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经济

2005卷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      长:陶  克(蒙古族9月任职) 
        副  厅  长:王守陆                
                   高云平                
                   赵存发                
                   纪大才(女)            
                   周文毅                
                   赵存才                
                   翟  琇                
        纪 检组 长:李桂兰(女)            
        助理巡视员:赛吉拉乎(蒙古族3月离任)
                   奇占荣(蒙古族)        
                   石先勇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是主管全区农业、畜牧业与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14名,实有人数116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草原处(饲料工作办公室、草原防火办公室)、兽医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自治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15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0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快于上年5.8个百分点。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比上年增加338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92.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46万公顷,特别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达到418.1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505.39万吨,比上年增产144.66万吨,增长10.6%,是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其中小麦、稻谷和大豆产量分别增长40%、22.5%和92.2%。
        【畜牧业】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9274.4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6%;牲畜总增4125.02万头(只),增长26.6%,牲畜总增率51.6%。全年牲畜出栏4969.3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8.9%。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01.9万吨,比上年增长24.1%;牛奶产量490万吨,增长59.1%;山羊绒产量5552吨,增长4%;禽蛋产量38.75万吨,增长12.5%。全区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8549万亩,实施草畜平衡核定的草场面积达到5.2亿亩,禁牧、休牧和轮牧面积达到611亿亩,约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
        【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结构依据自然规律和市场导向,按照“优化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优化。农牧业结构中,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上升为44%。畜牧业内部结构中,农区畜牧业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上升到67%,在全区新增1286万头只牲畜中,农区畜牧业增加1150万头只,占新增牲畜的89%,增长22.9%。种植业结构中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比重不断提高。全区饲用作物面积达1055.5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增长6.3%。高效设施农业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以上,较上年增加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中,优质专用品种达3083万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占粮播面积47%。
        【农牧业产业化】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增加值201.4亿元;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734家,实现销售收入632.5亿元,完成增加值196.5亿元;超10亿元的9家,实现销售收入304.7亿元;全区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销售收入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75.6%。品牌效益日益明显。农畜产品加工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销售金额占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额的55%,辐射带动农牧户占产业化总带动户数的45%。全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2642个,会员总数11.3万人,农牧民经纪人4.96万人,带动38万户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牧业科技】全区共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350万人次,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良种及改良种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3%、88.4%和90%,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粮食亩产达240公斤/亩,比上年增长7.2%;完成农村牧区小型公益设施沼气建设项目14299户。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以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防控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全面提升动物疫病免疫、疫情处置、检疫和防治水平。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赢得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实现全区无大疫的目标。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带动,积极推广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技术,切实推进农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以农药、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的农牧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全区新认定自治区级无公害种植产品产地190个,面积为1649.4万亩,新认定水产品产地18个,面积为9.8万亩,首次认定42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地牲畜规模达到1104.43万头(只)。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以来共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19119人,转移就业82048人,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2004年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约130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全区各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草原“双权一制”、减轻农牧民负担等党在农村牧区基本政策落实的同时,卓有成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区减免涉农税收9.2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5.2亿元,良种和农机具补贴5800万元,中小学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8亿元,加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兑现的补贴,农牧民人均因政策增收150元,成为增产增收最根本的促进因素。
        【农牧业机械化】2004年,党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投入,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广项目;自治区各级财政加大农机化投入,投入资金总量达到2703万元,带动全社会投资7.6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有力地推进全区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社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72.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完成机械化耕地6725.1万亩,机械化播种5671.1万亩,机械化收获1854.8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9%、10.4%和40.7%。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5%。其中,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7%、63.8%和20.9%。保护耕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再上新台阶,全区开展保护耕作试验示范的旗县区44个,完成核心示范田75.9万亩,机械免耕播种447.2万亩,深松638万亩。
        【渔业经济】全力实施天然水域渔业产业带、池塘养殖产业带和盐碱水域渔业产业带建设,切实开展渔业种苗繁育、渔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渔政综合执法等工作,全年水产品产量7.73万吨,比上年增长6.2%,实现渔业产值7.2亿元,增长10.3%,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农垦改革】全区农垦系统围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的目标,努力挖掘潜力,克服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垦改革和职工减负,推进社会职能剥离、职工养老保险、土地确权、职工城镇户口等政策的落实。全系统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国有农牧场盈利企业数量和盈利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系统由上年总体盈利214万元提高到2004年的5000万元,盈利水平比上年提高23倍多。农牧场人均纯收入3050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7.2%。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场会】2004年9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通辽市召开全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场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任亚平出席,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部署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盟市旗县的主要领导及部分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代表共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学习典型,开拓思路,强化措施,把自治区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生产工作会议】2004年9月初,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确立粮食主产省(区)在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的举足轻重地位,进一步加强对主产省(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不断开创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马强 马晓明)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      长:陶  克(蒙古族9月任职) 
        副  厅  长:王守陆                
                   高云平                
                   赵存发                
                   纪大才(女)            
                   周文毅                
                   赵存才                
                   翟  琇                
        纪 检组 长:李桂兰(女)            
        助理巡视员:赛吉拉乎(蒙古族3月离任)
                   奇占荣(蒙古族)        
                   石先勇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是主管全区农业、畜牧业与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14名,实有人数116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草原处(饲料工作办公室、草原防火办公室)、兽医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自治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15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0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快于上年5.8个百分点。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比上年增加338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92.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46万公顷,特别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达到418.1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505.39万吨,比上年增产144.66万吨,增长10.6%,是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其中小麦、稻谷和大豆产量分别增长40%、22.5%和92.2%。
        【畜牧业】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9274.4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6%;牲畜总增4125.02万头(只),增长26.6%,牲畜总增率51.6%。全年牲畜出栏4969.3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8.9%。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01.9万吨,比上年增长24.1%;牛奶产量490万吨,增长59.1%;山羊绒产量5552吨,增长4%;禽蛋产量38.75万吨,增长12.5%。全区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8549万亩,实施草畜平衡核定的草场面积达到5.2亿亩,禁牧、休牧和轮牧面积达到611亿亩,约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
        【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结构依据自然规律和市场导向,按照“优化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优化。农牧业结构中,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上升为44%。畜牧业内部结构中,农区畜牧业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上升到67%,在全区新增1286万头只牲畜中,农区畜牧业增加1150万头只,占新增牲畜的89%,增长22.9%。种植业结构中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比重不断提高。全区饲用作物面积达1055.5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增长6.3%。高效设施农业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以上,较上年增加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中,优质专用品种达3083万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占粮播面积47%。
        【农牧业产业化】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增加值201.4亿元;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734家,实现销售收入632.5亿元,完成增加值196.5亿元;超10亿元的9家,实现销售收入304.7亿元;全区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销售收入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75.6%。品牌效益日益明显。农畜产品加工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销售金额占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额的55%,辐射带动农牧户占产业化总带动户数的45%。全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2642个,会员总数11.3万人,农牧民经纪人4.96万人,带动38万户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牧业科技】全区共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350万人次,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良种及改良种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3%、88.4%和90%,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粮食亩产达240公斤/亩,比上年增长7.2%;完成农村牧区小型公益设施沼气建设项目14299户。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以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防控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全面提升动物疫病免疫、疫情处置、检疫和防治水平。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赢得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实现全区无大疫的目标。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带动,积极推广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技术,切实推进农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以农药、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的农牧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全区新认定自治区级无公害种植产品产地190个,面积为1649.4万亩,新认定水产品产地18个,面积为9.8万亩,首次认定42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地牲畜规模达到1104.43万头(只)。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以来共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19119人,转移就业82048人,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2004年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约130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全区各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草原“双权一制”、减轻农牧民负担等党在农村牧区基本政策落实的同时,卓有成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区减免涉农税收9.2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5.2亿元,良种和农机具补贴5800万元,中小学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8亿元,加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兑现的补贴,农牧民人均因政策增收150元,成为增产增收最根本的促进因素。
        【农牧业机械化】2004年,党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投入,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广项目;自治区各级财政加大农机化投入,投入资金总量达到2703万元,带动全社会投资7.6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有力地推进全区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社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72.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完成机械化耕地6725.1万亩,机械化播种5671.1万亩,机械化收获1854.8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9%、10.4%和40.7%。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5%。其中,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7%、63.8%和20.9%。保护耕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再上新台阶,全区开展保护耕作试验示范的旗县区44个,完成核心示范田75.9万亩,机械免耕播种447.2万亩,深松638万亩。
        【渔业经济】全力实施天然水域渔业产业带、池塘养殖产业带和盐碱水域渔业产业带建设,切实开展渔业种苗繁育、渔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渔政综合执法等工作,全年水产品产量7.73万吨,比上年增长6.2%,实现渔业产值7.2亿元,增长10.3%,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农垦改革】全区农垦系统围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的目标,努力挖掘潜力,克服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农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垦改革和职工减负,推进社会职能剥离、职工养老保险、土地确权、职工城镇户口等政策的落实。全系统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国有农牧场盈利企业数量和盈利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系统由上年总体盈利214万元提高到2004年的5000万元,盈利水平比上年提高23倍多。农牧场人均纯收入3050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7.2%。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场会】2004年9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通辽市召开全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场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任亚平出席,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部署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盟市旗县的主要领导及部分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代表共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学习典型,开拓思路,强化措施,把自治区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生产工作会议】2004年9月初,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确立粮食主产省(区)在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的举足轻重地位,进一步加强对主产省(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不断开创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马强 马晓明)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