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8卷  /  经济

1998卷

  • 森林工业
  •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领导名录】

        董事长  总经理  局长:郑焕如

        党委书记  监事会主席:王耀明

        党   委  副  书   记:王  南

        副    总    经    理:韩  斌

        党  委   副   书  记:张静涛

        工    会    主    席:白德瑞

        纪    委    书    记:孟  根(蒙古族)

        副    总    经    理:孙扎根

                             石玉峰

                             杨敬民

                             赵国江

                             郭守杰

        宣    传    部    长:刘振国

          装   部   政  委:巴特尔(蒙古族)

    【概况】  1946年3月,在东蒙人民自治政府的领导下,于乌兰浩特成立东蒙林业公司,开始经营大兴安岭林区。1947年10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将东蒙林业公司改为内蒙古林矿局,负责林业和矿业工作。1948年,林、矿分家,成立内蒙古林务局,下设阿尔山、扎兰屯、牙克石、布西4个林务分局。从此建立采伐基地,开始正规采伐。1949年,内蒙古林务局改为内蒙古林务总局。当时,全年木材产量为174 689立方米。195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部(厅)森林工业管理局在扎兰屯成立。1953年8月,森林工业管理局由扎兰屯迁至牙克石,由党中央林业部(后改为森林工业部)领导。1958年,森林工业管理局下放内蒙古自治区,营林、森工机构合一,改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1963年1月,国家林业部在哈尔滨成立东北林业总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划归总局领导,又改名为内蒙古林业管理局。1969年8月1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变动,又改称为黑龙江省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79年7月,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内蒙古林管局又隶属国家林业部,称林业部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80年11月3日,林业部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下放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称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87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名称。

        1995~1997年,在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为森工集团,挂牌运营。集团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下辖企业事业单位42户,其中,17户为国家大型企业,拥有员工近30万人。内蒙古森工集团地域辽阔,位于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境内,是中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经营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经济实力雄厚,列为国有企业500强之一。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初步形成社会设施完善,门类齐全,成龙配套的森林工业体系,总资产达74亿元,年创产值30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森工生产基地,年产木材400万立方米,锯材40万立方米,各种人造板1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相当规模的栲胶、建材、电力、林产品加工和多种经营产品。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资源丰富,山川河泊、地上地下,到处都是宝藏,素有“绿色宝库”的美称。以兴安落叶松和兴安白桦为主的林木总蓄积量,占全国国有林区活立木蓄的9.2%,至1997年底,尚有部分原始林区未开发,上千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药用植物、食用植物以及珍稀鸟兽遍布林间河谷,盛产蜚声中外的“四大山珍”,蘑菇、猴头、木耳、金针;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藏储量相当可观。此外,巍巍的兴安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林区交通发达,2万多公里的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横贯林区的滨洲铁路,西接中俄边境口岸城市满  洲里,南通大连港,距海拉尔市80公里,民航直达国内外。通讯便利,拥有电话近4万门,区内、国内、国际直拨。自备电厂,电力充足,1997年,全林区共完成人工更新造林59.6万亩,天然幼壮林抚育196.9万亩;木材生产完成412万立方米;生产锯材16万立方米;各类人造板完成9万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其中经营性投资完成1.29亿元;全年销售木材441.5万立方米,其它林副产品92.9万立方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其中主产品木材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3.53%;缴纳税金及附加1.66亿元;清回货款2亿多元;林木产品产销率达111%;全年实现利润369万元。

    【林业改革】  按照1997年初确定的“精干主体、减员增效;剥离辅助、放开搞活;综合配套、抓好再就业工程”的总体思路,经过一年的实践,林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精干主体、减员增效”成效明显。据对所属23户企业统计,从主体产业下岗分流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6%。这些企业普遍进行局、场两级机关的机构改革。19个林业局的机关机构由改革前的587个,精简到366个,机关人员由改革前的7 010人,减少到2 963人。林场级管理人员由原来平均40人下降到15人。2.“剥离辅助、放开稿活”开始起步。各单位对从事流通业、服务业、加工业、建筑业、农牧业等小规模经营核算单位从主体产业中剥离出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经营,推向市场,多数企业内部的试点单位已经开始按新机制运作。3.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和活化资产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23户企业原有基层生产经营单位668个,1997年,通过改组、兼并,撤销73个。在活化资产方面,有8个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盘活试点,把部分闲置的运材汽车、集材拖拉机、绞盘机及办公楼、厂房等有偿转让给个人或单位,共活化资金200余万元。4.企业综合配套改革同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加快,全林区1997年出售住房153万平方米,集中住房基金1.1亿元(包括抵欠工资部分);医疗制度改革在“大病统筹、小病自养”的思路指导下有新的进展,多数企业实行大病统筹,加强小病个人承担的比例,医疗费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教育改革重点进行教育布局的调整和对教师定员定编,林区原有中小学校189所,调整后为131所,减少58所;中小学教师由原来的6 177人,减少到4 579人。5.集体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林区集体经济784个生产网点已开始进行清理、整顿,部分开始转制。至1997年,实行承包经营的有598个,租赁的77个,股份制的8个,股份合作制的7个,其它经营形式的76个,关停并转的18个,6. 再就业工程同步启动。对于下岗分流人员,各单位本着“先开渠后放水”、“边开渠边放水”的原则,在减员的同时,启动再就业工程,开辟营林生产、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采掘业等多种就业渠道,加上自谋职业,林区下岗的3万人已安置2.16万人。

    【林产工业重点建设项目】  牙克石林业纸浆厂、莫尔道嘎中密度板厂、根河刨花板厂二期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图里河3万立方米的中密度板厂、库都尔1万立方米集成材、得耳布尔3万立方米的刨花板、乌尔旗汉1.5万立方米的集成材车间改扩建,金河局3万立方米改进型中密度纤维板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

    【多种经营】  1997年,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达到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照林业部批准的复合经营规划,熟化土地21万亩,耕种面积达46.8万亩,共收获小麦、黄豆、油菜籽计1. 2亿斤。山野菜采集加工、中草药采集加工、饮料、养殖业、采矿业基地建设正在实施,1997年,已投入资金5 000万元。

    【机构改革】  1997年,森工集团推出机关机构改革新举措。机关机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压缩30.8%;机关人员在原编制的基础上压缩35%;机关干部及各部处,部分副职副处级岗位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机关每年都要划出10%的人员和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实行优胜劣汰。1997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在试点的基础上,又在所属14个企业中建立健全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至此,集团所属子公司中已有17个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涉及到新旧经济体制下领导机制的转换,涉及到权力、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森工集团结合林区的实际,在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机构时,因企业的不同而宜,不苛求同一。在任用干部时,体现“四化”原则,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各领导层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及其运作程序,使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甘河公司采取新模式】  1997年,集团公司把甘河公司作为林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试点单位,公司努力在“抓大放小”改革实践中摸索总结,确定以下三种对辅助产业放开经营的新模式。

    实行全员风险经营的模式  将电讯处占有公司120万元的净资产,按4:6分成两部分:48万元做工龄风险分配,72万元做岗位风险分配。根据不同的工龄及岗位确定,每一工龄年的风险值和岗位系数,将120万元资产全部量化到105名职工个人身上,成为收益分配的基础,也是亏损补偿的基础。职工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工资,每人150元/月;另一部分为风险收益,根据单位经营情况和个人所占风险资产分配。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管委会,聘任经营者,管委会就经营情况向公司负责。第一年初步确定上缴2万元,以后根据实际运行递增。

    模拟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模式  将养殖场(小尾寒羊)占用企业净资产171 872元,全部作为模拟股份量化到职工身上。养殖场个人股份63 200元。模拟股份中,职工决策股202人;分配股划定最低9 500元,最高19 000元。每股定值50元,最低者拥有190股,最高者拥有380股。由于全员参股,工资暂定为150元/人均,效益年末按股分红。单位亏损,按股补偿,无力补偿的,以工龄补偿,每一工龄年值500元。小尾寒羊的效益取决于羊羔成活率,公司级差收益自成活率50%起,初定50%为零,51~60%收取利润的5%,61~80%收取利润的10%,81~100%收取利润的20%。养殖场成立模拟股东大会,选聘经营者,股东大会就养殖经营向公司负责。

    实行租赁经营的模式  租赁经营分为个人租赁、合伙租赁和全员租赁。承租方拥有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保证租赁期资产和商品完好无损,出租前必须缴纳租赁抵押金,抵押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全民身份工龄做抵押,每一工龄年500元,抵押金一般不得低于租赁资产的10%。承租方按租赁的资产缴纳租赁费,租赁费标准按同行业资金利润率或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计算。

    【图里河公司扭亏增盈】  1997年,图里河森工公司结合企业情况,进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走自我解危、自我发展之路。一举扭转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具体做法是:1.针对过去公司对基层单位求数量,不讲实际,效益的情况,提出生产单位效益化、费用单位企业化、事业单位工厂化的发展思路,把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传导到基层和每个职工身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2.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使全公司基层单位由原来的38个减少到25个,理顺关系,精干主体,提高效益,企业管理费用比过去下降12%。3.从基层开始,对基层单位进行严格的定岗定员定编,实行一人多职,一岗多能,使基层管理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2.4%下降到7.4%,非生产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1.2%下降到7.3%,社会性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2.3%下降到9.5%;共减少管理人员461人,非生产人员355人,社会性人员243人;对机关科室由原来的32个减少到17个,裁减幅度为53.1%;机关工作人员由311人减少到148人,裁减幅度为44.4%。两级机关的机构改革,使企业管理人员的指数大幅度下降,占职工总数的8%,节约费用300万元。4.实行聘任制,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打破干部终身制,体现干部能上能下的原则。在这次干部聘任当中,有52名科级干部落聘。在用工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全部签订上岗合同,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能进能出。在分配上,调整岗位技能工资,每个职工平均每月增加收入71.59元;并向生产一线倾斜100万元,使一线工人在冬季生产期间平均每月增加收入800元。5.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对劳服公司所属22个厂(队)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资产风险承包、出售、兼并以及对经营管理不善的亏损企业坚决实行倒闭关停等形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改组与改造,增强集体经济活力。6.把属于企业长期闲置或得不到合理利用的厂房、房屋、闲置或在用的机械设备,对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出售和有偿转让,盘活部分资金,使部分闲置或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固定资产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防止资金沉淀。1997年,公司生产综合板方材2 116立方米,三合板11 166立方米,雪条棒18.9亿支,卫生筷子9.5万标箱;复合经营熟化土地10万亩,播种小麦、油菜4.8万亩。收获小麦、油莱1 162.8万斤。

    【首届林海艺术节】  在大兴安岭一年中景色最为宜人的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成功地举办林区首届林海艺术节。有千人大合唱、大型健身操、团体操表演;有雅俗共赏的广场大家乐歌舞晚会、篝火晚会;有专项文艺调演、汇演;有浓郁边疆风情的民族表演;有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展和森林文学笔会。 

    【自治区精神文明现场会】  1997年8月初,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莫尔道嘎召开,现场会由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主持召开,副书记乌云其木格、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德海、副主席张廷武、党中央办公厅、林业部特派员以及自治区各盟市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书记和盟市长、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大企业的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等与会。 

    【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策略、管理方式依然沿袭计划经济那一套。由此导致在工作中封闭保守,因循守旧,有些单位的改革不够大胆、彻底,推一推动一动,尤其是在资本运营和所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上动作不大。2.经营管理方面的漏洞还很多,效益流失还较严重。学邯钢、练内功,部分单位有布置无检查,管理措施不到位,成本超支、潜亏挂账、前清后欠等问题时有出现;个别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管理混乱,出现不应有的亏损局面,加之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对一些单位经济监督、宏观调控乏力,直接影响全林区大局。3.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认识不到位,市场开拓不力。相当一部分单位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要求,没有真正意识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上还单纯算大木头这一笔帐,忽视林副产品及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

     (张  良)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森林工业
  •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领导名录】

        董事长  总经理  局长:郑焕如

        党委书记  监事会主席:王耀明

        党   委  副  书   记:王  南

        副    总    经    理:韩  斌

        党  委   副   书  记:张静涛

        工    会    主    席:白德瑞

        纪    委    书    记:孟  根(蒙古族)

        副    总    经    理:孙扎根

                             石玉峰

                             杨敬民

                             赵国江

                             郭守杰

        宣    传    部    长:刘振国

          装   部   政  委:巴特尔(蒙古族)

    【概况】  1946年3月,在东蒙人民自治政府的领导下,于乌兰浩特成立东蒙林业公司,开始经营大兴安岭林区。1947年10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将东蒙林业公司改为内蒙古林矿局,负责林业和矿业工作。1948年,林、矿分家,成立内蒙古林务局,下设阿尔山、扎兰屯、牙克石、布西4个林务分局。从此建立采伐基地,开始正规采伐。1949年,内蒙古林务局改为内蒙古林务总局。当时,全年木材产量为174 689立方米。195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部(厅)森林工业管理局在扎兰屯成立。1953年8月,森林工业管理局由扎兰屯迁至牙克石,由党中央林业部(后改为森林工业部)领导。1958年,森林工业管理局下放内蒙古自治区,营林、森工机构合一,改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1963年1月,国家林业部在哈尔滨成立东北林业总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划归总局领导,又改名为内蒙古林业管理局。1969年8月1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变动,又改称为黑龙江省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79年7月,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内蒙古林管局又隶属国家林业部,称林业部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80年11月3日,林业部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下放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称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1987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名称。

        1995~1997年,在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为森工集团,挂牌运营。集团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下辖企业事业单位42户,其中,17户为国家大型企业,拥有员工近30万人。内蒙古森工集团地域辽阔,位于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境内,是中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经营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经济实力雄厚,列为国有企业500强之一。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初步形成社会设施完善,门类齐全,成龙配套的森林工业体系,总资产达74亿元,年创产值30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森工生产基地,年产木材400万立方米,锯材40万立方米,各种人造板1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相当规模的栲胶、建材、电力、林产品加工和多种经营产品。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资源丰富,山川河泊、地上地下,到处都是宝藏,素有“绿色宝库”的美称。以兴安落叶松和兴安白桦为主的林木总蓄积量,占全国国有林区活立木蓄的9.2%,至1997年底,尚有部分原始林区未开发,上千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药用植物、食用植物以及珍稀鸟兽遍布林间河谷,盛产蜚声中外的“四大山珍”,蘑菇、猴头、木耳、金针;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藏储量相当可观。此外,巍巍的兴安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林区交通发达,2万多公里的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横贯林区的滨洲铁路,西接中俄边境口岸城市满  洲里,南通大连港,距海拉尔市80公里,民航直达国内外。通讯便利,拥有电话近4万门,区内、国内、国际直拨。自备电厂,电力充足,1997年,全林区共完成人工更新造林59.6万亩,天然幼壮林抚育196.9万亩;木材生产完成412万立方米;生产锯材16万立方米;各类人造板完成9万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其中经营性投资完成1.29亿元;全年销售木材441.5万立方米,其它林副产品92.9万立方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其中主产品木材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3.53%;缴纳税金及附加1.66亿元;清回货款2亿多元;林木产品产销率达111%;全年实现利润369万元。

    【林业改革】  按照1997年初确定的“精干主体、减员增效;剥离辅助、放开搞活;综合配套、抓好再就业工程”的总体思路,经过一年的实践,林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精干主体、减员增效”成效明显。据对所属23户企业统计,从主体产业下岗分流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6%。这些企业普遍进行局、场两级机关的机构改革。19个林业局的机关机构由改革前的587个,精简到366个,机关人员由改革前的7 010人,减少到2 963人。林场级管理人员由原来平均40人下降到15人。2.“剥离辅助、放开稿活”开始起步。各单位对从事流通业、服务业、加工业、建筑业、农牧业等小规模经营核算单位从主体产业中剥离出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经营,推向市场,多数企业内部的试点单位已经开始按新机制运作。3.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和活化资产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23户企业原有基层生产经营单位668个,1997年,通过改组、兼并,撤销73个。在活化资产方面,有8个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盘活试点,把部分闲置的运材汽车、集材拖拉机、绞盘机及办公楼、厂房等有偿转让给个人或单位,共活化资金200余万元。4.企业综合配套改革同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加快,全林区1997年出售住房153万平方米,集中住房基金1.1亿元(包括抵欠工资部分);医疗制度改革在“大病统筹、小病自养”的思路指导下有新的进展,多数企业实行大病统筹,加强小病个人承担的比例,医疗费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教育改革重点进行教育布局的调整和对教师定员定编,林区原有中小学校189所,调整后为131所,减少58所;中小学教师由原来的6 177人,减少到4 579人。5.集体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林区集体经济784个生产网点已开始进行清理、整顿,部分开始转制。至1997年,实行承包经营的有598个,租赁的77个,股份制的8个,股份合作制的7个,其它经营形式的76个,关停并转的18个,6. 再就业工程同步启动。对于下岗分流人员,各单位本着“先开渠后放水”、“边开渠边放水”的原则,在减员的同时,启动再就业工程,开辟营林生产、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采掘业等多种就业渠道,加上自谋职业,林区下岗的3万人已安置2.16万人。

    【林产工业重点建设项目】  牙克石林业纸浆厂、莫尔道嘎中密度板厂、根河刨花板厂二期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图里河3万立方米的中密度板厂、库都尔1万立方米集成材、得耳布尔3万立方米的刨花板、乌尔旗汉1.5万立方米的集成材车间改扩建,金河局3万立方米改进型中密度纤维板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

    【多种经营】  1997年,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达到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照林业部批准的复合经营规划,熟化土地21万亩,耕种面积达46.8万亩,共收获小麦、黄豆、油菜籽计1. 2亿斤。山野菜采集加工、中草药采集加工、饮料、养殖业、采矿业基地建设正在实施,1997年,已投入资金5 000万元。

    【机构改革】  1997年,森工集团推出机关机构改革新举措。机关机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压缩30.8%;机关人员在原编制的基础上压缩35%;机关干部及各部处,部分副职副处级岗位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机关每年都要划出10%的人员和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实行优胜劣汰。1997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在试点的基础上,又在所属14个企业中建立健全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至此,集团所属子公司中已有17个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涉及到新旧经济体制下领导机制的转换,涉及到权力、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森工集团结合林区的实际,在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机构时,因企业的不同而宜,不苛求同一。在任用干部时,体现“四化”原则,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各领导层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及其运作程序,使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甘河公司采取新模式】  1997年,集团公司把甘河公司作为林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试点单位,公司努力在“抓大放小”改革实践中摸索总结,确定以下三种对辅助产业放开经营的新模式。

    实行全员风险经营的模式  将电讯处占有公司120万元的净资产,按4:6分成两部分:48万元做工龄风险分配,72万元做岗位风险分配。根据不同的工龄及岗位确定,每一工龄年的风险值和岗位系数,将120万元资产全部量化到105名职工个人身上,成为收益分配的基础,也是亏损补偿的基础。职工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工资,每人150元/月;另一部分为风险收益,根据单位经营情况和个人所占风险资产分配。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管委会,聘任经营者,管委会就经营情况向公司负责。第一年初步确定上缴2万元,以后根据实际运行递增。

    模拟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模式  将养殖场(小尾寒羊)占用企业净资产171 872元,全部作为模拟股份量化到职工身上。养殖场个人股份63 200元。模拟股份中,职工决策股202人;分配股划定最低9 500元,最高19 000元。每股定值50元,最低者拥有190股,最高者拥有380股。由于全员参股,工资暂定为150元/人均,效益年末按股分红。单位亏损,按股补偿,无力补偿的,以工龄补偿,每一工龄年值500元。小尾寒羊的效益取决于羊羔成活率,公司级差收益自成活率50%起,初定50%为零,51~60%收取利润的5%,61~80%收取利润的10%,81~100%收取利润的20%。养殖场成立模拟股东大会,选聘经营者,股东大会就养殖经营向公司负责。

    实行租赁经营的模式  租赁经营分为个人租赁、合伙租赁和全员租赁。承租方拥有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保证租赁期资产和商品完好无损,出租前必须缴纳租赁抵押金,抵押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全民身份工龄做抵押,每一工龄年500元,抵押金一般不得低于租赁资产的10%。承租方按租赁的资产缴纳租赁费,租赁费标准按同行业资金利润率或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计算。

    【图里河公司扭亏增盈】  1997年,图里河森工公司结合企业情况,进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走自我解危、自我发展之路。一举扭转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具体做法是:1.针对过去公司对基层单位求数量,不讲实际,效益的情况,提出生产单位效益化、费用单位企业化、事业单位工厂化的发展思路,把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传导到基层和每个职工身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2.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使全公司基层单位由原来的38个减少到25个,理顺关系,精干主体,提高效益,企业管理费用比过去下降12%。3.从基层开始,对基层单位进行严格的定岗定员定编,实行一人多职,一岗多能,使基层管理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2.4%下降到7.4%,非生产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1.2%下降到7.3%,社会性人员比例由过去的12.3%下降到9.5%;共减少管理人员461人,非生产人员355人,社会性人员243人;对机关科室由原来的32个减少到17个,裁减幅度为53.1%;机关工作人员由311人减少到148人,裁减幅度为44.4%。两级机关的机构改革,使企业管理人员的指数大幅度下降,占职工总数的8%,节约费用300万元。4.实行聘任制,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打破干部终身制,体现干部能上能下的原则。在这次干部聘任当中,有52名科级干部落聘。在用工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全部签订上岗合同,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能进能出。在分配上,调整岗位技能工资,每个职工平均每月增加收入71.59元;并向生产一线倾斜100万元,使一线工人在冬季生产期间平均每月增加收入800元。5.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对劳服公司所属22个厂(队)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资产风险承包、出售、兼并以及对经营管理不善的亏损企业坚决实行倒闭关停等形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改组与改造,增强集体经济活力。6.把属于企业长期闲置或得不到合理利用的厂房、房屋、闲置或在用的机械设备,对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出售和有偿转让,盘活部分资金,使部分闲置或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固定资产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防止资金沉淀。1997年,公司生产综合板方材2 116立方米,三合板11 166立方米,雪条棒18.9亿支,卫生筷子9.5万标箱;复合经营熟化土地10万亩,播种小麦、油菜4.8万亩。收获小麦、油莱1 162.8万斤。

    【首届林海艺术节】  在大兴安岭一年中景色最为宜人的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成功地举办林区首届林海艺术节。有千人大合唱、大型健身操、团体操表演;有雅俗共赏的广场大家乐歌舞晚会、篝火晚会;有专项文艺调演、汇演;有浓郁边疆风情的民族表演;有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展和森林文学笔会。 

    【自治区精神文明现场会】  1997年8月初,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莫尔道嘎召开,现场会由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主持召开,副书记乌云其木格、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德海、副主席张廷武、党中央办公厅、林业部特派员以及自治区各盟市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书记和盟市长、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大企业的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等与会。 

    【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策略、管理方式依然沿袭计划经济那一套。由此导致在工作中封闭保守,因循守旧,有些单位的改革不够大胆、彻底,推一推动一动,尤其是在资本运营和所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上动作不大。2.经营管理方面的漏洞还很多,效益流失还较严重。学邯钢、练内功,部分单位有布置无检查,管理措施不到位,成本超支、潜亏挂账、前清后欠等问题时有出现;个别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管理混乱,出现不应有的亏损局面,加之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对一些单位经济监督、宏观调控乏力,直接影响全林区大局。3.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认识不到位,市场开拓不力。相当一部分单位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要求,没有真正意识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上还单纯算大木头这一笔帐,忽视林副产品及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

     (张  良)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