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盟市旗县

1998卷

  • 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  和(达斡尔族)

        局    长:马  珩

    【概况】  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位于呼伦贝尔盟东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事业区面积1 904万亩,其中耕地125万亩,草地115万亩,水面30万亩,林地2.7万亩。管理局辖有8个国有农场,7个专业公司,2个年产20万吨的煤矿,年发电量2万千瓦的发电厂1座,日处理100吨大豆的植物油厂1座,中型机械厂1座,还有中心医院、第一中学、科研所、党校、公安处、通讯站、气象站、电视台等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总人口57 392人,职工2.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 994人。是农工商贸综合经营的大型农垦企业,制定和组织实施“稳定提高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经营战略,极大地促进垦区的经济发展。在发展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垦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小康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激发全体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5.7%;第二产业增加值2 825.6万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 045万元,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增长39%。

    【农业】  垦区走改革之路,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不断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和社会服务化体系;以科技为依托,主攻“两高一优”农业,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97年粮豆总产2.02亿公斤,增长7.8%;经营利润582万元,减少60%;已缴税金2 924万元,增长12%;职工年人均收入6 403元。

    【工业】  大兴安岭垦区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加速发展垦区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农机修造、豆制品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建筑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日处理100吨的植物油厂,1993年已跨入自治区250家效益最佳行列,豆粕远销国内外;甘河、巴彦两个腐竹厂生产的产品已双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以商品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在北京、秦皇岛等地设立的办事处成为垦区内引外联的“窗口”。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垦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达6 045万元,增长8.9%。

    (隋印华  王俊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  和(达斡尔族)

        局    长:马  珩

    【概况】  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位于呼伦贝尔盟东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事业区面积1 904万亩,其中耕地125万亩,草地115万亩,水面30万亩,林地2.7万亩。管理局辖有8个国有农场,7个专业公司,2个年产20万吨的煤矿,年发电量2万千瓦的发电厂1座,日处理100吨大豆的植物油厂1座,中型机械厂1座,还有中心医院、第一中学、科研所、党校、公安处、通讯站、气象站、电视台等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总人口57 392人,职工2.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 994人。是农工商贸综合经营的大型农垦企业,制定和组织实施“稳定提高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经营战略,极大地促进垦区的经济发展。在发展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垦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小康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激发全体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5.7%;第二产业增加值2 825.6万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 045万元,增长8.9%。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增长39%。

    【农业】  垦区走改革之路,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不断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和社会服务化体系;以科技为依托,主攻“两高一优”农业,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97年粮豆总产2.02亿公斤,增长7.8%;经营利润582万元,减少60%;已缴税金2 924万元,增长12%;职工年人均收入6 403元。

    【工业】  大兴安岭垦区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加速发展垦区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农机修造、豆制品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建筑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日处理100吨的植物油厂,1993年已跨入自治区250家效益最佳行列,豆粕远销国内外;甘河、巴彦两个腐竹厂生产的产品已双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以商品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在北京、秦皇岛等地设立的办事处成为垦区内引外联的“窗口”。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垦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达6 045万元,增长8.9%。

    (隋印华  王俊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