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0卷  /  盟市旗县市区

2010卷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晓春

        长:蔡明学

    政协主席:闫星光

    武装部长:段新文

        委:安永祥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千米,27.7万人。有可利用耕地136.34千公顷,全年平均气温6.2℃。2009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4130,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2.9%,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38.2%18.3%。全年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4.6%,人均GDP20 928元。固定资产总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98.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786元,分别增长24%32%

    【农业】2009 年,全县农业人口20.6万人,从业人员11.8万人。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92.2万亩,粮食总产量89 008万斤;经济作物总播105万亩。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葵、番茄、瓜菜为主,其中番茄种植面积12.3万亩,产量114 750万斤。设施农业全年投入建设资金9 522.5万元。新建三大千亩设施园区。引进1亿元,新建起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处,当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123万亩,化肥施用量55 848吨。农作物良种使用率达95%,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人均种植业收入6 305元,较上年增加1 627元。年内全县农业产值达238 602万元,同比增长20.4%。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流转土地19万亩,规模化经营土地4 000亩。

    【畜牧业】全年用于设施畜牧业投资达1.1亿元,建成肉羊养殖户3 200户,养殖小区26个,15万只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基地1个。制定出台《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为打造生猪产业大县奠定坚实基础。年内在建的奶牛、肉羊项目快速推进。积极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当年新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并实现65%的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全年牲畜饲养总量达140万头(只),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重达到39%,同比增长2%,农民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26%,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年牧业产值68 547万元,同比增长5.4%。全年全县农牧业机械总动力78.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户均农机具3台,全县拥有各类农机具147 000台(件),机械化作业率达65%

    【林业】全年造林12.7万亩,以公路干线通道工程为重点,变一季造林为四季造林投资总额4 600万元。人工造林8.1万亩,成活率85%。当年全县组建96支造林队,完成农田林网建设1.5万亩,完成村屯绿化造林8个,通道造林82.6公里,对造林乡镇县里补贴70%,镇自筹资金30%20095月,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林业总产值达8 625万元,同比增长34%

    【水利】年内投资多、规模大,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500万元。开挖渠沟2 854公里,衬砌渠道263公里,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7 831座。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建设项目31万亩,64万亩农田实现高标准配套。全年用于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兴建修复资金达2.2亿元。

    【工业建筑业】2009年,当年投入扶持资金为500万元,协调信贷2亿元,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全年实施续建、扩建、新建工业项目4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134%。当年投资2.1亿元,收储土地6 066亩,投资6 264万元新改建园区道路12公里,投资3 160万元和203万元分别铺设供热管网5.2公里,供水管网13.6公里。现有28户企业入园发展,园区品质全面提升。引进工业项目(签约)19个,现全县已有工业企业57家。全年投入865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技改。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8.8亿元,同比增长41.1%,增加值达15.7亿元,同比增长31.7%,工业税收达6 512万元,同比增长8.9%

    全年实施房地产开发、公共建筑项目34项,完成投资10.9亿元。其中,房地产及公共建筑完成投资4.99亿元,新建面积52万平方米,完成15个片区1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市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4条街道绿化工程,首次建成垃圾处理场一个,兴建植物园一个。铺设供热管网7.6公里,新改建供热站12个。实施前期滨河公园和后期冯玉祥誓师广场建设工程。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以砖木结构为主,住房面积比上年增长3.4%。建筑业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35亿元,同比增长50%

    【国内贸易】全县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流通畅通,价格总体上扬。批发贸易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6亿元,1.96亿元,增长分别为19.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 000万元,同比增长19.3%。全年出售花葵、油葵33 708万斤,同比增长6.1%,出售番茄112 421万斤。

    【家电下乡活动】新建农家店30个,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当年销售家电2 919台(件),兑现补贴资金66.5万元。

    【交通】2009年,立体式交通网络框架形成,以机场、铁路、一级公路建设为重点,投资3.6亿元实施机场项目建设,投资6亿元实施西甘铁路五原段25公里工程建设,投资9 328万元,完成通乡油路工程53.9公里,通村油路和硬化巷道53公里,投资3 324万元完成包惠铁路电气化改造55公里。投资4 732万元完成红旗路、红卫西路、东风南路、新华南路道路建设工程7.5公里,年内客运量增长12%,货运量减少6%。长途大载量货车28%停运。当年运输包括仓储业实现生产总值2.79亿元。

    【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为目的,以污染减排、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当年对20家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完成COD削减7 458吨,SO2削减1 149.8吨,分别完成市政府减排目标的126.8%1520%。集中整治重污染企业,督促工业企业淘汰污染锅炉,拆除服务业污染灶130个。建筑工地噪声、粉尘按标准得到治理。全年受理环境投诉案25件,办结率100%。年度收取排污费30万元。开展了3个镇11处水源监测及评估,安全达标率100%

    【电力】投资1.55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并实施了天吉泰镇、隆兴昌镇220千伏输变电扩容工程,全县用电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电网体系形成。全年电力投资4.5亿元。

    【邮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 550万元,同比增长31%。借3G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多媒体转移。报纸杂志订阅户(人)增加,平均每人0.2份。固定电话每百户31部,较上年减少,移动电话快速增长并更新换代,户均2部。互联网用户较上年增多,户均0.2台,网络费用上调20%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2.5亿元,较上年增收4 945万元,增长24.6%,非税收入1 669万元。全年财政支出9.343亿元,较上年增支2亿元,增长27.3%,净结余198万元。

    【金融】当年全县有金融机构12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0.78亿元,同比增长24.2%,占经济总量1.4%,年未各项存款余额31亿元,比上年增加1 50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亿元,同比增长17.2%。年未各项贷款余额19.4亿元,比上年下降5 000万元,贷款利率下调。

    【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收入135万元。

    【教育】全年投入1.4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现有普通中学7个,在校生15 902人,同比减少4.7%;小学校24个,在校生17 302人,同比减少5.1%,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职教职员工2 854人。高考升学率达56%,同比提高20%。中考满分生人数占全市45.5%。完成中小学教学、宿舍楼新改建9 325平方米,投入2 942万元,为3万名学生补贴生活学杂费。兑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现代化远程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人数减少。

    【文化】全县有文化艺术团体9个,国有专业从业人员142人。电视入户率98%,投资136万元加快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系列文体活动,承办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举办消夏大型文艺晚会和中老年人运动会,流动放映电影60场,演出文艺节目38场。历史文化景点、博物馆接待参观者4.2万人次。投入131.5万元更新县电视台设备,整体改进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完成1.2万户,收视率大幅提高。

    【卫生】全年医疗卫生支出6 098万元,同比增长63.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80 430人,统资每人105元,参合率97.55%,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资每人130元,新增参保人员3.05万人。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室布点增加。当年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消费563元。年内全县有国有、集体医疗机构35个,同比增长40%。当年投资3 240万元,实施县医院、二医院、三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275万元更新医疗设备380台(件)。招聘卫生技术人员34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幼保健整体诊疗水平提高,日门诊量平均120人。低生育水平巩固,人口出生率7.3‰。卫生监督控制面达100% (城镇)

    【科技】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理论讲解和现场观摩方式进行,科普率达80%。全力推广温室栽培、配方施肥、科学饲养16项适用技术,新建示范区18个,开展试验项目85项,发挥“110”科技热线作用,农作物良种率达85%。全年用于工业企业技改资金达865万元。全县有专业科技人员114人。

    【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 0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安排储备人才(大学生)30人,招聘大学生54人任小学教师。举办就业招聘会两场,为企业招用适用人才。

    【社会保障】新增社保2 456人、医保4 131人、失业保险8 746人、工伤保险1 050人,各项社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保障居民低保生活费,纳入城镇低保5 252人,农村低保9 800人,低保金月份别提高30元和15元,全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 714万元,同比增长27.6%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 290元,同比增长24%,农民储蓄存款余额240 272万元,同比增长1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9.8%,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8 172元,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4 861元。新建福利院一个,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筹资54.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8名。投资2 178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万平方米,可解决415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晓春

        长:蔡明学

    政协主席:闫星光

    武装部长:段新文

        委:安永祥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千米,27.7万人。有可利用耕地136.34千公顷,全年平均气温6.2℃。2009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4130,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2.9%,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38.2%18.3%。全年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4.6%,人均GDP20 928元。固定资产总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98.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786元,分别增长24%32%

    【农业】2009 年,全县农业人口20.6万人,从业人员11.8万人。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92.2万亩,粮食总产量89 008万斤;经济作物总播105万亩。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葵、番茄、瓜菜为主,其中番茄种植面积12.3万亩,产量114 750万斤。设施农业全年投入建设资金9 522.5万元。新建三大千亩设施园区。引进1亿元,新建起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处,当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123万亩,化肥施用量55 848吨。农作物良种使用率达95%,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人均种植业收入6 305元,较上年增加1 627元。年内全县农业产值达238 602万元,同比增长20.4%。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流转土地19万亩,规模化经营土地4 000亩。

    【畜牧业】全年用于设施畜牧业投资达1.1亿元,建成肉羊养殖户3 200户,养殖小区26个,15万只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基地1个。制定出台《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为打造生猪产业大县奠定坚实基础。年内在建的奶牛、肉羊项目快速推进。积极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当年新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并实现65%的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全年牲畜饲养总量达140万头(只),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重达到39%,同比增长2%,农民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26%,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年牧业产值68 547万元,同比增长5.4%。全年全县农牧业机械总动力78.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户均农机具3台,全县拥有各类农机具147 000台(件),机械化作业率达65%

    【林业】全年造林12.7万亩,以公路干线通道工程为重点,变一季造林为四季造林投资总额4 600万元。人工造林8.1万亩,成活率85%。当年全县组建96支造林队,完成农田林网建设1.5万亩,完成村屯绿化造林8个,通道造林82.6公里,对造林乡镇县里补贴70%,镇自筹资金30%20095月,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林业总产值达8 625万元,同比增长34%

    【水利】年内投资多、规模大,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500万元。开挖渠沟2 854公里,衬砌渠道263公里,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7 831座。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建设项目31万亩,64万亩农田实现高标准配套。全年用于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兴建修复资金达2.2亿元。

    【工业建筑业】2009年,当年投入扶持资金为500万元,协调信贷2亿元,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全年实施续建、扩建、新建工业项目4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134%。当年投资2.1亿元,收储土地6 066亩,投资6 264万元新改建园区道路12公里,投资3 160万元和203万元分别铺设供热管网5.2公里,供水管网13.6公里。现有28户企业入园发展,园区品质全面提升。引进工业项目(签约)19个,现全县已有工业企业57家。全年投入865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技改。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8.8亿元,同比增长41.1%,增加值达15.7亿元,同比增长31.7%,工业税收达6 512万元,同比增长8.9%

    全年实施房地产开发、公共建筑项目34项,完成投资10.9亿元。其中,房地产及公共建筑完成投资4.99亿元,新建面积52万平方米,完成15个片区1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市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4条街道绿化工程,首次建成垃圾处理场一个,兴建植物园一个。铺设供热管网7.6公里,新改建供热站12个。实施前期滨河公园和后期冯玉祥誓师广场建设工程。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以砖木结构为主,住房面积比上年增长3.4%。建筑业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35亿元,同比增长50%

    【国内贸易】全县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流通畅通,价格总体上扬。批发贸易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6亿元,1.96亿元,增长分别为19.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 000万元,同比增长19.3%。全年出售花葵、油葵33 708万斤,同比增长6.1%,出售番茄112 421万斤。

    【家电下乡活动】新建农家店30个,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当年销售家电2 919台(件),兑现补贴资金66.5万元。

    【交通】2009年,立体式交通网络框架形成,以机场、铁路、一级公路建设为重点,投资3.6亿元实施机场项目建设,投资6亿元实施西甘铁路五原段25公里工程建设,投资9 328万元,完成通乡油路工程53.9公里,通村油路和硬化巷道53公里,投资3 324万元完成包惠铁路电气化改造55公里。投资4 732万元完成红旗路、红卫西路、东风南路、新华南路道路建设工程7.5公里,年内客运量增长12%,货运量减少6%。长途大载量货车28%停运。当年运输包括仓储业实现生产总值2.79亿元。

    【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为目的,以污染减排、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当年对20家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完成COD削减7 458吨,SO2削减1 149.8吨,分别完成市政府减排目标的126.8%1520%。集中整治重污染企业,督促工业企业淘汰污染锅炉,拆除服务业污染灶130个。建筑工地噪声、粉尘按标准得到治理。全年受理环境投诉案25件,办结率100%。年度收取排污费30万元。开展了3个镇11处水源监测及评估,安全达标率100%

    【电力】投资1.55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并实施了天吉泰镇、隆兴昌镇220千伏输变电扩容工程,全县用电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电网体系形成。全年电力投资4.5亿元。

    【邮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 550万元,同比增长31%。借3G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多媒体转移。报纸杂志订阅户(人)增加,平均每人0.2份。固定电话每百户31部,较上年减少,移动电话快速增长并更新换代,户均2部。互联网用户较上年增多,户均0.2台,网络费用上调20%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2.5亿元,较上年增收4 945万元,增长24.6%,非税收入1 669万元。全年财政支出9.343亿元,较上年增支2亿元,增长27.3%,净结余198万元。

    【金融】当年全县有金融机构12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0.78亿元,同比增长24.2%,占经济总量1.4%,年未各项存款余额31亿元,比上年增加1 50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亿元,同比增长17.2%。年未各项贷款余额19.4亿元,比上年下降5 000万元,贷款利率下调。

    【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收入135万元。

    【教育】全年投入1.4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现有普通中学7个,在校生15 902人,同比减少4.7%;小学校24个,在校生17 302人,同比减少5.1%,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职教职员工2 854人。高考升学率达56%,同比提高20%。中考满分生人数占全市45.5%。完成中小学教学、宿舍楼新改建9 325平方米,投入2 942万元,为3万名学生补贴生活学杂费。兑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现代化远程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人数减少。

    【文化】全县有文化艺术团体9个,国有专业从业人员142人。电视入户率98%,投资136万元加快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系列文体活动,承办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举办消夏大型文艺晚会和中老年人运动会,流动放映电影60场,演出文艺节目38场。历史文化景点、博物馆接待参观者4.2万人次。投入131.5万元更新县电视台设备,整体改进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完成1.2万户,收视率大幅提高。

    【卫生】全年医疗卫生支出6 098万元,同比增长63.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80 430人,统资每人105元,参合率97.55%,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资每人130元,新增参保人员3.05万人。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室布点增加。当年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消费563元。年内全县有国有、集体医疗机构35个,同比增长40%。当年投资3 240万元,实施县医院、二医院、三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275万元更新医疗设备380台(件)。招聘卫生技术人员34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传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幼保健整体诊疗水平提高,日门诊量平均120人。低生育水平巩固,人口出生率7.3‰。卫生监督控制面达100% (城镇)

    【科技】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全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理论讲解和现场观摩方式进行,科普率达80%。全力推广温室栽培、配方施肥、科学饲养16项适用技术,新建示范区18个,开展试验项目85项,发挥“110”科技热线作用,农作物良种率达85%。全年用于工业企业技改资金达865万元。全县有专业科技人员114人。

    【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 0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安排储备人才(大学生)30人,招聘大学生54人任小学教师。举办就业招聘会两场,为企业招用适用人才。

    【社会保障】新增社保2 456人、医保4 131人、失业保险8 746人、工伤保险1 050人,各项社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保障居民低保生活费,纳入城镇低保5 252人,农村低保9 800人,低保金月份别提高30元和15元,全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 714万元,同比增长27.6%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 290元,同比增长24%,农民储蓄存款余额240 272万元,同比增长1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9.8%,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8 172元,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4 861元。新建福利院一个,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筹资54.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8名。投资2 178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万平方米,可解决415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