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卷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长:陶克(蒙古族

    副厅长:纪大才()  周文毅  赵存才  云忠义  翟琇  布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明辉

    副巡视员:石先勇  扎木苏(蒙古族) 高常胜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17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草原处(饲料工作办公室、草原防火办公室)、兽医局、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自治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离退休人员工作处16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机关党委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28个及厅管副厅级行政单位1个〔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自治区乡镇企业局)〕。

    2008年,全区农牧业增加值达906.98亿元,同比增长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656元左右,同比增长1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在全国各省市区农牧民收入的排序上升至第14位,上升了1位,连续五年在西部省市区居第一。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8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3.4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2.7万公顷。粮食总产达2 131.3万吨,比上年增产381.3万吨,连续五年实现双增;亩产达270.4公斤。油料、蔬菜产量分别达117.54万吨、1 360.84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8.5万亩,设施蔬菜总面积达73.4万亩。

    【畜牧业】全区畜牧业产值达699.63亿元,同比增长6.59%。畜牧业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8%;农区畜牧业占全区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养殖总量达10 677.22万头(只),连续4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8 913.53万头(),比重为94.3%。全年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219.37万吨、943.92万吨、445.1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25%2.1% 8.28%。内蒙古畜牧业正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正在成为国家绿色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及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已具备了年产200万吨肉、45万吨禽蛋、900万吨鲜奶、11万吨毛绒和年稳定总增5 000万头只牲畜、存栏规模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特色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结构中,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5.8%。畜牧业内部结构中,农区畜牧业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上升到70%。种植业结构中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61%,比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 121个,比上年增加213家,实现销售收入1 852.9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增加值565.3亿元,同比增长17.3%;利润总额达141.1亿元,同比增长19.3%。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3个,销售额占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30.3%。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 000多个,有209.9万户农牧民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至2008年末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家,自治区级257家,蒙牛、伊利、鄂尔多斯等品牌在全国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农牧业科技】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推进,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辐射带动农牧户26万户。农村牧区沼气建设力度加大,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26.05万座,惠及全区26.05万农牧户。积极推广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4 293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7%94.5%91.8%,同比分别提高了2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45.4%

    【动植物防疫】2008年,按照“常年程序免疫,春秋集中免疫”的要求,全年组织供应各类疫苗9亿多毫升头份,预防口蹄疫13 152.03万头(只)口、禽流感免疫9 587.51万羽次、猪蓝耳病免疫1 163.77万口次、猪瘟免疫1 126.03万口、鸡新城疫免疫7 780.92万只。强化了消毒灭源和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处置突发疫情。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口蹄疫、禽流感、高治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现全年零疫情。草地螟、蝗虫等迁飞性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达11 187.3万亩次,成功地防控了突发性、暴食性二代草地螟幼虫的大发生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得到加强,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蓄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查,蔬菜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畜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助奥行动”圆满完成。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工作力度,无公害农蓄水产品达1 536个,产值达180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407个,产值84.32亿元;有机农产品275个,年销售额6.62亿元。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将全区4 100多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草原禁牧休牧和轮牧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4 820万公顷,其中禁牧面积达1 853.3万公顷,休牧面积达2 966.6万公顷;轮牧面积达552.4万公顷,禁牧休牧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显著。完成草原鼠害防治面积2 383万亩,防治效果在90%以上,其中应急灭鼠1 406万亩;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持续巩固面积977万亩。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3 016.3万亩,其中,草原蝗虫防治面积2 092.5万亩,草地暝等虫害防治面积923.8万亩。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7 457.98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 086.55万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1 564.66万亩,饲用灌木384.42万亩,草地改良952.05万亩,飞播牧草99万亩,草地围栏3 371.3万亩。青贮总量达308.78亿公斤,打贮草115.16亿公斤。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2008年,自治区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00多亿元。落实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共计37.6亿元,是上年的两倍多;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29 426万元,面积达到2 791万亩,是上年的3.4倍;奶牛良种补贴是2007年的2.42倍;农机购置补贴额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4 925万元,项目旗县由上年47个增加到75个,给农牧民带来了很大实惠。积极争取党中央和自治区农牧业项目资金,2008年,自治区共争取党中央资金203 105.39万元,同比增长69.8%。其中基本建设项目资金91 717.5万元,同比增长59.2%;党中央财政资金111 387.89万元,同比增长82%。争取和落实自治区本级农牧业财政资金48 554.7万元,同比增长45.7%。落实联合国农发基金项目资金2亿元。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后,自治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落实新增党中央投资1.7921亿元。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全区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建设通过宣传发动、科学规划、正确引导、项目倾斜、典型交流带动,试点嘎查村主导产业基本确立并得到培育和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加强,农牧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为农牧民办实事活动全面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农牧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加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 779.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96.28万台,较上年分别增长25.8%35.8%

    农机装备结构加速优化全区大中型拖拉机达45.19万台,同比增长164.7%;配套农机具达144.6万台,同比增长36.7%,动力配套11.5

    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完成机耕7 849.9万亩,机播7 371万亩,机收3 085.3万亩,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0.7%72.3%27.3%,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26%,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26个百分点。

    农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全区农机总值达223亿元,较上年增长58.7%。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88.24亿元,纯收入达30.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39.5%

    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旗县达58个,完成作业面积1 049万亩,比上年增加161万亩,实现节约生产成本1.5亿元,增产粮食1.83亿公斤,走在全国前列。

    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全区共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71个,新增各种农机具4 400台,建农机大院75处,示范区实施面积34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 00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31.7个百分点,发挥了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作用。

    农牧机服务组织稳步发展全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已达714个,其中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82个,这些服务组织积极参加跨区作业,解决了无机户机械化生产和有机户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渔业经济】2008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10.4万吨,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养殖产量7.3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0.2%,同比增长14.1%。全区渔业一产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7.5%;水产品加工业、渔业建筑业等二产产值8 592万元,同比增长69.6%;渔业流通服务业、休闲渔业等三产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25.6%,渔业二、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渔民纯收入达5 985元,同比增长9.8%

    【农垦改革与发展】2008年,全区农垦系统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利润1.5亿元,人均收入5 851元,增长18%。农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区农垦粮豆总产量14.6亿公斤;油料总产量2.1亿公斤。肉类6.8万吨,牛奶42万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有农牧场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得到巩固,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系统12个农牧场由农业部确认为示范农场,农垦系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展现。农垦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全垦区有10.7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领取养老金达4.76亿元,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有4.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5 460户,2.1万人享受了低保待遇。

    【党建“三创一落实”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利民活动,把农牧民急需的技术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以办实事为重点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厅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共建单位回民区滨河路社区,认真落实建立爱心超市、救助贫困学生和消除零就业家庭三件实事。至2008年底,投资25万元,为该社区建立起160平方米的集办公室、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微机室、居民教育中心“五室一中心”的固定办公场所,捐赠了2台电脑、1台打印机、5 000余元图书和活动器材。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定点帮扶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昆都冷嘎查效果显著,三年来,畜牧厅共投资400多万元,从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水平、资助贫困学生就学、改建危草房、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提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对兴安盟整体帮扶全面推进,已向兴安盟投资26 679.18万元,主要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整体帮扶工作全面启动。至2008年底,支持两旗农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3 814.5万元已全部到位,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厅党组及时号召向地震灾区献爱心,并作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229 045元,缴纳“特殊党费”210 692元。

    (黄伟 贾文姝 马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长:陶克(蒙古族

    副厅长:纪大才()  周文毅  赵存才  云忠义  翟琇  布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明辉

    副巡视员:石先勇  扎木苏(蒙古族) 高常胜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17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草原处(饲料工作办公室、草原防火办公室)、兽医局、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自治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离退休人员工作处16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机关党委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28个及厅管副厅级行政单位1个〔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自治区乡镇企业局)〕。

    2008年,全区农牧业增加值达906.98亿元,同比增长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656元左右,同比增长1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在全国各省市区农牧民收入的排序上升至第14位,上升了1位,连续五年在西部省市区居第一。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8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3.4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2.7万公顷。粮食总产达2 131.3万吨,比上年增产381.3万吨,连续五年实现双增;亩产达270.4公斤。油料、蔬菜产量分别达117.54万吨、1 360.84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8.5万亩,设施蔬菜总面积达73.4万亩。

    【畜牧业】全区畜牧业产值达699.63亿元,同比增长6.59%。畜牧业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8%;农区畜牧业占全区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养殖总量达10 677.22万头(只),连续4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8 913.53万头(),比重为94.3%。全年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219.37万吨、943.92万吨、445.1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25%2.1% 8.28%。内蒙古畜牧业正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正在成为国家绿色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及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已具备了年产200万吨肉、45万吨禽蛋、900万吨鲜奶、11万吨毛绒和年稳定总增5 000万头只牲畜、存栏规模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特色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结构中,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5.8%。畜牧业内部结构中,农区畜牧业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上升到70%。种植业结构中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61%,比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 121个,比上年增加213家,实现销售收入1 852.9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增加值565.3亿元,同比增长17.3%;利润总额达141.1亿元,同比增长19.3%。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3个,销售额占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30.3%。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 000多个,有209.9万户农牧民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至2008年末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家,自治区级257家,蒙牛、伊利、鄂尔多斯等品牌在全国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农牧业科技】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推进,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辐射带动农牧户26万户。农村牧区沼气建设力度加大,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26.05万座,惠及全区26.05万农牧户。积极推广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4 293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7%94.5%91.8%,同比分别提高了2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45.4%

    【动植物防疫】2008年,按照“常年程序免疫,春秋集中免疫”的要求,全年组织供应各类疫苗9亿多毫升头份,预防口蹄疫13 152.03万头(只)口、禽流感免疫9 587.51万羽次、猪蓝耳病免疫1 163.77万口次、猪瘟免疫1 126.03万口、鸡新城疫免疫7 780.92万只。强化了消毒灭源和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处置突发疫情。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口蹄疫、禽流感、高治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现全年零疫情。草地螟、蝗虫等迁飞性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达11 187.3万亩次,成功地防控了突发性、暴食性二代草地螟幼虫的大发生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得到加强,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蓄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查,蔬菜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畜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助奥行动”圆满完成。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工作力度,无公害农蓄水产品达1 536个,产值达180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407个,产值84.32亿元;有机农产品275个,年销售额6.62亿元。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将全区4 100多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草原禁牧休牧和轮牧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4 820万公顷,其中禁牧面积达1 853.3万公顷,休牧面积达2 966.6万公顷;轮牧面积达552.4万公顷,禁牧休牧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显著。完成草原鼠害防治面积2 383万亩,防治效果在90%以上,其中应急灭鼠1 406万亩;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持续巩固面积977万亩。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3 016.3万亩,其中,草原蝗虫防治面积2 092.5万亩,草地暝等虫害防治面积923.8万亩。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7 457.98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 086.55万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1 564.66万亩,饲用灌木384.42万亩,草地改良952.05万亩,飞播牧草99万亩,草地围栏3 371.3万亩。青贮总量达308.78亿公斤,打贮草115.16亿公斤。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2008年,自治区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00多亿元。落实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共计37.6亿元,是上年的两倍多;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29 426万元,面积达到2 791万亩,是上年的3.4倍;奶牛良种补贴是2007年的2.42倍;农机购置补贴额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4 925万元,项目旗县由上年47个增加到75个,给农牧民带来了很大实惠。积极争取党中央和自治区农牧业项目资金,2008年,自治区共争取党中央资金203 105.39万元,同比增长69.8%。其中基本建设项目资金91 717.5万元,同比增长59.2%;党中央财政资金111 387.89万元,同比增长82%。争取和落实自治区本级农牧业财政资金48 554.7万元,同比增长45.7%。落实联合国农发基金项目资金2亿元。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后,自治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落实新增党中央投资1.7921亿元。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全区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建设通过宣传发动、科学规划、正确引导、项目倾斜、典型交流带动,试点嘎查村主导产业基本确立并得到培育和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加强,农牧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为农牧民办实事活动全面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农牧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加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 779.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96.28万台,较上年分别增长25.8%35.8%

    农机装备结构加速优化全区大中型拖拉机达45.19万台,同比增长164.7%;配套农机具达144.6万台,同比增长36.7%,动力配套11.5

    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完成机耕7 849.9万亩,机播7 371万亩,机收3 085.3万亩,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0.7%72.3%27.3%,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26%,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26个百分点。

    农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全区农机总值达223亿元,较上年增长58.7%。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88.24亿元,纯收入达30.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39.5%

    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旗县达58个,完成作业面积1 049万亩,比上年增加161万亩,实现节约生产成本1.5亿元,增产粮食1.83亿公斤,走在全国前列。

    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全区共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71个,新增各种农机具4 400台,建农机大院75处,示范区实施面积34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 00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31.7个百分点,发挥了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作用。

    农牧机服务组织稳步发展全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已达714个,其中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82个,这些服务组织积极参加跨区作业,解决了无机户机械化生产和有机户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渔业经济】2008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10.4万吨,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养殖产量7.3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0.2%,同比增长14.1%。全区渔业一产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7.5%;水产品加工业、渔业建筑业等二产产值8 592万元,同比增长69.6%;渔业流通服务业、休闲渔业等三产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25.6%,渔业二、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渔民纯收入达5 985元,同比增长9.8%

    【农垦改革与发展】2008年,全区农垦系统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利润1.5亿元,人均收入5 851元,增长18%。农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区农垦粮豆总产量14.6亿公斤;油料总产量2.1亿公斤。肉类6.8万吨,牛奶42万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有农牧场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得到巩固,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系统12个农牧场由农业部确认为示范农场,农垦系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展现。农垦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全垦区有10.7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领取养老金达4.76亿元,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有4.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5 460户,2.1万人享受了低保待遇。

    【党建“三创一落实”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利民活动,把农牧民急需的技术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以办实事为重点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厅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共建单位回民区滨河路社区,认真落实建立爱心超市、救助贫困学生和消除零就业家庭三件实事。至2008年底,投资25万元,为该社区建立起160平方米的集办公室、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微机室、居民教育中心“五室一中心”的固定办公场所,捐赠了2台电脑、1台打印机、5 000余元图书和活动器材。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定点帮扶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昆都冷嘎查效果显著,三年来,畜牧厅共投资400多万元,从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水平、资助贫困学生就学、改建危草房、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提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对兴安盟整体帮扶全面推进,已向兴安盟投资26 679.18万元,主要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整体帮扶工作全面启动。至2008年底,支持两旗农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3 814.5万元已全部到位,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厅党组及时号召向地震灾区献爱心,并作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229 045元,缴纳“特殊党费”210 692元。

    (黄伟 贾文姝 马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