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出入境检验检疫
  •  

    【概况】  2015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2.87万批、80.74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3.9%、货值下降20.5%。检出不合格货物13 720批,货值36 872万美元。其中,出境货物6.17万批、货值21.94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2.5%、货值增长5.8%,其中检出不合格货物1186批,1350万美元;入境货物16.7万批、58.8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4.5%、货值下降27.3%。共检出不合格货物12534批、35 522万美元。卫生检疫出入境人员392.63万人次,同比下降4.1%,发现病例4167例。检疫交通工具:飞机2855架次,同比增长3.7%,火车45.96万节,同比下降13.7%,汽车116.99万辆次,同比下降7.3%,集装箱8.39万标箱,同比下降23%

    【领导调整】  319日,内蒙古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宣布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詹少彤任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检验监管机制改革】  综合运用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推进从微观检管向宏观监管、普通检管向重点监管、项目检验向合格评定的内在转变。探索出口产品“合格假定+问题导向”、进口产品“风险管理+后续监管”的闭环监管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追溯调查、召回、通报、信息发布等后续监管措施的应用。加快关检“三互”“三个一”的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实现“一站式”作业,在公路口岸旅检现场实现了“共享资源、共用设施”。加速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检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建设办事大厅,彻底清理涉企收费项目,窗口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质量安全宏观管理】

    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  促成将口岸检验检疫综合能力建设、进出口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和疫病疫情联防联控等作为“质量兴区”“质量强区”重要考核内容,突出检验检疫工作地位。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与质监局建立“互联互通、共管共治”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促质量提升,共管质量安全。

    出口示范区规范管理  建设以乳制品、螺旋藻、番茄酱、羊绒、稀土产品、硅铁为重点的出口食品、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鄂托克旗国家级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是中国首家国家级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螺旋藻出口基地,螺旋藻行业全国首家省部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林格尔出口乳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国家级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考核。帮助五原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葵花籽质量安全示范区。助推开鲁县红辣椒、突泉县杂粮杂豆等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荐的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维信(内蒙古)针织高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开展对赤峰东黎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包头市方圆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3家企业创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的申报材料审核工作。启动包头稀土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

    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风险监控  重点加强进口矿产品、儿童用品和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稀土产品和新材料、食品接触材料等敏感商品的监管把关,检出不合格批次、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0倍和27倍。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废物原料、旧机电以及大宗资源性商品的检验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加大进口煤炭质量监管力度,共完成63批次的商品抽查送检任务,检测不合格的商品共计35批,不合格率55.55%

    【卫生检疫】  完成全区15个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督导检查和卫生检疫业务摸底调研,购置50多台套设备配备充实到口岸一线。推进阿尔山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以90.43分通过总局考核验收。加强埃博拉疫情和中东呼吸征疫情防控工作,完成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115人包机的检疫任务。举办两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防控培训和一次口岸传染病监测与防控职业技能竞赛。在满洲里从俄罗斯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手枪和子弹等违禁物品。体检和预防接种朝觐人员356人,检出传染病6例,检出不适合参加朝觐人数5人。1014日,全区赴沙特朝觐人员全部安全返回呼和浩特。建立和完善与俄、蒙共同防控疫情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俄、蒙疫情监控和信息收集,积极探索境外预检模式。

    【医学媒介生物监测】  在各口岸媒介监测工作中,共捕获鼠790只,蚤1742匹,蜱1130匹,蚊76只。捕获“三齿心颅跳鼠”和“五齿心颅跳鼠”两种稀有鼠种。多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蒙古国鼠疫等传染病疫情信息,参加北方五省区传染病联防联控和锡乌张呼延大联合防治鼠疫工作。推进中俄、中蒙鼠传疾病联合监测科研合作,在中方甘其毛都口岸和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设定监测点,开展传染病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等研究和风险分析,抓获6种鼠类156只,蚤395只,蜱46只。与检科院合作的“接壤国家边境蜱媒病生态学及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项目已进入结题阶段。申请课题“中蒙边境医学媒介生物信息系统建设”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媒介监测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基础。

    【动植物检疫】  派出10个团组赴蒙古、俄罗斯进行动植物疫情调研和产地预检。3次向总局报送俄蒙重大动物疫情信息。为4个分支局争取门式消毒设备、大容量高压灭菌器的建设资金。截获进境二类动物疫病91项次;进境植物疫情21722 009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42644次,全国首次截获1种,内蒙古首次截获5种,植物疫情检出率在7个沿边局排名第一。旅邮检截获违禁物品3890批,检出有害生物228批;出口植物源性食品检出不合格2021批,进口植物源性食品检出不合格61批。在“绿蕾”专项行动中,发放相关宣传材料3000份,举办了内蒙古首届大学生国门安全知识竞赛和大学生“暑期生物安全口岸实践行”活动。

    风险监测  开展对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外来杂草、检疫性实蝇、马铃薯甲虫、林木害虫、马铃薯斑马片病等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的监测,完成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共监控样品277份,完成检测项目数5341个。

    日常演练  在满洲里举办全区系统大型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演练;乌兰浩特、额尔古纳、呼伦贝尔、通辽局及呼和浩特机场办事处也根据各自口岸特点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疫情防控的现场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

    风险管理  开展哈萨克斯坦口蹄疫疫情风险分析,起草俄输华葵花籽等6个风险分析报告;组织完成供港澳活牛,出口非食用动物产品、宠物食品、进口木材、出口果蔬、进出口饲料和粮谷等质量分析报告20余份。

    履行主体责任  完成备案出口蔬菜和杂粮种植基地52片,近20万亩;完成各类进出口动植物产品企业的注册登记备案及换证复查考核63家,取消3家,新增11家;按要求加强对注册登记及备案企业的日常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整改建议200余条,强化了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

    【助推农业“走出去”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有25家“走出去”企业,在俄蒙开展种植企业22家,蒙古国合作开展养殖、屠宰加工企业3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员赴境外核查备案油菜籽种植基地24.82万公顷,葵花籽、亚麻籽、荞麦、燕麦种植基地17.01万公顷。支持自治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农业“走出去”和优良种畜引进。引进种羊、种马等约5万头只,引进动物遗传物质近90万支。调研了自治区农业“走出去”现状和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农业政策和检验检疫要求,完成《关于赴俄蒙农业“走出去”情况专题调研报告》等7篇调研报告,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做好赴俄蒙农业“走出去”企业回运农产品工作建议的报告》等建议报告4份,代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草拟文稿5份。在赴俄蒙农业“走出去”企业回运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探索形成“‘走出去’企业备案与境外种植基地疫情调查、种植基地备案核查相结合,试验性进口与口岸落地加工相结合”的进口农产品监管模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尔山3个口岸已成功获批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推动蒙古国饲草实现临时进口。2015年,地方政府在珠恩嘎达布其、额布都格、二连浩特等口岸投资建设的检疫处理设施已基本完工。

    【服务“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 

    加强政策研究工作  《中蒙俄经济走廊之检验检疫发展之战略研究》申请质检总局政研课题项目并获批准立项,同内蒙古大学联合开展了课题研究。118日,通过由中国人民大学、中蒙俄经济走廊智库专家联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政研室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审核组的审核。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2015年度政研课题一等奖。

    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成功召开“中欧班列与检验检疫便利化”推进会,为“苏蒙欧”“渝满欧”“郑蒙欧”等中欧班列量身订制检验检疫直通放行模式,采取内地与口岸互为一二线的新型分线管理模式和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模式,促进经满洲里、二连浩特中欧班列提速、扩量、增效,全年经内蒙古口岸的中欧班列共661列、56 893标箱。率先与呼和浩特、哈尔滨铁路局签订促进中欧班列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保障“中蒙博览会”顺利召开  对包机和专列全部启用双通道人货分离措施,确保人员与参会展品同步过关;对入境展品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专门办理窗口,做到即到即报、即检即放;在展区现场办公,确保“中蒙博览会”成功举办。

    支持中俄蒙在资源领域的战略合作  对进口大宗资源性能源性商品检验放行、预检放行、验证放行、信用放行等多种快速验放模式,提高放行效率,缩短口岸滞留时间,加快通关速度,缓解口岸压力。针对进口木材、煤炭、铜精矿、铁矿石和出口建材、水泥等数量大、检验检疫程序和数据处理复杂等实际,加大信息化手段应用,通过非侵入式查验等科技创新手段提高通关效率。

    推进贸易便利化  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与海关签署《关于推进“三互”深化合作共促外经贸发展合作备忘录》,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实行查验改革,呼和浩特机场快件实现“一站式”作业,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和“单一窗口”建设,“三个一”统一版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协调并参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沿黄河丝绸之路“9+2”、中欧班列沿线检验检疫一体化合作机制,形成“一片一纵一横”的一体化合作格局,实现“通报、通检、通放”,有效提高便利化水平。

    打造推广复制自贸区政策升级版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加快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要求,重点在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二连浩特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呼伦贝尔中蒙俄先导区复制和推广,实行分线、差别化管理。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提出“兴学转风务严实、固本强局促发展”的工作目标,5篇研讨文章被《国门时报》刊载。对查找出的43条“不严不实”问题,建立了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71条整改措施。开展业务工作质量和专题教育督查,组织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检查,对办公自动化进行升级改造,把报检大厅改造成综合性办事大厅。

    【科技质检建设】

    科研项目和标准制修订的管理  组织完成了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评奖申报工作,完成了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的《羊痘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中蒙边境口岸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入侵途径、防范措施的研究》等2项科技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制和形式审查,其中《羊痘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项目被评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组织完成年度《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研究》《志贺氏菌快速分群方法的研究》《新型不锈钢基质双羟基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等3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审查工作。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组织申报的7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获得批准,同时组织申报了3SN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实验室管理工作  组织全系统12个分支局、直属机构15个实验室完成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统计直报工作。组织系统内实验室参加国家认监委2015年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标准方法验证工作。组织内蒙古局技术中心、保健中心等10家实验室开展了检验检测实验室开放日和座谈活动,并以公众平台、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对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况向社会各界进行了发布。认真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完成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网站普查工作,使内蒙古局门户网站以及5个分支机构的网站通过了网站普查。

    【所属事业单位业务拓展】  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能力范围达20大类,54个产品,2246个检测参数。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可,成为检验检疫系统第十三家、内蒙古地区首家通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机构。通过了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换证和2015年度内蒙古科技厅对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动植物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工作。受控标准和检测方法查新7次,共完成561个受控标准方法的查新和电子版化工作。对89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外部计量检定,对48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内部维护及期间核查工作,新安装调试大型仪器设备15台套。参加完成能力验证11次,15个项目,内部质量控制69次,102个项目,完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承检机构30份样品的盲样考核任务。成功获批由自治区质监局组织的“2015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6项,审定行业标准11项。在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科技厅科研系统申报立项2项;组织撰写并申报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5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共同授予“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文明创建活动】  重新制定了精神文明3年工作规划,提炼出“明善崇检、保疆惠民”的核心价值理念。系统内共有全国文明单位2个,自治区文明单位3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6个,1名同志当选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孝老爱亲模范”,4名同志被人社部、质检总局、自治区评为“责任担当、服务圆梦”先进个人,1人被自治区选拔为“草原儿女赞·尽责圆梦故事会”先进人物。成立摄影家协会,组织机关合唱俱乐部、开辟舞蹈健身活动室,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和全系统“青春飞扬——读书事业人生”演讲比赛。青工委连续3年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献血,开展交通协管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0年捐款捐物,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博爱一日捐”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利用保健中心健康体检的优势,为360位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做好凉城县驻村定点扶贫工作。

    【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3各国家质检总局管理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完成5名处级干部的试用期满考察工作和2名副调研员的任职考核;对全系统提任的25名科级干部进行任职审核、任用或聘任。组织开展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赤峰局长张福中受到人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表彰,分别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李刚等3人受到国家质检总局表彰,被评为质检系统先进个人。根据《质检总局清理规范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实施办法》对兼职(任职)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向总局上报6名需履行备案手续人员报告。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完成2015年招录公务员的面试、体检和政审工作,拟录用35个职位,实际录用24个职位,11个职位未录用到人员,向基层倾斜达97%。完成2016年度公务员的报名审核工作,全系统计划招录38名公务员,向基层倾斜达100%。全年度选送1名厅级干部、8名处级干部、8名科级人员参加总局党校及业务培训;组织全系统人员参加总局网络培训3220人次。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及时调整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评委,向国家质检总局高评委报送10名副高级职称人选,4人获得副高级资格。

    【党风廉政建设】  对全区系统4个单位的主要领导适时组织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适时组织“回头看”,对以前额济纳局、通辽局、呼伦贝尔局、乌兰浩特局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组织开展政府采购专项审计。对已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并公开许可、注册、备案等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许可审批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发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45项。加强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2015年,共计设置有效风险点40个,共对4184个风险信息进行处置分析和处置监督。全面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工作质量大检查。压缩出访计划,压缩三公经费。全年,全区系统取消临时出国境学习考察1批次;三公经费同比减少42万元,下降19%

    (苏庆  任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出入境检验检疫
  •  

    【概况】  2015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2.87万批、80.74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3.9%、货值下降20.5%。检出不合格货物13 720批,货值36 872万美元。其中,出境货物6.17万批、货值21.94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2.5%、货值增长5.8%,其中检出不合格货物1186批,1350万美元;入境货物16.7万批、58.8亿美元,累计同比批次下降4.5%、货值下降27.3%。共检出不合格货物12534批、35 522万美元。卫生检疫出入境人员392.63万人次,同比下降4.1%,发现病例4167例。检疫交通工具:飞机2855架次,同比增长3.7%,火车45.96万节,同比下降13.7%,汽车116.99万辆次,同比下降7.3%,集装箱8.39万标箱,同比下降23%

    【领导调整】  319日,内蒙古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宣布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詹少彤任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检验监管机制改革】  综合运用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推进从微观检管向宏观监管、普通检管向重点监管、项目检验向合格评定的内在转变。探索出口产品“合格假定+问题导向”、进口产品“风险管理+后续监管”的闭环监管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追溯调查、召回、通报、信息发布等后续监管措施的应用。加快关检“三互”“三个一”的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实现“一站式”作业,在公路口岸旅检现场实现了“共享资源、共用设施”。加速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检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建设办事大厅,彻底清理涉企收费项目,窗口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质量安全宏观管理】

    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  促成将口岸检验检疫综合能力建设、进出口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和疫病疫情联防联控等作为“质量兴区”“质量强区”重要考核内容,突出检验检疫工作地位。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与质监局建立“互联互通、共管共治”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促质量提升,共管质量安全。

    出口示范区规范管理  建设以乳制品、螺旋藻、番茄酱、羊绒、稀土产品、硅铁为重点的出口食品、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鄂托克旗国家级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是中国首家国家级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螺旋藻出口基地,螺旋藻行业全国首家省部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林格尔出口乳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国家级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考核。帮助五原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葵花籽质量安全示范区。助推开鲁县红辣椒、突泉县杂粮杂豆等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荐的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维信(内蒙古)针织高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开展对赤峰东黎绒毛制品有限公司、包头市方圆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3家企业创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的申报材料审核工作。启动包头稀土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

    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风险监控  重点加强进口矿产品、儿童用品和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稀土产品和新材料、食品接触材料等敏感商品的监管把关,检出不合格批次、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0倍和27倍。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废物原料、旧机电以及大宗资源性商品的检验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加大进口煤炭质量监管力度,共完成63批次的商品抽查送检任务,检测不合格的商品共计35批,不合格率55.55%

    【卫生检疫】  完成全区15个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督导检查和卫生检疫业务摸底调研,购置50多台套设备配备充实到口岸一线。推进阿尔山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以90.43分通过总局考核验收。加强埃博拉疫情和中东呼吸征疫情防控工作,完成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115人包机的检疫任务。举办两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防控培训和一次口岸传染病监测与防控职业技能竞赛。在满洲里从俄罗斯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手枪和子弹等违禁物品。体检和预防接种朝觐人员356人,检出传染病6例,检出不适合参加朝觐人数5人。1014日,全区赴沙特朝觐人员全部安全返回呼和浩特。建立和完善与俄、蒙共同防控疫情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俄、蒙疫情监控和信息收集,积极探索境外预检模式。

    【医学媒介生物监测】  在各口岸媒介监测工作中,共捕获鼠790只,蚤1742匹,蜱1130匹,蚊76只。捕获“三齿心颅跳鼠”和“五齿心颅跳鼠”两种稀有鼠种。多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蒙古国鼠疫等传染病疫情信息,参加北方五省区传染病联防联控和锡乌张呼延大联合防治鼠疫工作。推进中俄、中蒙鼠传疾病联合监测科研合作,在中方甘其毛都口岸和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设定监测点,开展传染病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等研究和风险分析,抓获6种鼠类156只,蚤395只,蜱46只。与检科院合作的“接壤国家边境蜱媒病生态学及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项目已进入结题阶段。申请课题“中蒙边境医学媒介生物信息系统建设”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媒介监测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基础。

    【动植物检疫】  派出10个团组赴蒙古、俄罗斯进行动植物疫情调研和产地预检。3次向总局报送俄蒙重大动物疫情信息。为4个分支局争取门式消毒设备、大容量高压灭菌器的建设资金。截获进境二类动物疫病91项次;进境植物疫情21722 009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42644次,全国首次截获1种,内蒙古首次截获5种,植物疫情检出率在7个沿边局排名第一。旅邮检截获违禁物品3890批,检出有害生物228批;出口植物源性食品检出不合格2021批,进口植物源性食品检出不合格61批。在“绿蕾”专项行动中,发放相关宣传材料3000份,举办了内蒙古首届大学生国门安全知识竞赛和大学生“暑期生物安全口岸实践行”活动。

    风险监测  开展对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外来杂草、检疫性实蝇、马铃薯甲虫、林木害虫、马铃薯斑马片病等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的监测,完成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共监控样品277份,完成检测项目数5341个。

    日常演练  在满洲里举办全区系统大型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演练;乌兰浩特、额尔古纳、呼伦贝尔、通辽局及呼和浩特机场办事处也根据各自口岸特点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疫情防控的现场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

    风险管理  开展哈萨克斯坦口蹄疫疫情风险分析,起草俄输华葵花籽等6个风险分析报告;组织完成供港澳活牛,出口非食用动物产品、宠物食品、进口木材、出口果蔬、进出口饲料和粮谷等质量分析报告20余份。

    履行主体责任  完成备案出口蔬菜和杂粮种植基地52片,近20万亩;完成各类进出口动植物产品企业的注册登记备案及换证复查考核63家,取消3家,新增11家;按要求加强对注册登记及备案企业的日常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整改建议200余条,强化了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

    【助推农业“走出去”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有25家“走出去”企业,在俄蒙开展种植企业22家,蒙古国合作开展养殖、屠宰加工企业3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员赴境外核查备案油菜籽种植基地24.82万公顷,葵花籽、亚麻籽、荞麦、燕麦种植基地17.01万公顷。支持自治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农业“走出去”和优良种畜引进。引进种羊、种马等约5万头只,引进动物遗传物质近90万支。调研了自治区农业“走出去”现状和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农业政策和检验检疫要求,完成《关于赴俄蒙农业“走出去”情况专题调研报告》等7篇调研报告,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做好赴俄蒙农业“走出去”企业回运农产品工作建议的报告》等建议报告4份,代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草拟文稿5份。在赴俄蒙农业“走出去”企业回运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探索形成“‘走出去’企业备案与境外种植基地疫情调查、种植基地备案核查相结合,试验性进口与口岸落地加工相结合”的进口农产品监管模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尔山3个口岸已成功获批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推动蒙古国饲草实现临时进口。2015年,地方政府在珠恩嘎达布其、额布都格、二连浩特等口岸投资建设的检疫处理设施已基本完工。

    【服务“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 

    加强政策研究工作  《中蒙俄经济走廊之检验检疫发展之战略研究》申请质检总局政研课题项目并获批准立项,同内蒙古大学联合开展了课题研究。118日,通过由中国人民大学、中蒙俄经济走廊智库专家联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政研室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审核组的审核。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2015年度政研课题一等奖。

    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成功召开“中欧班列与检验检疫便利化”推进会,为“苏蒙欧”“渝满欧”“郑蒙欧”等中欧班列量身订制检验检疫直通放行模式,采取内地与口岸互为一二线的新型分线管理模式和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模式,促进经满洲里、二连浩特中欧班列提速、扩量、增效,全年经内蒙古口岸的中欧班列共661列、56 893标箱。率先与呼和浩特、哈尔滨铁路局签订促进中欧班列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保障“中蒙博览会”顺利召开  对包机和专列全部启用双通道人货分离措施,确保人员与参会展品同步过关;对入境展品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专门办理窗口,做到即到即报、即检即放;在展区现场办公,确保“中蒙博览会”成功举办。

    支持中俄蒙在资源领域的战略合作  对进口大宗资源性能源性商品检验放行、预检放行、验证放行、信用放行等多种快速验放模式,提高放行效率,缩短口岸滞留时间,加快通关速度,缓解口岸压力。针对进口木材、煤炭、铜精矿、铁矿石和出口建材、水泥等数量大、检验检疫程序和数据处理复杂等实际,加大信息化手段应用,通过非侵入式查验等科技创新手段提高通关效率。

    推进贸易便利化  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与海关签署《关于推进“三互”深化合作共促外经贸发展合作备忘录》,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实行查验改革,呼和浩特机场快件实现“一站式”作业,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和“单一窗口”建设,“三个一”统一版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协调并参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沿黄河丝绸之路“9+2”、中欧班列沿线检验检疫一体化合作机制,形成“一片一纵一横”的一体化合作格局,实现“通报、通检、通放”,有效提高便利化水平。

    打造推广复制自贸区政策升级版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加快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要求,重点在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二连浩特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呼伦贝尔中蒙俄先导区复制和推广,实行分线、差别化管理。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提出“兴学转风务严实、固本强局促发展”的工作目标,5篇研讨文章被《国门时报》刊载。对查找出的43条“不严不实”问题,建立了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71条整改措施。开展业务工作质量和专题教育督查,组织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检查,对办公自动化进行升级改造,把报检大厅改造成综合性办事大厅。

    【科技质检建设】

    科研项目和标准制修订的管理  组织完成了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评奖申报工作,完成了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的《羊痘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中蒙边境口岸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入侵途径、防范措施的研究》等2项科技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制和形式审查,其中《羊痘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项目被评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组织完成年度《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研究》《志贺氏菌快速分群方法的研究》《新型不锈钢基质双羟基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等3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审查工作。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组织申报的7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获得批准,同时组织申报了3SN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实验室管理工作  组织全系统12个分支局、直属机构15个实验室完成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统计直报工作。组织系统内实验室参加国家认监委2015年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标准方法验证工作。组织内蒙古局技术中心、保健中心等10家实验室开展了检验检测实验室开放日和座谈活动,并以公众平台、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对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况向社会各界进行了发布。认真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完成内蒙古检验检疫系统网站普查工作,使内蒙古局门户网站以及5个分支机构的网站通过了网站普查。

    【所属事业单位业务拓展】  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能力范围达20大类,54个产品,2246个检测参数。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可,成为检验检疫系统第十三家、内蒙古地区首家通过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机构。通过了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换证和2015年度内蒙古科技厅对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动植物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工作。受控标准和检测方法查新7次,共完成561个受控标准方法的查新和电子版化工作。对89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外部计量检定,对48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内部维护及期间核查工作,新安装调试大型仪器设备15台套。参加完成能力验证11次,15个项目,内部质量控制69次,102个项目,完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承检机构30份样品的盲样考核任务。成功获批由自治区质监局组织的“2015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6项,审定行业标准11项。在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科技厅科研系统申报立项2项;组织撰写并申报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5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共同授予“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文明创建活动】  重新制定了精神文明3年工作规划,提炼出“明善崇检、保疆惠民”的核心价值理念。系统内共有全国文明单位2个,自治区文明单位3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6个,1名同志当选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孝老爱亲模范”,4名同志被人社部、质检总局、自治区评为“责任担当、服务圆梦”先进个人,1人被自治区选拔为“草原儿女赞·尽责圆梦故事会”先进人物。成立摄影家协会,组织机关合唱俱乐部、开辟舞蹈健身活动室,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和全系统“青春飞扬——读书事业人生”演讲比赛。青工委连续3年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献血,开展交通协管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0年捐款捐物,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博爱一日捐”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利用保健中心健康体检的优势,为360位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做好凉城县驻村定点扶贫工作。

    【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3各国家质检总局管理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完成5名处级干部的试用期满考察工作和2名副调研员的任职考核;对全系统提任的25名科级干部进行任职审核、任用或聘任。组织开展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赤峰局长张福中受到人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表彰,分别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李刚等3人受到国家质检总局表彰,被评为质检系统先进个人。根据《质检总局清理规范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实施办法》对兼职(任职)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向总局上报6名需履行备案手续人员报告。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完成2015年招录公务员的面试、体检和政审工作,拟录用35个职位,实际录用24个职位,11个职位未录用到人员,向基层倾斜达97%。完成2016年度公务员的报名审核工作,全系统计划招录38名公务员,向基层倾斜达100%。全年度选送1名厅级干部、8名处级干部、8名科级人员参加总局党校及业务培训;组织全系统人员参加总局网络培训3220人次。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及时调整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评委,向国家质检总局高评委报送10名副高级职称人选,4人获得副高级资格。

    【党风廉政建设】  对全区系统4个单位的主要领导适时组织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适时组织“回头看”,对以前额济纳局、通辽局、呼伦贝尔局、乌兰浩特局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组织开展政府采购专项审计。对已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并公开许可、注册、备案等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许可审批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发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45项。加强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2015年,共计设置有效风险点40个,共对4184个风险信息进行处置分析和处置监督。全面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工作质量大检查。压缩出访计划,压缩三公经费。全年,全区系统取消临时出国境学习考察1批次;三公经费同比减少42万元,下降19%

    (苏庆  任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