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2卷  /   科 技

2012卷

  • 社会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领导名录】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院党委书记:吴团英(达斡尔族)

    院  长:马永真(回族)

    副院长:乐奇 安建洛(满族 11月离任)毅松(达斡尔族 11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92月。全院现有历史(成吉思汗)研究所、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草原文化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牧区发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等13个所及图书馆和杂志社;设有院办公室、科研组织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纪委)等4个职能部门;并设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蒙古学研究中心、“三少民族”研究中心、内蒙古舆情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设有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MIT)和设在盟市、不占编的鄂尔多斯分院、呼伦贝尔分院、乌海分院、通辽分院和兴安盟自然资源研究所。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中国蒙古学学会和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设在社科院。出版有《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汉文版)、《中国蒙古学》、《蒙古学研究年鉴》4种刊物,《领导参阅》、《内蒙古舆情》2种内刊。

    建院以来,社科院共出版各类著作510余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及学术文章7 500多篇,开发蒙古语言信息技术应用软件20多项;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280余项,获准立项国家及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余项。标志性成果有:《草原文化研究丛书》(11卷、12册)、《蒙古族通史》(上、中、下)、《蒙古族文学史》(1-4卷)、《汉蒙词典》、《蒙古文整词输入法》、《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等,2011年创办《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人才蓝皮书)。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三期工程、“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合作)、“蒙元文化研究工程”、《〈元史〉会注》项目、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大项目“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蒙文《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连续承办“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

    内蒙古社科院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点、区域优势的蒙古学研究中心、草原文化学研究中心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中心;努力培育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和应用对策研究基地。“十二五”时期科研、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扎实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果,整体科研实力明显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取得新成果,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党的建设和院所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办公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整体学术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以“三个中心、两个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目标。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2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 321人才”一二层次人选9人,1名学者列入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专家行列,5名学者列入自治区领导干部联系的百名专家行列。

    【对外学术交流】形成了以蒙古学、草原文化学、三少民族研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等学科或领域研究为优势的科研格局,并以拥有众多知名学者和馆藏珍贵的蒙古历史文献而闻名于国内外。建院30多年来,社科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共接待来访外宾400人次,团组233批次,其中包括来自美、英、法、德、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国、日本等23个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在蒙古学、经济学、民族学、草原文化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与合作。先后派出专家学者161人次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学术访问,接收来自美、意大利、法、日本、韩等国来院研修学者8人次。

    【中国蒙古学学会成立】117日,中国蒙古学学会成立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和地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150多人参加大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成立大会,为中国蒙古学学会揭牌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民委人事司副巡视员赵崇明代表国家民委致辞,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陈育宁教授代表与会嘉宾致辞。国际蒙古学协会、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八省区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民委、内蒙古民政厅、内蒙古社科联等国际、国内有关部门、机构以及蒙古学教学、科研、出版等单位发来贺信、贺电。

    同日选举产生的中国蒙古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聘请著名学者清格尔泰为名誉会长,吴团英当选为会长,包明德、刘迎胜、刘成、齐木德道尔吉、苏雅拉图、宝力格、曹永年当选为副会长,宝力格当选为秘书长(兼)。

    【《蒙古文词的字形生成方法》获发明专利】420日,社科院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发明专利《蒙古文词的字形生成方法(200910107290.9)》获得授权,已应用于图书管理、网络平台等多个重大蒙古文信息化应用系统。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参与起草的蒙古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GB26233-2010“信息技术蒙古文类文字通用编辑软件的基本要求”等3项成果正式发布并开始应用。

    【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举行】79日~10日,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论坛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内蒙古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内蒙古博物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宁夏、内蒙古等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草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向论坛提交论文120多篇,其中34篇优秀论文获奖。

    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的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探讨。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64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团英研究员和文学研究所所长包斯钦研究员访问蒙古国科学院,签订了《中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蒙古国科学院2006——2010年开展学术合作协议书》以来,20113月,经过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蒙古国科学院签订了20112016年双方学术交流协议书。3月,与蒙古国国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签订了20112016年双方学术交流协议书。加强与国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

    【与奥斯陆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与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内蒙古资源开发、环境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折特别措施与优惠政策》合作课题研究,该课题项目实施的时间为20113月~201412月。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来研究的。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外宣传了改革开放的内家古,展示了社科院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扩大了社科院在该学术领域的影响。

    【申报国家课题】2011年,社科院申报国家课题21项,其中获准立项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立项率居全区第一,也是社科院历史上获准立项国家级课题最多的一年。社科院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作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确定2010年度立项课题60项、2011年度立项课题10项,其中社科院承担29项。

    【“蒙古语语料库”工程】2011年,社科院“蒙古语语料库”工程课题组分赴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等18个县(市区)搜集蒙古语和达斡尔语语料,共录制了506人、287小时的语料。指定专人收集了1 800多小时的蒙古语朗读语料。完成语波图分析蒙古语自然口语语料7小时49分,国际音标标注转写蒙古语自然口语语料23小时33分。建成4 000小时或4 000万词的可检索、可视听、可编辑、可管理的自然口语语料库。

    【《内蒙古人才蓝皮书-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出版】由社科院主编的《内蒙古人才蓝皮书——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自治区人才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也是社科院继经济社会蓝皮书之后的又一皮书系列成果。

    【吴团英研究员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111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院党委书记吴团英研究员代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弘扬草原文化,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反响热烈。

    【“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完成】办公室设在社科院的“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各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2011年完成了普查任务,进入汇总和数据库建设阶段。完成了协调服务等日常工作,提前完成所承担的普查任务并通过审核。这次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将为自治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科研成果调研报告】由社科院科研人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神话的人类学研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同自治区纪委合作完成的《内蒙古: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廉政建设》研究报告入选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展与效果的研究报告文集——《反腐倡廉蓝皮书》,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社科院科研人员撰写的《关于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调查》,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和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的重要批示;《关于修建大杨树——扎兰屯——乌兰浩特——白银胡硕铁路建议》发表于《主席专报》,得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重要批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社会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领导名录】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院党委书记:吴团英(达斡尔族)

    院  长:马永真(回族)

    副院长:乐奇 安建洛(满族 11月离任)毅松(达斡尔族 11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92月。全院现有历史(成吉思汗)研究所、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草原文化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牧区发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等13个所及图书馆和杂志社;设有院办公室、科研组织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纪委)等4个职能部门;并设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蒙古学研究中心、“三少民族”研究中心、内蒙古舆情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设有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MIT)和设在盟市、不占编的鄂尔多斯分院、呼伦贝尔分院、乌海分院、通辽分院和兴安盟自然资源研究所。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中国蒙古学学会和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基地设在社科院。出版有《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汉文版)、《中国蒙古学》、《蒙古学研究年鉴》4种刊物,《领导参阅》、《内蒙古舆情》2种内刊。

    建院以来,社科院共出版各类著作510余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及学术文章7 500多篇,开发蒙古语言信息技术应用软件20多项;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280余项,获准立项国家及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余项。标志性成果有:《草原文化研究丛书》(11卷、12册)、《蒙古族通史》(上、中、下)、《蒙古族文学史》(1-4卷)、《汉蒙词典》、《蒙古文整词输入法》、《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等,2011年创办《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人才蓝皮书)。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三期工程、“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合作)、“蒙元文化研究工程”、《〈元史〉会注》项目、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大项目“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蒙文《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连续承办“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

    内蒙古社科院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点、区域优势的蒙古学研究中心、草原文化学研究中心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中心;努力培育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和应用对策研究基地。“十二五”时期科研、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扎实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果,整体科研实力明显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取得新成果,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党的建设和院所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办公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整体学术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以“三个中心、两个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目标。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2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 321人才”一二层次人选9人,1名学者列入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专家行列,5名学者列入自治区领导干部联系的百名专家行列。

    【对外学术交流】形成了以蒙古学、草原文化学、三少民族研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等学科或领域研究为优势的科研格局,并以拥有众多知名学者和馆藏珍贵的蒙古历史文献而闻名于国内外。建院30多年来,社科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共接待来访外宾400人次,团组233批次,其中包括来自美、英、法、德、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国、日本等23个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在蒙古学、经济学、民族学、草原文化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与合作。先后派出专家学者161人次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学术访问,接收来自美、意大利、法、日本、韩等国来院研修学者8人次。

    【中国蒙古学学会成立】117日,中国蒙古学学会成立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和地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150多人参加大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成立大会,为中国蒙古学学会揭牌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民委人事司副巡视员赵崇明代表国家民委致辞,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陈育宁教授代表与会嘉宾致辞。国际蒙古学协会、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八省区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民委、内蒙古民政厅、内蒙古社科联等国际、国内有关部门、机构以及蒙古学教学、科研、出版等单位发来贺信、贺电。

    同日选举产生的中国蒙古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聘请著名学者清格尔泰为名誉会长,吴团英当选为会长,包明德、刘迎胜、刘成、齐木德道尔吉、苏雅拉图、宝力格、曹永年当选为副会长,宝力格当选为秘书长(兼)。

    【《蒙古文词的字形生成方法》获发明专利】420日,社科院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发明专利《蒙古文词的字形生成方法(200910107290.9)》获得授权,已应用于图书管理、网络平台等多个重大蒙古文信息化应用系统。蒙古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参与起草的蒙古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GB26233-2010“信息技术蒙古文类文字通用编辑软件的基本要求”等3项成果正式发布并开始应用。

    【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举行】79日~10日,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论坛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内蒙古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内蒙古博物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宁夏、内蒙古等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草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向论坛提交论文120多篇,其中34篇优秀论文获奖。

    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的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探讨。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64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团英研究员和文学研究所所长包斯钦研究员访问蒙古国科学院,签订了《中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蒙古国科学院2006——2010年开展学术合作协议书》以来,20113月,经过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蒙古国科学院签订了20112016年双方学术交流协议书。3月,与蒙古国国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签订了20112016年双方学术交流协议书。加强与国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

    【与奥斯陆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与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内蒙古资源开发、环境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折特别措施与优惠政策》合作课题研究,该课题项目实施的时间为20113月~201412月。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来研究的。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外宣传了改革开放的内家古,展示了社科院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扩大了社科院在该学术领域的影响。

    【申报国家课题】2011年,社科院申报国家课题21项,其中获准立项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立项率居全区第一,也是社科院历史上获准立项国家级课题最多的一年。社科院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作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确定2010年度立项课题60项、2011年度立项课题10项,其中社科院承担29项。

    【“蒙古语语料库”工程】2011年,社科院“蒙古语语料库”工程课题组分赴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等18个县(市区)搜集蒙古语和达斡尔语语料,共录制了506人、287小时的语料。指定专人收集了1 800多小时的蒙古语朗读语料。完成语波图分析蒙古语自然口语语料7小时49分,国际音标标注转写蒙古语自然口语语料23小时33分。建成4 000小时或4 000万词的可检索、可视听、可编辑、可管理的自然口语语料库。

    【《内蒙古人才蓝皮书-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出版】由社科院主编的《内蒙古人才蓝皮书——内蒙古人才发展报告》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自治区人才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也是社科院继经济社会蓝皮书之后的又一皮书系列成果。

    【吴团英研究员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111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院党委书记吴团英研究员代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弘扬草原文化,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反响热烈。

    【“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完成】办公室设在社科院的“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通过各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2011年完成了普查任务,进入汇总和数据库建设阶段。完成了协调服务等日常工作,提前完成所承担的普查任务并通过审核。这次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将为自治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科研成果调研报告】由社科院科研人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神话的人类学研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同自治区纪委合作完成的《内蒙古: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廉政建设》研究报告入选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展与效果的研究报告文集——《反腐倡廉蓝皮书》,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社科院科研人员撰写的《关于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调查》,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和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的重要批示;《关于修建大杨树——扎兰屯——乌兰浩特——白银胡硕铁路建议》发表于《主席专报》,得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重要批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