、女检察官协会、妇女儿童研究会、工会女工委、幼教协会、小记者协会、草原母亲河艺术团、女子书画院等团体会员,也都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为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