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5卷  /  科教文卫体

2005卷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党 组书 记                
        局      长:刘  瑞         
        党组副书记                
        副  局  长:刘永欣         
        党 组成 员                
        副  局  长:海  青(蒙古族) 
                   王向文(12月离任)
        党 组成 员:关方方(蒙古族)                
        纪 检组 长:董庭玉(女)     
        党 组成 员                
        副  局  长:王  增         
        助理巡视员:额尔德尼(蒙古族)
                   王大为         
        【概况】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盟市以上广播电台13座,电视台1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6座。广播电视微波站点132个,电路全长5751公里。新增光缆干线2211公里,总长度达12600公里,光机站新增15个,达到122个,形成连通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具有自愈环保功能的三级干线网络。全区各级有线电视本地网光接点达1910个,建成城区管道490公里。全区光缆干线已将CCTV—1、CCTV新闻频道和内蒙古电视台6套电视节目、内蒙古电台2套广播节目传送到各盟市、旗县。有线入户全区达175.5675万户,入户率25.12%。
        拥有广播中短波发射台5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00瓦以上76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0.38%和87.99%。全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有15448人。
        【广播电视信息网络】2000年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至今,建成东至满洲里西至阿拉善,总长度达到12600公里的光缆干线,设置12个盟(市)枢纽站,80个旗(县)站,30个中继站,共122个光传输机站。形成连通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具有光缆自愈保护功能的三级干线网络,光缆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干线长度最长的省级广播电视光缆干线。
        2004年,完成呼市至包头之间SDH干线网的扩容、内蒙古电视台的“经济生活”、“文体娱乐”、“新闻综合”、“影视剧”频道4部编码器的更新工作、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下传和在12个站点。入网的工作、将呼市的3套电视节目和2套广播节目利用“华为”编解码器,通过2.5G设备传送至传输中心。
        开通传输中心至各盟市数字电视客服热线“96066”电路(11*2M)、内蒙古传输中心至包头传输中心数字电视二期工程电路(9*45M)、呼伦贝尔市下传伊敏河电视台,根河、扎兰屯数字电视(6*45M)电路、完成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由内蒙古传输中心至二连浩特分公司(1*45M)电路的开通及设备的调试、内蒙古卫视的下传45M双向电路的开通及设备调试;开通呼和浩特市公安网以太网业务、阿盟公安网以太网业务(10*2M);完成历次总局会议中心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业务开通、设备调试工作等。网络已整合完毕27个二级分(支)公司,其中整合企业网4个。为实现全区广播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奠定基础。
        2004年上半年,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完成数字电视平台搭建、测试工作及机顶盒测试、选型及招标工作,数字电视系统扩容工程设备安装和调测完成开始试播。中间件项目调研、论证工作及前端集成,机顶盒升级、信息栏目设置等相关工作也已完成。现在共传输包括所有模拟电视节目、部分外省市卫星电视节目、党中央节目平台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等共计80余套电视节目;另外2个模拟电视频道传输数据广播、股票信息和信息时空等信息。
        “西气东输”项目,现已开通纳林河、查镇、东胜、包头铝厂、包头机场、达旗6个分输站的电路,共计6条长途2M电路;完成公安及大部分教育网盟市节点光纤接入,其中,公安网已开通大部分电路;与内蒙古信息办在技术上进行交流共建内蒙古政府电子政务网;还积极进行UCLINK试验,并取得成功,为下一步发展有线宽带业务奠定基础;在光纤租用业务方面,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为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铁通等网络运营商提供近600多公里(2芯)光纤干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两会宣传报道】2004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宣传组成精干有力的“两会”宣传报道阵容,台长亲自带队,骨干记者积极参与。广播宣传在蒙汉语新闻综合广播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设“两会快报”、“两会传真”、“两会特别报道”等栏目,迅速、准确、全面地对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九届二次会议进行大容量、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总计发稿近30篇(条)。录音报道《代表委员谈机遇、谈思路、谈优势》、《代表委员谈以工兴农、以工富农、以人为本》,录音侧记《回顾过去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献计献策、使命神圣》等深化和活化会议报道。电视宣传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使两会报道新意迭出,特色鲜明。《内蒙古新闻》节目开辟《两会报道》、《两会话题》、《两会快讯》等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两会”进行全面深入报道。《内蒙古新闻》、《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今日观察》等节目相互互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派出骨干力量,形成强大阵容,以异地连线方式进行新闻直播,从3月3日到18日的16天时间里,报道组共录制新闻61条,分别在各档新闻节目中滚动播出,总长度达380分钟,在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稿量达到25条。
        【关注“三农三牧”问题】在广播《全区联播》、《早间新闻》,电视《内蒙古新闻》节目的《求真务实》栏目中开设专栏《贯彻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播发系列评论《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玉米加工转换使科尔沁区农民踏上致富之路》、《内蒙古免征牧业税收牧民得实惠》、《内蒙古农资价格平稳,农民忙备耕》等近百篇报道。蒙古语广播在《新闻透视》节目中播出了《专家评论1号文件》上下篇,《自治区启动农村牧区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等4套节目。《农牧民之友》节目开辟《认真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 切实增加农民牧民收入》专栏,播出系列讲座,讲解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播出《要为农牧民增收多办实事》系列论坛、《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各盟市》系列报道等。到9月收获季节,广播宣传组织《东部纪行》采访组深入到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等地采访,播发一系列有关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报道,并特别为此报道制作栏目曲,在《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联播》中挂牌播出记者的所见所闻。《蓄势突破—呼伦贝尔何处破题》、《多彩通讯—来自科尔沁的报道》、《大兴安岭的新生》、《乌兰浩特打造东北乳域》等。10月,广播宣传组织播发一系列有关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报道《包头市农牧民增收幅度为八年来最快》、《前三季度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3%》、《巴彦淖尔农牧民增收之路》,全方位地反映自治区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喜人形势。
        【草原文化节盛况】内蒙古广播电视宣传从7月中旬开始,就在新闻节目中组织记者对全区各地文化、旅游、文物等文化资源的利用建设情况进行报道,相继在广播的联播节目中挂牌推出“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文化大区”和“弘扬草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专栏,其中《科尔沁—打造独特民族文化品牌》、《璀璨的和硕文化》等专稿,多侧面地展示自治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电视宣传运用新闻、专题、晚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报道了草原文化节的盛况,为草原文化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内蒙古新闻联播》于7月12日起,在节目中开设“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文化大区”专栏,到8月,“内蒙古新闻”中播出的有关文化节的新闻120多条,蒙古语《内蒙古新闻》从7月16日至8月17日播发民族文化艺术题材的各类新闻报道计108条。《晚间报道》、《都市全接触》、《新闻早报》等新闻栏目也根据栏目的自身特点,在文化节召开期间采制大量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动态新闻。
        【“11·21”空难事故报道】2004年11月21日上午8∶20,东航小型客机在包头市坠毁。空难事故发生后,内蒙古电视台立即启动新闻快速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派出四组10名记者赶赴事故现场进行采访。在当天播出的《内蒙古新闻联播》《今日观察》、《晚间报道》等栏目中,根据各自不同定位,对事故进行迅速、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向社会及时传递了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为保证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在拍摄、采访完事故现场的报道后,一组记者在下午5点左右赶回台里。18∶30《内蒙古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新闻《一架包头飞往上海的客机失事,55人遇难》。除事故报道外,这一天的节目中还报道国家事故调查小组、自治区领导、东航及保险公司负责人到达现场开展工作的情况,后方编辑还多方搜集资料、图片,配发了一条出事的庞巴迪客机的小资料,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留在包头现场采访的记者通过微波线路把最新采访到的内容和画面传到台里,当天的“今日观察”栏目以记者现场目击的方式,制作、播出15分钟的空难专题。
        21日的搜救工作进行到晚上8点半,记者一刻也没有离开现场,拍下了公安、武警官兵连夜维护现场及家属祭奠遇难者的场面。当晚10点播出的《晚间报道》节目以电话连线前方记者的方式,报道这些最新的情况。
        22日的新闻节目及时播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主要领导对妥善处理空难事故的重要指示。到30日,《内蒙古新闻联播》和《晚间报道》共播发了《一架包头飞往上海的客机失事55人遇难》、《国家“11·21”坠机事故调查组和自治区有关领导抵达包头》、《胡锦涛、温家宝、黄菊等对东夯云南公司发生重大空难事故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指示》、《储波、指示全力做好空难善后工作》、《包头“11·21空难事故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全力寻找黑匣子》、《有关部门妥善安置遇难家属》、《“11·21”空难两个黑瞎子全部找到》、《国务院“11·21”事故调查小组慰问部分遇难家属》、《包头市全力做好空难家属接待服务工作》、《“11·21”空难保险理赔工作全面展开》等52条、近90分钟的空难报道。《今日观察》栏目还播出了《一架小型客机在包头失事》、《关注“11·21”空难》两期节目,每天还有3分钟的最新连线报道。内蒙古电视台还积极向党中央台和东方卫视、湖南、云南、上海等省区台传送画面,在21日中午12点,内蒙古电视台就将包头台传过来的画面通过光缆线路传送给党中央台和东方卫视,10分钟后,这两个台的空难新闻就播出了,这是关于空难的最早的电视画面报道。前方记者也多次接受党中央台和多家省市台的电话连线报道。
        【《走进黑河》系列报道】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与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阿拉善日报、阿拉善人民广播电台、阿拉善电视台以及宁夏新消息报等媒体30多名记者联合开展了《走进黑河》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并在党中央台及内蒙古电台蒙汉语《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特设专栏挂牌播出。
        黑河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十大内陆河的第二大河。近年,黑河流域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位于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居延海、保护额济纳绿洲,2001年国务院做出黑河跨省际分水的重要决策,使久已干涸的东居延海重新“碧波荡漾”,从而有效阻止沙尘暴,使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进,为了全面客观地展示4年来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额济纳生态环境的状况,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派出3名记者参加《走进黑河》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
        《走进黑河》报道组从黑河源头—海拔4200米的祁连山顺流而下,沿河途径甘肃张掖市甘州区、临择县、高台县、酒泉市金塔县、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黑河尾闾额济纳旗居延海,行程5000多公里,历时16天,对整个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综合治理工程进展、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水资源演变、生态环境变化、国防建设、民族团结等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用蒙汉两种语言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稿件20多篇(组),播出的《黑河源头的生态治理迫在眉睫》、《黑河是额济纳的生命之河》、《黑河流域实施水资源调配给额济纳带来了“绿色希望”》、《黑河的喜与忧》等报道。
        【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俄罗斯乌兰乌德市落地入户】2004年8月9日,随着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与俄罗斯贝加尔公司合资建设的俄罗斯乌兰乌德市有线电视信息网络工程一期工程有线电视信号的成功开通,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乌兰乌德市落地入户。乌兰乌德市观众可以完整地收看到蒙古语卫视频道的节目。
        【《索伦嘎》在蒙古语卫视频道试播】7月19日开始,内蒙古电视台与中蒙合资桑斯尔有线电视有限责任公司合办的电视栏目“索伦嘎”在蒙古语卫视频道试播。“索伦嘎”栏目全长60分钟,根据蒙古国观众的收视心理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节目中设置经济、文化、科技、卫生、旅游、体育、医药、城建、友好往来和民俗风情等综合性内容,由双方编辑、记者共同采制,播出时屏幕上同时打出新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字)和旧蒙古文两种字幕。节目由内蒙古党委外宣办、内蒙古电视台负责终审。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
        【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10月下旬,在广播的蒙、汉语《联播》、电视的《内蒙古新闻联播》中陆续播发《自治区党委发出向牛玉儒同志学习的决定》、《党中央新闻采访团到呼和浩特采访报道牛玉儒先进事迹》、《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接受党中央新闻媒体采访》等消息及大型系列报道《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并通过广播的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联播》和蒙古语《全区联播》、《早间新闻》节目,系统播出牛玉儒先进事迹的报道和后续反响报道。至12月,内蒙古广播宣传已经播出60条相关报道,内蒙古蒙古语播发动态消息33篇。完成50分钟的长篇录音通讯《草原孺子牛》,从11月15日开始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蒙古语广播采制的长篇录音通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也同步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内蒙古广播电台还在《纵横108》、《午间新闻播报》、《今晚播报》等节目中相继播出《难忘公仆情》、《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等报道。《新闻透视》节目播出《亲戚眼里的牛玉儒》、《百姓眼里的牛玉儒》、《同事眼里的牛玉儒》三组专题。此外,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播出了内蒙古电台提供的15分钟录音专题《草原孺子牛》。《新闻直播间》连续播发内蒙古电台提供的反映报道;党中央台还与内蒙古电台采访牛玉儒先进事迹的记者进行了长达60分钟的连线直播。11月30日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专门播发了内蒙古电台提供的牛玉儒先进事迹反响报道。党中央台蒙古语广播播出内蒙古电台制作的三组专题报道。
        (李保国 杨晓葵)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广播电影电视
  •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名录】
        党 组书 记                
        局      长:刘  瑞         
        党组副书记                
        副  局  长:刘永欣         
        党 组成 员                
        副  局  长:海  青(蒙古族) 
                   王向文(12月离任)
        党 组成 员:关方方(蒙古族)                
        纪 检组 长:董庭玉(女)     
        党 组成 员                
        副  局  长:王  增         
        助理巡视员:额尔德尼(蒙古族)
                   王大为         
        【概况】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盟市以上广播电台13座,电视台1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6座。广播电视微波站点132个,电路全长5751公里。新增光缆干线2211公里,总长度达12600公里,光机站新增15个,达到122个,形成连通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具有自愈环保功能的三级干线网络。全区各级有线电视本地网光接点达1910个,建成城区管道490公里。全区光缆干线已将CCTV—1、CCTV新闻频道和内蒙古电视台6套电视节目、内蒙古电台2套广播节目传送到各盟市、旗县。有线入户全区达175.5675万户,入户率25.12%。
        拥有广播中短波发射台5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00瓦以上76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0.38%和87.99%。全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有15448人。
        【广播电视信息网络】2000年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至今,建成东至满洲里西至阿拉善,总长度达到12600公里的光缆干线,设置12个盟(市)枢纽站,80个旗(县)站,30个中继站,共122个光传输机站。形成连通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具有光缆自愈保护功能的三级干线网络,光缆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干线长度最长的省级广播电视光缆干线。
        2004年,完成呼市至包头之间SDH干线网的扩容、内蒙古电视台的“经济生活”、“文体娱乐”、“新闻综合”、“影视剧”频道4部编码器的更新工作、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下传和在12个站点。入网的工作、将呼市的3套电视节目和2套广播节目利用“华为”编解码器,通过2.5G设备传送至传输中心。
        开通传输中心至各盟市数字电视客服热线“96066”电路(11*2M)、内蒙古传输中心至包头传输中心数字电视二期工程电路(9*45M)、呼伦贝尔市下传伊敏河电视台,根河、扎兰屯数字电视(6*45M)电路、完成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由内蒙古传输中心至二连浩特分公司(1*45M)电路的开通及设备的调试、内蒙古卫视的下传45M双向电路的开通及设备调试;开通呼和浩特市公安网以太网业务、阿盟公安网以太网业务(10*2M);完成历次总局会议中心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业务开通、设备调试工作等。网络已整合完毕27个二级分(支)公司,其中整合企业网4个。为实现全区广播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奠定基础。
        2004年上半年,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完成数字电视平台搭建、测试工作及机顶盒测试、选型及招标工作,数字电视系统扩容工程设备安装和调测完成开始试播。中间件项目调研、论证工作及前端集成,机顶盒升级、信息栏目设置等相关工作也已完成。现在共传输包括所有模拟电视节目、部分外省市卫星电视节目、党中央节目平台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等共计80余套电视节目;另外2个模拟电视频道传输数据广播、股票信息和信息时空等信息。
        “西气东输”项目,现已开通纳林河、查镇、东胜、包头铝厂、包头机场、达旗6个分输站的电路,共计6条长途2M电路;完成公安及大部分教育网盟市节点光纤接入,其中,公安网已开通大部分电路;与内蒙古信息办在技术上进行交流共建内蒙古政府电子政务网;还积极进行UCLINK试验,并取得成功,为下一步发展有线宽带业务奠定基础;在光纤租用业务方面,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为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铁通等网络运营商提供近600多公里(2芯)光纤干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两会宣传报道】2004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宣传组成精干有力的“两会”宣传报道阵容,台长亲自带队,骨干记者积极参与。广播宣传在蒙汉语新闻综合广播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设“两会快报”、“两会传真”、“两会特别报道”等栏目,迅速、准确、全面地对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九届二次会议进行大容量、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总计发稿近30篇(条)。录音报道《代表委员谈机遇、谈思路、谈优势》、《代表委员谈以工兴农、以工富农、以人为本》,录音侧记《回顾过去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献计献策、使命神圣》等深化和活化会议报道。电视宣传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使两会报道新意迭出,特色鲜明。《内蒙古新闻》节目开辟《两会报道》、《两会话题》、《两会快讯》等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两会”进行全面深入报道。《内蒙古新闻》、《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今日观察》等节目相互互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派出骨干力量,形成强大阵容,以异地连线方式进行新闻直播,从3月3日到18日的16天时间里,报道组共录制新闻61条,分别在各档新闻节目中滚动播出,总长度达380分钟,在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稿量达到25条。
        【关注“三农三牧”问题】在广播《全区联播》、《早间新闻》,电视《内蒙古新闻》节目的《求真务实》栏目中开设专栏《贯彻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播发系列评论《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玉米加工转换使科尔沁区农民踏上致富之路》、《内蒙古免征牧业税收牧民得实惠》、《内蒙古农资价格平稳,农民忙备耕》等近百篇报道。蒙古语广播在《新闻透视》节目中播出了《专家评论1号文件》上下篇,《自治区启动农村牧区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等4套节目。《农牧民之友》节目开辟《认真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 切实增加农民牧民收入》专栏,播出系列讲座,讲解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播出《要为农牧民增收多办实事》系列论坛、《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各盟市》系列报道等。到9月收获季节,广播宣传组织《东部纪行》采访组深入到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等地采访,播发一系列有关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报道,并特别为此报道制作栏目曲,在《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联播》中挂牌播出记者的所见所闻。《蓄势突破—呼伦贝尔何处破题》、《多彩通讯—来自科尔沁的报道》、《大兴安岭的新生》、《乌兰浩特打造东北乳域》等。10月,广播宣传组织播发一系列有关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报道《包头市农牧民增收幅度为八年来最快》、《前三季度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3%》、《巴彦淖尔农牧民增收之路》,全方位地反映自治区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喜人形势。
        【草原文化节盛况】内蒙古广播电视宣传从7月中旬开始,就在新闻节目中组织记者对全区各地文化、旅游、文物等文化资源的利用建设情况进行报道,相继在广播的联播节目中挂牌推出“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文化大区”和“弘扬草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专栏,其中《科尔沁—打造独特民族文化品牌》、《璀璨的和硕文化》等专稿,多侧面地展示自治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电视宣传运用新闻、专题、晚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报道了草原文化节的盛况,为草原文化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内蒙古新闻联播》于7月12日起,在节目中开设“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文化大区”专栏,到8月,“内蒙古新闻”中播出的有关文化节的新闻120多条,蒙古语《内蒙古新闻》从7月16日至8月17日播发民族文化艺术题材的各类新闻报道计108条。《晚间报道》、《都市全接触》、《新闻早报》等新闻栏目也根据栏目的自身特点,在文化节召开期间采制大量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动态新闻。
        【“11·21”空难事故报道】2004年11月21日上午8∶20,东航小型客机在包头市坠毁。空难事故发生后,内蒙古电视台立即启动新闻快速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派出四组10名记者赶赴事故现场进行采访。在当天播出的《内蒙古新闻联播》《今日观察》、《晚间报道》等栏目中,根据各自不同定位,对事故进行迅速、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向社会及时传递了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为保证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在拍摄、采访完事故现场的报道后,一组记者在下午5点左右赶回台里。18∶30《内蒙古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新闻《一架包头飞往上海的客机失事,55人遇难》。除事故报道外,这一天的节目中还报道国家事故调查小组、自治区领导、东航及保险公司负责人到达现场开展工作的情况,后方编辑还多方搜集资料、图片,配发了一条出事的庞巴迪客机的小资料,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留在包头现场采访的记者通过微波线路把最新采访到的内容和画面传到台里,当天的“今日观察”栏目以记者现场目击的方式,制作、播出15分钟的空难专题。
        21日的搜救工作进行到晚上8点半,记者一刻也没有离开现场,拍下了公安、武警官兵连夜维护现场及家属祭奠遇难者的场面。当晚10点播出的《晚间报道》节目以电话连线前方记者的方式,报道这些最新的情况。
        22日的新闻节目及时播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主要领导对妥善处理空难事故的重要指示。到30日,《内蒙古新闻联播》和《晚间报道》共播发了《一架包头飞往上海的客机失事55人遇难》、《国家“11·21”坠机事故调查组和自治区有关领导抵达包头》、《胡锦涛、温家宝、黄菊等对东夯云南公司发生重大空难事故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指示》、《储波、指示全力做好空难善后工作》、《包头“11·21空难事故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全力寻找黑匣子》、《有关部门妥善安置遇难家属》、《“11·21”空难两个黑瞎子全部找到》、《国务院“11·21”事故调查小组慰问部分遇难家属》、《包头市全力做好空难家属接待服务工作》、《“11·21”空难保险理赔工作全面展开》等52条、近90分钟的空难报道。《今日观察》栏目还播出了《一架小型客机在包头失事》、《关注“11·21”空难》两期节目,每天还有3分钟的最新连线报道。内蒙古电视台还积极向党中央台和东方卫视、湖南、云南、上海等省区台传送画面,在21日中午12点,内蒙古电视台就将包头台传过来的画面通过光缆线路传送给党中央台和东方卫视,10分钟后,这两个台的空难新闻就播出了,这是关于空难的最早的电视画面报道。前方记者也多次接受党中央台和多家省市台的电话连线报道。
        【《走进黑河》系列报道】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与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阿拉善日报、阿拉善人民广播电台、阿拉善电视台以及宁夏新消息报等媒体30多名记者联合开展了《走进黑河》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并在党中央台及内蒙古电台蒙汉语《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特设专栏挂牌播出。
        黑河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十大内陆河的第二大河。近年,黑河流域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位于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居延海、保护额济纳绿洲,2001年国务院做出黑河跨省际分水的重要决策,使久已干涸的东居延海重新“碧波荡漾”,从而有效阻止沙尘暴,使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进,为了全面客观地展示4年来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额济纳生态环境的状况,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派出3名记者参加《走进黑河》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
        《走进黑河》报道组从黑河源头—海拔4200米的祁连山顺流而下,沿河途径甘肃张掖市甘州区、临择县、高台县、酒泉市金塔县、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黑河尾闾额济纳旗居延海,行程5000多公里,历时16天,对整个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综合治理工程进展、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水资源演变、生态环境变化、国防建设、民族团结等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用蒙汉两种语言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稿件20多篇(组),播出的《黑河源头的生态治理迫在眉睫》、《黑河是额济纳的生命之河》、《黑河流域实施水资源调配给额济纳带来了“绿色希望”》、《黑河的喜与忧》等报道。
        【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俄罗斯乌兰乌德市落地入户】2004年8月9日,随着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与俄罗斯贝加尔公司合资建设的俄罗斯乌兰乌德市有线电视信息网络工程一期工程有线电视信号的成功开通,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乌兰乌德市落地入户。乌兰乌德市观众可以完整地收看到蒙古语卫视频道的节目。
        【《索伦嘎》在蒙古语卫视频道试播】7月19日开始,内蒙古电视台与中蒙合资桑斯尔有线电视有限责任公司合办的电视栏目“索伦嘎”在蒙古语卫视频道试播。“索伦嘎”栏目全长60分钟,根据蒙古国观众的收视心理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节目中设置经济、文化、科技、卫生、旅游、体育、医药、城建、友好往来和民俗风情等综合性内容,由双方编辑、记者共同采制,播出时屏幕上同时打出新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字)和旧蒙古文两种字幕。节目由内蒙古党委外宣办、内蒙古电视台负责终审。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
        【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10月下旬,在广播的蒙、汉语《联播》、电视的《内蒙古新闻联播》中陆续播发《自治区党委发出向牛玉儒同志学习的决定》、《党中央新闻采访团到呼和浩特采访报道牛玉儒先进事迹》、《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接受党中央新闻媒体采访》等消息及大型系列报道《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并通过广播的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联播》和蒙古语《全区联播》、《早间新闻》节目,系统播出牛玉儒先进事迹的报道和后续反响报道。至12月,内蒙古广播宣传已经播出60条相关报道,内蒙古蒙古语播发动态消息33篇。完成50分钟的长篇录音通讯《草原孺子牛》,从11月15日开始在《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蒙古语广播采制的长篇录音通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也同步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内蒙古广播电台还在《纵横108》、《午间新闻播报》、《今晚播报》等节目中相继播出《难忘公仆情》、《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等报道。《新闻透视》节目播出《亲戚眼里的牛玉儒》、《百姓眼里的牛玉儒》、《同事眼里的牛玉儒》三组专题。此外,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播出了内蒙古电台提供的15分钟录音专题《草原孺子牛》。《新闻直播间》连续播发内蒙古电台提供的反映报道;党中央台还与内蒙古电台采访牛玉儒先进事迹的记者进行了长达60分钟的连线直播。11月30日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专门播发了内蒙古电台提供的牛玉儒先进事迹反响报道。党中央台蒙古语广播播出内蒙古电台制作的三组专题报道。
        (李保国 杨晓葵)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