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粮食购销
  •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冯有恩(10月任职)

    副局长:康昱幸(蒙古族)张忠何 王斯琴(女 蒙古族)刘永旺

    总经济师:***

    纪检组长:巴图(蒙古族)

    副局长:赵长青(10月任职)

    【概况】2011年,自治区粮食工作根据保供稳价的总体要求,坚持富民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决实施粮食依法管理,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在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完成国家粮食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粮食市场繁荣活跃;依法管粮进一步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农户科学储粮项目稳步推进;粮食宏观调控基础和措施不断加强,地方储备整体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导性计划,调控措施不断完善;确保了全区粮食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

    【粮食流通】2011年,全区收购商品粮1 667.5万吨,同比增加678万吨,增幅29.3%;销售商品粮865万吨,同比增加64万吨,增幅8%,其中销往区外商品粮202.5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减幅12.9%;加工转化商品粮673.5万吨,同比增加320万吨,增幅90.8%;期末库存商品粮265万吨,同比增加44.5万吨,增幅20.2%。各类收购主体均做到了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未发生损害农民利益和严重违反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现象,自治区粮食局也未接到有关粮食收购方面的举报和投诉。

    【争取粮食支持政策】加强对涉粮政策的研究,抓住各级“十二五”规划制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的机遇,积极争取有利于促进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为做好2012年和“十二五”期间的全区粮食流通工作打下较好的政策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列为自治区“十二五”专项重点规划从2010年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之初,就努力争取将其纳入自治区“十二五”专项重点规划,得到了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于2012年年初正式印发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全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能够把粮食行业中期发展规划列入自治区专项重点规划,并由自治区政府印发还是第一次。既提升了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贯彻执行力度,也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认真研究国务院21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的要求及时筛选部区协作项目,积极主动与国家粮食局衔接,及时提出请求国家粮食局支持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合作协议。早在国务院21号文件起草和调研过程中,自治区粮食局就4次提出文字性书面意见和建议,并在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会议上进行了反映,部分意见被写入国务院21号文件当中。国务院21号文件下发后,结合自治区实际,主动对推进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以《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关于秋粮收购基本情况和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了需要国家粮食局给予政策支持的具体建议。12月下旬,由局领导带队到北京向国家粮食局做了专题汇报。按照要求将贯彻落实国务院21号文件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做了专题报告,得到办公厅的充分肯定。

    针对专项工作争取政策支持自治区粮食局连续3年通过政协委员向自治区政协提交议案,自治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十分重视,交由有关部门办理。其中:建议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 000万元用于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改造;建议自治区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2 000万元用于呼和浩特市成品粮库建设;建议支持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5万户,总投资1.6亿元。以上三项建议均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并得到落实。

    【专题调研】针对影响自治区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专题调研,分别提出解决意见,被有关部门所采纳,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呼伦贝尔市粮食收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1年,呼伦贝尔市粮食增产较多,部分地区由于点少路远等原因,收购中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困难,在调研的基础上和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一道积极向国家粮食局专题汇报,经过多次反映和争取,这些困难和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支持呼和浩特市成品粮储备库建设组织技术支持单位与呼和浩特市粮食局就成品粮储备库建设先后赴北京、深圳等地进行考察,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全区首批成品粮储备库筹建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转变粮食流通发展方式提出打造粮食园区的发展思路。通过对部分盟市的粮油加工业调研,提出仓储物流、批发市场和粮油加工与成品粮储备应急设施相结合,打造粮食园区的建议,为全区各地转变粮食流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粮食收购】2011年,自治区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再创历史新高。针对粮食增产、购销任务加重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谋划,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强化对粮油收购市场的管理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全区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引导有资质的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入市收购。同时,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搞好粮食销售和加工转化,实现了全区粮食总量平衡。

    【粮食储备】

    加强对自治区级储备粮油管理工作完成6 000吨自治区级食用植物油轮换入库检查验收,会同财政厅对扎赉特旗巨宝粮库新增5 000吨自治区级储备稻谷和巴彦淖尔市2 500吨自治区级储备小麦调整库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全年4.3万吨自治区级储备玉米轮换工作有序进行。

    督促盟市充实地方粮油储备截至年底,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均增加了盟市级储备粮;乌兰察布市、乌海市政府已同意增加市级储备粮。另外,呼和浩特、包头、通辽、赤峰、鄂尔多斯、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8个盟市建立了面粉、大米和食用植物油应急储备,部分盟市还建立了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为应对突发事件保证粮油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向国家粮食局推荐上报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35个,应急供应企业337个,加上以前确定的152个宏观调控载体企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区粮食应急工作体系。

    【粮油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的配套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全区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内蒙古自治区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七周年宣传活动和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完成了国家统一组织的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和一年一度的粮食库存检查;重点开展了秋粮收购、政策性粮油销售出库和国家临时存储粮油收购等专项检查。全区开展各种粮油检查3 50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1.2万多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2万个次,规范了粮油收购市场秩序。连续7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粮油监督检查工作先进省区。

    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坚持实行粮食收购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并对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清理整顿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区审核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4 14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0家,民营企业1 802家,个体工商户1 988家,外商投资企业8家,其它经营企业6家。

    粮油市场监管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粮油价格变化和库存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与分析;实事求是地开展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加强对涉粮外资企业的监管监测。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加大了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力度,有效保证了粮油市场供应,实现了粮油价格的基本稳定。

    政策性粮油销售管理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向国家推荐参与政策性粮食定向销售小麦加工企业2家,报名参加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企业22家。有关盟市对这些企业购买国家政策性粮食的加工等环节实行了全程监管。

    【粮油质量管理】在加强粮油质量监管方面,继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下达国家级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首次启动了自治区级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全区生产的玉米进行常规质量、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等项目监测,检测范围覆盖6个盟市27个旗县、300多个自然村;严格执行军粮质量标准,坚持实行军粮集中招标采购,严把军粮进货关;2011年,共检测原粮和食用植物油样品650个,只有7个样品的卫生指标超标,全部抽检样品的品质指标、储存指标百分之百合格。

    狠抓安全保粮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盟市在20114月底前完成了77万吨高水分粮处理工作;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全区未发生因保管不善的坏粮事故,也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生产事故。

    全面启动“放心粮油”工程、注册地理标志和申报名优特产品工作依托自治区粮食行业协会,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提出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制度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誉承诺”五统一的“放心粮油”管理模式;开展了“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评审命名活动;倡导“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市场、进部队、进学校、进农村牧区”五进创建活动。4家企业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推选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全面启动了注册地理标志和申报名优特产品工作。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配合自治区发改委完成了2010年总投资4.4亿元、仓容规模71.4万吨的建设任务。共争取各方面建设资金3亿多元,其中,党中央补助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资金4 800万元、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资金2 825万元、维修改造资金1 018万元;自治区各方面资金2.5亿多元:安排呼和浩特市1.5万吨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项目1个,投资2 432万元;安排兴安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5万户,自治区各级财政配套资金8 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3 200万元;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1.23亿元。

    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会同财政厅、农发行核销了1998年以前政策性财务挂账58亿元,全区1998年以前政策性财务挂账已经消化75%;完成了油菜籽压榨企业收购加工油菜籽的补贴初审工作,6户企业应享受财政补贴5 890万元;协调和配合财税部门争取落实储备粮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减免税收2 500万元;争取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3 500万元,对51户粮食企业的仓储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有效缓解了仓房年久失修、储粮功能差的问题。

    【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经过改革,长期困扰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的“三老”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实力有所增强。截至年底,全区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总额75.8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幅2.4%;负债总额58.6亿元,同比减少0.8亿元,减幅2%;所有者权益17.1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幅17%;资产负债率77.3%,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幅7%;亏损由上年同期1 799万元减少到1 478万元,减亏321万元,减幅18%。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中的“三增三减”充分证明,经过改革,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整体实力逐渐增强。

    【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业业务培训,全年培训1 132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粮食行业各类专门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全区粮食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及全国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学习宣传沈浩、杨善洲等模范事迹,利用腐败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机关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粮食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围绕“八个严禁”、“52个不准”开展了自查自纠,驻自治区粮食局纪检组对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督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机关重大决策、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民主生活会及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不断深化;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围绕粮食中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储备粮油管理情况、军粮采购招标和农户科学储粮建设项目等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一些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维护全区粮食流通事业顺利发展和全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加强全区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区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及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专门培训,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切实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粮食购销
  •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冯有恩(10月任职)

    副局长:康昱幸(蒙古族)张忠何 王斯琴(女 蒙古族)刘永旺

    总经济师:***

    纪检组长:巴图(蒙古族)

    副局长:赵长青(10月任职)

    【概况】2011年,自治区粮食工作根据保供稳价的总体要求,坚持富民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决实施粮食依法管理,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在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完成国家粮食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粮食市场繁荣活跃;依法管粮进一步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农户科学储粮项目稳步推进;粮食宏观调控基础和措施不断加强,地方储备整体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导性计划,调控措施不断完善;确保了全区粮食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

    【粮食流通】2011年,全区收购商品粮1 667.5万吨,同比增加678万吨,增幅29.3%;销售商品粮865万吨,同比增加64万吨,增幅8%,其中销往区外商品粮202.5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减幅12.9%;加工转化商品粮673.5万吨,同比增加320万吨,增幅90.8%;期末库存商品粮265万吨,同比增加44.5万吨,增幅20.2%。各类收购主体均做到了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未发生损害农民利益和严重违反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现象,自治区粮食局也未接到有关粮食收购方面的举报和投诉。

    【争取粮食支持政策】加强对涉粮政策的研究,抓住各级“十二五”规划制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的机遇,积极争取有利于促进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为做好2012年和“十二五”期间的全区粮食流通工作打下较好的政策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列为自治区“十二五”专项重点规划从2010年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之初,就努力争取将其纳入自治区“十二五”专项重点规划,得到了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于2012年年初正式印发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全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能够把粮食行业中期发展规划列入自治区专项重点规划,并由自治区政府印发还是第一次。既提升了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贯彻执行力度,也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认真研究国务院21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的要求及时筛选部区协作项目,积极主动与国家粮食局衔接,及时提出请求国家粮食局支持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合作协议。早在国务院21号文件起草和调研过程中,自治区粮食局就4次提出文字性书面意见和建议,并在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会议上进行了反映,部分意见被写入国务院21号文件当中。国务院21号文件下发后,结合自治区实际,主动对推进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以《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关于秋粮收购基本情况和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了需要国家粮食局给予政策支持的具体建议。12月下旬,由局领导带队到北京向国家粮食局做了专题汇报。按照要求将贯彻落实国务院21号文件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做了专题报告,得到办公厅的充分肯定。

    针对专项工作争取政策支持自治区粮食局连续3年通过政协委员向自治区政协提交议案,自治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十分重视,交由有关部门办理。其中:建议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 000万元用于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改造;建议自治区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2 000万元用于呼和浩特市成品粮库建设;建议支持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5万户,总投资1.6亿元。以上三项建议均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并得到落实。

    【专题调研】针对影响自治区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专题调研,分别提出解决意见,被有关部门所采纳,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呼伦贝尔市粮食收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1年,呼伦贝尔市粮食增产较多,部分地区由于点少路远等原因,收购中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困难,在调研的基础上和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一道积极向国家粮食局专题汇报,经过多次反映和争取,这些困难和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支持呼和浩特市成品粮储备库建设组织技术支持单位与呼和浩特市粮食局就成品粮储备库建设先后赴北京、深圳等地进行考察,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全区首批成品粮储备库筹建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转变粮食流通发展方式提出打造粮食园区的发展思路。通过对部分盟市的粮油加工业调研,提出仓储物流、批发市场和粮油加工与成品粮储备应急设施相结合,打造粮食园区的建议,为全区各地转变粮食流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粮食收购】2011年,自治区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再创历史新高。针对粮食增产、购销任务加重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谋划,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强化对粮油收购市场的管理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全区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引导有资质的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入市收购。同时,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搞好粮食销售和加工转化,实现了全区粮食总量平衡。

    【粮食储备】

    加强对自治区级储备粮油管理工作完成6 000吨自治区级食用植物油轮换入库检查验收,会同财政厅对扎赉特旗巨宝粮库新增5 000吨自治区级储备稻谷和巴彦淖尔市2 500吨自治区级储备小麦调整库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全年4.3万吨自治区级储备玉米轮换工作有序进行。

    督促盟市充实地方粮油储备截至年底,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均增加了盟市级储备粮;乌兰察布市、乌海市政府已同意增加市级储备粮。另外,呼和浩特、包头、通辽、赤峰、鄂尔多斯、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8个盟市建立了面粉、大米和食用植物油应急储备,部分盟市还建立了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为应对突发事件保证粮油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向国家粮食局推荐上报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35个,应急供应企业337个,加上以前确定的152个宏观调控载体企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区粮食应急工作体系。

    【粮油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的配套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全区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内蒙古自治区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七周年宣传活动和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完成了国家统一组织的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和一年一度的粮食库存检查;重点开展了秋粮收购、政策性粮油销售出库和国家临时存储粮油收购等专项检查。全区开展各种粮油检查3 50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1.2万多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2万个次,规范了粮油收购市场秩序。连续7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粮油监督检查工作先进省区。

    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坚持实行粮食收购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并对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清理整顿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区审核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4 14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0家,民营企业1 802家,个体工商户1 988家,外商投资企业8家,其它经营企业6家。

    粮油市场监管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粮油价格变化和库存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与分析;实事求是地开展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加强对涉粮外资企业的监管监测。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加大了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力度,有效保证了粮油市场供应,实现了粮油价格的基本稳定。

    政策性粮油销售管理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向国家推荐参与政策性粮食定向销售小麦加工企业2家,报名参加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企业22家。有关盟市对这些企业购买国家政策性粮食的加工等环节实行了全程监管。

    【粮油质量管理】在加强粮油质量监管方面,继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下达国家级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首次启动了自治区级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全区生产的玉米进行常规质量、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等项目监测,检测范围覆盖6个盟市27个旗县、300多个自然村;严格执行军粮质量标准,坚持实行军粮集中招标采购,严把军粮进货关;2011年,共检测原粮和食用植物油样品650个,只有7个样品的卫生指标超标,全部抽检样品的品质指标、储存指标百分之百合格。

    狠抓安全保粮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盟市在20114月底前完成了77万吨高水分粮处理工作;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全区未发生因保管不善的坏粮事故,也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生产事故。

    全面启动“放心粮油”工程、注册地理标志和申报名优特产品工作依托自治区粮食行业协会,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提出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制度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誉承诺”五统一的“放心粮油”管理模式;开展了“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评审命名活动;倡导“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市场、进部队、进学校、进农村牧区”五进创建活动。4家企业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推选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全面启动了注册地理标志和申报名优特产品工作。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配合自治区发改委完成了2010年总投资4.4亿元、仓容规模71.4万吨的建设任务。共争取各方面建设资金3亿多元,其中,党中央补助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资金4 800万元、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资金2 825万元、维修改造资金1 018万元;自治区各方面资金2.5亿多元:安排呼和浩特市1.5万吨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项目1个,投资2 432万元;安排兴安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5万户,自治区各级财政配套资金8 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3 200万元;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1.23亿元。

    2011年,自治区粮食局会同财政厅、农发行核销了1998年以前政策性财务挂账58亿元,全区1998年以前政策性财务挂账已经消化75%;完成了油菜籽压榨企业收购加工油菜籽的补贴初审工作,6户企业应享受财政补贴5 890万元;协调和配合财税部门争取落实储备粮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减免税收2 500万元;争取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3 500万元,对51户粮食企业的仓储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有效缓解了仓房年久失修、储粮功能差的问题。

    【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经过改革,长期困扰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的“三老”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实力有所增强。截至年底,全区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总额75.8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幅2.4%;负债总额58.6亿元,同比减少0.8亿元,减幅2%;所有者权益17.1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幅17%;资产负债率77.3%,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幅7%;亏损由上年同期1 799万元减少到1 478万元,减亏321万元,减幅18%。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中的“三增三减”充分证明,经过改革,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整体实力逐渐增强。

    【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业业务培训,全年培训1 132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粮食行业各类专门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全区粮食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及全国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学习宣传沈浩、杨善洲等模范事迹,利用腐败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机关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粮食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围绕“八个严禁”、“52个不准”开展了自查自纠,驻自治区粮食局纪检组对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督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机关重大决策、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民主生活会及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不断深化;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围绕粮食中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储备粮油管理情况、军粮采购招标和农户科学储粮建设项目等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一些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维护全区粮食流通事业顺利发展和全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加强全区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区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及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专门培训,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切实提高。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