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盟市旗县

1998卷

  • 呼和浩特市郊区
  •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博勒特(蒙古族)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云仁义(蒙古族)

        区      长:石  琳

        区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概况】  1956年9月20日,呼和浩特市郊区人民委员会成立,县级建制,设22个乡,总人口147 136人。1958年5月1日,美岱、朱亥、讨速号、八拜、南毫沁营乡划归郊区管辖,时辖27个乡。1958年9月撤乡,成立13个人民公社。1967年改称郊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郊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呼和浩特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呼和浩特市郊区人民政府。1984年7月,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1997年,全区辖15个乡(镇),236个村,面积2 0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9万亩。

        1997年,区委、区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工农业总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6.6%;财政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4.3%;年末总人口300 932人,同比增长0.82%。

      业  1997年,全区粮食总产136 188吨,与丰收的1996年产量基本持平;牲畜总头数达293 876头(只),比上年增长12.4%;肉类总产量14 713吨,比上年增长9.1%;奶类产量60 571吨,增长19.5%;禽蛋产量5 000吨,增长11.1%。蔬菜播种面积9万亩,其中蔬菜保护地发展到6 800亩,总产量完成3.15亿公斤,商品量2.98亿公斤,总收入1.46亿元。新造林合格面积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全区形成肉、奶、蛋、蔬菜四大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达70 680万元,比上年增长8.9%。

      业  1997年,工业总产值41.7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3%。工业现价增加值完成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8%。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36家,新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37家。

    交通 邮电  1997年,全区以个体运输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现价总产值完成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现价增加值完成1.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6%。全区国道公路92公里,三级公路119.67公里,县级公路95.82公里。100%的乡镇接通电话。

      业  1997年,共投入资金660万元,商业企业1 132个,年收入3.13亿元。全年批发、零售、餐饮业现价总产值1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7%;完成现价增加值3.5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7.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科技教育卫生  有2项科技成果获科教兴市市长特别奖,3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个项目通过鉴定验收,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全区有189个自来水受益村,占行政村总数80.4%,1997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八五”普及自来水先进区。幼儿园2所,在园儿童386人。普通中学14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81所,小学教学点48个。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 305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699人,小学在校学生32 067人,小学“四率”均达标。卫生机构17个,病床20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其中级以上职称80人。人口出生率12.49‰,自然增长率为6.98‰。

    人民生活  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5 349元,比上年纯增598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 812元,比上年纯增505元,增长21.9%。年末人均住房面积24.3平方米,增长10.5%;农民人均消费2 066.7元,比上年增长31.4%。

    【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986年筹建,1992年命名,1997年形成规模。累计投资600万元,占地面积40 000平方米,营业用房8 000平方米,职工80人,设7个部(室),市场驻有工商、物价、银行、公安等部门。与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业务联系,和32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微机信息联网。经营范围以蔬菜为主,粮油为辅。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批发量占全市销售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旺季,日交易量60万公斤,品种100余种。1997年完成商品交易量1.65亿公斤,其中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2.27亿元,实现总收入216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是自治区中西部规模大、功能服务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双树商业一条街】  1997年,双树村在集体土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村民从事第三产业,利用集资、贷款、拆借的办法投资1 300万元建起商业一条街,960延长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全部为简易二楼,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年现价总产值累计完成1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6%,现价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1%,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7%。实际入库税金占全区财政收入59%,农民人均收入有48%来自乡镇企业。5家企业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认证,6家通过计量达标认证,6家企业被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小型巨人”企业称号。 

    【存在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  呼和浩特市郊区作为城市周边地区,形成近、中、远郊三个经济阶梯。近郊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远郊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近、远郊人均收入相差2 000多元。财政收入,近郊已自给,中郊80%自给,远郊40~50%自给。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牧业和乡镇企业,未形成真正的规模生产,无“拳头产品”。种植、养殖业基地建设规模小。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够健全,基础设施较差。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亟需加快  至1997年底,非公有制总产值仅占全区总产值33.5%,与自治区首府周边的经济发展不相称。

    (雷  忠  全  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和浩特市郊区
  •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博勒特(蒙古族)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云仁义(蒙古族)

        区      长:石  琳

        区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概况】  1956年9月20日,呼和浩特市郊区人民委员会成立,县级建制,设22个乡,总人口147 136人。1958年5月1日,美岱、朱亥、讨速号、八拜、南毫沁营乡划归郊区管辖,时辖27个乡。1958年9月撤乡,成立13个人民公社。1967年改称郊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郊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呼和浩特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呼和浩特市郊区人民政府。1984年7月,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1997年,全区辖15个乡(镇),236个村,面积2 0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9万亩。

        1997年,区委、区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工农业总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6.6%;财政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4.3%;年末总人口300 932人,同比增长0.82%。

      业  1997年,全区粮食总产136 188吨,与丰收的1996年产量基本持平;牲畜总头数达293 876头(只),比上年增长12.4%;肉类总产量14 713吨,比上年增长9.1%;奶类产量60 571吨,增长19.5%;禽蛋产量5 000吨,增长11.1%。蔬菜播种面积9万亩,其中蔬菜保护地发展到6 800亩,总产量完成3.15亿公斤,商品量2.98亿公斤,总收入1.46亿元。新造林合格面积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全区形成肉、奶、蛋、蔬菜四大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达70 680万元,比上年增长8.9%。

      业  1997年,工业总产值41.7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3%。工业现价增加值完成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8%。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36家,新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37家。

    交通 邮电  1997年,全区以个体运输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现价总产值完成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现价增加值完成1.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6%。全区国道公路92公里,三级公路119.67公里,县级公路95.82公里。100%的乡镇接通电话。

      业  1997年,共投入资金660万元,商业企业1 132个,年收入3.13亿元。全年批发、零售、餐饮业现价总产值1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7%;完成现价增加值3.5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7.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科技教育卫生  有2项科技成果获科教兴市市长特别奖,3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个项目通过鉴定验收,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全区有189个自来水受益村,占行政村总数80.4%,1997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八五”普及自来水先进区。幼儿园2所,在园儿童386人。普通中学14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81所,小学教学点48个。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 305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699人,小学在校学生32 067人,小学“四率”均达标。卫生机构17个,病床20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其中级以上职称80人。人口出生率12.49‰,自然增长率为6.98‰。

    人民生活  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5 349元,比上年纯增598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 812元,比上年纯增505元,增长21.9%。年末人均住房面积24.3平方米,增长10.5%;农民人均消费2 066.7元,比上年增长31.4%。

    【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986年筹建,1992年命名,1997年形成规模。累计投资600万元,占地面积40 000平方米,营业用房8 000平方米,职工80人,设7个部(室),市场驻有工商、物价、银行、公安等部门。与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业务联系,和32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微机信息联网。经营范围以蔬菜为主,粮油为辅。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批发量占全市销售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旺季,日交易量60万公斤,品种100余种。1997年完成商品交易量1.65亿公斤,其中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2.27亿元,实现总收入216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是自治区中西部规模大、功能服务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双树商业一条街】  1997年,双树村在集体土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村民从事第三产业,利用集资、贷款、拆借的办法投资1 300万元建起商业一条街,960延长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全部为简易二楼,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年现价总产值累计完成1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6%,现价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1%,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7%。实际入库税金占全区财政收入59%,农民人均收入有48%来自乡镇企业。5家企业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认证,6家通过计量达标认证,6家企业被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小型巨人”企业称号。 

    【存在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  呼和浩特市郊区作为城市周边地区,形成近、中、远郊三个经济阶梯。近郊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远郊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近、远郊人均收入相差2 000多元。财政收入,近郊已自给,中郊80%自给,远郊40~50%自给。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牧业和乡镇企业,未形成真正的规模生产,无“拳头产品”。种植、养殖业基地建设规模小。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够健全,基础设施较差。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亟需加快  至1997年底,非公有制总产值仅占全区总产值33.5%,与自治区首府周边的经济发展不相称。

    (雷  忠  全  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