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云峰(蒙古族)

     副书记:**  王程熙

     常委:龚毅(蒙古族) 斯琴(女 蒙古族 5月任职)   巴建光(蒙古族) 王玉成(蒙古族 10月离任) 林洁(女 蒙古族 10月任职) 杨红岩(女 蒙古族)   刘海山 ***  傅万惠(蒙古族 12月离任)

    人大

     主任:云峰(蒙古族)

     副主任:潘克义(12月离职)张贵(11月任职)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12离任)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12月离任) 苗秀花(女) 王海强 訾金泉(蒙古族 12月任职) 马嘎尔迪(蒙古族 12月任职)

    政府

     市长:**

     副市长:  杨红岩(女 蒙古族) 白玉玲(蒙古族)   (蒙古族12月任职) 曹至琛(12月任职) 袁庆中(12月离任) 林洁(女 蒙古族 10月离任) 安源(12月离任) 张贵(11月离任) 罗斌(11月离任) 傅万惠(12月任职)

    政协

     主席:王德宝(蒙古族 12月离任) 徐万山(12月任职)

     副主席:包正兴(蒙古族) 王林祥(12月离任) 卢明山(12月离任) 王果香(女) 赵慧  安源(12月任职) 赵文魁(12月离任) 杨亚民(蒙古族) ***(女) 娜仁托娅(女 蒙古族) 苏文(12月任职) 李兴亮(12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巴建光(蒙古族)

    政法委

     书记:龚毅(蒙古族)

    法院

     院长:白色登(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 ***

    公安局

     局长:

    军分区

     司令员:刘海山

     政委:薛成友

    【概况】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自治区经济区的“金三角” 地带。海拔1 0001 500米,呈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三面环水,黄河流经728公里,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水土资源丰富;西南部为无定河流域及毛乌素沙地,水土条件优越;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1503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蒸发量2 2003 000毫米。鄂尔多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状况处于“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阶段,是黄河上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西北、华北地区主要沙源地,被国家列为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影响、实现全国近期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重要地区之一。全市辖东胜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8个旗区,51个苏木乡(镇)761个行政嘎查村。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约340公里,总面积8.6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54.8万人,增长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4万人,其中农牧区户籍人口88.9万人。城镇化率为61.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2007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1 000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 1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3.1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增长2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三次产业机构比例由2006年的5.45539.6调整为4.35540.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5 16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6%。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0.8亿元,增长3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1亿元,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为77亿元,增长42.5%。国税部门完成95.7亿元,增长31.8%;地税部门完成70.4亿元,增长48.2%;财政部门完成34.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113.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87.6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56.443.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教育支出14.9亿元,增长5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亿元,增长52.1%;医疗卫生支出4.6亿元,增长53.4%

    【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535.1亿元,增长2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30.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7.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7.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9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4.9%;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4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424.6亿元,增长31.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增长16.9%。煤炭开采业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增长28.7%;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26.3%;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64.5%;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3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4亿元,同比增长36.3%;纺织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37.8%;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8.4%。原煤、天然气、发电量、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2007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4.3亿元,增长47.1%;实现利税228亿元,增长73.1%;实现利润164.5亿元,增长8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润91.2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63.4,提高111.1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为113%,重工业产销率为97.9%

    【农业】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3.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5.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35.1万吨,增长10.5%,其中小麦产量减少22.0%、玉米产量增长9%;油料产量6.9万吨;甜菜产量13.3万吨;蔬菜产量18.2万吨。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15.1万千瓦,增长4.6%;拥有节水灌溉类机械1 660套,增长4.8%;联合收割机167台,增长27.5%;机动割晒机321台,增长1.6%;农用运输车6.1万台,增长13%

    【畜牧业】牲畜存栏1 351.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4%;牲畜总增771.3万头(只),增长0.2%,总增率达51.5%;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 340.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比重达到99.2%。全年肉类总产量18.77万吨,同比增长6.2%;牛奶产量10.95万吨,减少62.4%;山羊绒产量1 616吨,减少6.8%;禽蛋产量7 560吨,同比减少35.4%。草牧场总面积8 343万亩,其中禁牧封闭面积3 518万亩,以草定畜、划区轮牧2 384万亩。植被覆盖率比往年提高70%,平均产草量提高了35%

    【农牧业产业化】年内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33个,引进投资1 0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13个,总投资30.57亿元,当年引进资金6.08亿元,其中,乌审召2×12兆瓦生物质热电厂项目总投资3.2亿元;鄂尔多斯市蒙格硅电有限公司沙柳粉煤灰复合板项目和总投资7 668万元。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有83家,累计实现交易额33.96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有188家,增长8.67%;总资产167.57亿元,增长7.91%;实现销售收入176.27亿元,增长30.55%;完成增加值61.95亿元,增长24.24%;实现利润总额21.77亿元,增长23.19%;实际上缴税金6.75亿元,增长16.23%;收购农畜产品资金29.74亿元,增长15.34%;带动14.18万户农牧民融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市农牧民人口的67.1%;出口创汇3.09亿美元,增长11.96%。农牧民人均农畜产品纯收入3 0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7%

    【水利】共投入抗旱资金7 024万元,利用机电井5万眼,泵站109处,临时解决2.6万人、19.6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农牧区水利建设中,通过捆绑部门资金4 460万元,引进美国维蒙特大型喷灌机144台,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灌溉面积68 491亩。大型灌区总投资1 65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 10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550万元。完成新建排水泵站2座,开挖排水干沟5处,衬砌渠道8.6公里,新建续建渠系建筑物22座。全年共计投入饮水安全建设资金1 306万元,在建和完工饮水安全工程21处,铺设输水管道169.11公里,完成土石方71.91万立方米,解决3.65万人、14.5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牧区经济,正确认识分析把握市情,科学规划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产业化格局,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出农村牧区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根据地区生态环境和农牧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将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划分成为农业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三类区域,20071219召开的鄂尔多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在全区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制定生态移民规划,实施生态移民战略,调整农村牧区人口布局,对生态状况极端脆弱,已经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牧民,搬迁到城郊或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退耕、禁牧,封禁保护,恢复植被,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扭转生态建设恶化—治理—再恶化的困境。     

    退耕还林实施后,全市累计转移农牧民近31万人,2007年减少为62.6万人。年内,启动5 300平方公里的禁止开发区转移工作,转移2 886人,处理了4.3万头只牲畜。2007年牲畜总头数1 351.3万头只,较退耕前增长了119.76% 

    【林业】全市林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23亿元、16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1 780元。2007年,市旗两级财政投资14亿元用于城区、园区、景区、通道区绿化建设,东胜至康巴什新区快速通道绿化总投资1.8亿元,绿化面积1.4万亩。至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502.7万亩;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 016万亩,飞播造林838万亩,封育102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456万亩。新增乔灌木林地486.7万亩,全市森林总面积2 62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956.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3.6%提高到20.07%,植被覆盖度由25%提高到75%以上,均超出全国和全区水平。完成飞播造林684万亩、封山(沙)育林130.96万亩。完成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和风沙治理项目240.26万亩。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达1 163万亩,占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的8.9%135.8万亩严重水土流失耕地和严重风蚀沙化耕地披上绿装,生态状况首次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持续不断开展造林和森林的经营,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3.2亿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约62万吨、释放氧气约2.3亿吨、消除粉尘约11亿吨、涵养水源约15亿立方米、防风固沙8 385万亩、阻滞入黄泥沙2 000多万吨。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为10次,扬沙天气21次,而2007年全市仅有2起沙尘暴,12次扬沙天气,分别减少了80%43%

    毛乌素沙地治理至2007年底,治理毛乌素沙地2 698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70%,林草平均覆盖度70%以上。毛乌素沙地基本形成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毛乌素沙地以每年治理200万亩的速度推进;治理库布齐沙漠546万亩,占总面积的20%,形成了南北锁边林带和中间十大孔兑流域两岸的水保林网体系。沙区大风日数明显减少,风沙危害得到明显控制。

    【交通】新增高级公路419公里、铁路358公里。总通车里程分别达1.3万公里和68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 921万人,增长39%;公路旅客周转量221 328万人公里,增长41.4%。公路货运量29 512万吨,增长38.4%;公路货物周转量2 239 790万吨公里,增长40%。铁路客运周转量11 727.7万人公里,增长2.3%;铁路货运周转量1 284 929.5万吨公里,增长18.7%。鄂尔多斯机场在于2005年开工建设,2007715开航,机场总投资2.5亿元,航班直通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深圳、三亚等地。

    【电业邮政通信业】

       电业全年发电量347.7亿千瓦时,增长26.5%。鄂尔多斯电业局完成售电量120亿千瓦时,净增45亿千瓦时,增长率达60%,实现年售电量达百亿的历史性跨越。

    邮政2007年,全市邮政通信业务收入72 584.9万元。其中,通信业务收入66 648.5万元,邮政业务收入5 936.4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39.2万户,增长39.2%;固定电话用户17.7万户,其中ADSL用户6.8万户。全年订销报纸1 992.2万分,杂志94万分,收寄函件187.2万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20万件。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5.7亿元,增长43.6%。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跨省区项目)完成862亿元,同比增长44.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849.3亿元已到位,增长32.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5.7亿元,下降67.1%;国内贷款88.6亿元,下降7.8%;企业自筹资金322.1亿元,增长52.6%,占当年资金来源的比重为52.6%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体主要是:国有投资329.6亿元,增长53.1%,占38.2%;民间投资503.4亿元,增长36.8%,占5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9亿元,增长147.9%,占3.4%。按经济建设性质划分,新建投资完成721.9亿元,增长52.3%;扩建投资完成26.1亿元,下降16.1%;改建投资98.8亿元,增长44.9%。第一产业投资23亿元,增长6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3.8亿元,增长46.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61.7亿元,增长46.3%;第三产业完成275.2亿元,增长40.2%。煤炭行业投资182亿元,增长54.6%;电力行业143.2亿元,增长34.1%;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94.7亿元,增长12.6%;房地产业投资84.9亿元,增长108.8%;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74.4亿元,增长603.9%;化工行业投资70.1亿元,增长83.8%;炼焦行业投资57亿元,增长13.6%;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3.4亿元,增长24.6%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经济持续高位高速运行,城镇化体系进步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全年道路桥梁建设总投资4.9亿元。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7%。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6.5标台。燃气普及率达到6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8.8%。建城区绿地率15.7%,覆盖率为1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7平方米。年内,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累计投入49.3亿元用于城市改造建设,2007年,城镇化率达61%,提高3.9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鄂尔多斯市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达1 489.1千公顷,新增474.7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拥有生态监测站1个。全市环保系统职工人数达385人,其中环境检测人员73人,环境检测监察人员71人。

    【旅游业】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尔多斯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成吉思汗陵、“河套人”文化遗址、古长城、秦直道、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等,全市现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旅游资源有以库布其沙漠和响沙湾为代表的大漠风光、沙湖和西鄂尔多斯草原、温泉及晋蒙黄河大峡谷等。现代工农业旅游资源有神东煤海、鄂尔多斯绒纺城,恩格贝示范区等。

    开发的景区全市现有各类已开发的景区(点)40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公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 4A级旅游景区4家, 3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

    饭店旅行社全市有星级饭店3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饭店15家,五星级饭店、四星级饭店各1家,旅行社5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家,旅游从业人员1.7万人。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38.9亿元,其中入境收入578万美元,创税2亿元。

    【科技】获奖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全年授权专利62件,增长29.1%;签订各类技术合同71项,成交金额21 606万元,向市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 674万元。2007年,鄂尔多斯市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有7个旗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伊金霍洛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有2家企业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被认定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内,市本级科技投入达1 100多万元。全年共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5项,争取经费1 000多万元。

    【教育】全市拥有成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普通高中22所;普通初中53所;职业高中7所;职业初中12所;普通小学147所;幼儿园10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普通小学入学率为100%;普通初中入学率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普通初中辍学率0.6%;2007年,教育投入达8.13亿元,增长87.3%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有乌兰牧骑7个;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2007年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0%2007年底,全市拥有100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3%,有线电视用户124 100户。年内,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发展上累计投入17.84亿元,比上年提高3倍,其中教育完成投资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7.3%,文化艺术产业累计投资6.97亿元,比上年提高近17.5倍。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0个。其中综合医院12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08个,疾病预防中心9个,妇幼卫生机构9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 778张。其中医院有床位3 051张,乡镇卫生院有床位1 420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 983人,其中执业医师2 275人、助理医师380人,注册护士1 344人。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4.8万,增长2.2%。全市户籍人口144.0万人,增长2.1%,全年出生人口1.9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0.65万人,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9.1‰。城镇化率为61.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9.5万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31 670元,增长17.3%;城镇单位在职职工平均工资31 829元,增长17.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226元,增长24.8%。其中工薪收入11 886元,增长15.9%;经营净收入2 230元,增长27.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2 665元,增长22.3%。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6辆,较上年增加4辆;拥有移动电话223部,较上年增加1部;拥有家用电脑37台,较上年增加1台。全年农牧民人均收入6 123元,增长15.4%。其中工资性收入2 172元,增长21.0%;家庭经营收入3 441元,增长10.0%。全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708元,增长26.4%。农牧民百户拥有彩电94台,与上年持平;拥有电冰箱56台,比上年增加8台;拥有洗衣机67台,比上年增加13台;摩托车89台,比上年增加6台。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4%。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分类指标中,同比上涨的有食品(上涨9.9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个百分点)、居住(上涨6.6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个百分点)等五大类;同比持平或下降的有烟酒及用品(持平)、衣着(下降2.5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下降3.2个百分点)等三大类。

    【社会保障】全市有1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与上年持平;3 32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下降17.8%;失业金实际发放金额1 844万元,增长166.9%。有2.4万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增长6.4%;实际发放金额为4 981.4万元,增长54.3%12.6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增长6.2%,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2.6万人,增长2.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增长9.9%,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4.5万人,增长7.1%

    (田华 苏伦高娃 阿拉木斯)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云峰(蒙古族)

     副书记:**  王程熙

     常委:龚毅(蒙古族) 斯琴(女 蒙古族 5月任职)   巴建光(蒙古族) 王玉成(蒙古族 10月离任) 林洁(女 蒙古族 10月任职) 杨红岩(女 蒙古族)   刘海山 ***  傅万惠(蒙古族 12月离任)

    人大

     主任:云峰(蒙古族)

     副主任:潘克义(12月离职)张贵(11月任职)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12离任)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12月离任) 苗秀花(女) 王海强 訾金泉(蒙古族 12月任职) 马嘎尔迪(蒙古族 12月任职)

    政府

     市长:**

     副市长:  杨红岩(女 蒙古族) 白玉玲(蒙古族)   (蒙古族12月任职) 曹至琛(12月任职) 袁庆中(12月离任) 林洁(女 蒙古族 10月离任) 安源(12月离任) 张贵(11月离任) 罗斌(11月离任) 傅万惠(12月任职)

    政协

     主席:王德宝(蒙古族 12月离任) 徐万山(12月任职)

     副主席:包正兴(蒙古族) 王林祥(12月离任) 卢明山(12月离任) 王果香(女) 赵慧  安源(12月任职) 赵文魁(12月离任) 杨亚民(蒙古族) ***(女) 娜仁托娅(女 蒙古族) 苏文(12月任职) 李兴亮(12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巴建光(蒙古族)

    政法委

     书记:龚毅(蒙古族)

    法院

     院长:白色登(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 ***

    公安局

     局长:

    军分区

     司令员:刘海山

     政委:薛成友

    【概况】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自治区经济区的“金三角” 地带。海拔1 0001 500米,呈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三面环水,黄河流经728公里,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水土资源丰富;西南部为无定河流域及毛乌素沙地,水土条件优越;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1503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蒸发量2 2003 000毫米。鄂尔多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状况处于“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阶段,是黄河上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西北、华北地区主要沙源地,被国家列为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影响、实现全国近期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重要地区之一。全市辖东胜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8个旗区,51个苏木乡(镇)761个行政嘎查村。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约340公里,总面积8.6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54.8万人,增长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4万人,其中农牧区户籍人口88.9万人。城镇化率为61.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2007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1 000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 1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3.1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增长2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三次产业机构比例由2006年的5.45539.6调整为4.35540.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5 16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6%。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0.8亿元,增长3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1亿元,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为77亿元,增长42.5%。国税部门完成95.7亿元,增长31.8%;地税部门完成70.4亿元,增长48.2%;财政部门完成34.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113.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87.6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56.443.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教育支出14.9亿元,增长5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亿元,增长52.1%;医疗卫生支出4.6亿元,增长53.4%

    【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535.1亿元,增长2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30.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7.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7.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9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4.9%;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4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424.6亿元,增长31.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增长16.9%。煤炭开采业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增长28.7%;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26.3%;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64.5%;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3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4亿元,同比增长36.3%;纺织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37.8%;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8.4%。原煤、天然气、发电量、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2007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4.3亿元,增长47.1%;实现利税228亿元,增长73.1%;实现利润164.5亿元,增长8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润91.2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63.4,提高111.1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为113%,重工业产销率为97.9%

    【农业】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3.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5.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35.1万吨,增长10.5%,其中小麦产量减少22.0%、玉米产量增长9%;油料产量6.9万吨;甜菜产量13.3万吨;蔬菜产量18.2万吨。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15.1万千瓦,增长4.6%;拥有节水灌溉类机械1 660套,增长4.8%;联合收割机167台,增长27.5%;机动割晒机321台,增长1.6%;农用运输车6.1万台,增长13%

    【畜牧业】牲畜存栏1 351.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4%;牲畜总增771.3万头(只),增长0.2%,总增率达51.5%;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 340.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比重达到99.2%。全年肉类总产量18.77万吨,同比增长6.2%;牛奶产量10.95万吨,减少62.4%;山羊绒产量1 616吨,减少6.8%;禽蛋产量7 560吨,同比减少35.4%。草牧场总面积8 343万亩,其中禁牧封闭面积3 518万亩,以草定畜、划区轮牧2 384万亩。植被覆盖率比往年提高70%,平均产草量提高了35%

    【农牧业产业化】年内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33个,引进投资1 0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13个,总投资30.57亿元,当年引进资金6.08亿元,其中,乌审召2×12兆瓦生物质热电厂项目总投资3.2亿元;鄂尔多斯市蒙格硅电有限公司沙柳粉煤灰复合板项目和总投资7 668万元。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有83家,累计实现交易额33.96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有188家,增长8.67%;总资产167.57亿元,增长7.91%;实现销售收入176.27亿元,增长30.55%;完成增加值61.95亿元,增长24.24%;实现利润总额21.77亿元,增长23.19%;实际上缴税金6.75亿元,增长16.23%;收购农畜产品资金29.74亿元,增长15.34%;带动14.18万户农牧民融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市农牧民人口的67.1%;出口创汇3.09亿美元,增长11.96%。农牧民人均农畜产品纯收入3 0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7%

    【水利】共投入抗旱资金7 024万元,利用机电井5万眼,泵站109处,临时解决2.6万人、19.6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农牧区水利建设中,通过捆绑部门资金4 460万元,引进美国维蒙特大型喷灌机144台,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灌溉面积68 491亩。大型灌区总投资1 65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 10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550万元。完成新建排水泵站2座,开挖排水干沟5处,衬砌渠道8.6公里,新建续建渠系建筑物22座。全年共计投入饮水安全建设资金1 306万元,在建和完工饮水安全工程21处,铺设输水管道169.11公里,完成土石方71.91万立方米,解决3.65万人、14.5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牧区经济,正确认识分析把握市情,科学规划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产业化格局,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和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出农村牧区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根据地区生态环境和农牧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将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划分成为农业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三类区域,20071219召开的鄂尔多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在全区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制定生态移民规划,实施生态移民战略,调整农村牧区人口布局,对生态状况极端脆弱,已经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牧民,搬迁到城郊或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退耕、禁牧,封禁保护,恢复植被,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扭转生态建设恶化—治理—再恶化的困境。     

    退耕还林实施后,全市累计转移农牧民近31万人,2007年减少为62.6万人。年内,启动5 300平方公里的禁止开发区转移工作,转移2 886人,处理了4.3万头只牲畜。2007年牲畜总头数1 351.3万头只,较退耕前增长了119.76% 

    【林业】全市林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23亿元、16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1 780元。2007年,市旗两级财政投资14亿元用于城区、园区、景区、通道区绿化建设,东胜至康巴什新区快速通道绿化总投资1.8亿元,绿化面积1.4万亩。至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502.7万亩;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 016万亩,飞播造林838万亩,封育102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456万亩。新增乔灌木林地486.7万亩,全市森林总面积2 62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956.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3.6%提高到20.07%,植被覆盖度由25%提高到75%以上,均超出全国和全区水平。完成飞播造林684万亩、封山(沙)育林130.96万亩。完成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和风沙治理项目240.26万亩。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达1 163万亩,占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的8.9%135.8万亩严重水土流失耕地和严重风蚀沙化耕地披上绿装,生态状况首次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持续不断开展造林和森林的经营,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3.2亿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约62万吨、释放氧气约2.3亿吨、消除粉尘约11亿吨、涵养水源约15亿立方米、防风固沙8 385万亩、阻滞入黄泥沙2 000多万吨。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为10次,扬沙天气21次,而2007年全市仅有2起沙尘暴,12次扬沙天气,分别减少了80%43%

    毛乌素沙地治理至2007年底,治理毛乌素沙地2 698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70%,林草平均覆盖度70%以上。毛乌素沙地基本形成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毛乌素沙地以每年治理200万亩的速度推进;治理库布齐沙漠546万亩,占总面积的20%,形成了南北锁边林带和中间十大孔兑流域两岸的水保林网体系。沙区大风日数明显减少,风沙危害得到明显控制。

    【交通】新增高级公路419公里、铁路358公里。总通车里程分别达1.3万公里和68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 921万人,增长39%;公路旅客周转量221 328万人公里,增长41.4%。公路货运量29 512万吨,增长38.4%;公路货物周转量2 239 790万吨公里,增长40%。铁路客运周转量11 727.7万人公里,增长2.3%;铁路货运周转量1 284 929.5万吨公里,增长18.7%。鄂尔多斯机场在于2005年开工建设,2007715开航,机场总投资2.5亿元,航班直通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深圳、三亚等地。

    【电业邮政通信业】

       电业全年发电量347.7亿千瓦时,增长26.5%。鄂尔多斯电业局完成售电量120亿千瓦时,净增45亿千瓦时,增长率达60%,实现年售电量达百亿的历史性跨越。

    邮政2007年,全市邮政通信业务收入72 584.9万元。其中,通信业务收入66 648.5万元,邮政业务收入5 936.4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39.2万户,增长39.2%;固定电话用户17.7万户,其中ADSL用户6.8万户。全年订销报纸1 992.2万分,杂志94万分,收寄函件187.2万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20万件。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5.7亿元,增长43.6%。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跨省区项目)完成862亿元,同比增长44.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849.3亿元已到位,增长32.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5.7亿元,下降67.1%;国内贷款88.6亿元,下降7.8%;企业自筹资金322.1亿元,增长52.6%,占当年资金来源的比重为52.6%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体主要是:国有投资329.6亿元,增长53.1%,占38.2%;民间投资503.4亿元,增长36.8%,占5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9亿元,增长147.9%,占3.4%。按经济建设性质划分,新建投资完成721.9亿元,增长52.3%;扩建投资完成26.1亿元,下降16.1%;改建投资98.8亿元,增长44.9%。第一产业投资23亿元,增长6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3.8亿元,增长46.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61.7亿元,增长46.3%;第三产业完成275.2亿元,增长40.2%。煤炭行业投资182亿元,增长54.6%;电力行业143.2亿元,增长34.1%;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94.7亿元,增长12.6%;房地产业投资84.9亿元,增长108.8%;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74.4亿元,增长603.9%;化工行业投资70.1亿元,增长83.8%;炼焦行业投资57亿元,增长13.6%;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3.4亿元,增长24.6%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经济持续高位高速运行,城镇化体系进步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全年道路桥梁建设总投资4.9亿元。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7%。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6.5标台。燃气普及率达到6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8.8%。建城区绿地率15.7%,覆盖率为1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7平方米。年内,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累计投入49.3亿元用于城市改造建设,2007年,城镇化率达61%,提高3.9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鄂尔多斯市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达1 489.1千公顷,新增474.7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拥有生态监测站1个。全市环保系统职工人数达385人,其中环境检测人员73人,环境检测监察人员71人。

    【旅游业】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鄂尔多斯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成吉思汗陵、“河套人”文化遗址、古长城、秦直道、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等,全市现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旅游资源有以库布其沙漠和响沙湾为代表的大漠风光、沙湖和西鄂尔多斯草原、温泉及晋蒙黄河大峡谷等。现代工农业旅游资源有神东煤海、鄂尔多斯绒纺城,恩格贝示范区等。

    开发的景区全市现有各类已开发的景区(点)40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公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 4A级旅游景区4家, 3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

    饭店旅行社全市有星级饭店3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饭店15家,五星级饭店、四星级饭店各1家,旅行社5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家,旅游从业人员1.7万人。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38.9亿元,其中入境收入578万美元,创税2亿元。

    【科技】获奖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全年授权专利62件,增长29.1%;签订各类技术合同71项,成交金额21 606万元,向市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 674万元。2007年,鄂尔多斯市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有7个旗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伊金霍洛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有2家企业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被认定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内,市本级科技投入达1 100多万元。全年共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5项,争取经费1 000多万元。

    【教育】全市拥有成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普通高中22所;普通初中53所;职业高中7所;职业初中12所;普通小学147所;幼儿园10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普通小学入学率为100%;普通初中入学率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普通初中辍学率0.6%;2007年,教育投入达8.13亿元,增长87.3%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有乌兰牧骑7个;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2007年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0%2007年底,全市拥有100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3%,有线电视用户124 100户。年内,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发展上累计投入17.84亿元,比上年提高3倍,其中教育完成投资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7.3%,文化艺术产业累计投资6.97亿元,比上年提高近17.5倍。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0个。其中综合医院12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08个,疾病预防中心9个,妇幼卫生机构9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 778张。其中医院有床位3 051张,乡镇卫生院有床位1 420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 983人,其中执业医师2 275人、助理医师380人,注册护士1 344人。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4.8万,增长2.2%。全市户籍人口144.0万人,增长2.1%,全年出生人口1.9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0.65万人,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9.1‰。城镇化率为61.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9.5万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31 670元,增长17.3%;城镇单位在职职工平均工资31 829元,增长17.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226元,增长24.8%。其中工薪收入11 886元,增长15.9%;经营净收入2 230元,增长27.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2 665元,增长22.3%。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6辆,较上年增加4辆;拥有移动电话223部,较上年增加1部;拥有家用电脑37台,较上年增加1台。全年农牧民人均收入6 123元,增长15.4%。其中工资性收入2 172元,增长21.0%;家庭经营收入3 441元,增长10.0%。全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708元,增长26.4%。农牧民百户拥有彩电94台,与上年持平;拥有电冰箱56台,比上年增加8台;拥有洗衣机67台,比上年增加13台;摩托车89台,比上年增加6台。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4%。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分类指标中,同比上涨的有食品(上涨9.9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个百分点)、居住(上涨6.6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个百分点)等五大类;同比持平或下降的有烟酒及用品(持平)、衣着(下降2.5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下降3.2个百分点)等三大类。

    【社会保障】全市有1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与上年持平;3 32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下降17.8%;失业金实际发放金额1 844万元,增长166.9%。有2.4万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增长6.4%;实际发放金额为4 981.4万元,增长54.3%12.6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增长6.2%,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2.6万人,增长2.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增长9.9%,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4.5万人,增长7.1%

    (田华 苏伦高娃 阿拉木斯)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