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统计调查
  •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领导名录】

    总队长:郑世成

    副总队长:赵兴中 李敏 程学斌

    纪检组长:布仁(蒙古族)

    【概况】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为正厅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有编制144人,有工作人员110人,设有综合处、法规制度处、农业调查处、农产量调查处、畜牧业调查处、农村牧区住户调查处、城镇住户调查处、工业调查处、服务业调查处、生产投资价格调查处、消费价格调查处、商业和投资建筑业调查处、统计监测处、信息技术应用处、人事教育处、财务管理处、纪检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19个处室。

    【常规调查】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严格执行国家统计调查方案和统计调查业务流程和质量标准,组织完成了城乡住户调查、居民生活消费调查、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城镇低收入居民价格指数调查、粮食产量和畜产品产量调查、部分服务业调查、规模以下工业调查、贫困监测调查、退耕还林还草监测调查、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畜牧业夏季普查等调查工作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国家和地方宏观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统计调查数据和统计调查服务。在国家统计局的专业评比表彰中,有3个专业获一等奖,5个专业获二等奖,16个专业获三等奖。

    【专项调查】2011年,组织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退耕还林还草调查、居民国内旅游调查、农民工调查等多项专业调查。为搞好各专业调查,总队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多次派出工作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基层业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新开展的调查工作。专项调查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制定决策措施提供可靠信息依据,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内蒙古调查队系统高效、快捷的调查能力和遍布全区的网络优势。

    【业务建设】加强系统内业务建设,各级调查队建立完善“下管一级、下算一级”制度,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对主要数据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严格执行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数据监控办法,对数据异常地区严格审核把关,实行专报制度,从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各项数据的关联性、与部门统计数据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验证评估,较好地解决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之间的数据衔接问题,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总队及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和《县级调查队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了市级调查队《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价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使调查队系统的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得到了加强。

    【法制工作】2011年是开展“六五”普法的第一年。总队组织各市县级调查队从捍卫统计法制尊严、维护政府统计调查权威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全区调查队系统特点制定了“六五”普法方案。充分利用访户、培训、检查等时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制意识,依法统计调查的社会环境得到优化。

    在全区调查队系统内组织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处分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及执法情况。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全年共查处有违法行为的企业3家,立案3件,结案3件,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执法检查,有力维护了统计调查顺利开展,保证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宣传】内蒙古调查总队为配合国家统计局第二届 “中国统计开放日”,举行主题为“基层统计人说统计——走向规范统一的中国统计”的宣传活动,充分体现官方统计“服务、诚信和专业”的核心价值,内蒙古调查总队在统计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全系统统计对外宣传活动。在总队网上增设“世界统计日宣传”专页,介绍统计调查成果、统计制度建设、农牧民生活状况、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制作悬挂宣传“世界统计日”的条幅、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读物、海报,进行咨询服务,宣传统计知识、统计法规,体现服务、诚信、专业的核心价值,展现统计走向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

    【系统管理】树立“两个意识”、践行“三个提高”、推进“四大工程”和加强系统管理。完善人、财、物、数四个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为把机关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总队印制《机关管理制度汇编》,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数的机制。各市县级调查完善政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制度。

    总队开展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形式的管理方式,制定《2011年内蒙古调查队系统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意见》,将全年任务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确定年度及季度的目标任务值,将分解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分解的任务强化事前的计划、事中的检查与控制、事后的总结与评估,以此来推动调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改进提升。

    【统计服务水平】制定《加强内蒙古调查队系统统计调查分析信息工作的意见》。各级调查队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广泛搜集国内外、区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进行国情、区情、盟市情、旗县情的分析和比较,注重对经济势态的研判,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内蒙古社会经济调查年鉴》出版发行,拓展和提升了咨询服务空间和水平。全年,内蒙古调查总队共编发《调查与研究》38期,向国家统计局、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分析报告205篇,被国家统计局采用55篇,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用100篇以上。全年共编发信息203篇,被国家统计局内网采用84篇,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用98篇,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信息工作年度评比中均被评为先进单位。各级调查队撰写提供的大量统计调查分析报告和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数据评估】明确统计调查结果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统计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数据评估,发现调查数据与这三个规律不相符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核查,查找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力争使统计调查数据与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匹配,确保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针对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统计调查供需不平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高指标高攀比、不尊重统计调查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调查研究,改进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特别是在2010-2011年价格走势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在生产价格调查定基指数改革、消费价格调查手机采价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及时准确地反映和判断了各类价格变动情况。

    【主要统计调查数据】粮食产量2011年,全区大部地区气温总体偏高且土壤墒情较好,尤其到了中、后期,主要产区持续出现的充沛雨水及良好的光热天气,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业生产大丰收奠定了基础。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实现了自治区粮食生产历史上少有的8年连续丰收。

    牲畜头数据全区牧业年度统计,截至6月末,全区牲畜总头数10 762万头(只),连续七年稳定在一亿头(只)以上。牛存栏956万头,增长2.9%,其中奶牛341万头,增长3.0%;羊存栏8 347万只,下降0.7%,其中山羊出栏2 461万头,下降6.3%;猪存栏1 238万头,下降0.96%。奶牛和山羊存栏数量的增减变化,呈现了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效。

    畜产品产量据畜牧业生产情况统计,201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41万吨,同比增长0.85%,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71.3万吨和87.2万吨,比上年略有减少,降幅分别为0.74%2.24%;牛肉产量49.7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20.9万吨,增长6.05%;禽蛋产量52.5万吨,增长4.24%;牛奶产量908.2万吨,同比增长0.3%;羊绒产量0.8万吨,增长0.74%

    城镇居民收入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 408元,比上年增加2 710元,增长15.3%。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 779元,比上年增加2 165元,增长17.2%,是构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也是推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经营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人均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 320元、513元、4 277元,增长15.2%18.6%8.2%

    农牧民纯收入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 6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420元,增长20.1%,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居15位。其中:农牧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 217.5元,同比增加547.6元,增长14.9%,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49.6%,仍处于主体地位;工资性收入为1 311元,增长26.4%;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37.6775.6元,增长1倍和17.8%2011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508元,增长23.5%,增速高于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CPI2011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6%,涨幅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

    从全年CPI运行情况看,一季度CPI同比指数平稳上升;二季度涨势加速;9月达到峰值,同比上涨6.9%10月后涨幅回落;11月同比上涨4.6%,为2011年单月最低涨幅。但是12月随着传统春节的临近,居民消费价格再次反弹回升达到4.9%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IPI2011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PPI)、购进(IPI)价格均呈上涨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7.8%6.1%。从全年运行情况看,均呈现“先扬后抑”的特点。年初价格稳步上行,8月达到最高点,PPI 9.5%IPI7.0%,但是进入四季度后开始回落,12PPI 8月回落4.2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IPI回落后走势较为平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统计调查
  •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领导名录】

    总队长:郑世成

    副总队长:赵兴中 李敏 程学斌

    纪检组长:布仁(蒙古族)

    【概况】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为正厅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有编制144人,有工作人员110人,设有综合处、法规制度处、农业调查处、农产量调查处、畜牧业调查处、农村牧区住户调查处、城镇住户调查处、工业调查处、服务业调查处、生产投资价格调查处、消费价格调查处、商业和投资建筑业调查处、统计监测处、信息技术应用处、人事教育处、财务管理处、纪检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19个处室。

    【常规调查】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严格执行国家统计调查方案和统计调查业务流程和质量标准,组织完成了城乡住户调查、居民生活消费调查、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城镇低收入居民价格指数调查、粮食产量和畜产品产量调查、部分服务业调查、规模以下工业调查、贫困监测调查、退耕还林还草监测调查、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畜牧业夏季普查等调查工作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国家和地方宏观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统计调查数据和统计调查服务。在国家统计局的专业评比表彰中,有3个专业获一等奖,5个专业获二等奖,16个专业获三等奖。

    【专项调查】2011年,组织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退耕还林还草调查、居民国内旅游调查、农民工调查等多项专业调查。为搞好各专业调查,总队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多次派出工作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基层业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新开展的调查工作。专项调查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制定决策措施提供可靠信息依据,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内蒙古调查队系统高效、快捷的调查能力和遍布全区的网络优势。

    【业务建设】加强系统内业务建设,各级调查队建立完善“下管一级、下算一级”制度,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对主要数据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严格执行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数据监控办法,对数据异常地区严格审核把关,实行专报制度,从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各项数据的关联性、与部门统计数据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验证评估,较好地解决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之间的数据衔接问题,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总队及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和《县级调查队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了市级调查队《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价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使调查队系统的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得到了加强。

    【法制工作】2011年是开展“六五”普法的第一年。总队组织各市县级调查队从捍卫统计法制尊严、维护政府统计调查权威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全区调查队系统特点制定了“六五”普法方案。充分利用访户、培训、检查等时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制意识,依法统计调查的社会环境得到优化。

    在全区调查队系统内组织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处分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及执法情况。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全年共查处有违法行为的企业3家,立案3件,结案3件,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执法检查,有力维护了统计调查顺利开展,保证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宣传】内蒙古调查总队为配合国家统计局第二届 “中国统计开放日”,举行主题为“基层统计人说统计——走向规范统一的中国统计”的宣传活动,充分体现官方统计“服务、诚信和专业”的核心价值,内蒙古调查总队在统计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全系统统计对外宣传活动。在总队网上增设“世界统计日宣传”专页,介绍统计调查成果、统计制度建设、农牧民生活状况、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制作悬挂宣传“世界统计日”的条幅、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读物、海报,进行咨询服务,宣传统计知识、统计法规,体现服务、诚信、专业的核心价值,展现统计走向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

    【系统管理】树立“两个意识”、践行“三个提高”、推进“四大工程”和加强系统管理。完善人、财、物、数四个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为把机关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总队印制《机关管理制度汇编》,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数的机制。各市县级调查完善政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制度。

    总队开展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形式的管理方式,制定《2011年内蒙古调查队系统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意见》,将全年任务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确定年度及季度的目标任务值,将分解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分解的任务强化事前的计划、事中的检查与控制、事后的总结与评估,以此来推动调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改进提升。

    【统计服务水平】制定《加强内蒙古调查队系统统计调查分析信息工作的意见》。各级调查队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广泛搜集国内外、区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和数据,进行国情、区情、盟市情、旗县情的分析和比较,注重对经济势态的研判,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内蒙古社会经济调查年鉴》出版发行,拓展和提升了咨询服务空间和水平。全年,内蒙古调查总队共编发《调查与研究》38期,向国家统计局、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分析报告205篇,被国家统计局采用55篇,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用100篇以上。全年共编发信息203篇,被国家统计局内网采用84篇,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用98篇,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信息工作年度评比中均被评为先进单位。各级调查队撰写提供的大量统计调查分析报告和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数据评估】明确统计调查结果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统计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数据评估,发现调查数据与这三个规律不相符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核查,查找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力争使统计调查数据与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匹配,确保统计调查数据质量。

    针对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统计调查供需不平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高指标高攀比、不尊重统计调查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调查研究,改进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特别是在2010-2011年价格走势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在生产价格调查定基指数改革、消费价格调查手机采价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及时准确地反映和判断了各类价格变动情况。

    【主要统计调查数据】粮食产量2011年,全区大部地区气温总体偏高且土壤墒情较好,尤其到了中、后期,主要产区持续出现的充沛雨水及良好的光热天气,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业生产大丰收奠定了基础。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实现了自治区粮食生产历史上少有的8年连续丰收。

    牲畜头数据全区牧业年度统计,截至6月末,全区牲畜总头数10 762万头(只),连续七年稳定在一亿头(只)以上。牛存栏956万头,增长2.9%,其中奶牛341万头,增长3.0%;羊存栏8 347万只,下降0.7%,其中山羊出栏2 461万头,下降6.3%;猪存栏1 238万头,下降0.96%。奶牛和山羊存栏数量的增减变化,呈现了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效。

    畜产品产量据畜牧业生产情况统计,201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41万吨,同比增长0.85%,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71.3万吨和87.2万吨,比上年略有减少,降幅分别为0.74%2.24%;牛肉产量49.7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20.9万吨,增长6.05%;禽蛋产量52.5万吨,增长4.24%;牛奶产量908.2万吨,同比增长0.3%;羊绒产量0.8万吨,增长0.74%

    城镇居民收入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 408元,比上年增加2 710元,增长15.3%。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 779元,比上年增加2 165元,增长17.2%,是构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也是推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经营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人均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 320元、513元、4 277元,增长15.2%18.6%8.2%

    农牧民纯收入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 6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420元,增长20.1%,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居15位。其中:农牧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 217.5元,同比增加547.6元,增长14.9%,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49.6%,仍处于主体地位;工资性收入为1 311元,增长26.4%;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37.6775.6元,增长1倍和17.8%2011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508元,增长23.5%,增速高于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CPI2011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6%,涨幅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

    从全年CPI运行情况看,一季度CPI同比指数平稳上升;二季度涨势加速;9月达到峰值,同比上涨6.9%10月后涨幅回落;11月同比上涨4.6%,为2011年单月最低涨幅。但是12月随着传统春节的临近,居民消费价格再次反弹回升达到4.9%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IPI2011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PPI)、购进(IPI)价格均呈上涨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7.8%6.1%。从全年运行情况看,均呈现“先扬后抑”的特点。年初价格稳步上行,8月达到最高点,PPI 9.5%IPI7.0%,但是进入四季度后开始回落,12PPI 8月回落4.2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IPI回落后走势较为平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