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教育

2010卷

  • 包头师范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邬建刚(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院长:初志壮

    党委副书记:李海丰

    副院长:侯晓菊(女)

    党委委员 副院长:薛长江 刘兴旺

    党委委员 副院长 纪委书记:汪支平(蒙古族)

    【概况】包头师范学院坐落在世界稀土之都、草原钢城—包头市,是集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为一身,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设有16个职能部门、15个二级学院、 3个教辅部门和1个模拟企业化运行的总公司。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英语、体育教育、舞蹈学、艺术设计、应用心理学、音乐、美术等5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5个),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和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5个硕士点。现有学生11 032人(折合数),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0 82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硕士研究生26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0 681人(本科10 131人,专科550人),民族预科生93人,留学生2人,成人脱产生23人。此外,有成人函授生1 904人(本科190人,专科514人)。

    学校有教职工962人,其中专任教师60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69人(其中正高44人,副高32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9%。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教师279人(博士11+硕士183+本科85人),博士11人,硕士学历183人,获得硕士学位17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96%279/607)。外聘教师38人,其中,正高级3人,副高级8人。

    学校拥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小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综合英语、有机化学、现代汉语、中华文明史、中国古代史、力学、语文教学论和无机化学9门自治区精品课程;化学实验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生物和物理学院3个实验中心通过了自治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2000年来,学校承担世界银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教学改革课题”2项,有5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科研项目5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16项,内蒙古教育厅科研项目59项,获“内蒙古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累计发表论文3 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70多部。学校主办的《阴山学刊》(社科版)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来源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集期刊,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享有“边塞学术之花”的美誉。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 349万元,图书馆藏书68.55万册。另有电子图书62.75万种。学校计算机无线网络覆盖,拥有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教学设备和较完备的电化教学系统,是莘莘学子成就学业,提升素养的花园式学苑。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加拿大、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教师来校任教,与美国、韩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并经常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学校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已有多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就读。2009年,学校同加拿大女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首次实现本科三批招生,设有英语教育、电子商务和涉外文秘3 个方向,首批招生100人。

    【教学】

    教学基本建设扎实推进1.成功召开了专业建设工作研讨会,研究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规划和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了专业负责人制度,出台了《教学团队管理办法》,组织了教学团队申报。小学教育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全年共建设校级优秀课程19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

    进一步完善了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资源整合,7个学院的35门实验课程实现了共享;新建了2个多媒体教室和270座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使用多媒体授课达到30 124课时,占总课时的36.35%;重点建设了1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学校的各类实习基地增加到132个。

    3.继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总投入3 090万元,其中四项教学经费投入达1 111万元;购置了教学仪器170台件,建成了双千兆网核心骨干、千兆网络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先进网络系统;部分楼宇已经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即将完成;新增纸质图书2万余册、电子图书35万种,征订各类期刊1 500种,报纸158种;积极探索阴山文化特色馆藏建设,建立了师生、校友科研成果图书专架,并进行了分类标识和专门管理。

    4.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完成数据汇集,对教学条件、设备使用等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分析,并充分运用分析结果实施教学全过程监控,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5.开展“三期”教学检查、试卷、毕业论文、实验报告抽查分析,启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试卷规范化管理和考试管理的过程控制;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开展了以实验项目开课、实验耗材使用管理等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共享实验课课程安排和教育专业实习经费预算,并将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建设列为学校教改立项课题。

    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1.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强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提倡实行开卷考试、口试、撰写读书笔记、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      

    2.积极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全校共申报课题50项,获准42项,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了校级教改项目中期检查,进一步巩固课题成果,加快成果转化。

    3.2009年,学校获全国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4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合作办学取得了新突破1.学校与加拿大女王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学校获得本科三批英语专业招生资格,分为涉外英语、涉外文秘和英语教育三个专业方向,首次招收学生99名。同时,成立了国际学院,具体负责三本的办学工作。

    2.与美国费耶特维尔大学、韩国青云大学、英国伯恩茅斯普尔学院、吉尔福德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意向)。

    【科研】全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1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自治区和包头市各类课题131项。获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6项、内蒙古社科联科研课题1项,获准资助经费总计83万元。获准横向项目3项,资助经费23.85万元。目前,学校R&D人员占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的比例达到31.1%,教学科研人员人均科技项目经费达到1 769元。

    【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康长运博士、爱沙尼亚国家音乐学院长笛大师马蒂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正栓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普活动,学校获包头市2009年“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阴山学刊》】积极推进栏目创新,开设了“阴山文化研究专栏”等特色栏目,吸引了大批优质稿件,刊物学术质量稳中有升,全年共出刊14期。

    【阴山文化】充分发挥阴山文化研究所、阴山音乐文化教研室及文物馆等研究所室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年共获准人文社科课题42项,发表学术论文203篇。

    【继续教育】完成第6期包头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选派16名教师参加包头市高中教师新课改课程培训,4名教师赴区外参加了高中新课改专家研讨和教学观摩培训活动;与固阳县教育局联合开展班主任培训,完成土右旗中小学校长和后备干部培训,与包头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秘书等职业培训;开展成人教学质量评估、学员网上注册、学位外语考试、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2009年学校招收本专科成人学生1 011人。

    【师资】修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实施了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聘请制度,积极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全年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员7人,选送24名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访学,780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23名新教师接受了岗前培训;全面推行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对52组结对导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组织“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的选拔推荐工作;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名师”、 “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2名青年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18名教师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二、三等奖,4名教师获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奖,9名教师获包头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全区“师德先进个人”,6名教师荣获“包头市文学艺术成就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包头师范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邬建刚(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院长:初志壮

    党委副书记:李海丰

    副院长:侯晓菊(女)

    党委委员 副院长:薛长江 刘兴旺

    党委委员 副院长 纪委书记:汪支平(蒙古族)

    【概况】包头师范学院坐落在世界稀土之都、草原钢城—包头市,是集全日制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为一身,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设有16个职能部门、15个二级学院、 3个教辅部门和1个模拟企业化运行的总公司。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英语、体育教育、舞蹈学、艺术设计、应用心理学、音乐、美术等5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5个),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和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5个硕士点。现有学生11 032人(折合数),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0 82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硕士研究生26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0 681人(本科10 131人,专科550人),民族预科生93人,留学生2人,成人脱产生23人。此外,有成人函授生1 904人(本科190人,专科514人)。

    学校有教职工962人,其中专任教师60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69人(其中正高44人,副高32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9%。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教师279人(博士11+硕士183+本科85人),博士11人,硕士学历183人,获得硕士学位17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96%279/607)。外聘教师38人,其中,正高级3人,副高级8人。

    学校拥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小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综合英语、有机化学、现代汉语、中华文明史、中国古代史、力学、语文教学论和无机化学9门自治区精品课程;化学实验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生物和物理学院3个实验中心通过了自治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2000年来,学校承担世界银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教学改革课题”2项,有5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科研项目5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16项,内蒙古教育厅科研项目59项,获“内蒙古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累计发表论文3 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70多部。学校主办的《阴山学刊》(社科版)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来源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集期刊,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享有“边塞学术之花”的美誉。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 349万元,图书馆藏书68.55万册。另有电子图书62.75万种。学校计算机无线网络覆盖,拥有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教学设备和较完备的电化教学系统,是莘莘学子成就学业,提升素养的花园式学苑。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加拿大、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教师来校任教,与美国、韩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并经常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学校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已有多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就读。2009年,学校同加拿大女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首次实现本科三批招生,设有英语教育、电子商务和涉外文秘3 个方向,首批招生100人。

    【教学】

    教学基本建设扎实推进1.成功召开了专业建设工作研讨会,研究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规划和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了专业负责人制度,出台了《教学团队管理办法》,组织了教学团队申报。小学教育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全年共建设校级优秀课程19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

    进一步完善了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资源整合,7个学院的35门实验课程实现了共享;新建了2个多媒体教室和270座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使用多媒体授课达到30 124课时,占总课时的36.35%;重点建设了1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学校的各类实习基地增加到132个。

    3.继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总投入3 090万元,其中四项教学经费投入达1 111万元;购置了教学仪器170台件,建成了双千兆网核心骨干、千兆网络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先进网络系统;部分楼宇已经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即将完成;新增纸质图书2万余册、电子图书35万种,征订各类期刊1 500种,报纸158种;积极探索阴山文化特色馆藏建设,建立了师生、校友科研成果图书专架,并进行了分类标识和专门管理。

    4.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完成数据汇集,对教学条件、设备使用等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分析,并充分运用分析结果实施教学全过程监控,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5.开展“三期”教学检查、试卷、毕业论文、实验报告抽查分析,启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试卷规范化管理和考试管理的过程控制;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开展了以实验项目开课、实验耗材使用管理等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共享实验课课程安排和教育专业实习经费预算,并将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建设列为学校教改立项课题。

    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1.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强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提倡实行开卷考试、口试、撰写读书笔记、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      

    2.积极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全校共申报课题50项,获准42项,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了校级教改项目中期检查,进一步巩固课题成果,加快成果转化。

    3.2009年,学校获全国第二届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4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合作办学取得了新突破1.学校与加拿大女王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学校获得本科三批英语专业招生资格,分为涉外英语、涉外文秘和英语教育三个专业方向,首次招收学生99名。同时,成立了国际学院,具体负责三本的办学工作。

    2.与美国费耶特维尔大学、韩国青云大学、英国伯恩茅斯普尔学院、吉尔福德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意向)。

    【科研】全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1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自治区和包头市各类课题131项。获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6项、内蒙古社科联科研课题1项,获准资助经费总计83万元。获准横向项目3项,资助经费23.85万元。目前,学校R&D人员占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的比例达到31.1%,教学科研人员人均科技项目经费达到1 769元。

    【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康长运博士、爱沙尼亚国家音乐学院长笛大师马蒂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正栓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普活动,学校获包头市2009年“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阴山学刊》】积极推进栏目创新,开设了“阴山文化研究专栏”等特色栏目,吸引了大批优质稿件,刊物学术质量稳中有升,全年共出刊14期。

    【阴山文化】充分发挥阴山文化研究所、阴山音乐文化教研室及文物馆等研究所室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年共获准人文社科课题42项,发表学术论文203篇。

    【继续教育】完成第6期包头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选派16名教师参加包头市高中教师新课改课程培训,4名教师赴区外参加了高中新课改专家研讨和教学观摩培训活动;与固阳县教育局联合开展班主任培训,完成土右旗中小学校长和后备干部培训,与包头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秘书等职业培训;开展成人教学质量评估、学员网上注册、学位外语考试、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2009年学校招收本专科成人学生1 011人。

    【师资】修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实施了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聘请制度,积极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全年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员7人,选送24名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访学,780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23名新教师接受了岗前培训;全面推行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对52组结对导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组织“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的选拔推荐工作;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名师”、 “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2名青年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18名教师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二、三等奖,4名教师获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奖,9名教师获包头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全区“师德先进个人”,6名教师荣获“包头市文学艺术成就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