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盟市旗县

2002卷

  • 杭锦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李茂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秋福
    政协主席:储占威
    武装部长:吴金虎
    政    委:邓少雄
    【概况】全旗辖地1 767平方公里,总面积265.05万亩,其中可耕地165.45万亩,耕地132.23万亩,森林占地24.1万亩,草牧场约65.85万亩,沙漠占地约30万亩,水域占地2.7万亩。2001年,全旗共有16个乡镇、138个行政村、1 053个农业合作社。全旗总户数79 214户,总人口299 605人,其中蒙古族2 262人,回族2 165人,满族296人,朝鲜族11人,达斡尔族12人,壮族5人,藏族30人,苗族23人,土家族15人,维吾尔族7人,瑶族4人,汉族294 775人。
    【水利建设】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引黄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以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和青慧等12条分干渠为骨干,与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农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水渠系网络,灌溉面积达152.44万亩。杭锦后旗境内的总排干长65公里,一、二、三排干总长度为86.37公里,西缸等十大分干沟总长为188.04公里,与之配套的有支沟52条、斗沟201条、农沟1 088条、毛沟10 468条。明沟排水控制面积210万亩,260眼机井控制面积19.7万亩。全旗已建成地块成方(2亩以下)的渠、沟、田、林、路五配套农田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全旗98%的耕地引黄自流灌溉,2%的耕地井水或扬水灌溉。
    【农牧林】是年,全旗以发展优质、特色和绿色农业为主,通过提高品质、更新品种、落实订单农业、强化科技园区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行了种植业的上档升级。全旗小麦良种化程度达95%以上,在专用型小麦、优质瓜果菜等方面引进新品种202个,订单农业和优质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达49%和74%。2001年全旗农业、水利工作全盟第一,水利工作获全区及牧场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
        是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42 30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4 501万元,林业产值6 494万元,牧业产值39 556万元,渔业产值17.51万元。以扩张总量,提高品质,发展优势肉用羊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步伐。旗财政投资120万元,用于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与民营蒙羊公司联手,建成自治区西部最大的胚胎移植中心。与银信部门协调,全旗共发放畜牧贷款2 000多万元,购进基础母畜9.8万只。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奶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帮助贷款、贴息等形式,积极发展奶牛产业,全旗新购进奶牛546头,新建奶站8个。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113.4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支撑,林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继续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全旗共完成退耕5万亩,还林(草)14万亩。全线贯通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防风阻沙林带,完成“三北”四期工程2万亩,绿色通道工程100公里。
    【农业机械】农机总动力269 514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动力0.97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7台,小型拖拉机14 851台,平均5.32户农民拥有一台拖拉机。全旗共有农用运输车3 247辆,柴油机22台,电动机3 545台,播种机4 592台,饲料粉碎机4 410台,机动脱粒机4 74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5台。
    【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对河套酒业集团重点扶持,制定《2001—2005年对支柱企业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奖励办法》,河套酒业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8 183万元,同比增长20.55%;河套酒业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区同行业之首,销售、利税位居全国同行业35位和27位。对全旗各类企业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旗财政拿出1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改、嫁接改造的投入,全旗用于技改的总投资6 3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河套酒业集团投资1 200万元的现代化包装生产线,鸣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80万元的高标准脱水菜加工生产线,河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50万元的纤维板帖面生产线等9项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深入开展经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经济环境综合治理十项措施》,取消各类不合理收费15项,降低收费标准38项,全旗各部门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也明显提高。全旗独立核算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30.2%;限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1%;工业产品产销率98%;二产对财政贡献率为63.5%,比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8.4%;全旗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上缴税金3 460万元,同比增长24%。公路货运量完成12.47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完成1 341.0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完成426.7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完成35 792.16万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 847.50万元。
    以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制定《关于进一步开展和繁荣全旗商贸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重振我旗商贸雄风,把陕坝建成商业名城的奋斗目标。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整顿,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和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2%,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招商引资】继续深化企业改革,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河套酒业集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按照该《实施意见》,国有股应分红利,应享受公积金和技改投入共计6 700多万元,全部留存企业用于规范扩张、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同时将国有股由55.1%减持为33.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了税费改革工作,各乡镇的计税面积和常产基本核实,争取上级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 213万元,农民人均减负146元。完成调整撤并乡镇、村的工作,将全旗原有的21个乡镇调整为16个,162个村调整为138个。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共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6所,稳妥地完成蒙中合并办学工作,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全旗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群管渠道联水承包经营改革,全旗已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15个,103条渠道实行联水承包,全年共节约水费198.4万元。工商改革的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自来水公司、卫生清洁队、园林局、园、公路段、种子公司、粮食企业等单位的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
        全旗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预算安排150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项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3.12亿元,引进境外资金477.4万美元,争取到上级有文件资金1.25亿元,到位7 000多万元,重点引进项目有:草原兴发与旗合作建设优势肉用羊、肉鸡基地及加工项目,与蒙牛集团合作在旗建奶站,并逐步建设乳品加工项目,与百联公司合作在旗建立炒货加工项目等。
    【基础设施建设】全旗上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用于基础设施的总投资达5亿多元,是杭锦后旗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举全旗全社会之力,投资6 000万元,建成纵贯南北、连接9个乡镇,全长80公里的黄团公路;积极配合盟交通局,投资8 000万元,完成省道212线临赛公路陕坝境内长31公里的道路建设,其中绕城公路6.6公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公路的养护水平有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区公路建设先进旗。通过经营城市,引入市场机制,政府、民间、社会力量共投资3.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 670万元,完成陕坝镇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内四条主干道的拓宽改造、街景建设和城区绿化美化、集中供热及20万平米的旧城改造工程,陕坝镇的城镇面貌有明显改观。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多方筹集社会资金,共投入拆迁经费5 534万元,完成861户计7.89万平米的拆迁任务,拆迁户和拆迁面积超过前10年的总和。就本年计算,城市建设全年负债200万元左右,被评为全区建设先进旗。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投资达940多万元,四期农业综合开发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继续实施黄河堤防加固和防砷改水工程建设,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城乡居民生活】以“两个提高”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进一步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全旗的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全旗财政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2.86%。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7月1日起,在旗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通过自筹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共出资4 500多万元,用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包括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和部分优抚对象抚恤金。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共向182户、518名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0多万元,向711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济款13万元。多方筹资54万元,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 949元,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439元,同比增长6.1%。
    【社会事业】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制定《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实体的决定》,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赴京津、东北地区、江南沿海、伊盟、蒙牛集团、草原兴发等地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服务模式,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2001年杭锦后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盟领先位次。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两基”教育被评为全区巩固提高先进旗。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农村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力度和容量。继续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武装、劳动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气象、地震、民政、民族宗教、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机关良好形象工程和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的学教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效率有新的提高,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旗乡两级政府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与旗政协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三乱”治理和“纠风”工作得到加强,反腐败和“严打”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杭锦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李茂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秋福
    政协主席:储占威
    武装部长:吴金虎
    政    委:邓少雄
    【概况】全旗辖地1 767平方公里,总面积265.05万亩,其中可耕地165.45万亩,耕地132.23万亩,森林占地24.1万亩,草牧场约65.85万亩,沙漠占地约30万亩,水域占地2.7万亩。2001年,全旗共有16个乡镇、138个行政村、1 053个农业合作社。全旗总户数79 214户,总人口299 605人,其中蒙古族2 262人,回族2 165人,满族296人,朝鲜族11人,达斡尔族12人,壮族5人,藏族30人,苗族23人,土家族15人,维吾尔族7人,瑶族4人,汉族294 775人。
    【水利建设】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引黄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以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和青慧等12条分干渠为骨干,与60道支渠、267道斗渠、4 100道农渠、13 900道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水渠系网络,灌溉面积达152.44万亩。杭锦后旗境内的总排干长65公里,一、二、三排干总长度为86.37公里,西缸等十大分干沟总长为188.04公里,与之配套的有支沟52条、斗沟201条、农沟1 088条、毛沟10 468条。明沟排水控制面积210万亩,260眼机井控制面积19.7万亩。全旗已建成地块成方(2亩以下)的渠、沟、田、林、路五配套农田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全旗98%的耕地引黄自流灌溉,2%的耕地井水或扬水灌溉。
    【农牧林】是年,全旗以发展优质、特色和绿色农业为主,通过提高品质、更新品种、落实订单农业、强化科技园区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行了种植业的上档升级。全旗小麦良种化程度达95%以上,在专用型小麦、优质瓜果菜等方面引进新品种202个,订单农业和优质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达49%和74%。2001年全旗农业、水利工作全盟第一,水利工作获全区及牧场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
        是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42 30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4 501万元,林业产值6 494万元,牧业产值39 556万元,渔业产值17.51万元。以扩张总量,提高品质,发展优势肉用羊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步伐。旗财政投资120万元,用于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与民营蒙羊公司联手,建成自治区西部最大的胚胎移植中心。与银信部门协调,全旗共发放畜牧贷款2 000多万元,购进基础母畜9.8万只。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奶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帮助贷款、贴息等形式,积极发展奶牛产业,全旗新购进奶牛546头,新建奶站8个。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113.4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支撑,林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继续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全旗共完成退耕5万亩,还林(草)14万亩。全线贯通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防风阻沙林带,完成“三北”四期工程2万亩,绿色通道工程100公里。
    【农业机械】农机总动力269 514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动力0.97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7台,小型拖拉机14 851台,平均5.32户农民拥有一台拖拉机。全旗共有农用运输车3 247辆,柴油机22台,电动机3 545台,播种机4 592台,饲料粉碎机4 410台,机动脱粒机4 74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5台。
    【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对河套酒业集团重点扶持,制定《2001—2005年对支柱企业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奖励办法》,河套酒业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总额8 183万元,同比增长20.55%;河套酒业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区同行业之首,销售、利税位居全国同行业35位和27位。对全旗各类企业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旗财政拿出1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改、嫁接改造的投入,全旗用于技改的总投资6 3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河套酒业集团投资1 200万元的现代化包装生产线,鸣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80万元的高标准脱水菜加工生产线,河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50万元的纤维板帖面生产线等9项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旗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深入开展经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经济环境综合治理十项措施》,取消各类不合理收费15项,降低收费标准38项,全旗各部门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也明显提高。全旗独立核算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30.2%;限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1%;工业产品产销率98%;二产对财政贡献率为63.5%,比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8.4%;全旗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上缴税金3 460万元,同比增长24%。公路货运量完成12.47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完成1 341.0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完成426.7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完成35 792.16万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 847.50万元。
    以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制定《关于进一步开展和繁荣全旗商贸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重振我旗商贸雄风,把陕坝建成商业名城的奋斗目标。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整顿,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和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2%,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招商引资】继续深化企业改革,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河套酒业集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按照该《实施意见》,国有股应分红利,应享受公积金和技改投入共计6 700多万元,全部留存企业用于规范扩张、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同时将国有股由55.1%减持为33.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了税费改革工作,各乡镇的计税面积和常产基本核实,争取上级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 213万元,农民人均减负146元。完成调整撤并乡镇、村的工作,将全旗原有的21个乡镇调整为16个,162个村调整为138个。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共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6所,稳妥地完成蒙中合并办学工作,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全旗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群管渠道联水承包经营改革,全旗已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15个,103条渠道实行联水承包,全年共节约水费198.4万元。工商改革的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自来水公司、卫生清洁队、园林局、园、公路段、种子公司、粮食企业等单位的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
        全旗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预算安排150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项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3.12亿元,引进境外资金477.4万美元,争取到上级有文件资金1.25亿元,到位7 000多万元,重点引进项目有:草原兴发与旗合作建设优势肉用羊、肉鸡基地及加工项目,与蒙牛集团合作在旗建奶站,并逐步建设乳品加工项目,与百联公司合作在旗建立炒货加工项目等。
    【基础设施建设】全旗上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用于基础设施的总投资达5亿多元,是杭锦后旗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举全旗全社会之力,投资6 000万元,建成纵贯南北、连接9个乡镇,全长80公里的黄团公路;积极配合盟交通局,投资8 000万元,完成省道212线临赛公路陕坝境内长31公里的道路建设,其中绕城公路6.6公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公路的养护水平有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区公路建设先进旗。通过经营城市,引入市场机制,政府、民间、社会力量共投资3.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 670万元,完成陕坝镇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内四条主干道的拓宽改造、街景建设和城区绿化美化、集中供热及20万平米的旧城改造工程,陕坝镇的城镇面貌有明显改观。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多方筹集社会资金,共投入拆迁经费5 534万元,完成861户计7.89万平米的拆迁任务,拆迁户和拆迁面积超过前10年的总和。就本年计算,城市建设全年负债200万元左右,被评为全区建设先进旗。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旗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投资达940多万元,四期农业综合开发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继续实施黄河堤防加固和防砷改水工程建设,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城乡居民生活】以“两个提高”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进一步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全旗的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全旗财政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2.86%。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7月1日起,在旗财政十分紧困的情况下,通过自筹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共出资4 500多万元,用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包括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和部分优抚对象抚恤金。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共向182户、518名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0多万元,向711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济款13万元。多方筹资54万元,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 949元,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439元,同比增长6.1%。
    【社会事业】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制定《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实体的决定》,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赴京津、东北地区、江南沿海、伊盟、蒙牛集团、草原兴发等地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服务模式,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2001年杭锦后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盟领先位次。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两基”教育被评为全区巩固提高先进旗。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农村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力度和容量。继续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武装、劳动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气象、地震、民政、民族宗教、档案、信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机关良好形象工程和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的学教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效率有新的提高,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旗乡两级政府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与旗政协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三乱”治理和“纠风”工作得到加强,反腐败和“严打”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