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卷

  • 供销合作社
  •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名录】

    理事会副主任:武金祥(正厅级)刘贵荣

    监事会主任:王政和(正厅级)

    监事会副主任 工会主席:郭 

    【概况】内蒙古供销合作社系统有自治区级联合社1个,盟市级联合社12个,计划单列市联合社1个,旗县级联合社90个,基层供销合作社530个。全系统共有职工近5万人,资产总额41亿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85亿元。自治区供销社直属系统有6个直属企业,1所全日制重点中专学校,直属系统员工总数404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下设办公室(信息中心)、人事处、计财审计处(社有资产管理处)、业务处、纪检监察处(机关党委)、老干部处。

    【经济运行指标】2009年,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商品销售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17.7%;商品购进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29.3%;上缴国家税费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29.51%;社会贡献总额2.99亿元,同比增长7.99%。利润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8.75%。从2000年起,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已连续十年汇总盈利,年均增长57.1%,连续十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

    【“新网工程”建设】将自治区农村牧区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新网工程”有机结合,采取多方参股、多方筹集资金、政府适当扶持的运营模式,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全面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构建农牧业生产资料、农畜产品、农村牧区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流通服务体系。2009年,全系统发展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企业151家,同比增长101%;实现配送总值45.72亿元,同比增长22.51%;建设连锁配送中心181个,同比增长27.46%;建设连锁门店7 794个,同比增长29.36%2009年,全系统组织供应农牧业生产资料53.65亿元。其中,供应化肥近120万吨,占到全区社会需求量的80%;供应农药2亿多元,同比增长100%以上;供应农膜1亿多元,同比增长15%。优质化肥销售价格同比降低16.42%2009年,全系统完成日用消费品经营额54.15亿元,同比增长81.1%;组织收购农副产品35.20亿元,同比增长24.82%;同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业务也有新的进展。

    【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经济区域布局改造重组基层供销合作社530个,组织农牧民发展专业合作社2 025个,经营服务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多个领域。各旗县级供销合作社采取自建、与村委会共建、与个人联建等方式发展乡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3 172个,引入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便民店7 794个,牵头组建旗县级以下(包括旗县)行业专业协会1 164个。全系统各类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总规模已达到6 180个,覆盖自治区全部苏木乡镇和45%的嘎查村,入社农牧户占到全区农牧户总数的20%,有效地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为“三农三牧”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供销合作社参与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能。

    【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系统培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46个(其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级龙头企业6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个);改造建设一定规模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76个(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8个);兴办标准化农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3个(其中:种植业基地197个,种植面积15.5万公顷,养殖业基地56个);建立科技示范田1.7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7.4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105万人次,提供种子、种苗服务达7 900万元。2009年,全系统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批发交易市场加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发展专业合作社,共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38.72亿元。以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资本联合、劳务、技术合作,以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双推互动等新型合作模式在各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有了新的显现,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社一业”,实现助农增收。

    【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基本形成了产权结构多元、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明显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社有企业组织和经济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社有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经营缺乏活力、管理僵化的旧机制。全系统共有社有企业2 024个,其中,旗县级(包括旗县)以上社有企业390个。2009年,全系统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51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21.33%;所有者权益达到9.63亿元,同比增长19.18%。社会贡献总额2亿元,社有企业盈利面达到98.8%,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联合社职能转变】旗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组织机构更加健全,个别与其他政府部门合并的旗县级供销合作社开始逐步恢复独立。盟市、旗县级供销合作社的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一大批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干部充实到旗县级供销合作社的领导班子当中,有效地推动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行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上级社为下级社、联合社为基层社服务意识增强,工作力度加大。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统筹安排“新网工程”项目实现了向基层倾斜。行业协会建设稳步推进,由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牵头组织的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达到49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盟市级8个、旗县级40个;组建农畜产品经纪人协会56个,初步搭建起了不同层次的为农牧公共服务平台。   

    【赤峰市喀喇沁旗供销合作社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以全旗7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销售产业。2009年,组织14个基层社、3 580户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6 700亩,为农民增收1 30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国家“东桑西移”项目资金,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大力推动桑蚕产业发展。全旗大叶丰产桑园面积累计达1万多亩,百亩以上集中连片桑园达到30多个,累计对外协作发展桑蚕基地2.2万亩。通过引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的自治区第一家缫丝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660万元,年加工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30吨增加到400吨,产品质量即生丝平均等级已全部达到4A级以上,大部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三是依托当地主打粮食产品,积极开拓粮食产业。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出资收购粮食仓储设施,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开展粮食购销、加工、包装、批发等为主营业务,粮食经营规模达到1万吨水平。2009年,全系统完成总销2.63亿元,实现利润627万元,缴纳税金440万元。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争做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内蒙古农资公司紧紧围绕 “新网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以保障全区化肥供应为己任,以农资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继续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内蒙农资”品牌形象,引入连锁经营流通业态,提升农资物流配送能力,率先在全区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公司共拥有直属分公司25家,全资子公司8家,建成标准化配送中心40个,发展农资经营网络终端1 400多家,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农村牧区主要乡镇苏木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成为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

    【包头市九原区供销合作社大力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包头市九原区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新网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先后投资1 030多万元,利用5年时间,对130个基层供销社门店进行了改造升级,全部实行了开架售货,总营业面积达到7 100多平方米。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模式、统一服务规范”的新型超市管理模式,在九原区各类连锁销售门店中,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连锁门店占到92.3%,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在服务三农的同时,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良好形象。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二道川供销合作中心社全方位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二道川供销合作中心社从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三牧”为宗旨,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做农牧民的贴心人。一是围绕生产搞服务。每年春耕时节,组织春耕生产服务队,挨村逐户为农牧民送化肥、种子、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需要。二是围绕农业办企业。为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快速发展,2001年,中心社投资10万多元,建起了塑料管生产厂,专门生产当地农业灌溉用塑料管。从建厂至今,中心社以玉米、羊毛、羊绒等顶账形式累计给农牧民赊销塑料管80多万元。据测算,户均节约各项开支360多元。三是围绕农民需求建冷库。2005年以来,中心社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450吨的蔬菜保鲜库、1 400平方米的辣椒收购棚和屠宰厂、30吨的冷库,每年为农牧民销售大量的农畜产品,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民卖难问题。2009年,中心社收购辣椒1 000多吨、山药1 600多吨、玉米6 000多吨、牲畜8 000多头(只)及其它农副产品。四是围绕特色做产业。2008年,中心社根据本地柠条种植面积大、没有充分利用的实际情况,投资300多万元,建起柠条加工厂,生产饲料,近两年使2 000多户农牧民就地增加收入1 000多元。五是微利多销控市场。根据二道川地区农牧民收入低、购买能力相对差的实际,中心社实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尽可能地降低农牧民的消费成本。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供销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2007年,科右前旗供销合作社投资12万元,牵头成立了哈拉黑东盛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民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发展之路,到2009年末,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已达408个,销售收入800万元,实现利润30多万元,入社成员人均增收1 500多元。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入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实现助农增收。一是优化水稻品种,倡导使用有机肥,生产有机水稻,生产特色环保农产品。二是推广“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立体种养模式,在稻田养殖河蟹和有机鱼,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实施品牌开发战略,通过注册商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际有机食品认证以及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打造了品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产品价格大幅提高,该专业合作社的有机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呼和浩特等地。 2009年,三年转换期有机大米供不应求,在大灾之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四是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要聘请外省市和当地的农业专家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讲授有机水稻早、中、晚等生产技术,同时,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要组织骨干成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有机水稻种植和稻田养蟹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种养技术水平。五是实行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通过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不仅降低了市场的风险,而且提高了大米的价格,有效地保护了入社社员的利益,实现了助农增收。六是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入社社员贷款难的问题。2009年初,专业合作社积极协调农业银行为成员提供贷款,共为成员办理受信额度为130万元的金穗惠农卡,既解决了成员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惠农卡随借随还,又可以减少成员的利息支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供销合作社
  •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名录】

    理事会副主任:武金祥(正厅级)刘贵荣

    监事会主任:王政和(正厅级)

    监事会副主任 工会主席:郭 

    【概况】内蒙古供销合作社系统有自治区级联合社1个,盟市级联合社12个,计划单列市联合社1个,旗县级联合社90个,基层供销合作社530个。全系统共有职工近5万人,资产总额41亿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85亿元。自治区供销社直属系统有6个直属企业,1所全日制重点中专学校,直属系统员工总数404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下设办公室(信息中心)、人事处、计财审计处(社有资产管理处)、业务处、纪检监察处(机关党委)、老干部处。

    【经济运行指标】2009年,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商品销售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17.7%;商品购进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29.3%;上缴国家税费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29.51%;社会贡献总额2.99亿元,同比增长7.99%。利润总额1.39亿元,同比增长18.75%。从2000年起,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已连续十年汇总盈利,年均增长57.1%,连续十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

    【“新网工程”建设】将自治区农村牧区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新网工程”有机结合,采取多方参股、多方筹集资金、政府适当扶持的运营模式,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全面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构建农牧业生产资料、农畜产品、农村牧区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流通服务体系。2009年,全系统发展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企业151家,同比增长101%;实现配送总值45.72亿元,同比增长22.51%;建设连锁配送中心181个,同比增长27.46%;建设连锁门店7 794个,同比增长29.36%2009年,全系统组织供应农牧业生产资料53.65亿元。其中,供应化肥近120万吨,占到全区社会需求量的80%;供应农药2亿多元,同比增长100%以上;供应农膜1亿多元,同比增长15%。优质化肥销售价格同比降低16.42%2009年,全系统完成日用消费品经营额54.15亿元,同比增长81.1%;组织收购农副产品35.20亿元,同比增长24.82%;同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业务也有新的进展。

    【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经济区域布局改造重组基层供销合作社530个,组织农牧民发展专业合作社2 025个,经营服务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多个领域。各旗县级供销合作社采取自建、与村委会共建、与个人联建等方式发展乡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3 172个,引入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便民店7 794个,牵头组建旗县级以下(包括旗县)行业专业协会1 164个。全系统各类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总规模已达到6 180个,覆盖自治区全部苏木乡镇和45%的嘎查村,入社农牧户占到全区农牧户总数的20%,有效地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为“三农三牧”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供销合作社参与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能。

    【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系统培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46个(其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级龙头企业6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个);改造建设一定规模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76个(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8个);兴办标准化农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3个(其中:种植业基地197个,种植面积15.5万公顷,养殖业基地56个);建立科技示范田1.7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7.4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105万人次,提供种子、种苗服务达7 900万元。2009年,全系统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批发交易市场加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发展专业合作社,共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38.72亿元。以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资本联合、劳务、技术合作,以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双推互动等新型合作模式在各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有了新的显现,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社一业”,实现助农增收。

    【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基本形成了产权结构多元、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明显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社有企业组织和经济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社有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经营缺乏活力、管理僵化的旧机制。全系统共有社有企业2 024个,其中,旗县级(包括旗县)以上社有企业390个。2009年,全系统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51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21.33%;所有者权益达到9.63亿元,同比增长19.18%。社会贡献总额2亿元,社有企业盈利面达到98.8%,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联合社职能转变】旗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组织机构更加健全,个别与其他政府部门合并的旗县级供销合作社开始逐步恢复独立。盟市、旗县级供销合作社的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一大批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干部充实到旗县级供销合作社的领导班子当中,有效地推动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行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上级社为下级社、联合社为基层社服务意识增强,工作力度加大。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统筹安排“新网工程”项目实现了向基层倾斜。行业协会建设稳步推进,由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牵头组织的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达到49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盟市级8个、旗县级40个;组建农畜产品经纪人协会56个,初步搭建起了不同层次的为农牧公共服务平台。   

    【赤峰市喀喇沁旗供销合作社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以全旗7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销售产业。2009年,组织14个基层社、3 580户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6 700亩,为农民增收1 30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国家“东桑西移”项目资金,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大力推动桑蚕产业发展。全旗大叶丰产桑园面积累计达1万多亩,百亩以上集中连片桑园达到30多个,累计对外协作发展桑蚕基地2.2万亩。通过引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的自治区第一家缫丝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660万元,年加工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30吨增加到400吨,产品质量即生丝平均等级已全部达到4A级以上,大部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三是依托当地主打粮食产品,积极开拓粮食产业。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出资收购粮食仓储设施,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开展粮食购销、加工、包装、批发等为主营业务,粮食经营规模达到1万吨水平。2009年,全系统完成总销2.63亿元,实现利润627万元,缴纳税金440万元。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争做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内蒙古农资公司紧紧围绕 “新网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以保障全区化肥供应为己任,以农资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继续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内蒙农资”品牌形象,引入连锁经营流通业态,提升农资物流配送能力,率先在全区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公司共拥有直属分公司25家,全资子公司8家,建成标准化配送中心40个,发展农资经营网络终端1 400多家,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农村牧区主要乡镇苏木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成为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的排头兵。

    【包头市九原区供销合作社大力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包头市九原区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新网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先后投资1 030多万元,利用5年时间,对130个基层供销社门店进行了改造升级,全部实行了开架售货,总营业面积达到7 100多平方米。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模式、统一服务规范”的新型超市管理模式,在九原区各类连锁销售门店中,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连锁门店占到92.3%,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在服务三农的同时,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良好形象。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二道川供销合作中心社全方位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二道川供销合作中心社从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三牧”为宗旨,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做农牧民的贴心人。一是围绕生产搞服务。每年春耕时节,组织春耕生产服务队,挨村逐户为农牧民送化肥、种子、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需要。二是围绕农业办企业。为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快速发展,2001年,中心社投资10万多元,建起了塑料管生产厂,专门生产当地农业灌溉用塑料管。从建厂至今,中心社以玉米、羊毛、羊绒等顶账形式累计给农牧民赊销塑料管80多万元。据测算,户均节约各项开支360多元。三是围绕农民需求建冷库。2005年以来,中心社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450吨的蔬菜保鲜库、1 400平方米的辣椒收购棚和屠宰厂、30吨的冷库,每年为农牧民销售大量的农畜产品,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民卖难问题。2009年,中心社收购辣椒1 000多吨、山药1 600多吨、玉米6 000多吨、牲畜8 000多头(只)及其它农副产品。四是围绕特色做产业。2008年,中心社根据本地柠条种植面积大、没有充分利用的实际情况,投资300多万元,建起柠条加工厂,生产饲料,近两年使2 000多户农牧民就地增加收入1 000多元。五是微利多销控市场。根据二道川地区农牧民收入低、购买能力相对差的实际,中心社实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尽可能地降低农牧民的消费成本。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供销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2007年,科右前旗供销合作社投资12万元,牵头成立了哈拉黑东盛稻田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民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发展之路,到2009年末,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已达408个,销售收入800万元,实现利润30多万元,入社成员人均增收1 500多元。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入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实现助农增收。一是优化水稻品种,倡导使用有机肥,生产有机水稻,生产特色环保农产品。二是推广“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立体种养模式,在稻田养殖河蟹和有机鱼,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实施品牌开发战略,通过注册商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际有机食品认证以及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打造了品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产品价格大幅提高,该专业合作社的有机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呼和浩特等地。 2009年,三年转换期有机大米供不应求,在大灾之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四是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要聘请外省市和当地的农业专家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讲授有机水稻早、中、晚等生产技术,同时,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要组织骨干成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有机水稻种植和稻田养蟹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种养技术水平。五是实行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通过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不仅降低了市场的风险,而且提高了大米的价格,有效地保护了入社社员的利益,实现了助农增收。六是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入社社员贷款难的问题。2009年初,专业合作社积极协调农业银行为成员提供贷款,共为成员办理受信额度为130万元的金穗惠农卡,既解决了成员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惠农卡随借随还,又可以减少成员的利息支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