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绥昌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武装部长:李明

    政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1万人,农业人口202 916人,从业人员116 433人。有可耕地133千公顷,全年平均气温6.2℃。2007年,一、二、三产业同步推进,三次产业比重为35.936.128,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达41亿元,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7.3%。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17.3%。市场物价上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78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 375元,增长14.5%

    【农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7.4万亩,其中粮食87万亩,同比增长0.45%。受益于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优良品种推广,合理灌溉,农作物单产均较上年提高。全县粮食总产量41 508千克,同比增长5.6%。经济作物显现为葵花、菜籽种植减少,甜菜、瓜菜、番茄增加,其番茄种植16.3万亩,产量78 882千克。兑现农补3 246万元。化肥施用量57 781吨,地膜覆盖面积81.67万亩,分别减少2.68%20.6%。年末全县农机械总动力69.77万千瓦,同比增长5.4%,全县对农机补贴资金250万元。拖拉机拥有量达34 325台,小麦、玉米收割机23台,激光平地机13台,农业机械总价值59 059万元。 1123 ,正式出台了《五原县石油价格补贴实施方案》,并发放2007年度石油价格补贴144.6万元。

    【畜牧业】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达126.1万头(只),同比下降5%,牲畜出栏率为96%,商品率为83%。牧业生产总值达50 971万元。实施“养殖突进”战略,肉羊改良率达85%,秸杆转化率达85%,防疫率100%。发展养殖专业户2 313户,规划建设养殖小区30个。牧业占大农业比重达22.8%,农民人均牧业收入894/年。

    【林业】全年造林4.82万亩,同比下降3.98%。育苗3 600亩。完成高速公路绿化6千米,110国道及高速线连接线单侧78千米,村屯绿化72米,其道路绿化114千米。中、幼林抚育面积14.6万亩,义务植树80万株,营造“三北”四期防护林1.5万亩。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 899.4万元。

    【水利】全年总投资1.2亿元,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年内完成农田五配套2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万亩,清淤各类渠道(沟)4 480条,合2 217千米,完成各类水工建筑物4.8万座。全县防汛做到了组织、物资、技术、安全“四落实”,常备自卸车20辆、铲车10辆、铅丝150吨、石头3.3万立方米,编织袋2万条,抢险常备队1千人。巡堤查险力度加强。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5.8亿元,同比增长22%,入库税金5 292万元,同比增长17.1%,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2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164.6%,较上年提高26.3个分值,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建设推动工业大发展,全年引资18.3亿元,千万元项目35项,百万元项目99项。全县亏损企业2个,比上年减少5个。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5 142/人,比上年提高26/人。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工业经济已呈现出众多项目落地,总量大幅扩张的态势。

    【建筑业】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4个,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7.7%。坚持按规划建设城市,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全年投资9亿元用于城镇建设与改造,建设公用设施及房地产面积40万平方米。投资1.7亿元,开工拓建隆兴昌大街,完成东风路、新华路、富源路、水利路改造工程。投资700万元实施冯玉祥誓师台建设,扩建汽车南站,兴建机关事务楼,一中图书馆投入使用。宏珠小区一期、祥和二期、古郡美食广场、春城小区、广原小区二期住宅小区相继落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新建农村居民住宅4处,144户。新建或扩建了村社级党务、文艺活动场所,改建定点村医疗卫生室和千村万户连锁超市,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完成硬化巷道13公里。

    【国内贸易】全县个体工商户达9 100户,批发贸易零售业现实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6.6%,消费品零售额达8.86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口商品以面粉、番茄、羊绒制品为多,当年出口额1 300万元。县鸿鼎农贸市场农产品购销旺盛,日交易额2 000万元,参与交易车辆1 500辆,年交易额17亿元,葵花收购总量14.63万吨,价格总体上扬。番茄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当年销售78 882万公斤。各乡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继落成,华阳步行街、五洲商城、京原市场步行街。全县共建设、改造各类“农家店”240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各类农家店实现日平均销售1 500元。养殖户较上年减少28%,外地贩运肉食户减少。蔬菜购销市场出现部分品种货源短缺,价格大幅增长。粮油食品供应种类齐全,食油、大米价格上涨。工业产品销售率85.8%,农畜产品销售率92%。批零贸易饮食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0.4%,财政收入1 747万元。

    【交通】年内投资1.2亿元建成乡村油路157公里,大成线、七排干线油路全部竣工通车。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384万吨,同比增长19.4%,公路旅客运输量达到4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20.9%。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亿元,财政收入5 91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3.4%

    【邮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2 873万元,同比增长23.3%。年均订报300万份,互联网用户较上年增长15%。着力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其投入资金291万元,1 048户受益,完成农村配电台区改造14个,投资640万元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投资50万元安装变电站遥视系统。

    【金融保险业】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230 644万元,同比增长14.5%;各项贷款118 985万元,同比增长10.4%。金融业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5亿元,同比增长13.4%,占经济总量1.2%。全年新注册保险公司2家。保险业务收入为4 680万元,同比增长11%。全县有金融保险机构10个。

    【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厂区绿化率达35%,社会对企业环保满意率达90%2007年,将“降耗减排”作为环保的重点工作,工业企业搞环保技改,上环保项目。全县用于降耗减排专项投入资金达4 200万元,完成COD391.5吨,二氧化硫77.8吨的解排指标。进行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调整。关闭取缔8家企业,关停限期治理3家企业,验收新上环保设施企业13家。全县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环境投入资金6 574万元。加大环境噪声、油烟污染力度,定期专项治理。利用媒体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单3 000份。

    【科技】由180人组成农业讲师团,分赴各点培训农民5.5万人次。讲授实用、实际、实效技术,内容包括农作物新引进品种栽培、防病技术,测土施肥配比60亩,当年试范田300亩,引进新品种61个。新建沼气池251座,大棚153座。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共有11项,总投资4 739万元。实施教育器材装备科技化,投资217万元,装备了教学电子器材。新上有线数字电视,可接收62套节目。投资70万元更新妇幼保健院新医疗设备6套,开展科学预防不明原因肺病诊断技术培训。全县专职科技从业人员119人。

    【教育】全县有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19 054人;小学校46所,在校生19 231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现应免尽免,为农村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892万元。优化师资结构,招聘高中教师56名,小学教师70名。注重职业教育发展,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教学楼建设。中考成绩全市第三,本科上线率31%。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完善,2007年,全县有教职工2 962人。 819 ,五原县第一中学举行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 1023 ,五原县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文化】 51 ,由党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栏目拍摄的纪录片《光复五原》为抗战史实的电视片在五原县开拍。 818 ,首届“中国·五原河套番茄节”在五原县举办。 128 ,五原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新改建工程开始实施。文化兴县工程取得进展。现有文化艺术团体一个,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一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台、微波站各一座,各镇均建有文化站,村文化室56个。有机关报社一个,全年发行,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抗日烈士陵园、博物馆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五原河套番茄节,开发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全年进行文化市场专项整治6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各镇举办文化经济交流会9次。文化从业人员137人。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国有25个,村级卫生室103个,个体诊所45个。全县有病床位632张,兴建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护人员34名。全年为2.98万人次农村患者报销医疗费777.9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从事卫生行业人员676人。

    【社会保障】2007年失业率4.1%,就业难主要以大学生、复转军人、大龄下岗人员为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新增就业1 29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 337人,参加失保险8 650人,缴费172万元。扶持再就业贷款158万元。培训下岗职工1 591人。全县城镇低保人数4 538人,平均保费每人145元,为1 457名下岗职工每人补贴医疗保险760元。为职业中学生每人补助1 500元,共计592人。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发放石油差价补贴144.6万元,新纳农村低保5 430人,发放低保金119万元,农民医保157 416人。

    【人民生活】全县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吃、住、行、娱标准提升,消费增多,价格总体上扬,粮食、肉食类、付食、燃料涨幅大。部分居民生活下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783元,较上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5 375元,较上年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亿元,同比增长15.9%。人口出生率7.99%,自然增长率3.68%,平均寿命71岁,公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存在问题】总体发展战略有待更新,工业总量少,层次低,管理粗放;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大的改善,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不够;第三产业水平低,扩张慢,社会保障不完善;推进城市化建设难,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整体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自上而下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治安有待加强,城乡居民收入不高。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绥昌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武装部长:李明

    政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1万人,农业人口202 916人,从业人员116 433人。有可耕地133千公顷,全年平均气温6.2℃。2007年,一、二、三产业同步推进,三次产业比重为35.936.128,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达41亿元,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7.3%。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17.3%。市场物价上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78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 375元,增长14.5%

    【农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7.4万亩,其中粮食87万亩,同比增长0.45%。受益于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优良品种推广,合理灌溉,农作物单产均较上年提高。全县粮食总产量41 508千克,同比增长5.6%。经济作物显现为葵花、菜籽种植减少,甜菜、瓜菜、番茄增加,其番茄种植16.3万亩,产量78 882千克。兑现农补3 246万元。化肥施用量57 781吨,地膜覆盖面积81.67万亩,分别减少2.68%20.6%。年末全县农机械总动力69.77万千瓦,同比增长5.4%,全县对农机补贴资金250万元。拖拉机拥有量达34 325台,小麦、玉米收割机23台,激光平地机13台,农业机械总价值59 059万元。 1123 ,正式出台了《五原县石油价格补贴实施方案》,并发放2007年度石油价格补贴144.6万元。

    【畜牧业】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达126.1万头(只),同比下降5%,牲畜出栏率为96%,商品率为83%。牧业生产总值达50 971万元。实施“养殖突进”战略,肉羊改良率达85%,秸杆转化率达85%,防疫率100%。发展养殖专业户2 313户,规划建设养殖小区30个。牧业占大农业比重达22.8%,农民人均牧业收入894/年。

    【林业】全年造林4.82万亩,同比下降3.98%。育苗3 600亩。完成高速公路绿化6千米,110国道及高速线连接线单侧78千米,村屯绿化72米,其道路绿化114千米。中、幼林抚育面积14.6万亩,义务植树80万株,营造“三北”四期防护林1.5万亩。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 899.4万元。

    【水利】全年总投资1.2亿元,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年内完成农田五配套2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万亩,清淤各类渠道(沟)4 480条,合2 217千米,完成各类水工建筑物4.8万座。全县防汛做到了组织、物资、技术、安全“四落实”,常备自卸车20辆、铲车10辆、铅丝150吨、石头3.3万立方米,编织袋2万条,抢险常备队1千人。巡堤查险力度加强。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5.8亿元,同比增长22%,入库税金5 292万元,同比增长17.1%,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2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164.6%,较上年提高26.3个分值,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建设推动工业大发展,全年引资18.3亿元,千万元项目35项,百万元项目99项。全县亏损企业2个,比上年减少5个。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5 142/人,比上年提高26/人。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工业经济已呈现出众多项目落地,总量大幅扩张的态势。

    【建筑业】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4个,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7.7%。坚持按规划建设城市,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全年投资9亿元用于城镇建设与改造,建设公用设施及房地产面积40万平方米。投资1.7亿元,开工拓建隆兴昌大街,完成东风路、新华路、富源路、水利路改造工程。投资700万元实施冯玉祥誓师台建设,扩建汽车南站,兴建机关事务楼,一中图书馆投入使用。宏珠小区一期、祥和二期、古郡美食广场、春城小区、广原小区二期住宅小区相继落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新建农村居民住宅4处,144户。新建或扩建了村社级党务、文艺活动场所,改建定点村医疗卫生室和千村万户连锁超市,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完成硬化巷道13公里。

    【国内贸易】全县个体工商户达9 100户,批发贸易零售业现实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6.6%,消费品零售额达8.86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口商品以面粉、番茄、羊绒制品为多,当年出口额1 300万元。县鸿鼎农贸市场农产品购销旺盛,日交易额2 000万元,参与交易车辆1 500辆,年交易额17亿元,葵花收购总量14.63万吨,价格总体上扬。番茄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当年销售78 882万公斤。各乡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继落成,华阳步行街、五洲商城、京原市场步行街。全县共建设、改造各类“农家店”240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各类农家店实现日平均销售1 500元。养殖户较上年减少28%,外地贩运肉食户减少。蔬菜购销市场出现部分品种货源短缺,价格大幅增长。粮油食品供应种类齐全,食油、大米价格上涨。工业产品销售率85.8%,农畜产品销售率92%。批零贸易饮食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0.4%,财政收入1 747万元。

    【交通】年内投资1.2亿元建成乡村油路157公里,大成线、七排干线油路全部竣工通车。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384万吨,同比增长19.4%,公路旅客运输量达到4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20.9%。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亿元,财政收入5 91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3.4%

    【邮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2 873万元,同比增长23.3%。年均订报300万份,互联网用户较上年增长15%。着力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其投入资金291万元,1 048户受益,完成农村配电台区改造14个,投资640万元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投资50万元安装变电站遥视系统。

    【金融保险业】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230 644万元,同比增长14.5%;各项贷款118 985万元,同比增长10.4%。金融业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5亿元,同比增长13.4%,占经济总量1.2%。全年新注册保险公司2家。保险业务收入为4 680万元,同比增长11%。全县有金融保险机构10个。

    【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厂区绿化率达35%,社会对企业环保满意率达90%2007年,将“降耗减排”作为环保的重点工作,工业企业搞环保技改,上环保项目。全县用于降耗减排专项投入资金达4 200万元,完成COD391.5吨,二氧化硫77.8吨的解排指标。进行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调整。关闭取缔8家企业,关停限期治理3家企业,验收新上环保设施企业13家。全县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环境投入资金6 574万元。加大环境噪声、油烟污染力度,定期专项治理。利用媒体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单3 000份。

    【科技】由180人组成农业讲师团,分赴各点培训农民5.5万人次。讲授实用、实际、实效技术,内容包括农作物新引进品种栽培、防病技术,测土施肥配比60亩,当年试范田300亩,引进新品种61个。新建沼气池251座,大棚153座。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共有11项,总投资4 739万元。实施教育器材装备科技化,投资217万元,装备了教学电子器材。新上有线数字电视,可接收62套节目。投资70万元更新妇幼保健院新医疗设备6套,开展科学预防不明原因肺病诊断技术培训。全县专职科技从业人员119人。

    【教育】全县有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19 054人;小学校46所,在校生19 231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现应免尽免,为农村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892万元。优化师资结构,招聘高中教师56名,小学教师70名。注重职业教育发展,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教学楼建设。中考成绩全市第三,本科上线率31%。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完善,2007年,全县有教职工2 962人。 819 ,五原县第一中学举行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 1023 ,五原县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文化】 51 ,由党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栏目拍摄的纪录片《光复五原》为抗战史实的电视片在五原县开拍。 818 ,首届“中国·五原河套番茄节”在五原县举办。 128 ,五原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新改建工程开始实施。文化兴县工程取得进展。现有文化艺术团体一个,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一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台、微波站各一座,各镇均建有文化站,村文化室56个。有机关报社一个,全年发行,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抗日烈士陵园、博物馆年累计接待参观者2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五原河套番茄节,开发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全年进行文化市场专项整治6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各镇举办文化经济交流会9次。文化从业人员137人。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国有25个,村级卫生室103个,个体诊所45个。全县有病床位632张,兴建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护人员34名。全年为2.98万人次农村患者报销医疗费777.9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从事卫生行业人员676人。

    【社会保障】2007年失业率4.1%,就业难主要以大学生、复转军人、大龄下岗人员为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新增就业1 29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 337人,参加失保险8 650人,缴费172万元。扶持再就业贷款158万元。培训下岗职工1 591人。全县城镇低保人数4 538人,平均保费每人145元,为1 457名下岗职工每人补贴医疗保险760元。为职业中学生每人补助1 500元,共计592人。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发放石油差价补贴144.6万元,新纳农村低保5 430人,发放低保金119万元,农民医保157 416人。

    【人民生活】全县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吃、住、行、娱标准提升,消费增多,价格总体上扬,粮食、肉食类、付食、燃料涨幅大。部分居民生活下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783元,较上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5 375元,较上年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亿元,同比增长15.9%。人口出生率7.99%,自然增长率3.68%,平均寿命71岁,公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存在问题】总体发展战略有待更新,工业总量少,层次低,管理粗放;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大的改善,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不够;第三产业水平低,扩张慢,社会保障不完善;推进城市化建设难,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整体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自上而下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治安有待加强,城乡居民收入不高。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