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盟市旗县市区

2010卷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宫秉祥(蒙古族 4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忠

        长:宫秉祥(蒙古族 3月离任)徐  辉(4月任职)

    政协主席:鞠国华

    武装部长:康 

        委:左  海(蒙古族)

    【概况】霍林郭勒地区1975年建矿、1985年建市,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位于北纬45°16′~45°46′,东经118°1746″~119°4612″。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辖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管5个街道办事处,14个城市社区和7个农村社区,年末户籍总人口7.37万人,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在该市境内。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亿元,同比增长22.1% ,产业结构演进为1.165.633.3。财政总收入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22%,引进国内市外各类开发资金60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郊居民均纯收入分别完成21 000元和11 000元,同比增长10.5%22.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2 000多个县级地区中位列120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15位、蒙东第1位,富裕程度达到全国相对发达地区水平。

    【农牧业】新建霍林河养殖小区,增加特色养殖户50户,总规模达到150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0亩,总规模达2 000亩。巴润设施农业园区道路、育苗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育产销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形成。“生态园”、“农家乐”成为城郊居民增收的新亮点。

    【工业经济】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家,总量达48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2.8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面提升。产销原煤4 963万吨;蒙东能源坑口2×60万千瓦、2×30万千瓦电厂和新建风电项目相继发电,投产电力装机达255万千瓦,发电103.5亿度;铝产业触底反弹,生产铝锭30.78万吨、铝后加工产品3.29万吨;产销提质煤120万吨。

    【旅游业】CS野战训练营、滑雪场综合改造、鸿雁湖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成功举办第二届“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物流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东阳综合物流园区一期投入使用,蒙东煤炭交易中心开工建设。争取地方成品粮储备指标2 000吨,开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进商业区改造,金三角、商业城等项目相继运营。住宿餐饮、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718,由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和霍林河煤业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在辉特淖尔草原旅游区隆重开幕。通辽市和各旗县市区有关领导及北京、广东等地客商参加开幕式。这次“草原婚礼节”活动由四部分组成,即“情系草原·相约霍林郭勒”全国少数民族画展、婚礼庆典仪式、大型文艺广场演出、项目开工剪彩及签约仪式。

    【城市建设】全年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个,完成投资5.13亿元。完成重点工程和主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道路、桥梁、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霍林河河道治理完成总工程量的60%。珠斯花公铁立交桥、霍林河斜拉桥等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拆迁面积达到6.7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管网7.6万延长米,新增硬化面积4.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市域交通框架日益完善。国道304线与省道101线连接公路和沿山路改造工程主体完工。霍林河机场进场路开工建设。致力于夯实基础、完善细节、注重实效,加强了建筑安装监理、市政设施维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

    【科技】出台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培育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申报国家级授权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率先在通辽地区创办社区科普大学。

    【教育】全年教育事业投入4 136万元,教育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全市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

    【文化】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草原书屋等基层文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珠斯花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卫生】投入1 800万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人民生活】在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投融资3亿元,全面开展以“十件利民实事”为重点的民生工作。通过绩效工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月人均增资856元,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月人均增资417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288元和174元。发放创业引导和担保资金1 800万元,开展就业创业援助,新增就业岗位700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 532人。投资50万元建成市场检测室6处、购置仪器设备25套,启动实施“放心菜篮子”工程。发放教育扶贫资金、中小学住宿生生活补助和住宿补贴119万元,免费为中小学生和公办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7栋、5.3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5栋、1.7万平方米,解决了1 130户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为低保无房户、低收入家庭发放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和供热补贴1 240万元。在通辽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30元,达197元;城郊社区低保群体年人均补差标准提高810元,达1 440元。投资550万元的综合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启动建设。为全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540万元。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和标准全面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宫秉祥(蒙古族 4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忠

        长:宫秉祥(蒙古族 3月离任)徐  辉(4月任职)

    政协主席:鞠国华

    武装部长:康 

        委:左  海(蒙古族)

    【概况】霍林郭勒地区1975年建矿、1985年建市,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位于北纬45°16′~45°46′,东经118°1746″~119°4612″。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辖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管5个街道办事处,14个城市社区和7个农村社区,年末户籍总人口7.37万人,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在该市境内。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亿元,同比增长22.1% ,产业结构演进为1.165.633.3。财政总收入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22%,引进国内市外各类开发资金60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郊居民均纯收入分别完成21 000元和11 000元,同比增长10.5%22.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2 000多个县级地区中位列120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15位、蒙东第1位,富裕程度达到全国相对发达地区水平。

    【农牧业】新建霍林河养殖小区,增加特色养殖户50户,总规模达到150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0亩,总规模达2 000亩。巴润设施农业园区道路、育苗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育产销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形成。“生态园”、“农家乐”成为城郊居民增收的新亮点。

    【工业经济】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家,总量达48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2.8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面提升。产销原煤4 963万吨;蒙东能源坑口2×60万千瓦、2×30万千瓦电厂和新建风电项目相继发电,投产电力装机达255万千瓦,发电103.5亿度;铝产业触底反弹,生产铝锭30.78万吨、铝后加工产品3.29万吨;产销提质煤120万吨。

    【旅游业】CS野战训练营、滑雪场综合改造、鸿雁湖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成功举办第二届“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物流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东阳综合物流园区一期投入使用,蒙东煤炭交易中心开工建设。争取地方成品粮储备指标2 000吨,开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进商业区改造,金三角、商业城等项目相继运营。住宿餐饮、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718,由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和霍林河煤业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霍林郭勒草原婚礼节”在辉特淖尔草原旅游区隆重开幕。通辽市和各旗县市区有关领导及北京、广东等地客商参加开幕式。这次“草原婚礼节”活动由四部分组成,即“情系草原·相约霍林郭勒”全国少数民族画展、婚礼庆典仪式、大型文艺广场演出、项目开工剪彩及签约仪式。

    【城市建设】全年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个,完成投资5.13亿元。完成重点工程和主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道路、桥梁、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霍林河河道治理完成总工程量的60%。珠斯花公铁立交桥、霍林河斜拉桥等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拆迁面积达到6.7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管网7.6万延长米,新增硬化面积4.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市域交通框架日益完善。国道304线与省道101线连接公路和沿山路改造工程主体完工。霍林河机场进场路开工建设。致力于夯实基础、完善细节、注重实效,加强了建筑安装监理、市政设施维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

    【科技】出台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培育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申报国家级授权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率先在通辽地区创办社区科普大学。

    【教育】全年教育事业投入4 136万元,教育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全市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

    【文化】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草原书屋等基层文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珠斯花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卫生】投入1 800万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人民生活】在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投融资3亿元,全面开展以“十件利民实事”为重点的民生工作。通过绩效工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月人均增资856元,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月人均增资417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288元和174元。发放创业引导和担保资金1 800万元,开展就业创业援助,新增就业岗位700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 532人。投资50万元建成市场检测室6处、购置仪器设备25套,启动实施“放心菜篮子”工程。发放教育扶贫资金、中小学住宿生生活补助和住宿补贴119万元,免费为中小学生和公办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7栋、5.3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5栋、1.7万平方米,解决了1 130户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为低保无房户、低收入家庭发放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和供热补贴1 240万元。在通辽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30元,达197元;城郊社区低保群体年人均补差标准提高810元,达1 440元。投资550万元的综合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启动建设。为全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540万元。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和标准全面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