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水文
  •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领导名录】

    局长 党委书记:云雪峰(蒙古族)

    副局长:罗喜成(蒙古族)张培金 云振科(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是自治区水利厅所属的相当于副厅级的事业单位。总局机关内设办公室(劳动人事)、计划财务、站网、水情、水资源勘测、水环境监测等6个处(室)。总局下设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浩特10个相当于副处级的水文勘测局,并对巴彦淖尔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三盛公水文实验站、昆都仑水库水文实验站实施行业管理。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也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所属的4个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分别设在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水文勘测局。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有在职职工1 296名(其中教授级高工5名,高级工程师84名,工程师368名,本科以上学历132名,专科196名,中专36名)。总局机关有在职职工82名,(其中教授级高工4名,高级工程师39名,工程师19名,本科以上学历48名,大专17名,中专11名)。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承担全区各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勘测和资料汇总整编,审定裁决;水文情报预报,水情信息传递;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供需平衡及旱情分析;地下水观测、水环境监测等项任务。有国家基本水文总站136处(169处监测断面),水位站10处,雨量站630处,蒸发站83处,墒情监测站15处,地下水动态监测井958眼,水环境监测站45处(48处断面),基本上形成了监测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控制良好、功能完善的水文监测网络。

    【水文情报预报】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凌汛期,按照水利厅和自治区防办的要求,修改完善了《黄河内蒙古段水文测报方案》,及时召开了防凌工作会议,传达贯彻黄河防凌会商会精神和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黄河防凌工作会议精神,对西部5个盟局认真布署了防凌任务。沿黄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巴彦浩特水文勘测局,成立了应急抢测分队、巡测组、保障组等组织机构,共布设46个水位监测断面,对黄河水位进行同步定时监测,常规监测每日2次,随时观察和掌握凌情变化,及时上报防汛部门。凌汛开河期,共监测水文数据8 000多个,传递冰情信息上万余份,用手机发送水情短信息3 000余条,编发《防凌简报》50期,《防凌快讯》20期,确保了各级领导随时掌握冰情、凌情动态,为黄河防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总局及时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召开汛前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下发了《关于做好水文测报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使全区水文系统全部进入临战状态。总局自筹资金80万元,加强水情信息交换系统建设,购置了硬件和软件,并培训水情技术人员30余人。各勘测局修改完善了测报方案,开展了测洪演练,培训了上岗人员,细化了测报责任,维修了报汛设备,购置了电台备件,确保仪器设备功能完好,确保报汛畅通。总局与勘测局建立了网络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总局领导靠前指挥,机关干部与水情人员昼夜值班,基层测站职工日夜奋战在防汛抗旱第一线,精心测验,科学分析,确保水情信息24小时不中断,牢牢把握水文测报主动权。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水情测报没有发生一例漏报、迟报和错报现象。报送水情信息4万余份,发布洪水预报26站次,编发《水情日报》92期,《水情月报》3期,《水情公报》5期,《水情信息简报》10期,为黄河、黑河调水传递水情信息5 000余份,为防汛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服务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编制发布了《水资源简报》、《水资源公报》、《泥沙公报》等报告,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实用信息。编制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研报告,上报水利部。拓展了监测服务领域,在墒情监测、地下水动态水质监测、应对突发性水事件机动巡测、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国际河流、省界水体、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地下水及水质保护区域的水质监测。开展全区入河排污口普查与登记、水功能区调整、水域纳污能力核定、限制排放意见方案、海河流域内蒙古湿地调查等工作。完成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审查验收,各项资料全部达到《地下水监测规范》要求。

    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更新改造了水环境监测中心和4个分中心的常规仪器设备,以及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设备。总局自筹资金从内蒙古大学化学系聘请3名研究生和2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监测中心常规工作,对16个项目进行了测定练习。组织4个分中心参加了全国水利系统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完成4个分中心检测人员的岗位申请换证工作。抓了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的筹建工作,极大提高了监测能力和水平,得到国家认监委的认可,在接受国家监督评审、复查认证中得以通过,保住了国家级证书,获得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资格。及时编制发布了《重要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月报》和《主要江河湖库水质通报》。完成全区水质资料复审,全区水环境监测资料样品完成率、设备完好率等各项指标为100%。组织编制了《自治区水质监测“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实施水利部的“七项制度”考核工作。全面开展全区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第一阶段7月初开始,历时1个月,共完成294处样品外业采样、测流、定位及摄像工作,其中入河排污口样品196个,支流入河口样品40个,农田退水样品53个。第二阶段从910日至10月底,共调查取用水户1 433家,各盟市提供入河排污口460个,提供潜在污染源801个,共完成640处样品外业采样、测流、定位、摄像等工作,其中入河排污口采集样品297个,潜在污染源采集样品272个,支流入河口采集样品55个,农灌退水口采集样品16个。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外业调查工作,进入汇总阶段。按照水利部确定的三条红线指标,完成了全区水功能区达标率工作。根据现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情况,列出内蒙古各流域水功能区达标名录,筛选出内蒙古各流域水质监测断面,提出了2015年、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修订了2005年版水功能区划报告,完成16万字的水功能区划报告编写任务。根据水利部的安排,开展了21世纪前10年全国地表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工作,编制了评价报告,参加了成果汇报会,配合各流域完成汇总工作。开展了西部湖泊生态调研,对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内陆淡水湖岱海、富营养湖泊乌梁素海进行了认真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基本信息,掌握了第一手相关资料,为编制报告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文基础建设】总局按照上级的批复建设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建设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站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等项目。各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格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开展了水文建设工程大检查工作,对2008年以来水文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水文建设项目的程序,严格了制度,加强了管理,确保各项工程有序开展。

    强化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和水文基础工作。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可研与初设,编制了“十二五”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报告经自治区发改委审查批复,计划投资已下达。总局按照水利厅的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监督,专门成立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综合部,专门负责中小河流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完成国际河流第二期水文站网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自治区水文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河湖对象清查成果审查汇总。总局确定了审查方法,勘测局自查、勘测局交叉审查、技术组针对性审查、抽查审查、提出了山地河流、平原水网区河流、沙漠地区河流、草原地区河流和干涸湖泊技术约定。年初派人参加了全国河湖对象清查成果审查汇总,先后完成了海滦河流域、松辽流域、黄河流域审查汇总,并与8个省区进行了跨省河流对接。全国审查后,总局又组织进行复核,最终确定自治区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 794条,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438个,完成河湖普查第一、二阶段的普查任务。

    【内部管理】从总局机关到各勘测局和测站,都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了工作程序、办事程序,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做到任务明、职责清、奖罚严,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政务、事务公开,重大事项局务会研究决定,并在职工大会上公布,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按照自治区人社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的有关要求,积极稳妥地对10个盟市水文勘测局开展岗位聘用工作。至7月底,完成了制定实施方案、科学设置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人员聘用、上报审核备案等关键性工作,待人社厅审批后进行合同签订和兑现工资两项工作。积极推进水文职工“参公”管理工作。根据自治区人社厅批准总局机关列入参照公务法管理的通知精神,总局认真组织开展人员过渡、人员登记、过渡考试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使“参公”工作有效推进。同时,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委办和人社厅关于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9个盟市水文勘测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通过初审、面试、考试、考察、体检等程序,已将40名符合条件的招聘人员上报人社厅。做好信访工作,对于基层个别职工的上访,能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主动化解矛盾,不推诿,不上交,确保内部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维稳工作。总局领导不论是在汛期检查工作,还是在平时检查工作中,都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各勘测局按照总局的部署,加强了领导,建立了组织,落实了制度,明确了责任。基层单位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通过上下通力合作,杜绝了隐患,确保了安全渡汛和安全工作,确保了职工生命安全,确保了各项水文工作的顺利完成,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积极配合当地社区、公安等部门,开展了社会综合治理、文明社区建设、计划生育等工作,总局机关被当地社区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水文技术服务】按照总局的要求和部署,各勘测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水文技术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水文技术服务创收取得了显著成绩。总局和各勘测局分别开展了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评价、水平衡测试、水保方案编制、水利工程设计、洪水影响评价等社会有偿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优质服务。完成服务项目50多个,受到委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个盟(市)水文勘测局全部完成总局年初下达的任务指标。

    在搞好水文技术服务的同时,总局党委特别关注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积极号召广大水文职工依靠勤劳双手发家致富,从解放职工思想入手,引导大家放开搞活,多渠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基层测站水文职工通过开饭店、办石场、种植养殖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经济方式的调整转变,增加了职工收入,提高了测站职工生活水平。

    【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总局党委以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每周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水利和水文的各项法规政策,注重学习科学发展观,用党的一系列新理论武装党委一班人的思想。除集中学习外,班子成员通过各种媒体坚持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总局党委始终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决定和处理重大事项。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按照党的制度,总局党委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汇报思想,沟通情况,增进团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先进典型引路,推动水文事业的发展。根据自治党委和水利厅党组的部署,总局党委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经常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尤其针对基础建设任务重、资金多、范围广的实际,切实加强领导,常督促、常检查、常审计,努力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各勘测局党支部根据地方党组织的要求,不断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建设。注重组织发展工作,党员发展势头良好,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加。以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广泛开展符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以迎接自治区文明委的届期制考核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强水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测站创建活动,加强局容局貌和站容站貌建设,使新建的测站基本达到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现代文明标准站。有5个盟市局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5个测站获“全国文明水文站”称号,总局通过考核验收,连续6届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大力弘扬“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组织职工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培养了职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两个1号文件下发后,总局党委集中一周的时间,在局机关组织职工深入学习,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增强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文体娱乐活动。加强水文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构建了和谐文明的水文团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了定点帮扶工作,总局被评为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水文数据库建设】2011年,水文总局高度重视水文数据库建设,组织30多名技术骨干,历时200多天,自筹90多万元,完成了1898~20091 449处水文站年的数据录入、补录、校核、统计、数据转储、装载入库运行和设备购置与安装等工作,在11月底建成了内蒙古水文数据库,结束了在全国水文系统唯一未建成水文数据库的历史。完成了全国水文数据库32处重要水文站的资料汇交工作。

    【水文年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表水、地下水及水环境监测资料进行了精细全面的整编、复审、汇编。在地表水水文资料审验方面,共审验逐日水位表、流量日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等各种成果表2 800余站年。在地下水水文资料审验方面,共完成了对803眼地下水水位观测井、308眼水化学八大离子常规观测井、147眼地下水水文观测井及17眼地下水开采量监测井监测资料的审验,所有资料全部达到《地下水监测规范》要求。在水环境监测资料审验方面,共完成全区45个站(48个断面)、201个水样平均23个项目的水质资料的审验。全区水环境监测资料的样品完成率为100%,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99%,分析室内部质量控制完成率为100%,各单位项目测定率为100%,获得水环境数据1万多组。在完成常规水文资料整编的同时,参加了黄河委员会组织的《2010年水文年鉴第4卷第2册汇编》刊印工作。参加了《2010年海河流域第31-6册水文年鉴资料成果汇编》工作。主编了《2010年水文年鉴辽河上游区第2卷第1册汇编》及《2010年水文年鉴内陆河湖第10卷第6册汇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水文
  •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领导名录】

    局长 党委书记:云雪峰(蒙古族)

    副局长:罗喜成(蒙古族)张培金 云振科(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是自治区水利厅所属的相当于副厅级的事业单位。总局机关内设办公室(劳动人事)、计划财务、站网、水情、水资源勘测、水环境监测等6个处(室)。总局下设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浩特10个相当于副处级的水文勘测局,并对巴彦淖尔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三盛公水文实验站、昆都仑水库水文实验站实施行业管理。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也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所属的4个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分别设在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水文勘测局。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有在职职工1 296名(其中教授级高工5名,高级工程师84名,工程师368名,本科以上学历132名,专科196名,中专36名)。总局机关有在职职工82名,(其中教授级高工4名,高级工程师39名,工程师19名,本科以上学历48名,大专17名,中专11名)。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承担全区各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勘测和资料汇总整编,审定裁决;水文情报预报,水情信息传递;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供需平衡及旱情分析;地下水观测、水环境监测等项任务。有国家基本水文总站136处(169处监测断面),水位站10处,雨量站630处,蒸发站83处,墒情监测站15处,地下水动态监测井958眼,水环境监测站45处(48处断面),基本上形成了监测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控制良好、功能完善的水文监测网络。

    【水文情报预报】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凌汛期,按照水利厅和自治区防办的要求,修改完善了《黄河内蒙古段水文测报方案》,及时召开了防凌工作会议,传达贯彻黄河防凌会商会精神和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黄河防凌工作会议精神,对西部5个盟局认真布署了防凌任务。沿黄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巴彦浩特水文勘测局,成立了应急抢测分队、巡测组、保障组等组织机构,共布设46个水位监测断面,对黄河水位进行同步定时监测,常规监测每日2次,随时观察和掌握凌情变化,及时上报防汛部门。凌汛开河期,共监测水文数据8 000多个,传递冰情信息上万余份,用手机发送水情短信息3 000余条,编发《防凌简报》50期,《防凌快讯》20期,确保了各级领导随时掌握冰情、凌情动态,为黄河防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总局及时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召开汛前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下发了《关于做好水文测报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使全区水文系统全部进入临战状态。总局自筹资金80万元,加强水情信息交换系统建设,购置了硬件和软件,并培训水情技术人员30余人。各勘测局修改完善了测报方案,开展了测洪演练,培训了上岗人员,细化了测报责任,维修了报汛设备,购置了电台备件,确保仪器设备功能完好,确保报汛畅通。总局与勘测局建立了网络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总局领导靠前指挥,机关干部与水情人员昼夜值班,基层测站职工日夜奋战在防汛抗旱第一线,精心测验,科学分析,确保水情信息24小时不中断,牢牢把握水文测报主动权。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水情测报没有发生一例漏报、迟报和错报现象。报送水情信息4万余份,发布洪水预报26站次,编发《水情日报》92期,《水情月报》3期,《水情公报》5期,《水情信息简报》10期,为黄河、黑河调水传递水情信息5 000余份,为防汛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服务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编制发布了《水资源简报》、《水资源公报》、《泥沙公报》等报告,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实用信息。编制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研报告,上报水利部。拓展了监测服务领域,在墒情监测、地下水动态水质监测、应对突发性水事件机动巡测、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国际河流、省界水体、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地下水及水质保护区域的水质监测。开展全区入河排污口普查与登记、水功能区调整、水域纳污能力核定、限制排放意见方案、海河流域内蒙古湿地调查等工作。完成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审查验收,各项资料全部达到《地下水监测规范》要求。

    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更新改造了水环境监测中心和4个分中心的常规仪器设备,以及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设备。总局自筹资金从内蒙古大学化学系聘请3名研究生和2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监测中心常规工作,对16个项目进行了测定练习。组织4个分中心参加了全国水利系统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完成4个分中心检测人员的岗位申请换证工作。抓了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的筹建工作,极大提高了监测能力和水平,得到国家认监委的认可,在接受国家监督评审、复查认证中得以通过,保住了国家级证书,获得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资格。及时编制发布了《重要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月报》和《主要江河湖库水质通报》。完成全区水质资料复审,全区水环境监测资料样品完成率、设备完好率等各项指标为100%。组织编制了《自治区水质监测“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实施水利部的“七项制度”考核工作。全面开展全区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第一阶段7月初开始,历时1个月,共完成294处样品外业采样、测流、定位及摄像工作,其中入河排污口样品196个,支流入河口样品40个,农田退水样品53个。第二阶段从910日至10月底,共调查取用水户1 433家,各盟市提供入河排污口460个,提供潜在污染源801个,共完成640处样品外业采样、测流、定位、摄像等工作,其中入河排污口采集样品297个,潜在污染源采集样品272个,支流入河口采集样品55个,农灌退水口采集样品16个。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外业调查工作,进入汇总阶段。按照水利部确定的三条红线指标,完成了全区水功能区达标率工作。根据现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情况,列出内蒙古各流域水功能区达标名录,筛选出内蒙古各流域水质监测断面,提出了2015年、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修订了2005年版水功能区划报告,完成16万字的水功能区划报告编写任务。根据水利部的安排,开展了21世纪前10年全国地表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工作,编制了评价报告,参加了成果汇报会,配合各流域完成汇总工作。开展了西部湖泊生态调研,对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内陆淡水湖岱海、富营养湖泊乌梁素海进行了认真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基本信息,掌握了第一手相关资料,为编制报告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文基础建设】总局按照上级的批复建设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建设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水文站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等项目。各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格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开展了水文建设工程大检查工作,对2008年以来水文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水文建设项目的程序,严格了制度,加强了管理,确保各项工程有序开展。

    强化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和水文基础工作。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可研与初设,编制了“十二五”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报告经自治区发改委审查批复,计划投资已下达。总局按照水利厅的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监督,专门成立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综合部,专门负责中小河流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完成国际河流第二期水文站网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自治区水文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河湖对象清查成果审查汇总。总局确定了审查方法,勘测局自查、勘测局交叉审查、技术组针对性审查、抽查审查、提出了山地河流、平原水网区河流、沙漠地区河流、草原地区河流和干涸湖泊技术约定。年初派人参加了全国河湖对象清查成果审查汇总,先后完成了海滦河流域、松辽流域、黄河流域审查汇总,并与8个省区进行了跨省河流对接。全国审查后,总局又组织进行复核,最终确定自治区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 794条,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438个,完成河湖普查第一、二阶段的普查任务。

    【内部管理】从总局机关到各勘测局和测站,都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了工作程序、办事程序,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做到任务明、职责清、奖罚严,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政务、事务公开,重大事项局务会研究决定,并在职工大会上公布,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按照自治区人社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的有关要求,积极稳妥地对10个盟市水文勘测局开展岗位聘用工作。至7月底,完成了制定实施方案、科学设置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人员聘用、上报审核备案等关键性工作,待人社厅审批后进行合同签订和兑现工资两项工作。积极推进水文职工“参公”管理工作。根据自治区人社厅批准总局机关列入参照公务法管理的通知精神,总局认真组织开展人员过渡、人员登记、过渡考试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使“参公”工作有效推进。同时,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委办和人社厅关于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9个盟市水文勘测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通过初审、面试、考试、考察、体检等程序,已将40名符合条件的招聘人员上报人社厅。做好信访工作,对于基层个别职工的上访,能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主动化解矛盾,不推诿,不上交,确保内部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维稳工作。总局领导不论是在汛期检查工作,还是在平时检查工作中,都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各勘测局按照总局的部署,加强了领导,建立了组织,落实了制度,明确了责任。基层单位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通过上下通力合作,杜绝了隐患,确保了安全渡汛和安全工作,确保了职工生命安全,确保了各项水文工作的顺利完成,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积极配合当地社区、公安等部门,开展了社会综合治理、文明社区建设、计划生育等工作,总局机关被当地社区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水文技术服务】按照总局的要求和部署,各勘测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水文技术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水文技术服务创收取得了显著成绩。总局和各勘测局分别开展了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评价、水平衡测试、水保方案编制、水利工程设计、洪水影响评价等社会有偿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优质服务。完成服务项目50多个,受到委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个盟(市)水文勘测局全部完成总局年初下达的任务指标。

    在搞好水文技术服务的同时,总局党委特别关注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积极号召广大水文职工依靠勤劳双手发家致富,从解放职工思想入手,引导大家放开搞活,多渠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基层测站水文职工通过开饭店、办石场、种植养殖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经济方式的调整转变,增加了职工收入,提高了测站职工生活水平。

    【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总局党委以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每周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水利和水文的各项法规政策,注重学习科学发展观,用党的一系列新理论武装党委一班人的思想。除集中学习外,班子成员通过各种媒体坚持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总局党委始终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决定和处理重大事项。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按照党的制度,总局党委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汇报思想,沟通情况,增进团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先进典型引路,推动水文事业的发展。根据自治党委和水利厅党组的部署,总局党委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经常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尤其针对基础建设任务重、资金多、范围广的实际,切实加强领导,常督促、常检查、常审计,努力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各勘测局党支部根据地方党组织的要求,不断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建设。注重组织发展工作,党员发展势头良好,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加。以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广泛开展符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以迎接自治区文明委的届期制考核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强水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测站创建活动,加强局容局貌和站容站貌建设,使新建的测站基本达到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现代文明标准站。有5个盟市局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5个测站获“全国文明水文站”称号,总局通过考核验收,连续6届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大力弘扬“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组织职工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培养了职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两个1号文件下发后,总局党委集中一周的时间,在局机关组织职工深入学习,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增强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文体娱乐活动。加强水文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构建了和谐文明的水文团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了定点帮扶工作,总局被评为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水文数据库建设】2011年,水文总局高度重视水文数据库建设,组织30多名技术骨干,历时200多天,自筹90多万元,完成了1898~20091 449处水文站年的数据录入、补录、校核、统计、数据转储、装载入库运行和设备购置与安装等工作,在11月底建成了内蒙古水文数据库,结束了在全国水文系统唯一未建成水文数据库的历史。完成了全国水文数据库32处重要水文站的资料汇交工作。

    【水文年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表水、地下水及水环境监测资料进行了精细全面的整编、复审、汇编。在地表水水文资料审验方面,共审验逐日水位表、流量日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等各种成果表2 800余站年。在地下水水文资料审验方面,共完成了对803眼地下水水位观测井、308眼水化学八大离子常规观测井、147眼地下水水文观测井及17眼地下水开采量监测井监测资料的审验,所有资料全部达到《地下水监测规范》要求。在水环境监测资料审验方面,共完成全区45个站(48个断面)、201个水样平均23个项目的水质资料的审验。全区水环境监测资料的样品完成率为100%,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99%,分析室内部质量控制完成率为100%,各单位项目测定率为100%,获得水环境数据1万多组。在完成常规水文资料整编的同时,参加了黄河委员会组织的《2010年水文年鉴第4卷第2册汇编》刊印工作。参加了《2010年海河流域第31-6册水文年鉴资料成果汇编》工作。主编了《2010年水文年鉴辽河上游区第2卷第1册汇编》及《2010年水文年鉴内陆河湖第10卷第6册汇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