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7卷  /  经济贸易

2007卷

  • 供销合作社
  •    【综述】2006年,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149.9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商品销售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21.6%;商品购进总额72.8亿元,同比增长31.5%。上缴国家税费总额7 047万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利润总额6 157万元,同比增长44.5%,这已是连续7年汇总盈利,再创历史新高;社会贡献总额2亿元,同比增长32.1%;所有者权益达7.2亿元。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农牧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6%;组织供应化肥126万吨,优质化肥供应量占到社会需求量的80%以上,销售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农药、农地膜充足供应,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毛绒收购量占全区社会产量的30%以上;收购农副产品17.9亿元,同比增长11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89.7%;收购粮油4.6亿元,组织供应茶叶15万担;再生资源购销总额2.8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自治区委托的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任务和化肥、边销茶、活体羊以及冻卷羊肉等重要商品储备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名录】
      理事会
          副主任:武金祥   刘贵荣
      监事会
        主任:王政和
        副主任:郭桢
       【概况】内蒙古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49年7月。全系统现有12个盟市级供销合作社、89个旗县级供销合作社,职工总数49 942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本级下设8个直属单位,其中,直属企业7个,即: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土产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供销社冷冻购销公司、内蒙古万邦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可尔棉麻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世奥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另有1所全日制国家级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经贸学校。区直单位员工总数为536人。
       【新网工程建设】全系统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全系统以“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为重点,以联合发展为主线,农资、农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优势经营业务继续拓展。
        2006年末,全系统拥有农村牧区经营服务网点2 916个。发展连锁配送企业38家,连锁门店2 608个,配送总值21亿元,其中,以自治区农资公司为龙头发展农资连锁配送企业31家,连锁门店1 957个,配送总值18.9亿元;“新合作”等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企业7家,连锁店651个,配送总值2亿元。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依托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改建扩建的农家店占到50%左右。
       【基层组织建设】各地坚持以新建为主,大力推进基层社建设,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组织类型多样、服务内容丰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特征。新的基层组织基础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至2006年末,全系统共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4 023个,其中:重组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543个,新建专业合作社606个,入社农牧户5.5万户,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 172个,拥有乡村连锁店、便利店的综合服务社803个,各类行业、专业协会672个,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30个,其中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自治区级行业协会7个。全系统入选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35个专业合作社,组织农牧民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发展社员2万户,带动农牧户7.6万户,帮助社员实现收入7 729万元,助农增收效果显著。喀喇沁旗乃林基层社入选全国百强基层社。全系统基层社实现商品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4.7%;利润总额1 931万元,同比增长97.2%,狠抓基层社建设的效果开始显现。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系统现有的312户旗县级以上社属企业中,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44个,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 个,全国供销总社级龙头企业6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个。拥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32个,年市场交易额近3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2个,1至5亿元的6个。兴办标准化农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83个,其中,种植业基地161个,养殖业基地22个,联结农牧户14万户,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6亿元。建立科技试验示范田1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8.1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95万人次,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全系统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入社农牧户及带动农牧户71.8万户,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22.6亿元,成为供销合作社参与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联合社职能转变】各级联合社认真履行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社属企业出资人代表职能和为农牧服务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社属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社有资产向骨干企业和重要涉农企业集中,提升合作经济控制力。联合社的职能,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逐步理顺旗县以上联合社组织管理体制,努力向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转变,组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已纳入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盟市及旗县级供销合作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正在协调申报。供销社领办、培育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日显突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2006年,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由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内蒙古农牧民经纪人协会。至2006年末,全区已有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3个盟市和阿荣旗等20个旗县党委、政府制定下发有关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
                                                                                                            (丁彦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供销合作社
  •    【综述】2006年,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149.9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商品销售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21.6%;商品购进总额72.8亿元,同比增长31.5%。上缴国家税费总额7 047万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利润总额6 157万元,同比增长44.5%,这已是连续7年汇总盈利,再创历史新高;社会贡献总额2亿元,同比增长32.1%;所有者权益达7.2亿元。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农牧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6%;组织供应化肥126万吨,优质化肥供应量占到社会需求量的80%以上,销售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农药、农地膜充足供应,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毛绒收购量占全区社会产量的30%以上;收购农副产品17.9亿元,同比增长11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89.7%;收购粮油4.6亿元,组织供应茶叶15万担;再生资源购销总额2.8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自治区委托的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任务和化肥、边销茶、活体羊以及冻卷羊肉等重要商品储备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名录】
      理事会
          副主任:武金祥   刘贵荣
      监事会
        主任:王政和
        副主任:郭桢
       【概况】内蒙古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49年7月。全系统现有12个盟市级供销合作社、89个旗县级供销合作社,职工总数49 942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本级下设8个直属单位,其中,直属企业7个,即: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土产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供销社冷冻购销公司、内蒙古万邦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可尔棉麻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世奥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另有1所全日制国家级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经贸学校。区直单位员工总数为536人。
       【新网工程建设】全系统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全系统以“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为重点,以联合发展为主线,农资、农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优势经营业务继续拓展。
        2006年末,全系统拥有农村牧区经营服务网点2 916个。发展连锁配送企业38家,连锁门店2 608个,配送总值21亿元,其中,以自治区农资公司为龙头发展农资连锁配送企业31家,连锁门店1 957个,配送总值18.9亿元;“新合作”等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企业7家,连锁店651个,配送总值2亿元。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依托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改建扩建的农家店占到50%左右。
       【基层组织建设】各地坚持以新建为主,大力推进基层社建设,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组织类型多样、服务内容丰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特征。新的基层组织基础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至2006年末,全系统共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4 023个,其中:重组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543个,新建专业合作社606个,入社农牧户5.5万户,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 172个,拥有乡村连锁店、便利店的综合服务社803个,各类行业、专业协会672个,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30个,其中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自治区级行业协会7个。全系统入选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35个专业合作社,组织农牧民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发展社员2万户,带动农牧户7.6万户,帮助社员实现收入7 729万元,助农增收效果显著。喀喇沁旗乃林基层社入选全国百强基层社。全系统基层社实现商品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4.7%;利润总额1 931万元,同比增长97.2%,狠抓基层社建设的效果开始显现。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系统现有的312户旗县级以上社属企业中,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44个,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 个,全国供销总社级龙头企业6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个。拥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32个,年市场交易额近3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2个,1至5亿元的6个。兴办标准化农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83个,其中,种植业基地161个,养殖业基地22个,联结农牧户14万户,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6亿元。建立科技试验示范田1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8.1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95万人次,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全系统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入社农牧户及带动农牧户71.8万户,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22.6亿元,成为供销合作社参与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联合社职能转变】各级联合社认真履行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社属企业出资人代表职能和为农牧服务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社属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社有资产向骨干企业和重要涉农企业集中,提升合作经济控制力。联合社的职能,由管企业向主要管资产转变。逐步理顺旗县以上联合社组织管理体制,努力向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转变,组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已纳入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盟市及旗县级供销合作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正在协调申报。供销社领办、培育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日显突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2006年,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由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内蒙古农牧民经纪人协会。至2006年末,全区已有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3个盟市和阿荣旗等20个旗县党委、政府制定下发有关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
                                                                                                            (丁彦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