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8卷  /  文化

2018卷

  • 博物院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交通主干道新华东街与东二环交汇处西北侧,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精华,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内蒙古博物院有9个部门:人事部、财务部、办公室、安全保卫部、保管研究部、展览陈列部、社会教育部、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核定事业编制为142人。其中:院领导职数4名(副厅1名,正处3名)。内设处级领导职数8名(4正,4副)。设8个处室,26个科。专业技术人员107人,行政管理17人,工勤人员8人。有在职工作人员132人,离退休人员51人,自聘人员103人,返聘2人。全院有109人(包括双肩挑8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其中:研究馆员21人,副研究馆员27人,馆员37人,助理馆员28人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49286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645件套,即一级文物652件套,二级文物2216件套,三级文物2777件套

    内蒙古博物院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展览90余个,观众人数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76万人次递增至2017年的1502283万人次,单日最高参观量达2万人次,是自治区各大景点参观人数之首

     

     

    流动数字博物馆走进巴彦陶来苏木

     

    【境外展览】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崛起文物展  2017年2月至8月27日在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内蒙古地区出土及传世的珍贵文物200余件,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具有时代和地域文化特色。它们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

    大辽—中国·内蒙古契丹精品文物展  2017年4月22日至10月29日在荷兰德伦特省博物馆展出。内蒙古草原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也是其立国后的中心区域。今赤峰市和通辽市,其地下蕴藏的辽代文物最为丰富,大营子辽驸马墓、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等墓葬出土的文物,完整地展现了契丹贵族的特殊葬俗和丰富的物质文化,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契丹文化的研究兴趣。这些实物资料既反映出契丹族传统的民族生活习俗,又反映出契丹族与中原汉族、周边民族和西方文化的交融状况。通过展览向人们展示内蒙古的古代文明和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风采,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对契丹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临时展览】

    自治区70年考古大发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绚丽的古代文明一直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54年以后,整个内蒙古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和发展序列中涌现了一批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为了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该展览从众多考古大发现中精选出16处分别作介绍。全部是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或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年度六大考古发现,或为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内蒙古地区70年来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内蒙古的文化名片

    犍陀罗佛像艺术展  古印度地区兴起的佛像崇拜,成为世界佛像的发源地,并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义理和艺术传至中国。深受古罗马文化和中亚文化浸染的古印度犍陀罗地区,创造出既有土著文化印记,更洋溢着希腊罗马艺术风尚的大美佛像

    【基本陈列】

    远古世界—内蒙古远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陈列  了解过去,探索未来,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科学内容,化石是打开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奥秘之门的钥匙。展示了草原文明的故乡——内蒙古地区漫长的远古生物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史,有原始生命的遗迹、门类众多的海洋生物、形态各异的恐龙、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可以领悟到生物进化论和自然规律,认识到生物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之目的。

    文明曙光—内蒙古地区史前玉青铜时代历史文化陈列  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南融北汇的先民在内蒙古地区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形成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考古学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更是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改造世界的行为体现。

    边关岁月—春秋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陈列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幅员辽阔,大兴安岭、大青山与贺兰山横亘环绕东西,草原广袤、河流众多。这里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演进的主要区域。从春秋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000余年间,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既有中原王朝设置的郡县、长城障塞,又有北方游牧民族跃马扬鞭、逐水草而迁徙的行国遗痕。以中原农耕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他们前后承接,创造出辉煌的草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发端于现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北魏时期见著于史秉,并形成古八部联盟。隋唐时期势力强盛,五代时期建立了强大的辽帝国。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契丹建国后,共历九帝,立国二百余年,先后灭亡后唐、后晋,吞并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达到鼎盛。契丹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政策,促进契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公元1125年,大辽国为金朝所灭,契丹遗族被分别遣散与大漠南北,部分部族成为金朝的属部遗民,并逐渐融入女真、蒙古等其他民族之中。

    天骄蒙古—蒙古族历史文化陈列  契丹之后又崛起另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公元七世纪以前,蒙古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河的流域,约九世纪西迁至不儿罕山一带,不断繁衍壮大。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杰出的首领铁木真,统一了激烈纷争中的蒙古高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缔造了蒙古民族共同体。他和他的继承者又陆续南征西讨,使汗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其孙忽必烈则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元王朝,四海归一,边疆稳定,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蒙古族仍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将传承千载的游牧文化发展得日臻完善和成熟,而有“天骄蒙古”之誉

    草原丰碑—内蒙古革命史陈列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篇章。内蒙古自治政府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制度的成功范例。《草原丰碑》——内蒙古革命史展览,再现1840—1949年,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下,内蒙古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谱写了民族解放的历史篇章

    北疆桦歌——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展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数百年前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上中游广大地区。他们在长期狩猎、捕鱼、农耕及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创造了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是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民族,他们不仅世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开发建设作出贡献,并在抗击外敌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重要奉献,谱写出世人瞩目的华彩篇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中,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团结和睦、辛勤建设家园。

    【文化遗产保护】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挂牌  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熟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较高的科研水平、技术实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2017年6月30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在内蒙古博物院挂牌,至此开启了内蒙古自治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更高起点

    三龙洞遗址调查  2017年9月,内蒙古博物院会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赤峰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John OlsenSteven Kuhn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Arina khatsenovich,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三龙洞遗址及其周边地点进行调查工作

    中日合作琉璃器保护修复  2017年4月开始,内蒙古博物院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冢山大学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共同开展琉璃器保护修复项目,合作修复了辽代潇氏贵妃墓葬出土蓝色琉璃器1件。此项目的开展为切实掌握琉璃器保护修复技术,提高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综合实力提供了契机

    【文化传播】  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2017年西部巡展结束

    内蒙古博物院历时三年打造全国首家全数字化、高集成度的流动博物馆。流动数字博物馆以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彰显魅力,实现了从被动吸引观众参观,到主动将展览送到观众身边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文化资源不均衡、文化服务不便利等现实问题,把博物馆送到基层百姓的眼前,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惠民零距离。自2013年5月18日首次展出后,流动数字博物馆先后前往内蒙古各盟市、旗县进行巡展。截至2017年11月17日,累计展出309场,行驶里程27500多公里,举办“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博苑讲坛、围鹿棋、民族礼仪礼俗演示等社会教育活动126场,让18万余名观众亲身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2017年,流动数字博物馆巡展以基层乡镇作为主要站点,自2017年10月15日至11月17日,深入内蒙古西部各盟市、旗县、苏木、嘎查展开为期34天的文化惠民基层巡展工作(走进22所学校15个广场7个军营2所敬老院2个村镇1个社区1个企业)

    【荣誉】  2017年2月,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颁发年度中国文物故事,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巡展团队在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评选活动中,获得“2017年度中国文物故事传播者杰出团队奖”3月,李丽雅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

    “3·5”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50家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单位

    9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文物局、公务员局联合发文关于表彰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内蒙古博物院保管研究部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李逸君、沈莎莎、额尔敦桑、张闯辉、张建升、张帆、商玮钰、玛雅、马为民被评为先进个人。11月,内蒙古博物院获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最佳展示奖”

    12月,内蒙古博物院获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十大优秀文创产品创意奖”

    (撰稿人:马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博物院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交通主干道新华东街与东二环交汇处西北侧,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精华,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内蒙古博物院有9个部门:人事部、财务部、办公室、安全保卫部、保管研究部、展览陈列部、社会教育部、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核定事业编制为142人。其中:院领导职数4名(副厅1名,正处3名)。内设处级领导职数8名(4正,4副)。设8个处室,26个科。专业技术人员107人,行政管理17人,工勤人员8人。有在职工作人员132人,离退休人员51人,自聘人员103人,返聘2人。全院有109人(包括双肩挑8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其中:研究馆员21人,副研究馆员27人,馆员37人,助理馆员28人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49286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645件套,即一级文物652件套,二级文物2216件套,三级文物2777件套

    内蒙古博物院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展览90余个,观众人数逐年上升,从2008年的76万人次递增至2017年的1502283万人次,单日最高参观量达2万人次,是自治区各大景点参观人数之首

     

     

    流动数字博物馆走进巴彦陶来苏木

     

    【境外展览】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崛起文物展  2017年2月至8月27日在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内蒙古地区出土及传世的珍贵文物200余件,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具有时代和地域文化特色。它们既是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缩影,也是现代蒙古民族生活的历史回眸

    大辽—中国·内蒙古契丹精品文物展  2017年4月22日至10月29日在荷兰德伦特省博物馆展出。内蒙古草原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也是其立国后的中心区域。今赤峰市和通辽市,其地下蕴藏的辽代文物最为丰富,大营子辽驸马墓、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等墓葬出土的文物,完整地展现了契丹贵族的特殊葬俗和丰富的物质文化,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契丹文化的研究兴趣。这些实物资料既反映出契丹族传统的民族生活习俗,又反映出契丹族与中原汉族、周边民族和西方文化的交融状况。通过展览向人们展示内蒙古的古代文明和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风采,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对契丹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临时展览】

    自治区70年考古大发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绚丽的古代文明一直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54年以后,整个内蒙古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和发展序列中涌现了一批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为了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该展览从众多考古大发现中精选出16处分别作介绍。全部是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或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年度六大考古发现,或为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内蒙古地区70年来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内蒙古的文化名片

    犍陀罗佛像艺术展  古印度地区兴起的佛像崇拜,成为世界佛像的发源地,并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义理和艺术传至中国。深受古罗马文化和中亚文化浸染的古印度犍陀罗地区,创造出既有土著文化印记,更洋溢着希腊罗马艺术风尚的大美佛像

    【基本陈列】

    远古世界—内蒙古远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陈列  了解过去,探索未来,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科学内容,化石是打开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奥秘之门的钥匙。展示了草原文明的故乡——内蒙古地区漫长的远古生物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史,有原始生命的遗迹、门类众多的海洋生物、形态各异的恐龙、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可以领悟到生物进化论和自然规律,认识到生物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之目的。

    文明曙光—内蒙古地区史前玉青铜时代历史文化陈列  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南融北汇的先民在内蒙古地区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形成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考古学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更是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改造世界的行为体现。

    边关岁月—春秋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陈列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幅员辽阔,大兴安岭、大青山与贺兰山横亘环绕东西,草原广袤、河流众多。这里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演进的主要区域。从春秋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000余年间,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既有中原王朝设置的郡县、长城障塞,又有北方游牧民族跃马扬鞭、逐水草而迁徙的行国遗痕。以中原农耕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他们前后承接,创造出辉煌的草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发端于现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北魏时期见著于史秉,并形成古八部联盟。隋唐时期势力强盛,五代时期建立了强大的辽帝国。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契丹建国后,共历九帝,立国二百余年,先后灭亡后唐、后晋,吞并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达到鼎盛。契丹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政策,促进契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公元1125年,大辽国为金朝所灭,契丹遗族被分别遣散与大漠南北,部分部族成为金朝的属部遗民,并逐渐融入女真、蒙古等其他民族之中。

    天骄蒙古—蒙古族历史文化陈列  契丹之后又崛起另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公元七世纪以前,蒙古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河的流域,约九世纪西迁至不儿罕山一带,不断繁衍壮大。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杰出的首领铁木真,统一了激烈纷争中的蒙古高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缔造了蒙古民族共同体。他和他的继承者又陆续南征西讨,使汗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其孙忽必烈则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元王朝,四海归一,边疆稳定,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蒙古族仍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将传承千载的游牧文化发展得日臻完善和成熟,而有“天骄蒙古”之誉

    草原丰碑—内蒙古革命史陈列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篇章。内蒙古自治政府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制度的成功范例。《草原丰碑》——内蒙古革命史展览,再现1840—1949年,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下,内蒙古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谱写了民族解放的历史篇章

    北疆桦歌——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展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数百年前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上中游广大地区。他们在长期狩猎、捕鱼、农耕及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创造了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是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民族,他们不仅世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的开发建设作出贡献,并在抗击外敌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重要奉献,谱写出世人瞩目的华彩篇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中,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团结和睦、辛勤建设家园。

    【文化遗产保护】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挂牌  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熟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较高的科研水平、技术实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2017年6月30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内蒙古工作站在内蒙古博物院挂牌,至此开启了内蒙古自治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更高起点

    三龙洞遗址调查  2017年9月,内蒙古博物院会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赤峰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John OlsenSteven Kuhn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Arina khatsenovich,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三龙洞遗址及其周边地点进行调查工作

    中日合作琉璃器保护修复  2017年4月开始,内蒙古博物院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冢山大学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共同开展琉璃器保护修复项目,合作修复了辽代潇氏贵妃墓葬出土蓝色琉璃器1件。此项目的开展为切实掌握琉璃器保护修复技术,提高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综合实力提供了契机

    【文化传播】  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2017年西部巡展结束

    内蒙古博物院历时三年打造全国首家全数字化、高集成度的流动博物馆。流动数字博物馆以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彰显魅力,实现了从被动吸引观众参观,到主动将展览送到观众身边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文化资源不均衡、文化服务不便利等现实问题,把博物馆送到基层百姓的眼前,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惠民零距离。自2013年5月18日首次展出后,流动数字博物馆先后前往内蒙古各盟市、旗县进行巡展。截至2017年11月17日,累计展出309场,行驶里程27500多公里,举办“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博苑讲坛、围鹿棋、民族礼仪礼俗演示等社会教育活动126场,让18万余名观众亲身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2017年,流动数字博物馆巡展以基层乡镇作为主要站点,自2017年10月15日至11月17日,深入内蒙古西部各盟市、旗县、苏木、嘎查展开为期34天的文化惠民基层巡展工作(走进22所学校15个广场7个军营2所敬老院2个村镇1个社区1个企业)

    【荣誉】  2017年2月,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颁发年度中国文物故事,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巡展团队在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评选活动中,获得“2017年度中国文物故事传播者杰出团队奖”3月,李丽雅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

    “3·5”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50家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单位

    9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厅、文物局、公务员局联合发文关于表彰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内蒙古博物院保管研究部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李逸君、沈莎莎、额尔敦桑、张闯辉、张建升、张帆、商玮钰、玛雅、马为民被评为先进个人。11月,内蒙古博物院获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最佳展示奖”

    12月,内蒙古博物院获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十大优秀文创产品创意奖”

    (撰稿人:马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