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1卷  /  科学技术

2021卷

  • 草原研究
  • 发布时间:10-14
  • 来源:

  • 【概况】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简称“草原研究所”)内设机构12个,其中,职能部门4个:综合(党办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管理处、成果转化与条件建设处;研究中心5个: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研究中心、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草地生态遥感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支撑部门3个: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草业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后勤服务中心(内蒙古中农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2人,其中,科技人员12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人。

    承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1个,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1个,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农业农村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野外试验基地6个。

    【立项产出】  率先实施创新工程重大任务引领战略,按照“创机制、稳方向、强队伍、抓项目、育成果”的思路,针对草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结合草原研究所实际,谋划重要草种质资源、草原生态修复等5个重大任务,调整优化创新团队。集中人员、经费、平台、项目、成果等科技创新要素,构建创新团队集中管理单元模式和“三个一”(一个团队配套一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基地)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一体化格局。全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期刊论文70篇,其中SCI/EI论文29篇,1区SCI论文6篇,出版著作15部,其中第一作者单位10部(6部专著),获得发明专利4项,新农机产品3项,软件著作权7项,鉴定成果5项,授权牧草新品种4个,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创新平台建设】  全面谋划基地平台建设“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全所重大科技平台提质换挡。2020年获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议试点单位1个、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2个。组建“草地遥感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草原所分中心”,在典型生态区分别建立4个示范性家庭牧场,加速遥感技术在草原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收集优质牧草种质资源580份,发现2种植物新分布区。全年为14家企业公司、9家科研院所、5所高校以及科研团队提供样品分析服务,检测样品量5000份。

    【科创载体建设】  发挥“科技兴蒙”行动合作主体的核心引领作用,制订《关于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的措施建议》,成立“内蒙古草业与草原研究院”,签约各类主体项目32项,达成合作意向54项。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智库”建设,报送发展规划、咨询报告20余项。探索“研究所+政府+企业”合作推广优质牧草品种转化新模式,成功推动“西乌珠穆沁羊草”等牧草新品种转化。加强科企、科产融合,与伊利、蒙牛等联合开展苜蓿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引领龙头企业标准化牧草种植水平全面提升。承担牧区现代化试点评估工作,构建牧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科技脱贫攻坚,派出1名“西藏高层次引进人才”援助西藏农牧科学院,1名牧草种植专家援助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饲草利用研究,推广优良牧草,帮扶西藏培养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薪酬绩效分配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突出业绩的薪酬绩效分配制度,实现从“大锅饭”到“按劳分配”的跨越,确保多劳多得、多产多得。实施首席科学家年薪制,业绩贡献与绩效挂钩,动态管理。实施青年薪酬保障制度,设置最低薪酬保障措施,实行科技产出奖励、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重点围绕人才的“引育聚留”,统筹谋划适应发展新阶段的人才队伍结构。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按照“自愿双选”原则,调整团队岗位设置和人员结构,优化创新团队人员规模和年龄结构,注重选拔青年骨干和后备接班人,首席平均年龄优化为44岁,团队骨干平均年龄优化为37岁。(王云锋  乌兰巴特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草原研究
  • 发布时间:10-14
  • 来源:

  • 【概况】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简称“草原研究所”)内设机构12个,其中,职能部门4个:综合(党办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管理处、成果转化与条件建设处;研究中心5个: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研究中心、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草地生态遥感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支撑部门3个: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草业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后勤服务中心(内蒙古中农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2人,其中,科技人员12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人。

    承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1个,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1个,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农业农村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野外试验基地6个。

    【立项产出】  率先实施创新工程重大任务引领战略,按照“创机制、稳方向、强队伍、抓项目、育成果”的思路,针对草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结合草原研究所实际,谋划重要草种质资源、草原生态修复等5个重大任务,调整优化创新团队。集中人员、经费、平台、项目、成果等科技创新要素,构建创新团队集中管理单元模式和“三个一”(一个团队配套一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基地)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一体化格局。全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期刊论文70篇,其中SCI/EI论文29篇,1区SCI论文6篇,出版著作15部,其中第一作者单位10部(6部专著),获得发明专利4项,新农机产品3项,软件著作权7项,鉴定成果5项,授权牧草新品种4个,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创新平台建设】  全面谋划基地平台建设“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全所重大科技平台提质换挡。2020年获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议试点单位1个、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2个。组建“草地遥感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草原所分中心”,在典型生态区分别建立4个示范性家庭牧场,加速遥感技术在草原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收集优质牧草种质资源580份,发现2种植物新分布区。全年为14家企业公司、9家科研院所、5所高校以及科研团队提供样品分析服务,检测样品量5000份。

    【科创载体建设】  发挥“科技兴蒙”行动合作主体的核心引领作用,制订《关于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的措施建议》,成立“内蒙古草业与草原研究院”,签约各类主体项目32项,达成合作意向54项。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智库”建设,报送发展规划、咨询报告20余项。探索“研究所+政府+企业”合作推广优质牧草品种转化新模式,成功推动“西乌珠穆沁羊草”等牧草新品种转化。加强科企、科产融合,与伊利、蒙牛等联合开展苜蓿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引领龙头企业标准化牧草种植水平全面提升。承担牧区现代化试点评估工作,构建牧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科技脱贫攻坚,派出1名“西藏高层次引进人才”援助西藏农牧科学院,1名牧草种植专家援助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饲草利用研究,推广优良牧草,帮扶西藏培养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薪酬绩效分配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突出业绩的薪酬绩效分配制度,实现从“大锅饭”到“按劳分配”的跨越,确保多劳多得、多产多得。实施首席科学家年薪制,业绩贡献与绩效挂钩,动态管理。实施青年薪酬保障制度,设置最低薪酬保障措施,实行科技产出奖励、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重点围绕人才的“引育聚留”,统筹谋划适应发展新阶段的人才队伍结构。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按照“自愿双选”原则,调整团队岗位设置和人员结构,优化创新团队人员规模和年龄结构,注重选拔青年骨干和后备接班人,首席平均年龄优化为44岁,团队骨干平均年龄优化为37岁。(王云锋  乌兰巴特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