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地质矿产勘查

2010卷

  • 地质矿产开发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领导名录】

      长: ***(蒙古族)

    巡视员:陈 

    副局长: 吕福生

    【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总经理: ***

    副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高 

    副总经理:吕福生     李铁军

    纪委书记:图门巴雅尔(蒙古族)

    副总经理:胡子勤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境内最大的一支从事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有24个直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分布在自治区12个盟市。现有职工16 257人,其中在职职工5 446人,离退休职工9 566人,注册职工1 245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人事劳动教育处、经营管理处、生产技术部、政治工作处、审计处、基地建设规划处、离退休工作处、纪检委(检察室)、地质工会等职能处室。2009年,全局实现经营收入42.23亿元,利税11.51亿元。

    2009年共招聘大中专毕业生245人,其中招聘研究生20人、本科生130人。有6名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签约到自治区地矿局挂职锻炼。此外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办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已有49人顺利完成学业。地矿局举办了一次为期20天的专业技术人员冬季集中培训。

    【地质找矿】2009年,地矿局共承担各类地勘项目1 199项。其中,党中央基金项目9项,勘查资金7 058万元;自治区地勘项目265项,勘查资金11.05亿元;地勘单位投资(招商)项目109项,勘查资金3.42亿元;市场项目816项,勘查资金5.04亿元。全年已控制并正在勘查的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1处,新发现有良好找矿前景的矿产地43处。其中探明大型煤田2处,中型煤田1处;提交煤炭资源量336亿吨,包括焦煤5亿吨。评价大型水源地1处,中型水源地4处。成功勘探地热井4口。

    金属矿产勘查乌拉特后旗查干花钼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钼资源量约26万吨。乌拉特后旗查干得尔斯钼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钼资源量12万吨。上述两处矿床为同一斑岩型钼铋多金属矿床,有望成为一特大型矿田。阿鲁科尔沁旗敖包吐银铅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铅加锌金属量20万吨,银金属量390吨。该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大型多金属矿床。根河市比利亚谷铅锌矿普查,已估算金属量铅加锌73.6万吨、铜11.7万吨、银744吨,有望达到特大型矿床。巴林右旗昂格图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部分矿化蚀变带估算金属量铅加锌10.76万吨,伴生铜1 273吨,锡5 117吨,银87.6吨,有望成为一处中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阿拉善右旗特拜金矿普查,估算金资源量15吨,预计可达大型。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普查,初步估算资源量镍8.2万吨、钴5 000吨,预计为一中大型矿床。东乌珠穆沁旗索纳嘎银多金属矿普查,已发现73个铅锌铜钨等多金属矿体,预计可达中型以上。东乌旗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普查,共发现铅锌银多金属矿体50条,初步估算资源量铅加锌14.7万吨、银160吨。矿床规模有望达中型以上。科右前旗架子山钼多金属矿等多个勘查项目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计均可达到中型以上。新巴尔虎右旗伊和诺尔金多金属矿等40多处矿产地通过槽探、钻探等工程揭露,已见到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工业矿体,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另外,还有100多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已发现较好的找矿线索。

    煤田勘查仅呼和诺尔西区等4个煤田,提交煤炭资源量就达336亿吨。其中,呼和诺尔(西区)煤炭详查提交资源量230亿吨,这是地矿局继五间房煤田之后探明的又一超百亿吨大型优质煤田。西乌旗巴其北煤田包尔力图等2个矿区,获得煤炭资源量101亿吨。阿拉善左旗黑山煤炭资源勘查,发现稀缺焦煤矿床,预计焦煤资源量近5亿吨。五间房煤田勘查项目被评为2008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地热与水资源勘查通辽市科尔沁区成功打出一口孔深3 000米、日出水量900立方米的地热井。克什克腾旗也成功打成2口地热井,孔深400米左右,井口水温分别达到75℃和54℃。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成功打成一口地热井,日出水量2 200立方米,井口水温达55℃。局承担的国家西部缺水地区找水项目成果丰硕,共评价大型水源地1处、中型4处、小型2处。其中,太仆寺旗找水项目彻底解决了14个村的人畜饮水难题,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称赞。水资源的勘查不仅结束了当地人畜饮水难的历史,对于促进当地农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油气资源勘查已对阿巴嘎旗马尼特凹陷区的2个油气资源开工钻探,进行风险勘查。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将成为地矿局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业权经营与管理全局共拥有探矿权405宗,全年转让矿业权20宗。全年合作勘查探矿权109项,引进风险勘查资金3.4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勘查资金紧张的压力。其中,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等11个合作勘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当年基本查明为中—大型矿床。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地矿局及有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3亿元,与河南省地矿局合作,对阿尔及利亚国家一处特大型铅锌矿进行开发,日处理矿石2 000吨的选厂已建成,计划20107月投产,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集团公司驻蒙古国资源勘查开发公司已与蒙古国两家公司签署合作勘查协议,计划2010年在南戈壁省和戈壁阿尔泰省开展多金属、贵金属的勘查工作,力争实现境外找矿突破,并逐步向俄罗斯赤塔、东西伯利亚等地区扩展。与柬埔寨柬钢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由地矿局控股的地质勘查公司,已在柬埔寨柏威夏省开展铁矿资源勘查工作,并已发现了品位较高的铁矿资源。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对新州许多大型金属远景区和煤炭规划区地质工作程度、找矿潜力、合作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已经开始筛选靶区,并已确定勘查项目30个。

    【产业发展】“乌兰陶勒盖城镇供水工程”已通过地方政府批准,计划投资1.8亿元,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兴安银铅冶炼厂二期工程已于20098月完成贵金属和铜浮渣系统的点火试产。达产后可年生产银锭500多吨,电解铅8万吨,将成为自治区内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兴安铜锌冶炼项目,已完成建设投资11.66亿元,建成并于2009827日点火试车。达产后,将具备年生产锌锭10万吨、副产品硫酸18万吨的生产能力。

    【经济效益】2009年,全局实现总收入45.39亿元,其中经营收入42.23亿元。全年实现利税11.51亿元,其中上缴税费5.26亿元,节约与收益6.25亿元。

    【基地建设】全局竣工和封顶职工住宅16.43万平方米,办公、商务楼16.07万平方米。在建职工住宅22.59万平方米,办公、商务、综合楼8.68万平方米。2009年底,水勘一院等6个单位办公大楼已竣工,地勘四院、水勘四院2个单位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115队等7个单位职工住宅已竣工,全部解决了职工住房,提前实现“十一五”期末人均一套住房的目标。局机关办公楼和职工住宅小区都已开工建设。上年,全局21个单位办理了土地出让、用途变更重新登记手续。

    【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化改革全局事企两种管理和运行模式已经建立,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考核体系、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全局19个子公司已全部完成工商注册。按照自治区工商管理局要求,各子公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全部办理完毕,并全部通过了“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的年检。地质二中将于近期移交赤峰市管理。

    矿山企业管理2009年,全局特别是直属公司和矿山企业普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章立制、节约挖潜、降本增效,特别是矿山企业采取严格控制管理和采掘成本、提高回采率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坚持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有力地监督经济活动,促进管理升级。

    地勘项目管理从2009年起,为适应自治区地勘项目管理改革的需要,全局加强对所承担的自治区地勘项目的严格科学管理,明确思路目的,建立规章制度,组建专家组等管理机构,实行局、院、项目组层层责任制度,提高野外实地检查比例,全局地勘项目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会同自治区项目办对2004~2008年间地矿局承担的205个在期地勘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各类地勘项目172项,完成应检查项目总数的100%。按要求全部完成了2004年以来应审查的68个竣工项目财务决算初审工作。

    【关注职工生活】一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发展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每位下岗职工增加生活费1 200元,现已达到了每年12 000元。二是全力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落实“两个经费”,做好通报情况和日常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三是做好困难群体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四是做好帮扶和两节慰问工作。对全局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及职工遗属进行“两节”慰问。2009年,全局共筹集款(物)130多万元,对2 132户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及遗属进行慰问,及时送上了组织的关怀。全局划拨扶贫基金332万元,已经出贷290万元,帮扶580余人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质矿产开发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领导名录】

      长: ***(蒙古族)

    巡视员:陈 

    副局长: 吕福生

    【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总经理: ***

    副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高 

    副总经理:吕福生     李铁军

    纪委书记:图门巴雅尔(蒙古族)

    副总经理:胡子勤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境内最大的一支从事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有24个直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分布在自治区12个盟市。现有职工16 257人,其中在职职工5 446人,离退休职工9 566人,注册职工1 245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人事劳动教育处、经营管理处、生产技术部、政治工作处、审计处、基地建设规划处、离退休工作处、纪检委(检察室)、地质工会等职能处室。2009年,全局实现经营收入42.23亿元,利税11.51亿元。

    2009年共招聘大中专毕业生245人,其中招聘研究生20人、本科生130人。有6名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签约到自治区地矿局挂职锻炼。此外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办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已有49人顺利完成学业。地矿局举办了一次为期20天的专业技术人员冬季集中培训。

    【地质找矿】2009年,地矿局共承担各类地勘项目1 199项。其中,党中央基金项目9项,勘查资金7 058万元;自治区地勘项目265项,勘查资金11.05亿元;地勘单位投资(招商)项目109项,勘查资金3.42亿元;市场项目816项,勘查资金5.04亿元。全年已控制并正在勘查的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1处,新发现有良好找矿前景的矿产地43处。其中探明大型煤田2处,中型煤田1处;提交煤炭资源量336亿吨,包括焦煤5亿吨。评价大型水源地1处,中型水源地4处。成功勘探地热井4口。

    金属矿产勘查乌拉特后旗查干花钼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钼资源量约26万吨。乌拉特后旗查干得尔斯钼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钼资源量12万吨。上述两处矿床为同一斑岩型钼铋多金属矿床,有望成为一特大型矿田。阿鲁科尔沁旗敖包吐银铅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铅加锌金属量20万吨,银金属量390吨。该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大型多金属矿床。根河市比利亚谷铅锌矿普查,已估算金属量铅加锌73.6万吨、铜11.7万吨、银744吨,有望达到特大型矿床。巴林右旗昂格图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部分矿化蚀变带估算金属量铅加锌10.76万吨,伴生铜1 273吨,锡5 117吨,银87.6吨,有望成为一处中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阿拉善右旗特拜金矿普查,估算金资源量15吨,预计可达大型。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普查,初步估算资源量镍8.2万吨、钴5 000吨,预计为一中大型矿床。东乌珠穆沁旗索纳嘎银多金属矿普查,已发现73个铅锌铜钨等多金属矿体,预计可达中型以上。东乌旗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普查,共发现铅锌银多金属矿体50条,初步估算资源量铅加锌14.7万吨、银160吨。矿床规模有望达中型以上。科右前旗架子山钼多金属矿等多个勘查项目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计均可达到中型以上。新巴尔虎右旗伊和诺尔金多金属矿等40多处矿产地通过槽探、钻探等工程揭露,已见到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工业矿体,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另外,还有100多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已发现较好的找矿线索。

    煤田勘查仅呼和诺尔西区等4个煤田,提交煤炭资源量就达336亿吨。其中,呼和诺尔(西区)煤炭详查提交资源量230亿吨,这是地矿局继五间房煤田之后探明的又一超百亿吨大型优质煤田。西乌旗巴其北煤田包尔力图等2个矿区,获得煤炭资源量101亿吨。阿拉善左旗黑山煤炭资源勘查,发现稀缺焦煤矿床,预计焦煤资源量近5亿吨。五间房煤田勘查项目被评为2008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地热与水资源勘查通辽市科尔沁区成功打出一口孔深3 000米、日出水量900立方米的地热井。克什克腾旗也成功打成2口地热井,孔深400米左右,井口水温分别达到75℃和54℃。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成功打成一口地热井,日出水量2 200立方米,井口水温达55℃。局承担的国家西部缺水地区找水项目成果丰硕,共评价大型水源地1处、中型4处、小型2处。其中,太仆寺旗找水项目彻底解决了14个村的人畜饮水难题,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称赞。水资源的勘查不仅结束了当地人畜饮水难的历史,对于促进当地农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油气资源勘查已对阿巴嘎旗马尼特凹陷区的2个油气资源开工钻探,进行风险勘查。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将成为地矿局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业权经营与管理全局共拥有探矿权405宗,全年转让矿业权20宗。全年合作勘查探矿权109项,引进风险勘查资金3.4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勘查资金紧张的压力。其中,乌拉特后旗达布逊镍矿等11个合作勘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当年基本查明为中—大型矿床。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地矿局及有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3亿元,与河南省地矿局合作,对阿尔及利亚国家一处特大型铅锌矿进行开发,日处理矿石2 000吨的选厂已建成,计划20107月投产,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集团公司驻蒙古国资源勘查开发公司已与蒙古国两家公司签署合作勘查协议,计划2010年在南戈壁省和戈壁阿尔泰省开展多金属、贵金属的勘查工作,力争实现境外找矿突破,并逐步向俄罗斯赤塔、东西伯利亚等地区扩展。与柬埔寨柬钢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由地矿局控股的地质勘查公司,已在柬埔寨柏威夏省开展铁矿资源勘查工作,并已发现了品位较高的铁矿资源。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对新州许多大型金属远景区和煤炭规划区地质工作程度、找矿潜力、合作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已经开始筛选靶区,并已确定勘查项目30个。

    【产业发展】“乌兰陶勒盖城镇供水工程”已通过地方政府批准,计划投资1.8亿元,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兴安银铅冶炼厂二期工程已于20098月完成贵金属和铜浮渣系统的点火试产。达产后可年生产银锭500多吨,电解铅8万吨,将成为自治区内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兴安铜锌冶炼项目,已完成建设投资11.66亿元,建成并于2009827日点火试车。达产后,将具备年生产锌锭10万吨、副产品硫酸18万吨的生产能力。

    【经济效益】2009年,全局实现总收入45.39亿元,其中经营收入42.23亿元。全年实现利税11.51亿元,其中上缴税费5.26亿元,节约与收益6.25亿元。

    【基地建设】全局竣工和封顶职工住宅16.43万平方米,办公、商务楼16.07万平方米。在建职工住宅22.59万平方米,办公、商务、综合楼8.68万平方米。2009年底,水勘一院等6个单位办公大楼已竣工,地勘四院、水勘四院2个单位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115队等7个单位职工住宅已竣工,全部解决了职工住房,提前实现“十一五”期末人均一套住房的目标。局机关办公楼和职工住宅小区都已开工建设。上年,全局21个单位办理了土地出让、用途变更重新登记手续。

    【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化改革全局事企两种管理和运行模式已经建立,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考核体系、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全局19个子公司已全部完成工商注册。按照自治区工商管理局要求,各子公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全部办理完毕,并全部通过了“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的年检。地质二中将于近期移交赤峰市管理。

    矿山企业管理2009年,全局特别是直属公司和矿山企业普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章立制、节约挖潜、降本增效,特别是矿山企业采取严格控制管理和采掘成本、提高回采率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坚持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有力地监督经济活动,促进管理升级。

    地勘项目管理从2009年起,为适应自治区地勘项目管理改革的需要,全局加强对所承担的自治区地勘项目的严格科学管理,明确思路目的,建立规章制度,组建专家组等管理机构,实行局、院、项目组层层责任制度,提高野外实地检查比例,全局地勘项目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会同自治区项目办对2004~2008年间地矿局承担的205个在期地勘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各类地勘项目172项,完成应检查项目总数的100%。按要求全部完成了2004年以来应审查的68个竣工项目财务决算初审工作。

    【关注职工生活】一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发展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每位下岗职工增加生活费1 200元,现已达到了每年12 000元。二是全力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落实“两个经费”,做好通报情况和日常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三是做好困难群体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四是做好帮扶和两节慰问工作。对全局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及职工遗属进行“两节”慰问。2009年,全局共筹集款(物)130多万元,对2 132户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及遗属进行慰问,及时送上了组织的关怀。全局划拨扶贫基金332万元,已经出贷290万元,帮扶580余人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