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8卷  /  商务·旅游

2018卷

  • 旅游业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2017年2月,党中央编办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旅发委),是自治区政府主管旅游的综合经济部门,是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内设办公室、法规统计处、规划发展处、旅游促进处、旅游合作处、监督管理处、产业协调处和机关党委(人事处)等8个内设处室,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所、信息中心、宣传促进中心和产业研究开发中心4个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在编人员25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25人,共计50人2017年,全区接待旅游者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7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4.83万人次,同比增长3.89%;接待国内旅游者11461.19万人次,同比增长19.0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440.11亿元,同比增长26.72%,其中:创汇收入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9.39%;国内旅游收入3358.59亿元,同比增长27.43%

    【旅游产业规模】  截至年底,全区注册旅行社1057家,其中组团社94家,中俄边境社34家,中蒙边境社35家;星级饭店312家,其中5星级10家,4星级39家;A级旅游景区374家(AAAAA级4家,AAAA级117家,AAA级114家);持证导游9876名,领队671名

    【旅游产业大会】  2月8日,全区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把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安排和发展目标,从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自治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做出总动员和新部署。会议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8月3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自治区旅发委“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真抓实干,有所作为”。按照李纪恒批示精神,自治区旅发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深入盟市调研,召集不同层面的会议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旅游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要抓基础、上水平、抓重点、求突破,全力提升旅游竞争力。布小林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深化民族文化传承、利用与保护,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自治区旅发委积极贯彻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指示精神,在旅游开发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的科学利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基地建设】  全年在建重点项目166个,完成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10%。品牌景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额尔古纳湿地景区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敕勒川旅游区(哈素海)被评定为国家首批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内蒙古伊利集团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越野e族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空乐园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克什克腾石阵、五当召旅游区、胡杨林旅游区通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初评工作。全年创建AAAA级景区10家AAA景区14家。撤销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2家

    【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  2月27日,党中央编办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成为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自治区编办批复全区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全面加强旅游业发展的综合与统筹6月26日,在满洲里市举行自治区及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揭牌仪式,国家旅游局局长 ***、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

    【综合体制改革】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1+3+N”旅游综合体制改革,截至年底,伊金霍洛旗等9个旗县成立旅游警察,达茂旗等4地成立旅游工商分局,额济纳旗等4地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察右中旗旅游综合执法局成为全区综合执法的典范,旅游业综合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7月21日,自治区以“开放的中国:壮美内蒙古,诚邀五洲客”为主题,在外交部蓝厅隆重举行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外交部部长王毅,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分别致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主题推介,从全区丰富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草原文化、重要的生态功能、独特的资源禀赋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全面推介了内蒙古。8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布小林出席并致辞,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郑宜平作推介,展示内蒙古四季之美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在中蒙博览会期间,举办“万里茶道”国际旅游专题推介会,向国内外推介内蒙古旅游和“万里茶道”旅游产品201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倡导的 “万里茶道”旅游联盟宣传推广纳入国家对外推广战略,在丹麦和瑞典举行专题推介,内蒙古旅游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厕所革命】  2017年,全区累计投入厕所建设资金4.3亿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193座,超额完成“厕所革命”第一个三年计划任务,基本实现主要道路沿线、旅游节点、交通驿站等旅游厕所建设全覆盖,旅游厕所数量和档次都有了较大提升。厕所革命工作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2017年‘厕所革命’突出成果奖”

    【乡村旅游扶贫】  自治区旅发委与自治区发改委、扶贫办等11个部门共同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乡村(牧区)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合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扶贫深入发展。截至年底,全区有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点601家,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4317家,星级家庭接待户529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个2017年,全区接待乡村(牧区)旅游游客超过3500万人次,实现乡村(牧区)旅游收入约20亿元,全区乡村(牧区)旅游农牧民直接从业15万人,带动间接从业60多万人,通过旅游脱贫1.35万人。全年共投入旅游扶贫资金13.9亿元,开工建设130个旅游扶贫项目,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取得实效

    【红色旅游】  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贯彻落实<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区红色旅游业发展2017年,全区新增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1家。截至年底,全区有A级红色旅游景区25家,其中AAAA级9家,AAA级7家,AA级9家;非A级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93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9处。全区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98.06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约4.01亿元,带动全区直接就业4649人,间接就业18057人。在满洲里组织中俄红色旅游大型交流活动——千人自驾赴俄游——出关仪式,共组织出关车辆200余辆,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宣传营销】  突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联动全区19个城市全年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30分》投放55秒旅游整体形象广告,提升了“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的知名度。在内蒙古电视台、凤凰卫视、机场、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精准营销,参加国际旅游展等境外推广活动,巩固入境旅游市场。强化网络营销,与国内、区内主流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完善自治区旅游政务网、咨询网、微博和微信平台建设,搭建线上“内蒙古旅游旗舰店”,进行形象推广、产品售卖。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媒体宣传平台,在人民网、《中国旅游报》《内蒙古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提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中俄蒙(满洲里)冰雪旅游节等2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强化俄蒙、韩国等市场促销,在韩国、新加坡设立内蒙古旅游营销推广展示中心,扩大内蒙古旅游在海外影响力

    【区域旅游合作】  国际方面,重点推动中俄、中蒙旅游合作,组团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第二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并对俄罗斯、蒙古国进行访问;参加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与俄罗斯、蒙古国周边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共同商讨创新开发中俄蒙跨境旅游产品,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国内方面,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合作,在赤峰市举行辽吉黑蒙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在乌海市举办举行陕甘宁蒙“丝绸之路”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促进全区与周边省区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美丽中华——草原丝路行”内蒙古台湾旅游交流推广活动,向台湾旅游业界全面展示了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 

    【冬季旅游】  在阿尔山市举行“与冬奥同行、从阿尔山启程2017年内蒙古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国家旅游局局长 ***、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共同出席,开启2017年内蒙古冰雪旅游季。举办内蒙古冬季那达慕暨第十八届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和中国·满洲里第十九届中俄蒙国际冰雪节、锡林郭勒冰雪嘉年华、鄂尔多斯首届冰雪嘉年华等一系列冬季冰雪节庆活动。全年冬季旅游接待人数300万人,收入突破76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通过并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并于2017年12月1日公布实施。修订后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八章、六十九条,着眼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重点工作,标志着内蒙古依法兴旅、依法治旅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内蒙古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十四届服装服饰艺术节】  11月27日至12月1日,第十四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在呼和浩特举行,艺术节以“美在内蒙古·霓尚草原”为主题,举办服装服饰展示、比赛、颁奖、精品展演、服装销售与研讨等多项活动。共有来自内蒙古、吉林、新疆、云南等省区的142支代表队,共1249人报名参加。另外,特邀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民族服装服饰代表队,以及内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代表演。此次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旅游文化盛会,向国内外展示蒙古族服装服饰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  由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全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联合自治区金融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印发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建立重点旅游项目融资信息库,优化旅游业发展投资环境。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镇旅游全域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城镇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与自治区体育局共同起草《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优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环境

    【内蒙古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坐落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由历史文化区、祭祀文化区、民俗文化区、草原观光区、休闲娱乐区等5个功能分区组成。旅游区内文物和旅游景点34处,是集中展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鄂尔多斯民俗文化、蒙古族宫廷文化的草原帝王陵旅游景区。是著名草原文化旅游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内的核心景点陵宫大殿,金碧辉煌,似翱翔天宇、搏击长空的雄鹰,在俯瞰这片苍茫大地;开天辟地、高大雄伟的气壮山河门景;栩栩如生、气势恢宏的铁马金帐群雕;横跨亚欧、疆域辽阔的欧亚版图广场;结构为蒙古文字造型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两匹神骏雕塑巍然屹立的中心广场;供奉苍天圣物,无敌战神的苏勒德祭坛;会带给人们福气与好运的甘德尔敖包;寓意吉祥的额希哈屯殿;体现成吉思汗戎马生涯缩影的铜马广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融合的山门牌楼;象征九十九重天,吉祥福禄的九十九级台阶;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展厅,等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成吉思汗这位伟人的赫赫功绩,象征着成吉思汗所向披靡,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再现了蒙古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响沙湾旅游区  响沙湾旅游景区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莲沙度假岛上硕大的莲花酒店是地球上的唯一,不用砖、瓦、沙、石、水泥、钢筋而建造的绿色建筑,环保生态,入选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全球度假酒店中唯一的中国酒店,是一个放松身体和心灵的地方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是国家级AAAAA景区,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由套娃景区和国门景区组成,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精粹,是一个集旅游景观、酒店餐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套娃广场景区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形象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景区,是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被誉为“国内最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园”

    景区由主题园区、主题娱乐、主题酒店三部分组成。主题园区的建筑以俄罗斯代表性建筑为蓝本,比例缩小后再现于园区内,拥有以莫斯科红场为建筑元素的景区入口和游客中心、以圣彼得堡喋血大教堂为外观的俄罗斯民俗体验馆、以伊萨基辅大教堂为建筑形象的中俄友谊展览馆,以及将俄罗斯特色建筑按原比例建设的俄罗斯工艺品及特色食品加工直营店等;景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文化演艺场馆及现代化体验主题娱乐场所及设施,内设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大马戏演艺剧场、球幕飞翔影院、梦幻全息芭蕾舞剧场、套娃俄蒙演艺餐厅、印象套娃实景演艺及高科技室内外游乐场等;套娃主题酒店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套娃建筑,房间总数1000余间,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特色度假酒店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和蒙古国四大草原交汇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景区内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寒温带湿润区,原始森林绵延千里,溢翠滴绿。植被类型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80%,原生态自然环境良好,物种资源独特而丰富,主要植物有522种,野生动物90多种

    公园属于火山熔岩地貌,火山温泉星罗棋布,奇岩怪石姿态万千,堪称火山地质博物馆。地质遗迹神奇而多样,拥有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台地,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温)泉群,拥有50余座火山锥,19个高位火山口,8大天池,9大熔岩堰塞湖

    公园旅游资源富集,组合度好、愉悦度高,集原始性、神奇性、多样性于一身,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冰雪世界、民俗文化、边境口岸等旅游资源。截至年底,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阿尔山天池、驼峰岭天池、不冻河、三潭峡、地池、石塘林、龟背岩、杜鹃湖、大峡谷、玫瑰峰等,是集旅游观光、科研考察、度假疗养、科普教育、娱乐探险为一体的最具中国北方鲜明特色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撰稿人:吉艳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旅游业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2017年2月,党中央编办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旅发委),是自治区政府主管旅游的综合经济部门,是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内设办公室、法规统计处、规划发展处、旅游促进处、旅游合作处、监督管理处、产业协调处和机关党委(人事处)等8个内设处室,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所、信息中心、宣传促进中心和产业研究开发中心4个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在编人员25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25人,共计50人2017年,全区接待旅游者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7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4.83万人次,同比增长3.89%;接待国内旅游者11461.19万人次,同比增长19.0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440.11亿元,同比增长26.72%,其中:创汇收入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9.39%;国内旅游收入3358.59亿元,同比增长27.43%

    【旅游产业规模】  截至年底,全区注册旅行社1057家,其中组团社94家,中俄边境社34家,中蒙边境社35家;星级饭店312家,其中5星级10家,4星级39家;A级旅游景区374家(AAAAA级4家,AAAA级117家,AAA级114家);持证导游9876名,领队671名

    【旅游产业大会】  2月8日,全区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把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安排和发展目标,从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自治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做出总动员和新部署。会议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8月3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自治区旅发委“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真抓实干,有所作为”。按照李纪恒批示精神,自治区旅发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深入盟市调研,召集不同层面的会议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旅游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要抓基础、上水平、抓重点、求突破,全力提升旅游竞争力。布小林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深化民族文化传承、利用与保护,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自治区旅发委积极贯彻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指示精神,在旅游开发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的科学利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基地建设】  全年在建重点项目166个,完成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10%。品牌景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额尔古纳湿地景区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敕勒川旅游区(哈素海)被评定为国家首批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内蒙古伊利集团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越野e族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空乐园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克什克腾石阵、五当召旅游区、胡杨林旅游区通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初评工作。全年创建AAAA级景区10家AAA景区14家。撤销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2家

    【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  2月27日,党中央编办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成为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自治区编办批复全区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全面加强旅游业发展的综合与统筹6月26日,在满洲里市举行自治区及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揭牌仪式,国家旅游局局长 ***、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

    【综合体制改革】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1+3+N”旅游综合体制改革,截至年底,伊金霍洛旗等9个旗县成立旅游警察,达茂旗等4地成立旅游工商分局,额济纳旗等4地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察右中旗旅游综合执法局成为全区综合执法的典范,旅游业综合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7月21日,自治区以“开放的中国:壮美内蒙古,诚邀五洲客”为主题,在外交部蓝厅隆重举行内蒙古全球推介活动,外交部部长王毅,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分别致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主题推介,从全区丰富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草原文化、重要的生态功能、独特的资源禀赋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全面推介了内蒙古。8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布小林出席并致辞,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郑宜平作推介,展示内蒙古四季之美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在中蒙博览会期间,举办“万里茶道”国际旅游专题推介会,向国内外推介内蒙古旅游和“万里茶道”旅游产品201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倡导的 “万里茶道”旅游联盟宣传推广纳入国家对外推广战略,在丹麦和瑞典举行专题推介,内蒙古旅游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厕所革命】  2017年,全区累计投入厕所建设资金4.3亿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193座,超额完成“厕所革命”第一个三年计划任务,基本实现主要道路沿线、旅游节点、交通驿站等旅游厕所建设全覆盖,旅游厕所数量和档次都有了较大提升。厕所革命工作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2017年‘厕所革命’突出成果奖”

    【乡村旅游扶贫】  自治区旅发委与自治区发改委、扶贫办等11个部门共同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乡村(牧区)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合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扶贫深入发展。截至年底,全区有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点601家,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4317家,星级家庭接待户529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个2017年,全区接待乡村(牧区)旅游游客超过3500万人次,实现乡村(牧区)旅游收入约20亿元,全区乡村(牧区)旅游农牧民直接从业15万人,带动间接从业60多万人,通过旅游脱贫1.35万人。全年共投入旅游扶贫资金13.9亿元,开工建设130个旅游扶贫项目,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取得实效

    【红色旅游】  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贯彻落实<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区红色旅游业发展2017年,全区新增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1家。截至年底,全区有A级红色旅游景区25家,其中AAAA级9家,AAA级7家,AA级9家;非A级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93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9处。全区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98.06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约4.01亿元,带动全区直接就业4649人,间接就业18057人。在满洲里组织中俄红色旅游大型交流活动——千人自驾赴俄游——出关仪式,共组织出关车辆200余辆,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宣传营销】  突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联动全区19个城市全年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30分》投放55秒旅游整体形象广告,提升了“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的知名度。在内蒙古电视台、凤凰卫视、机场、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精准营销,参加国际旅游展等境外推广活动,巩固入境旅游市场。强化网络营销,与国内、区内主流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完善自治区旅游政务网、咨询网、微博和微信平台建设,搭建线上“内蒙古旅游旗舰店”,进行形象推广、产品售卖。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媒体宣传平台,在人民网、《中国旅游报》《内蒙古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提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中俄蒙(满洲里)冰雪旅游节等2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强化俄蒙、韩国等市场促销,在韩国、新加坡设立内蒙古旅游营销推广展示中心,扩大内蒙古旅游在海外影响力

    【区域旅游合作】  国际方面,重点推动中俄、中蒙旅游合作,组团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第二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并对俄罗斯、蒙古国进行访问;参加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与俄罗斯、蒙古国周边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共同商讨创新开发中俄蒙跨境旅游产品,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国内方面,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合作,在赤峰市举行辽吉黑蒙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在乌海市举办举行陕甘宁蒙“丝绸之路”旅游协同发展旅游推广活动,促进全区与周边省区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美丽中华——草原丝路行”内蒙古台湾旅游交流推广活动,向台湾旅游业界全面展示了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 

    【冬季旅游】  在阿尔山市举行“与冬奥同行、从阿尔山启程2017年内蒙古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国家旅游局局长 ***、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共同出席,开启2017年内蒙古冰雪旅游季。举办内蒙古冬季那达慕暨第十八届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和中国·满洲里第十九届中俄蒙国际冰雪节、锡林郭勒冰雪嘉年华、鄂尔多斯首届冰雪嘉年华等一系列冬季冰雪节庆活动。全年冬季旅游接待人数300万人,收入突破76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通过并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并于2017年12月1日公布实施。修订后的《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八章、六十九条,着眼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重点工作,标志着内蒙古依法兴旅、依法治旅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内蒙古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十四届服装服饰艺术节】  11月27日至12月1日,第十四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在呼和浩特举行,艺术节以“美在内蒙古·霓尚草原”为主题,举办服装服饰展示、比赛、颁奖、精品展演、服装销售与研讨等多项活动。共有来自内蒙古、吉林、新疆、云南等省区的142支代表队,共1249人报名参加。另外,特邀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民族服装服饰代表队,以及内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代表演。此次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旅游文化盛会,向国内外展示蒙古族服装服饰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  由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全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联合自治区金融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印发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建立重点旅游项目融资信息库,优化旅游业发展投资环境。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镇旅游全域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城镇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与自治区体育局共同起草《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优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环境

    【内蒙古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坐落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由历史文化区、祭祀文化区、民俗文化区、草原观光区、休闲娱乐区等5个功能分区组成。旅游区内文物和旅游景点34处,是集中展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鄂尔多斯民俗文化、蒙古族宫廷文化的草原帝王陵旅游景区。是著名草原文化旅游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内的核心景点陵宫大殿,金碧辉煌,似翱翔天宇、搏击长空的雄鹰,在俯瞰这片苍茫大地;开天辟地、高大雄伟的气壮山河门景;栩栩如生、气势恢宏的铁马金帐群雕;横跨亚欧、疆域辽阔的欧亚版图广场;结构为蒙古文字造型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两匹神骏雕塑巍然屹立的中心广场;供奉苍天圣物,无敌战神的苏勒德祭坛;会带给人们福气与好运的甘德尔敖包;寓意吉祥的额希哈屯殿;体现成吉思汗戎马生涯缩影的铜马广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融合的山门牌楼;象征九十九重天,吉祥福禄的九十九级台阶;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展厅,等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成吉思汗这位伟人的赫赫功绩,象征着成吉思汗所向披靡,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再现了蒙古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响沙湾旅游区  响沙湾旅游景区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莲沙度假岛上硕大的莲花酒店是地球上的唯一,不用砖、瓦、沙、石、水泥、钢筋而建造的绿色建筑,环保生态,入选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全球度假酒店中唯一的中国酒店,是一个放松身体和心灵的地方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是国家级AAAAA景区,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由套娃景区和国门景区组成,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精粹,是一个集旅游景观、酒店餐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套娃广场景区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形象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景区,是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被誉为“国内最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园”

    景区由主题园区、主题娱乐、主题酒店三部分组成。主题园区的建筑以俄罗斯代表性建筑为蓝本,比例缩小后再现于园区内,拥有以莫斯科红场为建筑元素的景区入口和游客中心、以圣彼得堡喋血大教堂为外观的俄罗斯民俗体验馆、以伊萨基辅大教堂为建筑形象的中俄友谊展览馆,以及将俄罗斯特色建筑按原比例建设的俄罗斯工艺品及特色食品加工直营店等;景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文化演艺场馆及现代化体验主题娱乐场所及设施,内设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大马戏演艺剧场、球幕飞翔影院、梦幻全息芭蕾舞剧场、套娃俄蒙演艺餐厅、印象套娃实景演艺及高科技室内外游乐场等;套娃主题酒店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套娃建筑,房间总数1000余间,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特色度假酒店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和蒙古国四大草原交汇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景区内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寒温带湿润区,原始森林绵延千里,溢翠滴绿。植被类型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80%,原生态自然环境良好,物种资源独特而丰富,主要植物有522种,野生动物90多种

    公园属于火山熔岩地貌,火山温泉星罗棋布,奇岩怪石姿态万千,堪称火山地质博物馆。地质遗迹神奇而多样,拥有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台地,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温)泉群,拥有50余座火山锥,19个高位火山口,8大天池,9大熔岩堰塞湖

    公园旅游资源富集,组合度好、愉悦度高,集原始性、神奇性、多样性于一身,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冰雪世界、民俗文化、边境口岸等旅游资源。截至年底,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阿尔山天池、驼峰岭天池、不冻河、三潭峡、地池、石塘林、龟背岩、杜鹃湖、大峡谷、玫瑰峰等,是集旅游观光、科研考察、度假疗养、科普教育、娱乐探险为一体的最具中国北方鲜明特色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撰稿人:吉艳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