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盟市旗县

2005卷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7月离任)
                 张绥昌(7月任职)
        副 书 记:        
                 张  健(7月任职)
                 王世佑        
                 杨文山        
                 王益昌(5月离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副 主 任:马兴刚        
                 刘福刚        
                 希  拉(蒙古族)
                 韩香莲(女)             
        副 县 长:王志云(7月离任)
                 王俊义        
                 李建军        
                 李晓春        
                 候继华        
                 苗富民(蒙古族)
                 杨焕枝(女)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副 主 席:张金元        
                 刘长河        
                 高占祥        
                 刘欣瑞(女)    
        武装部长:毛中元        
        政    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巴彦淖尔市中部,地处北纬40°46’30”~41°16’45”,东经107°35’20”~108°37’50”之间,东与乌拉特前旗毗邻,西与临河区接壤,南至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隔河相望,北靠阴山以乌加河为界,与乌拉特中旗毗连。总面积2492.2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区总面积的1/4。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现辖7个镇、7个乡,总人口281163人,属农业县。
        2004年全县以扩张总量、数质并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竭力创造发展和谐社会,实现发展新跨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比重为44∶26∶30,全年GDP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21.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55.8%;商贸流通拓宽,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县年内从业人员104415人,扩大城镇“低保”范围,发放低保金31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7%。财政收入1.6亿元,全年共引入外资6.2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达13.3亿元,同比增长94%。
        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小、工业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固定资产投资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效能不高,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176.9万亩,同比增长3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78万亩,同比增长20.9%。粮食总产量达65541万斤,同比增长8.8%。经济作物总播98.9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56.5万亩,油料总产量24101万斤,同比增长14.5%。甜菜种植2.4万亩,同比减少9.7%,甜菜总产量16114万斤,同比减少10%。粮、经、草三元结构趋于合理,呈现出小麦、玉米、饲草、番茄种植面积增加;籽瓜、花葵面积减少。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建成35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础,13个农作物品种获得国家标准无公害质量认证。全年实现农产品订单78万亩,发展各类中介协会54个。全县发放粮食直补金0.12亿元,减免农业税0.12亿元。当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达9亿元,同比增长12%,年内农村人口为201690人。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27.7万头(只),同比增长22.2%。全年财政投入300万元;加快牲畜改良,引进种公羊1400只,购进奶牛3016头;年内新增优质牧草7万亩,总面积达25万亩,完成青贮饲料60万吨,秸杆转化率为70%。畜牧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0.5%。
        【林业】全年造林7.4万亩,同比增长70%。完成退耕还林4.7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选用优质种苗1200万株。首次推行造林“直补”金费,标准大杆50元/亩,其它30元/亩。全年产水果200万斤(县现有品种),产枸杞、干果180万斤;年产优质木板5000立方米,查处涉林案件90起。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化肥施用量47115吨,同比增长19.8%,地膜覆盖面积59万亩,同比增长43.6%。
        【水利】采取县、乡投资为主,个人出力为辅的形式,全年完成平地缩块80万亩,农田五配套11万亩、渠道衬砌43公里,高标准完成六期农业综合开发2.7万亩。投资0.13亿元,完成黄河中官湾990米险工整治工程,投资0.11亿元,完成什巴乡集中供水工程,2万人饮用上标准饮用水。
        【工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增长36.7%,占经济总量11.8%。工业企业上缴税金为0.22亿元,同比增长14.5%,注重企业效益,其指数达125.5%,同比提高13.8个分值。主要工业产品与产量为:小麦粉10.4万吨,植物油1万吨、机制纸0.8万吨、合成氨3.1万吨、中成药0.01万吨、铁合金0.9万吨、机制砖5924万块、玻璃制品0.4万吨,全县工业产品销售率94.7%,同比减少2.7%。年产值百万元以上企业有23家(户),实施百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项,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额达3亿元。编制完成《五原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五原县工业扩张项目》、《五原县2005年~2010年工业发展规划》;完成同泰玻璃制品七号炉技改项目。食品工业园区开始建设,2×1.2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立项并鉴约,美中达炒货厂重组并已投产。提升传统产业、扩张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工业发展战略已形成。
        【城镇建设】当年仅建筑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6亿元,同比增长77.6%,占经济总量的14.2%。当年投资0.15亿元,建成华阳商业步行街一条;投资89万元,完成了11条、3100米巷道建设工程;铺设供热管道500米。投资500万元,建成隆镇建材市场1万平方米;集资0.81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9万平方米。
        【商贸流通】年内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经济总量9.5%,市场供应货物充足齐全。当年对县财政提供收入0.18亿元。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9%,农资价格上涨3.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4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达5.5亿元、饮食业零售总额达0.7亿元,其它0.2亿元。优质农畜产品购销两旺,远销区内外,签订各类农产品订单78万亩。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协会54个,1670人,市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年商品牲畜出栏167.3万头(只),购进奶牛3016头,建成商业奶站19座,合成氨化肥供不应求,中成药远销西北、华北地区,玻璃制品定点销售旺盛,机制砖除满足供本县外还销往相邻旗,优质面粉销往京、津、呼、包、东胜地区。全年完成商品货运量72万吨,鸿鼎农贸(葵花)市场年交易额10亿元。
        【招商引资】年内共引进资金6.2亿元,同比增长21%,主要引进的是富源农产品公司投资1.9亿元的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新疆中基番茄加工厂的一条生产线;阿拉善盟恒通煤矿投资1.2亿元2×1.2万千瓦的热电联产项目;香港金马皮革厂的500万元;由包头市开发商投资0.12亿元兴建的古郡大酒店项目;安徽喜洋洋公司投资1亿元年处理10万吨瓜籽生产线;全县招商引资条件明显改善。
        【交通电力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收入0.67亿元,同比增长30.2%,从业人员731人。城镇交通和通信人均消费支出494元,同比增长21%。全年用于交通、电力、通讯投资达8.2亿元。年内全县已达到村村通等级公路,加快公路建设速度为县域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投资9.7亿元,在县境实施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投资125万元,完成粮食路1.6公里油路改造工程;完成食品工业园区1.8公里油路工程,新修乌五线15.5公里的油路续接工程。新修乡村公路73公里、整修854公里、绿化200公里。修建14个汽车站,开通环城公汽(由康远公气集团承担)。全年收缴小额养路费255万元,全县年客运量674618人次。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加快,电费收缴更加规范,民用供电服务水平提高,电费上调,电力设施更加完善,投资0.18亿元,完成套海镇110千伏变电站工程。
        【通讯】移动、固定电话的数量成倍增加,资费下调。信息、传输、计算软件建设发展明显加快,年内完成59所农村中小学天网工程建设,县城内11所中小学校地网光缆全部进校。
        【财政】年内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6.6%,财政总支出2.9亿元,同比增长23.7%。收入征管力度加大,做到应收尽收。资金拨付跟踪见效,保证重点支出,全县人员工资按时兑现,行政管理费支出0.5亿元,同比增长26%;社会保障金支出0.3亿元,同比增长35%;支农支出0.4亿元,同比增长84%;教育事业费支出0.7亿元,同比增长35%。
        【税务】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工作完成,共免农业税0.12亿元,粮食直补金0.12亿元。正式出台《五原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全年共收缴国有收益金0.88亿元,完成采购金额538元。
        【金融】强化税收征管,全县年内税费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2%。社保费入库0.14亿元,查补税款、罚滞金款共计249万元,征收契税187万元,征收建安营业税0.16亿元。正式启用农业税收款传操作流程。全年支农贷款0.85亿元。强化对金融运行监控,主要监测房地产贷款运行情况。重点支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好的企业。推行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支持再就业。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设立银监办。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9亿元,其中居民存款12亿元,同比增长18.9%。
        【审计】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单位)62项(个),查处违规金额0.7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94万元,挽回国有资产损失金额284万元。对10项重点竣工工程决算进行审计,核减工程投资162万元。
        【科技】全年培训科技人员3000人次,乡、村、社干部和农民8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0万份。申报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五原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国家科技星头计划项目”优质多胎肉羊杂交技术两个。有花卉、葵油、水产品、瓜子四个科研新产品,在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参展。推广立项七个科研项目,其为:种养结合科技示范、德美和澳美种羊纯繁试验、葵花新品种引进选育试验,四翅宾黎引种造林试验、人工嫁接肉苁蓉试验、奶牛养殖科技示范、菜籽繁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
        【教育】整合中小学20所,较上年减少9所,减少教学班30个。全县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21916人,同比增长14.4%;小学124所,在校学生20406人,同比减少8.9%;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注重教育投入,争取到专项资金0.2亿元。投资0.1亿元新建校舍、宿舍1.2万平方米,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53万元,受益学生达25000人。全县当年建成18个教研基地,对1580位教师进行培训。年度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142人。
        【文化】县城文体活动中心已动工兴建,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放映电影260场,全县乡镇全部建有文化站。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年内达80户(家)从业人员300人。为中小学生放映电影400场,全县图书借阅人次达1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周”宣传活动和职工广场运动会,共有40个单位、2000人参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7次集中对文化市场联合检查。
        【卫生】2004年9月,五原县被评为全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县直属医院实行院长科长聘任制,34名骨干担任院领导;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行院科分级核算;改革用人制度,年内招聘19名本科生,为医疗单位注入新的活力。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其占购药总数的87%。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资167万元,新建妇产科大楼2119平方米。投资13万元,对三个乡镇医院和防保站进行扩建。切实加强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开通“非典”发热门诊,全年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100%,“五苗”接种率98%,防砷改水采水样120份,传染病报告率98.9%。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全年检审并发放卫生许可证1905户,学生健康体检1200人。深入贯彻《母婴保健法》,全年妇科门诊7202人、儿童门诊1950人,孕妇管理率93.3%,儿童管理率92.3%,婴儿死亡率15.7%。
        【社会保障就业】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为2270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检查用人单170次,为劳动者追收拖欠工资38.6万元。年内共培训1200人,将公务员职位登记造册,输入微机实行管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本年聘任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新招聘本科学历专业人员53人。投资10万元,建设10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扩大保障覆盖面,全县参统职工8801人(企业、个体)、公务员(职工)5076人,制定出台《转制企业下岗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办法》,年内办理接续721人。全年发放养老金3065万元,工资发放率100%。年内参统人员12969人,收缴医疗保险费496万元。失业金征缴单位增多人员增加,有事业单位87户,企业21户,涉缴人员达4472人,合计金额122万元。当年新增就业2156人,劳务输出5677人,为“4050”人员购买公益性岗位249个,发放工资补贴4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8%。
        【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年内共为6家企业、23家医疗单位、188户服务行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环评执行率达100%。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全年共排查污染企业9家、依法取缔两个非法炼铁厂、关停3个铅粉厂,专项整治8个奶牛养殖小区、20个养鸡场,强制淘汰5台供热旧锅炉。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1.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41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770元,分别同比增长15.1%和13.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为27.9平方米,同比增长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2平方米,同上年持平。食品类消费更加注重营养调剂,其消费支出年人均1197.3元,同比增长11.2%;衣着类消费日趋时尚讲究,其消费支出年人均844元,同比增长5.5%;年人均消费支出达194.5元,同比增长21%;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教育意识普遍提高,用于文化教育及其服务的消费人均年支出为664.6元,同比增长53.8%。物价较上年略有上涨,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上涨3.5%,住房上涨4.6%,食品上涨5%。救灾救济稳步推进,全年下拨救济费121.5万元,扩大“低保”范围,全年发放低保金311万元,低保对象4869人。资助贫困学生2200名,解决1198名企业转制职工的入统问题。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7月离任)
                 张绥昌(7月任职)
        副 书 记:        
                 张  健(7月任职)
                 王世佑        
                 杨文山        
                 王益昌(5月离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副 主 任:马兴刚        
                 刘福刚        
                 希  拉(蒙古族)
                 韩香莲(女)             
        副 县 长:王志云(7月离任)
                 王俊义        
                 李建军        
                 李晓春        
                 候继华        
                 苗富民(蒙古族)
                 杨焕枝(女)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副 主 席:张金元        
                 刘长河        
                 高占祥        
                 刘欣瑞(女)    
        武装部长:毛中元        
        政    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巴彦淖尔市中部,地处北纬40°46’30”~41°16’45”,东经107°35’20”~108°37’50”之间,东与乌拉特前旗毗邻,西与临河区接壤,南至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隔河相望,北靠阴山以乌加河为界,与乌拉特中旗毗连。总面积2492.2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区总面积的1/4。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现辖7个镇、7个乡,总人口281163人,属农业县。
        2004年全县以扩张总量、数质并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竭力创造发展和谐社会,实现发展新跨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比重为44∶26∶30,全年GDP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21.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55.8%;商贸流通拓宽,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县年内从业人员104415人,扩大城镇“低保”范围,发放低保金31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7%。财政收入1.6亿元,全年共引入外资6.2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达13.3亿元,同比增长94%。
        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小、工业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固定资产投资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效能不高,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176.9万亩,同比增长3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78万亩,同比增长20.9%。粮食总产量达65541万斤,同比增长8.8%。经济作物总播98.9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56.5万亩,油料总产量24101万斤,同比增长14.5%。甜菜种植2.4万亩,同比减少9.7%,甜菜总产量16114万斤,同比减少10%。粮、经、草三元结构趋于合理,呈现出小麦、玉米、饲草、番茄种植面积增加;籽瓜、花葵面积减少。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建成35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础,13个农作物品种获得国家标准无公害质量认证。全年实现农产品订单78万亩,发展各类中介协会54个。全县发放粮食直补金0.12亿元,减免农业税0.12亿元。当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达9亿元,同比增长12%,年内农村人口为201690人。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27.7万头(只),同比增长22.2%。全年财政投入300万元;加快牲畜改良,引进种公羊1400只,购进奶牛3016头;年内新增优质牧草7万亩,总面积达25万亩,完成青贮饲料60万吨,秸杆转化率为70%。畜牧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0.5%。
        【林业】全年造林7.4万亩,同比增长70%。完成退耕还林4.7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选用优质种苗1200万株。首次推行造林“直补”金费,标准大杆50元/亩,其它30元/亩。全年产水果200万斤(县现有品种),产枸杞、干果180万斤;年产优质木板5000立方米,查处涉林案件90起。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化肥施用量47115吨,同比增长19.8%,地膜覆盖面积59万亩,同比增长43.6%。
        【水利】采取县、乡投资为主,个人出力为辅的形式,全年完成平地缩块80万亩,农田五配套11万亩、渠道衬砌43公里,高标准完成六期农业综合开发2.7万亩。投资0.13亿元,完成黄河中官湾990米险工整治工程,投资0.11亿元,完成什巴乡集中供水工程,2万人饮用上标准饮用水。
        【工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增长36.7%,占经济总量11.8%。工业企业上缴税金为0.22亿元,同比增长14.5%,注重企业效益,其指数达125.5%,同比提高13.8个分值。主要工业产品与产量为:小麦粉10.4万吨,植物油1万吨、机制纸0.8万吨、合成氨3.1万吨、中成药0.01万吨、铁合金0.9万吨、机制砖5924万块、玻璃制品0.4万吨,全县工业产品销售率94.7%,同比减少2.7%。年产值百万元以上企业有23家(户),实施百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项,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额达3亿元。编制完成《五原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五原县工业扩张项目》、《五原县2005年~2010年工业发展规划》;完成同泰玻璃制品七号炉技改项目。食品工业园区开始建设,2×1.2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立项并鉴约,美中达炒货厂重组并已投产。提升传统产业、扩张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工业发展战略已形成。
        【城镇建设】当年仅建筑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6亿元,同比增长77.6%,占经济总量的14.2%。当年投资0.15亿元,建成华阳商业步行街一条;投资89万元,完成了11条、3100米巷道建设工程;铺设供热管道500米。投资500万元,建成隆镇建材市场1万平方米;集资0.81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9万平方米。
        【商贸流通】年内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经济总量9.5%,市场供应货物充足齐全。当年对县财政提供收入0.18亿元。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9%,农资价格上涨3.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4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达5.5亿元、饮食业零售总额达0.7亿元,其它0.2亿元。优质农畜产品购销两旺,远销区内外,签订各类农产品订单78万亩。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协会54个,1670人,市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年商品牲畜出栏167.3万头(只),购进奶牛3016头,建成商业奶站19座,合成氨化肥供不应求,中成药远销西北、华北地区,玻璃制品定点销售旺盛,机制砖除满足供本县外还销往相邻旗,优质面粉销往京、津、呼、包、东胜地区。全年完成商品货运量72万吨,鸿鼎农贸(葵花)市场年交易额10亿元。
        【招商引资】年内共引进资金6.2亿元,同比增长21%,主要引进的是富源农产品公司投资1.9亿元的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新疆中基番茄加工厂的一条生产线;阿拉善盟恒通煤矿投资1.2亿元2×1.2万千瓦的热电联产项目;香港金马皮革厂的500万元;由包头市开发商投资0.12亿元兴建的古郡大酒店项目;安徽喜洋洋公司投资1亿元年处理10万吨瓜籽生产线;全县招商引资条件明显改善。
        【交通电力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收入0.67亿元,同比增长30.2%,从业人员731人。城镇交通和通信人均消费支出494元,同比增长21%。全年用于交通、电力、通讯投资达8.2亿元。年内全县已达到村村通等级公路,加快公路建设速度为县域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投资9.7亿元,在县境实施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投资125万元,完成粮食路1.6公里油路改造工程;完成食品工业园区1.8公里油路工程,新修乌五线15.5公里的油路续接工程。新修乡村公路73公里、整修854公里、绿化200公里。修建14个汽车站,开通环城公汽(由康远公气集团承担)。全年收缴小额养路费255万元,全县年客运量674618人次。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加快,电费收缴更加规范,民用供电服务水平提高,电费上调,电力设施更加完善,投资0.18亿元,完成套海镇110千伏变电站工程。
        【通讯】移动、固定电话的数量成倍增加,资费下调。信息、传输、计算软件建设发展明显加快,年内完成59所农村中小学天网工程建设,县城内11所中小学校地网光缆全部进校。
        【财政】年内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6.6%,财政总支出2.9亿元,同比增长23.7%。收入征管力度加大,做到应收尽收。资金拨付跟踪见效,保证重点支出,全县人员工资按时兑现,行政管理费支出0.5亿元,同比增长26%;社会保障金支出0.3亿元,同比增长35%;支农支出0.4亿元,同比增长84%;教育事业费支出0.7亿元,同比增长35%。
        【税务】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工作完成,共免农业税0.12亿元,粮食直补金0.12亿元。正式出台《五原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全年共收缴国有收益金0.88亿元,完成采购金额538元。
        【金融】强化税收征管,全县年内税费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2%。社保费入库0.14亿元,查补税款、罚滞金款共计249万元,征收契税187万元,征收建安营业税0.16亿元。正式启用农业税收款传操作流程。全年支农贷款0.85亿元。强化对金融运行监控,主要监测房地产贷款运行情况。重点支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好的企业。推行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支持再就业。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设立银监办。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9亿元,其中居民存款12亿元,同比增长18.9%。
        【审计】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单位)62项(个),查处违规金额0.7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94万元,挽回国有资产损失金额284万元。对10项重点竣工工程决算进行审计,核减工程投资162万元。
        【科技】全年培训科技人员3000人次,乡、村、社干部和农民8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0万份。申报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五原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国家科技星头计划项目”优质多胎肉羊杂交技术两个。有花卉、葵油、水产品、瓜子四个科研新产品,在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参展。推广立项七个科研项目,其为:种养结合科技示范、德美和澳美种羊纯繁试验、葵花新品种引进选育试验,四翅宾黎引种造林试验、人工嫁接肉苁蓉试验、奶牛养殖科技示范、菜籽繁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
        【教育】整合中小学20所,较上年减少9所,减少教学班30个。全县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21916人,同比增长14.4%;小学124所,在校学生20406人,同比减少8.9%;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注重教育投入,争取到专项资金0.2亿元。投资0.1亿元新建校舍、宿舍1.2万平方米,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53万元,受益学生达25000人。全县当年建成18个教研基地,对1580位教师进行培训。年度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142人。
        【文化】县城文体活动中心已动工兴建,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放映电影260场,全县乡镇全部建有文化站。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年内达80户(家)从业人员300人。为中小学生放映电影400场,全县图书借阅人次达1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周”宣传活动和职工广场运动会,共有40个单位、2000人参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7次集中对文化市场联合检查。
        【卫生】2004年9月,五原县被评为全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县直属医院实行院长科长聘任制,34名骨干担任院领导;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行院科分级核算;改革用人制度,年内招聘19名本科生,为医疗单位注入新的活力。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其占购药总数的87%。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资167万元,新建妇产科大楼2119平方米。投资13万元,对三个乡镇医院和防保站进行扩建。切实加强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开通“非典”发热门诊,全年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100%,“五苗”接种率98%,防砷改水采水样120份,传染病报告率98.9%。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全年检审并发放卫生许可证1905户,学生健康体检1200人。深入贯彻《母婴保健法》,全年妇科门诊7202人、儿童门诊1950人,孕妇管理率93.3%,儿童管理率92.3%,婴儿死亡率15.7%。
        【社会保障就业】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为2270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检查用人单170次,为劳动者追收拖欠工资38.6万元。年内共培训1200人,将公务员职位登记造册,输入微机实行管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本年聘任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新招聘本科学历专业人员53人。投资10万元,建设10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扩大保障覆盖面,全县参统职工8801人(企业、个体)、公务员(职工)5076人,制定出台《转制企业下岗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办法》,年内办理接续721人。全年发放养老金3065万元,工资发放率100%。年内参统人员12969人,收缴医疗保险费496万元。失业金征缴单位增多人员增加,有事业单位87户,企业21户,涉缴人员达4472人,合计金额122万元。当年新增就业2156人,劳务输出5677人,为“4050”人员购买公益性岗位249个,发放工资补贴4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8%。
        【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年内共为6家企业、23家医疗单位、188户服务行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环评执行率达100%。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全年共排查污染企业9家、依法取缔两个非法炼铁厂、关停3个铅粉厂,专项整治8个奶牛养殖小区、20个养鸡场,强制淘汰5台供热旧锅炉。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1.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41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770元,分别同比增长15.1%和13.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为27.9平方米,同比增长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2平方米,同上年持平。食品类消费更加注重营养调剂,其消费支出年人均1197.3元,同比增长11.2%;衣着类消费日趋时尚讲究,其消费支出年人均844元,同比增长5.5%;年人均消费支出达194.5元,同比增长21%;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教育意识普遍提高,用于文化教育及其服务的消费人均年支出为664.6元,同比增长53.8%。物价较上年略有上涨,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上涨3.5%,住房上涨4.6%,食品上涨5%。救灾救济稳步推进,全年下拨救济费121.5万元,扩大“低保”范围,全年发放低保金311万元,低保对象4869人。资助贫困学生2200名,解决1198名企业转制职工的入统问题。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