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正蓝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崔建国 
        人大常委会主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旗长:巴根那(蒙古族1月任职) 
        政协主席:布仁巴图(蒙古族) 
        武装部长:袁忠华 
        政委:冯踊跃 
        【概况】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82 961人,有蒙古、汉、回、满、藏、土、达斡尔、鄂温克等8个民族,人口密度为7.8人/平方公里,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2006年,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国营林牧场、1个示范区、103个嘎查(村)。上都镇是旗府驻地。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7亿元,同比增长46.7%;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88亿元,同比增长69.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2.72亿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7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37.7%。 
        【畜牧业】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56.4万头(只)。其中:大畜13.65万头,同比减少1.05万头;小畜42.75万只,同比减少9 785只。黄牛改良完成4.87万头,良改比重达93%。 
        【农业】200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2万亩,粮食总产量449.3万斤,同比增长26.6%。农区发展獭兔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共养殖獭兔6万只。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达29.7%,农区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林业】年内完成沙源治理17.8万亩。其中飞播造林8万亩,飞播牧草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围栏封育2万亩,小流域治理2.2万亩。 
        【生态建设】制定出台《正蓝旗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区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保护草原生态的责、权、利,使生态建设管护工作逐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饲草料基地、棚圈和围栏建设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移民村建设。实施生态移民170户、800人,共建移民住宅2 541平米,牲畜棚圈3 204平米。严格实施春季休禁牧工作,休牧面积1 162.2万亩,禁牧面积163.7万亩,共发放补贴精饲料1 906万斤。 
        【工业企业】全旗实现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20.9%,实现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149.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5%。全旗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上都发电厂累计完成投资49.7亿元,一期两台机组实现投产。总投资1.74亿元的节能生态环保造纸项目竣工试生产,年造纸产能达6.8万吨。华生绒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年绒毛加工能力达4 000吨。探明煤炭储量5.47亿吨。全旗工业经济整体运行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占全旗GDP的比重为41.3%。全旗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355。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总投资完成2.68亿元。新建道路25条、9 370延长米,人行道硬化7条、硬化面积6.9万平米,绿化面积5.3万平米,新安装路灯642盏、红绿灯3套,铺设给水排水管道8 480延长米。上都镇已建城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22平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平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米,供水普及率达94%,污水处理率达40%,城镇区绿化覆盖率30%。新建一处供热能力达3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站,供热普及率达30%。 
        【旅游】年内接待旅游人数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000万元。成功举办了首届察哈尔奶食节。 
        【科技】年内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22项,建立科技示范苏木镇3个,科技示范嘎查村30个,科技示范户1 000户。 
        【教育】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共免除杂费104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8万元。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5%。 
        【文化】举办全盟老年门球邀请赛,全盟财政系统第五届球类比赛和本旗庆祝建国56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年内共举办群众性文艺演出18场,乌兰牧骑下乡演出60多场,电影队放映科技教育片400余部,文艺工作者累计创作文艺作品80余部。忽必烈广场和总建筑面积3 693平方米的纳·赛音朝克图文化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在盟级以上新闻媒体播放稿件1 200余条。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在《农牧民之友》栏目里连续播出了正蓝旗新闻节目,扩大了正蓝旗地对外影响。 
        【卫生】年内争取建设项目资金700万元,更新基层卫生院和旗中心医院的医疗装备。投入180万元完成旗医院1 200平米医技科室和食堂、车库、药库等建设工程。投资48万完成旗蒙医院和疾病防控中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备安装。实施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式点工作,全旗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45 856人,参合率84.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8‰。 
        【扶贫开发】帮扶单位干部下乡人数295人(次),解决2 236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资助103名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达到14.1万元。协助相关部门落实牧区户籍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工作,补贴资金81.2万元,受益学生1 420人。 
        【社会保障】全旗符合条件的3 097名城镇居民和2 184名农牧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劳动就业】重点帮助城镇低保对象和“4050”困难群体就业。通过采取与上都电厂、两个工业园区等企业沟通协调,鼓励自谋职业安置各类人员1 379人,鼓励和组织农牧民进城务工,共征集就业岗位3 222个,农牧民长期或季节性劳务输出人数达7 379人。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2 052人。 
        【交通邮电】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与集通铁路、桑蓝铁路纵横交错。正在建设中的蓝丰(蓝旗至河北丰宁)铁路将成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直接连通京津地区的唯一铁路通道。集通铁路在正蓝旗境内长达114公里,桑蓝铁路全线贯通总里程56公里。全旗公路里程877公里。 
        形成以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为枢纽,连接四面八方的邮政通讯网络。实现5条邮政运递网络,总路线290公里,其中自办邮路2条120单程公里。投递路线15条196公里,有989个点交户。建立电子汇兑信息网、邮政储蓄信息网、11185客服信息网,局域办公信息网等邮政业务实现电子化。电信业务实现数子化。 
        【商业贸易】重点发展个体工商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14.6%。 
        【招商引资】按照“现有企业抓运行、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的要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依靠,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年内重点项目工开46项,招商引资40.2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利用区外资金29.1亿元,同比增长73.7%。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达2.67亿元,同比增长78.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77.7%。 
        【人民生活】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 260元和2 700元,分别增长40.2%和1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8 409元,同比增长17.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14亿元,同比增长28.5%。

    (乌日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正蓝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崔建国 
        人大常委会主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旗长:巴根那(蒙古族1月任职) 
        政协主席:布仁巴图(蒙古族) 
        武装部长:袁忠华 
        政委:冯踊跃 
        【概况】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82 961人,有蒙古、汉、回、满、藏、土、达斡尔、鄂温克等8个民族,人口密度为7.8人/平方公里,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2006年,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国营林牧场、1个示范区、103个嘎查(村)。上都镇是旗府驻地。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7亿元,同比增长46.7%;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88亿元,同比增长69.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2.72亿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7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37.7%。 
        【畜牧业】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56.4万头(只)。其中:大畜13.65万头,同比减少1.05万头;小畜42.75万只,同比减少9 785只。黄牛改良完成4.87万头,良改比重达93%。 
        【农业】200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2万亩,粮食总产量449.3万斤,同比增长26.6%。农区发展獭兔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共养殖獭兔6万只。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达29.7%,农区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林业】年内完成沙源治理17.8万亩。其中飞播造林8万亩,飞播牧草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围栏封育2万亩,小流域治理2.2万亩。 
        【生态建设】制定出台《正蓝旗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区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保护草原生态的责、权、利,使生态建设管护工作逐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饲草料基地、棚圈和围栏建设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移民村建设。实施生态移民170户、800人,共建移民住宅2 541平米,牲畜棚圈3 204平米。严格实施春季休禁牧工作,休牧面积1 162.2万亩,禁牧面积163.7万亩,共发放补贴精饲料1 906万斤。 
        【工业企业】全旗实现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20.9%,实现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149.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5%。全旗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上都发电厂累计完成投资49.7亿元,一期两台机组实现投产。总投资1.74亿元的节能生态环保造纸项目竣工试生产,年造纸产能达6.8万吨。华生绒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年绒毛加工能力达4 000吨。探明煤炭储量5.47亿吨。全旗工业经济整体运行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占全旗GDP的比重为41.3%。全旗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355。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总投资完成2.68亿元。新建道路25条、9 370延长米,人行道硬化7条、硬化面积6.9万平米,绿化面积5.3万平米,新安装路灯642盏、红绿灯3套,铺设给水排水管道8 480延长米。上都镇已建城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22平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平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米,供水普及率达94%,污水处理率达40%,城镇区绿化覆盖率30%。新建一处供热能力达3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站,供热普及率达30%。 
        【旅游】年内接待旅游人数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000万元。成功举办了首届察哈尔奶食节。 
        【科技】年内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22项,建立科技示范苏木镇3个,科技示范嘎查村30个,科技示范户1 000户。 
        【教育】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共免除杂费104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8万元。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5%。 
        【文化】举办全盟老年门球邀请赛,全盟财政系统第五届球类比赛和本旗庆祝建国56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年内共举办群众性文艺演出18场,乌兰牧骑下乡演出60多场,电影队放映科技教育片400余部,文艺工作者累计创作文艺作品80余部。忽必烈广场和总建筑面积3 693平方米的纳·赛音朝克图文化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在盟级以上新闻媒体播放稿件1 200余条。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在《农牧民之友》栏目里连续播出了正蓝旗新闻节目,扩大了正蓝旗地对外影响。 
        【卫生】年内争取建设项目资金700万元,更新基层卫生院和旗中心医院的医疗装备。投入180万元完成旗医院1 200平米医技科室和食堂、车库、药库等建设工程。投资48万完成旗蒙医院和疾病防控中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备安装。实施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式点工作,全旗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45 856人,参合率84.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8‰。 
        【扶贫开发】帮扶单位干部下乡人数295人(次),解决2 236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资助103名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达到14.1万元。协助相关部门落实牧区户籍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工作,补贴资金81.2万元,受益学生1 420人。 
        【社会保障】全旗符合条件的3 097名城镇居民和2 184名农牧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劳动就业】重点帮助城镇低保对象和“4050”困难群体就业。通过采取与上都电厂、两个工业园区等企业沟通协调,鼓励自谋职业安置各类人员1 379人,鼓励和组织农牧民进城务工,共征集就业岗位3 222个,农牧民长期或季节性劳务输出人数达7 379人。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2 052人。 
        【交通邮电】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与集通铁路、桑蓝铁路纵横交错。正在建设中的蓝丰(蓝旗至河北丰宁)铁路将成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直接连通京津地区的唯一铁路通道。集通铁路在正蓝旗境内长达114公里,桑蓝铁路全线贯通总里程56公里。全旗公路里程877公里。 
        形成以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为枢纽,连接四面八方的邮政通讯网络。实现5条邮政运递网络,总路线290公里,其中自办邮路2条120单程公里。投递路线15条196公里,有989个点交户。建立电子汇兑信息网、邮政储蓄信息网、11185客服信息网,局域办公信息网等邮政业务实现电子化。电信业务实现数子化。 
        【商业贸易】重点发展个体工商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14.6%。 
        【招商引资】按照“现有企业抓运行、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的要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依靠,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年内重点项目工开46项,招商引资40.2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利用区外资金29.1亿元,同比增长73.7%。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达2.67亿元,同比增长78.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77.7%。 
        【人民生活】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 260元和2 700元,分别增长40.2%和1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8 409元,同比增长17.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14亿元,同比增长28.5%。

    (乌日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