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刘惠

     
     

    人大常委会主任:

    武志强

     
     

    区长:

    张锐

     
     

    政协主席:

    郭双福

     
     

    武装部长:

    郝占成

     
     

    政委:

    高小更(4月离任)

    张忠仁(4月任职)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分水岭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面与赛罕区接壤,西面与回民区毗邻。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农区、山区面积为645平方公里。新城区总人口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是一个由汉、满、蒙古、回等33个民族组成的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设24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区内驻有自治区人大、政协和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及自治区和呼市部分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建有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影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等重要公共设施。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呼和浩特长途客运站、铁路客运站和铁路东客站及众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机构都坐落在新城区,是自治区、呼市的交通枢纽和邮电、通讯、金融中心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 857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 310元,比上年增长12.1%  

    【生态绿化】实施大青山前坡绿化工程,投资16亿元,落实绿化用地7.2万亩,建成4万亩生态景观林、哈拉沁生态保护区和万亩草场观光体验区,栽植树木500余万株(丛)。实施碳汇造林和森林植被恢复1.2万亩,完成森林抚育5 000亩。G6高速公路两侧和“四个千亩园”等新增绿化用地任务过半。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和自治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  

    【休闲观光项目】5 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创建为自治区第六批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投资4.5亿元,建成智能联栋温室7.8万平方米,农业科技博览园主体完工,昕远、金茂等7个农业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 800万元的自治区首条1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全线贯通,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草原旅游小镇、新城牧歌和圣水古城等项目进展顺利。  

    【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保合少镇总体规划和红山口等8个村域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用地指标1 800亩,复垦工矿废弃地455亩,实施恼包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700亩,保证了村庄改造和重点项目用地。恼包等4个村庄改造工程建设,其中水磨村完成工程量的80%,乌兰不浪村建成新居66栋,成功迎接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和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争取资金5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3项。开展“两违”打击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高新技术产业】鸿盛园区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中国联通西北(呼和浩特)基地一期工程部分项目完工,开始招商。银宏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主体完工,建成中英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金三角塑料光纤等项目投产运营。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平台等项目顺利推进。自治区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挂牌成立,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引进13家产学研机构和3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储备创业项目354个。  

    【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9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6%。编制《新城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电子信息商务区等7个区块列入呼和浩特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体布局,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服务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太平财险和渤海银行顺利入驻。恼包货运仓储等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大青山生态旅游区成功列入国家“十二五”旅游项目储备库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库,旅游业实现收入12.6亿元,接待游客340万人(次)。  

    【城市建设】95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90亿元。编制北部边缘区域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6处村民回迁房征地和项目规划,出台《城中村产业用房指导意见》。毫沁营等3个城中村完成拆迁12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房29万平方米。建立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拆迁改造责任制,内三建棚户区等10余个“项目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拆迁19万平方米。公租房一期3 168套基本完工,二期2 980套主体封顶。投资1.4亿元,综合改造老旧小区80个,其中团结小区已完成一、二期工程,供水、热力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高品位推进滨河文化创意公园建设,建成白鹿花园等8个主题公园和水景广场等8处景观,完成沿河绿化100万平方米,以东河为轴的景观走廊初步显现,带动周边土地增值。完成小哈拉沁河道改造工程总量的80%。投资2 300余万元,改造迎新中路等9条小街巷。配合市政局建成科尔沁北路等31条市政道路。  

    【科技教育】投入资金1 100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7项,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5项。第9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普示范区考核验收。投资1.2亿元,完成东河学校教学楼及配套设施主体建设。投资6 400万元,新建重建4所幼儿园,其中蒙古族幼儿园已完工。投资2 400万元的实验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投资4 760万元,实施苏虎街实验小学等1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招聘教师160名,培训校长教师1万余人(次)。聘用安保人员88名,校园安全得到加强。  

    【文化】成立呼和浩特满族文化促进会。投资500万元,完成13个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8个文化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建设,为1万户农民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举办“青山圣水·活力新城”旅游文化节、“欢乐新农村”文艺巡演等品牌活动10余项。编纂呼和浩特市首本《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卫生】建成奎素等4个村卫生室,启用成吉思汗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卫生技术人员40名。率先在全市推广疫苗冷链运转无缝对接。加强医疗市场整治,医疗行为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人口出生率为9.16‰。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加强。  

    【社会服务与管理】投资6 063万元,实施智慧新城“1311”工程,融合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指挥平台,构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3456”工作体系,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5 000余件。承办全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会。新改(扩)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13处。完成呼哈路5 000平方米精品示范社区功能布局设计。锡林北路街道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军区社区等3个社区获全国社区服务优秀项目奖。投资320万元,改扩建社区(村)残疾人康复中心8个,西落凤社区“温馨家园”被评为自治区自强健身示范点。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  

    【卫生】城镇新增就业7 7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 56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3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 887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出台《大青山前坡农民就业指导意见》。审核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35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3.9万人。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补贴标准提高,发放医疗、教育等各类救助资金5 300余万元。发放各类支农惠农补贴600余万元。对大青山前坡生活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类救助物资价值120万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刘惠

     
     

    人大常委会主任:

    武志强

     
     

    区长:

    张锐

     
     

    政协主席:

    郭双福

     
     

    武装部长:

    郝占成

     
     

    政委:

    高小更(4月离任)

    张忠仁(4月任职)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分水岭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面与赛罕区接壤,西面与回民区毗邻。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农区、山区面积为645平方公里。新城区总人口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是一个由汉、满、蒙古、回等33个民族组成的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设24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区内驻有自治区人大、政协和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及自治区和呼市部分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建有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影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等重要公共设施。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呼和浩特长途客运站、铁路客运站和铁路东客站及众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机构都坐落在新城区,是自治区、呼市的交通枢纽和邮电、通讯、金融中心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 857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 310元,比上年增长12.1%  

    【生态绿化】实施大青山前坡绿化工程,投资16亿元,落实绿化用地7.2万亩,建成4万亩生态景观林、哈拉沁生态保护区和万亩草场观光体验区,栽植树木500余万株(丛)。实施碳汇造林和森林植被恢复1.2万亩,完成森林抚育5 000亩。G6高速公路两侧和“四个千亩园”等新增绿化用地任务过半。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和自治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  

    【休闲观光项目】5 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创建为自治区第六批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投资4.5亿元,建成智能联栋温室7.8万平方米,农业科技博览园主体完工,昕远、金茂等7个农业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 800万元的自治区首条1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全线贯通,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草原旅游小镇、新城牧歌和圣水古城等项目进展顺利。  

    【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保合少镇总体规划和红山口等8个村域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用地指标1 800亩,复垦工矿废弃地455亩,实施恼包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700亩,保证了村庄改造和重点项目用地。恼包等4个村庄改造工程建设,其中水磨村完成工程量的80%,乌兰不浪村建成新居66栋,成功迎接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和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争取资金5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3项。开展“两违”打击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高新技术产业】鸿盛园区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中国联通西北(呼和浩特)基地一期工程部分项目完工,开始招商。银宏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主体完工,建成中英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金三角塑料光纤等项目投产运营。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平台等项目顺利推进。自治区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挂牌成立,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引进13家产学研机构和3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储备创业项目354个。  

    【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9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6%。编制《新城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电子信息商务区等7个区块列入呼和浩特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体布局,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服务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太平财险和渤海银行顺利入驻。恼包货运仓储等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大青山生态旅游区成功列入国家“十二五”旅游项目储备库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库,旅游业实现收入12.6亿元,接待游客340万人(次)。  

    【城市建设】95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90亿元。编制北部边缘区域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6处村民回迁房征地和项目规划,出台《城中村产业用房指导意见》。毫沁营等3个城中村完成拆迁12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房29万平方米。建立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拆迁改造责任制,内三建棚户区等10余个“项目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拆迁19万平方米。公租房一期3 168套基本完工,二期2 980套主体封顶。投资1.4亿元,综合改造老旧小区80个,其中团结小区已完成一、二期工程,供水、热力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高品位推进滨河文化创意公园建设,建成白鹿花园等8个主题公园和水景广场等8处景观,完成沿河绿化100万平方米,以东河为轴的景观走廊初步显现,带动周边土地增值。完成小哈拉沁河道改造工程总量的80%。投资2 300余万元,改造迎新中路等9条小街巷。配合市政局建成科尔沁北路等31条市政道路。  

    【科技教育】投入资金1 100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7项,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5项。第9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普示范区考核验收。投资1.2亿元,完成东河学校教学楼及配套设施主体建设。投资6 400万元,新建重建4所幼儿园,其中蒙古族幼儿园已完工。投资2 400万元的实验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投资4 760万元,实施苏虎街实验小学等1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招聘教师160名,培训校长教师1万余人(次)。聘用安保人员88名,校园安全得到加强。  

    【文化】成立呼和浩特满族文化促进会。投资500万元,完成13个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8个文化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建设,为1万户农民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举办“青山圣水·活力新城”旅游文化节、“欢乐新农村”文艺巡演等品牌活动10余项。编纂呼和浩特市首本《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卫生】建成奎素等4个村卫生室,启用成吉思汗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卫生技术人员40名。率先在全市推广疫苗冷链运转无缝对接。加强医疗市场整治,医疗行为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人口出生率为9.16‰。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加强。  

    【社会服务与管理】投资6 063万元,实施智慧新城“1311”工程,融合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指挥平台,构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3456”工作体系,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5 000余件。承办全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会。新改(扩)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13处。完成呼哈路5 000平方米精品示范社区功能布局设计。锡林北路街道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军区社区等3个社区获全国社区服务优秀项目奖。投资320万元,改扩建社区(村)残疾人康复中心8个,西落凤社区“温馨家园”被评为自治区自强健身示范点。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  

    【卫生】城镇新增就业7 7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 56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3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 887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出台《大青山前坡农民就业指导意见》。审核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35万元。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3.9万人。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补贴标准提高,发放医疗、教育等各类救助资金5 300余万元。发放各类支农惠农补贴600余万元。对大青山前坡生活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类救助物资价值120万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