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9卷  /  教育

2009卷

  •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白布和(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校长:白长明(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阿民(蒙古族)

    副校长:布和温都苏(蒙古族) 徐福全(蒙古族) 胡春梅(蒙古族) 哈斯朝鲁(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唯一一所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93%的师生员工是蒙古族,学校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新疆、青海、云南、西藏等兄弟省区和党中央有关单位培养了3万多名蒙古族各类人才,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广泛誉为“蒙古族人才的摇篮”,先后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8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

    2008年,学校占地面积529亩,固定资产总值2.7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 587万元。学校有教职工502人,其中专任教师322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32.3%,中级职称122人,占专任教师的36.09%;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2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10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4%。专任教师中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3人,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1人,全区意识形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人1人。在校生4 772人。

    学校设有新闻系、语言文学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美术系、音乐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数理系、政法系、体育系和马列教研部等教学机构,42个专业,基本涵盖了人文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主持与播音、美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汉蒙翻译等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头琴、领导科学、中国画、汉蒙翻译基础等5门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晋升本科高等学校】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82月份,正式向国家教育部上报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商请批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晋升本科高等学校的函》(内政字〔200834号),并针对学校办学条件不足的实际,组织召开政府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学校迎接教育部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8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

    【品牌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审批,2008年学校汉蒙翻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领导科学、中国画、汉蒙翻译基础3门课程被评定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学校还评审确定领导科学、中国画、日语精读、多媒体制作、电视摄像、蒙古族音乐史、数学分析等7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教学工作】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有效强化教学信息员工作,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继续开展听课评教活动,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校领导多次深入各系随堂听课,教务处和督导组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听取全校中青年教师近200学时的课程,并及时总结,反馈意见,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文体活动】学校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 “挑战杯”、“元上都杯”、“李宁杯”大赛及全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艺术类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汇报演出和毕业设计作品与往年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全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检查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学校。共完成1 481名学生职业资格、普通话水平、国家英语三级的报名以及考试工作。

    【招生与就业】2008年,学校共录取新生1 782名,完成招生计划的92.81%,在条件成熟的应用英语、应用日语、英语教育、会计等专业首次招收汉语授课生,进一步扩大汉语授课生的招生比例。结合学校实际,召集校内外供需招聘会60余场,先后有区内外80余家企业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 000余个。学校通过走访,与20余家盟市企业建立了人才供需关系。200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06%,比同期(2007年初次就业率为57.7%)增长28.36个百分点。

    【科研与图书建设】2008年,学校组织申报并获准立项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5项;按时完成、结项国家、省部级哲学社会规划课题和自治区教学研究规划课题共7项;共有4部科研成果分别获得自治区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在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评选活动中,学报《蒙古学研究》被评为“优秀学报”;学校还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通辽市有关单位联合组织召开了“科尔沁历史文化研讨会”。

    年底,学校已采图书14 450种,72 251册,各系已采图书1 410种,1 762册;全年共分编蒙汉文图书11 686种,56 907册;加工捐赠图书30 151册,回溯旧书2 691种,15 481册;加工、验收20052006年蒙汉文报纸及期刊合订本共1 631册;对照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体系,完成汉文书目数据8 868种,修改完善蒙汉文总书目库记录。重新排架、整理、修补、剔旧图书13万多册,汉文书库入库新书27 619册,蒙文书库上架图书5 281册;上架期刊、报纸共9 600余册,1.2万份;下架图书52 938册,打包640包,续订了CNKI20052009年的数据。各阅览室累计接待读者18.69万人次。

    【学生管理与资助】结合学生实际,广泛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围绕“发明创造月”活动,多次举办各种比赛,有效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之情和创新意识。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共33场,听讲人数达12 000多人次,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氛围。组织学生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进行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着实推进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08年,共有148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5 167名学生分别获得专业一、二、三等奖学,20名学生获得“乌兰夫奖学金”(每人5 000元);1 366名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王冠川”和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助学金;向7 107名学生共发放伙食补贴74.4万元;为32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先后为474名学生办理了开发银行学籍地助学贷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76个。

    【人事管理】修订出台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请假及假期工资待遇暂行办法》、《聘请客座教授暂行办法》和《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临时工管理办法》等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中考核12人,第二层次中推荐2人,向自治区教育厅推荐2名骨干教师为国内访问学者,按时完成校内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对321名专任教师,共计4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和72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需要,考核录用19名专任教师。完成2008年度66名教师职称材料的审核、评定、组织和申报工作。完成50名教师的教师资格证的审查和办理,录用教师的工龄认定、调入、调出、考研、辞职和退休人员相关人事手续的办理工作。

    【基本建设】建筑面积为16 267平方米,共13层的综合实验楼和建筑面积为12 8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两项工程,于128日破土动工,完成了东教学楼整体改造工程。

    【抗震救灾】517日,在学校新教学楼前,学校举行了向四川省地震灾区进行捐款仪式,全校师生共捐款5.7万余元。

    【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1216日,学校在东区阶梯教室,举行“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暨“乌兰夫奖学金”发放仪式,并向10位教师和20名学生分别发放了每人1万元和每人5000元的“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和“乌兰夫奖学金”。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乌兰夫基金会会长周德海,乌兰夫基金会秘书长张志诚出席发放仪式。学校党委书记白布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长明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系党团总支书记、学生共400余人参加发放仪式。发放仪式由校党委书记白布和主持。教师代表额尔敦布和、学生代表刘艳分别做获奖感言。

    【考察专升本的工作】1226日至27日,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汇报会和教育部专家组考察内蒙古三所高校意见反馈会议在新城宾馆举行。汇报会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长牛维麟主持。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致欢迎辞,副厅长满达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情况作汇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长明作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工作汇报。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意见反馈会议,连辑主席作重要讲话。

    【荣誉】2008年,由自治区团委、教育厅、科技厅、科协、学联主办的第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计算机系 200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蒙班学生那钦的作品《基于搜索引擎的蒙古文音乐网站》荣获金奖。

    2008年,学校宝音乌力吉教授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并获得“自治区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组委会主办的2008年度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比赛中,学校2007级汉三班的刘艳和时婷婷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

    (吴利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白布和(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校长:白长明(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阿民(蒙古族)

    副校长:布和温都苏(蒙古族) 徐福全(蒙古族) 胡春梅(蒙古族) 哈斯朝鲁(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唯一一所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93%的师生员工是蒙古族,学校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新疆、青海、云南、西藏等兄弟省区和党中央有关单位培养了3万多名蒙古族各类人才,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广泛誉为“蒙古族人才的摇篮”,先后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8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

    2008年,学校占地面积529亩,固定资产总值2.7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 587万元。学校有教职工502人,其中专任教师322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32.3%,中级职称122人,占专任教师的36.09%;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2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10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4%。专任教师中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3人,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1人,全区意识形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人1人。在校生4 772人。

    学校设有新闻系、语言文学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美术系、音乐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数理系、政法系、体育系和马列教研部等教学机构,42个专业,基本涵盖了人文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主持与播音、美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汉蒙翻译等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头琴、领导科学、中国画、汉蒙翻译基础等5门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晋升本科高等学校】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82月份,正式向国家教育部上报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商请批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晋升本科高等学校的函》(内政字〔200834号),并针对学校办学条件不足的实际,组织召开政府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学校迎接教育部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8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

    【品牌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审批,2008年学校汉蒙翻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领导科学、中国画、汉蒙翻译基础3门课程被评定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学校还评审确定领导科学、中国画、日语精读、多媒体制作、电视摄像、蒙古族音乐史、数学分析等7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教学工作】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有效强化教学信息员工作,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继续开展听课评教活动,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校领导多次深入各系随堂听课,教务处和督导组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听取全校中青年教师近200学时的课程,并及时总结,反馈意见,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文体活动】学校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 “挑战杯”、“元上都杯”、“李宁杯”大赛及全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艺术类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汇报演出和毕业设计作品与往年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全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检查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学校。共完成1 481名学生职业资格、普通话水平、国家英语三级的报名以及考试工作。

    【招生与就业】2008年,学校共录取新生1 782名,完成招生计划的92.81%,在条件成熟的应用英语、应用日语、英语教育、会计等专业首次招收汉语授课生,进一步扩大汉语授课生的招生比例。结合学校实际,召集校内外供需招聘会60余场,先后有区内外80余家企业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 000余个。学校通过走访,与20余家盟市企业建立了人才供需关系。200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06%,比同期(2007年初次就业率为57.7%)增长28.36个百分点。

    【科研与图书建设】2008年,学校组织申报并获准立项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5项;按时完成、结项国家、省部级哲学社会规划课题和自治区教学研究规划课题共7项;共有4部科研成果分别获得自治区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在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评选活动中,学报《蒙古学研究》被评为“优秀学报”;学校还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通辽市有关单位联合组织召开了“科尔沁历史文化研讨会”。

    年底,学校已采图书14 450种,72 251册,各系已采图书1 410种,1 762册;全年共分编蒙汉文图书11 686种,56 907册;加工捐赠图书30 151册,回溯旧书2 691种,15 481册;加工、验收20052006年蒙汉文报纸及期刊合订本共1 631册;对照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体系,完成汉文书目数据8 868种,修改完善蒙汉文总书目库记录。重新排架、整理、修补、剔旧图书13万多册,汉文书库入库新书27 619册,蒙文书库上架图书5 281册;上架期刊、报纸共9 600余册,1.2万份;下架图书52 938册,打包640包,续订了CNKI20052009年的数据。各阅览室累计接待读者18.69万人次。

    【学生管理与资助】结合学生实际,广泛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围绕“发明创造月”活动,多次举办各种比赛,有效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之情和创新意识。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共33场,听讲人数达12 000多人次,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氛围。组织学生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进行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着实推进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08年,共有148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5 167名学生分别获得专业一、二、三等奖学,20名学生获得“乌兰夫奖学金”(每人5 000元);1 366名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王冠川”和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助学金;向7 107名学生共发放伙食补贴74.4万元;为32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先后为474名学生办理了开发银行学籍地助学贷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76个。

    【人事管理】修订出台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请假及假期工资待遇暂行办法》、《聘请客座教授暂行办法》和《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临时工管理办法》等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中考核12人,第二层次中推荐2人,向自治区教育厅推荐2名骨干教师为国内访问学者,按时完成校内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对321名专任教师,共计4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和72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需要,考核录用19名专任教师。完成2008年度66名教师职称材料的审核、评定、组织和申报工作。完成50名教师的教师资格证的审查和办理,录用教师的工龄认定、调入、调出、考研、辞职和退休人员相关人事手续的办理工作。

    【基本建设】建筑面积为16 267平方米,共13层的综合实验楼和建筑面积为12 8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两项工程,于128日破土动工,完成了东教学楼整体改造工程。

    【抗震救灾】517日,在学校新教学楼前,学校举行了向四川省地震灾区进行捐款仪式,全校师生共捐款5.7万余元。

    【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1216日,学校在东区阶梯教室,举行“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暨“乌兰夫奖学金”发放仪式,并向10位教师和20名学生分别发放了每人1万元和每人5000元的“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和“乌兰夫奖学金”。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乌兰夫基金会会长周德海,乌兰夫基金会秘书长张志诚出席发放仪式。学校党委书记白布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长明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系党团总支书记、学生共400余人参加发放仪式。发放仪式由校党委书记白布和主持。教师代表额尔敦布和、学生代表刘艳分别做获奖感言。

    【考察专升本的工作】1226日至27日,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汇报会和教育部专家组考察内蒙古三所高校意见反馈会议在新城宾馆举行。汇报会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长牛维麟主持。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致欢迎辞,副厅长满达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情况作汇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长明作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工作汇报。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意见反馈会议,连辑主席作重要讲话。

    【荣誉】2008年,由自治区团委、教育厅、科技厅、科协、学联主办的第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计算机系 200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蒙班学生那钦的作品《基于搜索引擎的蒙古文音乐网站》荣获金奖。

    2008年,学校宝音乌力吉教授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并获得“自治区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组委会主办的2008年度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比赛中,学校2007级汉三班的刘艳和时婷婷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

    (吴利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