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 额尔古纳市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之间,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处)约50公里,西部和北部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边境线长671.4公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44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

    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33741户,总人口80640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40730人,女性人口39910人,各占总人口的50.5%和49.5%。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8618人,乡村人口22022人,各占总人口的72.7%和27.3%。全市共有21个民族。其中:汉族59479人,蒙古族7890人,回族6597人,俄罗斯族2592人,其他少数民族4082人。

    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527万元,同比下降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0679万元,同比下降19.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25848万元,同比增长0.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7517万元,同比增长26.8%。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下降8.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5∶14.5∶49。人均GDP 48459元,增速1.6%。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28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同口径下降4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亿元,增长3.1%。

    【农牧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3.5亿元,同比增长3.4%(可比速度)。全年粮食作物总播面积80113公顷,增长7.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66262公顷,大麦播种面积905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40754吨。其中:小麦产量361316吨,大麦产量42769吨。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头数72.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9%。其中:牛存栏77673头,比上年下降2.8%;羊603865只,比上年增长3.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857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952吨,牛肉产量4425吨,羊肉产量3882吨,禽肉产量598吨。

    农牧产业提质增效,投资1.3亿元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振兴奶业苜蓿行动、农机深松整地试点等16个强农惠农项目。新建、续建农田水利项目6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3万公顷。投入资金800余万元积极开展抗旱减灾工作,粮油总产量保持稳定。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甜菜、苜蓿、水飞蓟、胡麻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规模化养殖场达到80个,机械化挤奶率100%。农畜产品质量建设全面加强,16家企业纳入自治区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制度,落实草原确权面积51.87万公顷。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3350人次。

    【工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5.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49.5%,实现产品销售率93.8%。生产乳制品8894吨,同比下降34.5%;发电量130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原煤产量14.4万吨,同比下降3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3.8%。电力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晟通糖业年加工100万吨甜菜制糖项目主体封顶,丽丽娅面包生产展示中心及旅游服务项目投产,莫茅酒业年产7万吨矿泉水、晟丰能源天然气站项目竣工。持续完善工业园区平台条件,投入2424万元建设道路、电力线路、通讯光缆等基础设施,启动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共为65家中小企业融资1.2亿元。2017年,全部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28.12亿元,比上年下降13.8%。

    【旅游业】  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50.83亿元,增长8.5%;旅游人次517.7万人次,增长7.1%。《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编制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完成初稿,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初验。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验收。推动旅游机构体制改革,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管理,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景区建设提升速度加快,乌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极地梦境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白桦林景区、列夫湿地庄园分别晋升为国家AAAA级、AAA级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更具特色,成功举办额尔古纳湿地文化旅游节、俄罗斯民族文化节、室韦蒙源文化节、恩和油画小镇名家写生等活动。冬季旅游向市场化运作迈进,与深中旅合作举办了“亚洲北纬度假圈—额尔古纳冰雪娱乐季”系列活动。加强品牌推介力度,丽丽娅面包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特色村镇培育成果显现,莫尔道嘎特色小镇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室韦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

    【生态建设】  持续强化生态建设,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9万公顷,天保二期13.7万公顷,植树造林0.09万公顷。国有林场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打击非法侵占林地草地、私采滥挖野生药材等专项行动,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年禁牧13.33万公顷,草畜平衡33万公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禽畜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河长制,落实河流保护主体责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2万公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试点、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国家级试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境监测站新址建设和老热源厂烟气达标排放治理改造工程完工。

    【节能降耗】  2017年,额尔古纳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呈稳定下降趋势。全市12家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4.27万吨标准煤。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2.07%。

    【城市建设】  投资2600余万元加强市政设施建设,修建市区主次干道2.9公里,铺设沥青路面6.7公里、雨水管网2.7公里,街巷硬化18.6公里,更换主大街人行道板1.2公里。扩建哈撒尔广场7000平方米,新建哈撒尔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停车场,实施了天骄公园和孛尔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额尔古纳商业中心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1.2亿元加强城市供热体系建设,新热源厂2台58兆瓦锅炉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站、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完工。完成8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和36户绿色节能集成房屋建设工程。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23.7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万平方米。开展城市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广告牌匾综合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园林绿化,栽植各类树木6.7万株,铺植草坪2895平方米,市容市貌更加亮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有力推进,实现了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

    【基础设施建设】  拉布大林—哈达图一级公路、黑山头—室韦边防公路实现通车,黑山头—十八家三级公路完工。正阳—苏沁三级公路、朝阳中桥等4座危桥改造工程开工。通用机场、防火机场选址报告进入审批程序。临江防洪工程完工,恩和防洪工程、重要支流根河额尔古纳段工程、市区旧防洪坝改造工程进展有序。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河110千伏、室韦35千伏变电站工程和拉布大林10千伏小城镇电网改造工程完工。奇乾乡1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恩和哈达移动信号基站建成,改善了偏远乡镇生产生活条件。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37亿元,增长7.6%。从销售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8亿元,增长7.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亿元,增长9.2%,城镇消费放缓,乡村消费领先城镇消费1.9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和交流】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046.7万美元,下降68.9%,其中进口额完成3295.7万美元,下降72.1%;出口额完成751万美元,下降37.6%。全年口岸进出口货物22万吨,出入境旅客7.2万人。边境经济合作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边民互市贸易区实现试运营。黑山头口岸完成国门景区改造和进口粮食检验检疫初筛实验室建设,海关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室韦口岸围封13.8万平方米用地,新建了口岸大门。两口岸通关通道升级为智能卡口,通关便利化显著提高。天际草业5万吨饲草加工项目一期建成,实现饲草临时进口。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外联部、普里阿尔贡斯克区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组织演出团体参加俄罗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举办中俄蒙青少年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       

    【招商引资】  2017年,完成招商引资8.81亿元(区内资金:8.31亿元,区外资金0.5亿元)。其中,采掘业项目4个,引资额为18400万元;燃气生产和供应项目1个,引资额为2500万元;旅游业项目4个,引资额为30920万元;制造业项目2个,引资额为24800万元;热力生产和供应2个,引资额为11480万元。

    【通讯业】  全市邮电和通讯业务收入8269万元。全市固定电话用户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9万户,互联网用户2.1万户。               

    【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2149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5649万元,同比增长3.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6122万元,同比增长15.7%。

    【保险】  2017年,全市共有9家保险公司,全年合计保费收入11815.54万元,同比增长7.2%;各项理赔款合计5135万元,同比下降2.1%。

    【文化】  2017年,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6个,图书馆1个,文化演出团1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覆盖率98.45%;电视台3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9.73%。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举办首届文化旅游音乐节,大型原创俄罗斯族音乐剧《额尔古纳之恋》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俄罗斯族婚礼”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俄罗斯族巴斯克节传承人。

    【教育】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5所,教职工461人,在校学生2733人。全市共有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24人。全市共有小学10所,教职工516人,在校学生28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9所,教职工202人,在园幼儿1402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三中综合实验楼,改建教育科技综合楼和上库力幼儿园,对15所学校进行维修改造和安全设备升级。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建成呼伦贝尔市首家教育科技展厅,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投入使用。

    【卫生】  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01个,编制床位数427张,实有床位数42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7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自治区级卫生应急示范县通过验收,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镇和卫生村各两个,在全区率先实施高压灭菌在线监测项目。

    【人民生活】  2017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062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885元,同比增长8.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658元,同比增长7.9%。

    【社会保障】  2017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6366人,其中:企业单位参保22641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4473人,离退休人员1925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518人。在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保险3134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792人。工伤保险19320人,生育保险21030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914人,共2477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创业孵化成效显著,6家创业园投入运营,入驻创业实体453户,带动就业2297人。民生大厦投入使用,7个乡镇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29个社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首次实现“家门口”年检。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530元,市养老院、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成。投入“三项扶贫基金”62.1万元,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1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100张,收养人数53人。

    (撰稿人:王国柱 宋金香)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额尔古纳市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之间,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处)约50公里,西部和北部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边境线长671.4公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44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

    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33741户,总人口80640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40730人,女性人口39910人,各占总人口的50.5%和49.5%。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8618人,乡村人口22022人,各占总人口的72.7%和27.3%。全市共有21个民族。其中:汉族59479人,蒙古族7890人,回族6597人,俄罗斯族2592人,其他少数民族4082人。

    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527万元,同比下降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0679万元,同比下降19.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25848万元,同比增长0.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7517万元,同比增长26.8%。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下降8.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5∶14.5∶49。人均GDP 48459元,增速1.6%。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28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同口径下降4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亿元,增长3.1%。

    【农牧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3.5亿元,同比增长3.4%(可比速度)。全年粮食作物总播面积80113公顷,增长7.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66262公顷,大麦播种面积905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40754吨。其中:小麦产量361316吨,大麦产量42769吨。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头数72.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9%。其中:牛存栏77673头,比上年下降2.8%;羊603865只,比上年增长3.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857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952吨,牛肉产量4425吨,羊肉产量3882吨,禽肉产量598吨。

    农牧产业提质增效,投资1.3亿元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振兴奶业苜蓿行动、农机深松整地试点等16个强农惠农项目。新建、续建农田水利项目6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3万公顷。投入资金800余万元积极开展抗旱减灾工作,粮油总产量保持稳定。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甜菜、苜蓿、水飞蓟、胡麻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规模化养殖场达到80个,机械化挤奶率100%。农畜产品质量建设全面加强,16家企业纳入自治区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制度,落实草原确权面积51.87万公顷。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3350人次。

    【工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5.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49.5%,实现产品销售率93.8%。生产乳制品8894吨,同比下降34.5%;发电量130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原煤产量14.4万吨,同比下降3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3.8%。电力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晟通糖业年加工100万吨甜菜制糖项目主体封顶,丽丽娅面包生产展示中心及旅游服务项目投产,莫茅酒业年产7万吨矿泉水、晟丰能源天然气站项目竣工。持续完善工业园区平台条件,投入2424万元建设道路、电力线路、通讯光缆等基础设施,启动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共为65家中小企业融资1.2亿元。2017年,全部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28.12亿元,比上年下降13.8%。

    【旅游业】  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50.83亿元,增长8.5%;旅游人次517.7万人次,增长7.1%。《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编制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完成初稿,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初验。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验收。推动旅游机构体制改革,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管理,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景区建设提升速度加快,乌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极地梦境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白桦林景区、列夫湿地庄园分别晋升为国家AAAA级、AAA级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更具特色,成功举办额尔古纳湿地文化旅游节、俄罗斯民族文化节、室韦蒙源文化节、恩和油画小镇名家写生等活动。冬季旅游向市场化运作迈进,与深中旅合作举办了“亚洲北纬度假圈—额尔古纳冰雪娱乐季”系列活动。加强品牌推介力度,丽丽娅面包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特色村镇培育成果显现,莫尔道嘎特色小镇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室韦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

    【生态建设】  持续强化生态建设,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9万公顷,天保二期13.7万公顷,植树造林0.09万公顷。国有林场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打击非法侵占林地草地、私采滥挖野生药材等专项行动,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年禁牧13.33万公顷,草畜平衡33万公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禽畜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河长制,落实河流保护主体责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2万公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试点、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国家级试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境监测站新址建设和老热源厂烟气达标排放治理改造工程完工。

    【节能降耗】  2017年,额尔古纳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呈稳定下降趋势。全市12家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4.27万吨标准煤。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2.07%。

    【城市建设】  投资2600余万元加强市政设施建设,修建市区主次干道2.9公里,铺设沥青路面6.7公里、雨水管网2.7公里,街巷硬化18.6公里,更换主大街人行道板1.2公里。扩建哈撒尔广场7000平方米,新建哈撒尔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停车场,实施了天骄公园和孛尔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额尔古纳商业中心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1.2亿元加强城市供热体系建设,新热源厂2台58兆瓦锅炉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站、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完工。完成8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和36户绿色节能集成房屋建设工程。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23.7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万平方米。开展城市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广告牌匾综合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园林绿化,栽植各类树木6.7万株,铺植草坪2895平方米,市容市貌更加亮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有力推进,实现了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

    【基础设施建设】  拉布大林—哈达图一级公路、黑山头—室韦边防公路实现通车,黑山头—十八家三级公路完工。正阳—苏沁三级公路、朝阳中桥等4座危桥改造工程开工。通用机场、防火机场选址报告进入审批程序。临江防洪工程完工,恩和防洪工程、重要支流根河额尔古纳段工程、市区旧防洪坝改造工程进展有序。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河110千伏、室韦35千伏变电站工程和拉布大林10千伏小城镇电网改造工程完工。奇乾乡1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恩和哈达移动信号基站建成,改善了偏远乡镇生产生活条件。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37亿元,增长7.6%。从销售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8亿元,增长7.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亿元,增长9.2%,城镇消费放缓,乡村消费领先城镇消费1.9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和交流】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046.7万美元,下降68.9%,其中进口额完成3295.7万美元,下降72.1%;出口额完成751万美元,下降37.6%。全年口岸进出口货物22万吨,出入境旅客7.2万人。边境经济合作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边民互市贸易区实现试运营。黑山头口岸完成国门景区改造和进口粮食检验检疫初筛实验室建设,海关监管货场投入使用。室韦口岸围封13.8万平方米用地,新建了口岸大门。两口岸通关通道升级为智能卡口,通关便利化显著提高。天际草业5万吨饲草加工项目一期建成,实现饲草临时进口。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外联部、普里阿尔贡斯克区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组织演出团体参加俄罗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举办中俄蒙青少年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       

    【招商引资】  2017年,完成招商引资8.81亿元(区内资金:8.31亿元,区外资金0.5亿元)。其中,采掘业项目4个,引资额为18400万元;燃气生产和供应项目1个,引资额为2500万元;旅游业项目4个,引资额为30920万元;制造业项目2个,引资额为24800万元;热力生产和供应2个,引资额为11480万元。

    【通讯业】  全市邮电和通讯业务收入8269万元。全市固定电话用户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9万户,互联网用户2.1万户。               

    【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2149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5649万元,同比增长3.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6122万元,同比增长15.7%。

    【保险】  2017年,全市共有9家保险公司,全年合计保费收入11815.54万元,同比增长7.2%;各项理赔款合计5135万元,同比下降2.1%。

    【文化】  2017年,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6个,图书馆1个,文化演出团1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覆盖率98.45%;电视台3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9.73%。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举办首届文化旅游音乐节,大型原创俄罗斯族音乐剧《额尔古纳之恋》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俄罗斯族婚礼”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俄罗斯族巴斯克节传承人。

    【教育】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5所,教职工461人,在校学生2733人。全市共有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24人。全市共有小学10所,教职工516人,在校学生28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9所,教职工202人,在园幼儿1402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三中综合实验楼,改建教育科技综合楼和上库力幼儿园,对15所学校进行维修改造和安全设备升级。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建成呼伦贝尔市首家教育科技展厅,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投入使用。

    【卫生】  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01个,编制床位数427张,实有床位数42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7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自治区级卫生应急示范县通过验收,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镇和卫生村各两个,在全区率先实施高压灭菌在线监测项目。

    【人民生活】  2017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062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885元,同比增长8.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658元,同比增长7.9%。

    【社会保障】  2017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6366人,其中:企业单位参保22641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4473人,离退休人员1925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518人。在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保险3134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792人。工伤保险19320人,生育保险21030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914人,共2477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创业孵化成效显著,6家创业园投入运营,入驻创业实体453户,带动就业2297人。民生大厦投入使用,7个乡镇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29个社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首次实现“家门口”年检。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530元,市养老院、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成。投入“三项扶贫基金”62.1万元,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1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100张,收养人数53人。

    (撰稿人:王国柱 宋金香)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