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8卷  /  科技

2018卷

  • 社会科学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017年12月底,全院在职职工213人,其中在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7人。设14个研究所(中心)4个职能处室和图书馆、杂志社、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蒙古学研究年鉴》《领导参阅》编辑部,盟市13个分院等。全年,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2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2人),新引进留学归国硕士研究生1人,调入副高级科研人员2人,招聘工作人员3人2017年底,全院享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2人,中级技术资格56人,初级技术资格14人。其中,二级研究员3人。管理岗位65人。其中,正厅级2人,副厅级4人,正处级14人,副处级30人,科级及以下1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内蒙古321人才一层次7人,二层次8人,四个一批人才2人,西部之光人才5人,草原英才7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2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1人

    【党务建设】  2017年,组织安排中心组(扩大)学习会28次,组织专题学习研讨10次,各党支部坚持每周开展1次支部学习。通过深入推进学习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党委中心组织6次中共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予以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对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利用融媒体发表科研人员学习体会文章30多篇。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阐释工作,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理论阐述文章,先后在《内蒙古日报》以权威访谈形式发表。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党建活动,组织新党员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表彰3个先进党支部13名模范共产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自治区党委1+3”制度体系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三会一课”等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制定“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深刻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科研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科学研究】  2017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在研课题302项,年度新立项课题4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8项2017年,共结项课题5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子课题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7项,“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项目子项目2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课题鉴定获良好以上等次资助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8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资助8项;接受媒体采访及其他类科研成果及活动资助46项。全院出版著作10多部,完成论文、研究报告304篇,分别在自治区级及以上报刊上发表;报送各级各类信息1034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3篇,得到党中央其他领导批示1篇,中宣部综合采用47篇

    【科研成果】  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第六届优秀成果政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全区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白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的肯定性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采纳;《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共10册)作为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展中展出;《蒙古语数字化知识库》通过自治区民委验收,填补了蒙古文软件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蒙古语语料库资源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元史》汇注”项目入选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名单;起草的《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起草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览大纲》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通过;专家学者对国家、自治区最新政策、经济发展转型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实践》等报刊上公开发表,以报送《领导参阅》,出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等方式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咨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服务决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学术活动】  2017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实施“开门办院”发展思路取得新进展。全院专家学者100多人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蒙古国等10余个国家和中国社科院及其他省区市社科院来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500余人次,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交流氛围更加浓厚5月2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调研,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带领班子部分成员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会商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张英伟等4名专家学者来院调研,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庆祝2017年“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民族法学研究基地”成立暨依法治区举措与成果报告、第五届“三少民族”学术研讨会等10多项学术会议,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承办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放与包容:文明互鉴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论坛,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科研人员参加“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7”年会、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新型智库研讨会议”、华北地区社科院第三十四届科研管理联席会、2017首届鄂伦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论坛近20项学术会议,对外交往更加深入;组织召开2016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集中向社会发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作为自治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先后到满洲里市、呼和浩特警备区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受到基层热烈欢迎;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蒙古国科学院达成新的合作意向,合作课题完成部分成果;珍藏的《阿勒坦汗传》《金字甘珠尔经》《蒙古源流》《大藏经·丹珠尔》等12件蒙古文古籍参加“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法治内蒙古建设研究迈上新征程

    【荣誉】  《蒙古语数字化知识库》项目通过自治区民委验收,填补了蒙古文软件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评为2016年度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办公室主任史卉被评为信息调研工作优秀组织者,张国庆被评为信息调研工作优秀信息员。牧区发展研究所党支部被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区直机关先进党支部”,杂志社牧仁同志被评为“区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7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全区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的肯定性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采纳。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MIT)主任巴图赛恒研究员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宣传办公室主任史卉在舆情信息工作中贡献突出,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授予“优秀个人”称号。文明副研究员入选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研究员荣登2017影响内蒙古经济的10位经济学家榜单”

    “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  1月21日,由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办公室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民族法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成立暨依法治区举措与成果报告会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成员单位代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公布研究基地从2016年自治区规划实施依法治区64项举措130多个可评价成果中评审出来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研究》等12项优秀成果

     

     

    1月21日,自治区“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 (张国庆  供)

     

    2016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  1月19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召开科研成果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6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十大学术观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以及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元史》汇注”等项目进展情况和对外学术合作交流情况。“十大学术观点”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重要的学术品牌,这次发布的十大学术观点,是从2016年已出版的40部专著,已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已结项的310余项成果中筛选出来的。《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2016》(蓝皮书)则是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年度智库产品,已连续出版11本。这次发布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成果以出版多种蒙古学文献、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档案和阿拉善历史文化档案为标志,为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做出积极贡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二三期工程重要成果——《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包括《草原生态文化研究》等10本专著,巩固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草原文化研究体系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新成果、新体现。“《元史》汇注”项目于2009年立项,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第一次对《元史》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汇集考订的重大研究项目,2016年通过专家评审,获得著名《元史》研究专家周清澍、张帆肯定体现中外自明代至今的《元史》研究重要成果和当代《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2017年“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3月23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蒙古学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内蒙古心理学会、内蒙古社会心理学会、集宁师范学院协办的内蒙古庆祝“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主题为“幸福观与幸福社会”,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自2015年发起开展“国际幸福日”庆祝活动以后第三次主办该项活动。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红十字会志愿者、呼和浩特市爱心妈妈协会创始人等社会知名人士共15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九万教授致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双宝介绍近三年组织的庆祝活动情况,来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党校的专家学者,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巩韶飞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魏刚、呼和浩特市爱心妈妈协会创始人张莲云等12位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围绕“幸福观与幸福社会”这一主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社会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幸福观解读、爱是幸福的源泉、个体和谐民族关系感知与生活满意关系研究、和谐家庭用爱铸就等方面进行发言

    【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  7月16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论坛主题为“草原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创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团英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党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论坛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研究员主持研讨。研究员吴团英在主旨发言中对草原文化研究的历程、特点等作系统总结,他介绍,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实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受到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2004年开始对草原文化进行研究,2005年1月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社科规划办立项支持,2007年7月结项,之后出版了12卷本的《草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该研究系列丛书连续两届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把草原文化研究与蒙古学一并列为自治区两大人文学科,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

    【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举办】  8月29日,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主题为“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草原文化与‘草原丝路’沿线文化”。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长白玉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开幕式。本届主题论坛由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办,内蒙古社科联、自治区卫计委、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协办。来自区内外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论坛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17个省市自治区31个单位专家学者的应征论文80余篇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举办】  9月26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放与包容:文明互鉴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论坛开幕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蒙古国外交部国务秘书达·达瓦苏伦、蒙古国科学院副院长巴图额敦、哈萨克斯坦总统府新闻局阿拉木图局局长瓦列里·詹达乌列托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出席论坛并致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来自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23名知名专家和上海、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浙江、新疆、山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内外学者郝时远、那·图木尔、奥斯特洛夫斯基、瓦列里·詹达乌列托夫、王其格作精彩的大会学术报告。国内外近40名专家学者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文明互鉴”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务实合作”两个平行论坛的形式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论坛共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应征论文70余篇

    【《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落实】11月2日,内蒙古社科院党委书记刘少坤带领院党委班子部分成员一行7人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会商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接见了刘少坤书记,副院长李培林听取刘少坤关于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情况的介绍,两位领导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社科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中国社科院办公厅副主任钟君、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进峰、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科研局科研合作处处长孙晶、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连鹏灵等领导和有关专家一起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领导共同沟通协商下一步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加强智库建设和实施创新工程,继续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加大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强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并夯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建设合作,完善基地的相关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双方科研和合作的长效机制。双方就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提出建议: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为基础平台,完善合作组织建设,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或举行高层领导会商,听取合作情况汇报,部署合作内容,决定重大合作项目,研究解决合作中重大问题;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设立双方合作内蒙古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定一个部门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方面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和区院合作事务的承办和组织协调,制定协议中确定的重大事项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跟踪协调落实;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基地协调委员会,并提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任基地协调委员会委员和基地办公室主任。副院长毅松、纪检委书记刘满贵、科研组织处处长王关区等同志参加座谈。

    “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11月16日,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召开。论坛由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哲学学会主办,内蒙古社科联承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主持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出席并作主旨发2017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国际哲学节”的主题是“哲学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会专家就“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题阐发观点,并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国际哲学节还开展“北疆学术沙龙”专家访谈、“北疆讲坛”、学术研讨会、主题知识竞赛、优秀论文征文等系列活动。来自自治区社科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记者60余人参加会议

    【《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12月17日,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和赤峰学院联合主办的《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作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参会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奖(张国庆  供)

    (撰稿人:孙国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社会科学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017年12月底,全院在职职工213人,其中在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7人。设14个研究所(中心)4个职能处室和图书馆、杂志社、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蒙古学研究年鉴》《领导参阅》编辑部,盟市13个分院等。全年,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2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2人),新引进留学归国硕士研究生1人,调入副高级科研人员2人,招聘工作人员3人2017年底,全院享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2人,中级技术资格56人,初级技术资格14人。其中,二级研究员3人。管理岗位65人。其中,正厅级2人,副厅级4人,正处级14人,副处级30人,科级及以下1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内蒙古321人才一层次7人,二层次8人,四个一批人才2人,西部之光人才5人,草原英才7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2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1人

    【党务建设】  2017年,组织安排中心组(扩大)学习会28次,组织专题学习研讨10次,各党支部坚持每周开展1次支部学习。通过深入推进学习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党委中心组织6次中共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予以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对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利用融媒体发表科研人员学习体会文章30多篇。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阐释工作,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理论阐述文章,先后在《内蒙古日报》以权威访谈形式发表。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党建活动,组织新党员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表彰3个先进党支部13名模范共产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自治区党委1+3”制度体系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三会一课”等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制定“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深刻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科研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科学研究】  2017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在研课题302项,年度新立项课题4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8项2017年,共结项课题5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子课题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7项,“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项目子项目2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课题鉴定获良好以上等次资助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8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资助8项;接受媒体采访及其他类科研成果及活动资助46项。全院出版著作10多部,完成论文、研究报告304篇,分别在自治区级及以上报刊上发表;报送各级各类信息1034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3篇,得到党中央其他领导批示1篇,中宣部综合采用47篇

    【科研成果】  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第六届优秀成果政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全区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白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的肯定性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采纳;《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共10册)作为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展中展出;《蒙古语数字化知识库》通过自治区民委验收,填补了蒙古文软件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蒙古语语料库资源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元史》汇注”项目入选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名单;起草的《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起草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览大纲》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通过;专家学者对国家、自治区最新政策、经济发展转型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实践》等报刊上公开发表,以报送《领导参阅》,出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等方式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咨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服务决策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学术活动】  2017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实施“开门办院”发展思路取得新进展。全院专家学者100多人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蒙古国等10余个国家和中国社科院及其他省区市社科院来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500余人次,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交流氛围更加浓厚5月2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调研,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带领班子部分成员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会商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张英伟等4名专家学者来院调研,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庆祝2017年“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民族法学研究基地”成立暨依法治区举措与成果报告、第五届“三少民族”学术研讨会等10多项学术会议,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承办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放与包容:文明互鉴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论坛,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科研人员参加“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7”年会、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新型智库研讨会议”、华北地区社科院第三十四届科研管理联席会、2017首届鄂伦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论坛近20项学术会议,对外交往更加深入;组织召开2016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集中向社会发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作为自治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先后到满洲里市、呼和浩特警备区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受到基层热烈欢迎;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蒙古国科学院达成新的合作意向,合作课题完成部分成果;珍藏的《阿勒坦汗传》《金字甘珠尔经》《蒙古源流》《大藏经·丹珠尔》等12件蒙古文古籍参加“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法治内蒙古建设研究迈上新征程

    【荣誉】  《蒙古语数字化知识库》项目通过自治区民委验收,填补了蒙古文软件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评为2016年度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办公室主任史卉被评为信息调研工作优秀组织者,张国庆被评为信息调研工作优秀信息员。牧区发展研究所党支部被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区直机关先进党支部”,杂志社牧仁同志被评为“区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7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全区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的肯定性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采纳。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MIT)主任巴图赛恒研究员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宣传办公室主任史卉在舆情信息工作中贡献突出,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授予“优秀个人”称号。文明副研究员入选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研究员荣登2017影响内蒙古经济的10位经济学家榜单”

    “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  1月21日,由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办公室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民族法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成立暨依法治区举措与成果报告会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成员单位代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公布研究基地从2016年自治区规划实施依法治区64项举措130多个可评价成果中评审出来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研究》等12项优秀成果

     

     

    1月21日,自治区“民族法学研究基地”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挂牌成立 (张国庆  供)

     

    2016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  1月19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召开科研成果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6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十大学术观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以及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工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元史》汇注”等项目进展情况和对外学术合作交流情况。“十大学术观点”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重要的学术品牌,这次发布的十大学术观点,是从2016年已出版的40部专著,已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已结项的310余项成果中筛选出来的。《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2016》(蓝皮书)则是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年度智库产品,已连续出版11本。这次发布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成果以出版多种蒙古学文献、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档案和阿拉善历史文化档案为标志,为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做出积极贡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二三期工程重要成果——《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包括《草原生态文化研究》等10本专著,巩固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草原文化研究体系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新成果、新体现。“《元史》汇注”项目于2009年立项,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第一次对《元史》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汇集考订的重大研究项目,2016年通过专家评审,获得著名《元史》研究专家周清澍、张帆肯定体现中外自明代至今的《元史》研究重要成果和当代《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2017年“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3月23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蒙古学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内蒙古心理学会、内蒙古社会心理学会、集宁师范学院协办的内蒙古庆祝“国际幸福日”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主题为“幸福观与幸福社会”,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自2015年发起开展“国际幸福日”庆祝活动以后第三次主办该项活动。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红十字会志愿者、呼和浩特市爱心妈妈协会创始人等社会知名人士共15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九万教授致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双宝介绍近三年组织的庆祝活动情况,来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党校的专家学者,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巩韶飞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魏刚、呼和浩特市爱心妈妈协会创始人张莲云等12位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围绕“幸福观与幸福社会”这一主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社会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幸福观解读、爱是幸福的源泉、个体和谐民族关系感知与生活满意关系研究、和谐家庭用爱铸就等方面进行发言

    【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  7月16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文化自信北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论坛主题为“草原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创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团英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党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论坛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研究员主持研讨。研究员吴团英在主旨发言中对草原文化研究的历程、特点等作系统总结,他介绍,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实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受到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2004年开始对草原文化进行研究,2005年1月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社科规划办立项支持,2007年7月结项,之后出版了12卷本的《草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该研究系列丛书连续两届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把草原文化研究与蒙古学一并列为自治区两大人文学科,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

    【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举办】  8月29日,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主题为“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草原文化与‘草原丝路’沿线文化”。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长白玉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开幕式。本届主题论坛由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办,内蒙古社科联、自治区卫计委、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协办。来自区内外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论坛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扬州大学、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17个省市自治区31个单位专家学者的应征论文80余篇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举办】  9月26日,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放与包容:文明互鉴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论坛开幕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蒙古国外交部国务秘书达·达瓦苏伦、蒙古国科学院副院长巴图额敦、哈萨克斯坦总统府新闻局阿拉木图局局长瓦列里·詹达乌列托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出席论坛并致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来自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23名知名专家和上海、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浙江、新疆、山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内外学者郝时远、那·图木尔、奥斯特洛夫斯基、瓦列里·詹达乌列托夫、王其格作精彩的大会学术报告。国内外近40名专家学者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文明互鉴”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务实合作”两个平行论坛的形式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论坛共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应征论文70余篇

    【《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落实】11月2日,内蒙古社科院党委书记刘少坤带领院党委班子部分成员一行7人赴中国社会科学院会商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接见了刘少坤书记,副院长李培林听取刘少坤关于落实《自治区党委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纪要》情况的介绍,两位领导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内蒙古社科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中国社科院办公厅副主任钟君、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进峰、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科研局科研合作处处长孙晶、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连鹏灵等领导和有关专家一起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领导共同沟通协商下一步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加强智库建设和实施创新工程,继续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加大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强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并夯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建设合作,完善基地的相关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双方科研和合作的长效机制。双方就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提出建议: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为基础平台,完善合作组织建设,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或举行高层领导会商,听取合作情况汇报,部署合作内容,决定重大合作项目,研究解决合作中重大问题;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设立双方合作内蒙古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定一个部门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方面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和区院合作事务的承办和组织协调,制定协议中确定的重大事项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跟踪协调落实;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基地协调委员会,并提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任基地协调委员会委员和基地办公室主任。副院长毅松、纪检委书记刘满贵、科研组织处处长王关区等同志参加座谈。

    “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11月16日,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召开。论坛由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哲学学会主办,内蒙古社科联承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少坤主持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出席并作主旨发2017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国际哲学节”的主题是“哲学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会专家就“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题阐发观点,并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国际哲学节还开展“北疆学术沙龙”专家访谈、“北疆讲坛”、学术研讨会、主题知识竞赛、优秀论文征文等系列活动。来自自治区社科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记者60余人参加会议

    【《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12月17日,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和赤峰学院联合主办的《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作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等院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参会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奖(张国庆  供)

    (撰稿人:孙国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