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盟市旗县市区

2010卷

  • 乌拉特中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刘 

        长:边保权(蒙古族)

    政协主席:保  安(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志刚

        委:张喜闻(3月离任) 杨  宇(3月任职)

    【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北纬41°07′~42°28′,东经  107°16′~109°42′。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有国界线184公里,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及承接蒙古国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的口岸加工园区。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8 542平方公里,其他面积3 754平方公里。是国家公认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已发现各类矿藏68种,矿产地280处,主要有燃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元素、建材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特种非金属共九大类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约91.57亿吨、铁1.78亿吨、铬36万吨、铜1.5万吨、铅19.6万吨、锌206万吨、石油1.5亿吨、黄金200吨以上。目前,已形成790万吨洗煤、100万吨铅锌矿、130万吨铁精粉、5吨黄金、10万吨原油、100万吨水泥、10万吨高载能产品的产能。绿色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风能资源占全国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占内蒙古自治区有效风能资源总量四分之一。70米高度年有效风时为8 370小时,可开发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理论开发规模3 000万千瓦,是国家确定的自治区三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目前,已取得国家及自治区风电开发指标280万千瓦,现已完成装机,并网发电85万千瓦,累计发电约18亿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及并网规模最大的旗县。年日照时数3 098~3 250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144.4~153.3千卡/平方厘米,是全国光照时间最长地区之一。

    全旗辖8个苏木镇、1个种畜场,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居民委员会13个。全旗总人口143 667人(51 354户),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农业人口104 493人,非农业人口39 174人;城镇人口37 374人、乡村人口106 293人;有蒙古族27 326人,占总人口19.02%,汉族115 249人,占总人口80.2%,其他少数民族1 092人,占0.78%。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兼有牧区草原畜牧业、河套灌区种养业、山旱区旱作农业三个经济类型区。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中国甘其毛都口岸135公里。

    2009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61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产值32.88亿元,同比增长48.4%;第三产业产值7.18亿元,同比增长20.1%;三次产业比例演进为22.463.7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2亿元,同比增长2.0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36.8%;财政收入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18.6%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040元,同比增长23.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 136元,同比增长38.03%

    【工业】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9.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2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6.87亿元,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同比增长3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6.8%,占GDP比重的52%。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增长39.7%;实现利润4.48亿元,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328.38,较上年提升25.97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

    【工业经济】旗财政注资5 000万元成立担保公司,为企业协调贷款19.34亿元,贴息1 000万元,减负7 500多万元,使36户规模以上企业启动生产,用电负荷最大达到9万千瓦,售电4亿度。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7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开工各类项目13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项,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前24年的总和,拉动经济增长7.01个百分点。围绕电力、煤化工、矿山及冶金深加工、有机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年实现重点工业项目3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3.2亿元,同比增长2.49倍。风电开发加速向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装机并网容量达到85万千瓦,分别占到全自治区全市风电装机容量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风电产业园启动实施,中科宇能风电叶片、天力公司风电塔筒、塔基、箱变、华锐主机制造项目开工建设,中科宇能首片1.5兆瓦风叶成功下线,填补了旗内非资源型产业的空白,成为全区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叶片下线的旗县,为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毅腾400万吨洗煤、温明90万吨洗煤项目完工,洗煤产业产能达到790万吨。

    【农业】围绕农牧民增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74 611公顷,粮经饲比例37.735.027.3,粮食作物总产量27.67万吨,油料6万吨,甜菜480吨。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推广玉米高产创建、向日葵螟统防示范、茄腕疫病防治示范、饲用农作物综合配套栽培、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绿色农产品综合配套栽培等七项实用技术80万亩。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建成科技示范园区6个,引进推广6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并落实冬小麦种植示范点2230亩。继续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参保面积。全旗玉米和小麦种植实现良种全覆盖,享受良种补贴共60.89万亩,农业保险参保面积为69.4万亩,比上年增加31.1万亩,理赔金额达1 350万元。

    【新农村建设】新建日光温室92座。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3 428.65万元,农牧民人均获得补贴371元。争取到党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指标500万元,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指标31.5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969台。户用清洁能源步伐加快,新建沼气用户3 115户。在石哈河镇建成日光温室大棚449座,成座配套176座,年生产各种蔬菜1 000多万斤,成为山旱区农民致富增收一个新亮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展良好,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实施。土地流转得到规范,流转耕地6万亩。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4.7%

    【畜牧业】2009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66.45万头(只),较上年增加2.44万头(只),牲畜出栏量达66.09万头(只),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4.12亿元,同比下降12.3%

    【生态保护】二批退牧还草工程,完成天然草原禁牧围封100万亩,休牧围封35万亩,补播牧草50万亩,禁牧、休牧、轮牧面积累计达955万亩,转移安置退牧牧民415户、1 454人,流转草场601.5万亩。发放2004~2008年度禁、休牧补贴资金1.37亿元。100户北繁南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全面展开。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投资2 073.6万元,建成两个巴美肉羊育种园区,成为全市最大巴美肉羊育种基地。投资7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55台套,建成巴音杭盖、桑根达来、巴音、乌梁素太、宏丰5个兽医站。

        【林业】把经济发展核心区,人口聚居区作为绿化重点区域,以退耕还林、“一线三区”经济带绿化为抓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年实施国家项目4项,总投资1 325万元。完成2008年党中央扩大内需新增封山育林项目5万亩、防护林项目3万亩、2009年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1.5万亩、以封代造1万亩、2009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万亩等建设工程。投资1 365万元,在石哈河镇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程,建成日光温室暖棚276座。投资1 044万元,实施“一线三区”经济带绿化工程,完成集镇绿化2个,园区绿化1个,生态示范引领型村庄绿化4个,通道绿化建设34公里、355亩,栽植各类苗木15.3万株。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四旁”植树30万株。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全年培训林业技术骨干490人(次),普训农牧民4.5万人(次),完成新优树种引进5 300株,示范造林4 100株(丛)。年内共受理和查处各类涉林案件656起,打击处理违法人员656人(次),救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0只,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共发放采伐许可证72份,完成采伐2 769.14立方米。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110.5亩,完成植被恢复面积29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呼勒斯太苏木和石哈河镇作为试点,涉及8.7万人,林地1 037.8万亩。完成130.58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申报工作。全年实现林业产值8 755.2万元,同比增长0.2%

    【水利】实施国家项目12项,总投资1.8亿元。总投资9 365万元的新建乌不浪水库工程,于200974日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300年一遇,可保护9个村庄,15 721人、8万亩农田,5.06万头(只)牲畜和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海五公路及电力设施安全。年内已完成临建、电力、浇注等工程和大坝、溢洪道基础开挖。总投资2006万元的白齐、桑根达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812月开工,年内完成了水库大坝、溢洪道坊、混凝土工程。总投资5 011.64万元的甘其毛都口岸供水工程、巴彦塔拉等5处集中供水及14处新增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项目全部完工,解决3.99万人、3.69万头(只)牲畜安全饮水问题。旗财政筹措资金974万元,实施了胜河等7条分干沟清淤和备战沟等8条山洪沟口治理,完成乌加河联丰奋斗防洪和德岭山高丰排洪等工程,有效减轻山洪危害。

    【城镇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增长52.9%。建成区面积由7.6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新建改建道路22.1公里,开工房地产及公用建筑项目56万平方米,新建路灯1 416基、给排水管网22.8公里,新建热源厂1座,更换供热管道4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财政补贴3 175万元,销售楼房1 470套,改善干部职工住房条件。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5.8亿元,增长16.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9%。农牧区市场零售额2.5亿元,增长24.7%,占全部零售总额的30.1%。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额7.1亿元,增长1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亿元,增长20.9%;其它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4.7%。全旗市场物价呈下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7.8%,同比下降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5.9%,同比下降17.3%

    【对外贸易】200963日,甘其毛都口岸通过国家组织的常年开放正式验收,817日正式实现常年开放,海关、国检等机构设置全部完成,对外开放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年内,累计出入境人员153 138人次,其中:出境人员76 557人次、入境人员76 581人次,较上年增长99.5%;出入境机动车辆92 605辆次,较上年增长288.5%;完成进口货物329.8万吨、进口额136 300.4万元。出口货物1.3万吨、出口额11 094.24万元,全年进口327万吨,同比增长60.6%,累计达870万吨。园区承接口岸进口资源加工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洗煤产能700万吨,入选原煤214万吨,生产精煤158万吨。

    【教育】投资9 981万元,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少数民族高中生实行“三免一补”,筹集人民教育基金78万元,发放助学贷款216万元;财政安排1 500万元。

    【科技】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致富工程,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文化】投资466.6万元,实施文化帮扶、综合文化站、草原书屋、秦长城修缮、农牧民体育健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成海流图镇无线广播网,被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卫生】投资3 110万元,实施了旗医院新建和石哈河中心卫生院改造工程。

    【体育】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社会保障】2009年,投入涉及民生方面资金12亿元,已完成投资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97亿元,2009年政府承诺10件实事全部办结,同时还为群众办实事62件。

    【再就业】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1.4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 021人,498名大专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万人(次),特别是启动牧民养老保险工作,旗财政为符合条件的牧民每人补贴1万元,已参保9 602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资147元;为干部职工退还养老保险金近7 000万元;投入850万元医疗补助资金,实施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99.98%,居全市首位,报销补偿资金1 176.4万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年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1 398元,人均提高840元,已保障1.09万人,相当于城镇低保水平;投资1 200万元,开工建设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工程。

    【《乌拉特中旗年鉴·2008卷》出版发行】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主办、旗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撰的《乌拉特中旗年鉴·2008卷》于200912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05万字,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生动翔实记录了2007年乌拉特中旗行政区城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情况,文字内容设有综述、特载、大事记等28个篇目。该书在结构和内容上较上卷年鉴有新突破,突出了投资开发和合作开放情况,增加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内容,并通过统计图、表形式对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及与市内各旗县区横向对比情况予以直观反映,展现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新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拉特中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刘 

        长:边保权(蒙古族)

    政协主席:保  安(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志刚

        委:张喜闻(3月离任) 杨  宇(3月任职)

    【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北纬41°07′~42°28′,东经  107°16′~109°42′。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有国界线184公里,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及承接蒙古国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的口岸加工园区。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8 542平方公里,其他面积3 754平方公里。是国家公认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已发现各类矿藏68种,矿产地280处,主要有燃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元素、建材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特种非金属共九大类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约91.57亿吨、铁1.78亿吨、铬36万吨、铜1.5万吨、铅19.6万吨、锌206万吨、石油1.5亿吨、黄金200吨以上。目前,已形成790万吨洗煤、100万吨铅锌矿、130万吨铁精粉、5吨黄金、10万吨原油、100万吨水泥、10万吨高载能产品的产能。绿色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风能资源占全国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占内蒙古自治区有效风能资源总量四分之一。70米高度年有效风时为8 370小时,可开发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理论开发规模3 000万千瓦,是国家确定的自治区三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目前,已取得国家及自治区风电开发指标280万千瓦,现已完成装机,并网发电85万千瓦,累计发电约18亿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及并网规模最大的旗县。年日照时数3 098~3 250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144.4~153.3千卡/平方厘米,是全国光照时间最长地区之一。

    全旗辖8个苏木镇、1个种畜场,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居民委员会13个。全旗总人口143 667人(51 354户),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农业人口104 493人,非农业人口39 174人;城镇人口37 374人、乡村人口106 293人;有蒙古族27 326人,占总人口19.02%,汉族115 249人,占总人口80.2%,其他少数民族1 092人,占0.78%。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兼有牧区草原畜牧业、河套灌区种养业、山旱区旱作农业三个经济类型区。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中国甘其毛都口岸135公里。

    2009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61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产值32.88亿元,同比增长48.4%;第三产业产值7.18亿元,同比增长20.1%;三次产业比例演进为22.463.7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2亿元,同比增长2.0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36.8%;财政收入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18.6%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040元,同比增长23.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 136元,同比增长38.03%

    【工业】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9.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2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6.87亿元,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同比增长3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6.8%,占GDP比重的52%。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增长39.7%;实现利润4.48亿元,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328.38,较上年提升25.97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

    【工业经济】旗财政注资5 000万元成立担保公司,为企业协调贷款19.34亿元,贴息1 000万元,减负7 500多万元,使36户规模以上企业启动生产,用电负荷最大达到9万千瓦,售电4亿度。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7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开工各类项目13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项,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前24年的总和,拉动经济增长7.01个百分点。围绕电力、煤化工、矿山及冶金深加工、有机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年实现重点工业项目3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3.2亿元,同比增长2.49倍。风电开发加速向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装机并网容量达到85万千瓦,分别占到全自治区全市风电装机容量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风电产业园启动实施,中科宇能风电叶片、天力公司风电塔筒、塔基、箱变、华锐主机制造项目开工建设,中科宇能首片1.5兆瓦风叶成功下线,填补了旗内非资源型产业的空白,成为全区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叶片下线的旗县,为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毅腾400万吨洗煤、温明90万吨洗煤项目完工,洗煤产业产能达到790万吨。

    【农业】围绕农牧民增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74 611公顷,粮经饲比例37.735.027.3,粮食作物总产量27.67万吨,油料6万吨,甜菜480吨。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推广玉米高产创建、向日葵螟统防示范、茄腕疫病防治示范、饲用农作物综合配套栽培、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绿色农产品综合配套栽培等七项实用技术80万亩。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建成科技示范园区6个,引进推广6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并落实冬小麦种植示范点2230亩。继续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参保面积。全旗玉米和小麦种植实现良种全覆盖,享受良种补贴共60.89万亩,农业保险参保面积为69.4万亩,比上年增加31.1万亩,理赔金额达1 350万元。

    【新农村建设】新建日光温室92座。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3 428.65万元,农牧民人均获得补贴371元。争取到党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指标500万元,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指标31.5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969台。户用清洁能源步伐加快,新建沼气用户3 115户。在石哈河镇建成日光温室大棚449座,成座配套176座,年生产各种蔬菜1 000多万斤,成为山旱区农民致富增收一个新亮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展良好,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实施。土地流转得到规范,流转耕地6万亩。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4.7%

    【畜牧业】2009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66.45万头(只),较上年增加2.44万头(只),牲畜出栏量达66.09万头(只),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4.12亿元,同比下降12.3%

    【生态保护】二批退牧还草工程,完成天然草原禁牧围封100万亩,休牧围封35万亩,补播牧草50万亩,禁牧、休牧、轮牧面积累计达955万亩,转移安置退牧牧民415户、1 454人,流转草场601.5万亩。发放2004~2008年度禁、休牧补贴资金1.37亿元。100户北繁南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全面展开。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投资2 073.6万元,建成两个巴美肉羊育种园区,成为全市最大巴美肉羊育种基地。投资7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55台套,建成巴音杭盖、桑根达来、巴音、乌梁素太、宏丰5个兽医站。

        【林业】把经济发展核心区,人口聚居区作为绿化重点区域,以退耕还林、“一线三区”经济带绿化为抓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年实施国家项目4项,总投资1 325万元。完成2008年党中央扩大内需新增封山育林项目5万亩、防护林项目3万亩、2009年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1.5万亩、以封代造1万亩、2009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万亩等建设工程。投资1 365万元,在石哈河镇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程,建成日光温室暖棚276座。投资1 044万元,实施“一线三区”经济带绿化工程,完成集镇绿化2个,园区绿化1个,生态示范引领型村庄绿化4个,通道绿化建设34公里、355亩,栽植各类苗木15.3万株。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四旁”植树30万株。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全年培训林业技术骨干490人(次),普训农牧民4.5万人(次),完成新优树种引进5 300株,示范造林4 100株(丛)。年内共受理和查处各类涉林案件656起,打击处理违法人员656人(次),救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0只,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共发放采伐许可证72份,完成采伐2 769.14立方米。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110.5亩,完成植被恢复面积29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呼勒斯太苏木和石哈河镇作为试点,涉及8.7万人,林地1 037.8万亩。完成130.58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申报工作。全年实现林业产值8 755.2万元,同比增长0.2%

    【水利】实施国家项目12项,总投资1.8亿元。总投资9 365万元的新建乌不浪水库工程,于200974日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300年一遇,可保护9个村庄,15 721人、8万亩农田,5.06万头(只)牲畜和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海五公路及电力设施安全。年内已完成临建、电力、浇注等工程和大坝、溢洪道基础开挖。总投资2006万元的白齐、桑根达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812月开工,年内完成了水库大坝、溢洪道坊、混凝土工程。总投资5 011.64万元的甘其毛都口岸供水工程、巴彦塔拉等5处集中供水及14处新增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项目全部完工,解决3.99万人、3.69万头(只)牲畜安全饮水问题。旗财政筹措资金974万元,实施了胜河等7条分干沟清淤和备战沟等8条山洪沟口治理,完成乌加河联丰奋斗防洪和德岭山高丰排洪等工程,有效减轻山洪危害。

    【城镇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增长52.9%。建成区面积由7.6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新建改建道路22.1公里,开工房地产及公用建筑项目56万平方米,新建路灯1 416基、给排水管网22.8公里,新建热源厂1座,更换供热管道4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财政补贴3 175万元,销售楼房1 470套,改善干部职工住房条件。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5.8亿元,增长16.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9%。农牧区市场零售额2.5亿元,增长24.7%,占全部零售总额的30.1%。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额7.1亿元,增长1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亿元,增长20.9%;其它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4.7%。全旗市场物价呈下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7.8%,同比下降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5.9%,同比下降17.3%

    【对外贸易】200963日,甘其毛都口岸通过国家组织的常年开放正式验收,817日正式实现常年开放,海关、国检等机构设置全部完成,对外开放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年内,累计出入境人员153 138人次,其中:出境人员76 557人次、入境人员76 581人次,较上年增长99.5%;出入境机动车辆92 605辆次,较上年增长288.5%;完成进口货物329.8万吨、进口额136 300.4万元。出口货物1.3万吨、出口额11 094.24万元,全年进口327万吨,同比增长60.6%,累计达870万吨。园区承接口岸进口资源加工产业形成规模,建成洗煤产能700万吨,入选原煤214万吨,生产精煤158万吨。

    【教育】投资9 981万元,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少数民族高中生实行“三免一补”,筹集人民教育基金78万元,发放助学贷款216万元;财政安排1 500万元。

    【科技】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致富工程,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文化】投资466.6万元,实施文化帮扶、综合文化站、草原书屋、秦长城修缮、农牧民体育健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成海流图镇无线广播网,被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卫生】投资3 110万元,实施了旗医院新建和石哈河中心卫生院改造工程。

    【体育】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

    【社会保障】2009年,投入涉及民生方面资金12亿元,已完成投资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97亿元,2009年政府承诺10件实事全部办结,同时还为群众办实事62件。

    【再就业】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1.4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 021人,498名大专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万人(次),特别是启动牧民养老保险工作,旗财政为符合条件的牧民每人补贴1万元,已参保9 602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资147元;为干部职工退还养老保险金近7 000万元;投入850万元医疗补助资金,实施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99.98%,居全市首位,报销补偿资金1 176.4万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年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1 398元,人均提高840元,已保障1.09万人,相当于城镇低保水平;投资1 200万元,开工建设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工程。

    【《乌拉特中旗年鉴·2008卷》出版发行】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主办、旗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撰的《乌拉特中旗年鉴·2008卷》于200912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05万字,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生动翔实记录了2007年乌拉特中旗行政区城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情况,文字内容设有综述、特载、大事记等28个篇目。该书在结构和内容上较上卷年鉴有新突破,突出了投资开发和合作开放情况,增加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内容,并通过统计图、表形式对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及与市内各旗县区横向对比情况予以直观反映,展现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新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