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盟市旗县

2001卷

  • 赤峰市
  • 【领导名录】

     

        记:刘玉祥

    记:高延青(蒙古族)

    吴守元(4月离任)

    照那斯图(蒙古族)

      ( 蒙古族)

    罗啸天

    ***(4月任职)

     

        任:鲍鹏飞(蒙古族4月离任)

    刘玉祥(4月任职)

    任:白云峰(蒙古族4月离任)

    吴香馥(4月离任)

    布仁乌力吉(蒙古族)

     

        长:高延青(蒙古族)

    长:罗啸天

    李双临(蒙古族 4月离任)

    张全栋(4月离任)

     

    史青晓

      ()

    麻树昌

    斯日古楞(蒙古族 4月任职)

        席:巴特尔(蒙古族 4月离任)

    张立华(满族 4月任职)

    席:冯靖寰(4月离任)

    黄凌云(蒙古族)

    卢振远(4月离任)

    白振高(蒙古族)

      和(蒙古族)

    胡洪凯

      森(女 蒙古族)

      哲(4月任职)

      奎(4月任职)

    李法普(4月任职)

    李雪波(女 4月任职)

    哈斯巴根(蒙古族 4月任职)

    纪检委

        记:高溥泽

    政法委

        记:赵 

     

        长:赛西雅拉图(蒙古族)

    检察院

    长:李景阳

    军分区

    员:桑杰扎布(蒙古族)

        委:秦少波

     

    【概况】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位于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距北京和沈阳均不到500公里。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198310月撤盟设市,现辖3(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7(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2(林西县、宁城县)。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0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3.90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兴隆洼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推前8 000年,“红山文化”使赤峰作为“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而举世闻名,证明了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辽代的上京、中京两大故都分别在今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赤峰是中国辽文化的中心。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部为燕山山地与辽西山地的边缘,中、东部为西辽河平原,地貌类型多样。“赤峰”是因城区的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1 646万亩,草原8 600万亩,林地2 922万亩,年均降水量381毫米,年均气温07℃。西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都在赤峰境内。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千余处,是国家主要的黄金产地、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

    近年来,赤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0.81亿元,同比增长4.2%。赤峰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全国治沙造林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综述】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6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6亿元,下降8.9%;第二产业增加值53.70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61.9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由上年的33.3%下降到28.1%,第二产业由上年的31.8%上升为33.4%,第三产业由上年的34.9%上升到3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宏观经济效益略有增长。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544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 204元,比上年增长6.0%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6%。从分类统计看,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9%,衣着价格下降2.6%,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0.9%,居住和服务价格则分别上升3.9%16.8%。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9%

    城镇劳动者减少 农村劳动力增加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96.01万人,比年初减少3.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36.04万人,减少2.2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14.51万人,减少1.93万人,乡村劳动力145.62万人,增加2.04万人。全年有3.85万人次通过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组织1.35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就业训练。全市有2.5万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60.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5万人,登记失业率2.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全年财政总收入12.73亿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0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地方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8.23亿元。

     

    【农业】

     旱灾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全市粮食总产量140.8万吨,比上年减少125.1万吨,下降47.0%。按农村牧区人口计算,人均持有粮食408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除蔬菜增产外,其余均减产。油料14 521吨,下降79.1%;甜菜133 987吨,下降37.2%;烟叶11 744吨,下降17.0%;蔬菜88.33万吨,增长35.2%

    效益畜牧业取得成效  牧业年度牲畜头数911.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5%。全年牲畜出栏347.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1%,出栏率为55.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大小畜和猪良种化程度分别为79.4%83.4%。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23.5万吨,增长11.4%

    林业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0%。治沙41.8万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6 670吨,比上年增长0.1%

    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3万公顷,比上年末减少3.5%;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9.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3%;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0.6千瓦,比上年减少4.7%

     

    【工业】 

    工业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初步测算,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长9.0%。党中央及区直属工业快速增长。全年中区直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19.7%。市直工业企业活力增强。全年市直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0亿元,同比增长10.5%。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917万吨,下降3.0%;发电量81亿千瓦时,增长27.6%;水泥110万吨,增长14.7%;十种有色金属3.73万吨,增长2.4%;白酒2.04万吨,下降41.3%;啤酒12.44万吨,增长2.2%;软饮料0.88万吨,下降4.1%;饲料14.66万吨,增长27.0%;服装30.7万件,下降16.2%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全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7.06%,比上年提高37.14个百分点。全市168家企业中,51户亏损,亏损额3.70亿元,比上年减少4.97亿元。全年实现利税总额由上年的-1.54亿元增加到4.6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基本建设22.86亿元,增长8.2%;更新改造投资3.49亿元,增长21.6%;房地产开发投资5.41亿元,增长68.4%。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在定期统计的32.62亿元投资中(不含农村投资),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用于第二产业的投资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在第三产业中,用于交通运输邮电方面的投资9.95亿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新建公路96公里;改扩建公路412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258米;扩建城市道路4公里,9.76万平方米;新增程控交换机3.5万门;新增手机网络容量20.4万户。

     

    【交通】  据市交通局抽样调查,2000年,全市公路货运量8 192万吨,货物周转量32.32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 895万人,客运周转量17.26亿人公里。

     

    【邮电】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6万门,程控电话比重为100%。市内电话用户达到30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4.5万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0.75%上升到52.75%。新的业务不断发展,移动电话新增用户4.07万户,达到9.54万户,比上年增长74.4%。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6 499户。

     

    【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 销售稳定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亿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县及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集市贸易比较活跃,全年成交额49.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 9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外贸进口总额3 183万美元,增长43.2%,外贸出口总额4 725万美元,增长10.3%。“三资”企业出口8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0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76万美元。

    旅游事业继续发展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旅游收入2.1亿元,增长25%

     

    【金融】  2000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7.82亿元,比年初增加9.0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8.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4.98亿元,比年初增加13.67亿元。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10.91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国家银行贷币净投放减少。

     

    【保险】  全年财产保险金额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保费收入9 400万元,比上年增长9.1%,已决赔款金额6 455万元,比上年下降6.1%。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57.30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保费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赔款1 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1%。保险事业继续发展。

     

    【科技】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4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6(含上年鉴定,本年受奖项目),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29项,合同成交额3 568万元。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

     

    【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中等专业教育稳定发展  全市普通高校1所,招收学生1 483人,在校学生2 539人,毕业生657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招收学生2 623人,在校学生10 396人,毕业生2 373人。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显著  全市初中在校学生23.97万人,初中入学率97.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38.2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1.15%0.20%

    各类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 880人,毕业生2 16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1.70万人,成人中小学毕业学生4 881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新发展。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1.87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89.0%,其中小学90.2%,普通中学82.1%;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率81.6%,其中小学83.3%,普通中学71.7%

     

    【文化】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7个;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和差转台343座,其中一千瓦以上9座。广播混合覆盖率95%,电视混合覆盖率83.4%。全年发行35mm电影新片75部,放映电影4 030场,观众30.42万人。《赤峰日报》全年出版749万份。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13个,其中医院323个,病床位1.13万张,比上年末下降1.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防疫、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体育】  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33次,参赛人数6.2万人次,其中体委系统举办81次,参赛人数2.9万人次。全年发展等级运动员574人,其中二级3人,三级151人,少年级42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中有52.31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7.05%。全市老年体协组织已发展到2 086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0.88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9.0%。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环境保护】  依法管理环境,努力控制污染,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全年285个建设项目,全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三同时”项目34个,执行率100%。认真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全年发放排污许可证1 160个,积极推行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共安装排污口标志牌995块。“一控一达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至年底,全市有污染的709家企业,553家治理达标,156家依法关停。“15小”企业控制得力,无一死灰复燃。日处理5万吨的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辽河流域赤峰段实现了消灭超V类水的水质目标。继续实施总量控制。12项总量控制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指标之内。

    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  至年底,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2个,其中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 95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05%;全市有生态示范乡44个,其中新建18个,有生态示范村154个,其中新建50个,总面积扩大到21 92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2%,示范区内农药、化肥、养殖污染得到综合防治,秸秆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环境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广泛 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开辟了6个固定栏目,广泛深入的进行环境保护意义与知识宣传。出版《赤峰环境报》12期,发行2.4万份。建成“绿色校园”99所,其中国家级2所,自治区级5所,市级21所。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共做出行政处罚390起,受理环境纠纷573件,结案率100%

     

    【人口】  2000111日赤峰市同全国一样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至1110时,赤峰市境内总人口为451.80万人,与1990710时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10.5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41.2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9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3‰。

    在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232.28万人,占51.41%;女性为219.52万人,占48.5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05.81,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0.13。汉族人口350.64万人,占77.61%;蒙古族人口为83.90万人,占18.5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7.26万人,占3.8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2.56万人,增长了6.88%;蒙古族人口增加了16.17万人,增长了23.8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49万人,增长了16.86%

    全市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1.31万人,占总人口的26.85%,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1.98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0.49万人,占总人口的73.15%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和牧民收入有所增加 农民收入减少  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588元,比上年增加66元。其中,城市居民5 238元,比上年增加303元。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 539元,比上年增长2.7%。受粮食减产、种植业收入下降影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 684元,比上年减少273元。其中,农民1 697元,减少301元;牧民1 535元,增加51元。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有改善  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5.0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7.91平方米,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2.57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330张,收养171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18处。社会救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119万人次,妥善安置了911名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社会保险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年末全市有15.63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8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胡锦涛视察赤峰市】  是年4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党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到赤峰市视察。在一天多的时间里,胡锦涛先后视察了红山区城郊乡西南地村、红山区红武公司、松山区龙潭流域治理示范工程、元宝山区山前镇山前村农民住宅新区、前进村幼儿园,并在山前村召开了有元宝山区6位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在听完3位支部书记汇报后,胡锦涛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作了极为重要的讲话。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祖,党委副书记白志健,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利民,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任亚平,赤峰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延青等陪同视察。

     

    【农牧业遭受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 

        1999年夏季至20008月中旬,本市发生了跨年度连续旱灾,特别是入春以来,持续干旱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灾之重均属历史罕见。全市绝大部分地区到上年726日未出现10毫米以上降水过程,最长连续干旱日数长达380天,是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l7月末,全市平均降水量l05.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少49%,其中71日至26日全市平均降水只有11.5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86%。 在干旱的同时,全市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过程,67月下旬,大部分地区30℃高温日数多达40多天,比历年同期增加60%以上,其中敖汉旗宝国吐站714日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3.7℃,创全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6月至8月,全市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46℃,导致了全市旱情加剧。

    受连续干旱的影响,全市河道来水量明显减少。7月末,全市主要河道来水量比多年同期值偏少72%, 造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灌渠和扬水站无水可引。虽是主汛期,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前年同期下降近70%,有34座小型水库干涸,占总数78%,其余水库全部降至死水位以下;300多座塘坝干涸,占总数90%。全市57处万亩灌渠(占总数80)368座扬水站、1 512处小型引水工程无水可引,2.44万处水源工程干涸,占总数78%。全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5米,严重旱灾的翁牛特旗地下水位下降68米,全市有9 133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或吊空,严重地影响了抗旱夏浇工作。

    据统计,全市有259个乡镇苏木受灾,其中重灾乡镇苏木184个,重灾村嘎查1 925个,受灾农牧户近80万户,受灾人口300多万人。全市耕地面积1 646万亩,上年播种了1 272万亩,因旱末播374万亩。在已播的1 272万亩中,未出苗205万亩,旱死绝收745万亩,因旱末播和绝收的总面积达1 324万亩,有产量的面积仅为322万亩。 2000年全市粮食产量28.2亿斤,比前5年平均总产53亿斤减少24.8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 655元,较前年减少292元。受旱灾影响,农牧业减产、农牧民减收严重。

    全市8 600万亩草场普遍受灾,其中重灾6 351万亩,有651万亩打草场无草可打,193万亩人工种草未出或旱死,80多万亩饲料地全部绝收。全市放牧饲养的529万头只大小畜受灾,发生饮水困难的牲畜达到179.1万头只, 因灾死亡牲畜9.6万头只。由于大小畜膘情普遍极差,改良配种基本无法进行。因持续高温干旱,三年来所造林木受灾面积达178.2万亩,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达85.5万亩。据测算,全市因旱灾造成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6亿元。

    干旱在给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农牧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干涸,全市1 512处人畜饮水工程无水可引,被迫停用,占工程总数的58.4%,1 635个村嘎查的91.6万人饮水困难。

        严重旱灾尚未结束,8月初本市的林西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等地又遭暴雨袭击,十几小时降雨124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冲毁农田、冲坏民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查实共冲毁农作物22万亩,倒塌民房6 459间,损失5 400多间,因洪灾死亡18人,导致8 162人无家可归,受灾总人口达到30万人,亦给水利、农电、交通、林业造成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亿元。

        入冬以来,市北部地区连续降了9次中到大雪。特别是元旦前后降的沙尘暴雪在原来积雪1030公分的基础上增加到2560公分,最深处达一米左右,气温降到零下30度左右。全市已经有5个旗的73个苏木乡镇,753个嘎查村,83.23万人受灾,受灾草场4 078万亩,受灾牲畜234.36万头只,约占全市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一。降雪以来因灾死亡牲畜4 062头,丢失牲畜460头只,牲畜流产1.76万头只。重灾区的瘦弱畜比例接近50%

     

    【抗灾救灾】  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市上下把抗灾减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赤峰市的抗灾救灾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各部门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专门召开第310次常委会会议,听取了本市的灾情汇报,对赤峰的抗灾救灾工作作出了指示。国家民政部救灾司领导也专程赶到本市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这些都为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几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常务会议、动员大会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明确将抗灾救灾作为全市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自治区党委第310次常委会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召开全市抗灾救灾工作动员大会,传达贯彻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成立以市长高延青为组长,市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12支以市委常委为组长,440名市直干部参加的抗旱救灾工作队,分赴12个旗县区开展工作。911日,市委召开四届二次全委会议,认真总结前段抗灾救灾工作,深刻进行灾后反思,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抗灾救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努力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并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决定》。

    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苗和雨后抢种工作  按照确保一类苗收,力保二类苗田增产,争取三类苗田有收成的总体要求,全市共开动水利设施17 926处,出动抗旱人员74.85万人,对有产量的农作物进行夏浇,完成夏浇面积303.3万亩,其中浇灌两次以上的200.3万亩。726日至27日降雨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本着能种什么种什么,能收多少收多少的原则,及时开展了雨后抢种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市雨后抢种面积达69万亩,其中抢种各种粮食作物31.8万亩,青贮玉米11万亩,抢种秋菜6.5万亩,种草177万亩。这些措施对减少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方百计做好抗灾保畜工作  在重点保护好343万头只基础母畜和种公畜的基础上,加大其它商品畜出栏力度,年末大小畜出栏率达到43%。在抗灾保畜中,加大农区和牧区饲草饲料的调剂力度,实行东畜西调,西草东调,以畜换草,以草换畜,尽最大努力做好牲畜越冬饲料的准备。市内农区与牧区结对支援,开展秸秆调运,到外地订购饲草、饲料,有的旗县还把陈化粮作为种公畜和基础母畜的越冬饲料来源。

    确保人畜饮水和灾民的基本生活  在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打深水井或建临时水源工程,解决了79万人、160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与此同时,认真做好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各级民政部门逐级认真核查重灾户、连灾户、特困户的缺粮情况,分阶段进行救济,确保大灾之年不饿坏人、不冻死人。各地都采取民间互助互济、政府出面向国家借粮、开展民政救助和社会捐助等措施,先后向灾区发放民政救灾款2 725万元,救灾粮1 200多万公斤,社会捐助1 500多万元。

    认真组织开展秋冬农牧业生产  为实现春夏损失秋冬补,全市加大了秋冬农牧业生产组织力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设施农牧业,全年各地建设温室大棚1.5万亩,纯收入7 50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以猪、禽、兔为主的短期养殖业和以育肥牛、育肥羊为主的舍饲畜牧业。全市已完成育肥肉牛14万头、育肥肉羊65万只。年内多出栏大小畜100万头只,生猪20万头只,家禽1 000万只。

    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帮助、企业招募、亲友联系等形式,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全市外出打工劳动力达到65万人,基本上做到每个受灾农牧户平均都能有一个外出打工人员,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加收入近7亿元。二是帮助农牧民开拓市场。市县乡三级派出大批干部为农牧民联系产品销售,帮助农牧民跑秋冬农牧业生产订单,力争使农畜产品尽量卖上好价钱。三是发动群众开展小秋收,采集树籽、药材等,发展家庭副业,争取多增加一些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通过对大灾的反思认识到,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农牧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绝不能因农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而盲目乐观,从而在思想上、工作上放松农牧业;必须强化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认识,坚持开展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不动摇,开源、节流并重,因地制宜,大兴水利;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种养习惯,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精准农牧业、高效农牧业,使传统农牧业尽快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特别是必须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畜产品,同时加快劳动力转移,努力促进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拓宽农牧民生产领域和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共赤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是年613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赤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赤峰召开。会议听取和审查了中共赤峰市第三届委员会和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赤峰市委员会和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新当选的市委委员共39人,其中常委13人;选举市纪委委员29人。

     

    【赤峰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  是年419日至23日赤峰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60名。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赤峰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赤峰市199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审查批准了赤峰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批准了赤峰市2000年本级预算。会议补选刘玉祥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敖日泽、芒来、宝敬群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表决通过了市三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政府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赤峰市委、市政府决定,以2000年“赤峰市对外开放年”为标志,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措施为保障,以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为基点,创造良好的环境,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工作重点  借助外部能量,激发内部活力,加快资源开发和现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投入不足、后续发展乏力以及经济的结构和质量等问题。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对赤峰市产生了哪些效应,带来了哪些机遇,这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1027日赤峰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知文,邀请市计委、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城建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商业文化步行街建成】  是年8月, 赤峰市新华路商业文化步行街建成,并举行隆重的竣工剪彩仪式,市五大班子领导参加剪彩仪式。新华路商业文化步行街是赤峰市建设史上第一条步行街,是2000年赤峰市政府、红山区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是为市民为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由红山区具体承建。步行街主街工程(新华路自哈达街至二道街),全长583米,沿道路向四道街延伸82米, 向五道街延伸132米。完成新建排水管道长593米,花岗岩路面6 420平方米,水泥砖路面17 2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基、250盏。步行街内建有花坛、花柱、人物雕塑。 工程于61日开工, 818日竣工并向游客开放。至此,昔日繁华的商业街添增了新的活力,步行街的建成使用,成为赤峰中心城区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将改善该地域的经营与购物环境,进一步发挥商业聚集区优势,促进中心城区经济的繁荣,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以优美的环境参与西部大开发。

     

    【市区主干道亮美工程完工】  是年9月,投资500万元的赤峰市区主干道亮美工程完工。站前广场、市政府及钟楼、赤峰商厦、文化广场等50多座楼房实现亮化,主干道楼房立面及围栏粉刷、漆饰一新。

     

    【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出让】  是年329日上午,由赤峰市政府主持进行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出让,赤峰影都对面三角地带13.93亩土地被成功拍卖,成交价1 760万元,自此拉开了赤峰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出让的序幕。为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赤峰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赤峰市城镇国有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和《赤峰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办法》(赤政发(2000024)。上述办法的实施,为规范本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土地资产流失,合理利用土地,为市政建设筹措资金,落实廉政措施,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开放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赤峰人民在赤峰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防沙治沙活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全市森林面积达3 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使赤峰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出现了林茂粮丰、人民生活富足的新景象,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防沙治沙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为表彰赤峰市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003月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赤峰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称号。6月19日,在全国营造林工作会议上,赤峰市林业局被授予“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敖汉旗被授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称号。敖汉旗森防站被授予“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有一批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是年11月6日至8日,在全国第四次人防工作会议上,赤峰市被评为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赤峰市人防办被评为人防工作先进单位,市长高延青、市人防办主任李玉春、市人防办设计科研所主任田凤儒3人被评为人民防空先进工作者。在全国中小城市中,唯有赤峰市同时获得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和人防工作先进单位两项殊荣。

     

    【交通部部长黄振东视察赤峰】  821日至22日,国家交通部部长黄振东一行在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郝继业的陪同下视察赤峰。期间,市长高延青、市委副书记石梅及市交通局局长王文国等陪同黄部长一行考察了赤峰市主要干线公路,并听取了高延青市长关于全市公路建设的专题汇报。

     

    【草原兴发集团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  继中宣部命名草原兴发集团为全国第五批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之后,2000116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草原兴发集团作为全国5个先进典型之一,做了经验介绍。

    由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建立和健全,使草原兴发集团肉鸡、肉羊这两大产业化体系营造出强大的拉动力。目前,草原兴发集团拥有资产13亿元,员工8 000多人,形成了年直接屠宰加工肉鸡3 000万只、肉羊300万只的生产能力。1999年,草原兴发集团实现产值11.7亿元,创利税1.3亿元。在旱灾严重的2000年经济效益仍保持增长的势头。

     

    【清华—红山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启动】  是年1218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红山区进行考察并就下一步合作签订意向书之后,双方就全面合作开发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签署了协议书,标志着清华—红山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全面启动。

    按照协议规定,红山区政府将城区以东111国道北侧约1 000亩土地规划为高科技产业园区,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红山区政府合作,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红山区政府为高科技园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为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资金支撑,以红山区政府为环境支撑,在政策保障、人才培养、科技协作、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为入园公司提供技术依托,并与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式合并方式在园区内建立高科技企业,园区一期工程将注入资金4亿元人民币,投资周期3年,预计5年后园区产值可达到30亿元以上,使高科技产业园区具备一定规模。

    根据三方协议,首批进入园区的高科技项目重离子微孔防伪标识、光纤转换器、国家级新药和沙棘开发与利用等,将在2001年内启动开发生产并以此发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高科技项目陆续进入园区。

     

    【辽上京遗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是年,国家文物局在认真考察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1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的辽上京遗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唯一项目被列入其中。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包括一整套系统工程,其中重点项目有辽上京防洪大坝、周边环境治理、对古城内部的考古挖掘、辽上京遗址展示园区的建设等,预计经510年的建设,将使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初具规模。

     

    【白音敖包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国务院批准,白音敖包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仪式1015日在克什克腾旗举行。国家林业局资源保护司、法规司、自治区林业厅、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赤峰市政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挂牌。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地处克什克腾旗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该地植物区系复杂,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脆弱性,同时具有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沙地云杉又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好该地区的沙地云杉及其它动植物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曾批准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志着赤峰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招商引资大厅举行揭牌仪式】1218日,赤峰市招商引资政务大厅举行揭牌仪式。市委书记刘玉祥,市长高延青等为政务大厅揭牌。

    建立招商引资政务大厅是市委、市政府在“对外开放年”为改革现代投资审批办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方便项目审批者,而且可以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实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本市的改革开放工作。

    务大厅的常驻单位有:市计委、市经贸委、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市外经贸局、市土地局、市工商局等,此外还有非常驻单位。从管理上,要通过加强公示制、承诺制、投诉制等制度建设,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内容随意、程序不清、时限不明,保证各环节上的公开、公平、公正。

     

    【富龙公司“热 气”三联产一期工程完成投入使用】  热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赤峰富龙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无市内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广开融资渠道,几年来募集资金3.亿元,投入城市公用事业,从而使城区供热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并完成“热、电、气”三联产一期工程,为市公用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996年到1999年,公司共投入热网建设资金上亿元,进行老网改造和新网建设,使供热面积由200万平方米猛增到500万平方米,为市区5万余户居民和2 000多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热保证。为充分利用本地褐煤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富龙公司从1996年开始自筹资金兴建“热、电、气”三联产工程,项目总投资需4.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已承担起市区18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二期工程也将于2001年完成,届时将形成一条集煤炭采掘、供热、供电、供气、煤化工产品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009月,富龙公司被自治区科委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沙漠植树活动在赤峰举行】  63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保卫绿色、关注森林”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赤峰沙漠植树活动在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举行。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长杨继平、赤峰市委书记刘玉祥、市长高延青等市、旗党政领导同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著名作家陈祖芬、陆天明、林斤澜,著名画家王成喜,书法家刘炳森,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等文化名人以及首都新闻界人士60余人参加了勃隆克沙漠旅游区植树活动。是日晚,文化名人与当地牧民群众共同参加篝火晚会。

    (唐玉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赤峰市
  • 【领导名录】

     

        记:刘玉祥

    记:高延青(蒙古族)

    吴守元(4月离任)

    照那斯图(蒙古族)

      ( 蒙古族)

    罗啸天

    ***(4月任职)

     

        任:鲍鹏飞(蒙古族4月离任)

    刘玉祥(4月任职)

    任:白云峰(蒙古族4月离任)

    吴香馥(4月离任)

    布仁乌力吉(蒙古族)

     

        长:高延青(蒙古族)

    长:罗啸天

    李双临(蒙古族 4月离任)

    张全栋(4月离任)

     

    史青晓

      ()

    麻树昌

    斯日古楞(蒙古族 4月任职)

        席:巴特尔(蒙古族 4月离任)

    张立华(满族 4月任职)

    席:冯靖寰(4月离任)

    黄凌云(蒙古族)

    卢振远(4月离任)

    白振高(蒙古族)

      和(蒙古族)

    胡洪凯

      森(女 蒙古族)

      哲(4月任职)

      奎(4月任职)

    李法普(4月任职)

    李雪波(女 4月任职)

    哈斯巴根(蒙古族 4月任职)

    纪检委

        记:高溥泽

    政法委

        记:赵 

     

        长:赛西雅拉图(蒙古族)

    检察院

    长:李景阳

    军分区

    员:桑杰扎布(蒙古族)

        委:秦少波

     

    【概况】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位于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距北京和沈阳均不到500公里。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198310月撤盟设市,现辖3(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7(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2(林西县、宁城县)。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0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3.90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兴隆洼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推前8 000年,“红山文化”使赤峰作为“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而举世闻名,证明了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辽代的上京、中京两大故都分别在今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赤峰是中国辽文化的中心。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部为燕山山地与辽西山地的边缘,中、东部为西辽河平原,地貌类型多样。“赤峰”是因城区的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1 646万亩,草原8 600万亩,林地2 922万亩,年均降水量381毫米,年均气温07℃。西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都在赤峰境内。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千余处,是国家主要的黄金产地、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

    近年来,赤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0.81亿元,同比增长4.2%。赤峰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全国治沙造林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综述】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6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6亿元,下降8.9%;第二产业增加值53.70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61.9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由上年的33.3%下降到28.1%,第二产业由上年的31.8%上升为33.4%,第三产业由上年的34.9%上升到3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宏观经济效益略有增长。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544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8 204元,比上年增长6.0%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6%。从分类统计看,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9%,衣着价格下降2.6%,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0.9%,居住和服务价格则分别上升3.9%16.8%。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9%

    城镇劳动者减少 农村劳动力增加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96.01万人,比年初减少3.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36.04万人,减少2.2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14.51万人,减少1.93万人,乡村劳动力145.62万人,增加2.04万人。全年有3.85万人次通过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组织1.35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就业训练。全市有2.5万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60.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5万人,登记失业率2.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全年财政总收入12.73亿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0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地方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8.23亿元。

     

    【农业】

     旱灾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全市粮食总产量140.8万吨,比上年减少125.1万吨,下降47.0%。按农村牧区人口计算,人均持有粮食408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除蔬菜增产外,其余均减产。油料14 521吨,下降79.1%;甜菜133 987吨,下降37.2%;烟叶11 744吨,下降17.0%;蔬菜88.33万吨,增长35.2%

    效益畜牧业取得成效  牧业年度牲畜头数911.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5%。全年牲畜出栏347.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1%,出栏率为55.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大小畜和猪良种化程度分别为79.4%83.4%。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23.5万吨,增长11.4%

    林业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0%。治沙41.8万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6 670吨,比上年增长0.1%

    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3万公顷,比上年末减少3.5%;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9.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3%;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0.6千瓦,比上年减少4.7%

     

    【工业】 

    工业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初步测算,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长9.0%。党中央及区直属工业快速增长。全年中区直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19.7%。市直工业企业活力增强。全年市直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0亿元,同比增长10.5%。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917万吨,下降3.0%;发电量81亿千瓦时,增长27.6%;水泥110万吨,增长14.7%;十种有色金属3.73万吨,增长2.4%;白酒2.04万吨,下降41.3%;啤酒12.44万吨,增长2.2%;软饮料0.88万吨,下降4.1%;饲料14.66万吨,增长27.0%;服装30.7万件,下降16.2%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全年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7.06%,比上年提高37.14个百分点。全市168家企业中,51户亏损,亏损额3.70亿元,比上年减少4.97亿元。全年实现利税总额由上年的-1.54亿元增加到4.6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基本建设22.86亿元,增长8.2%;更新改造投资3.49亿元,增长21.6%;房地产开发投资5.41亿元,增长68.4%。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在定期统计的32.62亿元投资中(不含农村投资),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用于第二产业的投资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在第三产业中,用于交通运输邮电方面的投资9.95亿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新建公路96公里;改扩建公路412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258米;扩建城市道路4公里,9.76万平方米;新增程控交换机3.5万门;新增手机网络容量20.4万户。

     

    【交通】  据市交通局抽样调查,2000年,全市公路货运量8 192万吨,货物周转量32.32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 895万人,客运周转量17.26亿人公里。

     

    【邮电】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6万门,程控电话比重为100%。市内电话用户达到30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4.5万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0.75%上升到52.75%。新的业务不断发展,移动电话新增用户4.07万户,达到9.54万户,比上年增长74.4%。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6 499户。

     

    【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 销售稳定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亿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县及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集市贸易比较活跃,全年成交额49.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 9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外贸进口总额3 183万美元,增长43.2%,外贸出口总额4 725万美元,增长10.3%。“三资”企业出口8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0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76万美元。

    旅游事业继续发展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旅游收入2.1亿元,增长25%

     

    【金融】  2000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7.82亿元,比年初增加9.0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8.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4.98亿元,比年初增加13.67亿元。国家银行净投放货币10.91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国家银行贷币净投放减少。

     

    【保险】  全年财产保险金额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保费收入9 400万元,比上年增长9.1%,已决赔款金额6 455万元,比上年下降6.1%。年末人寿险承保人数57.30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保费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赔款1 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1%。保险事业继续发展。

     

    【科技】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4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6(含上年鉴定,本年受奖项目),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29项,合同成交额3 568万元。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

     

    【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中等专业教育稳定发展  全市普通高校1所,招收学生1 483人,在校学生2 539人,毕业生657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招收学生2 623人,在校学生10 396人,毕业生2 373人。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显著  全市初中在校学生23.97万人,初中入学率97.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38.2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1.15%0.20%

    各类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 880人,毕业生2 16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1.70万人,成人中小学毕业学生4 881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新发展。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1.87万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89.0%,其中小学90.2%,普通中学82.1%;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率81.6%,其中小学83.3%,普通中学71.7%

     

    【文化】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7个;广播电台2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和差转台343座,其中一千瓦以上9座。广播混合覆盖率95%,电视混合覆盖率83.4%。全年发行35mm电影新片75部,放映电影4 030场,观众30.42万人。《赤峰日报》全年出版749万份。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13个,其中医院323个,病床位1.13万张,比上年末下降1.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防疫、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体育】  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33次,参赛人数6.2万人次,其中体委系统举办81次,参赛人数2.9万人次。全年发展等级运动员574人,其中二级3人,三级151人,少年级42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中有52.31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7.05%。全市老年体协组织已发展到2 086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0.88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9.0%。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环境保护】  依法管理环境,努力控制污染,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全年285个建设项目,全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三同时”项目34个,执行率100%。认真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全年发放排污许可证1 160个,积极推行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共安装排污口标志牌995块。“一控一达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至年底,全市有污染的709家企业,553家治理达标,156家依法关停。“15小”企业控制得力,无一死灰复燃。日处理5万吨的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辽河流域赤峰段实现了消灭超V类水的水质目标。继续实施总量控制。12项总量控制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指标之内。

    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  至年底,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2个,其中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 95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05%;全市有生态示范乡44个,其中新建18个,有生态示范村154个,其中新建50个,总面积扩大到21 92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2%,示范区内农药、化肥、养殖污染得到综合防治,秸秆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环境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广泛 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开辟了6个固定栏目,广泛深入的进行环境保护意义与知识宣传。出版《赤峰环境报》12期,发行2.4万份。建成“绿色校园”99所,其中国家级2所,自治区级5所,市级21所。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共做出行政处罚390起,受理环境纠纷573件,结案率100%

     

    【人口】  2000111日赤峰市同全国一样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至1110时,赤峰市境内总人口为451.80万人,与1990710时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10.5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41.2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9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3‰。

    在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232.28万人,占51.41%;女性为219.52万人,占48.5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05.81,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0.13。汉族人口350.64万人,占77.61%;蒙古族人口为83.90万人,占18.5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7.26万人,占3.8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2.56万人,增长了6.88%;蒙古族人口增加了16.17万人,增长了23.8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49万人,增长了16.86%

    全市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1.31万人,占总人口的26.85%,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1.98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0.49万人,占总人口的73.15%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和牧民收入有所增加 农民收入减少  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588元,比上年增加66元。其中,城市居民5 238元,比上年增加303元。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 539元,比上年增长2.7%。受粮食减产、种植业收入下降影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 684元,比上年减少273元。其中,农民1 697元,减少301元;牧民1 535元,增加51元。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有改善  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5.0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7.91平方米,牧民人均住房面积12.57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330张,收养171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18处。社会救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119万人次,妥善安置了911名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社会保险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年末全市有15.63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8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胡锦涛视察赤峰市】  是年4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党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到赤峰市视察。在一天多的时间里,胡锦涛先后视察了红山区城郊乡西南地村、红山区红武公司、松山区龙潭流域治理示范工程、元宝山区山前镇山前村农民住宅新区、前进村幼儿园,并在山前村召开了有元宝山区6位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在听完3位支部书记汇报后,胡锦涛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作了极为重要的讲话。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祖,党委副书记白志健,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利民,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任亚平,赤峰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延青等陪同视察。

     

    【农牧业遭受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 

        1999年夏季至20008月中旬,本市发生了跨年度连续旱灾,特别是入春以来,持续干旱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灾之重均属历史罕见。全市绝大部分地区到上年726日未出现10毫米以上降水过程,最长连续干旱日数长达380天,是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l7月末,全市平均降水量l05.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少49%,其中71日至26日全市平均降水只有11.5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86%。 在干旱的同时,全市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过程,67月下旬,大部分地区30℃高温日数多达40多天,比历年同期增加60%以上,其中敖汉旗宝国吐站714日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3.7℃,创全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6月至8月,全市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46℃,导致了全市旱情加剧。

    受连续干旱的影响,全市河道来水量明显减少。7月末,全市主要河道来水量比多年同期值偏少72%, 造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灌渠和扬水站无水可引。虽是主汛期,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前年同期下降近70%,有34座小型水库干涸,占总数78%,其余水库全部降至死水位以下;300多座塘坝干涸,占总数90%。全市57处万亩灌渠(占总数80)368座扬水站、1 512处小型引水工程无水可引,2.44万处水源工程干涸,占总数78%。全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5米,严重旱灾的翁牛特旗地下水位下降68米,全市有9 133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或吊空,严重地影响了抗旱夏浇工作。

    据统计,全市有259个乡镇苏木受灾,其中重灾乡镇苏木184个,重灾村嘎查1 925个,受灾农牧户近80万户,受灾人口300多万人。全市耕地面积1 646万亩,上年播种了1 272万亩,因旱末播374万亩。在已播的1 272万亩中,未出苗205万亩,旱死绝收745万亩,因旱末播和绝收的总面积达1 324万亩,有产量的面积仅为322万亩。 2000年全市粮食产量28.2亿斤,比前5年平均总产53亿斤减少24.8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 655元,较前年减少292元。受旱灾影响,农牧业减产、农牧民减收严重。

    全市8 600万亩草场普遍受灾,其中重灾6 351万亩,有651万亩打草场无草可打,193万亩人工种草未出或旱死,80多万亩饲料地全部绝收。全市放牧饲养的529万头只大小畜受灾,发生饮水困难的牲畜达到179.1万头只, 因灾死亡牲畜9.6万头只。由于大小畜膘情普遍极差,改良配种基本无法进行。因持续高温干旱,三年来所造林木受灾面积达178.2万亩,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达85.5万亩。据测算,全市因旱灾造成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6亿元。

    干旱在给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农牧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干涸,全市1 512处人畜饮水工程无水可引,被迫停用,占工程总数的58.4%,1 635个村嘎查的91.6万人饮水困难。

        严重旱灾尚未结束,8月初本市的林西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等地又遭暴雨袭击,十几小时降雨124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冲毁农田、冲坏民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查实共冲毁农作物22万亩,倒塌民房6 459间,损失5 400多间,因洪灾死亡18人,导致8 162人无家可归,受灾总人口达到30万人,亦给水利、农电、交通、林业造成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亿元。

        入冬以来,市北部地区连续降了9次中到大雪。特别是元旦前后降的沙尘暴雪在原来积雪1030公分的基础上增加到2560公分,最深处达一米左右,气温降到零下30度左右。全市已经有5个旗的73个苏木乡镇,753个嘎查村,83.23万人受灾,受灾草场4 078万亩,受灾牲畜234.36万头只,约占全市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一。降雪以来因灾死亡牲畜4 062头,丢失牲畜460头只,牲畜流产1.76万头只。重灾区的瘦弱畜比例接近50%

     

    【抗灾救灾】  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市上下把抗灾减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赤峰市的抗灾救灾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各部门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专门召开第310次常委会会议,听取了本市的灾情汇报,对赤峰的抗灾救灾工作作出了指示。国家民政部救灾司领导也专程赶到本市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这些都为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几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常务会议、动员大会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明确将抗灾救灾作为全市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自治区党委第310次常委会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召开全市抗灾救灾工作动员大会,传达贯彻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成立以市长高延青为组长,市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12支以市委常委为组长,440名市直干部参加的抗旱救灾工作队,分赴12个旗县区开展工作。911日,市委召开四届二次全委会议,认真总结前段抗灾救灾工作,深刻进行灾后反思,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抗灾救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努力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并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决定》。

    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苗和雨后抢种工作  按照确保一类苗收,力保二类苗田增产,争取三类苗田有收成的总体要求,全市共开动水利设施17 926处,出动抗旱人员74.85万人,对有产量的农作物进行夏浇,完成夏浇面积303.3万亩,其中浇灌两次以上的200.3万亩。726日至27日降雨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本着能种什么种什么,能收多少收多少的原则,及时开展了雨后抢种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市雨后抢种面积达69万亩,其中抢种各种粮食作物31.8万亩,青贮玉米11万亩,抢种秋菜6.5万亩,种草177万亩。这些措施对减少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方百计做好抗灾保畜工作  在重点保护好343万头只基础母畜和种公畜的基础上,加大其它商品畜出栏力度,年末大小畜出栏率达到43%。在抗灾保畜中,加大农区和牧区饲草饲料的调剂力度,实行东畜西调,西草东调,以畜换草,以草换畜,尽最大努力做好牲畜越冬饲料的准备。市内农区与牧区结对支援,开展秸秆调运,到外地订购饲草、饲料,有的旗县还把陈化粮作为种公畜和基础母畜的越冬饲料来源。

    确保人畜饮水和灾民的基本生活  在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打深水井或建临时水源工程,解决了79万人、160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与此同时,认真做好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各级民政部门逐级认真核查重灾户、连灾户、特困户的缺粮情况,分阶段进行救济,确保大灾之年不饿坏人、不冻死人。各地都采取民间互助互济、政府出面向国家借粮、开展民政救助和社会捐助等措施,先后向灾区发放民政救灾款2 725万元,救灾粮1 200多万公斤,社会捐助1 500多万元。

    认真组织开展秋冬农牧业生产  为实现春夏损失秋冬补,全市加大了秋冬农牧业生产组织力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设施农牧业,全年各地建设温室大棚1.5万亩,纯收入7 50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以猪、禽、兔为主的短期养殖业和以育肥牛、育肥羊为主的舍饲畜牧业。全市已完成育肥肉牛14万头、育肥肉羊65万只。年内多出栏大小畜100万头只,生猪20万头只,家禽1 000万只。

    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帮助、企业招募、亲友联系等形式,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全市外出打工劳动力达到65万人,基本上做到每个受灾农牧户平均都能有一个外出打工人员,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加收入近7亿元。二是帮助农牧民开拓市场。市县乡三级派出大批干部为农牧民联系产品销售,帮助农牧民跑秋冬农牧业生产订单,力争使农畜产品尽量卖上好价钱。三是发动群众开展小秋收,采集树籽、药材等,发展家庭副业,争取多增加一些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通过对大灾的反思认识到,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农牧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绝不能因农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而盲目乐观,从而在思想上、工作上放松农牧业;必须强化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认识,坚持开展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不动摇,开源、节流并重,因地制宜,大兴水利;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种养习惯,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精准农牧业、高效农牧业,使传统农牧业尽快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特别是必须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畜产品,同时加快劳动力转移,努力促进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拓宽农牧民生产领域和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共赤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是年613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赤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赤峰召开。会议听取和审查了中共赤峰市第三届委员会和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赤峰市委员会和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新当选的市委委员共39人,其中常委13人;选举市纪委委员29人。

     

    【赤峰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  是年419日至23日赤峰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60名。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赤峰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赤峰市199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审查批准了赤峰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批准了赤峰市2000年本级预算。会议补选刘玉祥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敖日泽、芒来、宝敬群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表决通过了市三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政府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赤峰市委、市政府决定,以2000年“赤峰市对外开放年”为标志,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措施为保障,以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为基点,创造良好的环境,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工作重点  借助外部能量,激发内部活力,加快资源开发和现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投入不足、后续发展乏力以及经济的结构和质量等问题。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对赤峰市产生了哪些效应,带来了哪些机遇,这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1027日赤峰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知文,邀请市计委、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城建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商业文化步行街建成】  是年8月, 赤峰市新华路商业文化步行街建成,并举行隆重的竣工剪彩仪式,市五大班子领导参加剪彩仪式。新华路商业文化步行街是赤峰市建设史上第一条步行街,是2000年赤峰市政府、红山区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是为市民为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由红山区具体承建。步行街主街工程(新华路自哈达街至二道街),全长583米,沿道路向四道街延伸82米, 向五道街延伸132米。完成新建排水管道长593米,花岗岩路面6 420平方米,水泥砖路面17 2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基、250盏。步行街内建有花坛、花柱、人物雕塑。 工程于61日开工, 818日竣工并向游客开放。至此,昔日繁华的商业街添增了新的活力,步行街的建成使用,成为赤峰中心城区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将改善该地域的经营与购物环境,进一步发挥商业聚集区优势,促进中心城区经济的繁荣,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以优美的环境参与西部大开发。

     

    【市区主干道亮美工程完工】  是年9月,投资500万元的赤峰市区主干道亮美工程完工。站前广场、市政府及钟楼、赤峰商厦、文化广场等50多座楼房实现亮化,主干道楼房立面及围栏粉刷、漆饰一新。

     

    【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出让】  是年329日上午,由赤峰市政府主持进行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出让,赤峰影都对面三角地带13.93亩土地被成功拍卖,成交价1 760万元,自此拉开了赤峰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出让的序幕。为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赤峰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赤峰市城镇国有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和《赤峰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办法》(赤政发(2000024)。上述办法的实施,为规范本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土地资产流失,合理利用土地,为市政建设筹措资金,落实廉政措施,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开放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赤峰人民在赤峰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防沙治沙活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全市森林面积达3 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使赤峰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出现了林茂粮丰、人民生活富足的新景象,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防沙治沙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为表彰赤峰市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003月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赤峰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称号。6月19日,在全国营造林工作会议上,赤峰市林业局被授予“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敖汉旗被授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称号。敖汉旗森防站被授予“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有一批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是年11月6日至8日,在全国第四次人防工作会议上,赤峰市被评为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赤峰市人防办被评为人防工作先进单位,市长高延青、市人防办主任李玉春、市人防办设计科研所主任田凤儒3人被评为人民防空先进工作者。在全国中小城市中,唯有赤峰市同时获得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和人防工作先进单位两项殊荣。

     

    【交通部部长黄振东视察赤峰】  821日至22日,国家交通部部长黄振东一行在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郝继业的陪同下视察赤峰。期间,市长高延青、市委副书记石梅及市交通局局长王文国等陪同黄部长一行考察了赤峰市主要干线公路,并听取了高延青市长关于全市公路建设的专题汇报。

     

    【草原兴发集团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  继中宣部命名草原兴发集团为全国第五批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之后,2000116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草原兴发集团作为全国5个先进典型之一,做了经验介绍。

    由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建立和健全,使草原兴发集团肉鸡、肉羊这两大产业化体系营造出强大的拉动力。目前,草原兴发集团拥有资产13亿元,员工8 000多人,形成了年直接屠宰加工肉鸡3 000万只、肉羊300万只的生产能力。1999年,草原兴发集团实现产值11.7亿元,创利税1.3亿元。在旱灾严重的2000年经济效益仍保持增长的势头。

     

    【清华—红山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启动】  是年1218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红山区进行考察并就下一步合作签订意向书之后,双方就全面合作开发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签署了协议书,标志着清华—红山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全面启动。

    按照协议规定,红山区政府将城区以东111国道北侧约1 000亩土地规划为高科技产业园区,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红山区政府合作,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红山区政府为高科技园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为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资金支撑,以红山区政府为环境支撑,在政策保障、人才培养、科技协作、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为入园公司提供技术依托,并与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式合并方式在园区内建立高科技企业,园区一期工程将注入资金4亿元人民币,投资周期3年,预计5年后园区产值可达到30亿元以上,使高科技产业园区具备一定规模。

    根据三方协议,首批进入园区的高科技项目重离子微孔防伪标识、光纤转换器、国家级新药和沙棘开发与利用等,将在2001年内启动开发生产并以此发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高科技项目陆续进入园区。

     

    【辽上京遗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是年,国家文物局在认真考察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1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的辽上京遗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唯一项目被列入其中。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包括一整套系统工程,其中重点项目有辽上京防洪大坝、周边环境治理、对古城内部的考古挖掘、辽上京遗址展示园区的建设等,预计经510年的建设,将使辽上京遗址保护工程初具规模。

     

    【白音敖包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国务院批准,白音敖包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仪式1015日在克什克腾旗举行。国家林业局资源保护司、法规司、自治区林业厅、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赤峰市政府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挂牌。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地处克什克腾旗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该地植物区系复杂,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脆弱性,同时具有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沙地云杉又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好该地区的沙地云杉及其它动植物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曾批准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志着赤峰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招商引资大厅举行揭牌仪式】1218日,赤峰市招商引资政务大厅举行揭牌仪式。市委书记刘玉祥,市长高延青等为政务大厅揭牌。

    建立招商引资政务大厅是市委、市政府在“对外开放年”为改革现代投资审批办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方便项目审批者,而且可以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实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本市的改革开放工作。

    务大厅的常驻单位有:市计委、市经贸委、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市外经贸局、市土地局、市工商局等,此外还有非常驻单位。从管理上,要通过加强公示制、承诺制、投诉制等制度建设,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内容随意、程序不清、时限不明,保证各环节上的公开、公平、公正。

     

    【富龙公司“热 气”三联产一期工程完成投入使用】  热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赤峰富龙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无市内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广开融资渠道,几年来募集资金3.亿元,投入城市公用事业,从而使城区供热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并完成“热、电、气”三联产一期工程,为市公用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996年到1999年,公司共投入热网建设资金上亿元,进行老网改造和新网建设,使供热面积由200万平方米猛增到500万平方米,为市区5万余户居民和2 000多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热保证。为充分利用本地褐煤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富龙公司从1996年开始自筹资金兴建“热、电、气”三联产工程,项目总投资需4.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已承担起市区18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二期工程也将于2001年完成,届时将形成一条集煤炭采掘、供热、供电、供气、煤化工产品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009月,富龙公司被自治区科委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沙漠植树活动在赤峰举行】  63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保卫绿色、关注森林”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赤峰沙漠植树活动在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举行。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长杨继平、赤峰市委书记刘玉祥、市长高延青等市、旗党政领导同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著名作家陈祖芬、陆天明、林斤澜,著名画家王成喜,书法家刘炳森,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等文化名人以及首都新闻界人士60余人参加了勃隆克沙漠旅游区植树活动。是日晚,文化名人与当地牧民群众共同参加篝火晚会。

    (唐玉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