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盟市旗县

1998卷

  • 呼和浩特市
  •   【呼和浩特市党政军领导名录】

      委

        书      记:白  音(蒙古族)

        副  书  记:冯士亮

                    郝存柱(蒙古族)

                    王权法

        常      委:白  音(蒙古族)

                    冯士亮

                    郝存柱(蒙古族)

                    王权法

                    王铁小(蒙古族)

                    宋炳田

                    刘怀北

                    巴特尔(蒙古族)

                    连  辑

                    曹宏义(回族)   

                    郝  勇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王铁小

       市政法委员会

        书      记:曹宏义

    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      任:周喜成

        副  主  任:郝建中

                    云生霖(蒙古族)

                    李万鹏

                    王然忠

                    奇英成(蒙古族)

                    贺  琦

    市政府

        市      长:冯士亮

        副  市  长:连  辑

                    陈洪贵

                    云秀梅(女蒙古族)

                    陈瑞清

                    王振义

                    赵广华

    市政协

        主      席:云淑贤(女蒙古族)

        副  主  席:扎木苏(藏族)

                    罗振东

                    马国祥(回族)

                    贾恒秀

                    刘承恩

                    何思汉

                    韩志富

                    王天恩

                    檀凤魁

                   葛  健

    市中级人民法院

          长:张凤仪

    市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文  达(蒙古族)

    军分区

        司  令  员:宋炳田

        政      委:林占彪(蒙古族)

        副  政  委:于占海

        参  谋  长:张培亮

        政治部主任:马毓秀

     【建制沿革】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工作团是以中共归绥市委为领导,吸收多方干部参加而组成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公开的领导机关,各大队(组)统一在团部的领导下工作。这一时期,工作团的主要使命是在新的“绥远方式”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的方针,分队分组深入到工厂、学校、街道市民群众中调查了解,熟悉情况,宣传政策,沟通关系,扩大党的影响,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1950年1月12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发布委任令,任吴立人为归绥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1月20日,归绥市人民政府举形成立大会,宣告归绥市人民政府诞生。归绥市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工作团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工作团随之撤销。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及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54年4月,市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设有民政、财政、粮食、税务、建设、教育、卫生、公安、工商、企业管理、人事、统计各局及秘书处,下辖6个区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55年5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改称为呼和浩特市人民委员会,内部机构秘书处随之改为办公室。1958年春,市人委办公地址由旧城大北街迁到中山西路7号。1967年10月,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市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被革命委员会代替。1980年12月5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市人民政府。1986年冬,市人民政府办公地址由中山西路7号迁到中山西路2号。1992年10月,市政府办公室改为办公厅,下设处室。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郊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办事处,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 095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7 224平方公里。

        1997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为目标,实施以优化资本结构为核心的工业经济战略调整、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核心的脱贫致富达小康、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的“三大系统工程”,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进取,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分三个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 374元,比上年增长8.5%。

     【人口就业】  1997年,总人口为200.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68.6万人,非农业人口8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2.8万人。人口出生率11.59‰,人口自然增长率7.68‰。年末全市职工人数达45.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下降2.3%,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下降14.1%,其它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增长27.8%。1997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增长22.7%。

     【农业畜牧业】  1997年,全市继续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的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有力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当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1%,种植业虽然遭受严重的干旱高温影响,但由于大面积推广“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精种高产”旱作农业技术,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仍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达95.1万吨,比上年增产1.8万吨。油料总产9.1万吨,与上年持平。甜菜产量16.2万吨,比上年增产7.6万吨。畜牧业生产及“菜篮子”工程卓有成效。1997年,牲畜总头数200.8万头只,比上年末增加9.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7.1万头、羊129.2万只、猪44.5万头,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万头、0.8万只和7.1万头。全年大牲畜的出栏率达23.5%,羊的出栏率达61.7%,生猪的出栏率达155.4%,分别比上年提高4.3、9.1和20个百分点。当年肉类总产量达7.3万吨,比上年增长21.6%,禽蛋产量2.8万吨,增长7.8%;奶类产量11.1万吨,增长24.4%;蔬菜产量47.2万吨,增长6.0%;水产品产量0.6万吨,增长2.6%。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9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大型拖拉机2174台,比上年减少226台,中小型拖拉机32 111台,比上年增加1 492台;农用载重汽车1 616辆,增加17辆。化肥施用量达4.8万吨,比上年增长2.7%;农村用电量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997年,乡街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际入库税金2.1亿元。

     【水利】

    881工程  武川县水利工程项目。3年内新打深井800眼,发展水浇地8万亩,加上原有水浇地,人均实现1亩。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以等高田为主建设旱作稳产田,3年完成30万亩。1997年,新打机电井378眼,新增水浇地2.07万亩,建设旱作稳产田10万亩。

    124工程  清水河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项目,3年内户均建成2眼农田旱井或水窖、4亩节水灌溉农田(人均达到1亩)。1997年全县完成农田旱井、水窖9 300眼,连同水窖、筒井、机电井等,共折合旱井单位1.2万个,新增节水灌溉农田2.4万亩。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干旱地区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缓解春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农民群众解决人畜饮水的经验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的创造,受到旱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成和广泛接受。通过“124工程”的实施,使清水河县的农业生产逐步形成“农田旱井、秋雨春用、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精种高产”的旱作农业模式。

    2351工程  和林格尔县水土建设项目。在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2亩水浇地,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3亩旱作稳产田;人均养好5只羊或1头奶牛或1头猪;人均种好1亩乔木或10株果树。1997年,新打机电井130眼,建成水浇地1.5万亩,完成造林10.48万亩,建成旱作稳产田5万亩。

    万家沟水库工程  土默特左旗水利工程项目。万家沟水库主体工程于1997年7月完工,完成砼1.4万立方米,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

    380工程  自治区水利建设项目。在5年内解决380万人畜饮水问题。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全市解决83个自然村的5.03万人和13.9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7.4%、104.2%,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 458.7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7.3%。

     【工业】  1997年,全市认真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方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集中财力扶优扶强,采取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虽然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诸多困难,但全市的工业生产仍保持增长态势。199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1亿元,比上年增长7.8%。从乡及乡以上工业生产发展看,1997年的工业生产有如下几个特点:1.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1.8%,重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速度低于轻工业7.5个百分点。2.集体经济类型工业增长较快,增长速度达25.0%;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8.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速度为12.8%,而国有企业仅增长5.9%。3.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仍保持增长态势。1997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76.64%,工业产品销售率97.50%,资产贡献率7.97%,资本保值率112.06%,成本费用利润率1.2%,资产负债率67.08%,流动资金周转率1.14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7 443元/人。

     【资本优化资产重组】  在组建集团方面,发挥资源转换优势,着眼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发展,着手于解决企业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中的不协调问题,在调整中,形成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营造地区经济的航空母舰。先后组建伊利、仕奇、飞鹰、铁骑、托王、鹰翔、建工、金元等19个企业集团。伊利集团的组建,成为全区乳品行业的排头兵。伊利公司托管经营牧工商的有关企业,使全市乳品行业彻底结束争奶源、争市场,分割管理的内耗,形成乳品业的规模经营,使历时四年之久的“组建呼和浩特市地区乳业集团”的设想终于变成现实,真正形成以产业为链条的集约化经营,成为本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伊利集团已兼并困难企业20多户,在实现企业扩张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一批小企业和困难企业起死回生、寻求发展。飞鹰集团的组建,解决了市齿轮厂和动力机厂的出路问题。仕奇集团的组建,形成全市精纺面料和成衣经营的产业化链条,兼并毛纺系统若干个困难企业,带动毛纺行业的发展。

     【商贸】

    博览会  圆满完成’97中国东北地区(大连)国际农业暨渔业博览会和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参展及展示任务。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20项,金额4 000余万元;认定大公实业总公司、华蒙金河集团两个企业3种产品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名列自治区第一;获两次博览会最佳组织奖和展示奖。向国内外展示呼和浩特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革命所取得的成就。

    蒙交会  自治区产品交易会于1997年7月19~27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共组织近80户企业,近千种名、优、特、新产品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参展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品种在历届展销活动中规模空前。大会期间,共完成零售额68 500元,成交合同2.66亿元,意向合同6 060万元。此次蒙交会呼和浩特市展团共争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设计奖、最佳效益奖三项大奖和10个受欢迎产品奖,赢得自治区领导及各界参观人士的好评。

    合作洽谈会  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期间,在市政府部署下,7月17日举办’97中国呼和浩特投资与合作洽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来自美、加拿大、韩、日本、新加坡、瑞典、丹麦、荷兰、香港、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53人。共谈成合同8项,协议1项,意向1项,备忘录1份,共引进外资4 997.25万美元(合人民币4.15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 240.49万美元、合资意向90.36万美元、融资3 480万美元、对外贸易184万美元、赠款2.4万美元。自治区开发办公室赋予呼和浩特市大庆期间实现区外横联签约项目11项,实际完成52项,完成指标的472%。引进区外资金6.19亿元人民币,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1项,接待来访代表团28个,计200余人。接待客人300余名,促成一批在谈项目,效果较好。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鼓楼立交桥、兴安北路立交桥;进行北一环路、机场路、呼伦路等道路建设17项,改造、建设新华广场、人民体育场、昭君墓、垃圾处理场、金川水厂等基础设施工程15项;完成东瓦窑蔬菜批发市场、大学路文化市场等高层建设11项及祥和小区、教师亿元安居工程等15项,同时,按照“换掉一个旧字,展现一个新字”的要求,围绕实现城市美化、亮化、硬化、绿化、净化目标,强化城市管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大规模地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使全市的市容市貌有较大变化。

    鼓楼立交桥工程  新城鼓楼立交桥位于新城东、西、南、北街的中心交汇处。采用苜蓿叶加向(三层半)立交形式,占地面积4.45公顷,立交通行能力17 585辆川、时,设计车速:新城南北街40Km/h,新城东西街50Km/h;宽度:单向双车道8.5米,单向单车道7.5米,双向双车道16.5米;最大纵坡3.5%;桥梁面积25 000平方米,引道面积12 000平方米,桥下道路总面积110 000平方米,灌柱桩387根,桥梁承台132座,墩柱156根,台帽286根。附属工程包括:煤气(94米)、给水(950米)、排水(2 500米)、路灯电缆、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电信电缆等多种管线的迁移改造,安装高低杆灯110套,装饰灯273套,工程总造价1.6亿元。建桥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由施工单位——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垫付工程预算金额的50%;另一部分主要通过政策转化,多渠道筹措;第三部分是自治区50周年专项拨款。鼓楼立交桥建成后将取消原路口色灯管制,通行能力比原来明显提高。

    兴安北路公路铁路立交桥工程  兴安北路公铁立交桥于1996年8月20日动工,1997年7月16日完工。总投资3 059万元。该工程由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呼铁局、市政工程总公司共同负责施工。该桥为公路、铁路立交形式,桥下贯通兴安北路,北达京包公路,桥箱体孔径为8米→16米←8米三孔式。全桥包括:北垣桥主体1 050平方米,快车道5 700平方米,慢车道3 200平方米,砌筑挡土墙2 188米,还有箱涵一座,由呼铁局负责施工,建排水泵站一座,其中泵房140平方米,土以下大口井直径9米,深11米,浇注砼300多立方米,由市政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

    一环路北段东段拓宽改造工程  北一环路(海拉尔路)、东一环路(兴安北路)拓宽改造工程于1997年4月开工,1997年7月16日完工。总投资7103万元。北一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3.4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道路断面为2.5米→6.5米→4米→24米←4米←6.5米←2.5米,由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负责施工,铺沥青砼面层125 800平方米,管道5 360米,总投资5 370万元。东一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1.3公里,规划红线宽40米,道路断面为2.5米→7米→2米→16米←2米←7米←2.5米,由市政工程总公司承建。该路段中公铁立交桥长547米,道路修建长792米,铺沥青砼面23 760平方米,管道2 085米,总投资1 733万元。

    呼哈路改建工程  呼和浩特市——哈拉沁公路是呼和浩特市区主要的北出口之一,全长4.3公里,连接110国道,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繁重。原路始建于1969年,技术标准低,路面宽度仅为6米,且“超期服役”,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不分,快、慢车道不分,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制约着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市政府决定于1996年5月30日对该路进行改建。这项工程的建设单位为市交通局,设计单位为市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所,施工单位为市公路工程处,1997年6月30日完成改建任务。改建后的呼哈路与城市道路标准相一致,为3块板形式。主车道为四车道,宽16米,分隔带宽度2.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度各5米,总宽度31米。

    新华广场改造工程  工程于1997年3月开工,1997年6月完工。总投资1 900万元。改造前,广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42.8米(其中绿地宽度47.5米),广场总面积为27 846平方米。其中,铺砖面积19 012平方米,绿地面积9 263平方米。绿地占广场总面积33.2%。改造后,广场总面积为34 826平方米(长220米、宽158.3米),比原广场面积增加6 980平方米。其中,绿地宽度63米,面积13 860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40%。拓宽后的道路路面宽7~9米,贯通长度348.3米。广场综合楼占地345.26平方米,建筑面积675.28平方米,在广场西南边界以外位置建成一座集高、低配电室、广场管理办公室、水冲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为一体的造型优雅的综合大楼,并在广场周边设置大型电子广告显示屏,建绿化树墙。

    体育场改造工程  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改造工程1996年5月开工,1997年6月20日完工。总投资1 000万元。体育场改建工程共分6部分,即主席台整修、铺设塑胶跑道、增设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增容供电及照明、种植草坪等。

    【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绿化  城区完成植树4.83万株,占年计划任务的208.19%,栽植绿篱2.2万延长米,占年计划任务的431.37%,栽植垂绿植物0.94万延长米,占计划任务的304.5%,种草花12.58万平方米,占计划任务418.39%。出动38万人次参加城区义务植树,完成育苗生产100万亩,100%完成任务。至1997年底,24条主干道,44条次干道以及公园、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环岛等都进行全面绿化,已建成12条花街、8条绿化样板街,道路分车绿化带内空地全部种上草花和其它花卉。在60多条街道的绿化带上护栏,共计延长840米。沿路单位摆放盆花,临街摆设花坛。主要宾馆饭店、文化、娱乐、旅游单位以及各类服务性窗口单位、新建住宅小区、居民区、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铁路都按要求进行绿化。

    城市亮化  以市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为重点,新城东西街、中山东西路、新华大街和钢铁路、呼伦南北路、昭乌达路、通道南北街、大南街、大北街8条亮化带正在建设。火车站广场、飞机场、新城鼓楼立交桥、赛马场、恒昌商场、内蒙古博物馆前街心公园、民族商场周围、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等10个亮化区也逐步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企业、宾馆、饭店等都使用彩灯、轮廓灯、泛光灯、霓虹灯装点,市中心地段主干道安装低杆灯和灯箱,使青城变成不夜城。

    城市美化  1997年,取缔中山东西路、新城东西街、新华大街、呼伦南北路、锡林南北路、昭乌达南北路灯杆广告条幅和过街条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门牌、标牌、广告、大型标语进一步规范。所有主次干道、路口、临街广告牌匾、建筑物、雕塑、店面门脸、墙壁进行清洗和粉刷。拆除有碍观瞻的临街构筑物、建筑物、违章建筑和乱摆乱设的商业摊点。全市交通干道重新划线,交通标志、岗台、道沿、围栏全部进行清洗、油漆、维修、更新。重新划停车场、停车线。规范建筑市场,拆除清理残墙断壁。整顿居民临街阳台乱搭、乱封的问题。

    城市净化  按照“门前三包”制度,分区管理、分片承包、定点负责的办法,对城市垃圾进行清理,同时,新建10多个垃圾转运站、10多个水冲式厕所,维修几十个公共厕所,购置几辆环卫车和更换全市的垃圾箱。垃圾点基本做到日产日清。为调动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全市确定环卫工人节,调整工人工资,使环卫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

    城市硬化  按照街无黄土裸露,路无坑洼不平的要求,对全市主次干道、人行便道、非机动车道损坏处和坑洼段进行修整补平。1997年,硬化道路40多条,面积达297001.5平方米,更换道路侧石11 115米。临街企事业单位都按规定,采取定点定段责任制的办法进行门前路面硬化。市内100条小巷道进行改造,市内3区、郊区每区完成25条。

     【固定资产投资】  199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9亿元,比上年下降7.3%;更新改造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82.2%;房地产开发投资3亿元,比上年下降31%;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3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其它投资4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倍。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大幅度减少。全年用于新建投资6.6亿元,比上年下降29.2%。用于扩建、改建和其它项目投资7亿元、0.6亿元和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8.6%和9.5%。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增产的投资2亿元,比上午增长2倍;用于其它节约的投资0.2亿元,增长3倍;用于增加品种的投资0.4亿元,增长37%;其它投资3.4亿元,增长5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3.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6.5亿元,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5.9亿元。

     【交通 邮电】  1997年,公路货运量2 91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97 90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12.7%;公路客运量,984万人,旅客周转量106 792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11.1%。邮电事业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讯技术手段迅速升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年末市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1万门,比上年纯增4.4万门。长途自动网已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上升到33.4%,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全年函件达1 819万件,比上年下降4.7%;特快专递43.2万件,比上年增长2.4%;长途电话和传真分别为3 103万个、2 627万份,比上年增长18.1%和2.6倍。电话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7年市内电话达到15.3万户,比上午纯增2.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1.5万户,比上年增加近2万户;公用电话4 263部,比上年末增加1 553部。1997年,移动电话3.1万户,是上年的1.1倍。

     【国内贸易】  1997年的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发展,买方消费心理稳定,卖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类批零贸易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寻找立足市场的突破口,各自发挥本身的优势,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促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5亿元,比上年增长8%,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5.1%,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21.8亿元,增长3.8%;集体经济零售额12.5亿元、私营经济零售额3.6亿元,分别增长5%和12.5%。从城市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看,农村零售额增长较快达18.7%,比城市的增速高11.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餐饮业的增幅较高为9.2%,制造业的零售额增长7.5%,较低的是批零贸易业4%。由于市委、市政府对物价工作常抓不懈,加之受国家宏观调控大气候的影响,1997年,全市市场物价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而且全年物价涨幅始终控制在自治区要求控制的目标范围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自治区要求控制的目标范围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1%,比上年涨幅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仪器类指数为99.4%,衣着类114.6%,家庭设备及用品101.3%,医疗保健用品107.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99.3%,居住113.2%,服务项目116.7%。全年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8%,比上年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涨幅较高的服装鞋帽类增长114.2%,中西药品类增长106.6%;比上年下降的有:食品类为98.9%,家用电器类为98.1%,机电产品类为97.4%。1997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为97.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为91.5%。

     【对外经济】  全市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的文章,促进呼和浩特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年新签订外商、港澳台、华侨直接投资项目52个,合同引进外方资金4 013万美元。1997年底,外方资金实际到位2 518万美元。1997年新签项目外资实际到位率为22.7%。新增“三资”企业45家,累计333家,“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全市还加强与外省市的科技、经济协作联合,全年共签订横向经济联合项目338个,引进区外资金8.9亿元。其中股票上市及配股融资4.1亿元。1997年,呼和浩特市克服外贸体制转变及国家大幅降低关税造成的影响,对外贸易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 541万美元,其中外贸出口额达4 6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1%。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额增长较快,达2 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

     【财政 金融 保险】  1997年,呼和浩特市广开财源,财政增收幅度较大,可用财力增加。全年财政达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达7.9亿元,增长33.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5亿元,增长20.7%。上划党中央“两税”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金融形势稳定,各项存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更趋合理,货币回笼不断增加。1997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8.8亿元,比年初增长19.4%。银行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87.9亿元,现金支出285.5亿元,货币回笼2.4亿元。保险机构逐步健全,保险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保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7年保险险种已达113种,全年保险业务的承保额累计达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年保费收入2.4亿元,增长28.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1亿元,增长40.2%;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增长19.3%。全年处理赔(给)付保险案件22.6万件,赔付额达1.2亿元,其中人身险赔(给)付7 000万元,财产险赔(给)付5 000万元。

     【迎接自治区50周年大庆】

    筹备工作  为保证庆祝活动的圆满成功,市委、市政府在1995年就成立大庆筹备工作的专门机构——大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闭幕式工作部、联络接待部、宣传部、文体部、市容市貌部、建设部、资金筹措部、经济技术洽谈部、交通邮电部、安全保卫部、卫生保健部和旗县区工作部。与此同时,召开筹备工作动员大会,筹备工作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以一流的市容市貌、社会秩序和服务质量迎接大庆;确保承办的各项庆祝活动顺利进行,万无一失;确保呼和浩特市确定的重点工程和配合自治区完成的重点项目按期完成;确保全市各族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有意义的节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呼和浩特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的精神,各办事机构又分别拟定各自的《筹备工作方案》。随之,市政府确定呼和浩特市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项目89项。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及由呼和浩特市负责组织实施的有关活动全面展开。   

    宣传活动  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撰写宣传教育提纲,制定教育计划,重点抓新闻报道,编印宣传材料,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从1996年元月开辟大庆专题栏目,宣传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重大意义,宣传呼和浩特市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的光辉成就,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宣传呼和浩特市各行各业、各族人民为大庆做贡献的情况,宣传市大庆筹备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人民管”思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调动全市人民为大庆做贡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大庆的良好局面,具体工作中,制定呼和浩特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营造气氛实施方案》、《宣传提纲》、《标语口号》、迎大庆《先进人物专集》;举办“辉煌灿烂的50年”电视演讲赛和“辉煌的50年”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展;组织拍摄9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敕勒川新貌》;编印《呼和浩特成就画册》、《呼和浩特简介》、《呼和浩特投资指南》等;拍摄一部专题片《今日青城与世纪同行》;在党中央和涉外新闻媒体发稿50篇左右;向党中央和自治区外宣部门推荐照片,与党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7部专题片,同时,邀请部分党中央及海外新闻单位记者对市内重点项目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主会场布置  庆祝大会主会场布置是自治区交给呼和浩特市政府全权负责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提出会场布置必须达到隆重、热烈、喜庆的效果。市党政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进行研究、指导,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辛勤工作。特别是7月19日大雨过后,迅速恢复业已布置完毕的会场,保证20日庆祝大会的顺利进行。

    文艺演出  1997年7月20日,区、市文艺团体和与会代表在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成功地举办《各族人民心连心》大型文艺焰火晚会。21日,又在新华广场同时举办4场(处)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

    参加那达慕大会  为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展示呼和浩特市50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呼和浩特市设计3辆大型彩车、编排搏克运动员方阵、“各族人民是一家”的舞台和威风锣鼓方阵,被那达慕大会组委会授予“开幕式优秀组织奖”。

    安全保卫  全市在大庆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中,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狠抓落实;全体公安民警忠于职守,连续奋战,舍家忘我,扎实工作,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经过全体公安民警的辛勤努力,确保党中央代表团及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安全,圆满完成各项安全保卫任务,实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奋斗目标。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高度评价:“大庆安全保卫工作属于全国一流水平”。国家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称赞:大庆安全工作搞得非常好,特别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前期准备工作部署严密,精心组织现场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党中央代表团在呼和浩特市参加各项庆祝的现场保卫工作,是整个大庆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市公安部门从1997年4月,对庆祝活动的场所、党中央代表团驻地、参观景点、行车路线、铁路沿线实地勘查354次。从现场警力部署到机动防突力量预备,从线路到驻地,从外围制高点、巡逻控制到内围警卫、政保力量监控都做详尽的安排。庆典前夕,组织模拟演习34次。庆典活动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各级指挥员始终站在现场活动的最前线,为确保每一场、每一个活动点的安全,每天召开勤备调度会,分析形势任务,完善活动方案,精心进行工作决策和部署,从而确保党中央代表团成员的安全,并圆满完成7月20~21日人民体育场两场文艺晚会的安全保卫任务。

     【科技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兴农、科技兴工都有进展。1997年,共取得84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级奖励5项、自治区级奖励4项。科学技术得到推广,技术市场更加活跃,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1997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9项,合同成交额达6 148万元。普通高等教育有新进展。1997年,普通高校招收学生6 732人;1997年,在校学生数达25 665人,比上年末增加696人;毕业生7 307人,比上年增加514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数为8 787人,比上年增加574人;在校学生21 160人,比上年增加850人;毕业生5 786人。基础教育得到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展顺利,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普通中学招收学生3.5万人,在校学生9.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 000人和4 000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达7.6万人,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2万人,增加1 000人。小学在校学生21.2万人,增加4 0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成人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的专业人才,1997年,成人高校在校学生4 970人。

    教师安居工程  1996年5月7日,呼和浩特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教师亿元安居工程”。即在1996~1997年内,筹资1亿元,建设教师安居工程,建房2 000户。为加强对“教师亿元安居工程”的领导,呼和浩特市政府专门成立由市长挂帅,3位副市长任副组长,教育、计划、财政、建工、城建、房产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市教委签订项目责任状。市教委狠抓“丁香苑教师安居小区”、“园丁安居小区”、“赛罕安居小区”及直属10所学校10幢安居工程的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严把质量关。至1997年,全市总计开工面积153 478平方米,建设住房2 162户,其中市直属单位1 075户,市三区535户,6个农村旗县区552户。1997年上半年开工的规模为15 500平方米的“园丁小区”和为12 500平方米的“赛罕小区”,始终认真执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管,保证领导到位、投入到位、监督到位,严把设计关、招标关、施工关、质量关,特别是呼和浩特市校舍建筑公司承建的“园丁小区”,施工单位克服资金短缺、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120天完成小区建设任务,其中1号和3号楼被评为优良工程,2号楼被评为高质量合格工程,小区建设优良率达到80%。

    全区第四次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全区第四次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97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政领导白音、宝音德力格尔等出席会议。呼和浩特市在教职工住房建设方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实施教师亿元工程,建成住房15.35万平方米,有2 062户教师喜迁新居。鉴于呼和浩特市在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奖励100万元人民币。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电影放映单位72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艺馆2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0个。全市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爱我青城艺术节”系列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期间推出众多各具特色的文艺节目,使得1997年,全市城乡文化生活丰富热烈,异彩纷呈。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内全市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监督和管理,切实解决卫生扶贫问题,农村卫生改水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建供水工程55处,有74个村6.9万人受益。1997年全市有医疗机构201个,其中医院141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 44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 618人,医生4 957人,护师、护士3149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7年,呼和浩特市运动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荣获奖牌195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率为86.4%。

    第二后爱我青城艺术节  1997年,呼和浩特市举办第二届爱我青城艺术节,主要活动;1.新华广场消夏文艺晚会。从7月13~25日,安排4场文艺晚会。演出内容丰富,有民族歌舞、小品、地方戏曲、京剧、杂技等,观众达十几万人次。2.少儿千米长卷绘画活动。7月12日,市文化局会同美协、教委,组织800多名少年儿童,在新华广场摆设千米画布现场作画。在此之前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郊区、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的360多名少年儿童分别在当地开展绘画活动。7月20日,千米画卷在人民公园公开展出,吸引大批游人前来参观。3.青城礼仪小姐、先生大赛。大赛由自治区50周年大庆活动指挥部文化部主办、市文化局与市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承办,从5月20日至8月4日,分别进行预赛、复赛和决赛,有180多名选手参加角逐,有40名选手分别获得最佳礼仪小姐、先生,最佳风采小姐、先生,及礼仪小姐、先生奖。4.人民公园游园联欢活动。为欢迎党中央代表团,呼和浩特市承担人民公园游园联欢部分活动,安排演出点3个,水上活动2个,共有7个文艺团体演出民族歌舞和地方小戏。党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布赫和万国权一行观看演出。市展览馆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夕举办《迎接’97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展》。20天里,观看展览的各界人士达20 000人次。根据市委宣传部的指示,市展览馆还承办《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90周年名家书画展》,区内外离退休干部及书画爱好者4 000多人观看展览。与此同时,市展览馆还承担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成就展览·民族文化》的版面制作和资料提供,并如期完成任务。市博物馆承办的《呼和浩特土默特蒙古族历史民俗》、《呼和浩特市满族历史民俗》、《呼和浩特回族历史民俗》文物陈列,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重点献礼项目。陈列展线达231米,展出文物800余件,形象而生动地再现呼和浩特市地区蒙、满、回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进程,展示民族风情,成为国内外宾客了解、认识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市博物馆还举办《大召壁画真迹展》,首次展出63幅形象精美的大召壁画真迹。《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经过进一步修改充实后,再次展出。市博物馆举办的几部陈列展,除《呼和浩特土默特蒙古族历史民俗》经费到位外,其余四部都没有经费,市博物馆发动职工利用旧有物资,用2万元完成4部陈列展的制作,为国家节约8万元资金。此外,市博物馆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佟靖仁教授合作举办《满族名人书画展》,展出作品84幅。市书画院面对书画作品的商品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无偿征集作品日益困难的情况,在两个月里,征集到书画名家作品70余件,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暨呼和浩特书画院建院10周年全区书画名家作品展》,作品从不同角度歌颂自治区在半个世纪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十几天展出里,参观人数达7 000余人次。市电影公司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放映《成吉思汗和他的母亲》、《悲情布鲁克》、《东归英雄传》、《鄂尔多斯风暴》、《中华人民共和国啊,母亲》、《阿丽玛》、《彩虹》、《成吉思汗》等影片,同时还组织放映《鸦片战争》、《大转折》和《红河谷》等优秀国产影片。5.由呼和浩特市歌剧团、晋剧团、歌舞团分别演出的歌舞剧《也兰公主》、歌剧《太阳石》、晋剧《佐汗巾帼》及一台综合文艺晚会,于大庆期间在人民剧场连续演出8场,观众达6 000多人次。6.昭君墓扩建维修等工程。昭君墓、五塔寺和白塔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文物及旅游资源,市文物处抓住自治区50周年大庆契机,不同程度地对上述3处设施进行维修扩建。昭君墓扩建工程包括墓体保护及设施维修、陈列展示和园林绿化等55项,由市文物处、市文化局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有18个单位参与建设。五塔寺扩建工程主要进行东西展厅铺设地下水管道和地下电缆、硬化路面、铺设草坪等。白塔自建工程完成大门、票房和石狮、硬化路面、新建停车场和蒙古包、打井及绿化美化建设。

    【扶困工作】  1997年,按照政府扶困、社会帮困、企业和职工自我解困三结合的原则,在全区率先实施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呼和浩特市区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保障线标准为月人均100元,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291万元。救助对象月平均2 400户、5 500人,其中,特困企业职工占救助人数的51%。6个旗县区的14个镇从1997年7月1日至10月1日也相继组织实施,保障线标准最低为60元,最高为90元,救助对象635户、1 762人,发放救助资金78.76万元。这项工作运作情况良好,已走上制度化轨道,在保障全市特困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狠抓特困企业的解困工作,实施困难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为确保企业顺利转制,帮助企业职工度过暂时困难,1997年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采取财政、社会保险和企业各拿一块的“三家抬”办法,在元旦、春节、大庆期间和第四季度,共为87户国有、集体特困企业职工11万人次发放最低工资和基本生活费,全年累计发放资金3 100万元。同时,市财政拿出96万元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两费”问题,还将206名抗战时期的企业离休干部交由市财政直接管理,解放战争时期的离休干部1 150人正在操作接收之中。随着建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在劳动就业问题上,一方面是就业方式日益灵活多样,就业机会相对增多;另一方面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企业人员下岗后面临着再就业的困难。1997年,呼和浩特市实施“再就业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从多方面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条件,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法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全市先后为2.3万人解决再就业问题。

     【人民生活环境保护】  1997年,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均年可支配收入达4 435元,比上年增加50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974元,比上年增加285元,增长16.9%。城市居民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 398元,比上年增长7.2%;农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 393元,增长24.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427和0.533。

    职工工资  全年职工工资总额达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5 177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3%,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0.8%,其它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4.3%。

    社会保险  1997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达17.9万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4.4万人,比上年增加4 000人。

    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1997年,城市植树5.6万株,完成绿篱2.5万延长米。新建草坪40.3万平方米。1997年,呼和浩特市以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为重点,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标本兼治,依法管理。在治本方面,抓紧煤气续建、增供工程、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旧城平房改造等工程的建设,推广高科技无污染燃气炉,改变烟囱林立、大气污染的现状。在治标方面,加快型煤推广步伐。1997年,市区型煤普及率达到50%。同时通过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综合处理场、设置垃圾容器化收集和密闭化运输,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抓拆除单位、商业网点的烟煤灶、楼房有供暖条件的炉灶、茶浴炉,治理大烟囱,达标排放工作。同时鼓励、组织扩大型煤生产能力,在城市重点出入口设卡控制烟煤进城,取消城市自发烟煤市场,大面积推广使用民用型煤,使城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年内投资1 600万元,改造治理锅炉259台;投资6 766万元的煤气二期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型煤推广力度加大。

    居民住房条件  城市居民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7.1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任务还很艰巨。2.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还未真正形成体系,农民还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3.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做了艰苦努力,见到一些实效,但城市基础设施还没有彻底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热、治理污染、市容市貌、旧城区改造和安居工程等方面历史欠账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4.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继续加大,市财政补贴负担过重,部分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分流安置,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再就业渠道尚需拓宽,城市扶困再就业压力较大。

     (聂世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和浩特市
  •   【呼和浩特市党政军领导名录】

      委

        书      记:白  音(蒙古族)

        副  书  记:冯士亮

                    郝存柱(蒙古族)

                    王权法

        常      委:白  音(蒙古族)

                    冯士亮

                    郝存柱(蒙古族)

                    王权法

                    王铁小(蒙古族)

                    宋炳田

                    刘怀北

                    巴特尔(蒙古族)

                    连  辑

                    曹宏义(回族)   

                    郝  勇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王铁小

       市政法委员会

        书      记:曹宏义

    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      任:周喜成

        副  主  任:郝建中

                    云生霖(蒙古族)

                    李万鹏

                    王然忠

                    奇英成(蒙古族)

                    贺  琦

    市政府

        市      长:冯士亮

        副  市  长:连  辑

                    陈洪贵

                    云秀梅(女蒙古族)

                    陈瑞清

                    王振义

                    赵广华

    市政协

        主      席:云淑贤(女蒙古族)

        副  主  席:扎木苏(藏族)

                    罗振东

                    马国祥(回族)

                    贾恒秀

                    刘承恩

                    何思汉

                    韩志富

                    王天恩

                    檀凤魁

                   葛  健

    市中级人民法院

          长:张凤仪

    市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文  达(蒙古族)

    军分区

        司  令  员:宋炳田

        政      委:林占彪(蒙古族)

        副  政  委:于占海

        参  谋  长:张培亮

        政治部主任:马毓秀

     【建制沿革】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工作团是以中共归绥市委为领导,吸收多方干部参加而组成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公开的领导机关,各大队(组)统一在团部的领导下工作。这一时期,工作团的主要使命是在新的“绥远方式”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的方针,分队分组深入到工厂、学校、街道市民群众中调查了解,熟悉情况,宣传政策,沟通关系,扩大党的影响,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1950年1月12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发布委任令,任吴立人为归绥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1月20日,归绥市人民政府举形成立大会,宣告归绥市人民政府诞生。归绥市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工作团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工作团随之撤销。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及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54年4月,市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设有民政、财政、粮食、税务、建设、教育、卫生、公安、工商、企业管理、人事、统计各局及秘书处,下辖6个区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55年5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改称为呼和浩特市人民委员会,内部机构秘书处随之改为办公室。1958年春,市人委办公地址由旧城大北街迁到中山西路7号。1967年10月,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市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被革命委员会代替。1980年12月5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市人民政府。1986年冬,市人民政府办公地址由中山西路7号迁到中山西路2号。1992年10月,市政府办公室改为办公厅,下设处室。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郊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办事处,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 095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7 224平方公里。

        1997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为目标,实施以优化资本结构为核心的工业经济战略调整、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核心的脱贫致富达小康、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的“三大系统工程”,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进取,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分三个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 374元,比上年增长8.5%。

     【人口就业】  1997年,总人口为200.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68.6万人,非农业人口8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2.8万人。人口出生率11.59‰,人口自然增长率7.68‰。年末全市职工人数达45.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下降2.3%,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下降14.1%,其它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增长27.8%。1997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增长22.7%。

     【农业畜牧业】  1997年,全市继续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的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有力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当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1%,种植业虽然遭受严重的干旱高温影响,但由于大面积推广“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精种高产”旱作农业技术,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仍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达95.1万吨,比上年增产1.8万吨。油料总产9.1万吨,与上年持平。甜菜产量16.2万吨,比上年增产7.6万吨。畜牧业生产及“菜篮子”工程卓有成效。1997年,牲畜总头数200.8万头只,比上年末增加9.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7.1万头、羊129.2万只、猪44.5万头,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万头、0.8万只和7.1万头。全年大牲畜的出栏率达23.5%,羊的出栏率达61.7%,生猪的出栏率达155.4%,分别比上年提高4.3、9.1和20个百分点。当年肉类总产量达7.3万吨,比上年增长21.6%,禽蛋产量2.8万吨,增长7.8%;奶类产量11.1万吨,增长24.4%;蔬菜产量47.2万吨,增长6.0%;水产品产量0.6万吨,增长2.6%。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9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大型拖拉机2174台,比上年减少226台,中小型拖拉机32 111台,比上年增加1 492台;农用载重汽车1 616辆,增加17辆。化肥施用量达4.8万吨,比上年增长2.7%;农村用电量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997年,乡街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际入库税金2.1亿元。

     【水利】

    881工程  武川县水利工程项目。3年内新打深井800眼,发展水浇地8万亩,加上原有水浇地,人均实现1亩。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以等高田为主建设旱作稳产田,3年完成30万亩。1997年,新打机电井378眼,新增水浇地2.07万亩,建设旱作稳产田10万亩。

    124工程  清水河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项目,3年内户均建成2眼农田旱井或水窖、4亩节水灌溉农田(人均达到1亩)。1997年全县完成农田旱井、水窖9 300眼,连同水窖、筒井、机电井等,共折合旱井单位1.2万个,新增节水灌溉农田2.4万亩。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干旱地区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缓解春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农民群众解决人畜饮水的经验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的创造,受到旱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成和广泛接受。通过“124工程”的实施,使清水河县的农业生产逐步形成“农田旱井、秋雨春用、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精种高产”的旱作农业模式。

    2351工程  和林格尔县水土建设项目。在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2亩水浇地,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3亩旱作稳产田;人均养好5只羊或1头奶牛或1头猪;人均种好1亩乔木或10株果树。1997年,新打机电井130眼,建成水浇地1.5万亩,完成造林10.48万亩,建成旱作稳产田5万亩。

    万家沟水库工程  土默特左旗水利工程项目。万家沟水库主体工程于1997年7月完工,完成砼1.4万立方米,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

    380工程  自治区水利建设项目。在5年内解决380万人畜饮水问题。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全市解决83个自然村的5.03万人和13.9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7.4%、104.2%,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 458.7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7.3%。

     【工业】  1997年,全市认真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方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集中财力扶优扶强,采取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虽然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诸多困难,但全市的工业生产仍保持增长态势。199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1亿元,比上年增长7.8%。从乡及乡以上工业生产发展看,1997年的工业生产有如下几个特点:1.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1.8%,重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速度低于轻工业7.5个百分点。2.集体经济类型工业增长较快,增长速度达25.0%;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8.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速度为12.8%,而国有企业仅增长5.9%。3.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仍保持增长态势。1997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76.64%,工业产品销售率97.50%,资产贡献率7.97%,资本保值率112.06%,成本费用利润率1.2%,资产负债率67.08%,流动资金周转率1.14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7 443元/人。

     【资本优化资产重组】  在组建集团方面,发挥资源转换优势,着眼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发展,着手于解决企业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中的不协调问题,在调整中,形成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营造地区经济的航空母舰。先后组建伊利、仕奇、飞鹰、铁骑、托王、鹰翔、建工、金元等19个企业集团。伊利集团的组建,成为全区乳品行业的排头兵。伊利公司托管经营牧工商的有关企业,使全市乳品行业彻底结束争奶源、争市场,分割管理的内耗,形成乳品业的规模经营,使历时四年之久的“组建呼和浩特市地区乳业集团”的设想终于变成现实,真正形成以产业为链条的集约化经营,成为本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伊利集团已兼并困难企业20多户,在实现企业扩张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一批小企业和困难企业起死回生、寻求发展。飞鹰集团的组建,解决了市齿轮厂和动力机厂的出路问题。仕奇集团的组建,形成全市精纺面料和成衣经营的产业化链条,兼并毛纺系统若干个困难企业,带动毛纺行业的发展。

     【商贸】

    博览会  圆满完成’97中国东北地区(大连)国际农业暨渔业博览会和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参展及展示任务。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20项,金额4 000余万元;认定大公实业总公司、华蒙金河集团两个企业3种产品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名列自治区第一;获两次博览会最佳组织奖和展示奖。向国内外展示呼和浩特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革命所取得的成就。

    蒙交会  自治区产品交易会于1997年7月19~27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共组织近80户企业,近千种名、优、特、新产品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参展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品种在历届展销活动中规模空前。大会期间,共完成零售额68 500元,成交合同2.66亿元,意向合同6 060万元。此次蒙交会呼和浩特市展团共争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设计奖、最佳效益奖三项大奖和10个受欢迎产品奖,赢得自治区领导及各界参观人士的好评。

    合作洽谈会  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期间,在市政府部署下,7月17日举办’97中国呼和浩特投资与合作洽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来自美、加拿大、韩、日本、新加坡、瑞典、丹麦、荷兰、香港、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53人。共谈成合同8项,协议1项,意向1项,备忘录1份,共引进外资4 997.25万美元(合人民币4.15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 240.49万美元、合资意向90.36万美元、融资3 480万美元、对外贸易184万美元、赠款2.4万美元。自治区开发办公室赋予呼和浩特市大庆期间实现区外横联签约项目11项,实际完成52项,完成指标的472%。引进区外资金6.19亿元人民币,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1项,接待来访代表团28个,计200余人。接待客人300余名,促成一批在谈项目,效果较好。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鼓楼立交桥、兴安北路立交桥;进行北一环路、机场路、呼伦路等道路建设17项,改造、建设新华广场、人民体育场、昭君墓、垃圾处理场、金川水厂等基础设施工程15项;完成东瓦窑蔬菜批发市场、大学路文化市场等高层建设11项及祥和小区、教师亿元安居工程等15项,同时,按照“换掉一个旧字,展现一个新字”的要求,围绕实现城市美化、亮化、硬化、绿化、净化目标,强化城市管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大规模地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使全市的市容市貌有较大变化。

    鼓楼立交桥工程  新城鼓楼立交桥位于新城东、西、南、北街的中心交汇处。采用苜蓿叶加向(三层半)立交形式,占地面积4.45公顷,立交通行能力17 585辆川、时,设计车速:新城南北街40Km/h,新城东西街50Km/h;宽度:单向双车道8.5米,单向单车道7.5米,双向双车道16.5米;最大纵坡3.5%;桥梁面积25 000平方米,引道面积12 000平方米,桥下道路总面积110 000平方米,灌柱桩387根,桥梁承台132座,墩柱156根,台帽286根。附属工程包括:煤气(94米)、给水(950米)、排水(2 500米)、路灯电缆、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电信电缆等多种管线的迁移改造,安装高低杆灯110套,装饰灯273套,工程总造价1.6亿元。建桥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由施工单位——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垫付工程预算金额的50%;另一部分主要通过政策转化,多渠道筹措;第三部分是自治区50周年专项拨款。鼓楼立交桥建成后将取消原路口色灯管制,通行能力比原来明显提高。

    兴安北路公路铁路立交桥工程  兴安北路公铁立交桥于1996年8月20日动工,1997年7月16日完工。总投资3 059万元。该工程由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呼铁局、市政工程总公司共同负责施工。该桥为公路、铁路立交形式,桥下贯通兴安北路,北达京包公路,桥箱体孔径为8米→16米←8米三孔式。全桥包括:北垣桥主体1 050平方米,快车道5 700平方米,慢车道3 200平方米,砌筑挡土墙2 188米,还有箱涵一座,由呼铁局负责施工,建排水泵站一座,其中泵房140平方米,土以下大口井直径9米,深11米,浇注砼300多立方米,由市政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

    一环路北段东段拓宽改造工程  北一环路(海拉尔路)、东一环路(兴安北路)拓宽改造工程于1997年4月开工,1997年7月16日完工。总投资7103万元。北一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3.4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道路断面为2.5米→6.5米→4米→24米←4米←6.5米←2.5米,由铁道部十八工程局五处负责施工,铺沥青砼面层125 800平方米,管道5 360米,总投资5 370万元。东一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1.3公里,规划红线宽40米,道路断面为2.5米→7米→2米→16米←2米←7米←2.5米,由市政工程总公司承建。该路段中公铁立交桥长547米,道路修建长792米,铺沥青砼面23 760平方米,管道2 085米,总投资1 733万元。

    呼哈路改建工程  呼和浩特市——哈拉沁公路是呼和浩特市区主要的北出口之一,全长4.3公里,连接110国道,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繁重。原路始建于1969年,技术标准低,路面宽度仅为6米,且“超期服役”,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不分,快、慢车道不分,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制约着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市政府决定于1996年5月30日对该路进行改建。这项工程的建设单位为市交通局,设计单位为市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所,施工单位为市公路工程处,1997年6月30日完成改建任务。改建后的呼哈路与城市道路标准相一致,为3块板形式。主车道为四车道,宽16米,分隔带宽度2.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度各5米,总宽度31米。

    新华广场改造工程  工程于1997年3月开工,1997年6月完工。总投资1 900万元。改造前,广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42.8米(其中绿地宽度47.5米),广场总面积为27 846平方米。其中,铺砖面积19 012平方米,绿地面积9 263平方米。绿地占广场总面积33.2%。改造后,广场总面积为34 826平方米(长220米、宽158.3米),比原广场面积增加6 980平方米。其中,绿地宽度63米,面积13 860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40%。拓宽后的道路路面宽7~9米,贯通长度348.3米。广场综合楼占地345.26平方米,建筑面积675.28平方米,在广场西南边界以外位置建成一座集高、低配电室、广场管理办公室、水冲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为一体的造型优雅的综合大楼,并在广场周边设置大型电子广告显示屏,建绿化树墙。

    体育场改造工程  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改造工程1996年5月开工,1997年6月20日完工。总投资1 000万元。体育场改建工程共分6部分,即主席台整修、铺设塑胶跑道、增设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增容供电及照明、种植草坪等。

    【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绿化  城区完成植树4.83万株,占年计划任务的208.19%,栽植绿篱2.2万延长米,占年计划任务的431.37%,栽植垂绿植物0.94万延长米,占计划任务的304.5%,种草花12.58万平方米,占计划任务418.39%。出动38万人次参加城区义务植树,完成育苗生产100万亩,100%完成任务。至1997年底,24条主干道,44条次干道以及公园、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环岛等都进行全面绿化,已建成12条花街、8条绿化样板街,道路分车绿化带内空地全部种上草花和其它花卉。在60多条街道的绿化带上护栏,共计延长840米。沿路单位摆放盆花,临街摆设花坛。主要宾馆饭店、文化、娱乐、旅游单位以及各类服务性窗口单位、新建住宅小区、居民区、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铁路都按要求进行绿化。

    城市亮化  以市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为重点,新城东西街、中山东西路、新华大街和钢铁路、呼伦南北路、昭乌达路、通道南北街、大南街、大北街8条亮化带正在建设。火车站广场、飞机场、新城鼓楼立交桥、赛马场、恒昌商场、内蒙古博物馆前街心公园、民族商场周围、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等10个亮化区也逐步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企业、宾馆、饭店等都使用彩灯、轮廓灯、泛光灯、霓虹灯装点,市中心地段主干道安装低杆灯和灯箱,使青城变成不夜城。

    城市美化  1997年,取缔中山东西路、新城东西街、新华大街、呼伦南北路、锡林南北路、昭乌达南北路灯杆广告条幅和过街条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门牌、标牌、广告、大型标语进一步规范。所有主次干道、路口、临街广告牌匾、建筑物、雕塑、店面门脸、墙壁进行清洗和粉刷。拆除有碍观瞻的临街构筑物、建筑物、违章建筑和乱摆乱设的商业摊点。全市交通干道重新划线,交通标志、岗台、道沿、围栏全部进行清洗、油漆、维修、更新。重新划停车场、停车线。规范建筑市场,拆除清理残墙断壁。整顿居民临街阳台乱搭、乱封的问题。

    城市净化  按照“门前三包”制度,分区管理、分片承包、定点负责的办法,对城市垃圾进行清理,同时,新建10多个垃圾转运站、10多个水冲式厕所,维修几十个公共厕所,购置几辆环卫车和更换全市的垃圾箱。垃圾点基本做到日产日清。为调动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全市确定环卫工人节,调整工人工资,使环卫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

    城市硬化  按照街无黄土裸露,路无坑洼不平的要求,对全市主次干道、人行便道、非机动车道损坏处和坑洼段进行修整补平。1997年,硬化道路40多条,面积达297001.5平方米,更换道路侧石11 115米。临街企事业单位都按规定,采取定点定段责任制的办法进行门前路面硬化。市内100条小巷道进行改造,市内3区、郊区每区完成25条。

     【固定资产投资】  199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9亿元,比上年下降7.3%;更新改造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82.2%;房地产开发投资3亿元,比上年下降31%;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3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其它投资4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倍。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大幅度减少。全年用于新建投资6.6亿元,比上年下降29.2%。用于扩建、改建和其它项目投资7亿元、0.6亿元和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8.6%和9.5%。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增产的投资2亿元,比上午增长2倍;用于其它节约的投资0.2亿元,增长3倍;用于增加品种的投资0.4亿元,增长37%;其它投资3.4亿元,增长5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3.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6.5亿元,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5.9亿元。

     【交通 邮电】  1997年,公路货运量2 91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97 90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12.7%;公路客运量,984万人,旅客周转量106 792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11.1%。邮电事业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讯技术手段迅速升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年末市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1万门,比上年纯增4.4万门。长途自动网已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上升到33.4%,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全年函件达1 819万件,比上年下降4.7%;特快专递43.2万件,比上年增长2.4%;长途电话和传真分别为3 103万个、2 627万份,比上年增长18.1%和2.6倍。电话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7年市内电话达到15.3万户,比上午纯增2.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1.5万户,比上年增加近2万户;公用电话4 263部,比上年末增加1 553部。1997年,移动电话3.1万户,是上年的1.1倍。

     【国内贸易】  1997年的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发展,买方消费心理稳定,卖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类批零贸易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寻找立足市场的突破口,各自发挥本身的优势,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促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5亿元,比上年增长8%,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5.1%,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21.8亿元,增长3.8%;集体经济零售额12.5亿元、私营经济零售额3.6亿元,分别增长5%和12.5%。从城市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看,农村零售额增长较快达18.7%,比城市的增速高11.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餐饮业的增幅较高为9.2%,制造业的零售额增长7.5%,较低的是批零贸易业4%。由于市委、市政府对物价工作常抓不懈,加之受国家宏观调控大气候的影响,1997年,全市市场物价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而且全年物价涨幅始终控制在自治区要求控制的目标范围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在自治区要求控制的目标范围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1%,比上年涨幅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仪器类指数为99.4%,衣着类114.6%,家庭设备及用品101.3%,医疗保健用品107.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99.3%,居住113.2%,服务项目116.7%。全年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8%,比上年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涨幅较高的服装鞋帽类增长114.2%,中西药品类增长106.6%;比上年下降的有:食品类为98.9%,家用电器类为98.1%,机电产品类为97.4%。1997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为97.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为91.5%。

     【对外经济】  全市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的文章,促进呼和浩特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年新签订外商、港澳台、华侨直接投资项目52个,合同引进外方资金4 013万美元。1997年底,外方资金实际到位2 518万美元。1997年新签项目外资实际到位率为22.7%。新增“三资”企业45家,累计333家,“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全市还加强与外省市的科技、经济协作联合,全年共签订横向经济联合项目338个,引进区外资金8.9亿元。其中股票上市及配股融资4.1亿元。1997年,呼和浩特市克服外贸体制转变及国家大幅降低关税造成的影响,对外贸易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 541万美元,其中外贸出口额达4 6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1%。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额增长较快,达2 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

     【财政 金融 保险】  1997年,呼和浩特市广开财源,财政增收幅度较大,可用财力增加。全年财政达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达7.9亿元,增长33.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5亿元,增长20.7%。上划党中央“两税”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金融形势稳定,各项存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更趋合理,货币回笼不断增加。1997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8.8亿元,比年初增长19.4%。银行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87.9亿元,现金支出285.5亿元,货币回笼2.4亿元。保险机构逐步健全,保险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保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7年保险险种已达113种,全年保险业务的承保额累计达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年保费收入2.4亿元,增长28.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1亿元,增长40.2%;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增长19.3%。全年处理赔(给)付保险案件22.6万件,赔付额达1.2亿元,其中人身险赔(给)付7 000万元,财产险赔(给)付5 000万元。

     【迎接自治区50周年大庆】

    筹备工作  为保证庆祝活动的圆满成功,市委、市政府在1995年就成立大庆筹备工作的专门机构——大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闭幕式工作部、联络接待部、宣传部、文体部、市容市貌部、建设部、资金筹措部、经济技术洽谈部、交通邮电部、安全保卫部、卫生保健部和旗县区工作部。与此同时,召开筹备工作动员大会,筹备工作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以一流的市容市貌、社会秩序和服务质量迎接大庆;确保承办的各项庆祝活动顺利进行,万无一失;确保呼和浩特市确定的重点工程和配合自治区完成的重点项目按期完成;确保全市各族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有意义的节日。在此基础上,又制定《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呼和浩特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的精神,各办事机构又分别拟定各自的《筹备工作方案》。随之,市政府确定呼和浩特市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项目89项。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及由呼和浩特市负责组织实施的有关活动全面展开。   

    宣传活动  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撰写宣传教育提纲,制定教育计划,重点抓新闻报道,编印宣传材料,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从1996年元月开辟大庆专题栏目,宣传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重大意义,宣传呼和浩特市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的光辉成就,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宣传呼和浩特市各行各业、各族人民为大庆做贡献的情况,宣传市大庆筹备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人民管”思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调动全市人民为大庆做贡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大庆的良好局面,具体工作中,制定呼和浩特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营造气氛实施方案》、《宣传提纲》、《标语口号》、迎大庆《先进人物专集》;举办“辉煌灿烂的50年”电视演讲赛和“辉煌的50年”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展;组织拍摄9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敕勒川新貌》;编印《呼和浩特成就画册》、《呼和浩特简介》、《呼和浩特投资指南》等;拍摄一部专题片《今日青城与世纪同行》;在党中央和涉外新闻媒体发稿50篇左右;向党中央和自治区外宣部门推荐照片,与党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7部专题片,同时,邀请部分党中央及海外新闻单位记者对市内重点项目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主会场布置  庆祝大会主会场布置是自治区交给呼和浩特市政府全权负责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提出会场布置必须达到隆重、热烈、喜庆的效果。市党政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进行研究、指导,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辛勤工作。特别是7月19日大雨过后,迅速恢复业已布置完毕的会场,保证20日庆祝大会的顺利进行。

    文艺演出  1997年7月20日,区、市文艺团体和与会代表在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成功地举办《各族人民心连心》大型文艺焰火晚会。21日,又在新华广场同时举办4场(处)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

    参加那达慕大会  为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展示呼和浩特市50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呼和浩特市设计3辆大型彩车、编排搏克运动员方阵、“各族人民是一家”的舞台和威风锣鼓方阵,被那达慕大会组委会授予“开幕式优秀组织奖”。

    安全保卫  全市在大庆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中,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狠抓落实;全体公安民警忠于职守,连续奋战,舍家忘我,扎实工作,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经过全体公安民警的辛勤努力,确保党中央代表团及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安全,圆满完成各项安全保卫任务,实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奋斗目标。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高度评价:“大庆安全保卫工作属于全国一流水平”。国家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称赞:大庆安全工作搞得非常好,特别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前期准备工作部署严密,精心组织现场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党中央代表团在呼和浩特市参加各项庆祝的现场保卫工作,是整个大庆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市公安部门从1997年4月,对庆祝活动的场所、党中央代表团驻地、参观景点、行车路线、铁路沿线实地勘查354次。从现场警力部署到机动防突力量预备,从线路到驻地,从外围制高点、巡逻控制到内围警卫、政保力量监控都做详尽的安排。庆典前夕,组织模拟演习34次。庆典活动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各级指挥员始终站在现场活动的最前线,为确保每一场、每一个活动点的安全,每天召开勤备调度会,分析形势任务,完善活动方案,精心进行工作决策和部署,从而确保党中央代表团成员的安全,并圆满完成7月20~21日人民体育场两场文艺晚会的安全保卫任务。

     【科技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兴农、科技兴工都有进展。1997年,共取得84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级奖励5项、自治区级奖励4项。科学技术得到推广,技术市场更加活跃,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1997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9项,合同成交额达6 148万元。普通高等教育有新进展。1997年,普通高校招收学生6 732人;1997年,在校学生数达25 665人,比上年末增加696人;毕业生7 307人,比上年增加514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数为8 787人,比上年增加574人;在校学生21 160人,比上年增加850人;毕业生5 786人。基础教育得到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展顺利,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普通中学招收学生3.5万人,在校学生9.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 000人和4 000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达7.6万人,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2万人,增加1 000人。小学在校学生21.2万人,增加4 0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成人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的专业人才,1997年,成人高校在校学生4 970人。

    教师安居工程  1996年5月7日,呼和浩特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教师亿元安居工程”。即在1996~1997年内,筹资1亿元,建设教师安居工程,建房2 000户。为加强对“教师亿元安居工程”的领导,呼和浩特市政府专门成立由市长挂帅,3位副市长任副组长,教育、计划、财政、建工、城建、房产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市教委签订项目责任状。市教委狠抓“丁香苑教师安居小区”、“园丁安居小区”、“赛罕安居小区”及直属10所学校10幢安居工程的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严把质量关。至1997年,全市总计开工面积153 478平方米,建设住房2 162户,其中市直属单位1 075户,市三区535户,6个农村旗县区552户。1997年上半年开工的规模为15 500平方米的“园丁小区”和为12 500平方米的“赛罕小区”,始终认真执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管,保证领导到位、投入到位、监督到位,严把设计关、招标关、施工关、质量关,特别是呼和浩特市校舍建筑公司承建的“园丁小区”,施工单位克服资金短缺、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120天完成小区建设任务,其中1号和3号楼被评为优良工程,2号楼被评为高质量合格工程,小区建设优良率达到80%。

    全区第四次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全区第四次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97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政领导白音、宝音德力格尔等出席会议。呼和浩特市在教职工住房建设方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实施教师亿元工程,建成住房15.35万平方米,有2 062户教师喜迁新居。鉴于呼和浩特市在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奖励100万元人民币。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电影放映单位72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艺馆2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0个。全市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爱我青城艺术节”系列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期间推出众多各具特色的文艺节目,使得1997年,全市城乡文化生活丰富热烈,异彩纷呈。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内全市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监督和管理,切实解决卫生扶贫问题,农村卫生改水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建供水工程55处,有74个村6.9万人受益。1997年全市有医疗机构201个,其中医院141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 44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 618人,医生4 957人,护师、护士3149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7年,呼和浩特市运动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荣获奖牌195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率为86.4%。

    第二后爱我青城艺术节  1997年,呼和浩特市举办第二届爱我青城艺术节,主要活动;1.新华广场消夏文艺晚会。从7月13~25日,安排4场文艺晚会。演出内容丰富,有民族歌舞、小品、地方戏曲、京剧、杂技等,观众达十几万人次。2.少儿千米长卷绘画活动。7月12日,市文化局会同美协、教委,组织800多名少年儿童,在新华广场摆设千米画布现场作画。在此之前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郊区、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的360多名少年儿童分别在当地开展绘画活动。7月20日,千米画卷在人民公园公开展出,吸引大批游人前来参观。3.青城礼仪小姐、先生大赛。大赛由自治区50周年大庆活动指挥部文化部主办、市文化局与市民委、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承办,从5月20日至8月4日,分别进行预赛、复赛和决赛,有180多名选手参加角逐,有40名选手分别获得最佳礼仪小姐、先生,最佳风采小姐、先生,及礼仪小姐、先生奖。4.人民公园游园联欢活动。为欢迎党中央代表团,呼和浩特市承担人民公园游园联欢部分活动,安排演出点3个,水上活动2个,共有7个文艺团体演出民族歌舞和地方小戏。党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布赫和万国权一行观看演出。市展览馆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夕举办《迎接’97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展》。20天里,观看展览的各界人士达20 000人次。根据市委宣传部的指示,市展览馆还承办《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90周年名家书画展》,区内外离退休干部及书画爱好者4 000多人观看展览。与此同时,市展览馆还承担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成就展览·民族文化》的版面制作和资料提供,并如期完成任务。市博物馆承办的《呼和浩特土默特蒙古族历史民俗》、《呼和浩特市满族历史民俗》、《呼和浩特回族历史民俗》文物陈列,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重点献礼项目。陈列展线达231米,展出文物800余件,形象而生动地再现呼和浩特市地区蒙、满、回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进程,展示民族风情,成为国内外宾客了解、认识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市博物馆还举办《大召壁画真迹展》,首次展出63幅形象精美的大召壁画真迹。《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经过进一步修改充实后,再次展出。市博物馆举办的几部陈列展,除《呼和浩特土默特蒙古族历史民俗》经费到位外,其余四部都没有经费,市博物馆发动职工利用旧有物资,用2万元完成4部陈列展的制作,为国家节约8万元资金。此外,市博物馆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佟靖仁教授合作举办《满族名人书画展》,展出作品84幅。市书画院面对书画作品的商品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无偿征集作品日益困难的情况,在两个月里,征集到书画名家作品70余件,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暨呼和浩特书画院建院10周年全区书画名家作品展》,作品从不同角度歌颂自治区在半个世纪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十几天展出里,参观人数达7 000余人次。市电影公司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放映《成吉思汗和他的母亲》、《悲情布鲁克》、《东归英雄传》、《鄂尔多斯风暴》、《中华人民共和国啊,母亲》、《阿丽玛》、《彩虹》、《成吉思汗》等影片,同时还组织放映《鸦片战争》、《大转折》和《红河谷》等优秀国产影片。5.由呼和浩特市歌剧团、晋剧团、歌舞团分别演出的歌舞剧《也兰公主》、歌剧《太阳石》、晋剧《佐汗巾帼》及一台综合文艺晚会,于大庆期间在人民剧场连续演出8场,观众达6 000多人次。6.昭君墓扩建维修等工程。昭君墓、五塔寺和白塔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文物及旅游资源,市文物处抓住自治区50周年大庆契机,不同程度地对上述3处设施进行维修扩建。昭君墓扩建工程包括墓体保护及设施维修、陈列展示和园林绿化等55项,由市文物处、市文化局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有18个单位参与建设。五塔寺扩建工程主要进行东西展厅铺设地下水管道和地下电缆、硬化路面、铺设草坪等。白塔自建工程完成大门、票房和石狮、硬化路面、新建停车场和蒙古包、打井及绿化美化建设。

    【扶困工作】  1997年,按照政府扶困、社会帮困、企业和职工自我解困三结合的原则,在全区率先实施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呼和浩特市区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保障线标准为月人均100元,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291万元。救助对象月平均2 400户、5 500人,其中,特困企业职工占救助人数的51%。6个旗县区的14个镇从1997年7月1日至10月1日也相继组织实施,保障线标准最低为60元,最高为90元,救助对象635户、1 762人,发放救助资金78.76万元。这项工作运作情况良好,已走上制度化轨道,在保障全市特困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狠抓特困企业的解困工作,实施困难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为确保企业顺利转制,帮助企业职工度过暂时困难,1997年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采取财政、社会保险和企业各拿一块的“三家抬”办法,在元旦、春节、大庆期间和第四季度,共为87户国有、集体特困企业职工11万人次发放最低工资和基本生活费,全年累计发放资金3 100万元。同时,市财政拿出96万元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两费”问题,还将206名抗战时期的企业离休干部交由市财政直接管理,解放战争时期的离休干部1 150人正在操作接收之中。随着建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在劳动就业问题上,一方面是就业方式日益灵活多样,就业机会相对增多;另一方面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企业人员下岗后面临着再就业的困难。1997年,呼和浩特市实施“再就业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从多方面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条件,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法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全市先后为2.3万人解决再就业问题。

     【人民生活环境保护】  1997年,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均年可支配收入达4 435元,比上年增加50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974元,比上年增加285元,增长16.9%。城市居民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 398元,比上年增长7.2%;农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 393元,增长24.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427和0.533。

    职工工资  全年职工工资总额达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5 177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3%,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0.8%,其它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4.3%。

    社会保险  1997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达17.9万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4.4万人,比上年增加4 000人。

    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1997年,城市植树5.6万株,完成绿篱2.5万延长米。新建草坪40.3万平方米。1997年,呼和浩特市以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为重点,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标本兼治,依法管理。在治本方面,抓紧煤气续建、增供工程、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旧城平房改造等工程的建设,推广高科技无污染燃气炉,改变烟囱林立、大气污染的现状。在治标方面,加快型煤推广步伐。1997年,市区型煤普及率达到50%。同时通过建设垃圾转运站、垃圾综合处理场、设置垃圾容器化收集和密闭化运输,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抓拆除单位、商业网点的烟煤灶、楼房有供暖条件的炉灶、茶浴炉,治理大烟囱,达标排放工作。同时鼓励、组织扩大型煤生产能力,在城市重点出入口设卡控制烟煤进城,取消城市自发烟煤市场,大面积推广使用民用型煤,使城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年内投资1 600万元,改造治理锅炉259台;投资6 766万元的煤气二期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型煤推广力度加大。

    居民住房条件  城市居民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7.1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任务还很艰巨。2.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还未真正形成体系,农民还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3.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做了艰苦努力,见到一些实效,但城市基础设施还没有彻底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热、治理污染、市容市貌、旧城区改造和安居工程等方面历史欠账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4.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继续加大,市财政补贴负担过重,部分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分流安置,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再就业渠道尚需拓宽,城市扶困再就业压力较大。

     (聂世闻)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