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9卷  /  文化传媒

2009卷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局长:刘永欣

    副局长:王增

    纪检组长:董庭玉(女)

    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关方方(蒙古族)

    副局长:王大为

    内蒙古电台台长:张兴茂

    副局长:牧仁(蒙古族)

    副巡视员:邹韬

    【概况】内蒙古广播影视业自1950111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至2008年,已走过57年的风雨历程。

    2008年,全区共有盟市级以上电台13座,电视台14座,旗县级广播电视台76座。全区共有广播节目119套,全年播出5万多小时;电视节目119套,全年播出5万多小时。内蒙古电台已形成8个频率播出的专业化布局,全天播出近150小时。内蒙古电视台已形成8个频道播出的专业化格局,全天播出近140小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国家生产故事片和译制影片的重点厂家之一,形成年产影片20部、译制片45部、电视剧60集的生产能力。40多年来,该厂共拍摄电影故事片148部,纪录片153部,电视剧443集,并获多个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奖项。

    内蒙古也是全国唯一规模生产译制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基地。内蒙古电台蒙古语广播节目每天播出18小时16分钟,年生产能力达5 930小时。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每天播出18小时35分钟,已具备年译制电视剧1 100集、动画片365集、专题译制片365期、自办栏目2 500期的生产能力。蒙古语广播电视卫星节目分别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乌兰乌德等城市落地入户,实际上发挥着“国家蒙古语台”的独特外宣作用。

    内蒙古蒙汉语广播电视节目通过中星6B卫星传输,覆盖全国全境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内蒙古汉语卫视在全国有效覆盖人口达2.16亿。全区有5 814公里的广播电视微波干线,是全国省级最长的微波干线;全区广播电视光缆网长达3.97万公里,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全区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57座,调频发射台746座,电视发射台2 323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505 823座;有线电视用户260多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150万户。构建了“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干线贯东西,台站遍全区”的传输覆盖体系。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2.98%91.44%,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30%。近几年,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党中央投资8.5亿元,更新、新增727部广播电视发射机。

    内蒙古广电局直属25个企事业单位,在职正式职工2 999人(不含各盟市网络分公司职工及各单位聘用人员)。通过实施工才工程,内蒙古广播影视培养了一大批名编辑、记者、名播音员、主持人、名编剧、名导演、名制片和高级技术人才。2008年,全区广播影视系统从业人员1.54万人(不含乡级广播站),其中编辑、记者3 550人,播音员、主持人722人,工程技术人员3 133人,高级职称977人。有2人获“韬奋奖”,5人获“全国百佳记者”称号,13人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电视艺术家称号。麦丽丝、王新民、冉平、孟凡耀、康洪雷、陈枰、艾丽娅、宁才、图门等已成为全国影视界的名人。

    【宣传工作】

    十七大精神宣传广泛深入全区各级电台、电视台陆续开设《科学发展中的内蒙古》、《解读十七大报告》等专栏专题,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十七大精神,播发“科学发展观与老百姓”等访谈节目,播出“科学发展在内蒙古”等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全区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奥运会宣传全面及时内蒙古广播电视从采集奥运圣火开始相继开设“草原儿女迎奥运 ”等30多个专栏,介绍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理念,报道全区各族人民喜迎奥运的情况。对火炬在自治区传递和内蒙古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进行了多场直播。

    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浓墨重彩内蒙古广播电视相继推出《春风化雨润草原》、《经典内蒙古、辉煌三十年》、《体验改革、见证开放》、《历程》等专栏专题,播出反映全区各地各条战线30年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成就性报道,全景式展示全区各地30年来的发展变化。

    抗震救灾宣传及时准确“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系统紧急动员,迅速组织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各频率频道不间断播出抗震救灾最新情况,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支援灾区的感人事迹,大密度、全方位报道内蒙古的救援举措和爱心行动。全区各地广电媒体联合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先后发起组织多场爱心捐助活动,筹集1.64亿元资金和大批救灾物资。

    此外,内蒙古广播电视还及时报道抗击南方雨雪灾害、“三鹿奶粉”事件、“神七”飞天等重大事件,舆论引导正确有力。

    对外宣传成绩显著内蒙古电台进一步加强蒙古语广播在乌兰巴托落地工作,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在乌兰巴托、乌兰乌德的入户率和影响力继续扩大。内蒙古汉语卫视努力扩大覆盖范围,覆盖总人口突破3亿人。各盟市电台、电视台也不断加大对外协作与交流,外宣效果明显。

    【荣誉】2008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共获国家级奖38项,其中,内蒙古电视台的连续报道《延续光明——李莹捐献眼角膜感动中国事件》和访谈节目《不约而至的彩铃》双双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8年汉语春晚《多彩内蒙古》和蒙古语春晚《美丽家园》在中国视协全国春晚、春节文艺节目评选会上分别获得“最佳创作奖”和“好作品奖”。内蒙古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合办的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里》获得春节特别节目“最佳创作奖”。

    【三大惠民工程】2008年,自治区加快推进三项惠民工程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全区抓住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的机遇,制定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国家补助资金2 965万元已经到位,自治区补助资金已经落实,对全区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村实施覆盖。自治区西新工程国家投入建设资金1 550万元,新建的乌拉盖077、四子王078两个中波台,室韦081、甘其毛道082、策克083三个口岸调频台开始试播。全区党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国家累计投入1.6亿元,20086月底前完成154个台站、321部调频和电视发射机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任务。

    2008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05%92.72%,增长1.07%1.28%

    【安全播出工作】2008年,在全区开展“安全播出月”活动,认真排查隐患,严格规章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预警发布平台的作用,狠抓安全播出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年安全播出的各项管理目标圆满完成。全区209个无线发射台播出5 453 217.3小时,台内停播率为0.46/百小时,其中55个中短波发射台连续8年“三满”播出合格率达99%以上。

    【有线电视服务】2008年,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局党组确定2008年为有线电视网络“优质服务年”。全区各级广电管理部门和有线网络公司积极响应,切实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封闭式服务为公开承诺式服务,努力解决服务机制错位问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各地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2008年,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17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0万户。

    【依法管理】全区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和制作经营机构的监管,先后审查29宗行政许可事项,查处121条违规广告,查处并关闭12家违法视听节目网站,集中拆除9 000多套非法安装的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查处74个非法销售点,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广播电视发展秩序。 

    【产业发展】全区广播电视创收收入1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62亿元,增幅16.54%。盟市级创收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有4个,其中增幅最高的呼和浩特市增长42.3%;旗县实际创收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有12个,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最高的宁城县收入达183.7万元。

    (张志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局长:刘永欣

    副局长:王增

    纪检组长:董庭玉(女)

    内蒙古电视台台长:关方方(蒙古族)

    副局长:王大为

    内蒙古电台台长:张兴茂

    副局长:牧仁(蒙古族)

    副巡视员:邹韬

    【概况】内蒙古广播影视业自1950111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至2008年,已走过57年的风雨历程。

    2008年,全区共有盟市级以上电台13座,电视台14座,旗县级广播电视台76座。全区共有广播节目119套,全年播出5万多小时;电视节目119套,全年播出5万多小时。内蒙古电台已形成8个频率播出的专业化布局,全天播出近150小时。内蒙古电视台已形成8个频道播出的专业化格局,全天播出近140小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国家生产故事片和译制影片的重点厂家之一,形成年产影片20部、译制片45部、电视剧60集的生产能力。40多年来,该厂共拍摄电影故事片148部,纪录片153部,电视剧443集,并获多个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奖项。

    内蒙古也是全国唯一规模生产译制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基地。内蒙古电台蒙古语广播节目每天播出18小时16分钟,年生产能力达5 930小时。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每天播出18小时35分钟,已具备年译制电视剧1 100集、动画片365集、专题译制片365期、自办栏目2 500期的生产能力。蒙古语广播电视卫星节目分别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乌兰乌德等城市落地入户,实际上发挥着“国家蒙古语台”的独特外宣作用。

    内蒙古蒙汉语广播电视节目通过中星6B卫星传输,覆盖全国全境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内蒙古汉语卫视在全国有效覆盖人口达2.16亿。全区有5 814公里的广播电视微波干线,是全国省级最长的微波干线;全区广播电视光缆网长达3.97万公里,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全区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57座,调频发射台746座,电视发射台2 323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505 823座;有线电视用户260多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150万户。构建了“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干线贯东西,台站遍全区”的传输覆盖体系。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2.98%91.44%,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30%。近几年,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党中央投资8.5亿元,更新、新增727部广播电视发射机。

    内蒙古广电局直属25个企事业单位,在职正式职工2 999人(不含各盟市网络分公司职工及各单位聘用人员)。通过实施工才工程,内蒙古广播影视培养了一大批名编辑、记者、名播音员、主持人、名编剧、名导演、名制片和高级技术人才。2008年,全区广播影视系统从业人员1.54万人(不含乡级广播站),其中编辑、记者3 550人,播音员、主持人722人,工程技术人员3 133人,高级职称977人。有2人获“韬奋奖”,5人获“全国百佳记者”称号,13人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电视艺术家称号。麦丽丝、王新民、冉平、孟凡耀、康洪雷、陈枰、艾丽娅、宁才、图门等已成为全国影视界的名人。

    【宣传工作】

    十七大精神宣传广泛深入全区各级电台、电视台陆续开设《科学发展中的内蒙古》、《解读十七大报告》等专栏专题,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十七大精神,播发“科学发展观与老百姓”等访谈节目,播出“科学发展在内蒙古”等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全区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奥运会宣传全面及时内蒙古广播电视从采集奥运圣火开始相继开设“草原儿女迎奥运 ”等30多个专栏,介绍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理念,报道全区各族人民喜迎奥运的情况。对火炬在自治区传递和内蒙古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进行了多场直播。

    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浓墨重彩内蒙古广播电视相继推出《春风化雨润草原》、《经典内蒙古、辉煌三十年》、《体验改革、见证开放》、《历程》等专栏专题,播出反映全区各地各条战线30年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成就性报道,全景式展示全区各地30年来的发展变化。

    抗震救灾宣传及时准确“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系统紧急动员,迅速组织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各频率频道不间断播出抗震救灾最新情况,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支援灾区的感人事迹,大密度、全方位报道内蒙古的救援举措和爱心行动。全区各地广电媒体联合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先后发起组织多场爱心捐助活动,筹集1.64亿元资金和大批救灾物资。

    此外,内蒙古广播电视还及时报道抗击南方雨雪灾害、“三鹿奶粉”事件、“神七”飞天等重大事件,舆论引导正确有力。

    对外宣传成绩显著内蒙古电台进一步加强蒙古语广播在乌兰巴托落地工作,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在乌兰巴托、乌兰乌德的入户率和影响力继续扩大。内蒙古汉语卫视努力扩大覆盖范围,覆盖总人口突破3亿人。各盟市电台、电视台也不断加大对外协作与交流,外宣效果明显。

    【荣誉】2008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共获国家级奖38项,其中,内蒙古电视台的连续报道《延续光明——李莹捐献眼角膜感动中国事件》和访谈节目《不约而至的彩铃》双双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8年汉语春晚《多彩内蒙古》和蒙古语春晚《美丽家园》在中国视协全国春晚、春节文艺节目评选会上分别获得“最佳创作奖”和“好作品奖”。内蒙古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合办的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里》获得春节特别节目“最佳创作奖”。

    【三大惠民工程】2008年,自治区加快推进三项惠民工程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全区抓住国家发射直播卫星的机遇,制定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国家补助资金2 965万元已经到位,自治区补助资金已经落实,对全区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村实施覆盖。自治区西新工程国家投入建设资金1 550万元,新建的乌拉盖077、四子王078两个中波台,室韦081、甘其毛道082、策克083三个口岸调频台开始试播。全区党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国家累计投入1.6亿元,20086月底前完成154个台站、321部调频和电视发射机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任务。

    2008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05%92.72%,增长1.07%1.28%

    【安全播出工作】2008年,在全区开展“安全播出月”活动,认真排查隐患,严格规章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预警发布平台的作用,狠抓安全播出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年安全播出的各项管理目标圆满完成。全区209个无线发射台播出5 453 217.3小时,台内停播率为0.46/百小时,其中55个中短波发射台连续8年“三满”播出合格率达99%以上。

    【有线电视服务】2008年,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局党组确定2008年为有线电视网络“优质服务年”。全区各级广电管理部门和有线网络公司积极响应,切实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封闭式服务为公开承诺式服务,努力解决服务机制错位问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各地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2008年,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17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0万户。

    【依法管理】全区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和制作经营机构的监管,先后审查29宗行政许可事项,查处121条违规广告,查处并关闭12家违法视听节目网站,集中拆除9 000多套非法安装的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查处74个非法销售点,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广播电视发展秩序。 

    【产业发展】全区广播电视创收收入1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62亿元,增幅16.54%。盟市级创收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有4个,其中增幅最高的呼和浩特市增长42.3%;旗县实际创收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有12个,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最高的宁城县收入达183.7万元。

    (张志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