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1卷  /   盟市旗县市 区

2011卷

  • 化德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万堂

        长:霍建忠

    政协主席:朱世平

    【概况】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北靠锡林郭勒盟、南临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总面积2 568平方公里, 2010年,全县辖3个镇2个乡,93个村委会、368个自然村,7个社区,总人口175 62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4万人。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7.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 1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4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948元。

    【工业经济】年末,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全部实现了并网发电,风电装机总量居全市第二。同时,依托风能资源,拓宽产业领域,积极发展风叶、法兰盘、塔架制造等风电配套产业,使风电项目保持了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2010年,全县服装产量达到2 300万件,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全县累计生产铁合金11.9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积极组织申报矿产资源勘探项目,累计争取国家投资6 000多万元,开展探矿项目32个。全县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4个,年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投资2 000万元配套“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到32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亿元。

    【农村经济】新建日光能温室200多座,配套塑料大棚400座,马铃薯网室100座,全县日光能温室累计达到700多座、塑料大棚达到1 000多座,覆膜马铃薯种植突破10万亩,新增喷灌面积4 000亩、软管微喷面积3 000亩、发展膜下滴灌15 000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万多亩。

    【畜牧业】新建4个牧场式园区、15个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村和8处年出栏1 000只肉羊的规模养殖育肥场,引进以改良育肥为主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养殖效益。年末,全县基础母羊存栏达到28万只,出栏肉羊60万只,良种奶牛存栏达到1.8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5%

    【推进农村人口“三三制”分流】2010年,全县将4830户以下的自然村撤并了5个,将5420户及以下的自然村撤并了10个,筹资340万元,建设了6个村级养老院,安置农村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186人。同时,该县依托服装产业,大力实施“无土移民”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资9 000多万元,建设“无土移民”楼32栋,为1 920户、6 720名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新建“无土移民”住宅楼15栋、900套,计划安置移民900户、3 211人。

    【生态建设】完成雨季优质牧草补播改种任务12万亩、封山育林项目6.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补植任务4.5万亩、流域治理8.6万亩、义务植树基地8 000亩、通道绿化122公里;围绕城镇主要街道、出口,实施城镇绿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1 000万余株。

    【公路建设】完成通村砂石路建设125公里和化康32公里三级油路改造工程。

    【扶贫】投入扶贫资金897万元,对全县7个村进行扶贫整体开发,解决了3 498人的脱贫问题。

    【改善民生】完成3个乡镇24个村720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解决了农村10 000人安全饮水问题。落实种植业保险56万亩、102万元,受益农户达到2万余户。投资4 4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廉租房1 02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20户,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36套,完成拆迁面积7 000多平方米,同时,着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住房建设,形成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养老参保人员的待遇,人均提高160元,新增参保人员492人,全县累计参保人员达到5 961人。加大对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筹措扶困助学资金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00多人,为252名中职学生减免学费25.2万元,为548名大学生落实助学贷款307万元。全县城镇低保达到5 418人,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72元;农村低保达到26 725人,年人均补差提高了181.5元,年人均补助标准近1 000元,城乡低保保障水平高出全市1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县五保户供养人员达到2009人,集中供养补助标准由人均1 600/年,提高到3 800/年,分散供养补助标准由人均1 100/年,提高到1 961/年。加大就业再就业扶持力度,全年发放小额贷款842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5期、培训下岗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3 080人,新增就业1 600人。

    【水利】投资2 000多万元,新打水井10眼,单井出水量每小时40吨,日供水能力达到1万吨。经化验,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能够满足城镇8万人用水需求,年内,已铺设主管道13.67公里,基本具备了供水条件,并于20101215日实现试水。

    【教育】投资7 943万元,实施了8项校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

    【卫生】推进县医院改扩建项目,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99 012人,实现了对常住农业人口的全覆盖,共为25 436人次核销门诊费用111.92万元,为4 382人次补偿大病医疗费1 309.4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达2.2万人;实施医疗救助3 452人,救助金额达到498万元。推进县医院改扩建项目,投资2 200多万元,新建县医院综合大楼,投资140万元,新建1个乡卫生院和10个村卫生室。

    【文化】完成农村文化站惠农工程建设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投资7.6亿元,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42项。重点实施了新旧区道路建设改造、绿化等15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山公园、会展中心、新城宾馆、校安工程、县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区商贸物流园区等22项公益性建设项目;福安住宅小区三期、草原丽都住宅小区二期、长青苑住宅三期等5项安居工程建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化德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万堂

        长:霍建忠

    政协主席:朱世平

    【概况】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北靠锡林郭勒盟、南临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总面积2 568平方公里, 2010年,全县辖3个镇2个乡,93个村委会、368个自然村,7个社区,总人口175 62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4万人。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7.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 1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4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948元。

    【工业经济】年末,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全部实现了并网发电,风电装机总量居全市第二。同时,依托风能资源,拓宽产业领域,积极发展风叶、法兰盘、塔架制造等风电配套产业,使风电项目保持了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2010年,全县服装产量达到2 300万件,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全县累计生产铁合金11.9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积极组织申报矿产资源勘探项目,累计争取国家投资6 000多万元,开展探矿项目32个。全县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4个,年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投资2 000万元配套“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到32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亿元。

    【农村经济】新建日光能温室200多座,配套塑料大棚400座,马铃薯网室100座,全县日光能温室累计达到700多座、塑料大棚达到1 000多座,覆膜马铃薯种植突破10万亩,新增喷灌面积4 000亩、软管微喷面积3 000亩、发展膜下滴灌15 000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万多亩。

    【畜牧业】新建4个牧场式园区、15个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村和8处年出栏1 000只肉羊的规模养殖育肥场,引进以改良育肥为主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养殖效益。年末,全县基础母羊存栏达到28万只,出栏肉羊60万只,良种奶牛存栏达到1.8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5%

    【推进农村人口“三三制”分流】2010年,全县将4830户以下的自然村撤并了5个,将5420户及以下的自然村撤并了10个,筹资340万元,建设了6个村级养老院,安置农村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186人。同时,该县依托服装产业,大力实施“无土移民”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资9 000多万元,建设“无土移民”楼32栋,为1 920户、6 720名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新建“无土移民”住宅楼15栋、900套,计划安置移民900户、3 211人。

    【生态建设】完成雨季优质牧草补播改种任务12万亩、封山育林项目6.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补植任务4.5万亩、流域治理8.6万亩、义务植树基地8 000亩、通道绿化122公里;围绕城镇主要街道、出口,实施城镇绿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1 000万余株。

    【公路建设】完成通村砂石路建设125公里和化康32公里三级油路改造工程。

    【扶贫】投入扶贫资金897万元,对全县7个村进行扶贫整体开发,解决了3 498人的脱贫问题。

    【改善民生】完成3个乡镇24个村720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解决了农村10 000人安全饮水问题。落实种植业保险56万亩、102万元,受益农户达到2万余户。投资4 4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廉租房1 02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20户,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36套,完成拆迁面积7 000多平方米,同时,着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住房建设,形成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养老参保人员的待遇,人均提高160元,新增参保人员492人,全县累计参保人员达到5 961人。加大对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筹措扶困助学资金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00多人,为252名中职学生减免学费25.2万元,为548名大学生落实助学贷款307万元。全县城镇低保达到5 418人,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72元;农村低保达到26 725人,年人均补差提高了181.5元,年人均补助标准近1 000元,城乡低保保障水平高出全市1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县五保户供养人员达到2009人,集中供养补助标准由人均1 600/年,提高到3 800/年,分散供养补助标准由人均1 100/年,提高到1 961/年。加大就业再就业扶持力度,全年发放小额贷款842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5期、培训下岗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3 080人,新增就业1 600人。

    【水利】投资2 000多万元,新打水井10眼,单井出水量每小时40吨,日供水能力达到1万吨。经化验,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能够满足城镇8万人用水需求,年内,已铺设主管道13.67公里,基本具备了供水条件,并于20101215日实现试水。

    【教育】投资7 943万元,实施了8项校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

    【卫生】推进县医院改扩建项目,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99 012人,实现了对常住农业人口的全覆盖,共为25 436人次核销门诊费用111.92万元,为4 382人次补偿大病医疗费1 309.4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达2.2万人;实施医疗救助3 452人,救助金额达到498万元。推进县医院改扩建项目,投资2 200多万元,新建县医院综合大楼,投资140万元,新建1个乡卫生院和10个村卫生室。

    【文化】完成农村文化站惠农工程建设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投资7.6亿元,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42项。重点实施了新旧区道路建设改造、绿化等15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山公园、会展中心、新城宾馆、校安工程、县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区商贸物流园区等22项公益性建设项目;福安住宅小区三期、草原丽都住宅小区二期、长青苑住宅三期等5项安居工程建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