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盟市旗县

1998卷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 委 书 记:王  玉

        市      长:额尔敦昌(蒙古族)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志明

        市政协主席:马汉友

    【概况】  霍林郭勒市位于哲里木盟西北端。东、南、西南与哲里木盟扎鲁特旗接壤;西、西北、北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交界。全市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总人口63 2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 733人,占人口总数的83.3%;农业人口10 500人,占人口总数的16.7%。有蒙、汉、回、满、朝鲜等17个民族。市辖1镇、1个苏木、3个街道办事处;10个嘎查(村)、39个居民委员会。霍林郭勒地区原是哲里木盟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牧民的夏营地。1958年,牧民发现地表的裸露煤后报矿。1969年,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6师57团首先进驻霍林河进行试采。1975年6月,周恩来总理对开发霍林河煤田作重要批示。1976年4月,第一批煤矿建设队伍(3 500名支援霍林河建设民兵)开进霍林河地区,组建霍林河矿区指挥部。1982年2月,为更好地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矿区服务,哲里木盟行政公署设霍林河办事处,行使县级政府职能。办事处首任党组书记兼主任尼木德。1985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霍林郭勒市,为县级市,隶属哲里木盟。1986年7月10日,举行建市庆典。首任书记敖斯尔,市长姚哈斯。霍林郭勒市素有“草原煤城”之称,煤炭为优质褐煤,储量131亿吨。煤田具有面积大、储量多、煤层厚、埋藏浅、构造简单等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定储量的陶土、花岗岩、砂石、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1997年,市委、市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 123万元和3 013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和27.9%,均迈上新台阶。

        农牧业  1997年,全市由于遭受严重旱灾,农业减产。小麦种植面积为19.8万亩,产量为35.9万公斤;油菜种植面积为3.3万亩,产量为203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4 000万亩,产量1 232万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334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5万头(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4万口,家禽饲养量18.9万只。肉类产量1 831吨,奶产品产量54吨,禽蛋产量179吨,绵羊毛产量91吨。新造林2.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1.4%。全市已初步形成小麦、马铃薯、蔬菜、畜禽四大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达到9 100万元。

        工业  主要产品有褐煤、腐植酸、软面革旅游鞋、面粉、仿瓷制品。1997年,原煤产量为564万吨;腐植酸产量为10 338吨,产值124万元;软面旅游鞋产量为1万双,产值100万元;加工面粉2 360吨,产值730万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55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市属18户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交通邮电  1997年,全市国道加宽34.8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210万吨,铁路货运量达到590万吨。全市程控电话普及率达百人15.9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分别达到709部、352部,苏木、镇所属的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

        商贸流通  199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集贸市场成交额6 459万元,国营商业总销售1.1亿元,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分别为5.9%和7.8%。

    城市建设  城市建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配套。1997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完成基建投资2 244万元(其中:自治区预算内投资180万元,市财政投资717万元,职工集资761万元,单位自筹535万元,其余均为个人投资),完成拓宽滨河路、友谊路维修、供热管网改造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  199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所,总计在校生11 146人,教育“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全盟率先达标;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776人,去年申请专利4项,引进国内先进技术6项,推广小麦种子包衣技术获得经济效益1 000万元。全市有影剧院3座,电视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台2个,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0%;全市有医疗机构24个,医疗卫生人员485人,市村两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点覆盖率达100%。1997年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9.3%,人口出生率11.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9‰。

    人民生活  1997年,全市城镇居民均生活费收入4 339元,比上年增长2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06元,比上年增加443元。城乡居民均储蓄4 935元。

    (金海洲)

     【初具规模的四条产业链】  霍林郭勒市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服务城乡人民生活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规划实施了四条产业链。从运行情况看,已初步显现龙形效益。

        蔬菜产业链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霍林河已掌握适合高寒山区的蔬菜种植方法,全市年种植蔬菜面积达5 000亩,形成巴润、达来胡硕、东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技术主要以保护地生产为主,重点推广“43”型日光温室。在蔬菜越冬生产上实现质的突破,全市蔬菜品种达到40余种,蔬菜年产量达到1 750万公斤,蔬菜自给率达到85%,蔬菜专业户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4 000元以上,蔬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畜禽产业链  霍林河草原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1997年,全市牲畜牧业存栏达到10万头(只),畜禽总饲养量达18.9万头(只)。畜牧生产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之路,全市已形成养羊、养猪、养禽3个基地,畜禽肉、蛋、奶产品已基本能够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小麦生产链  霍林河气候特点适合小麦生长。全市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产量5 000万公斤,品种以“龙麦19”和“繁8”等优良品种为主。以小麦资源为依托建立的面粉加工厂,能够生产内蒙古精粉、特一粉、特二粉,年加工小麦能力达1 500万公斤。

        马铃薯产业链  霍林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生产的马铃薯具有个体大、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全市年种植面积达5 000亩,总产量达500万公斤。霍林河已逐步建成种薯生产基地。

    (李  新)

     【五个500万工业企业】  1996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明确向工业转移,提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征工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九五”期间建设5个年产值超500万元工业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5个“500万”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

        市顺达腐植酸厂  该企业生产主要原材料为煤田表层风化煤,主要产品有原生腐植酸、腐酸钾、腐植酸钠,具有原材料品位高、储量大、市场广阔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1996年对腐植酸厂进行技术改造,1997年已形成年生产1万吨腐植酸系列产品的规模。成为区内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腐植酸生产企业,1997年全年实现产值80万元。

        市面粉加工厂  该企业是全市规划实施小麦产加销产业链的龙头企业,1996年经技术改造后,已达到年加工小麦1.5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1997年,全年实现产值255万元。

        霍港仿瓷制品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市兴办第一家三资企业,总投资131万元,其中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投入78.6万元,主要产品是仿瓷制品。1997年,生产仿瓷制品30万件,实现产值60万元。

    霍南鞋业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利用本地及周边地区盛产皮张优势建设起来的,主要产品为纯皮旅游鞋、保暖鞋,销售市场看好。1997年,生产纯皮旅游鞋1万双,实现产值100万元。

        霍林河炸药厂  该企业正在建设之中,霍林河矿务局共投资1 000万元,1997年,土建工程已完毕,预计1998年第二季度即可投产。其主要产品是铵油炸药,供应本地区煤炭生产使用,年生产能力为3 000吨,年可实现产值1 0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于海宝)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1997年,乡镇企业发展到3 435家,增加716家,增加876人;现价总产值突破10亿元,达到11.8亿元,增长1.77倍;营业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1.44倍;上缴税金1 200万元,增长97.04%。乡镇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总额位居全区各旗县市之首。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发展到2 851家和44个,上缴税金362.7万元,增长1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2%。另外,建成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小区,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工业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农牧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实施效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够大;社会事业虽有长足发展,但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增强。

     (金海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霍林郭勒市
  • 【领导名录】

        市 委 书 记:王  玉

        市      长:额尔敦昌(蒙古族)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志明

        市政协主席:马汉友

    【概况】  霍林郭勒市位于哲里木盟西北端。东、南、西南与哲里木盟扎鲁特旗接壤;西、西北、北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交界。全市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总人口63 2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 733人,占人口总数的83.3%;农业人口10 500人,占人口总数的16.7%。有蒙、汉、回、满、朝鲜等17个民族。市辖1镇、1个苏木、3个街道办事处;10个嘎查(村)、39个居民委员会。霍林郭勒地区原是哲里木盟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牧民的夏营地。1958年,牧民发现地表的裸露煤后报矿。1969年,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6师57团首先进驻霍林河进行试采。1975年6月,周恩来总理对开发霍林河煤田作重要批示。1976年4月,第一批煤矿建设队伍(3 500名支援霍林河建设民兵)开进霍林河地区,组建霍林河矿区指挥部。1982年2月,为更好地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矿区服务,哲里木盟行政公署设霍林河办事处,行使县级政府职能。办事处首任党组书记兼主任尼木德。1985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霍林郭勒市,为县级市,隶属哲里木盟。1986年7月10日,举行建市庆典。首任书记敖斯尔,市长姚哈斯。霍林郭勒市素有“草原煤城”之称,煤炭为优质褐煤,储量131亿吨。煤田具有面积大、储量多、煤层厚、埋藏浅、构造简单等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定储量的陶土、花岗岩、砂石、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1997年,市委、市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 123万元和3 013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和27.9%,均迈上新台阶。

        农牧业  1997年,全市由于遭受严重旱灾,农业减产。小麦种植面积为19.8万亩,产量为35.9万公斤;油菜种植面积为3.3万亩,产量为203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4 000万亩,产量1 232万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334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5万头(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4万口,家禽饲养量18.9万只。肉类产量1 831吨,奶产品产量54吨,禽蛋产量179吨,绵羊毛产量91吨。新造林2.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1.4%。全市已初步形成小麦、马铃薯、蔬菜、畜禽四大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达到9 100万元。

        工业  主要产品有褐煤、腐植酸、软面革旅游鞋、面粉、仿瓷制品。1997年,原煤产量为564万吨;腐植酸产量为10 338吨,产值124万元;软面旅游鞋产量为1万双,产值100万元;加工面粉2 360吨,产值730万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55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市属18户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交通邮电  1997年,全市国道加宽34.8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210万吨,铁路货运量达到590万吨。全市程控电话普及率达百人15.9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分别达到709部、352部,苏木、镇所属的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

        商贸流通  199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集贸市场成交额6 459万元,国营商业总销售1.1亿元,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分别为5.9%和7.8%。

    城市建设  城市建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配套。1997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完成基建投资2 244万元(其中:自治区预算内投资180万元,市财政投资717万元,职工集资761万元,单位自筹535万元,其余均为个人投资),完成拓宽滨河路、友谊路维修、供热管网改造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  199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所,总计在校生11 146人,教育“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全盟率先达标;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776人,去年申请专利4项,引进国内先进技术6项,推广小麦种子包衣技术获得经济效益1 000万元。全市有影剧院3座,电视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台2个,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0%;全市有医疗机构24个,医疗卫生人员485人,市村两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点覆盖率达100%。1997年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9.3%,人口出生率11.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9‰。

    人民生活  1997年,全市城镇居民均生活费收入4 339元,比上年增长2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06元,比上年增加443元。城乡居民均储蓄4 935元。

    (金海洲)

     【初具规模的四条产业链】  霍林郭勒市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服务城乡人民生活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规划实施了四条产业链。从运行情况看,已初步显现龙形效益。

        蔬菜产业链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霍林河已掌握适合高寒山区的蔬菜种植方法,全市年种植蔬菜面积达5 000亩,形成巴润、达来胡硕、东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技术主要以保护地生产为主,重点推广“43”型日光温室。在蔬菜越冬生产上实现质的突破,全市蔬菜品种达到40余种,蔬菜年产量达到1 750万公斤,蔬菜自给率达到85%,蔬菜专业户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4 000元以上,蔬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畜禽产业链  霍林河草原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1997年,全市牲畜牧业存栏达到10万头(只),畜禽总饲养量达18.9万头(只)。畜牧生产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之路,全市已形成养羊、养猪、养禽3个基地,畜禽肉、蛋、奶产品已基本能够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小麦生产链  霍林河气候特点适合小麦生长。全市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产量5 000万公斤,品种以“龙麦19”和“繁8”等优良品种为主。以小麦资源为依托建立的面粉加工厂,能够生产内蒙古精粉、特一粉、特二粉,年加工小麦能力达1 500万公斤。

        马铃薯产业链  霍林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生产的马铃薯具有个体大、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全市年种植面积达5 000亩,总产量达500万公斤。霍林河已逐步建成种薯生产基地。

    (李  新)

     【五个500万工业企业】  1996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明确向工业转移,提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征工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九五”期间建设5个年产值超500万元工业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5个“500万”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

        市顺达腐植酸厂  该企业生产主要原材料为煤田表层风化煤,主要产品有原生腐植酸、腐酸钾、腐植酸钠,具有原材料品位高、储量大、市场广阔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1996年对腐植酸厂进行技术改造,1997年已形成年生产1万吨腐植酸系列产品的规模。成为区内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腐植酸生产企业,1997年全年实现产值80万元。

        市面粉加工厂  该企业是全市规划实施小麦产加销产业链的龙头企业,1996年经技术改造后,已达到年加工小麦1.5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1997年,全年实现产值255万元。

        霍港仿瓷制品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市兴办第一家三资企业,总投资131万元,其中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投入78.6万元,主要产品是仿瓷制品。1997年,生产仿瓷制品30万件,实现产值60万元。

    霍南鞋业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利用本地及周边地区盛产皮张优势建设起来的,主要产品为纯皮旅游鞋、保暖鞋,销售市场看好。1997年,生产纯皮旅游鞋1万双,实现产值100万元。

        霍林河炸药厂  该企业正在建设之中,霍林河矿务局共投资1 000万元,1997年,土建工程已完毕,预计1998年第二季度即可投产。其主要产品是铵油炸药,供应本地区煤炭生产使用,年生产能力为3 000吨,年可实现产值1 0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于海宝)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1997年,乡镇企业发展到3 435家,增加716家,增加876人;现价总产值突破10亿元,达到11.8亿元,增长1.77倍;营业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1.44倍;上缴税金1 200万元,增长97.04%。乡镇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总额位居全区各旗县市之首。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发展到2 851家和44个,上缴税金362.7万元,增长1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2%。另外,建成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小区,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工业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农牧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实施效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够大;社会事业虽有长足发展,但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增强。

     (金海洲)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