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九原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1954年设立郊区建制,1999年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农牧区人口6.6万人。2015年,九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8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4%,增速高于自治区和全市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美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5亿元,同比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7.3%,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6%;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9464元、16737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2469元、6315元,同比增长7.5%8%;小康指数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其他各项指标较5年前均有增长,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 2015年,九原区注重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深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向高端跃升、产品向下有延伸,不断提升工业经济主导地位。2015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83亿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征地、拆迁、建设资金4亿元,收储土地3000亩,修建道路1.1公里,修建各类管网3公里,完成314公里道路绿化美化改造,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持续的投入得到丰厚回报,工业园区贡献突出,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产值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税收占到全区总税收的46%。始终注重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商贸物流业稳步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会展业逐步兴起,金融保险、高端房地产纷纷入驻。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1.9亿元。始终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5000万元。开工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启动实施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完成一批节水灌溉、土地整理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成一批采摘、观光等现代农牧业项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22家。2015年,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4.2亿元。

    【城乡面貌变化】 坚持征拆与建设同步实施,新区与旧区互相衔接,城市与农村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快速拓展,新都市区在包头乃至全国西部地区首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当年完成5.8公里;实施新建续建道路29条;新开工各类建筑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棚改工作全市领先,抽调全区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划片攻坚,打赢了棚改拆迁第一仗,全年拆迁3000户、150万平方米,是九原区历史上拆迁面积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安置效果最好的一年。农村面貌变化巨大,举全区领导之力、群众之力、资金之力,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了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36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工程建设任务,惠及农牧民3.1万人,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公共服务条件全面改善,所到之处焕然一新,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大的一年。加大城乡综合整治,城市新通断头路8条,改造管网3.2公里,改造完成4条道路雨污分流,整治完工3条背街小巷,建成5条高标准示范街;农村完成道路改造19公里,危桥改造4座。

    【改革开放】 主动承接上级的改革任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00项精简至23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数量由24个精简为22个。全面启动先照后证、一照一码,将152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2015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20%。在承接上级改革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尝试,以改革机制聚合力,以创新工作促发展。健全环保、公安执法衔接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公安分局环保中队和苏木镇环保监察机构;调整理顺经济部门招商职责;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所有行政村都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城乡管理“三个一体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6种方式等一批先行先试改革为全市探索成功经验,得到自治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协议利用外资完成1亿美元。

    【生态环境】 累计投入6.9亿元,重点完成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六大重点区域等绿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二道沙河河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四道沙河河道疏浚工程,建成开放市民公园、鹿园二期等5个城市绿化项目和建设路游园、巴音高勒公园等6个运动公园,新增绿地面积24.6万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3350亩、封山育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5%。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建立13个环保执法网格,清理各类违法排污企业94家,启动实施和发稀土、华美稀土和飞达稀土废水零排放整改工作,治理完成尤素福放射性稀土废渣,有序实施韩庆坝铬渣、庞大砷泥治理工程,全面实现三电厂煤场全封闭,整治改造燃煤锅炉135台,全年空气达标天数达到250天,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为群众办实事】 始终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全年投入17.8亿元,实施的12项民生保障工程基本完成,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达到78%以上。建成新春小区、巨力小区等10家便民蔬菜食品直营店,覆盖居民4万余户;完成恒大华府、花园小区等14个小区管道直饮水工程,惠及居民3.1万人。建设公廉租房88套,改造农村危房350户,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27万平方米,实现9个住宅小区准物业管理,连续3年为1.3万户农牧民发放暖心煤。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由2010年的30万元和13.8万元,提高到40万元和22万元。发放小额创业贷款55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611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参保人数突破16万人。低保标准实现5连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实现11连增。实施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项目51个,5673人实现稳定脱贫。

    【社会事业】 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新建新都市区一幼等公办幼儿园6所,公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25%。实施包46中综合改造等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6所。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苏木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文化大院活动500余次,惠及群众5万人次。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完成1个卫生院和1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验收、第九次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平安九原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和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十个全覆盖”代表包头市迎接自治区的观摩检查并受到高度赞扬;承办国际国内各类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59场,参加人数26万人次;奥体中心被确定为包头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7个文艺精品荣获包头市五个一工程奖。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受到自治区表彰。连续9次获评包头市双拥模范区。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农业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九原区重大项目储备最多、重要任务完成最好、重点工程实施最快、重要改革推动最实的一年。此外,供销、档案、残联、妇女、儿童、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电力、邮政、金融、保险、通信等部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文化体制7项改革】 1.深入全区机关、企业、街道、村镇、学校等基层单位,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展开工作,制定《九原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完善《九原区新闻发布制度》和《九原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3.开通九原区官方微信和微博,制定《微博、微信发布审签制度》。完善《九原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区确立61名新闻发言人。4.制定《九原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加大对文化创业创意人才、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5.全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宣传部长、分管文化副区长任副组长、23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九原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九原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九原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年底,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6.建立全区中小微文化企业名录库,支持各种形式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7.取消对非高危险性体育市场经营项目和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实行备案登记。放宽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许可限制。

    【重要事项】 3月,九原区梅力更嘎查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4月,九原区青鸟生态养生庄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7月,九原区污水处理项目竣工开始试运行。该项目由包头市排水公司投资4.4亿元,建设污水管网55.7公里、中水管网33.53公里及附属设施,日处理污水5万吨、中水回用5万吨,处理等级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9月,九原区编制《包头市九原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年)》,规划对九原区旅游发展定位为包头市的党中央游憩区,确定为都市休闲观光农牧业、沿山生态旅游、沿河湿地休闲旅游、现代都市观光、工业旅游、文物古迹观光6大功能区。

    10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率自治区巡迴观摩组到九原区观摩检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九原区建成自治区首家黄河谣民俗博物馆。

    12月,九原区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350户危房改造工程;完成10个村、4436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89.2公里的街巷硬化工程;建设49广播村村响村级平台的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工程;完成沙河三小改扩建工程、新建井坪新村幼儿园工程;完成9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室10个;享受低保6526人,高龄津贴1281人,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26046人,享受待遇10249人;新农合参加69467人,参合率为98.86%,基本实现全覆盖。

    【荣誉】 1月,九原区哈业胡同生态农1科技园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3月,九原区检察院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5月,九原区工商联在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评选活动中,被命名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6月,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永丰村的石卫东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评为农村科普带头人7月,九原区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先进集体。8月,包头市三十三中在第一届文华杯全国中学生篮球对抗赛中获高中、初中组亚军。12月,九原区麻池镇沃土壕村的张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

    (王立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九原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1954年设立郊区建制,1999年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农牧区人口6.6万人。2015年,九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8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4%,增速高于自治区和全市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美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5亿元,同比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7.3%,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6%;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9464元、16737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2469元、6315元,同比增长7.5%8%;小康指数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其他各项指标较5年前均有增长,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 2015年,九原区注重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深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向高端跃升、产品向下有延伸,不断提升工业经济主导地位。2015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83亿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征地、拆迁、建设资金4亿元,收储土地3000亩,修建道路1.1公里,修建各类管网3公里,完成314公里道路绿化美化改造,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持续的投入得到丰厚回报,工业园区贡献突出,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产值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税收占到全区总税收的46%。始终注重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商贸物流业稳步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会展业逐步兴起,金融保险、高端房地产纷纷入驻。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1.9亿元。始终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5000万元。开工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启动实施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完成一批节水灌溉、土地整理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成一批采摘、观光等现代农牧业项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22家。2015年,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4.2亿元。

    【城乡面貌变化】 坚持征拆与建设同步实施,新区与旧区互相衔接,城市与农村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快速拓展,新都市区在包头乃至全国西部地区首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当年完成5.8公里;实施新建续建道路29条;新开工各类建筑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棚改工作全市领先,抽调全区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划片攻坚,打赢了棚改拆迁第一仗,全年拆迁3000户、150万平方米,是九原区历史上拆迁面积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安置效果最好的一年。农村面貌变化巨大,举全区领导之力、群众之力、资金之力,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了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36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工程建设任务,惠及农牧民3.1万人,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公共服务条件全面改善,所到之处焕然一新,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大的一年。加大城乡综合整治,城市新通断头路8条,改造管网3.2公里,改造完成4条道路雨污分流,整治完工3条背街小巷,建成5条高标准示范街;农村完成道路改造19公里,危桥改造4座。

    【改革开放】 主动承接上级的改革任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00项精简至23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数量由24个精简为22个。全面启动先照后证、一照一码,将152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2015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20%。在承接上级改革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尝试,以改革机制聚合力,以创新工作促发展。健全环保、公安执法衔接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公安分局环保中队和苏木镇环保监察机构;调整理顺经济部门招商职责;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所有行政村都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城乡管理“三个一体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6种方式等一批先行先试改革为全市探索成功经验,得到自治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协议利用外资完成1亿美元。

    【生态环境】 累计投入6.9亿元,重点完成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六大重点区域等绿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二道沙河河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四道沙河河道疏浚工程,建成开放市民公园、鹿园二期等5个城市绿化项目和建设路游园、巴音高勒公园等6个运动公园,新增绿地面积24.6万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3350亩、封山育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75%。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建立13个环保执法网格,清理各类违法排污企业94家,启动实施和发稀土、华美稀土和飞达稀土废水零排放整改工作,治理完成尤素福放射性稀土废渣,有序实施韩庆坝铬渣、庞大砷泥治理工程,全面实现三电厂煤场全封闭,整治改造燃煤锅炉135台,全年空气达标天数达到250天,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为群众办实事】 始终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全年投入17.8亿元,实施的12项民生保障工程基本完成,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达到78%以上。建成新春小区、巨力小区等10家便民蔬菜食品直营店,覆盖居民4万余户;完成恒大华府、花园小区等14个小区管道直饮水工程,惠及居民3.1万人。建设公廉租房88套,改造农村危房350户,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27万平方米,实现9个住宅小区准物业管理,连续3年为1.3万户农牧民发放暖心煤。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由2010年的30万元和13.8万元,提高到40万元和22万元。发放小额创业贷款55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611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参保人数突破16万人。低保标准实现5连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实现11连增。实施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项目51个,5673人实现稳定脱贫。

    【社会事业】 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新建新都市区一幼等公办幼儿园6所,公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25%。实施包46中综合改造等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6所。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苏木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文化大院活动500余次,惠及群众5万人次。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完成1个卫生院和1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验收、第九次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平安九原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和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十个全覆盖”代表包头市迎接自治区的观摩检查并受到高度赞扬;承办国际国内各类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59场,参加人数26万人次;奥体中心被确定为包头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7个文艺精品荣获包头市五个一工程奖。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受到自治区表彰。连续9次获评包头市双拥模范区。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农业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九原区重大项目储备最多、重要任务完成最好、重点工程实施最快、重要改革推动最实的一年。此外,供销、档案、残联、妇女、儿童、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电力、邮政、金融、保险、通信等部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文化体制7项改革】 1.深入全区机关、企业、街道、村镇、学校等基层单位,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展开工作,制定《九原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完善《九原区新闻发布制度》和《九原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3.开通九原区官方微信和微博,制定《微博、微信发布审签制度》。完善《九原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区确立61名新闻发言人。4.制定《九原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加大对文化创业创意人才、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5.全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宣传部长、分管文化副区长任副组长、23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九原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九原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九原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年底,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6.建立全区中小微文化企业名录库,支持各种形式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7.取消对非高危险性体育市场经营项目和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实行备案登记。放宽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许可限制。

    【重要事项】 3月,九原区梅力更嘎查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4月,九原区青鸟生态养生庄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7月,九原区污水处理项目竣工开始试运行。该项目由包头市排水公司投资4.4亿元,建设污水管网55.7公里、中水管网33.53公里及附属设施,日处理污水5万吨、中水回用5万吨,处理等级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9月,九原区编制《包头市九原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年)》,规划对九原区旅游发展定位为包头市的党中央游憩区,确定为都市休闲观光农牧业、沿山生态旅游、沿河湿地休闲旅游、现代都市观光、工业旅游、文物古迹观光6大功能区。

    10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率自治区巡迴观摩组到九原区观摩检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九原区建成自治区首家黄河谣民俗博物馆。

    12月,九原区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350户危房改造工程;完成10个村、4436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89.2公里的街巷硬化工程;建设49广播村村响村级平台的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工程;完成沙河三小改扩建工程、新建井坪新村幼儿园工程;完成9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室10个;享受低保6526人,高龄津贴1281人,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26046人,享受待遇10249人;新农合参加69467人,参合率为98.86%,基本实现全覆盖。

    【荣誉】 1月,九原区哈业胡同生态农1科技园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3月,九原区检察院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5月,九原区工商联在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评选活动中,被命名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6月,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永丰村的石卫东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评为农村科普带头人7月,九原区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先进集体。8月,包头市三十三中在第一届文华杯全国中学生篮球对抗赛中获高中、初中组亚军。12月,九原区麻池镇沃土壕村的张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

    (王立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