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党组书记 厅长:

    郭健(蒙古族)

         
     

    副厅长:

    赵存才(6月任巡视员)

    云忠义(蒙古族 5月任巡视员)

    翟琇

    布仁(蒙古族)

       

    王国林(12月任职)

    云挨厚(蒙古族)

    牧远(蒙古族)

     
     

    纪检组长:

    梁永宁 

         
     

    总畜牧师:

    靳延平

         
     

    总农艺师:

    高常胜(蒙古族)

         
     

    副厅长:

    贾跃峰(7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42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规划处(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奶业管理办公室)、草原处(草原防火办公室)、饲料处、防疫监督处、医政药政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渔政局)、乡镇企业局、农牧业产业化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等22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30个。  

    2013年,全区农牧业经济在连续多年的高基数上实现了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畜牧业发展实现“九连稳”、农牧民收入实现“十连快”。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 596元,比上年增加985元,增长12.9%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21.12万公顷,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1.73万公顷,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2 773万吨,增长9.7%,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单产329.1公斤/亩,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新高。油料产量158.14万吨,增长9%;甜菜产量181.36万吨,增长8%;蔬菜产量1 421.07万吨,下降3.7%;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94.77万吨,增长4%  

    【畜牧业发展】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 819万头(只),增长556.74万头(只),同比增长4.9%;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 718.69万头(只),比重为90.6%。全年肉类总产量244.96万吨,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73.4万吨,下降0.8%;牛肉产量51.8万吨,增长1.2%;羊肉产量88.8万吨,增长0.2%。牛奶产量767.3万吨,下降15.7%;禽蛋产量55.09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14.13万吨,增长7.4%,山羊绒产量7 901吨,增长3.4%。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  

    【农牧业经营方式与体制创新】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70%;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牧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生态家庭牧场已达3万多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2.9%52.9%39.6%55.9%73.6%93.5%。各类农牧民合作社达到3.3万家,增长49%,其中300家被认定为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社达到609家。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全区耕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8 381万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为2 060万亩、草牧场流转面积为6 321万亩,分别增长23%11%。发展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 151多家,从业人员超过6.2万人,其中农牧民5.2万人。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示范点10个;自治区级示范旗县8个,示范点37个,其中赤峰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乌珠穆沁旗草原、乌拉盖九曲湾草原、巴彦高勒苏木向日葵园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 981家,比上年增加132家;实现销售收入3 455.6亿元,增长14.5%;实现增加值1 032.9亿元,增长13.7%;实现利润总额237.7亿元,增长12.8%;实际上缴税金92.8亿元,增长14.2%。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全区交易额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流通企业达到598家,实现交易额837.5亿元。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97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3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56家,比上年增加153家。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达到9家。68家龙头企业的84个产品被认定为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全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增3家,达到6家。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农牧户数达到213万户,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收入3 73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农牧业科技】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达506.5万亩,带动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面积达5 39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8 548万亩,基本覆盖所有粮食作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4 021万亩;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 900万亩,绿色防控1 9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1 326万亩,较上年增加270万亩;地膜覆盖推广面积达2 732万亩,增加121万亩;特别是全膜覆盖面积达到120万亩,较上年翻了一番。“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实施地区,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均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西门塔尔肉牛冷配与本交后代比较,胴体重增加36.74公斤。规模养殖场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达到7吨以上。农牧业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9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40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2个,认定品种21个。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3.85万人,农牧民培训426.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45万份(册)。全年新建户用沼气1.8万户;建成乡村服务网点400个。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全区农牧业科技资源,建设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羊、奶牛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动植物防疫】2013年,全区累计免疫口蹄疫16 963.47万头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13 163.48万羽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 266万口次,猪瘟1 287.53万口次,鸡新城疫11 520.48万羽次,牛羊布病6 077.19万头只次(其中牛517.12万头次,羊5 560.07万只次),血清学样品监测460.1万头(羽)份,病原学样品监测5.9万头份,对398.72万头(只、羽)次动物开展了14种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年产地检疫动物3 541万头只,开展面达96%,同比增加2.4%,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1 569头只。屠宰检疫动物3 695.2万头只,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43 551头只,部分屠宰场装配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了过程监督、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8 462个场所实行网络化管理,6 964个场所完成了风险评估,高风险场所逐渐减少。布病疫情继续下降,畜间阳性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75%;疫点数连续3年下降,降幅达65.1%;畜人感染率连续3年下降,降幅达58%  

    全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21 068.47万亩次,防治20 319.12万亩次。其中,病虫害累计发生13 523.01万亩次,防治13 572.63万亩次;农田杂草重发生面积6 479.24万亩次,防治5 919.36万亩次;农区鼠害发生1 066万亩,涉及农户150万户,完成农田大面积灭鼠1 093万亩,农户灭鼠123.6万户,防治总体效果达85%以上。发布虫情信息1 600多期次,制作可视化预报专题片33期,播放120多次,发布手机信息近40万条,网络会商40多次,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共上报蝗虫、草地螟、玉米螟、马铃薯周报共计2 902期,通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上报周报 77 期。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地产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12个盟市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具有独立法人的安全中心、90%以上的旗县建立了专兼职监管机构、731个苏木乡镇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通过项目验收的检测机构有23个、通过“双认证”的机构有7个、专兼职工作人员达3 100多名,基本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四级监管体系。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旗县(区)16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7个,规模达到1 545.2万亩,辐射带动300多个乡镇(苏木)。有效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37个,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 602个;全区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50家,产品388个;有机企业48家,产品270多个; 45价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证书。监督抽检兽药产品1 653批次,其中合格1 494批次,合格率90.4%,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完成1 392批次兽药和违禁药物残留检测,完成全年任务的110.5%,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区草原建设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在5 000万亩以上,达到5 453.6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350.14万亩,一年生牧草1 976.84万亩,饲用灌木681.55万亩,飞播牧草21.1万亩,草地改良681.55万亩,草原围栏1 720.77万亩。生产牧草种子7 214.8吨,青贮贮量达259.3亿公斤。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深入落实  全区10.13亿亩草场纳入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范围内,其中4.48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政策,5.65亿亩草原落实了草畜平衡制度,基本实现了可利用草原的全覆盖;48万户牧民享受到了每年800元的牧民生产性补助;每年4.52亿元的牧草良种补贴规模,丰富了饲草料来源。全区已有146万户、530余万农牧民从草原补奖新政中受益,在全国13个省区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工作中,内蒙古再次获得了第一名。  

    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完成退牧还草各项工程建设1 98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26个旗(县、市)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建成具备全程机械化和节水保灌能力的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15.27万亩。  

    草原鼠虫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7 522.6,严重危害面积3 479.1万亩;草原虫害危害面积9 155.24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 070.7万亩。共防治鼠害1 655.96万亩,虫害2 284.57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  

    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稳步推进  牧区共划定基本草原8.4亿亩,涉及37个旗县,占全区落实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面积的76.36%  

    完善和推进草原承包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亿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权面积10.46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亿亩,承包到联户1.6亿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 481 521份,涉及农牧民1 926 822户。  

    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草原违法案件发案总数17 067起,破坏草原面积2.88万亩,立案16 899起,立案率为99.0%,结案16 833起,结案率为99.6%。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总数689起,破坏草原面积2.46万亩。  

    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进一步规范  对于草原征占用上报材料严格把关,特别是对农牧民补偿以及征用使用草原的可行性报告严格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现场勘验工作。全年共办理征用草原审核22起,涉及草原面积273.5993公顷。  

    草原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采用遥感手段,结合大量的地面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区草原资源数据库,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系列基础图件、资料、统计汇总数据,积累了详实的草地资源数据资料,适时更新了自治区草原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了生物量估算精度(达到85%以上),创建草原生物量估算模型、开发了草原资源调查汇总平台软件,进一步提高了自治区草原生态监测能力。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全区共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79.32亿元。其中:良种补贴资金84 615万元;落实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100.2万亩,补贴资金10 020万元,较上年增加5 60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9.5亿元、畜牧业各种直接补贴2.7亿元,并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给了农牧民,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全区签单承保面积8 596.43万亩,占应参保面积的92%,增加596.94万亩,增长7.46%;签单保费19.52亿元,增加1.38亿元,增长7.79%;参保农户达到250.52万户,占应参保农户78%  

    【农牧业机械化】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 430.5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4.6%;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05.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2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58.9%;全区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1.9%81.8%49%,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全年落实党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248亿元,补贴机具8.05万台套,近5.96万户农牧民受益。  

    扎实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  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 805万亩,实施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机械深松整地1 809万亩,占适宜深松面积的31.8%,稳步推进三年一轮深松目标。  

    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全区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 230个;农机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大户总数达到1.4万户;农机社会化服务比重达到26.7%。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达到655个,示范园区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基地规模达到620.6万亩。  

    农机质量及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持续稳定。全区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分别为75.12%70.79%82.21%  

    开展农机教育培训  全年落实农机教育培训14.7万人次,高出目标数4.7%。开展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655人。  

    【渔业经济】2013年,全区水产品产量14.1万吨,同比增长7.4%。渔业产值18.98万元,同比增长10.6%,渔民人均收入10 204元,同比增长12.3%。全区新建池塘1.4万亩,改造池塘1.3万亩,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8 000多吨;开展放流活动50余次,累计放流各类经济鱼类苗种3.9亿尾;完成第五批5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复查工作,有17个养殖单位被评为农业部第八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农垦经济】全区农垦系统生产总值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13.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8亿元、49.9亿元、25.3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垦区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345.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45.9万头(匹),小畜存栏299.9万只。肉类产量7.9万吨,禽蛋产量5 810吨,鲜奶产量40.6万吨。全年粮食总产37.5亿斤,比上年增产1.3亿斤,增长3.5%;油料总产5.1亿斤。2013年自治区下达垦区危房改造任务20 904户,开工建设20 804户,竣工18 867户,完成投资9.9亿元。农牧场人均纯收入达到10 530元,增长12.3%。职工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垦区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发展。  

    【饲料工业】全区饲料生产企业492家,饲料总产量295万吨,同比下降5.74%2013年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68%2013年,完成3 745批次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的计划任务,总体合格率达到95.1%,较上年提高0.3%。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88.1%、饲料中违禁添加物监测合格率99.41%、饲料和蛋白饲料原料中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养殖场(户)“瘦肉精”专项监测合格率100%。通过审核并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75个,其中:配合、浓缩、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47个,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21个,添加剂、混合型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共7个。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8 743个,抽检样品87 114个,均未检查出“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组织上报了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秸秆养畜专项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2 675.2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投资1 260万元。  

    【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协助厅党组织了15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在全系统范围内举办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答题、“最美农技推广人”征文活动等。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重新修订《农牧业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农牧业厅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农牧业厅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先后组织专家讲座7次,专题解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集中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集中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征集“廉政格言”。扎实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帮扶项目18个,资金到位12 576.1万元;安排帮扶项目2个,落实帮扶资金70万元。组织干部职工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募捐8万多元,向遭受雪灾的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地捐献衣物900多件,列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一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党组书记 厅长:

    郭健(蒙古族)

         
     

    副厅长:

    赵存才(6月任巡视员)

    云忠义(蒙古族 5月任巡视员)

    翟琇

    布仁(蒙古族)

       

    王国林(12月任职)

    云挨厚(蒙古族)

    牧远(蒙古族)

     
     

    纪检组长:

    梁永宁 

         
     

    总畜牧师:

    靳延平

         
     

    总农艺师:

    高常胜(蒙古族)

         
     

    副厅长:

    贾跃峰(7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42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规划处(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奶业管理办公室)、草原处(草原防火办公室)、饲料处、防疫监督处、医政药政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渔政局)、乡镇企业局、农牧业产业化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等22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30个。  

    2013年,全区农牧业经济在连续多年的高基数上实现了新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畜牧业发展实现“九连稳”、农牧民收入实现“十连快”。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 596元,比上年增加985元,增长12.9%  

    【粮食生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21.12万公顷,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1.73万公顷,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2 773万吨,增长9.7%,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单产329.1公斤/亩,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新高。油料产量158.14万吨,增长9%;甜菜产量181.36万吨,增长8%;蔬菜产量1 421.07万吨,下降3.7%;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94.77万吨,增长4%  

    【畜牧业发展】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 819万头(只),增长556.74万头(只),同比增长4.9%;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 718.69万头(只),比重为90.6%。全年肉类总产量244.96万吨,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73.4万吨,下降0.8%;牛肉产量51.8万吨,增长1.2%;羊肉产量88.8万吨,增长0.2%。牛奶产量767.3万吨,下降15.7%;禽蛋产量55.09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14.13万吨,增长7.4%,山羊绒产量7 901吨,增长3.4%。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成为我国北疆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  

    【农牧业经营方式与体制创新】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70%;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牧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生态家庭牧场已达3万多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2.9%52.9%39.6%55.9%73.6%93.5%。各类农牧民合作社达到3.3万家,增长49%,其中300家被认定为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社达到609家。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全区耕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8 381万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为2 060万亩、草牧场流转面积为6 321万亩,分别增长23%11%。发展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 151多家,从业人员超过6.2万人,其中农牧民5.2万人。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示范点10个;自治区级示范旗县8个,示范点37个,其中赤峰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乌珠穆沁旗草原、乌拉盖九曲湾草原、巴彦高勒苏木向日葵园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 981家,比上年增加132家;实现销售收入3 455.6亿元,增长14.5%;实现增加值1 032.9亿元,增长13.7%;实现利润总额237.7亿元,增长12.8%;实际上缴税金92.8亿元,增长14.2%。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全区交易额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流通企业达到598家,实现交易额837.5亿元。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97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3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56家,比上年增加153家。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达到9家。68家龙头企业的84个产品被认定为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全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增3家,达到6家。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农牧户数达到213万户,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收入3 73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农牧业科技】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达506.5万亩,带动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面积达5 39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8 548万亩,基本覆盖所有粮食作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4 021万亩;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 900万亩,绿色防控1 9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1 326万亩,较上年增加270万亩;地膜覆盖推广面积达2 732万亩,增加121万亩;特别是全膜覆盖面积达到120万亩,较上年翻了一番。“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实施地区,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均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西门塔尔肉牛冷配与本交后代比较,胴体重增加36.74公斤。规模养殖场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达到7吨以上。农牧业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9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40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2个,认定品种21个。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3.85万人,农牧民培训426.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45万份(册)。全年新建户用沼气1.8万户;建成乡村服务网点400个。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全区农牧业科技资源,建设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羊、奶牛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动植物防疫】2013年,全区累计免疫口蹄疫16 963.47万头只次,高致病性禽流感13 163.48万羽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 266万口次,猪瘟1 287.53万口次,鸡新城疫11 520.48万羽次,牛羊布病6 077.19万头只次(其中牛517.12万头次,羊5 560.07万只次),血清学样品监测460.1万头(羽)份,病原学样品监测5.9万头份,对398.72万头(只、羽)次动物开展了14种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年产地检疫动物3 541万头只,开展面达96%,同比增加2.4%,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1 569头只。屠宰检疫动物3 695.2万头只,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43 551头只,部分屠宰场装配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了过程监督、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8 462个场所实行网络化管理,6 964个场所完成了风险评估,高风险场所逐渐减少。布病疫情继续下降,畜间阳性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75%;疫点数连续3年下降,降幅达65.1%;畜人感染率连续3年下降,降幅达58%  

    全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21 068.47万亩次,防治20 319.12万亩次。其中,病虫害累计发生13 523.01万亩次,防治13 572.63万亩次;农田杂草重发生面积6 479.24万亩次,防治5 919.36万亩次;农区鼠害发生1 066万亩,涉及农户150万户,完成农田大面积灭鼠1 093万亩,农户灭鼠123.6万户,防治总体效果达85%以上。发布虫情信息1 600多期次,制作可视化预报专题片33期,播放120多次,发布手机信息近40万条,网络会商40多次,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共上报蝗虫、草地螟、玉米螟、马铃薯周报共计2 902期,通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上报周报 77 期。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2013年,地产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12个盟市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具有独立法人的安全中心、90%以上的旗县建立了专兼职监管机构、731个苏木乡镇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通过项目验收的检测机构有23个、通过“双认证”的机构有7个、专兼职工作人员达3 100多名,基本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四级监管体系。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旗县(区)16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7个,规模达到1 545.2万亩,辐射带动300多个乡镇(苏木)。有效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37个,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 602个;全区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50家,产品388个;有机企业48家,产品270多个; 45价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证书。监督抽检兽药产品1 653批次,其中合格1 494批次,合格率90.4%,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完成1 392批次兽药和违禁药物残留检测,完成全年任务的110.5%,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区草原建设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在5 000万亩以上,达到5 453.6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350.14万亩,一年生牧草1 976.84万亩,饲用灌木681.55万亩,飞播牧草21.1万亩,草地改良681.55万亩,草原围栏1 720.77万亩。生产牧草种子7 214.8吨,青贮贮量达259.3亿公斤。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深入落实  全区10.13亿亩草场纳入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范围内,其中4.48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政策,5.65亿亩草原落实了草畜平衡制度,基本实现了可利用草原的全覆盖;48万户牧民享受到了每年800元的牧民生产性补助;每年4.52亿元的牧草良种补贴规模,丰富了饲草料来源。全区已有146万户、530余万农牧民从草原补奖新政中受益,在全国13个省区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工作中,内蒙古再次获得了第一名。  

    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完成退牧还草各项工程建设1 98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26个旗(县、市)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建成具备全程机械化和节水保灌能力的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15.27万亩。  

    草原鼠虫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7 522.6,严重危害面积3 479.1万亩;草原虫害危害面积9 155.24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 070.7万亩。共防治鼠害1 655.96万亩,虫害2 284.57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  

    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稳步推进  牧区共划定基本草原8.4亿亩,涉及37个旗县,占全区落实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面积的76.36%  

    完善和推进草原承包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亿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权面积10.46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亿亩,承包到联户1.6亿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 481 521份,涉及农牧民1 926 822户。  

    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草原违法案件发案总数17 067起,破坏草原面积2.88万亩,立案16 899起,立案率为99.0%,结案16 833起,结案率为99.6%。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总数689起,破坏草原面积2.46万亩。  

    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进一步规范  对于草原征占用上报材料严格把关,特别是对农牧民补偿以及征用使用草原的可行性报告严格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现场勘验工作。全年共办理征用草原审核22起,涉及草原面积273.5993公顷。  

    草原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采用遥感手段,结合大量的地面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区草原资源数据库,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系列基础图件、资料、统计汇总数据,积累了详实的草地资源数据资料,适时更新了自治区草原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了生物量估算精度(达到85%以上),创建草原生物量估算模型、开发了草原资源调查汇总平台软件,进一步提高了自治区草原生态监测能力。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全区共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79.32亿元。其中:良种补贴资金84 615万元;落实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100.2万亩,补贴资金10 020万元,较上年增加5 60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9.5亿元、畜牧业各种直接补贴2.7亿元,并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给了农牧民,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全区签单承保面积8 596.43万亩,占应参保面积的92%,增加596.94万亩,增长7.46%;签单保费19.52亿元,增加1.38亿元,增长7.79%;参保农户达到250.52万户,占应参保农户78%  

    【农牧业机械化】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 430.5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4.6%;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05.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2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58.9%;全区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1.9%81.8%49%,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全年落实党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248亿元,补贴机具8.05万台套,近5.96万户农牧民受益。  

    扎实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  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 805万亩,实施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机械深松整地1 809万亩,占适宜深松面积的31.8%,稳步推进三年一轮深松目标。  

    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全区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 230个;农机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大户总数达到1.4万户;农机社会化服务比重达到26.7%。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达到655个,示范园区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基地规模达到620.6万亩。  

    农机质量及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持续稳定。全区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分别为75.12%70.79%82.21%  

    开展农机教育培训  全年落实农机教育培训14.7万人次,高出目标数4.7%。开展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655人。  

    【渔业经济】2013年,全区水产品产量14.1万吨,同比增长7.4%。渔业产值18.98万元,同比增长10.6%,渔民人均收入10 204元,同比增长12.3%。全区新建池塘1.4万亩,改造池塘1.3万亩,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8 000多吨;开展放流活动50余次,累计放流各类经济鱼类苗种3.9亿尾;完成第五批5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复查工作,有17个养殖单位被评为农业部第八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农垦经济】全区农垦系统生产总值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13.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8亿元、49.9亿元、25.3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垦区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345.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45.9万头(匹),小畜存栏299.9万只。肉类产量7.9万吨,禽蛋产量5 810吨,鲜奶产量40.6万吨。全年粮食总产37.5亿斤,比上年增产1.3亿斤,增长3.5%;油料总产5.1亿斤。2013年自治区下达垦区危房改造任务20 904户,开工建设20 804户,竣工18 867户,完成投资9.9亿元。农牧场人均纯收入达到10 530元,增长12.3%。职工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垦区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发展。  

    【饲料工业】全区饲料生产企业492家,饲料总产量295万吨,同比下降5.74%2013年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68%2013年,完成3 745批次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的计划任务,总体合格率达到95.1%,较上年提高0.3%。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88.1%、饲料中违禁添加物监测合格率99.41%、饲料和蛋白饲料原料中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养殖场(户)“瘦肉精”专项监测合格率100%。通过审核并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75个,其中:配合、浓缩、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47个,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21个,添加剂、混合型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共7个。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8 743个,抽检样品87 114个,均未检查出“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组织上报了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秸秆养畜专项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2 675.2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投资1 260万元。  

    【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协助厅党组织了15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在全系统范围内举办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答题、“最美农技推广人”征文活动等。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重新修订《农牧业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农牧业厅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农牧业厅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先后组织专家讲座7次,专题解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集中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集中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征集“廉政格言”。扎实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帮扶项目18个,资金到位12 576.1万元;安排帮扶项目2个,落实帮扶资金70万元。组织干部职工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募捐8万多元,向遭受雪灾的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地捐献衣物900多件,列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一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