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凉城县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凉城县位于北纬40°10′40°50′,东经112°02′113°02′。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隶属乌兰察布市,东临丰镇市,南与山西省左云县、右玉县毗邻,北与卓资县接壤,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交界。辖5个镇(岱海镇、麦胡图镇、六苏木镇、永兴镇、蛮汉镇),3个乡(天成乡、厂汉营乡、曹碾满族乡),1个办事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132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822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2015年,全县总人口24.38万,常住人口18.1万,流动人口3.6万。全县农村户籍人口21万,农业常住人口17.2万;城镇(岱海镇)户籍人口3.8万,实际常住人口7.9万,流动人口4.1万人。

    【农业】 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1万亩。其中:玉米36.5万亩,马铃薯20.5万亩,杂粮杂豆21.2万亩,油料10.5万亩,甜菜3.5万亩,小麦0.45万亩,蔬菜0.2万亩,其他0.1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

    2015年,良种补贴面积48.46万亩,涉及马铃薯、玉米、小麦、大豆,总投资754.6万元。其中:马铃薯良种补贴3万亩,共用种300万公斤,每亩补贴100元;玉米良种补贴面积32.4万亩,每亩补贴10元;小麦良种补贴0.36万亩,每亩补贴10元;大豆良种补贴12.7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其他农作物良种补贴以一卡通的形式发放。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玉米籽粒增产10.3%,秸秆增产11.2%,马铃薯项目区单产比非项目区增产35.7%

    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9430亩。其中:温室大棚2000亩,喷灌430亩,滴灌7000亩。年内,提高订单农业比重,发展订单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甜玉米5万亩、甜菜3.2万亩、万寿菊0.5万亩。截至年底,岱海镇建成蔬菜大棚400多座,各类蔬菜种植面积约1万亩,新鲜蔬菜年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以上,2015年,该镇种植的芹菜、甘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畜牧业】 高效畜牧业稳步推进,形成了奶牛、肉牛、肉羊、生猪、蛋鸡五大优势养殖产业,家畜总头数达到88.23万头(只)。其中:大畜10.93万头,小畜64.74万只,生猪12.56万口。全县奶牛存栏7.01万头。其中:繁殖母牛4.54万头,日产鲜奶560吨。全县基础母羊存栏50.45万只,肉羊出栏67.62万只,生猪出栏15.86万口,肉牛出栏2.69万头,肉鸡出栏33.57万羽。大小畜良种、改良比重达到98%。全县新建、改扩建存栏百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4处;年出栏千口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处;存栏万只肉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2处;存栏千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3处。新建、续建海高牧业万头肉牛项目、谷雨天润苜蓿种植与育肥牛建设项目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凉城县被确定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点县。

    【林业】 完成生态绿化10万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其中:通道绿化9万亩,城镇绿化0.3万亩,产矿园区绿化0.6万亩。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补植补造20万亩、经济林2万亩,山区生态绿化综合治理30万亩,森林管护面积32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06%,生态建设位居全区前列;林改工作已确权到户177.83万亩,确权率达97%

    【水利】 年内,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50处,完成投资2043万元,解决了2.05万人、23597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工业】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岱海电厂运行良好,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鸿茅药业销售创历史新高达到12亿元,新型环保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极大改善。2015年,全县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1000万元,完成小街巷硬化5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在温泉小镇建设两纵两横道路框架12公里、环湖路7.6公里。投资1200万元,对岱海镇市政道路维修1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0公里,城区供热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71%。投资1500万元,完成天然气管网预埋铺设。拓跋粫公园补栽垂柳500株、补栽樟松300株、国槐300株、云杉300株,栽植云杉及其他灌木50000株。中回用水工程开工建设。

    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工程覆盖9个乡镇(办事处)100个行政村、523个自然村,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6万余户,街巷硬化800多公里、通村油路360多公里,解决农村7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

    【环境保护】 全县消减二氧化硫2956吨、氮氧化物5475吨、化学需氧量453吨、氨氮34吨。针对全县23家矿山企业、10家石材加工厂、8家煤场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交通】 丰一级公路完成投资8亿多元,省道209线卓资山至凉城三改一级一幅公路项目获得批复;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工作。修建岱海环湖路、蛮汉山景区道路、防火通道54公里,温泉小镇道路2公里。翻修土麦线油路2公里。

    【旅游业】 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名县战略进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区、岱海观光区、温泉度假区、宗教体验区、蛮汉山生态区和历史文化区六大旅游景区,景区综合档次和旅游承载功能大幅度提升。312日,凉城旅游公众微信号正式开通,发布旅游信息、接受旅游咨询,受理旅游投诉。截至年底,微信关注人数达到1294人,微博关注人数达到4090人。不断加大报刊、电视、网络立体式宣传力度,举办各类高规格赛事和节庆活动,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岱海旅游区被确定为全区15个优先发展的品牌旅游景区,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蛮汉山生态区依托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升级为自治区地质公园;绥蒙纪念园被列入全国红色二期经典景区名录和全区20家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凉城县入围自治区70周年的献礼工程。全年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9.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276亿元,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2015年,实施旅游项目14项,总投资7.39亿元,已完成投资6.23亿元。

    【科技 文化】 全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53个,选聘3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全县19个农牧业生产项目服务;选聘13名技术人才进驻该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培训,发展科技示范户1600户,带动专业大户800多户,直接或间接受益人达4万多人。

    组建成立凉城县文旅新广局。全年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2万余人(次),图书借阅量4.4138万册(次)。县文化馆完成二级馆的评估。县乌兰牧骑全年完成惠民演出23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2500多场(次)。十个全覆盖完成92家村文化室升级改造,建成不同主题的瓷板画文化墙400平方米,设计安装150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名标示牌。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对2430件文物进行考察。

    【教育】 对首届任期届满的正副校(园)长进行考核并发放津贴。学前教育逐步壮大,新建的南营、阳坡窑幼儿园和重建的一幼、二幼在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取缔3所不合格私立幼儿园。完成对1122名小升初学生就近入学分片招生。凉城一中本科上线人数稳居乌兰察布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医疗 卫生】 全年建设十个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49所。16.77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常住农民参合率达100%4.55万人(次)享受补偿报销,报销金额6615.9万元。切实开展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发放补助金40万元,补助1000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42对,为1928名群众免费发放避孕药具4.29万份,为1451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奖29万元。一杯奶受益群众589人,发放牛奶5912箱。

    选聘县医院院长,续聘县中蒙医院院长,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就业】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3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其中:个体工商户就业373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84人,单位就业37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新增人数475人。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396人,高校毕业生11人,其他68人。

    截至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37人,从业人员25366人。已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51人;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244人。其中:“4050”人员148人,残疾人2人,零就业家庭成员42人,享受低保的“3545”失业人员52人。已实现的就业形式主要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结转城镇灵活就业4824人,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937人,期末从业人员总数25366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6%以内,本期实现就业困难人员244人。

    【社会保障】 年内,完成公共租赁住房12套,城市棚户区改造500套,危房改造4184户。

    (贾宇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凉城县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凉城县位于北纬40°10′40°50′,东经112°02′113°02′。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隶属乌兰察布市,东临丰镇市,南与山西省左云县、右玉县毗邻,北与卓资县接壤,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交界。辖5个镇(岱海镇、麦胡图镇、六苏木镇、永兴镇、蛮汉镇),3个乡(天成乡、厂汉营乡、曹碾满族乡),1个办事处(岱海旅游区办事处),132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822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2015年,全县总人口24.38万,常住人口18.1万,流动人口3.6万。全县农村户籍人口21万,农业常住人口17.2万;城镇(岱海镇)户籍人口3.8万,实际常住人口7.9万,流动人口4.1万人。

    【农业】 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1万亩。其中:玉米36.5万亩,马铃薯20.5万亩,杂粮杂豆21.2万亩,油料10.5万亩,甜菜3.5万亩,小麦0.45万亩,蔬菜0.2万亩,其他0.1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

    2015年,良种补贴面积48.46万亩,涉及马铃薯、玉米、小麦、大豆,总投资754.6万元。其中:马铃薯良种补贴3万亩,共用种300万公斤,每亩补贴100元;玉米良种补贴面积32.4万亩,每亩补贴10元;小麦良种补贴0.36万亩,每亩补贴10元;大豆良种补贴12.7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其他农作物良种补贴以一卡通的形式发放。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玉米籽粒增产10.3%,秸秆增产11.2%,马铃薯项目区单产比非项目区增产35.7%

    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9430亩。其中:温室大棚2000亩,喷灌430亩,滴灌7000亩。年内,提高订单农业比重,发展订单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甜玉米5万亩、甜菜3.2万亩、万寿菊0.5万亩。截至年底,岱海镇建成蔬菜大棚400多座,各类蔬菜种植面积约1万亩,新鲜蔬菜年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以上,2015年,该镇种植的芹菜、甘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畜牧业】 高效畜牧业稳步推进,形成了奶牛、肉牛、肉羊、生猪、蛋鸡五大优势养殖产业,家畜总头数达到88.23万头(只)。其中:大畜10.93万头,小畜64.74万只,生猪12.56万口。全县奶牛存栏7.01万头。其中:繁殖母牛4.54万头,日产鲜奶560吨。全县基础母羊存栏50.45万只,肉羊出栏67.62万只,生猪出栏15.86万口,肉牛出栏2.69万头,肉鸡出栏33.57万羽。大小畜良种、改良比重达到98%。全县新建、改扩建存栏百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4处;年出栏千口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处;存栏万只肉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2处;存栏千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3处。新建、续建海高牧业万头肉牛项目、谷雨天润苜蓿种植与育肥牛建设项目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凉城县被确定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点县。

    【林业】 完成生态绿化10万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其中:通道绿化9万亩,城镇绿化0.3万亩,产矿园区绿化0.6万亩。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补植补造20万亩、经济林2万亩,山区生态绿化综合治理30万亩,森林管护面积32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06%,生态建设位居全区前列;林改工作已确权到户177.83万亩,确权率达97%

    【水利】 年内,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50处,完成投资2043万元,解决了2.05万人、23597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工业】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岱海电厂运行良好,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鸿茅药业销售创历史新高达到12亿元,新型环保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极大改善。2015年,全县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1000万元,完成小街巷硬化5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在温泉小镇建设两纵两横道路框架12公里、环湖路7.6公里。投资1200万元,对岱海镇市政道路维修1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0公里,城区供热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71%。投资1500万元,完成天然气管网预埋铺设。拓跋粫公园补栽垂柳500株、补栽樟松300株、国槐300株、云杉300株,栽植云杉及其他灌木50000株。中回用水工程开工建设。

    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工程覆盖9个乡镇(办事处)100个行政村、523个自然村,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6万余户,街巷硬化800多公里、通村油路360多公里,解决农村7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

    【环境保护】 全县消减二氧化硫2956吨、氮氧化物5475吨、化学需氧量453吨、氨氮34吨。针对全县23家矿山企业、10家石材加工厂、8家煤场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交通】 丰一级公路完成投资8亿多元,省道209线卓资山至凉城三改一级一幅公路项目获得批复;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工作。修建岱海环湖路、蛮汉山景区道路、防火通道54公里,温泉小镇道路2公里。翻修土麦线油路2公里。

    【旅游业】 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名县战略进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区、岱海观光区、温泉度假区、宗教体验区、蛮汉山生态区和历史文化区六大旅游景区,景区综合档次和旅游承载功能大幅度提升。312日,凉城旅游公众微信号正式开通,发布旅游信息、接受旅游咨询,受理旅游投诉。截至年底,微信关注人数达到1294人,微博关注人数达到4090人。不断加大报刊、电视、网络立体式宣传力度,举办各类高规格赛事和节庆活动,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岱海旅游区被确定为全区15个优先发展的品牌旅游景区,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蛮汉山生态区依托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升级为自治区地质公园;绥蒙纪念园被列入全国红色二期经典景区名录和全区20家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凉城县入围自治区70周年的献礼工程。全年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9.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276亿元,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2015年,实施旅游项目14项,总投资7.39亿元,已完成投资6.23亿元。

    【科技 文化】 全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53个,选聘3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全县19个农牧业生产项目服务;选聘13名技术人才进驻该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培训,发展科技示范户1600户,带动专业大户800多户,直接或间接受益人达4万多人。

    组建成立凉城县文旅新广局。全年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2万余人(次),图书借阅量4.4138万册(次)。县文化馆完成二级馆的评估。县乌兰牧骑全年完成惠民演出23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2500多场(次)。十个全覆盖完成92家村文化室升级改造,建成不同主题的瓷板画文化墙400平方米,设计安装150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名标示牌。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对2430件文物进行考察。

    【教育】 对首届任期届满的正副校(园)长进行考核并发放津贴。学前教育逐步壮大,新建的南营、阳坡窑幼儿园和重建的一幼、二幼在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取缔3所不合格私立幼儿园。完成对1122名小升初学生就近入学分片招生。凉城一中本科上线人数稳居乌兰察布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医疗 卫生】 全年建设十个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49所。16.77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常住农民参合率达100%4.55万人(次)享受补偿报销,报销金额6615.9万元。切实开展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发放补助金40万元,补助1000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42对,为1928名群众免费发放避孕药具4.29万份,为1451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奖29万元。一杯奶受益群众589人,发放牛奶5912箱。

    选聘县医院院长,续聘县中蒙医院院长,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就业】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3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其中:个体工商户就业373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84人,单位就业37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新增人数475人。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396人,高校毕业生11人,其他68人。

    截至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37人,从业人员25366人。已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51人;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244人。其中:“4050”人员148人,残疾人2人,零就业家庭成员42人,享受低保的“3545”失业人员52人。已实现的就业形式主要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结转城镇灵活就业4824人,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937人,期末从业人员总数25366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6%以内,本期实现就业困难人员244人。

    【社会保障】 年内,完成公共租赁住房12套,城市棚户区改造500套,危房改造4184户。

    (贾宇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