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9卷  /  企业概况

2009卷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 领导名录】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杜吉洲

    党委书记 副总经理:陈汇明(蒙古族)

    副总经理:王兴太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刘前保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王旭伟

    副总经理:周顺

    副总经理 安全总监:赵明泉

    【概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草原明珠─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占地130公顷,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一家炼油企业。公司始建于1988年,现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以加工二连原油、长庆原油为主,现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12套生产装置。固定资产原值17亿元,属燃料型炼化企业,生产上采用了DCS集中控制和ESD系统。拥有七大类20余种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并出口蒙古国。2008年,公司加工原油118.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94亿元,上缴税金2.47亿元。

    【主要产品】2008年,汽油产量40.37万吨;柴油产量41.61万吨,精丙烯产量2.62万吨,聚丙烯产量1.40万吨,液化气产量6.39万吨。

    【主要措施和成果】按照四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克服前4个月生产十分被动的困难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可研报告于2008125日通过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正式评审,20081219日,中国石油集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呼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标志着项目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二是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司四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八件实事全部完成,同时还完成生产车间“三室”改造和机关办公楼、北门、西门、东门改造等实事,进一步改善了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培训工作初见成效。通过狠抓员工培训工作,促进了员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维修车间司海涛在集团公司设备管理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秀选手”称号,重整加氢车间高生旺、吉元盛、常减压车间彭晓琴、机动设备处吴志刚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质检部在股份公司实验能力比对验证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结果全部满意的26家公司之一。四是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通过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反违章禁令的贯彻落实,违章违纪现象大大减少,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正在养成。五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召开了企业文化推进会,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铸魂、凝心、聚力、塑形的作用。六是管理理念有进一步提高。公司多次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提高管理水平。七是员工收入稳中有升。2008年人均收入比2007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进一步提高员工生活水平。

    【生产经营】认真落实炼化板块成都科技座谈会议精神,采取走出去的做法,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挖掘潜力。生产运行处强化生产装置物料平衡及公用工程消耗的统计分析,确保调度中心指挥的权威性,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生产运行管理。规划计划处坚持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未完成进度计划的指标进行预警分析,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采取追回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各车间做到层层分解指标,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并和每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考核,传递压力和责任。财务处积极与销售公司协调,加速货款回笼,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加强五项费用和非生产性可控费用的预算管理,注重通过日常核算加强过程控制,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全年可控费用较好地控制在预算之内。营销调运部克服冬季压车、运输紧张等困难,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原油资源足额供应。针对四季度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疲软,公司先后两次召集中石油驻蒙、驻呼企业协调会,启动应急措施,在连续70多天仅能维持24小时生产库存量、在大部分炼厂降量生产的情况下,公司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成功地确保了装置后路畅通。积极开展清欠工作,收回现金94万元,上报核销坏账428万元;积极做好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对2003年以来3.4亿元报废资产进行评估拍卖,取得处置收益580万元。电子商务部加强网上采购,全年完成网上采购2 077万元,超额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2 000万元任务。加强入厂燃煤质量管理,从装车、运输、进厂计量、储存、化验分析及煤渣出厂处理全过程监控,保证蒸汽平稳供应。技术发展处认真组织开展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主、辅助系统为辅的能耗攻关活动,强化操作管理,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过剩干气从10月份开始外输天野化工公司,通过干气外输,增加综合商品率0.47个百分点。

    【安全环保】针对生产中先后出现的着火、非计划停工等事故,公司认真分析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以整改。机动设备处和生产运行处加强检维修作业与生产界面的确认和交接,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各车间严格操作平稳率的考核,用平稳保安全、保效益,提高装置平稳运行水平。技术发展处指导各车间修订工艺卡片并制作上墙,编制操作卡,实现岗位操作卡片化,基本达到操作步骤步步确认,并在开停工过程中严格检查、确认和责任落实,确保开停工过程安全受控。工程管理部和机动设备处严格外来施工队伍的准入管理,把好承包商资质关、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监督监理关和现场管理关。安全质量环保处加大施工现场检查力度,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严格施工作业票证管理,仅大检修期间就开出各级火票2 418张,危险作业许可证350张,审批HSE预案429份,保证了施工作业安全。安全与管理监督中心和安全质量环保处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检查通报考核力度,一年来共发通报90多期,考核400多人次,纠正“三违”行为2 000多人次。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利用考试、现场随机问答、抽考等方式强化学习,对违反禁令的员工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真正使六条禁令成为人人不敢触犯的“高压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各部门积极组织,密切配合,顺利完成装置大检修,消除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为长周期平稳生产奠定基础。各车间有效应对十次外部电网故障引起的停电和晃电事故,保障了安全生产。组织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为安全平稳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及时开展以长庆原油为主的第三版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办与规划总院密切合作,做到及时提供技术基础数据,拟定原则工作流程,交流各类信息资料,讨论工艺流程技术难点,确保第三版可研的及时上报。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公司重新调换项目环境评价单位,现环评报告修编已接近尾声,安评报告的修编也正在进行中。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发改委领导多次赴国家发改委协调我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立项事宜。地方三级党委政府领导还多次来公司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赛罕区排除阻力,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采取果断措施,连续23个小时对公司厂区北门外200多户10.3万平方米临时建筑实施强行拆除。目前,项目审批需要的27个关键组件,除环评、安评报告正在修编外,其余报告均已编制完成。

    【矿区服务】矿区服务事业部和工程管理部协调共进,确保了8件实事顺利完工,得到广大员工、离退休职工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矿区服务事业部还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考核办法,建立专人专责保洁服务体系,聘请专业公司对小区热平衡能力进行测量,改造供热管网,解决了部分住宅楼冬季室温低的问题。职工医院积极开展“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办学质量。社区管理部严格落实离退休职工“两项待遇”,组织退休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中心为职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公司大型会议召开提供了满意的服务。饮食服务中心启动了“快客利”餐饮服务模式,提高了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司为一线倒班员工提供了免费餐。通讯网络中心为社区1 700户居民开通了数字电视。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公司新购置了两辆通勤车。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种困难救助金126.8万元;组织对1 100余名女职工及家属进行健康体检和参加特病保险工作。

    【员工培训】2008年,公司积极实施“315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开展全方位、全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公司相继出台《操作技能骨干聘任管理暂行办法》、《专家及业务骨干管理暂行办法》、《岗位资格考核管理办法》,为形成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公司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培训员工,全年共选派128人次参加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各类培训班102个。按照生产需要、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派相关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参加股份公司以外的各类培训班,先后有66人次参加40个不同专业的培训班,使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有进一步提高。对全体班委会成员进行班组管理知识培训,共有210名班委会成员参加培训。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设备管理知识及业务培训,使公司在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设备管理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公司采取一人一单式培训方式,对55名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安全质量环保处对300余人进行特种作业知识培训,对各单位主要领导开展HSE管理体系、劳动合同法、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筹相关知识培训。各基层单位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质检部将培训、练兵覆盖到每个岗位,按季度推进,每季组织一次考核。聚丙烯车间利用员工下白班后时间每天培训一个小时,取得良好效果。自控车间、计量部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每月抽出固定培训时间,使培训成为一项必需的工作内容。公司组织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共有21个单位1 100多名员工参加。全年共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达6 500多人次,其中培训管理人员402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45人次。

    【献爱心活动】开展向南方雪灾地区捐款活动,1 790人奉献爱心,共计捐款60 945元;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迅速组织向地震灾区捐助活动,共捐款17.16万元,在岗员工捐款率达到100%

    【“文化兴企”战略】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做了学习先进,明确方向;广泛征集,完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企地共建,构建和谐;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多彩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并拍摄制作公司简介片,编辑出版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制作厂歌和公司展厅,召开企业文化推进会,进一步对外展示公司的形象,受到前来参会的上级领导和多家媒体的一致好评。企业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提高广大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员工队伍比较稳定,公司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铸魂、导行、凝心、塑形的作用。纪委、审计监察处开展“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刘新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 领导名录】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杜吉洲

    党委书记 副总经理:陈汇明(蒙古族)

    副总经理:王兴太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刘前保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王旭伟

    副总经理:周顺

    副总经理 安全总监:赵明泉

    【概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草原明珠─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占地130公顷,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一家炼油企业。公司始建于1988年,现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以加工二连原油、长庆原油为主,现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12套生产装置。固定资产原值17亿元,属燃料型炼化企业,生产上采用了DCS集中控制和ESD系统。拥有七大类20余种产品,主要目标市场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并出口蒙古国。2008年,公司加工原油118.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94亿元,上缴税金2.47亿元。

    【主要产品】2008年,汽油产量40.37万吨;柴油产量41.61万吨,精丙烯产量2.62万吨,聚丙烯产量1.40万吨,液化气产量6.39万吨。

    【主要措施和成果】按照四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克服前4个月生产十分被动的困难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可研报告于2008125日通过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正式评审,20081219日,中国石油集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呼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标志着项目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二是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司四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八件实事全部完成,同时还完成生产车间“三室”改造和机关办公楼、北门、西门、东门改造等实事,进一步改善了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培训工作初见成效。通过狠抓员工培训工作,促进了员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维修车间司海涛在集团公司设备管理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秀选手”称号,重整加氢车间高生旺、吉元盛、常减压车间彭晓琴、机动设备处吴志刚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质检部在股份公司实验能力比对验证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结果全部满意的26家公司之一。四是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通过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反违章禁令的贯彻落实,违章违纪现象大大减少,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正在养成。五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召开了企业文化推进会,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铸魂、凝心、聚力、塑形的作用。六是管理理念有进一步提高。公司多次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提高管理水平。七是员工收入稳中有升。2008年人均收入比2007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进一步提高员工生活水平。

    【生产经营】认真落实炼化板块成都科技座谈会议精神,采取走出去的做法,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挖掘潜力。生产运行处强化生产装置物料平衡及公用工程消耗的统计分析,确保调度中心指挥的权威性,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生产运行管理。规划计划处坚持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未完成进度计划的指标进行预警分析,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采取追回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各车间做到层层分解指标,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并和每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考核,传递压力和责任。财务处积极与销售公司协调,加速货款回笼,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加强五项费用和非生产性可控费用的预算管理,注重通过日常核算加强过程控制,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全年可控费用较好地控制在预算之内。营销调运部克服冬季压车、运输紧张等困难,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原油资源足额供应。针对四季度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疲软,公司先后两次召集中石油驻蒙、驻呼企业协调会,启动应急措施,在连续70多天仅能维持24小时生产库存量、在大部分炼厂降量生产的情况下,公司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成功地确保了装置后路畅通。积极开展清欠工作,收回现金94万元,上报核销坏账428万元;积极做好报废资产处置工作,对2003年以来3.4亿元报废资产进行评估拍卖,取得处置收益580万元。电子商务部加强网上采购,全年完成网上采购2 077万元,超额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2 000万元任务。加强入厂燃煤质量管理,从装车、运输、进厂计量、储存、化验分析及煤渣出厂处理全过程监控,保证蒸汽平稳供应。技术发展处认真组织开展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主、辅助系统为辅的能耗攻关活动,强化操作管理,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过剩干气从10月份开始外输天野化工公司,通过干气外输,增加综合商品率0.47个百分点。

    【安全环保】针对生产中先后出现的着火、非计划停工等事故,公司认真分析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以整改。机动设备处和生产运行处加强检维修作业与生产界面的确认和交接,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各车间严格操作平稳率的考核,用平稳保安全、保效益,提高装置平稳运行水平。技术发展处指导各车间修订工艺卡片并制作上墙,编制操作卡,实现岗位操作卡片化,基本达到操作步骤步步确认,并在开停工过程中严格检查、确认和责任落实,确保开停工过程安全受控。工程管理部和机动设备处严格外来施工队伍的准入管理,把好承包商资质关、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监督监理关和现场管理关。安全质量环保处加大施工现场检查力度,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严格施工作业票证管理,仅大检修期间就开出各级火票2 418张,危险作业许可证350张,审批HSE预案429份,保证了施工作业安全。安全与管理监督中心和安全质量环保处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检查通报考核力度,一年来共发通报90多期,考核400多人次,纠正“三违”行为2 000多人次。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利用考试、现场随机问答、抽考等方式强化学习,对违反禁令的员工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真正使六条禁令成为人人不敢触犯的“高压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各部门积极组织,密切配合,顺利完成装置大检修,消除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为长周期平稳生产奠定基础。各车间有效应对十次外部电网故障引起的停电和晃电事故,保障了安全生产。组织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为安全平稳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及时开展以长庆原油为主的第三版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办与规划总院密切合作,做到及时提供技术基础数据,拟定原则工作流程,交流各类信息资料,讨论工艺流程技术难点,确保第三版可研的及时上报。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公司重新调换项目环境评价单位,现环评报告修编已接近尾声,安评报告的修编也正在进行中。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发改委领导多次赴国家发改委协调我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立项事宜。地方三级党委政府领导还多次来公司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赛罕区排除阻力,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采取果断措施,连续23个小时对公司厂区北门外200多户10.3万平方米临时建筑实施强行拆除。目前,项目审批需要的27个关键组件,除环评、安评报告正在修编外,其余报告均已编制完成。

    【矿区服务】矿区服务事业部和工程管理部协调共进,确保了8件实事顺利完工,得到广大员工、离退休职工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矿区服务事业部还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考核办法,建立专人专责保洁服务体系,聘请专业公司对小区热平衡能力进行测量,改造供热管网,解决了部分住宅楼冬季室温低的问题。职工医院积极开展“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办学质量。社区管理部严格落实离退休职工“两项待遇”,组织退休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中心为职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公司大型会议召开提供了满意的服务。饮食服务中心启动了“快客利”餐饮服务模式,提高了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司为一线倒班员工提供了免费餐。通讯网络中心为社区1 700户居民开通了数字电视。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公司新购置了两辆通勤车。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种困难救助金126.8万元;组织对1 100余名女职工及家属进行健康体检和参加特病保险工作。

    【员工培训】2008年,公司积极实施“315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开展全方位、全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公司相继出台《操作技能骨干聘任管理暂行办法》、《专家及业务骨干管理暂行办法》、《岗位资格考核管理办法》,为形成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公司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培训员工,全年共选派128人次参加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各类培训班102个。按照生产需要、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派相关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参加股份公司以外的各类培训班,先后有66人次参加40个不同专业的培训班,使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有进一步提高。对全体班委会成员进行班组管理知识培训,共有210名班委会成员参加培训。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设备管理知识及业务培训,使公司在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设备管理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公司采取一人一单式培训方式,对55名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安全质量环保处对300余人进行特种作业知识培训,对各单位主要领导开展HSE管理体系、劳动合同法、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筹相关知识培训。各基层单位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质检部将培训、练兵覆盖到每个岗位,按季度推进,每季组织一次考核。聚丙烯车间利用员工下白班后时间每天培训一个小时,取得良好效果。自控车间、计量部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每月抽出固定培训时间,使培训成为一项必需的工作内容。公司组织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共有21个单位1 100多名员工参加。全年共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达6 500多人次,其中培训管理人员402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45人次。

    【献爱心活动】开展向南方雪灾地区捐款活动,1 790人奉献爱心,共计捐款60 945元;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迅速组织向地震灾区捐助活动,共捐款17.16万元,在岗员工捐款率达到100%

    【“文化兴企”战略】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做了学习先进,明确方向;广泛征集,完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企地共建,构建和谐;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多彩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并拍摄制作公司简介片,编辑出版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制作厂歌和公司展厅,召开企业文化推进会,进一步对外展示公司的形象,受到前来参会的上级领导和多家媒体的一致好评。企业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提高广大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员工队伍比较稳定,公司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铸魂、导行、凝心、塑形的作用。纪委、审计监察处开展“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刘新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