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卷

  • 武川县
  • 发布时间:10-21
  • 来源:

  •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区的交错地带,属呼和浩特市辖,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公里。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接壤。县境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全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66公里,其中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海拔最高2327米,最低1240米。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10天。全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行政区划3个镇6个乡(可可以力更镇、哈乐镇、西乌兰不浪镇、大青山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德胜沟乡、哈拉合少乡、二份子乡),93个行政村,10个社区。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3∶17.2∶64.5,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年均增长3.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655元,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082元。

    【脱贫攻坚】  2020年,产业扶贫累计支出6.88亿元,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筹集500万元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对县内学校就读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补助。筹措1500万元设立健康扶贫救助基金,实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衔接,重特大疾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统筹支付报销比例90%。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24954人(次)。对全县17565户农村常住户进行住房安全鉴定,实施危房改造10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动态清零。建设531处安全饮水工程,维修改造76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覆盖136358人,自来水普及率100%。光伏扶贫惠及379户无劳力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纳入低保贫困人口2487户4255人,特困供养户110户,实现政策兜底。已脱贫4128户78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缴纳商业保险500元,最大保额可达25万元。非建档立卡常住人口,每人缴纳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120元,保额可达2万元。北京市和门头沟区累计帮扶项目68个,投入资金6190.9万元;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累计投入1310万元,联合村集体打造药材种植示范项目。“百企联百村”累计投入1122万元,实施项目242个。

    【污染防治】  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进行污染防治。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1家矿山企业全部拆除,同步完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护区外61家矿山企业完成地质环境治理并通过专家验收。清理拆除非法黏土砖窑11处、保护区内放牧扎场166处。党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任务41项、交办信访案件40个全部办结。完成第三、第四热源厂限值排放改造,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河长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明确三级河长211人,开展县、乡级河道巡河530余次,河道环境持续改善。

    【农牧业】  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年均产量58万吨。肉羊养殖年均出栏56.5万只。全县订单种植燕麦29.5万亩、荞麦示范区3.5万亩。“蒙禾源”荣获全国首批农产品包装标识百家典范称号,带动食用菌形成6大生产基地、11个品种,年产2200吨,销售收入1210万元。中药材种植3万亩,种类达到10余种。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完成36733户,发放经营权证书36600余册,户数、面积分别为99.1%、97.9%。草原确权完成93个村委会964个自然村指界、确认、标绘工作。“武川土豆”“武川莜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全县“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15个,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6家,家庭农牧场1801家。

    【工业】  2020年,累计引进企业6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8家。西贝、燕谷坊等扶贫龙头企业建成投产。金三角园区入驻企业增加到46家,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加78.4%和50%。新建清洁能源15项,新增并网49万千瓦,总规模246万千瓦。

    【旅游业】  连续举办4届“冰雪文化旅游节”,8届燕麦文化旅游节,提升旅游知名度。红旅三期建成投入使用,得胜沟红旅景区获自治区3A景区认定,形成“136(1个基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教育基地;3个中心:党性教育管理中心、景区运营管理中心及产品研发中心;6个现场教学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井尔沟革命烈士陵园、郝区政府遗址、司令部遗址、蜈蚣坝伏击战遗址以及哈彦忽洞惨案遗址)”旅游+党建教育培训发展格局。新建旅游公厕40座。滨河体育公园全面完工。

    【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立县、绿色强县”战略,开展“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累计造林2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28.7万亩,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22.3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围栏及生态修复治理17.1万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733亩。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39%、41.7%,人均公园绿地18.6平方米,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县城。

    森林生态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及禁牧工作,聘用公益林护林员1395人、防火员632人。

    【交通建设】  国道209呼武段全线贯通,融入首府半小时交通圈和经济发展圈。全长100公里、投资30亿元省道311武川至杨树坝段一级公路,开展用地组件报批。投资2.45亿元,硬化自然村通村道路360公里,全县通硬化路自然村462个。

    【水利设施】  累计投入3.99亿元,实施河道整治等工程。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7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水保治理25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9.2万余亩。

    【城乡基础建设】  完成可镇东外环、健康街东延等市政道路工程。“便民市场”建成投运。新建水冲公厕及垃圾转运站7座。城区铺设燃气主管网22.7公里;新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1处。累计实施29个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497户。分配公租房253套。完成“森林村庄”创建39个,229个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完善提升。

    【教育】  2020年,累计招聘教师117名,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99%,副高以上教师占比41%,荣获国家、自治区优秀教师52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100%。第一中学成为自治区示范高中。

    【民生保障】  全年累计新增就业853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3人。发放创业贷款4364万元、失业金2366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2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17052人,参保覆盖率95%以上。完成19所卫生院his系统和取暖设备改造,11所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视频协诊。哈乐、西乌兰不浪、东土城等9所卫生院开通住院业务。

    健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为123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350多万元。农村分散、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8460元和10020元,城镇分散、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4400元和19200元。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9060元和6504元。新建、扩建农村幸福院6处。新建光荣院搬迁入住。完成630名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

    【文化事业】  新建“青山分馆”、经济开发区等8个图书服务站和98个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室)。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青山儿女》进京演出,《青山之恋》被评为“第16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唯一汉语展演剧目,《割莜麦》《走西欧》被国家艺术基金列为巡演作品。完成“金界壕”保护及170公里历代长城标识、保护工作。自治区体育训练基地建成全国一流标准化网球馆、室内田径馆等。(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武川县
  • 发布时间:10-21
  • 来源:

  •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区的交错地带,属呼和浩特市辖,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公里。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接壤。县境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全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66公里,其中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海拔最高2327米,最低1240米。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10天。全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行政区划3个镇6个乡(可可以力更镇、哈乐镇、西乌兰不浪镇、大青山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德胜沟乡、哈拉合少乡、二份子乡),93个行政村,10个社区。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3∶17.2∶64.5,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年均增长3.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655元,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082元。

    【脱贫攻坚】  2020年,产业扶贫累计支出6.88亿元,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筹集500万元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对县内学校就读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补助。筹措1500万元设立健康扶贫救助基金,实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衔接,重特大疾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统筹支付报销比例90%。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24954人(次)。对全县17565户农村常住户进行住房安全鉴定,实施危房改造10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动态清零。建设531处安全饮水工程,维修改造76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覆盖136358人,自来水普及率100%。光伏扶贫惠及379户无劳力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纳入低保贫困人口2487户4255人,特困供养户110户,实现政策兜底。已脱贫4128户78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缴纳商业保险500元,最大保额可达25万元。非建档立卡常住人口,每人缴纳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120元,保额可达2万元。北京市和门头沟区累计帮扶项目68个,投入资金6190.9万元;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累计投入1310万元,联合村集体打造药材种植示范项目。“百企联百村”累计投入1122万元,实施项目242个。

    【污染防治】  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进行污染防治。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1家矿山企业全部拆除,同步完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护区外61家矿山企业完成地质环境治理并通过专家验收。清理拆除非法黏土砖窑11处、保护区内放牧扎场166处。党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任务41项、交办信访案件40个全部办结。完成第三、第四热源厂限值排放改造,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河长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明确三级河长211人,开展县、乡级河道巡河530余次,河道环境持续改善。

    【农牧业】  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年均产量58万吨。肉羊养殖年均出栏56.5万只。全县订单种植燕麦29.5万亩、荞麦示范区3.5万亩。“蒙禾源”荣获全国首批农产品包装标识百家典范称号,带动食用菌形成6大生产基地、11个品种,年产2200吨,销售收入1210万元。中药材种植3万亩,种类达到10余种。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完成36733户,发放经营权证书36600余册,户数、面积分别为99.1%、97.9%。草原确权完成93个村委会964个自然村指界、确认、标绘工作。“武川土豆”“武川莜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全县“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15个,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6家,家庭农牧场1801家。

    【工业】  2020年,累计引进企业6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8家。西贝、燕谷坊等扶贫龙头企业建成投产。金三角园区入驻企业增加到46家,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加78.4%和50%。新建清洁能源15项,新增并网49万千瓦,总规模246万千瓦。

    【旅游业】  连续举办4届“冰雪文化旅游节”,8届燕麦文化旅游节,提升旅游知名度。红旅三期建成投入使用,得胜沟红旅景区获自治区3A景区认定,形成“136(1个基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教育基地;3个中心:党性教育管理中心、景区运营管理中心及产品研发中心;6个现场教学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井尔沟革命烈士陵园、郝区政府遗址、司令部遗址、蜈蚣坝伏击战遗址以及哈彦忽洞惨案遗址)”旅游+党建教育培训发展格局。新建旅游公厕40座。滨河体育公园全面完工。

    【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立县、绿色强县”战略,开展“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累计造林24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28.7万亩,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22.3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围栏及生态修复治理17.1万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733亩。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39%、41.7%,人均公园绿地18.6平方米,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县城。

    森林生态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及禁牧工作,聘用公益林护林员1395人、防火员632人。

    【交通建设】  国道209呼武段全线贯通,融入首府半小时交通圈和经济发展圈。全长100公里、投资30亿元省道311武川至杨树坝段一级公路,开展用地组件报批。投资2.45亿元,硬化自然村通村道路360公里,全县通硬化路自然村462个。

    【水利设施】  累计投入3.99亿元,实施河道整治等工程。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7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水保治理25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9.2万余亩。

    【城乡基础建设】  完成可镇东外环、健康街东延等市政道路工程。“便民市场”建成投运。新建水冲公厕及垃圾转运站7座。城区铺设燃气主管网22.7公里;新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1处。累计实施29个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497户。分配公租房253套。完成“森林村庄”创建39个,229个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完善提升。

    【教育】  2020年,累计招聘教师117名,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99%,副高以上教师占比41%,荣获国家、自治区优秀教师52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100%。第一中学成为自治区示范高中。

    【民生保障】  全年累计新增就业853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3人。发放创业贷款4364万元、失业金2366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2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17052人,参保覆盖率95%以上。完成19所卫生院his系统和取暖设备改造,11所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视频协诊。哈乐、西乌兰不浪、东土城等9所卫生院开通住院业务。

    健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为123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350多万元。农村分散、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8460元和10020元,城镇分散、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4400元和19200元。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9060元和6504元。新建、扩建农村幸福院6处。新建光荣院搬迁入住。完成630名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

    【文化事业】  新建“青山分馆”、经济开发区等8个图书服务站和98个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室)。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青山儿女》进京演出,《青山之恋》被评为“第16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唯一汉语展演剧目,《割莜麦》《走西欧》被国家艺术基金列为巡演作品。完成“金界壕”保护及170公里历代长城标识、保护工作。自治区体育训练基地建成全国一流标准化网球馆、室内田径馆等。(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