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8卷  /  金融·保险

2018卷

  •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1999年1月1日成立。内设28个处室,业务管辖11个盟市中心支行,77个旗县支行

    截至年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925.8亿元,贷款余额21456亿元,贷款较年初新增2095亿元,同比少增125.3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1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亿元

    【窗口指导】  加强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定期分析金融运行情况,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开展全区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和银企对接,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全区企业通过平台融资426亿元

    【资金支持】  年末,全区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分别为76亿元21.3亿元,再贴现余额26.6亿元,合计123.9亿元,全年发放常备借贷便利169亿元。推动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次级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精准扶贫】  对接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与财政扶贫资金合力,通过贴息、优惠利率、奖补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降低贷款利率,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企业负担。年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24.9亿元,同比增长29%;全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32.1亿元,累计支持9.1万余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  督促指导金融机构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大企业转型升级和债务重组。支持房地产去库存,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1%。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抵押补充贷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年末全区利用央行抵押补充贷款发放棚改贷款余额占全区棚户区改造贷款余额66.3%。支持创业创新,联合出台《内蒙古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年末全区创业担保贷款余额45.1亿元。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牵头制定《内蒙古普惠金融试点方案》,成功发行西部地区首单城商行绿色金融债

    【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推广】  年内,有5家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6家机构加入同业拆借市场。组织召开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金融债券发行推介会,引导和支持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直接融资工具筹措资金,全年全区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0.5亿元

    【风险监测评估】  及时掌握煤炭、钢铁、房地产行业及政府融资平台不良贷款走势,开展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贷款投向和逾期贷款真实性核,对344家大额融资企业进行风险监测,配合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持续跟踪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动态变化,并提出风险化解合理化建议。制定《处置投保机构风险事件应对预案》,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存款保险知识。印发《2017年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方案》,深入组织开展违法违规金融广告治理工作

    【反洗钱监管】  创新建立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鄂(鄂尔多斯)三市“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协作联动机制,探索开展特定非领域反洗钱监管。建立反洗钱分类评级系统和可疑交易数据库,提升工作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承担地区反恐、反腐败、禁毒、维稳等相关工作任务,维护公众利益和地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金融改革】  发挥利率市场自律机制的行业自律协调作用,组织开展利率定价行为评估,引导存款利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加强利率监测分析,研发利率报备校验系统并被总行在全国推广。指导地方法人机构提升主动负债能力,扩大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发行范围。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完善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和缓释机制建设,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经验被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简报采用。年末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余额28.1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其中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余额28亿元,居全国第3位。落实“放管服”改革政策,采用个案集审方式促成全国首笔企业外债与境外放款相互抵顶。落实允许内保外贷资金调回境内和扩大国内外汇贷款结汇范围等流入端改革政策,持汇主体资金使用更加便利。推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落实,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推动跨国公司开展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集中业务,促进大型企业资金集约管理。全区8家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通过资金池跨境使用资金23.9亿美元6家企业集团开办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资金池净流入上限为236.3亿元

    【区域金融对外开放】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现稳步发展,全年全区人民币跨境收支308.8亿元,其中对蒙古国人民币跨境收支117.5亿元,占全国对蒙古国人民币跨境收支总额88%。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金融开放,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与蒙古国央行建立常态化信息互换交流机制,为人民币在蒙古国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拓展双边代理行关系,辖内银行与俄蒙商业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62个。优化人民币与蒙图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清算,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引入境外机构参与小币种区域交易的地区。至年末,境内6家银行累计开展蒙图交易头寸交易42.1亿蒙图

    【外汇管理】  对涉汇主体的政策传导和舆情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合规开展业务。落实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促进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实施边境贸易差异化管理,对244家企业设置边境贸易企业标识进行专项监测,为不同层次市场主体包容性发展提供政策空间。与商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境外投资数据交换机制,支持自治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工作。指导辖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及后续资金使用,帮助企业利用意愿结汇政策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金融服务】  实施投诉分类标准试点,开展支付服务领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金融消费投诉咨询专项检查,对全区金融机构金融消保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与处理机制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办结率100%。落实金融统计和调查各项制度,做好“两权”抵押贷款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开展产业基金统计,及时为上级行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内蒙古金融学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学会和《北方金融》杂志平台作用,努力打造新型金融智库,有效提升金融科研水平。强化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推动金融机构开办IIIII类账户业务。规范和促进新兴支付工具发展,推动电票推广示范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持续改善农牧区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助农金融服务点与电商等融合发展。推广金融IC卡多用途应用,年内金融IC卡平台已在公交、校园、企业园区等30个项目上线。加强发行基金调拨和残损币销毁管理,满足全区现金需求。强化发行库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切实防控发行库管理风险。组织现金服务进社区、进市场,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加大假币犯罪打击力度,探索与毗邻国家的反假货币监管和合作。提升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坚守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创新建立四级审批制度,完善预算资金运行监督制衡机制。国库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盟市财政支出业务电子化联网有序推进。制定《自治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实施意见》,推动自治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征信业的监督管理,保护企业、个人信息安全。充分发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为全区银行机构发放贷款提供服务。推进自治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自治区中小企业和农牧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加强征信机构管理,开展备案机构清理工作,全面监测征信机构业务活动,严肃维护征信市场秩序

    【金融知识宣传】  组织“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区累计开展主题宣传6946次,受众246万人次。推进国民金融教育,组织编写金融知识普及教材6本,其中《金融常识教育读本征信篇》由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作序。建成诚信教育实践基地112家,在高校开办《现代征信学》课程。拍摄的诚信文化宣传微电影《草原花》获得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电影节入围奖,制作反假货币知识动漫宣传片在内蒙古电视台滚动播出。联合自治区有关单位,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电影《人间正道》片头嵌入宣传片的形式开展反洗钱知识普及,全区机关单位38万干部职工参与观影活动

    (撰稿人:岳士发  席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1999年1月1日成立。内设28个处室,业务管辖11个盟市中心支行,77个旗县支行

    截至年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925.8亿元,贷款余额21456亿元,贷款较年初新增2095亿元,同比少增125.3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1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亿元

    【窗口指导】  加强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定期分析金融运行情况,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开展全区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和银企对接,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全区企业通过平台融资426亿元

    【资金支持】  年末,全区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分别为76亿元21.3亿元,再贴现余额26.6亿元,合计123.9亿元,全年发放常备借贷便利169亿元。推动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次级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精准扶贫】  对接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与财政扶贫资金合力,通过贴息、优惠利率、奖补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降低贷款利率,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企业负担。年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24.9亿元,同比增长29%;全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32.1亿元,累计支持9.1万余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  督促指导金融机构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大企业转型升级和债务重组。支持房地产去库存,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1%。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抵押补充贷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年末全区利用央行抵押补充贷款发放棚改贷款余额占全区棚户区改造贷款余额66.3%。支持创业创新,联合出台《内蒙古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年末全区创业担保贷款余额45.1亿元。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牵头制定《内蒙古普惠金融试点方案》,成功发行西部地区首单城商行绿色金融债

    【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推广】  年内,有5家机构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6家机构加入同业拆借市场。组织召开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金融债券发行推介会,引导和支持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直接融资工具筹措资金,全年全区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0.5亿元

    【风险监测评估】  及时掌握煤炭、钢铁、房地产行业及政府融资平台不良贷款走势,开展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贷款投向和逾期贷款真实性核,对344家大额融资企业进行风险监测,配合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持续跟踪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动态变化,并提出风险化解合理化建议。制定《处置投保机构风险事件应对预案》,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存款保险知识。印发《2017年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方案》,深入组织开展违法违规金融广告治理工作

    【反洗钱监管】  创新建立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鄂(鄂尔多斯)三市“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协作联动机制,探索开展特定非领域反洗钱监管。建立反洗钱分类评级系统和可疑交易数据库,提升工作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承担地区反恐、反腐败、禁毒、维稳等相关工作任务,维护公众利益和地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金融改革】  发挥利率市场自律机制的行业自律协调作用,组织开展利率定价行为评估,引导存款利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加强利率监测分析,研发利率报备校验系统并被总行在全国推广。指导地方法人机构提升主动负债能力,扩大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发行范围。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完善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和缓释机制建设,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经验被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简报采用。年末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余额28.1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其中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余额28亿元,居全国第3位。落实“放管服”改革政策,采用个案集审方式促成全国首笔企业外债与境外放款相互抵顶。落实允许内保外贷资金调回境内和扩大国内外汇贷款结汇范围等流入端改革政策,持汇主体资金使用更加便利。推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落实,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推动跨国公司开展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集中业务,促进大型企业资金集约管理。全区8家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通过资金池跨境使用资金23.9亿美元6家企业集团开办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资金池净流入上限为236.3亿元

    【区域金融对外开放】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现稳步发展,全年全区人民币跨境收支308.8亿元,其中对蒙古国人民币跨境收支117.5亿元,占全国对蒙古国人民币跨境收支总额88%。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金融开放,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与蒙古国央行建立常态化信息互换交流机制,为人民币在蒙古国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拓展双边代理行关系,辖内银行与俄蒙商业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62个。优化人民币与蒙图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清算,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引入境外机构参与小币种区域交易的地区。至年末,境内6家银行累计开展蒙图交易头寸交易42.1亿蒙图

    【外汇管理】  对涉汇主体的政策传导和舆情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合规开展业务。落实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促进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实施边境贸易差异化管理,对244家企业设置边境贸易企业标识进行专项监测,为不同层次市场主体包容性发展提供政策空间。与商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境外投资数据交换机制,支持自治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工作。指导辖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及后续资金使用,帮助企业利用意愿结汇政策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金融服务】  实施投诉分类标准试点,开展支付服务领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金融消费投诉咨询专项检查,对全区金融机构金融消保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与处理机制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办结率100%。落实金融统计和调查各项制度,做好“两权”抵押贷款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开展产业基金统计,及时为上级行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内蒙古金融学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学会和《北方金融》杂志平台作用,努力打造新型金融智库,有效提升金融科研水平。强化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推动金融机构开办IIIII类账户业务。规范和促进新兴支付工具发展,推动电票推广示范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持续改善农牧区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助农金融服务点与电商等融合发展。推广金融IC卡多用途应用,年内金融IC卡平台已在公交、校园、企业园区等30个项目上线。加强发行基金调拨和残损币销毁管理,满足全区现金需求。强化发行库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切实防控发行库管理风险。组织现金服务进社区、进市场,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加大假币犯罪打击力度,探索与毗邻国家的反假货币监管和合作。提升国库会计核算质量,坚守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创新建立四级审批制度,完善预算资金运行监督制衡机制。国库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盟市财政支出业务电子化联网有序推进。制定《自治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实施意见》,推动自治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征信业的监督管理,保护企业、个人信息安全。充分发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为全区银行机构发放贷款提供服务。推进自治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自治区中小企业和农牧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加强征信机构管理,开展备案机构清理工作,全面监测征信机构业务活动,严肃维护征信市场秩序

    【金融知识宣传】  组织“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区累计开展主题宣传6946次,受众246万人次。推进国民金融教育,组织编写金融知识普及教材6本,其中《金融常识教育读本征信篇》由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作序。建成诚信教育实践基地112家,在高校开办《现代征信学》课程。拍摄的诚信文化宣传微电影《草原花》获得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电影节入围奖,制作反假货币知识动漫宣传片在内蒙古电视台滚动播出。联合自治区有关单位,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电影《人间正道》片头嵌入宣传片的形式开展反洗钱知识普及,全区机关单位38万干部职工参与观影活动

    (撰稿人:岳士发  席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