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科技

2010卷

  • 自然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长:徐凤君

    副厅长:林  莉(女 蒙古族)  田颖男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副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李增建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实有人数53人,内设机构: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科研条件与财务处、发展计划处、基础研究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科技合作处、知识产权管理处、专利处12个职能处室,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及派驻纪检组。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所属事业单位实有人数156人,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有:内蒙古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内蒙古科学技术厅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科学技术奖励中心、内蒙古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内蒙古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蒙古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内蒙古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厅驻北京联络处、内蒙古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培训中心。

    【自主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大科学发现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介于胚胎干细胞(ES)和成体干细胞(iPS)之间的干细胞系(rESCs),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杂志上,影响因子达到33,创全区历史最高水平。

    填补三项国内空白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技术、微风条件兆瓦级风力发电系统、益生菌菌株培养技术,都达到了全国最高水平。

    取得十项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重大进展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设备正式投产,磁管道和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建成试验线,世界最大规模的“煤制乙二醇”生产线建成投产,煤制富勒烯项目中试装备已投入使用,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技术进入临床阶段,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褐煤生产线,褐煤提取金属锗技术进入产业化,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联产生物基化学品工业路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沙漠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牛羊胚胎移植整体技术水平和移植数量居全国之首。

    【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

    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工作安排部署提升到更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部署上升到自治区层面,“草原英才”工程3个子项目方案得到党委组织部肯定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科技人才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3位科技人员得到自治区政府各100万元的历史最高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有了新的进展,初步确定科技领军、创新、创业3个层面15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43人已经承担或正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8人担任国家级项目的首席专家,25人具有“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专家称号。

    创新平台建设站在更高起点中科院内蒙古草业中心建设完成,改变了中科院在自治区没有直属研究机构的状况;内蒙古大学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实验室被科技部列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使自治区争取建成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自治区体育科研所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体育局重点实验室;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冬季汽车测试技术中心在牙克石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

    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得到新的提升2个城市、1个园区、3个基地提升为国家级创新载体。包头市成为20个首批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乌海市成为国家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国家级园区上升为2个;国家沙漠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级包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库布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科技部审批认定,国家级基地上升为11个。

    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科技投入经费大幅增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3.88亿元,同比增长达30%;创新能力的提升引来更多的国家级项目,全年争取国家科技经费投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6%;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贷款近亿元,科技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科技进步】2009年,自治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指数首次超越40%,达到40.34%,排名全国第2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首次排在西部第1位,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全国第2位,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比重排全国第4位,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排第6位,劳动生产率排第6位。

    在监测指标全面提高的同时,还获得一系列先进荣誉,包括国际级荣誉2个,联合国科技特派员合作项目先进单位和蒙古国国家荣誉奖。获得国家级集体荣誉8个,9位同志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荣誉。

    【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针对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畜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使相关产业领域实现根本性跨越。

    新能源领域攻破了利用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利用纤维类植物生产乙醇和秸秆类生物质湿法生产生物柴油等技术,使我区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从原来的单一沼气利用、生物质直接燃烧向生物质液体燃料开发生产的更高层面的技术跨越。

    煤炭转化利用方面设立煤炭高效利用专项,开发了“煤间接、直接液化”、“地下无井式气化采煤”、“褐煤干燥提质”、“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制二甲醚”等煤炭高效利用技术,实现了煤炭从单一作为燃料向煤炭清洁化和煤化工产品的技术跨越。

    稀土产业领域突出“稀土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实现了从稀土原料生产技术向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等高新技术的跨越。

    畜牧业领域针对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设立了牛羊生物技术专项,家畜繁育实现了从冷冻精液冷配技术、常规胚胎移植技术到精液性控技术、幼畜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跨越,使畜牧业增效10%以上。

    【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和研发平台成果转化体系产业化载体建设】

    大型风机装备制造方面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兆瓦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及配套部件和控制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开发1.5兆瓦和2.0兆瓦系列产品,使自治区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风电厂建设地区,也成为风机装备产业基地。

    生物质能源方面国内第一条正式投产的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联产生物基化学品生产线于200812月试生产,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柴油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为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高标号生物柴油、6万吨/年高端合成润滑油、6万吨/年高碳醇、2万吨/年甘油碳酸酯及1万吨/年特种聚酯树脂。为生物质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支撑作用。

    畜牧业提质增效和粮食丰产方面通过奶业、肉业、农畜机械制造、玉米深加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集成近40项现代新技术,使农作物单产平均提高了15%左右,畜牧业年增效10%~15%,仅奶业年新增产值35亿元,使内蒙古奶业科技实力和水平居全国之首。

    先进制造业方面成功研制了3.6万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机,该挤压机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是国内首创、最大的先进重大装备。提升了中国的锻压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改变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支撑产业的发展。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方面组织实施了“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铝硅钛合金”专项,现已实现了年产20万吨氧化铝、14万吨铝硅钛合金、15万吨活性硅酸钙产业化规模,年可消化高铝粉煤灰70万吨。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消化自治区每年排放的大量高铝粉煤灰,同时,可有效缓解中国铝矿资源缺乏的现状,得到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评价,并列入国家发改委正组织编制中国高铝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

    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方面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极大地支撑了自治区传统产业的升级。自治区重点工业城市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95%以上应用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企业资源管理(ERP)工程技术。对羊绒纺织、装备制造、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新产品贡献率达29.5%、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1%、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缩短14%、关键设备利用率提高29.4%

    【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先进制造方面研究开发新型直线电机管道运输系统,从产业发展方向上引领国内运输装备产业的发展。已完成650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试验线,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率。被专家誉为国家今后第六种运输系统。

    太阳能利用方面研究开发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环境效益及广阔的商业化推广前景。现正在乌海市开展世界首个200千瓦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系统的建设,预计20106月并网发电。该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解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聚光类发电和风力发电离网运行的储能问题。是未来新型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生物医药方面通过从国内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组织实施干细胞重大专项,在北京建成了干细胞应用技术平台,并开始建设内蒙古干细胞资源储存库。已经拥有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等一系列发明专利,正在开展其产业化研究。计划在内蒙古干细胞产业园区建设内蒙古干细胞技术转化中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设立干细胞产业园区,为引领今后内蒙古干细胞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命科学方面组织开展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干细胞技术的系列研究,以引领自治区动物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由蒙牛繁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学等联合研究完成动物全能性干细胞系建立技术体系,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论文在发表《NATURE》上,影响因子33,是内蒙古目前最高水平科学论文;内蒙古大学研究的国内首次成批体细胞克隆牛获得成功;由内蒙古大学研究的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绒山羊诞生;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国内首次完成蒙古羊抑肌素基因克隆及全序列测定。在地方特色动植物优良基因筛选与克隆方面,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基因、牧草抗寒抗旱基因、作物高产优质抗性基因的筛选与克隆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在国内首次培育获得抗寒抗旱转基因冰草品系和耐贮存转基因甜瓜品系。

    煤炭精深加工利用方面采用煤直接作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制备富勒烯。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填补国家煤燃烧生产富勒烯的空白,对于促进煤炭资源清洁化、高值转化,对推动国家富勒烯产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项目建成后,年产富勒烯4.8吨,占全国富勒烯总产量的99%以上。

    【快速反应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落实国家政策,快速启动服务企业科特派行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9号文件精神,研究起草《内蒙古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措施》,并协调自治区政府转发了国务院9号文件,提出8条贯彻意见。启动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制订《关于动员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指导意见》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进行部署,全年共有140名特派员进驻12个盟市的100多家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共有50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支持,获得经费2 000万元。

    积极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用全年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4个,获得资金支持2 062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有效缓解金融危机对全区中小企业的冲击。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总结大会上,自治区4人获得先进个人,1家科技管理部门获得先进集体,4家企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民生科技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活力2009年,启动了人体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应用研究、草原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蒙药共性技术集成与提升等一系列民生科技项目;其中4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获得经费支持4 683万。已建设了3 000亩粮食作物高效生产综合节水示范区,累计建成5 500亩生态产业示范基地、2万亩草地改良示范区和1 000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在国家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中,自治区1个地区获得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先进集体称号,3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完成了17个申报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论证和评审工作,确定了赤峰红山区等5个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鄂尔多斯市、赤峰元宝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填补了自治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空白。

    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缓解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成功举办2次专题型科技成果推介会,推广应用节能炉具、太阳能发电系统筹一系列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成果推广项目帮助广大农牧民使用清洁高效生物质能源,解决了大量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户用秸秆气化炉”项目在全区范围内有6个盟市4家单位进行推广。通辽科尔沁区实施的“秸秆转化高效利用模式示范”项目实现了“一人烧火,全村做饭”,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农民直接燃烧秸秆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台和互联网等途径推介发布180余项创新科技成果。

    【强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2009年,通过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推进园区基地建设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在逆势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 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新产品产值17.2亿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自然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长:徐凤君

    副厅长:林  莉(女 蒙古族)  田颖男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副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李增建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实有人数53人,内设机构: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科研条件与财务处、发展计划处、基础研究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科技合作处、知识产权管理处、专利处12个职能处室,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及派驻纪检组。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所属事业单位实有人数156人,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有:内蒙古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内蒙古科学技术厅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科学技术奖励中心、内蒙古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内蒙古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蒙古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内蒙古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厅驻北京联络处、内蒙古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培训中心。

    【自主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大科学发现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介于胚胎干细胞(ES)和成体干细胞(iPS)之间的干细胞系(rESCs),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杂志上,影响因子达到33,创全区历史最高水平。

    填补三项国内空白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技术、微风条件兆瓦级风力发电系统、益生菌菌株培养技术,都达到了全国最高水平。

    取得十项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重大进展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设备正式投产,磁管道和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建成试验线,世界最大规模的“煤制乙二醇”生产线建成投产,煤制富勒烯项目中试装备已投入使用,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技术进入临床阶段,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褐煤生产线,褐煤提取金属锗技术进入产业化,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联产生物基化学品工业路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沙漠太阳能热风发电系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牛羊胚胎移植整体技术水平和移植数量居全国之首。

    【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

    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工作安排部署提升到更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部署上升到自治区层面,“草原英才”工程3个子项目方案得到党委组织部肯定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科技人才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3位科技人员得到自治区政府各100万元的历史最高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有了新的进展,初步确定科技领军、创新、创业3个层面15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43人已经承担或正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8人担任国家级项目的首席专家,25人具有“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专家称号。

    创新平台建设站在更高起点中科院内蒙古草业中心建设完成,改变了中科院在自治区没有直属研究机构的状况;内蒙古大学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实验室被科技部列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使自治区争取建成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自治区体育科研所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体育局重点实验室;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冬季汽车测试技术中心在牙克石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

    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得到新的提升2个城市、1个园区、3个基地提升为国家级创新载体。包头市成为20个首批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乌海市成为国家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国家级园区上升为2个;国家沙漠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级包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库布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科技部审批认定,国家级基地上升为11个。

    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科技投入经费大幅增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3.88亿元,同比增长达30%;创新能力的提升引来更多的国家级项目,全年争取国家科技经费投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6%;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贷款近亿元,科技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科技进步】2009年,自治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指数首次超越40%,达到40.34%,排名全国第2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首次排在西部第1位,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全国第2位,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比重排全国第4位,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排第6位,劳动生产率排第6位。

    在监测指标全面提高的同时,还获得一系列先进荣誉,包括国际级荣誉2个,联合国科技特派员合作项目先进单位和蒙古国国家荣誉奖。获得国家级集体荣誉8个,9位同志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荣誉。

    【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针对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畜牧业等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使相关产业领域实现根本性跨越。

    新能源领域攻破了利用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利用纤维类植物生产乙醇和秸秆类生物质湿法生产生物柴油等技术,使我区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从原来的单一沼气利用、生物质直接燃烧向生物质液体燃料开发生产的更高层面的技术跨越。

    煤炭转化利用方面设立煤炭高效利用专项,开发了“煤间接、直接液化”、“地下无井式气化采煤”、“褐煤干燥提质”、“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制二甲醚”等煤炭高效利用技术,实现了煤炭从单一作为燃料向煤炭清洁化和煤化工产品的技术跨越。

    稀土产业领域突出“稀土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实现了从稀土原料生产技术向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等高新技术的跨越。

    畜牧业领域针对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设立了牛羊生物技术专项,家畜繁育实现了从冷冻精液冷配技术、常规胚胎移植技术到精液性控技术、幼畜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跨越,使畜牧业增效10%以上。

    【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和研发平台成果转化体系产业化载体建设】

    大型风机装备制造方面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兆瓦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及配套部件和控制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开发1.5兆瓦和2.0兆瓦系列产品,使自治区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风电厂建设地区,也成为风机装备产业基地。

    生物质能源方面国内第一条正式投产的非粮油脂原料生物柴油联产生物基化学品生产线于200812月试生产,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柴油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为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高标号生物柴油、6万吨/年高端合成润滑油、6万吨/年高碳醇、2万吨/年甘油碳酸酯及1万吨/年特种聚酯树脂。为生物质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支撑作用。

    畜牧业提质增效和粮食丰产方面通过奶业、肉业、农畜机械制造、玉米深加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集成近40项现代新技术,使农作物单产平均提高了15%左右,畜牧业年增效10%~15%,仅奶业年新增产值35亿元,使内蒙古奶业科技实力和水平居全国之首。

    先进制造业方面成功研制了3.6万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垂直挤压机,该挤压机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是国内首创、最大的先进重大装备。提升了中国的锻压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改变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支撑产业的发展。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方面组织实施了“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铝硅钛合金”专项,现已实现了年产20万吨氧化铝、14万吨铝硅钛合金、15万吨活性硅酸钙产业化规模,年可消化高铝粉煤灰70万吨。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消化自治区每年排放的大量高铝粉煤灰,同时,可有效缓解中国铝矿资源缺乏的现状,得到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评价,并列入国家发改委正组织编制中国高铝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

    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方面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极大地支撑了自治区传统产业的升级。自治区重点工业城市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95%以上应用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企业资源管理(ERP)工程技术。对羊绒纺织、装备制造、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新产品贡献率达29.5%、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1%、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缩短14%、关键设备利用率提高29.4%

    【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先进制造方面研究开发新型直线电机管道运输系统,从产业发展方向上引领国内运输装备产业的发展。已完成650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试验线,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率。被专家誉为国家今后第六种运输系统。

    太阳能利用方面研究开发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环境效益及广阔的商业化推广前景。现正在乌海市开展世界首个200千瓦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系统的建设,预计20106月并网发电。该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解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聚光类发电和风力发电离网运行的储能问题。是未来新型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生物医药方面通过从国内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组织实施干细胞重大专项,在北京建成了干细胞应用技术平台,并开始建设内蒙古干细胞资源储存库。已经拥有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等一系列发明专利,正在开展其产业化研究。计划在内蒙古干细胞产业园区建设内蒙古干细胞技术转化中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设立干细胞产业园区,为引领今后内蒙古干细胞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命科学方面组织开展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干细胞技术的系列研究,以引领自治区动物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由蒙牛繁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学等联合研究完成动物全能性干细胞系建立技术体系,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论文在发表《NATURE》上,影响因子33,是内蒙古目前最高水平科学论文;内蒙古大学研究的国内首次成批体细胞克隆牛获得成功;由内蒙古大学研究的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绒山羊诞生;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国内首次完成蒙古羊抑肌素基因克隆及全序列测定。在地方特色动植物优良基因筛选与克隆方面,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基因、牧草抗寒抗旱基因、作物高产优质抗性基因的筛选与克隆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在国内首次培育获得抗寒抗旱转基因冰草品系和耐贮存转基因甜瓜品系。

    煤炭精深加工利用方面采用煤直接作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制备富勒烯。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填补国家煤燃烧生产富勒烯的空白,对于促进煤炭资源清洁化、高值转化,对推动国家富勒烯产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项目建成后,年产富勒烯4.8吨,占全国富勒烯总产量的99%以上。

    【快速反应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落实国家政策,快速启动服务企业科特派行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9号文件精神,研究起草《内蒙古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措施》,并协调自治区政府转发了国务院9号文件,提出8条贯彻意见。启动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制订《关于动员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指导意见》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进行部署,全年共有140名特派员进驻12个盟市的100多家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共有50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支持,获得经费2 000万元。

    积极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用全年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4个,获得资金支持2 062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有效缓解金融危机对全区中小企业的冲击。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总结大会上,自治区4人获得先进个人,1家科技管理部门获得先进集体,4家企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民生科技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活力2009年,启动了人体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应用研究、草原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蒙药共性技术集成与提升等一系列民生科技项目;其中4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获得经费支持4 683万。已建设了3 000亩粮食作物高效生产综合节水示范区,累计建成5 500亩生态产业示范基地、2万亩草地改良示范区和1 000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在国家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中,自治区1个地区获得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先进集体称号,3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完成了17个申报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论证和评审工作,确定了赤峰红山区等5个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鄂尔多斯市、赤峰元宝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填补了自治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空白。

    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缓解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成功举办2次专题型科技成果推介会,推广应用节能炉具、太阳能发电系统筹一系列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成果推广项目帮助广大农牧民使用清洁高效生物质能源,解决了大量农林生物质废弃物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户用秸秆气化炉”项目在全区范围内有6个盟市4家单位进行推广。通辽科尔沁区实施的“秸秆转化高效利用模式示范”项目实现了“一人烧火,全村做饭”,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农民直接燃烧秸秆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台和互联网等途径推介发布180余项创新科技成果。

    【强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2009年,通过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推进园区基地建设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在逆势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 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新产品产值17.2亿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