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卷

  • 包头市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南濒黄河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隔河相望,西及西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比邻,北部与蒙古国东戈壁省哈登宝力格县接壤,国境线长88.6千米,总面积27768平方千米。2021年,全市平均气温8.4℃年降水总量240.4毫米年日照时数2978.9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8%。市辖9个旗县区,1个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7万人乡村人口3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6.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9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07.4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5%、47.7%和48.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7.6%和40.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331元比上年增长8.2%。

    【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9月27日—29日,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孟凡利代表中共包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包头市委员会。中共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孟凡利当选为市委书记,张锐、王征宇当选为市委副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选派千余名医护卫生人员、公安干警驰援呼和浩特市、额济纳旗和满洲里市,承接旅游专列乘员695名和大巴转运额济纳旗滞留旅客2632名来包头市集中健康监测,受到国务院、自治区充分肯定。

    【农牧业】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9万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2.3%。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58.7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万公顷。年末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65家,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39家、市级171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上年增长21.2%。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23.3%;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重工业比上年增长14.3%采矿业比上年增长3.0%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6%;钢铁、铝业、装备制造业、稀土及电力五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0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6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6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利润总额3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减少1.2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8.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9%,比上年末下降2.4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9户。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6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0%;房屋竣工面积19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3%。

    【交通  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12757.2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公路客运量293.3万人,比上年增长58.1%。民航空运客运吞吐量13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民航货邮总量2927吨比上年下降28.8%。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8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0%。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业务总量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3040.7万件,比上年增长27.0%;快递业务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6.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8.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5.5%,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4.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2.5亿元,比上年下降20.1%。其中住宅投资166.3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311.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2%商品房销售额202.3亿元比上年下降27.9%。

    【国内外贸易】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出口总额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7%;进口总额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7%。按照商务部统计口径,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9倍。

    【城市建设】  2021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95项,新增道路面积70.9万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6.6%;组织实施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7%;改造老旧小区209个、面积569.7万平方米,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至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68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40千米,公路网密度34.9千米/百平方千米。

    【资源环境】  2021年总用水量10.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其中生活用水量1.3亿立方米,增长2.3%;工业用水量2.8亿立方米,下降1.8%;农业用水量5.9亿立方米,增长1.4%;生态环境用水量0.5亿立方米,下降11.7%。全年国土绿化造林5.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7万顷,森林抚育3.7万公顷。完成草原保护修复任务7万公顷。年末全市拥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7万公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0.1%。原煤消费量增长1.4%,天然气消费量下降8.6%,电力消费量增长2.6%。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车下线】  3月1日,“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包头下线仪式”在北奔重汽总装公司举行。北奔100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由北奔重汽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制开发,具备抑尘、洒水、洗扫等特殊功能,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整车应用于市政环卫场景。自治区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成功下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五大领域攻关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内蒙古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应用产品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对内蒙古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  12月25日下午,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第五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包头市召开。会上五市市长交流发言,通报上届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审议通过《呼包鄂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专项行动方案》《呼包鄂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专项行动方案》《呼包鄂乌开放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等专项方案协议,签署《2021—202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重点合作事项协议》《打通呼包鄂乌市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和《2021—2022年呼包鄂乌协同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协议》,专题讲座解读《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  7月24日,以“双碳新起点,制造新高度”为主题的中国制造强国论坛暨2021商会助力包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凡利为专家代表颁发“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支持包头产业发展智库”首批专家聘书和牌匾。此外,为26个省市的内蒙古商会挂牌“包头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联络处”,并为招商联络处代表颁发牌匾。大会集中签约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981.5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等14个产业类别。

    【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  12月20日,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青山宾馆开幕。论坛为期一天。围绕稀土全产业链,引进各类稀土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207.4亿元。

    【科学技术】  2021年专利授权量4493件,比上年增长47.8%,其中,发明专利428件,实用新型专利3886件,外观设计专利179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14份,成交额9.52亿元。全市23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表彰。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5家,国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

    【教育】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5所,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成人中专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普通高中37所,普通初中60所,普通小学134所。全市有幼儿园370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学率110.3%,高中阶段毛学率115.4%。

    【文化  旅游】  2021年末,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国有博物馆3个,美术馆1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9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99.92%。年末全市有综合档案馆10个。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26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AAA级旅游景区8个。有旅行社91家,其中拥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20家。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05.3万人次。

    【卫生】  2021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096个其中医院10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6个,其他卫生机构18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413张,其中,医院17613张,乡镇卫生院115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16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61人,注册护士12553人。

    【体育】  2021年,举办包头市线上全民健身公开赛、“周六一起走”健步行活动。举办自治区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包头市小篮球锦标赛、包头市业余足球联赛、包头市老年人健身气功和中老年人风筝放飞活动。举办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包头市全民健身冰雪活动和第十八届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年内参加自治区田径、游泳、篮球等19项青少年锦标赛,获得51枚金牌、47枚银牌、42枚铜牌。制定2021年体育设施配置计划。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向社区、公园配置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计2000余件。

    【举行“向市民报告  听市民意见  请市民评议”活动】  12月29日—31日包头市政府第二次举办网络直播述职活动,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三天时间,市政府36个部门分3场向市民代表报告2021年度工作,并接受6000名市民代表现场评议。举办该项活动,初步建立起市民参与政府工作的新机制,探索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新路径。

    【包头市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经中央文明办组织复查批准,从2021年10月9日起,恢复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过去一年,包头市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要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方案安排,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攻坚,全市人民广泛参与,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复查,如期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9.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2.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17.1万人,比上年增长0.7%。参加养老保险157.3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3.3万人,比上年增长4.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4.0万人,比上年下降1.0%。年末参加失业保险44.5万人比上年增长2.3%。参加工伤保险51.5万人,比上年增长1.2%。

    【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353元比上年增长7.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4448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791元,比上年增长10.0%。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0108元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2547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4987元,比上年增长13.5%。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6.9%,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29.0%。赵俊梅

     

    东河区

     

    【概况】  东河区是包头市辖城区之一,因季节性河流东河流经区境而得名。辖区东界与土默特右旗接壤,西界接九原区,南界临黄河,北界连石拐区。行政区域面积470平方千米,辖2个镇、12个街道,49个行政村、66个社区。2021年户籍人口16.23万户、400031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9个民族。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4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8.6%

    【城区景观】  王若飞纪念馆原称泰安客栈位于东河区通顺街3号,是一座四合院落,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王若飞1931年11月在此被捕入狱。院内矗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乌兰夫为烈士题词的石刻碑廊及王若飞半身雕像。常年展出革命文物20余件,珍贵图片260余张,纪念性报刊书籍100余份。1964年,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包头召福徵寺位于东河区东门大街北端,是一座蒙古族藏式建筑结构的寺庙,约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巴氏家族的家庙,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1925年,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在此建立,这是包头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王若飞、乌兰夫、李裕智等革命先辈在此活动。包头召革命纪念馆1964年被包头文物管理处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中共包头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阿善遗址位于东河区阿善沟门村东,是一处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遗址。阿善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包含有极少青铜器时代及其以后的文化遗存,出土文物丰富,其中以石器、骨器和陶器为主。阿善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社会形态及其相邻地区的文化联系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子湿地景区位于东河区南侧,占地面积299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13公顷,南海湖库容量600万立方米,南海子湿地重点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有野生植物207种,鸟类232种。先后被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教育基地”“国家级自然学校”“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森林湿地体验基地”“自治区第一批重要湿地”等称号,2017年“南海黄河鲤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商标。莲花山大青山旅游区位于东河区沙尔沁镇,是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的兵营之一,是明、清时期北方重要的驿站所在地。占地面积5.5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妙法禅寺俗称吕祖庙位于东河区吕祖庙街3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咸丰早期,占地面积41144.7平方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星现代农业园景区位于东河区南黄线南100米处,占地面积166.67公顷,是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结合的人文景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农业】  2021年,东河区粮食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1.5亿斤。蔬菜种植6.2万亩,年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12.5%。集中连片新建改造老旧温室2000亩,设施蔬菜面积3.4万亩,蔬菜育苗能力突破1.5亿株,占全市的39%。自治区下达的1.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率先在全国开展玉米种植施用工业CO2气肥技术,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2万亩。农牧业年碳排放可控制在1.7万吨左右,年固碳能力可达到11万吨。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示范社、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142家。

    【工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13.1%。铝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盛泰60万只卡巴轮、四通新材年产5万吨铝基稀土功能性中间合金新材料、中氢能源年产1000吨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中试生产线、包铝1万吨高纯铝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华云铁路专用线和输煤系统投入使用。正威包头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微科20万吨轻量化铝合金等项目落地,形成原铝产能130万吨,高纯铝产能5万吨,铝深加工产品600万只铝轮毂,200万套汽车转向节、转向支架、发动机配件,1800万平方米电子铝箔,60万吨铸造铝合金的产能规模。稳步提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回收再利用能力,华源天鹿10万吨铝灰资源化利用、平远物资200万吨废钢回收加工扩建工程等一批再生资源项目落地。至年底,铝业园区形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年处理废钢200万吨、废铝22.5万吨、废塑料6万吨、废橡胶4万吨的产能规模。引进有实力企业盘活低效用地,再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持续升级铝业园区承载和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8%。批发业销售额实现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零售业销售额实现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4.6%;住宿业零售额实现0.21亿元比上年增长4.6%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服务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包头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复,拟建海关监管仓。组建包头市商贸流通协会,规划商贸业发展布局,促进传统商业提档升级,打造南门外街道东官房社区、南圪洞街道复圣元社区和天骄街道民航东社区“一刻钟”便民圈。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维多利摩尔城、九曲华街、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老包头记忆”系列文旅项目一期“包头·福巷”加快建设,增强重点商圈辐射带动能力。开展“回味老包头、约惠新东河”第二届消费季主题活动,累计直接消费3.6亿余元,带动消费6亿余元。挖掘社会消费潜力,支持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包头市粮食加工贸易物流园项目奠基。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4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4%,其中,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9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92.0%占全部投资的64.5%。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232.0%,占全部投资的3.0%;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1.5%,占全部投资的16.3%;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8.8%占全部投资的80.7%。

    【居民收入】  2021年,东河区城镇居民均收入50085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998元,同比增长10%。(王官祥  贺鑫  李东炯)

     

    昆都仑区

     

    【概况】  昆都仑区位于包头市区西北部,昆都仑河流经境内,昆都仑区因此而得名。昆都仑区东与青山区接壤,北、西、南与九原区为邻。昆都仑河西岸是以包钢为主的工业区,东岸是居民住宅生活区,也是包头市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昆都仑区总面积301平方千米。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有787681人其中汉族733402人蒙古族33687人,其他少数民族20592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计1002.86亿元,比上年增长8.7%。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竣工45个,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推进会综合评分位居各旗县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引入总投资300亿元的鑫元颗粒硅纳米硅、总投资160亿元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161个,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完成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8%。工业投资占比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5.46%,化解政府债务7.2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左右,两年平均增长4.4%,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0.3∶44.7∶55。好鲜羊、蒙源肉羊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优质钢占比80%以上,实施诚钢复合螺旋焊管、φ100㎜热轧无缝管等一批钢铁深加工项目,建成通威高纯晶硅、美科单晶拉棒等一批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14.3%,金属深加工园区获得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园区”称号。引进吾悦广场、万豪酒店等商业商务综合体,入驻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吸引上海均和、苏宁电子商务结算中心等一批总部结算企业。

    【三大攻坚战】  累计实施工业深度治理工程28项、水污染治理工程6项、土壤及固废治理工程10项,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4.34万户,建成园区污水排放管线12.3千米、中水回用管线14.5千米。大气扬尘、烟花爆竹、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行为、加油站地下油罐渗漏得到全面整治,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和园区空气自动监测站长效运行,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全部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累计化解政府债务37.6亿元,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全部清偿。

    【深化改革】  累计完成改革任务199项,形成制度性成果258个。达成合作项目289项,总投资额超过1790亿元,累计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208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完成582.6亿元,占全市比重70%以上,获得国家“黑色金属材料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

    【科技创新】  2021年,出台“科技兴蒙”23条政策措施,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浙大工研院、内科大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重要科技攻关项目9项,获评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新增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10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6家。

    【产业改造】  玺骏1万吨稀土金属及合金等项目运行良好。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二期加快实施,美科12GW单晶拉棒、康碳碳/碳复合材料、乐橙光伏用热场材料投产达效,硅基产业呈现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引入快成物流、中远海运等头部企业,选择8家物流企业试点推进“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全程提供仓储、货代、运输、交易、融资、大数据分析等供应链服务,获评“全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区”。新改建宏基站430个,基本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建成道路管网27千米、标准化厂房3.4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661亩。

    【城乡建设】  推行“基础设施推动+精品工程带动+资源配置联动”模式。新改扩建城市道路37.1千米、地下管网61.3千米改造棚户区4547户综合整治老旧小区146个,推行准物业化管理小区111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65个百分点、达到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卫生厕所普及率9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村3个,昆河镇获评国家卫生镇。昆都仑区累计三年获得“国家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称号。改造莫尼公园、世纪广场、希望广场,打造“口袋公园”和街角景观37处,包百商圈“裸眼3”项目投入使用。实施50余条主次干道、12个公园广场养护管理,改造城市绿地16.4万平方米,整治雨污混接点108处,改造老旧小区49处、176.4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15户、8.8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公厕17座。依法拆除住宅小区违法建设3200余处、6.2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  完成“五大重点区域”绿化1万亩,实施林业管护工程10.9万亩;依法清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经营性企业76家,治理修复地质环境27处,北部5.5万亩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加固,昆都仑河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物1.1万处、22.9万平方米。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28家。推进包钢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华美稀土焙烧废气治理等27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完成清洁能源替代1.54万户、137万平方米,健全88家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包钢烧结脱硫废水近零排放等项目,有序推进昆河等7条河道治理工程,专项检查危险废物重点企业66家,完成昆河“三角地”渣土治理,妥善处置企业酸洗中和渣2.8万吨。

    【优化营商环境】  15个部门13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划转政务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张表单、一套材料”模式作为全市典型被宣传推广。2021年,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达1497项区本级“政企通”“检企通”等6个自建平台接入“蒙速办”APP,获批自治区“蒙速办·掌上办”试点地区。39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综合受理”,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半天办结,“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帮办代办”“容缺受理”等改革全面推行,“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的便捷高效服务机制加快形成。

    【民生保障】  累计用于民生支出108.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73%,区人大票决通过的22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于当年竣工、当年见效。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和95%,在全市率先实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一体化。新改扩建和提质改造中小学、幼儿园32所。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51处、社区老年餐厅24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实现全覆盖。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获评“自治区健康促进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006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08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医保参保5030人,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失地农民、“五七工”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养老金4.9亿元,发放低保、临时救助、待困供养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892万元。发放孤儿、残疾人补贴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2902万元。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全年办理4.02万户,办理率6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1年,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29.5万人,专项抽检环境样本、冷链产品1万余份,稳妥接收安置滞留额济纳旗旅客1147人,全年完成疫苗接种121.6万剂次。刘智慧

     

    青山区

     

    【概况】  青山区位于包头市中部、大青山南麓及土默川平原西北部,东南与九原区相邻,南与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壤,西与昆都仑区相连,北与固阳县毗邻,东北与石拐区为邻。行政区域面积280平方千米。2021年,青山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56个社区居委会,49个社区管理服务站和21个行政村。有户籍人口137712户、3782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5‰流动暂住寄住人口12.97万人。青山区有36个民族。2021年,青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61.3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91.2亿元同比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66.3亿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0.5744.0355.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7874元,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7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99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26亿元,同比下降2.87%。

    【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项目136个,协议总投资876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8个,乾运锂电池正极材料、晶澳三期拉晶和切片等112个项目落地开工。实施重点项目85个,竣工投产35个,全年投资完成率119.8%。项目落地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均居包头市前列。包头市重点项目观摩评比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50户,亩均产值实现346万元,亩均税收突破5万元。弘元新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第一个百亿元产值企业。内蒙古自治区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车正式下线。“六大商务区”营业收入实现6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万科印象城商业综合体主体封顶。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三期单晶拉晶及配套切片项目】  该项目位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规划区,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2.8亿元,亩均投资1458.6万元/亩,具备年产10GW单晶硅棒、20GW单晶切片生产能力。建设年限为2021年3月—11月,当年计划投资52.8亿元,为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85投资项目。单晶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2021年6月投产,切片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2021年10月投产,刷新国内单晶硅行业的建设投产记录。项目主要以生产182MM、210MM等大尺寸硅片的切片产品为主,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规模化投产的切片项目及光伏单晶硅产业链下游延伸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亩均产值1381.2万元/亩,年实现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  该项目位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规划区,占地面积170亩。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亩均投资741.2万元/亩,主要建设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品生产线,建设年限2021年6月—2022年3月当年计划投资10.2亿元,为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84投资项目。项目于2021年6月15日开工,至2021年底,二期项目中原料粉碎工序的10条生产线投产,2万平方米仓库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38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市容环境整治】  2021年,青山区新改建市政道路4条、公共卫生间31座、游园节点19处,包头市首座被动式公厕投入使用。综合改造老旧小区44个、背街小巷24条。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入驻商户400家。推广“智慧菜场”,升级改造圈点生活、屹林、振华3个农贸市场。在包头市率先探索实施城乡接合部村庄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加快北部区路网体系建设,110国道正式通车,四道沙河收费站彻底拆除,打通多年影响北部区域交通的瓶颈。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施357个小区、32条道路和12个农贸市场的飞线整治,零补偿拆除小区私搭乱建6.8万平方米,施划停车位1.8万个。

    【营商环境优化】  健全“大国资”监管体系,制订《青山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理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头市首家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推进大数据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行自助办税模式,企业设立登记工作日缩减为半天。加速推广“蒙速办”的使用,注册量突破14万人。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电费6.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科技创新支持等资金1.7亿元。增加科技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R&D增至2.8%。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服务平台,2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昌福村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东达沟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生态建设】  持续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和矿山治理工程,新增投资2亿元,栽植各类苗木111万株,完成造林1万亩,矿坑危岩体修复治理2000亩。在包头市率先推行林长制,建立三级林长体系。率先实施林业碳汇示范项目,建设碳中和示范林2000亩。率先完成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问题整改。完成2672户28.1万平方米的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14个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9+N”等18个实施方案,成功入选国家级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社会事业】  2021年,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9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0741人。万科等5所新改建幼儿园竣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验小学综合楼投入使用。促进各学段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9.9%。打造西北院前急救中心,71台AED投入使用,提升社会急救能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卢仁峰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遇见青山”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原创儿童芭蕾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文化馆再次被命名为全国文化馆一级馆。落实“外防输入、精准预警”防控措施,青山区新冠疫苗接种率83.9%。完成286名Y36专列人员、532名滞留旅客的集中健康监测工作。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中央第八巡视组移交的208件信访事项全部结案,国家信访局交办第一批58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区检察院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印慧娟

     

    石拐区

     

    【概况】  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中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固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苏木,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嘎查。面积761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24745人。区人民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剔除2020年一季度光伏项目一次性计入5.5亿元,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剔除2020年一次性收入以及2021年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7327元和20946元,同比增长6%和10%;综合能源消费量215万吨标煤当量值,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能耗双控指标任务。

    【农牧业】  2021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年总产量23300吨。蔬菜种植面积0.09万亩,总产量3375吨。2021年末牲畜存栏10.66万头。其中:羊存栏7.6万只、牛存栏0.06万头、生猪存栏3万头。牲畜出栏13.5万头,同比增长36%。其中,羊出栏7.2万只、肉牛出栏0.017万、生猪出栏6.3万头。

    【生态修复与保护】  2021年,开展自动巡航、动物监测、森林火灾勘察、森林资源调查、保护区影像数据及生态恢复治理修复成果数据收集,出动无人机约100余次。投资70万元,实施年度林业保护项目,完成赵长城、五当召周边人工林抚育2000余亩、重点林区道路两侧和重点林区内坟墓周边打设防火隔离带1000余亩、重点林区维修维护防火道路30余千米。国有林场疑似开垦图斑核查,完成耕地图斑1090块,总面积1402公顷排查工作。

    【水务】  修改更新河道名录及河长名录,取消水普外5条河道,更换河长公示牌36块,落实区级河湖长6名,苏木乡镇级河湖长26名,延伸落实嘎查村级河湖长36名。开展河湖专项整治和“清四乱”行动150人次,机械50余台次,投入15.7万元用于河道清淤治理,整改河湖问题23处。全年审发取水许可手续4家,批复取水许可量20.52万立方米。全年累计投入抗旱经费87万元、发放抗旱水泵11台。

    【工业】  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0家,停产15家,总产值完成160.2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90.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7%,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工业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33.2%原煤累计采集量1396万吨,同比减少10.1%工业园区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7.5%用电量19.8亿元同比下降30%;上缴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

    【交通】  投资近237万元,实施白草沟村道路面翻修养护工程,路线全长2.01千米。投资54.14万元,在喜桂图新区民众出行密集点位,安装12座公交候车亭。修复4条、68千米水毁路段。包石一级公路及后坝隧道收费站收缴通行费近1740万元。

    【旅游业】  举办首届“欢腾喜桂图”文化旅游季活动,推出6条旅游自驾游线路和10个网红打卡地,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发布信息12条。举办“六进”景区系列活动12场,吸引游客6万余人,拉动消费80余万元。投入20余万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成旅游厕所44个。获第三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全年接待游客100.7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488.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912万元,实施康宁路等连接S211两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投资730万元,实施二园区4.2千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76万元,完成石拐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改造工程。投资370万元,完成石拐旧区水质净化工程。投资830万元,建设迎宾“口袋公园”,完成施工招标,开始进场施工投资1100万元实施S211省道隔离带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75%。

    【乡村振兴】  开展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抽调378人排查常住农牧户3784户,其中,一般常住户362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156户。脱贫人口中享受低保77人。投资103万元,维修、维护26个自然村115台净水设备。投入防汛抗旱经费87万元,完成猫土塔等8处防汛护地坝工程建设,发放抗旱水泵11台。实施正沟河道防洪工程治理。

    【环境保护】  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一期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并投入使用;完成亚新隆顺14个排口在线监控设施验收。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延续或首次发放排污许可证15家。完成石拐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超标改造工程。完成饮用水水质净化工程并投入使用。

    【科技】  9月18日,包头市石拐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名个人获评2020年自治区级优秀科普志愿者。完善绘宇测绘入库科技型级中小企业名单;自治区科技厅备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绿缘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石拐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07亿元。亚新隆顺申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通过。包头市联众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自治区级、包头市级众创空间通过审核。下达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30万元,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4.5万元,科技城转化资金5.2万元。举办“第二届石拐区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大赛”。

    【社会保障】  2021年,新参保企业76户,参保缴费单位374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6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223人。完成620名“五类”人员养老保险代缴8.7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4013人。全区无“零就业家庭”。全区医保参保2.72万人,缴纳参保资金856万元,参保比例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享受医保待遇累计1019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66万元。

    【荣誉】  雅化集团内蒙古柯达化工有限公司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石拐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档案史志馆等15家单位获国家节约型机关称号。区档案史志馆编纂的《石拐年鉴2020》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互助幸福大院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区机关工委闫晓凤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区农牧局贾严迪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忠

     

    白云鄂博矿区

     

    【概况】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北纬41°39′~41°53′,东经109°47′110°04′。白云鄂博,又名“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神山”。白云鄂博矿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属内陆干燥气候区,适宜发展风力、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1927年,中国地质学家丁道衡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已探明71种元素,182种矿产资源,被誉为世界“稀土之乡”,是包钢的主要原料基地,是包头市唯一国家级独立工矿区及工业重镇。矿区南距包头市区149千米,北距中蒙边境95千米,东距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42千米,全境被达茂旗环绕,区域面积328.64平方千米。白云鄂博矿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4个社区,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11个民族,22681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38%。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65亿元。累计化解政府债务2.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

    【工业】  2021年总投资19.3亿元的包钢金石萤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当年招商签约、当年落地建设、当年投产达效,输出萤石精矿10.12万吨,纳入区属工业规模限上企业。总投资30.5亿元的新型矿物钾肥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正在前期实验。沃尔特矿业三系列竣工投产。全年铁矿石开采量1035.6万吨,创近两年新高;铁精粉生产301.14万吨同比增长0.3%稀土精矿生产8.99万吨,同比增长16.9%。逐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全区风电、光伏总并网规模45.29万千瓦,年累计发电9.6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8.94亿元。全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占全年GDP比重72.7%,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重点项目】  实行四套班子县级领导包联机制,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链条,对接企业243家,签约企业38家,协议资金219.2亿元,落地项目22个。列入全市调度的1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0.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9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储备“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135个,总投资460亿元。

    【招商引资】  制定《白云鄂博矿区重点产业链招商“链长制”实施方案》。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现代能源及新基建、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及商贸物流4个招商产业方向,对接企业225家,就氢能碳中和绿色工矿示范区、露天无人驾驶等项目与32家企业签约,协议资金157.9亿元,落地项目15个,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生态建设】  履行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责任,19项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和自查问题全部完成。投入2112万元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面积8.51平方千米,恢复植被1.75平方千米,增加年固碳量约为163.8吨。宝山矿业热电超低排放、除尘系统改造等重点项目竣工,实现环保设施全流程监管。制定《白云鄂博矿区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和8个专项子方案,推进绿色学校、低碳节约型机关建设。实施中水调蓄水库项目并投入使用。全区规模以上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与同期持平,持续保持能耗预警绿色等级。

    【深化改革】  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确定63个改革要点,123项具体改革措施,全面完成“包你满意、白云新速度”“教育双减”“一室两队”等122项重点改革任务。联合高校院所搭建白云鄂博矿区矿产综合利用科教产融合园区、“白云鄂博政产学研、地采选冶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东北大学激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定向项目——典型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开展新一轮白云鄂博资源勘探工作。白云铁矿“5G智慧矿山”建设稳步推进,19台无人驾驶矿用汽车正式联动运行,机器人焊接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实现智慧矿区、自动驾驶等5G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合作。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中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营商环境优化】  围绕“少、快、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梳理调整各部门权责清单2766项,“一网通办”即办件比率66.2%,网上可办理率97.6%、法定压缩时限率88%,蒙速办应用改查询数量23个,均列全市前三。开展“六减一优化”,与企业群众息息相关的89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完善“拿地即开工”创新举措,推出39项“全流程”帮办、“零延误”实时服务,重点项目前期四项手续均比往年早个月完成。在全市开展首个简易低风险项目试点,实行施工许可容缺告知承诺办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结用时2.5天。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减税降费1.1亿元,全区新增市场主体户数316户注册资本17187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118%

    【社会治理】  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智慧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656件,办复率85%。做好信访化解工作,4件中央巡视组交办事项、2件中央联席办交办案件和1件自治区省级领导包案全部化解,继续保留全国信访工作“三无”旗县区荣誉。巩固完善街道社区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社会保障】  2021年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教育环境提升等13项民生项目。投入200余万元,为全区自然灾害受灾居民免费维修房屋。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98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9%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为各类企业就业困难群体兑现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200余万元。发放创业贷款15户697万元。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综合服务中心,帮助20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与上年持平、工伤保险参保同比增长13.2%。连续1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各类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核尽核、应收尽收。打造“1+3+N”服务模式,围绕“一老一小”,开展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工作,推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托幼一体化”和“假期托管”等特色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建立“三级包保”“五包一”网格管控制度,完善“三公一大”多部门合署办公、综合调度机制,健全高效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人物同防”,持续做好重点环境、重点人群监测排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全力推动疫苗接种,联合组建流调队伍,全面做到应检尽检、应接尽接、应隔尽隔。2021年,全区无输入病例、无感染病例、无确诊病例。(陈玲)

     

    九原区

     

    【概况】  九原区与东河区、石拐区相邻,北与固阳县、昆都仑区、青山区接壤,西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相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相望,全区总面积734平方千米。至2021年底,九原区辖4个苏木镇、4个街道,计56个行政嘎查村、32个社区。常住人口24.97万人。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38个民族。2021年,九原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3.01亿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66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52亿元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6601元同比增长6.8%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6元,同比增长9.3%。

    【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6万亩包括蔬菜复种面积,粮食产量12.3万吨,超额完成全年10万吨任务,蔬菜产量58.4万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建设完成阿嘎如泰苏木蔬菜冷链加工项目主体工程,新建完成18亩高标准日光温室,改造完成192栋高标准日光温室。至年末,全区牲畜存栏维持在56万头只,出栏71.7万头只,超额完成68.7万头的出栏任务;全区禽存栏维持在200万羽左右,出栏肉禽184万羽,超额完成164万羽的任务。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36万吨、2.5万吨、21万吨。进口母牛646头,完成18个中小牧场改造。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家,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35家,组建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12家,认定家庭农牧场38家。九原区内的包头市三湖河农民养鱼专业合作社、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头市绿巨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2021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工业】  2021年,九原区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8.19亿元,同比增长24.54%。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9个,新建项目27个,续建项目12个,总投资302.8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4.60亿元完成投资58.4亿元开复工39个,开复工率100%6月,九原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级绿色园区;8月,被列为自治区一类园区。至年底,九原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7家,正常运行48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27家。园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5.04亿元,同比增长24.98%;实现营业收入332.9亿元,同比增长19.47%。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7.33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下降10.45%;工业生产电力消费量为444748.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49%。

    【科技】  九原区开展2021年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资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申报工作,为企业申报13类科技项目,推荐科技项目30项。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自治区众创空间、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自治区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7家,包头市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征集“科技兴蒙”行动项目13项,推荐“科技兴蒙”行动合作项目7项。

    【城乡建设】  九原区实施横竖街公园建设工程、九原广场改造工程等2处口袋公园工程。对二道沙河、四道沙河、铁路沿线、带状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进行养护管护,养护绿地面积616.38万平方米。完成210国道等主要道路绿化补植,补植水蜡、丁香等篱带8486平方米、灌木球823丛。九原区城区绿地覆盖率48.8%,绿地率4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3.7平方米,达到国家园林生态城市创建标准。实施工农街太原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韩庆坝路健康南路—建国路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花园路沙河街—黄河大街改造工程,综合整治110国道、韩庆坝周边水体、背街小巷等环境景观,翻修X077万永线路面,整治X079永素土线路面。综合改造事达楼、沙河镇楼。龙苑B区、兰溪花园4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28.64万平方米,涉及51栋住宅楼、2845户居民。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花园小区、兰溪花园小区加装电梯2部。重点推进包银高铁项目、G65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改建、市公安监管场所项目,完成尹六窑一期、融茂D区、西一区等项目征拆。累计开展8大类15项征拆工作,完成征拆任务701户,累计投资17.97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  2021年,九原区实施9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完成国能煤化工1号和2号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投资5980万元。协同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减排,推动国能包头煤化开展降低净化装置尾气甲醇含量改造项目等4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完成希望碳素焙烧炉新建脱硝系统工程的4项技改项目。完成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国能煤化工外排废水脱盐达标排放改造项目,投资5.7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节水330万吨。申报环境监测站土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申请资金201.8万元。同时推动开展官将村农用地块污染修复研究及治理项目,年底完成修复及评估工作。推动实施普拉特交通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预处理垃圾库扩容改造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进入试运行阶段。5家优先管控类地块的企业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教育】  2021年,九原区有公立办学单位40个,其中,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1所,公办幼儿园16所,教职工2247人。全区拥有民办办学单位50个,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民办幼儿园38所、幼儿中心11所,在校学生、幼儿5664人,教职工977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底,九原区有医疗机构199家,其中,医院9区公立医院2家,市级及以上审批私立医院7家,保健机构2家,护理院1家,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卫生室84家,诊所74家,疾控中心1个,门诊部13家,医务室1个,卫生所3个,医务所1个。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606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1387人。就业率95%以上。打造市级创业园13家,孵化企业352户,带动就业3429人,争取自治区以奖代补资金75万元。民生支出147473万元占总支出67%。张敏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包头稀土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由建成区、希望园区、滨河新区三大区域组成,位于昆都仑区和青山区南部,与九原区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该区面积116平方千米。2021年居住人口19.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1万人,农村人口0.6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96.63%。有31个少数民族10194人。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70.82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87.58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9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4.6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9.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1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91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7815元,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5023元同比增长13.5%。

    【重点项目建设】  2021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6个,竣工56个,完成投资200.0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中获评“优秀”。全年对接企业661家,签约项目176个,协议投资额1104.58亿元,落地项目156个。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增长88.1%,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量、落地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帮助企业减负,全年争取各类政策资金5.55亿元,兑现稀土原材料补贴、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及项目扶持资金3.27亿元,累计授信企业2.6亿元,获批专利质押融资贷款7370万元,减免20家企业基本电费599万元,推动华明高纳、希捷环保2家企业进场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支撑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3月,包头稀土高新区引进由中国500强双良集团旗下的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2亿元“40GW单晶硅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双良速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推动稀土产业提档升级,落实“2+2+N”发展思路,新签约稀土项目32个,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等7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落户区内,全区磁材产能突破10万吨,全年稀土产业增长83.4%,稀土就地转化率近80%,包钢磁材、北方稀土、天和磁材、韵升强磁4家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传统工业技改项目16个,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5倍,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震雄铜业、天石稀土、稀宝博为等企业的14项产品入选自治区装备制造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北方股份、北方稀土、宏博特3家企业获自治区对标达标示范企业,占全市的100%。北方创业、金海新能源等10户企业认定包头市工业设计中心,占全市的55%;新力纺织、英华融泰等15户企业认定首批包头市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占全市的68%。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双良集团40GW单晶硅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累计签订销售合同292.87亿元,为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奠定基础。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完成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搭建,推动天和磁材、英思特等31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21年,科技创新载体加速建设,启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项目,合作成立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两院院士舒尔德米特建设“稀土磁性材料应用院士工作站”,成为全市第一家外籍院士工作站。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占全市的51%。累计获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7家、自治区级19家、市级17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4家,分别占自治区、全市的12.6%和71.2%。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1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5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7.96亿元,均位列全市第一。围绕稀土、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累计推动176个科技项目落地转化,“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稀土特种钢研发与应用”“一体化水下电机”等4个项目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稀土研究院“稀土铁合金制备技术”获评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总获奖数占全市的36.8%,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数量占全市的50%。创新创业体系加速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获得科技部考核优秀评价,成为自治区唯一一家获评优秀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建成各类孵化载体30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占全市67%,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家、占全市50%。在全市率先出台《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的八项措施》,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1名,累计吸引以“海归”创新创业为主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432名,内蒙古留创园获评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

    【营商环境新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可办率、“一窗”受理率均达到100%12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梳理104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流程再造“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平均压缩时限53%。在全市率先推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和电子证照应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335户。推进项目审批改革,推行“提前受理+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承诺时限”模式,项目立项实现即收即办,施工许可压缩至2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现“签约即开工”。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组织40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5场全国性重点展会,推动青山电气、展浩电气、恒久钢构等地方企业与双良集团、金力永磁等新建项目在高低压变配电、钢结构厂房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品牌战略建设,北方稀土获全国质量奖提名奖,天和磁材获得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盘活存量土地,引进东宝大田、新格环保等项目,盘活1331亩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

    【城乡建设】  推进城市更新,完成10个老旧小区、28.7万平方米改造任务,重点道路及管线工程、重点区域绿化提升工程成效明显,推进房地产产权遗留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以“创城”“创卫”为抓手,推行“马路办公”,完成6条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依法拆除违法建筑6.97万平方米,清理“六乱”2.6万处,新建、改建公厕旱厕6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提高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绿色品牌建设,打造1号牧场”“圆素骨肽”两个知名品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基本建成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推进农村“三清一改”整治工作和村容村貌“五化”行动,卫生户厕普及率85%以上。

    【生态建设】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部署,制定“1+18+N”政策体系,遏制“两高”项目建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左右,全面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该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是自治区唯一获评园区。伊利乳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鼎铜业阴极铜、天石稀土钕铁硼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4天,达标率83.5%,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列市五区第一。实施清洁取暖工程,14“煤改气”整治项目全部完工并点火通气。加强水环境治理,画匠营子断面水质为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工业企业固废全部依法处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100%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安全稳定。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小白河湿地生态治理、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工作。落实河长制,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2个,完成41处河道整治任务,推进昆河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论坛】  2021年12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包头市举办。开幕式上,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春龙、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段德炳分别致辞。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就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进行推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黄小卫,经济学家温元凯分别作主旨演讲。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正式揭牌。举行项目签约活动,围绕稀土全产业链,引进各类稀土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约207.4亿元。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包头市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华网承办。成为国际性稀土产业前沿科技交流平台、稀土产业政研成果发布平台、稀土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平台和稀土产业招商合作平台。

    【民生保障】  全年承诺的2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城镇新增就业3580人,就业创业培训6504人,发放创业贷款401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81%。累计发放救助金1582.2万元。建成12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完善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幼儿学位400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国家标准。万水泉中心小学U12男子曲棍球队在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上获得一等奖。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5%,完成额济纳旗暖心承接滞留旅客任务。组建以康百家、康宁等11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共同体,建成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中央第八巡视组和中联办移交信访事项全部化解办结。持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成立自治区首家公平交易调解委员会,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开发区以案促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王璇

     

    土默特右旗

     

    【概况】  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部,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全旗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辖5个镇、3个乡、3个管委会,201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364869人。其中,汉族349645人占全旗总人口的95.83%蒙古族11368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12%回族2614人占全旗总人口的0.71%;其他少数民族124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0.34%。旗境内有“一山一川一河”自然资源,北部大青山绵延旗境60千米,煤炭探明储量22亿吨;南部黄河流经旗境108千米,年取水4.3亿立方米;中部平原面积2000平方千米。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左右,增速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16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增速位居包头市第1、自治区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左右,位居包头市第4、自治区第17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42581元、22687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9.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左右。

    【项目建设】  2021年,累计引进项目159个,合同投资额1180亿元,总投资377.1亿元的7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所有手续全部办结并实现开复工。英利太阳能光伏电站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88亿元的新特能源一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

    【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完成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48%。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8个,年内完成投资66.7亿元,投资完成率105.7%。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完成27.06亿元,同比增长29.5%。建成千亩玉米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2个,万亩绿色玉米种植基地3个,粮食产量突破80万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养殖户达到425个,牲畜标准化生产基地存栏规模达到77.8万头,肉类总产值实现45.5亿元。新增市级产业化联合体2家、龙头企业4家,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4.5%。电商产业线上交易额实现7.5亿元,同比增长8.8%。煤炭物流贸易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30%。

    【城乡建设】  实施总投资17.94亿元的城建重点项目11个,房地产项目在建规模54万平方米。新建城区道路6条,完成27个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水冲公厕12座,新改建供热管网8.7千米,平房区5074户居民实现“通大暖”。改扩建萨大公路3.6千米,升级改造农村公路369千米。新建户厕4553座,完成22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

    “双碳”工作】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制度体系,加强企业能耗监测预警,泰山石膏、敕勒川糖业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能耗稳定在“绿色”区间。建设碳汇示范林26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8万亩,年固碳总量达到76万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加快高碳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实施“煤改电”2983户,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9辆,建成充电站2处、安装集中充电桩30个,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秸秆禁烧,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24类123项涉企事项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0.5个工作日,全程网办率85%,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率99.7%,平均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92%,新增市场主体2643家。率先在包头市启动“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协调金融机构落实企业贷款26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2.5亿元,清偿民营中小企业账款1.45亿元。

    【社会治理】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核机制,梳理保留行政部门权力事项5782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禁毒重点整治,顺利完成国家验收。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行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443件。

    【文化事业】  改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6处,建成村史馆5个、村级图书馆20个,档案馆建成投入使用。开展文化巡演1100场次,大型红色革命舞台剧《王老太太》成功试演。

    【民生保障】  2021年,累计招聘教师116名,新建改造学校7所,旗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15年一贯制民办敕勒川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中蒙医院迁入新址并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旗医院负压病房楼建成投用,招聘医护人员30名。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512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发放暖心煤近6万吨,惠及群众3万余户。高景哲

     

    固阳县

     

    【概况】  固阳县地处大青山北麓,北纬40°4258″~41°2852″,东经109°383″~110°4442。东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交界,南与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区、土右旗毗邻,西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相接,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连。县城距包头市区53千米。县域总面积502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300米。境内公路2059千米,形成“两环四横五纵”辐射全县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县辖6个镇、73个村委会、912个自然村,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6个社区。2021年全县户籍总人口19.4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11.61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6.2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33万人。城镇化率45.91%。人口自然增长率-0.64‰。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6.72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1.2∶52.9∶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882元和18378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7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固定资产投资42.2亿元同比下降18.2%。

    【农牧林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156.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81.28万亩,粮食产量23387.2万斤。全县高标准农田累计40.27万亩。引进中化集团开展社会化服务8万亩。年末大畜存栏1.2万头,羊存栏76.2万只,猪存栏24484头。肉羊改良率8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76%。新申报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全国“名特优新”认证产品两个。“固阳八宝”成功入选“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国内地标食材优品榜单。年内造林8700公顷,封山育林8000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森林覆盖率23%,森林资源面积173.2万亩。

    【工业】  202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22家,开发利用新能源,新疆特变电工塔筒制造项目、采煤沉陷区5万千瓦光伏领跑者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全市保障性电网储能中心落户固阳县,申报1.5GW“源网荷储”、1GW风光52.9储一体化项目2个,获批新能源指标70万千瓦。完成文圪气矿区增储备案事宜。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0亿元、利润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120%。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021年,投入资金2.56亿元,重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7.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封山育林建设任务12万亩,草原治理项目6.1万亩,修复退化草原5万亩,工程完成量位列全国旗县区第一。完成金鑫砖厂、荣富砖厂、新恒阳岩棉脱硫除尘升级改造。管控扬尘污染、秸秆露天焚烧,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85%。完成4个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整治昆河及支流沿线固体废物排放点27处。金山镇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建成投运。无主尾矿库和固废堆场治理修复全面启动,创建绿色矿山4家,完成审计署下发的14个尾矿库历史遗留问题整改。

    【城乡建设项目】  年内,投资建设重点项目38个,其中,农业重点项目7个,工业重点项目18个,其他重点项目13个。38个重点项目中,企业投资项目23个,政府投资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222.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0.4亿元,截至年底,完成投资82亿元。年内竣工项目29个,未竣工项目9个。投资1.3亿元对62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投资3080万元完成县城内2个平房片区小街巷治理,同步完成县城内唯一一处城市内涝点改造。新建、整改户厕2800多户,新建公厕150座,提升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

    【旅游业】  春坤山生态旅游区是自治区中西部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主峰红旗峰海拔2340米,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评为包头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马鞍山原始森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谷中覆盖着6000多亩原始森林,2020年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固阳秦长城横穿固阳全境,沿线附设有烽燧和障城,墙体总长96千米,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旅游人数达到5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

    【乡村振兴】  2021年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70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投入4700万元建成11.4公里文圪气—二相公产业路,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按季度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重新选派市县两级驻村干部118人,对866户1532名易返贫致贫户开展点对点帮扶。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3亿元实施55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系列项目。2021年,银号镇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水务局获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金山镇原党委书记程利翔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社会综合治理】  深化平安固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刑事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1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排查顽瘴痼疾问题135条,组织查纠197人。开通“固阳民声在线”“聚焦固阳高质量发展”栏目,搭建听民声、汇民情、解民忧平台。率先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7月后,到市访人次同比下降28%进京访下降98.7%。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责任单位满意率76.47%,全市排名第一。

    【民生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442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为154户创业者其中小微企业22户发放创业贷款4959万元。开通市县两地公交车。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开展三轮次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超过22.7万剂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为1.4万余户农村常住户发放保供煤近3万吨。拓文英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概况】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1952年10月由达尔罕旗和茂明安旗联合而建,位于阴山北麓,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千米。旗辖7个镇、2个乡、3个苏木,总面积18177平方千米。有汉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回族等22个民族,总人口10.8万人,其中蒙古族1.78万人。是包头市唯一边境民族地区。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距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均为160千米。中蒙满都拉—杭吉国家级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是对蒙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202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7%,税收收入占比稳定在6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和10.3%。

    【农牧业】  2021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8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1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申报包头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8家。牧业年度存栏101.38万头),其中大牲畜存栏14.39万头,羊存栏85.9万只,猪存栏1.09万头。牧业年度出栏总头数101.1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87万头98.27万只。

    【水务】  2021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69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3.9%。实施青龙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艾不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东泉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塔尔洪河圆房子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17.19千米,护岸工程8.91千米。实施渠口河德承永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5.25千米,治理护岸工程6.8千米。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满都拉、巴音花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千米。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新建水源井、维修更换供水管网等措施完成37处的饮水安全问题处理和42处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完成投资650万元,改善11680人饮水问题。

    【交通】  国道210满都拉口岸至白云鄂博段一级公路,全线完工并通车;国道335白云鄂博至明安镇棍呼都格段公路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截至年底,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新建续建农村公路409.5千米,完成投资3.06亿元。完成县道查干哈达至达尔汗苏木16千米旅游公路建设全长29千米。建成抵边公路377千米,建成巴音花车站物流园区专用砂石公路6.5千米。

    【重点项目】  2021年,达茂旗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53个,总投资179.74亿元,完成投资66.46亿元。华电梯次动力电池项目实现包头首个光伏储能项目首台储能集装箱并网,为全市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发展储能产业起到推广带动作用,有效提升风光电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为促进清洁能源就地就近消纳转化提供保障。风电塔筒制造等项目落地实施,新获批风光开发规模14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产值分别增长12.8%和11.4%。

    【国家重点实验室种质试验基地】  2021年4月,丰域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大学签订《内蒙古达茂旗丰域智慧养殖实施方案》;8月,与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高端肉牛种质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10月,编制《高端肉牛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规划》,从满都拉购买本地繁育牛150余头,从内蒙古大学运回黄牛新品系种牛6头,建设自治区级蒙古牛育种工程实验室,在巴音敖包苏木和达尔汗苏木打造蒙古黄牛集群。项目依托李光鹏教授率领的肉牛研究团队为主要技术,针对中国黄牛体型小、生长周期长、产肉率低等不足,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双肌蒙古牛研发成果,对调控肌肉生长的基因进行改造,促进骨骼肌快速大幅生长,提高黄牛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与肉质品质。该项目立足保护古老蒙古牛种质资源,在推动与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种质试验示范基地,对实验室自主培育的“双肌蒙古牛”等新品系进行育种、繁育试验,对于中国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满都拉口岸】  满都拉口岸至TT矿矿区跨境重载公路项目,已完成35%的总工程量建设任务。物流园区服务区子项目完成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估、施工图审查批复,前期手续均已办结完成。2021年,进出口报关货物165.34万吨,出口电力68.34万千瓦时,进出口贸易额13.53亿元,出入境人员42574人次出入境车辆37177辆次。

    【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  达茂旗按照万兆到旗县、千兆到苏木乡镇、百兆到嘎查村、20兆进牧户的标准,全面推进有线无线融合宽带网络向边远地区的覆盖。2021年,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达茂旗分公司累计安装“智慧牧场”3616户,完成总任务103.97%。通过项目实施,牧民基本实现牧场管理监测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溯源化、标准化。

    【通用机场建设】  百灵庙机场位于达茂旗百灵庙镇呼吉图嘎查,总投资1.23亿元,占地面积587.7亩,达茂百灵庙通用机场将开通达茂旗至包头东河机场、达茂旗至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达茂旗至乌拉特中旗通用机场、达茂旗至察右后旗土牧尔台机场航线。2021年11月24日,百灵庙机场正式获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可以投入使用。

    【城乡建设】  对艾不盖小区、供销社小区、水泥厂楼、公安住宅楼、巴音东小区、步行街住宅楼、北辰风华园等7个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此次改造涉及51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39828平方米2407户住户。改造内容主要为室外给排水供热管网、屋顶防水、小区场地道路硬化等工程改造,总投资4690万元。截至年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85%,完成投资3986.5万元。对全旗11个苏木乡镇百灵庙镇不在排查范围73个行政村的农村牧区用作经营的自建房屋、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房屋和涉及公共服务的房屋进行摸底排查,全年共完成排查17472户。

    【生态建设】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绿色低碳创建工作,编制完成《达茂旗二氧化碳达峰方案》初稿,并通过专家评审。按照《关于开展自治区级低碳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完成《达茂旗低碳旗县试点申报报告》《巴润工业园区零碳园区试点申报报告》,列入自治区级低碳试点旗县和零碳园区试点,争取到试点资金640万元。10月14日,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达茂旗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旅游那达慕大会暨文化旅游节】  2021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1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达茂联合旗第八届文化旅游节在包头市达茂旗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区开幕。大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内蒙古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贯穿于那达慕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旅游那达慕大会集中展现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增强游客体验度。郝永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包头市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南濒黄河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隔河相望,西及西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比邻,北部与蒙古国东戈壁省哈登宝力格县接壤,国境线长88.6千米,总面积27768平方千米。2021年,全市平均气温8.4℃年降水总量240.4毫米年日照时数2978.9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8%。市辖9个旗县区,1个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7万人乡村人口3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6.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9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07.4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5%、47.7%和48.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7.6%和40.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331元比上年增长8.2%。

    【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9月27日—29日,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孟凡利代表中共包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包头市委员会。中共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孟凡利当选为市委书记,张锐、王征宇当选为市委副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选派千余名医护卫生人员、公安干警驰援呼和浩特市、额济纳旗和满洲里市,承接旅游专列乘员695名和大巴转运额济纳旗滞留旅客2632名来包头市集中健康监测,受到国务院、自治区充分肯定。

    【农牧业】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9万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2.3%。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58.7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万公顷。年末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65家,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39家、市级171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上年增长21.2%。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23.3%;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重工业比上年增长14.3%采矿业比上年增长3.0%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6%;钢铁、铝业、装备制造业、稀土及电力五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0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6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6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利润总额3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减少1.2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8.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4.9%,比上年末下降2.4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9户。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6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0%;房屋竣工面积19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3%。

    【交通  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12757.2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公路客运量293.3万人,比上年增长58.1%。民航空运客运吞吐量13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民航货邮总量2927吨比上年下降28.8%。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8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0%。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业务总量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3040.7万件,比上年增长27.0%;快递业务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6.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8.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5.5%,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4.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2.5亿元,比上年下降20.1%。其中住宅投资166.3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311.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2%商品房销售额202.3亿元比上年下降27.9%。

    【国内外贸易】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出口总额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7%;进口总额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7%。按照商务部统计口径,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9倍。

    【城市建设】  2021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95项,新增道路面积70.9万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6.6%;组织实施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7%;改造老旧小区209个、面积569.7万平方米,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至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68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40千米,公路网密度34.9千米/百平方千米。

    【资源环境】  2021年总用水量10.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其中生活用水量1.3亿立方米,增长2.3%;工业用水量2.8亿立方米,下降1.8%;农业用水量5.9亿立方米,增长1.4%;生态环境用水量0.5亿立方米,下降11.7%。全年国土绿化造林5.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7万顷,森林抚育3.7万公顷。完成草原保护修复任务7万公顷。年末全市拥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7万公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0.1%。原煤消费量增长1.4%,天然气消费量下降8.6%,电力消费量增长2.6%。

    【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车下线】  3月1日,“内蒙古氢燃料车首台套包头下线仪式”在北奔重汽总装公司举行。北奔100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由北奔重汽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制开发,具备抑尘、洒水、洗扫等特殊功能,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整车应用于市政环卫场景。自治区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成功下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五大领域攻关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内蒙古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应用产品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对内蒙古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  12月25日下午,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第五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包头市召开。会上五市市长交流发言,通报上届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审议通过《呼包鄂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专项行动方案》《呼包鄂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专项行动方案》《呼包鄂乌开放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等专项方案协议,签署《2021—202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重点合作事项协议》《打通呼包鄂乌市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和《2021—2022年呼包鄂乌协同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协议》,专题讲座解读《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  7月24日,以“双碳新起点,制造新高度”为主题的中国制造强国论坛暨2021商会助力包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凡利为专家代表颁发“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支持包头产业发展智库”首批专家聘书和牌匾。此外,为26个省市的内蒙古商会挂牌“包头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联络处”,并为招商联络处代表颁发牌匾。大会集中签约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981.5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等14个产业类别。

    【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  12月20日,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青山宾馆开幕。论坛为期一天。围绕稀土全产业链,引进各类稀土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207.4亿元。

    【科学技术】  2021年专利授权量4493件,比上年增长47.8%,其中,发明专利428件,实用新型专利3886件,外观设计专利179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14份,成交额9.52亿元。全市23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表彰。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5家,国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

    【教育】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5所,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成人中专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普通高中37所,普通初中60所,普通小学134所。全市有幼儿园370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学率110.3%,高中阶段毛学率115.4%。

    【文化  旅游】  2021年末,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国有博物馆3个,美术馆1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9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99.92%。年末全市有综合档案馆10个。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26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AAA级旅游景区8个。有旅行社91家,其中拥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20家。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05.3万人次。

    【卫生】  2021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096个其中医院10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6个,其他卫生机构18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413张,其中,医院17613张,乡镇卫生院115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16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61人,注册护士12553人。

    【体育】  2021年,举办包头市线上全民健身公开赛、“周六一起走”健步行活动。举办自治区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包头市小篮球锦标赛、包头市业余足球联赛、包头市老年人健身气功和中老年人风筝放飞活动。举办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包头市全民健身冰雪活动和第十八届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年内参加自治区田径、游泳、篮球等19项青少年锦标赛,获得51枚金牌、47枚银牌、42枚铜牌。制定2021年体育设施配置计划。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向社区、公园配置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计2000余件。

    【举行“向市民报告  听市民意见  请市民评议”活动】  12月29日—31日包头市政府第二次举办网络直播述职活动,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三天时间,市政府36个部门分3场向市民代表报告2021年度工作,并接受6000名市民代表现场评议。举办该项活动,初步建立起市民参与政府工作的新机制,探索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新路径。

    【包头市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经中央文明办组织复查批准,从2021年10月9日起,恢复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过去一年,包头市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要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方案安排,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攻坚,全市人民广泛参与,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复查,如期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

    【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9.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2.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17.1万人,比上年增长0.7%。参加养老保险157.3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3.3万人,比上年增长4.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4.0万人,比上年下降1.0%。年末参加失业保险44.5万人比上年增长2.3%。参加工伤保险51.5万人,比上年增长1.2%。

    【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353元比上年增长7.6%。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4448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791元,比上年增长10.0%。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0108元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2547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4987元,比上年增长13.5%。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6.9%,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29.0%。赵俊梅

     

    东河区

     

    【概况】  东河区是包头市辖城区之一,因季节性河流东河流经区境而得名。辖区东界与土默特右旗接壤,西界接九原区,南界临黄河,北界连石拐区。行政区域面积470平方千米,辖2个镇、12个街道,49个行政村、66个社区。2021年户籍人口16.23万户、400031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9个民族。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4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8.6%

    【城区景观】  王若飞纪念馆原称泰安客栈位于东河区通顺街3号,是一座四合院落,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王若飞1931年11月在此被捕入狱。院内矗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乌兰夫为烈士题词的石刻碑廊及王若飞半身雕像。常年展出革命文物20余件,珍贵图片260余张,纪念性报刊书籍100余份。1964年,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包头召福徵寺位于东河区东门大街北端,是一座蒙古族藏式建筑结构的寺庙,约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巴氏家族的家庙,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1925年,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在此建立,这是包头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王若飞、乌兰夫、李裕智等革命先辈在此活动。包头召革命纪念馆1964年被包头文物管理处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中共包头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阿善遗址位于东河区阿善沟门村东,是一处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遗址。阿善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包含有极少青铜器时代及其以后的文化遗存,出土文物丰富,其中以石器、骨器和陶器为主。阿善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社会形态及其相邻地区的文化联系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子湿地景区位于东河区南侧,占地面积299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13公顷,南海湖库容量600万立方米,南海子湿地重点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有野生植物207种,鸟类232种。先后被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教育基地”“国家级自然学校”“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森林湿地体验基地”“自治区第一批重要湿地”等称号,2017年“南海黄河鲤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商标。莲花山大青山旅游区位于东河区沙尔沁镇,是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的兵营之一,是明、清时期北方重要的驿站所在地。占地面积5.5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妙法禅寺俗称吕祖庙位于东河区吕祖庙街3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咸丰早期,占地面积41144.7平方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星现代农业园景区位于东河区南黄线南100米处,占地面积166.67公顷,是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结合的人文景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农业】  2021年,东河区粮食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1.5亿斤。蔬菜种植6.2万亩,年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12.5%。集中连片新建改造老旧温室2000亩,设施蔬菜面积3.4万亩,蔬菜育苗能力突破1.5亿株,占全市的39%。自治区下达的1.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率先在全国开展玉米种植施用工业CO2气肥技术,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2万亩。农牧业年碳排放可控制在1.7万吨左右,年固碳能力可达到11万吨。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示范社、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142家。

    【工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13.1%。铝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盛泰60万只卡巴轮、四通新材年产5万吨铝基稀土功能性中间合金新材料、中氢能源年产1000吨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中试生产线、包铝1万吨高纯铝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华云铁路专用线和输煤系统投入使用。正威包头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微科20万吨轻量化铝合金等项目落地,形成原铝产能130万吨,高纯铝产能5万吨,铝深加工产品600万只铝轮毂,200万套汽车转向节、转向支架、发动机配件,1800万平方米电子铝箔,60万吨铸造铝合金的产能规模。稳步提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回收再利用能力,华源天鹿10万吨铝灰资源化利用、平远物资200万吨废钢回收加工扩建工程等一批再生资源项目落地。至年底,铝业园区形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年处理废钢200万吨、废铝22.5万吨、废塑料6万吨、废橡胶4万吨的产能规模。引进有实力企业盘活低效用地,再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持续升级铝业园区承载和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8%。批发业销售额实现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零售业销售额实现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4.6%;住宿业零售额实现0.21亿元比上年增长4.6%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服务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包头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复,拟建海关监管仓。组建包头市商贸流通协会,规划商贸业发展布局,促进传统商业提档升级,打造南门外街道东官房社区、南圪洞街道复圣元社区和天骄街道民航东社区“一刻钟”便民圈。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维多利摩尔城、九曲华街、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老包头记忆”系列文旅项目一期“包头·福巷”加快建设,增强重点商圈辐射带动能力。开展“回味老包头、约惠新东河”第二届消费季主题活动,累计直接消费3.6亿余元,带动消费6亿余元。挖掘社会消费潜力,支持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包头市粮食加工贸易物流园项目奠基。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4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4%,其中,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9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92.0%占全部投资的64.5%。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232.0%,占全部投资的3.0%;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1.5%,占全部投资的16.3%;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8.8%占全部投资的80.7%。

    【居民收入】  2021年,东河区城镇居民均收入50085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998元,同比增长10%。(王官祥  贺鑫  李东炯)

     

    昆都仑区

     

    【概况】  昆都仑区位于包头市区西北部,昆都仑河流经境内,昆都仑区因此而得名。昆都仑区东与青山区接壤,北、西、南与九原区为邻。昆都仑河西岸是以包钢为主的工业区,东岸是居民住宅生活区,也是包头市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昆都仑区总面积301平方千米。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有787681人其中汉族733402人蒙古族33687人,其他少数民族20592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计1002.86亿元,比上年增长8.7%。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竣工45个,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推进会综合评分位居各旗县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引入总投资300亿元的鑫元颗粒硅纳米硅、总投资160亿元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161个,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完成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8%。工业投资占比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5.46%,化解政府债务7.2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左右,两年平均增长4.4%,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0.3∶44.7∶55。好鲜羊、蒙源肉羊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优质钢占比80%以上,实施诚钢复合螺旋焊管、φ100㎜热轧无缝管等一批钢铁深加工项目,建成通威高纯晶硅、美科单晶拉棒等一批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14.3%,金属深加工园区获得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园区”称号。引进吾悦广场、万豪酒店等商业商务综合体,入驻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吸引上海均和、苏宁电子商务结算中心等一批总部结算企业。

    【三大攻坚战】  累计实施工业深度治理工程28项、水污染治理工程6项、土壤及固废治理工程10项,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4.34万户,建成园区污水排放管线12.3千米、中水回用管线14.5千米。大气扬尘、烟花爆竹、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行为、加油站地下油罐渗漏得到全面整治,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和园区空气自动监测站长效运行,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全部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累计化解政府债务37.6亿元,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全部清偿。

    【深化改革】  累计完成改革任务199项,形成制度性成果258个。达成合作项目289项,总投资额超过1790亿元,累计引进自治区外国内资金208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完成582.6亿元,占全市比重70%以上,获得国家“黑色金属材料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

    【科技创新】  2021年,出台“科技兴蒙”23条政策措施,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浙大工研院、内科大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重要科技攻关项目9项,获评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新增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10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6家。

    【产业改造】  玺骏1万吨稀土金属及合金等项目运行良好。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二期加快实施,美科12GW单晶拉棒、康碳碳/碳复合材料、乐橙光伏用热场材料投产达效,硅基产业呈现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引入快成物流、中远海运等头部企业,选择8家物流企业试点推进“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全程提供仓储、货代、运输、交易、融资、大数据分析等供应链服务,获评“全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区”。新改建宏基站430个,基本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建成道路管网27千米、标准化厂房3.4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661亩。

    【城乡建设】  推行“基础设施推动+精品工程带动+资源配置联动”模式。新改扩建城市道路37.1千米、地下管网61.3千米改造棚户区4547户综合整治老旧小区146个,推行准物业化管理小区111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65个百分点、达到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卫生厕所普及率9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村3个,昆河镇获评国家卫生镇。昆都仑区累计三年获得“国家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称号。改造莫尼公园、世纪广场、希望广场,打造“口袋公园”和街角景观37处,包百商圈“裸眼3”项目投入使用。实施50余条主次干道、12个公园广场养护管理,改造城市绿地16.4万平方米,整治雨污混接点108处,改造老旧小区49处、176.4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15户、8.8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公厕17座。依法拆除住宅小区违法建设3200余处、6.2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  完成“五大重点区域”绿化1万亩,实施林业管护工程10.9万亩;依法清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经营性企业76家,治理修复地质环境27处,北部5.5万亩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加固,昆都仑河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物1.1万处、22.9万平方米。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28家。推进包钢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华美稀土焙烧废气治理等27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完成清洁能源替代1.54万户、137万平方米,健全88家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包钢烧结脱硫废水近零排放等项目,有序推进昆河等7条河道治理工程,专项检查危险废物重点企业66家,完成昆河“三角地”渣土治理,妥善处置企业酸洗中和渣2.8万吨。

    【优化营商环境】  15个部门13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划转政务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张表单、一套材料”模式作为全市典型被宣传推广。2021年,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达1497项区本级“政企通”“检企通”等6个自建平台接入“蒙速办”APP,获批自治区“蒙速办·掌上办”试点地区。39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综合受理”,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半天办结,“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帮办代办”“容缺受理”等改革全面推行,“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的便捷高效服务机制加快形成。

    【民生保障】  累计用于民生支出108.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73%,区人大票决通过的22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于当年竣工、当年见效。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和95%,在全市率先实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一体化。新改扩建和提质改造中小学、幼儿园32所。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51处、社区老年餐厅24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实现全覆盖。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获评“自治区健康促进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006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08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医保参保5030人,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失地农民、“五七工”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养老金4.9亿元,发放低保、临时救助、待困供养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892万元。发放孤儿、残疾人补贴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2902万元。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全年办理4.02万户,办理率6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1年,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29.5万人,专项抽检环境样本、冷链产品1万余份,稳妥接收安置滞留额济纳旗旅客1147人,全年完成疫苗接种121.6万剂次。刘智慧

     

    青山区

     

    【概况】  青山区位于包头市中部、大青山南麓及土默川平原西北部,东南与九原区相邻,南与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壤,西与昆都仑区相连,北与固阳县毗邻,东北与石拐区为邻。行政区域面积280平方千米。2021年,青山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56个社区居委会,49个社区管理服务站和21个行政村。有户籍人口137712户、3782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5‰流动暂住寄住人口12.97万人。青山区有36个民族。2021年,青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61.3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91.2亿元同比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66.3亿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0.5744.0355.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7874元,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7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99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26亿元,同比下降2.87%。

    【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项目136个,协议总投资876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8个,乾运锂电池正极材料、晶澳三期拉晶和切片等112个项目落地开工。实施重点项目85个,竣工投产35个,全年投资完成率119.8%。项目落地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均居包头市前列。包头市重点项目观摩评比取得第二名的成绩。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50户,亩均产值实现346万元,亩均税收突破5万元。弘元新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第一个百亿元产值企业。内蒙古自治区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车正式下线。“六大商务区”营业收入实现6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万科印象城商业综合体主体封顶。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三期单晶拉晶及配套切片项目】  该项目位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规划区,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2.8亿元,亩均投资1458.6万元/亩,具备年产10GW单晶硅棒、20GW单晶切片生产能力。建设年限为2021年3月—11月,当年计划投资52.8亿元,为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85投资项目。单晶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2021年6月投产,切片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2021年10月投产,刷新国内单晶硅行业的建设投产记录。项目主要以生产182MM、210MM等大尺寸硅片的切片产品为主,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规模化投产的切片项目及光伏单晶硅产业链下游延伸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亩均产值1381.2万元/亩,年实现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  该项目位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规划区,占地面积170亩。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亩均投资741.2万元/亩,主要建设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品生产线,建设年限2021年6月—2022年3月当年计划投资10.2亿元,为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84投资项目。项目于2021年6月15日开工,至2021年底,二期项目中原料粉碎工序的10条生产线投产,2万平方米仓库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38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市容环境整治】  2021年,青山区新改建市政道路4条、公共卫生间31座、游园节点19处,包头市首座被动式公厕投入使用。综合改造老旧小区44个、背街小巷24条。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入驻商户400家。推广“智慧菜场”,升级改造圈点生活、屹林、振华3个农贸市场。在包头市率先探索实施城乡接合部村庄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加快北部区路网体系建设,110国道正式通车,四道沙河收费站彻底拆除,打通多年影响北部区域交通的瓶颈。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施357个小区、32条道路和12个农贸市场的飞线整治,零补偿拆除小区私搭乱建6.8万平方米,施划停车位1.8万个。

    【营商环境优化】  健全“大国资”监管体系,制订《青山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理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头市首家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推进大数据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行自助办税模式,企业设立登记工作日缩减为半天。加速推广“蒙速办”的使用,注册量突破14万人。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电费6.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科技创新支持等资金1.7亿元。增加科技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R&D增至2.8%。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服务平台,2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昌福村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东达沟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生态建设】  持续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和矿山治理工程,新增投资2亿元,栽植各类苗木111万株,完成造林1万亩,矿坑危岩体修复治理2000亩。在包头市率先推行林长制,建立三级林长体系。率先实施林业碳汇示范项目,建设碳中和示范林2000亩。率先完成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问题整改。完成2672户28.1万平方米的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14个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9+N”等18个实施方案,成功入选国家级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社会事业】  2021年,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9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0741人。万科等5所新改建幼儿园竣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验小学综合楼投入使用。促进各学段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9.9%。打造西北院前急救中心,71台AED投入使用,提升社会急救能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卢仁峰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遇见青山”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原创儿童芭蕾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文化馆再次被命名为全国文化馆一级馆。落实“外防输入、精准预警”防控措施,青山区新冠疫苗接种率83.9%。完成286名Y36专列人员、532名滞留旅客的集中健康监测工作。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中央第八巡视组移交的208件信访事项全部结案,国家信访局交办第一批58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区检察院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印慧娟

     

    石拐区

     

    【概况】  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中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固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苏木,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嘎查。面积761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24745人。区人民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剔除2020年一季度光伏项目一次性计入5.5亿元,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剔除2020年一次性收入以及2021年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7327元和20946元,同比增长6%和10%;综合能源消费量215万吨标煤当量值,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能耗双控指标任务。

    【农牧业】  2021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年总产量23300吨。蔬菜种植面积0.09万亩,总产量3375吨。2021年末牲畜存栏10.66万头。其中:羊存栏7.6万只、牛存栏0.06万头、生猪存栏3万头。牲畜出栏13.5万头,同比增长36%。其中,羊出栏7.2万只、肉牛出栏0.017万、生猪出栏6.3万头。

    【生态修复与保护】  2021年,开展自动巡航、动物监测、森林火灾勘察、森林资源调查、保护区影像数据及生态恢复治理修复成果数据收集,出动无人机约100余次。投资70万元,实施年度林业保护项目,完成赵长城、五当召周边人工林抚育2000余亩、重点林区道路两侧和重点林区内坟墓周边打设防火隔离带1000余亩、重点林区维修维护防火道路30余千米。国有林场疑似开垦图斑核查,完成耕地图斑1090块,总面积1402公顷排查工作。

    【水务】  修改更新河道名录及河长名录,取消水普外5条河道,更换河长公示牌36块,落实区级河湖长6名,苏木乡镇级河湖长26名,延伸落实嘎查村级河湖长36名。开展河湖专项整治和“清四乱”行动150人次,机械50余台次,投入15.7万元用于河道清淤治理,整改河湖问题23处。全年审发取水许可手续4家,批复取水许可量20.52万立方米。全年累计投入抗旱经费87万元、发放抗旱水泵11台。

    【工业】  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0家,停产15家,总产值完成160.2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90.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7%,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工业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33.2%原煤累计采集量1396万吨,同比减少10.1%工业园区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7.5%用电量19.8亿元同比下降30%;上缴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

    【交通】  投资近237万元,实施白草沟村道路面翻修养护工程,路线全长2.01千米。投资54.14万元,在喜桂图新区民众出行密集点位,安装12座公交候车亭。修复4条、68千米水毁路段。包石一级公路及后坝隧道收费站收缴通行费近1740万元。

    【旅游业】  举办首届“欢腾喜桂图”文化旅游季活动,推出6条旅游自驾游线路和10个网红打卡地,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发布信息12条。举办“六进”景区系列活动12场,吸引游客6万余人,拉动消费80余万元。投入20余万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成旅游厕所44个。获第三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全年接待游客100.7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488.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912万元,实施康宁路等连接S211两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投资730万元,实施二园区4.2千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76万元,完成石拐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改造工程。投资370万元,完成石拐旧区水质净化工程。投资830万元,建设迎宾“口袋公园”,完成施工招标,开始进场施工投资1100万元实施S211省道隔离带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75%。

    【乡村振兴】  开展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抽调378人排查常住农牧户3784户,其中,一般常住户362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156户。脱贫人口中享受低保77人。投资103万元,维修、维护26个自然村115台净水设备。投入防汛抗旱经费87万元,完成猫土塔等8处防汛护地坝工程建设,发放抗旱水泵11台。实施正沟河道防洪工程治理。

    【环境保护】  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一期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并投入使用;完成亚新隆顺14个排口在线监控设施验收。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延续或首次发放排污许可证15家。完成石拐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超标改造工程。完成饮用水水质净化工程并投入使用。

    【科技】  9月18日,包头市石拐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名个人获评2020年自治区级优秀科普志愿者。完善绘宇测绘入库科技型级中小企业名单;自治区科技厅备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绿缘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石拐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07亿元。亚新隆顺申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通过。包头市联众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自治区级、包头市级众创空间通过审核。下达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30万元,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4.5万元,科技城转化资金5.2万元。举办“第二届石拐区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大赛”。

    【社会保障】  2021年,新参保企业76户,参保缴费单位374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6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223人。完成620名“五类”人员养老保险代缴8.7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4013人。全区无“零就业家庭”。全区医保参保2.72万人,缴纳参保资金856万元,参保比例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享受医保待遇累计1019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66万元。

    【荣誉】  雅化集团内蒙古柯达化工有限公司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石拐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档案史志馆等15家单位获国家节约型机关称号。区档案史志馆编纂的《石拐年鉴2020》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互助幸福大院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区机关工委闫晓凤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区农牧局贾严迪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忠

     

    白云鄂博矿区

     

    【概况】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北纬41°39′~41°53′,东经109°47′110°04′。白云鄂博,又名“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神山”。白云鄂博矿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属内陆干燥气候区,适宜发展风力、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1927年,中国地质学家丁道衡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已探明71种元素,182种矿产资源,被誉为世界“稀土之乡”,是包钢的主要原料基地,是包头市唯一国家级独立工矿区及工业重镇。矿区南距包头市区149千米,北距中蒙边境95千米,东距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42千米,全境被达茂旗环绕,区域面积328.64平方千米。白云鄂博矿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4个社区,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11个民族,22681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38%。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65亿元。累计化解政府债务2.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

    【工业】  2021年总投资19.3亿元的包钢金石萤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当年招商签约、当年落地建设、当年投产达效,输出萤石精矿10.12万吨,纳入区属工业规模限上企业。总投资30.5亿元的新型矿物钾肥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正在前期实验。沃尔特矿业三系列竣工投产。全年铁矿石开采量1035.6万吨,创近两年新高;铁精粉生产301.14万吨同比增长0.3%稀土精矿生产8.99万吨,同比增长16.9%。逐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全区风电、光伏总并网规模45.29万千瓦,年累计发电9.6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8.94亿元。全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占全年GDP比重72.7%,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重点项目】  实行四套班子县级领导包联机制,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链条,对接企业243家,签约企业38家,协议资金219.2亿元,落地项目22个。列入全市调度的1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0.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9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储备“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135个,总投资460亿元。

    【招商引资】  制定《白云鄂博矿区重点产业链招商“链长制”实施方案》。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现代能源及新基建、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及商贸物流4个招商产业方向,对接企业225家,就氢能碳中和绿色工矿示范区、露天无人驾驶等项目与32家企业签约,协议资金157.9亿元,落地项目15个,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生态建设】  履行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责任,19项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和自查问题全部完成。投入2112万元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面积8.51平方千米,恢复植被1.75平方千米,增加年固碳量约为163.8吨。宝山矿业热电超低排放、除尘系统改造等重点项目竣工,实现环保设施全流程监管。制定《白云鄂博矿区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和8个专项子方案,推进绿色学校、低碳节约型机关建设。实施中水调蓄水库项目并投入使用。全区规模以上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与同期持平,持续保持能耗预警绿色等级。

    【深化改革】  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确定63个改革要点,123项具体改革措施,全面完成“包你满意、白云新速度”“教育双减”“一室两队”等122项重点改革任务。联合高校院所搭建白云鄂博矿区矿产综合利用科教产融合园区、“白云鄂博政产学研、地采选冶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东北大学激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定向项目——典型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开展新一轮白云鄂博资源勘探工作。白云铁矿“5G智慧矿山”建设稳步推进,19台无人驾驶矿用汽车正式联动运行,机器人焊接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实现智慧矿区、自动驾驶等5G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合作。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中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营商环境优化】  围绕“少、快、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梳理调整各部门权责清单2766项,“一网通办”即办件比率66.2%,网上可办理率97.6%、法定压缩时限率88%,蒙速办应用改查询数量23个,均列全市前三。开展“六减一优化”,与企业群众息息相关的89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完善“拿地即开工”创新举措,推出39项“全流程”帮办、“零延误”实时服务,重点项目前期四项手续均比往年早个月完成。在全市开展首个简易低风险项目试点,实行施工许可容缺告知承诺办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结用时2.5天。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减税降费1.1亿元,全区新增市场主体户数316户注册资本17187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118%

    【社会治理】  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智慧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656件,办复率85%。做好信访化解工作,4件中央巡视组交办事项、2件中央联席办交办案件和1件自治区省级领导包案全部化解,继续保留全国信访工作“三无”旗县区荣誉。巩固完善街道社区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社会保障】  2021年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教育环境提升等13项民生项目。投入200余万元,为全区自然灾害受灾居民免费维修房屋。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98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9%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为各类企业就业困难群体兑现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200余万元。发放创业贷款15户697万元。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综合服务中心,帮助20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与上年持平、工伤保险参保同比增长13.2%。连续1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各类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核尽核、应收尽收。打造“1+3+N”服务模式,围绕“一老一小”,开展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工作,推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托幼一体化”和“假期托管”等特色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建立“三级包保”“五包一”网格管控制度,完善“三公一大”多部门合署办公、综合调度机制,健全高效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人物同防”,持续做好重点环境、重点人群监测排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全力推动疫苗接种,联合组建流调队伍,全面做到应检尽检、应接尽接、应隔尽隔。2021年,全区无输入病例、无感染病例、无确诊病例。(陈玲)

     

    九原区

     

    【概况】  九原区与东河区、石拐区相邻,北与固阳县、昆都仑区、青山区接壤,西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相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相望,全区总面积734平方千米。至2021年底,九原区辖4个苏木镇、4个街道,计56个行政嘎查村、32个社区。常住人口24.97万人。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38个民族。2021年,九原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3.01亿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66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52亿元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6601元同比增长6.8%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6元,同比增长9.3%。

    【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6万亩包括蔬菜复种面积,粮食产量12.3万吨,超额完成全年10万吨任务,蔬菜产量58.4万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建设完成阿嘎如泰苏木蔬菜冷链加工项目主体工程,新建完成18亩高标准日光温室,改造完成192栋高标准日光温室。至年末,全区牲畜存栏维持在56万头只,出栏71.7万头只,超额完成68.7万头的出栏任务;全区禽存栏维持在200万羽左右,出栏肉禽184万羽,超额完成164万羽的任务。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36万吨、2.5万吨、21万吨。进口母牛646头,完成18个中小牧场改造。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家,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35家,组建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12家,认定家庭农牧场38家。九原区内的包头市三湖河农民养鱼专业合作社、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头市绿巨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2021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工业】  2021年,九原区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8.19亿元,同比增长24.54%。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9个,新建项目27个,续建项目12个,总投资302.8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4.60亿元完成投资58.4亿元开复工39个,开复工率100%6月,九原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级绿色园区;8月,被列为自治区一类园区。至年底,九原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7家,正常运行48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27家。园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5.04亿元,同比增长24.98%;实现营业收入332.9亿元,同比增长19.47%。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7.33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下降10.45%;工业生产电力消费量为444748.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49%。

    【科技】  九原区开展2021年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资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申报工作,为企业申报13类科技项目,推荐科技项目30项。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自治区众创空间、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自治区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7家,包头市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征集“科技兴蒙”行动项目13项,推荐“科技兴蒙”行动合作项目7项。

    【城乡建设】  九原区实施横竖街公园建设工程、九原广场改造工程等2处口袋公园工程。对二道沙河、四道沙河、铁路沿线、带状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进行养护管护,养护绿地面积616.38万平方米。完成210国道等主要道路绿化补植,补植水蜡、丁香等篱带8486平方米、灌木球823丛。九原区城区绿地覆盖率48.8%,绿地率4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3.7平方米,达到国家园林生态城市创建标准。实施工农街太原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韩庆坝路健康南路—建国路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花园路沙河街—黄河大街改造工程,综合整治110国道、韩庆坝周边水体、背街小巷等环境景观,翻修X077万永线路面,整治X079永素土线路面。综合改造事达楼、沙河镇楼。龙苑B区、兰溪花园4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28.64万平方米,涉及51栋住宅楼、2845户居民。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花园小区、兰溪花园小区加装电梯2部。重点推进包银高铁项目、G65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改建、市公安监管场所项目,完成尹六窑一期、融茂D区、西一区等项目征拆。累计开展8大类15项征拆工作,完成征拆任务701户,累计投资17.97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  2021年,九原区实施9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完成国能煤化工1号和2号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投资5980万元。协同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减排,推动国能包头煤化开展降低净化装置尾气甲醇含量改造项目等4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完成希望碳素焙烧炉新建脱硝系统工程的4项技改项目。完成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国能煤化工外排废水脱盐达标排放改造项目,投资5.7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节水330万吨。申报环境监测站土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申请资金201.8万元。同时推动开展官将村农用地块污染修复研究及治理项目,年底完成修复及评估工作。推动实施普拉特交通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预处理垃圾库扩容改造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进入试运行阶段。5家优先管控类地块的企业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教育】  2021年,九原区有公立办学单位40个,其中,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1所,公办幼儿园16所,教职工2247人。全区拥有民办办学单位50个,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民办幼儿园38所、幼儿中心11所,在校学生、幼儿5664人,教职工977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底,九原区有医疗机构199家,其中,医院9区公立医院2家,市级及以上审批私立医院7家,保健机构2家,护理院1家,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卫生室84家,诊所74家,疾控中心1个,门诊部13家,医务室1个,卫生所3个,医务所1个。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606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1387人。就业率95%以上。打造市级创业园13家,孵化企业352户,带动就业3429人,争取自治区以奖代补资金75万元。民生支出147473万元占总支出67%。张敏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包头稀土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包头稀土高新区”由建成区、希望园区、滨河新区三大区域组成,位于昆都仑区和青山区南部,与九原区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该区面积116平方千米。2021年居住人口19.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1万人,农村人口0.6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96.63%。有31个少数民族10194人。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70.82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87.58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9亿元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4.6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9.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1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91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7815元,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5023元同比增长13.5%。

    【重点项目建设】  2021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6个,竣工56个,完成投资200.0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中获评“优秀”。全年对接企业661家,签约项目176个,协议投资额1104.58亿元,落地项目156个。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增长88.1%,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量、落地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帮助企业减负,全年争取各类政策资金5.55亿元,兑现稀土原材料补贴、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及项目扶持资金3.27亿元,累计授信企业2.6亿元,获批专利质押融资贷款7370万元,减免20家企业基本电费599万元,推动华明高纳、希捷环保2家企业进场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支撑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3月,包头稀土高新区引进由中国500强双良集团旗下的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2亿元“40GW单晶硅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双良速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推动稀土产业提档升级,落实“2+2+N”发展思路,新签约稀土项目32个,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等7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落户区内,全区磁材产能突破10万吨,全年稀土产业增长83.4%,稀土就地转化率近80%,包钢磁材、北方稀土、天和磁材、韵升强磁4家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传统工业技改项目16个,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5倍,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震雄铜业、天石稀土、稀宝博为等企业的14项产品入选自治区装备制造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北方股份、北方稀土、宏博特3家企业获自治区对标达标示范企业,占全市的100%。北方创业、金海新能源等10户企业认定包头市工业设计中心,占全市的55%;新力纺织、英华融泰等15户企业认定首批包头市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占全市的68%。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双良集团40GW单晶硅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累计签订销售合同292.87亿元,为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奠定基础。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完成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搭建,推动天和磁材、英思特等31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21年,科技创新载体加速建设,启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项目,合作成立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两院院士舒尔德米特建设“稀土磁性材料应用院士工作站”,成为全市第一家外籍院士工作站。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占全市的51%。累计获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7家、自治区级19家、市级17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4家,分别占自治区、全市的12.6%和71.2%。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1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5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7.96亿元,均位列全市第一。围绕稀土、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累计推动176个科技项目落地转化,“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稀土特种钢研发与应用”“一体化水下电机”等4个项目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稀土研究院“稀土铁合金制备技术”获评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总获奖数占全市的36.8%,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数量占全市的50%。创新创业体系加速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获得科技部考核优秀评价,成为自治区唯一一家获评优秀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建成各类孵化载体30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占全市67%,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家、占全市50%。在全市率先出台《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的八项措施》,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1名,累计吸引以“海归”创新创业为主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432名,内蒙古留创园获评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

    【营商环境新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可办率、“一窗”受理率均达到100%12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梳理104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流程再造“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平均压缩时限53%。在全市率先推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和电子证照应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335户。推进项目审批改革,推行“提前受理+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承诺时限”模式,项目立项实现即收即办,施工许可压缩至2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现“签约即开工”。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组织40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5场全国性重点展会,推动青山电气、展浩电气、恒久钢构等地方企业与双良集团、金力永磁等新建项目在高低压变配电、钢结构厂房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品牌战略建设,北方稀土获全国质量奖提名奖,天和磁材获得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盘活存量土地,引进东宝大田、新格环保等项目,盘活1331亩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

    【城乡建设】  推进城市更新,完成10个老旧小区、28.7万平方米改造任务,重点道路及管线工程、重点区域绿化提升工程成效明显,推进房地产产权遗留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以“创城”“创卫”为抓手,推行“马路办公”,完成6条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依法拆除违法建筑6.97万平方米,清理“六乱”2.6万处,新建、改建公厕旱厕6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提高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绿色品牌建设,打造1号牧场”“圆素骨肽”两个知名品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基本建成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推进农村“三清一改”整治工作和村容村貌“五化”行动,卫生户厕普及率85%以上。

    【生态建设】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部署,制定“1+18+N”政策体系,遏制“两高”项目建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左右,全面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该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是自治区唯一获评园区。伊利乳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鼎铜业阴极铜、天石稀土钕铁硼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4天,达标率83.5%,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列市五区第一。实施清洁取暖工程,14“煤改气”整治项目全部完工并点火通气。加强水环境治理,画匠营子断面水质为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工业企业固废全部依法处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100%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安全稳定。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小白河湿地生态治理、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工作。落实河长制,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2个,完成41处河道整治任务,推进昆河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论坛】  2021年12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包头市举办。开幕式上,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春龙、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段德炳分别致辞。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就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进行推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黄小卫,经济学家温元凯分别作主旨演讲。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正式揭牌。举行项目签约活动,围绕稀土全产业链,引进各类稀土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约207.4亿元。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包头市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华网承办。成为国际性稀土产业前沿科技交流平台、稀土产业政研成果发布平台、稀土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平台和稀土产业招商合作平台。

    【民生保障】  全年承诺的2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城镇新增就业3580人,就业创业培训6504人,发放创业贷款401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81%。累计发放救助金1582.2万元。建成12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完善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幼儿学位400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国家标准。万水泉中心小学U12男子曲棍球队在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上获得一等奖。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5%,完成额济纳旗暖心承接滞留旅客任务。组建以康百家、康宁等11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共同体,建成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中央第八巡视组和中联办移交信访事项全部化解办结。持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成立自治区首家公平交易调解委员会,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开发区以案促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王璇

     

    土默特右旗

     

    【概况】  土默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部,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全旗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辖5个镇、3个乡、3个管委会,201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364869人。其中,汉族349645人占全旗总人口的95.83%蒙古族11368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12%回族2614人占全旗总人口的0.71%;其他少数民族124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0.34%。旗境内有“一山一川一河”自然资源,北部大青山绵延旗境60千米,煤炭探明储量22亿吨;南部黄河流经旗境108千米,年取水4.3亿立方米;中部平原面积2000平方千米。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左右,增速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16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增速位居包头市第1、自治区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左右,位居包头市第4、自治区第17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42581元、22687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9.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左右。

    【项目建设】  2021年,累计引进项目159个,合同投资额1180亿元,总投资377.1亿元的7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所有手续全部办结并实现开复工。英利太阳能光伏电站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88亿元的新特能源一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

    【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完成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48%。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8个,年内完成投资66.7亿元,投资完成率105.7%。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完成27.06亿元,同比增长29.5%。建成千亩玉米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2个,万亩绿色玉米种植基地3个,粮食产量突破80万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养殖户达到425个,牲畜标准化生产基地存栏规模达到77.8万头,肉类总产值实现45.5亿元。新增市级产业化联合体2家、龙头企业4家,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4.5%。电商产业线上交易额实现7.5亿元,同比增长8.8%。煤炭物流贸易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30%。

    【城乡建设】  实施总投资17.94亿元的城建重点项目11个,房地产项目在建规模54万平方米。新建城区道路6条,完成27个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水冲公厕12座,新改建供热管网8.7千米,平房区5074户居民实现“通大暖”。改扩建萨大公路3.6千米,升级改造农村公路369千米。新建户厕4553座,完成22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

    “双碳”工作】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制度体系,加强企业能耗监测预警,泰山石膏、敕勒川糖业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能耗稳定在“绿色”区间。建设碳汇示范林26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8万亩,年固碳总量达到76万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加快高碳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实施“煤改电”2983户,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9辆,建成充电站2处、安装集中充电桩30个,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秸秆禁烧,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24类123项涉企事项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0.5个工作日,全程网办率85%,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率99.7%,平均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92%,新增市场主体2643家。率先在包头市启动“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协调金融机构落实企业贷款26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2.5亿元,清偿民营中小企业账款1.45亿元。

    【社会治理】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核机制,梳理保留行政部门权力事项5782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禁毒重点整治,顺利完成国家验收。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行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443件。

    【文化事业】  改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6处,建成村史馆5个、村级图书馆20个,档案馆建成投入使用。开展文化巡演1100场次,大型红色革命舞台剧《王老太太》成功试演。

    【民生保障】  2021年,累计招聘教师116名,新建改造学校7所,旗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15年一贯制民办敕勒川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中蒙医院迁入新址并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旗医院负压病房楼建成投用,招聘医护人员30名。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512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发放暖心煤近6万吨,惠及群众3万余户。高景哲

     

    固阳县

     

    【概况】  固阳县地处大青山北麓,北纬40°4258″~41°2852″,东经109°383″~110°4442。东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交界,南与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区、土右旗毗邻,西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相接,北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连。县城距包头市区53千米。县域总面积502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300米。境内公路2059千米,形成“两环四横五纵”辐射全县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县辖6个镇、73个村委会、912个自然村,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6个社区。2021年全县户籍总人口19.4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11.61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6.2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33万人。城镇化率45.91%。人口自然增长率-0.64‰。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6.72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1.2∶52.9∶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882元和18378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7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固定资产投资42.2亿元同比下降18.2%。

    【农牧林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156.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81.28万亩,粮食产量23387.2万斤。全县高标准农田累计40.27万亩。引进中化集团开展社会化服务8万亩。年末大畜存栏1.2万头,羊存栏76.2万只,猪存栏24484头。肉羊改良率8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76%。新申报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全国“名特优新”认证产品两个。“固阳八宝”成功入选“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国内地标食材优品榜单。年内造林8700公顷,封山育林8000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森林覆盖率23%,森林资源面积173.2万亩。

    【工业】  202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22家,开发利用新能源,新疆特变电工塔筒制造项目、采煤沉陷区5万千瓦光伏领跑者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全市保障性电网储能中心落户固阳县,申报1.5GW“源网荷储”、1GW风光52.9储一体化项目2个,获批新能源指标70万千瓦。完成文圪气矿区增储备案事宜。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0亿元、利润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120%。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021年,投入资金2.56亿元,重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7.9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封山育林建设任务12万亩,草原治理项目6.1万亩,修复退化草原5万亩,工程完成量位列全国旗县区第一。完成金鑫砖厂、荣富砖厂、新恒阳岩棉脱硫除尘升级改造。管控扬尘污染、秸秆露天焚烧,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85%。完成4个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整治昆河及支流沿线固体废物排放点27处。金山镇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建成投运。无主尾矿库和固废堆场治理修复全面启动,创建绿色矿山4家,完成审计署下发的14个尾矿库历史遗留问题整改。

    【城乡建设项目】  年内,投资建设重点项目38个,其中,农业重点项目7个,工业重点项目18个,其他重点项目13个。38个重点项目中,企业投资项目23个,政府投资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222.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0.4亿元,截至年底,完成投资82亿元。年内竣工项目29个,未竣工项目9个。投资1.3亿元对62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投资3080万元完成县城内2个平房片区小街巷治理,同步完成县城内唯一一处城市内涝点改造。新建、整改户厕2800多户,新建公厕150座,提升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

    【旅游业】  春坤山生态旅游区是自治区中西部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主峰红旗峰海拔2340米,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评为包头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马鞍山原始森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谷中覆盖着6000多亩原始森林,2020年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固阳秦长城横穿固阳全境,沿线附设有烽燧和障城,墙体总长96千米,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旅游人数达到5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

    【乡村振兴】  2021年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70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投入4700万元建成11.4公里文圪气—二相公产业路,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按季度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重新选派市县两级驻村干部118人,对866户1532名易返贫致贫户开展点对点帮扶。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3亿元实施55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系列项目。2021年,银号镇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水务局获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金山镇原党委书记程利翔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社会综合治理】  深化平安固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刑事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1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排查顽瘴痼疾问题135条,组织查纠197人。开通“固阳民声在线”“聚焦固阳高质量发展”栏目,搭建听民声、汇民情、解民忧平台。率先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7月后,到市访人次同比下降28%进京访下降98.7%。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责任单位满意率76.47%,全市排名第一。

    【民生保障】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442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为154户创业者其中小微企业22户发放创业贷款4959万元。开通市县两地公交车。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开展三轮次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超过22.7万剂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为1.4万余户农村常住户发放保供煤近3万吨。拓文英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概况】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1952年10月由达尔罕旗和茂明安旗联合而建,位于阴山北麓,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千米。旗辖7个镇、2个乡、3个苏木,总面积18177平方千米。有汉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回族等22个民族,总人口10.8万人,其中蒙古族1.78万人。是包头市唯一边境民族地区。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距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均为160千米。中蒙满都拉—杭吉国家级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是对蒙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202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7%,税收收入占比稳定在6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5%和10.3%。

    【农牧业】  2021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8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1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申报包头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8家。牧业年度存栏101.38万头),其中大牲畜存栏14.39万头,羊存栏85.9万只,猪存栏1.09万头。牧业年度出栏总头数101.1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2.87万头98.27万只。

    【水务】  2021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69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3.9%。实施青龙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艾不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东泉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塔尔洪河圆房子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17.19千米,护岸工程8.91千米。实施渠口河德承永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5.25千米,治理护岸工程6.8千米。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满都拉、巴音花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千米。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新建水源井、维修更换供水管网等措施完成37处的饮水安全问题处理和42处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完成投资650万元,改善11680人饮水问题。

    【交通】  国道210满都拉口岸至白云鄂博段一级公路,全线完工并通车;国道335白云鄂博至明安镇棍呼都格段公路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截至年底,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新建续建农村公路409.5千米,完成投资3.06亿元。完成县道查干哈达至达尔汗苏木16千米旅游公路建设全长29千米。建成抵边公路377千米,建成巴音花车站物流园区专用砂石公路6.5千米。

    【重点项目】  2021年,达茂旗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53个,总投资179.74亿元,完成投资66.46亿元。华电梯次动力电池项目实现包头首个光伏储能项目首台储能集装箱并网,为全市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发展储能产业起到推广带动作用,有效提升风光电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为促进清洁能源就地就近消纳转化提供保障。风电塔筒制造等项目落地实施,新获批风光开发规模14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产值分别增长12.8%和11.4%。

    【国家重点实验室种质试验基地】  2021年4月,丰域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大学签订《内蒙古达茂旗丰域智慧养殖实施方案》;8月,与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高端肉牛种质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10月,编制《高端肉牛种质资源与产业发展规划》,从满都拉购买本地繁育牛150余头,从内蒙古大学运回黄牛新品系种牛6头,建设自治区级蒙古牛育种工程实验室,在巴音敖包苏木和达尔汗苏木打造蒙古黄牛集群。项目依托李光鹏教授率领的肉牛研究团队为主要技术,针对中国黄牛体型小、生长周期长、产肉率低等不足,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双肌蒙古牛研发成果,对调控肌肉生长的基因进行改造,促进骨骼肌快速大幅生长,提高黄牛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与肉质品质。该项目立足保护古老蒙古牛种质资源,在推动与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种质试验示范基地,对实验室自主培育的“双肌蒙古牛”等新品系进行育种、繁育试验,对于中国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满都拉口岸】  满都拉口岸至TT矿矿区跨境重载公路项目,已完成35%的总工程量建设任务。物流园区服务区子项目完成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估、施工图审查批复,前期手续均已办结完成。2021年,进出口报关货物165.34万吨,出口电力68.34万千瓦时,进出口贸易额13.53亿元,出入境人员42574人次出入境车辆37177辆次。

    【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  达茂旗按照万兆到旗县、千兆到苏木乡镇、百兆到嘎查村、20兆进牧户的标准,全面推进有线无线融合宽带网络向边远地区的覆盖。2021年,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达茂旗分公司累计安装“智慧牧场”3616户,完成总任务103.97%。通过项目实施,牧民基本实现牧场管理监测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溯源化、标准化。

    【通用机场建设】  百灵庙机场位于达茂旗百灵庙镇呼吉图嘎查,总投资1.23亿元,占地面积587.7亩,达茂百灵庙通用机场将开通达茂旗至包头东河机场、达茂旗至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达茂旗至乌拉特中旗通用机场、达茂旗至察右后旗土牧尔台机场航线。2021年11月24日,百灵庙机场正式获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可以投入使用。

    【城乡建设】  对艾不盖小区、供销社小区、水泥厂楼、公安住宅楼、巴音东小区、步行街住宅楼、北辰风华园等7个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此次改造涉及51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39828平方米2407户住户。改造内容主要为室外给排水供热管网、屋顶防水、小区场地道路硬化等工程改造,总投资4690万元。截至年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85%,完成投资3986.5万元。对全旗11个苏木乡镇百灵庙镇不在排查范围73个行政村的农村牧区用作经营的自建房屋、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房屋和涉及公共服务的房屋进行摸底排查,全年共完成排查17472户。

    【生态建设】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绿色低碳创建工作,编制完成《达茂旗二氧化碳达峰方案》初稿,并通过专家评审。按照《关于开展自治区级低碳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完成《达茂旗低碳旗县试点申报报告》《巴润工业园区零碳园区试点申报报告》,列入自治区级低碳试点旗县和零碳园区试点,争取到试点资金640万元。10月14日,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达茂旗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旅游那达慕大会暨文化旅游节】  2021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1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达茂联合旗第八届文化旅游节在包头市达茂旗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区开幕。大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内蒙古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贯穿于那达慕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旅游那达慕大会集中展现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增强游客体验度。郝永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