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呼伦贝尔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梁铁城(蒙古族10月离任)曹征海(10月任职) 
        副书记:曹征海(10月离任)罗志虎(蒙古族10月任职) 赵金才(蒙古族10月离任)杨再明(10月离任) 孙扎根(10月离任)景建华(10月离任)孙震 
        常委:孙扎根 朱炳文 ***(蒙古族10月任职)宋照明 赵立华(女) *** 孟松林(鄂伦春族)臧春林(3月离任) 魏国楠 马誉炜(10月任职)张毅(10月任职) 段志强(蒙古族10月任职) 
        人大 
        主任:德玉庆(蒙古族) 
        副主任:孙梦林 王喜旺 刘永杰(达斡尔族) 姜宝水 马连芳 于德荣 于桂芝(女) 
        政府 
        市长:曹征海(10月离任)罗志虎(蒙古族10月代理) 
        副市长:宋照明安国通(蒙古族)李宝昌 斯琴(女蒙古族)王宝成

        政协 
        主席:赵凤林 
        副主席:鲍喜(蒙古族)贺喜格扎布(鄂温克族)纪志国 史茂森 谷盛成 马国起 万路 李灿良 郝桂娟(女) 
        纪检委 
        书记:孙震(10月离任)张毅(10月任职) 
        政法委 
        书记: *** 
        法院 
        院长:乔欣 
        检察院 
        检察长:杨俊 
        公安局 
        局长:高苏和(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5月离任)张秀(5月任职) 
        政委:马誉炜 
        副司令员:王毅军(蒙古族)张永田(5月离任) 刘二明(5月任职) 
        副政委:巴特尔(蒙古族) 
        参谋长:张秀(5月离任)张伟智(5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王瑞杰 
        【概况】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呼伦湖(亦称达赉湖)和贝尔湖。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1.4%。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 723.82公里,其中俄边界1  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其中有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49个镇(含1个矿区),15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8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200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47‰;人口死亡率为6.1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3.3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269.96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09%。 
        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9.8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6.3%,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10亿元,增长30.9%。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0%。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6.4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7.13亿元,增长24.0%,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3.63亿元,增长27.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1.53亿元,增长2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4∶30.3∶42.3调整为24.4∶32.2∶43.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1.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达102.4%。 
        【农业】全年农牧林渔业增加值完成96.41亿元,增长5.8%。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种植业内部基本实现了“减粮、扩经、种草、增饲、调优、调特”的农业生产格局,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为79.3∶15.7∶5.0。2006年全市播种面积1  617.4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1亿斤,增长9.6%,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88.5公斤,增长9.5%。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总产11.63亿斤,增长11.6%;玉米总产20.72亿斤,增长34.1%;大豆总产16.18亿斤,下降19.2%;薯类总产5.46亿斤,增长0.4%。在经济作物中,油料总产4.76亿斤,下降17.8%;甜菜总产0.88亿斤,增长12.8%。 
        全市水产品产量2.72万吨,增长4.7%。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255.9万千瓦,增长17.0%,机耕地面积110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3.9万吨,增长3.7%,农村牧区用电量1.8亿度,略高于上年。 
        【林业水利】完成造林面积0.57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3.10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3.9万公顷。机电井数量20  084眼(包括人饮井),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万公顷。 
        【畜牧业】2006年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1 538.4万头只,增长3.8%。其中,农区牲畜头数连续三年超过牧区,占全市牲畜头数的62.4%,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呼伦贝尔市农区牲畜头数达960万头只,增加83万头只,增长9.5%,增速高出全市牲畜增速5.7个百分点。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中:大小牲畜存栏1 440万头只,增长3.6%;生猪存栏98万口,增长6.1%。年末大小畜能繁殖母畜621.8万头只(上报数,下同),下降3.4%。全年牲畜出栏754.9万头只,增加194.5万头只,增长34.7%。其中,大牲畜出栏44万头,增长33.3%。小牲畜出栏600万只,增长32.8%;牲畜出栏率达79.7%,比上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良种及改良种牲畜78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5万头只;全市肉类总产量完成23.5万吨,增长7.3%。奶类产量完成124.4万吨,增长29.7%。羊毛产量16 139吨,增长6.9%;山羊绒产量245吨,增长1.7%。 
        【工业】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89亿元,增长30.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91.02亿元,增长45.8%,其中,重工业现价产值增长46.1%,轻工业现价产值增长4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27,比上年同期提高26.89点;实现利税总额为42.89亿元,增长1.06倍,国有企业现价产值增长25.8%,集体企业现价产值增长36.1%,股份合作制企业现价产值增长1.7%,股份制企业现价产值增长4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现价产值增长44.3%,其他类型企业现价产值增长99.3%。原煤3 061.9万吨,增长18.6%;发电量96.40亿度,增长15.7%;水泥183.19万吨,增长59.6%;机制纸及纸板48 124吨,增长17.1%;啤酒149  005千升,增长19.4%;乳制品7.01万吨,增长27.5%;食用植物油12.37万吨,增长62.7%;白酒5 152千升,下降0.5%;服装11.46万件,增长37.1%。原油产量51万吨,增长22.6%。 
        【建筑业】全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3.50亿元,增长1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4万平方米,增长10.8%;竣工房屋面积138.6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建筑竣工率为90.4%,比上年同期增长9.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87.6亿元(不含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铁路系统),增长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不含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铁路系统),完成额达180.05亿元,增长2.8%。在城镇投资完成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2.0亿元,增长42.4%。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47.8亿元,增长0.3%;党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2.3亿元,增长16.8%。按投资结构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5亿元,增长89.3%。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9.5亿元,增长1.2%,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6.8亿元,下降21.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7.1亿元,增长2.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投资23.2亿元,下降15.1%。新建公路966.6公里。 
        【国内贸易】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45亿元,增长1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98.23亿元,增长15.8%;餐饮业完成20.50亿元,增长25.3%;其他行业完成7.72亿元,增长11.4%。从销售地域看:城市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50亿元,增长17.8%,旗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5亿元,增长15.8%,旗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0亿元,增长13.3%。市区零售总额增幅比县以下高出4.5个百分点,城市发展快于农村。 
        【对外经济】多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始终在全区保持第一位。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1.29亿美元,增长33.1%。其中,进口20.44亿美元,增长34.3%,出口0.85亿美元,增长10.4%。新批外资企业13户,合同外资金额5 174万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 661万美元,增长52.0%。
    全年共备案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同76个,合同总金额3 693万美元。实现营业额2 622万美元,增长15.0%,外派劳务4 279人次,下降4.8%。 
        【交通】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68.60亿吨公里,增长15.1%。其中,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34.72亿吨公里,增长16.1%;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33.88亿吨公里,增长8.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8.72亿人公里,增长10.10%。其中,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1.12亿人公里,增长12.2%;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61亿人公里,增长7.6%。实现了旗市全部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1.9%的行政村通四级沙石以上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 411.6公里;铁路开工建设了滨洲复线、伊敏—伊尔施铁路;民航开通了满洲里机场,完成了海拉尔机场改扩建工程。2006年,民航旅客吞吐量23.22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3 300吨。其中海拉尔民航旅客吞吐量15.05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2 159.5吨;满洲里民航旅客吞吐量8.17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1 141.47吨。 
        【邮电】200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0.90亿元。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04.11万户,下降0.13%。全市住宅电话为57.9万户,比上年同期减少1.7万户,下降2.85%;移动电话用户112.3万户,增长57.6%;互联网用户8.05万户,增长25.8%。 
        【旅游业】2006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15.81万人次,增长15.0%,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55.07万人次,增长12.5%;国内旅游者360.74万人次,增长15.4%;国际旅游创汇1.81亿美元,下降8.6%;国内旅游收入39.67亿元,增长29.6%。旅游业总收入53.81亿元,增长16.7%。 
        【金融】至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83.18亿元,增长17.5%,其中,企业存款70.56亿元,增长1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56.46亿元,增长12.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88.05亿元,增长19.4%;银行现金收入累计达1 209.71亿元,增长14.0%,银行现金支出累计达1 248.64亿元,增长14.3%。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38.93亿元,增长22.1%。 
        【保险业】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6.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财产险收入1.82亿元,增长22.1%;寿险收入4.48亿元,下降5.1%;全年保险赔付额为2.14亿元,增长56.2%。其中,财产险赔付0.81亿元,增长32.8%;寿险赔付1.33亿元,增长130.3%。 
        【科技】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 208万元,全年列入本级科技计划项目36项,财政投入资金370万元。 
        【教育】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12 167人,年末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7所;年末在校学生23 754人。年末有普通高中47所,年末在校生数56 559人,其中,少数民族14 389人。年末有普通初中183所,年末在校学生数107 714人,其中,少数民族25 766人。普通初中辍学率1.31%。年末有小学499所,在校学生144 864人。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99.78%,小学学生辍学率0.12%。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其中乌兰牧骑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4个(其中博物馆10个),档案馆1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台5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9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6.5%,与上年同期持平;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0%,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1.25万户,增长20.4%。 
        【卫生】初步建立起了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全市有卫生机构1 293个,其中,医院109个,乡镇卫生院13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8个,妇幼卫生机构15个;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0 418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 042人,拥有农村牧区村级卫生室983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 210人。 
        【体育】年内体育健儿在全区竞赛中获奖牌114枚,其中,金牌37枚、银牌39枚、铜牌38枚。 
        【人民生活】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 724元,增长19.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 051元,增长10.0%。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6 450元,增长11.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 608元,增长12.7%,其中,农民3 496元,增长13.1%;牧民4 904元,增长10.4%。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4%。全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19.1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903张,比上年同期减少4.2%。年末在院人数672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7处,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14.6万元。 
        年末全市有24.3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6.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万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04万人,增长10.7%;全年有32.79万名职工和14.05万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王邓海 丁双 王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伦贝尔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梁铁城(蒙古族10月离任)曹征海(10月任职) 
        副书记:曹征海(10月离任)罗志虎(蒙古族10月任职) 赵金才(蒙古族10月离任)杨再明(10月离任) 孙扎根(10月离任)景建华(10月离任)孙震 
        常委:孙扎根 朱炳文 ***(蒙古族10月任职)宋照明 赵立华(女) *** 孟松林(鄂伦春族)臧春林(3月离任) 魏国楠 马誉炜(10月任职)张毅(10月任职) 段志强(蒙古族10月任职) 
        人大 
        主任:德玉庆(蒙古族) 
        副主任:孙梦林 王喜旺 刘永杰(达斡尔族) 姜宝水 马连芳 于德荣 于桂芝(女) 
        政府 
        市长:曹征海(10月离任)罗志虎(蒙古族10月代理) 
        副市长:宋照明安国通(蒙古族)李宝昌 斯琴(女蒙古族)王宝成

        政协 
        主席:赵凤林 
        副主席:鲍喜(蒙古族)贺喜格扎布(鄂温克族)纪志国 史茂森 谷盛成 马国起 万路 李灿良 郝桂娟(女) 
        纪检委 
        书记:孙震(10月离任)张毅(10月任职) 
        政法委 
        书记: *** 
        法院 
        院长:乔欣 
        检察院 
        检察长:杨俊 
        公安局 
        局长:高苏和(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5月离任)张秀(5月任职) 
        政委:马誉炜 
        副司令员:王毅军(蒙古族)张永田(5月离任) 刘二明(5月任职) 
        副政委:巴特尔(蒙古族) 
        参谋长:张秀(5月离任)张伟智(5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王瑞杰 
        【概况】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呼伦湖(亦称达赉湖)和贝尔湖。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1.4%。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 723.82公里,其中俄边界1  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其中有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49个镇(含1个矿区),15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8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200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47‰;人口死亡率为6.1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3.3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269.96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09%。 
        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9.8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6.3%,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10亿元,增长30.9%。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0%。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6.4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7.13亿元,增长24.0%,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3.63亿元,增长27.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1.53亿元,增长2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4∶30.3∶42.3调整为24.4∶32.2∶43.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1.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达102.4%。 
        【农业】全年农牧林渔业增加值完成96.41亿元,增长5.8%。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种植业内部基本实现了“减粮、扩经、种草、增饲、调优、调特”的农业生产格局,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为79.3∶15.7∶5.0。2006年全市播种面积1  617.4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1亿斤,增长9.6%,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88.5公斤,增长9.5%。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总产11.63亿斤,增长11.6%;玉米总产20.72亿斤,增长34.1%;大豆总产16.18亿斤,下降19.2%;薯类总产5.46亿斤,增长0.4%。在经济作物中,油料总产4.76亿斤,下降17.8%;甜菜总产0.88亿斤,增长12.8%。 
        全市水产品产量2.72万吨,增长4.7%。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255.9万千瓦,增长17.0%,机耕地面积110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3.9万吨,增长3.7%,农村牧区用电量1.8亿度,略高于上年。 
        【林业水利】完成造林面积0.57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3.10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3.9万公顷。机电井数量20  084眼(包括人饮井),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万公顷。 
        【畜牧业】2006年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1 538.4万头只,增长3.8%。其中,农区牲畜头数连续三年超过牧区,占全市牲畜头数的62.4%,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呼伦贝尔市农区牲畜头数达960万头只,增加83万头只,增长9.5%,增速高出全市牲畜增速5.7个百分点。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中:大小牲畜存栏1 440万头只,增长3.6%;生猪存栏98万口,增长6.1%。年末大小畜能繁殖母畜621.8万头只(上报数,下同),下降3.4%。全年牲畜出栏754.9万头只,增加194.5万头只,增长34.7%。其中,大牲畜出栏44万头,增长33.3%。小牲畜出栏600万只,增长32.8%;牲畜出栏率达79.7%,比上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良种及改良种牲畜78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5万头只;全市肉类总产量完成23.5万吨,增长7.3%。奶类产量完成124.4万吨,增长29.7%。羊毛产量16 139吨,增长6.9%;山羊绒产量245吨,增长1.7%。 
        【工业】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89亿元,增长30.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91.02亿元,增长45.8%,其中,重工业现价产值增长46.1%,轻工业现价产值增长4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27,比上年同期提高26.89点;实现利税总额为42.89亿元,增长1.06倍,国有企业现价产值增长25.8%,集体企业现价产值增长36.1%,股份合作制企业现价产值增长1.7%,股份制企业现价产值增长4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现价产值增长44.3%,其他类型企业现价产值增长99.3%。原煤3 061.9万吨,增长18.6%;发电量96.40亿度,增长15.7%;水泥183.19万吨,增长59.6%;机制纸及纸板48 124吨,增长17.1%;啤酒149  005千升,增长19.4%;乳制品7.01万吨,增长27.5%;食用植物油12.37万吨,增长62.7%;白酒5 152千升,下降0.5%;服装11.46万件,增长37.1%。原油产量51万吨,增长22.6%。 
        【建筑业】全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3.50亿元,增长1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4万平方米,增长10.8%;竣工房屋面积138.6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建筑竣工率为90.4%,比上年同期增长9.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87.6亿元(不含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铁路系统),增长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最好水平(不含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铁路系统),完成额达180.05亿元,增长2.8%。在城镇投资完成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2.0亿元,增长42.4%。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47.8亿元,增长0.3%;党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2.3亿元,增长16.8%。按投资结构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5亿元,增长89.3%。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9.5亿元,增长1.2%,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6.8亿元,下降21.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7.1亿元,增长2.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投资23.2亿元,下降15.1%。新建公路966.6公里。 
        【国内贸易】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45亿元,增长1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98.23亿元,增长15.8%;餐饮业完成20.50亿元,增长25.3%;其他行业完成7.72亿元,增长11.4%。从销售地域看:城市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50亿元,增长17.8%,旗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5亿元,增长15.8%,旗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0亿元,增长13.3%。市区零售总额增幅比县以下高出4.5个百分点,城市发展快于农村。 
        【对外经济】多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始终在全区保持第一位。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1.29亿美元,增长33.1%。其中,进口20.44亿美元,增长34.3%,出口0.85亿美元,增长10.4%。新批外资企业13户,合同外资金额5 174万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 661万美元,增长52.0%。
    全年共备案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同76个,合同总金额3 693万美元。实现营业额2 622万美元,增长15.0%,外派劳务4 279人次,下降4.8%。 
        【交通】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68.60亿吨公里,增长15.1%。其中,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34.72亿吨公里,增长16.1%;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33.88亿吨公里,增长8.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8.72亿人公里,增长10.10%。其中,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1.12亿人公里,增长12.2%;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61亿人公里,增长7.6%。实现了旗市全部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1.9%的行政村通四级沙石以上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 411.6公里;铁路开工建设了滨洲复线、伊敏—伊尔施铁路;民航开通了满洲里机场,完成了海拉尔机场改扩建工程。2006年,民航旅客吞吐量23.22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3 300吨。其中海拉尔民航旅客吞吐量15.05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2 159.5吨;满洲里民航旅客吞吐量8.17万人次,货行邮吞吐量1 141.47吨。 
        【邮电】200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0.90亿元。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04.11万户,下降0.13%。全市住宅电话为57.9万户,比上年同期减少1.7万户,下降2.85%;移动电话用户112.3万户,增长57.6%;互联网用户8.05万户,增长25.8%。 
        【旅游业】2006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15.81万人次,增长15.0%,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55.07万人次,增长12.5%;国内旅游者360.74万人次,增长15.4%;国际旅游创汇1.81亿美元,下降8.6%;国内旅游收入39.67亿元,增长29.6%。旅游业总收入53.81亿元,增长16.7%。 
        【金融】至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83.18亿元,增长17.5%,其中,企业存款70.56亿元,增长1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56.46亿元,增长12.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88.05亿元,增长19.4%;银行现金收入累计达1 209.71亿元,增长14.0%,银行现金支出累计达1 248.64亿元,增长14.3%。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38.93亿元,增长22.1%。 
        【保险业】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6.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财产险收入1.82亿元,增长22.1%;寿险收入4.48亿元,下降5.1%;全年保险赔付额为2.14亿元,增长56.2%。其中,财产险赔付0.81亿元,增长32.8%;寿险赔付1.33亿元,增长130.3%。 
        【科技】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 208万元,全年列入本级科技计划项目36项,财政投入资金370万元。 
        【教育】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12 167人,年末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7所;年末在校学生23 754人。年末有普通高中47所,年末在校生数56 559人,其中,少数民族14 389人。年末有普通初中183所,年末在校学生数107 714人,其中,少数民族25 766人。普通初中辍学率1.31%。年末有小学499所,在校学生144 864人。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99.78%,小学学生辍学率0.12%。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其中乌兰牧骑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4个(其中博物馆10个),档案馆1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台55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9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6.5%,与上年同期持平;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0%,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1.25万户,增长20.4%。 
        【卫生】初步建立起了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全市有卫生机构1 293个,其中,医院109个,乡镇卫生院13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8个,妇幼卫生机构15个;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0 418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 042人,拥有农村牧区村级卫生室983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 210人。 
        【体育】年内体育健儿在全区竞赛中获奖牌114枚,其中,金牌37枚、银牌39枚、铜牌38枚。 
        【人民生活】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 724元,增长19.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 051元,增长10.0%。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6 450元,增长11.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 608元,增长12.7%,其中,农民3 496元,增长13.1%;牧民4 904元,增长10.4%。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4%。全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达19.1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数903张,比上年同期减少4.2%。年末在院人数672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7处,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14.6万元。 
        年末全市有24.3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6.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1万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04万人,增长10.7%;全年有32.79万名职工和14.05万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王邓海 丁双 王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