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 乌拉特中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陶格陶(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乌兰(女 蒙古族 12月离任) 刘杰(12月任职)

    旗长:斯庆(蒙古族 4月离任) 郭介中(4月任职)

    政协主席:皇甫义(12月离任) 保安(蒙古族 12月任职)

    武装部长:刘润生(3月离任) 刘志刚(3月任职)

    政委:张喜闻

    【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地处北纬41°07~ 42°28′,东经107°16~ 109°42′。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有中蒙国界线184公里,开通国家一类双边陆路常年开放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对应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博格德县嘠顺苏海图口岸。全旗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千公顷,占3.5%;草场面积1 854千公顷,占80.3%;其它面积375.33公顷,占16.2%。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藏70处,矿产地326处。绿色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风能资源占全国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占内蒙古有效风能资源的四分之一强,可开发面积15 000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139 823人(47 646户),比上年增长0.25%,其中农业人口100 922人,非农业人口38 901人;城镇人口36 518人、乡村人口103 305人;蒙古族有26 174人,占18.7%,汉族112 596人,占80.5%;其它少数民族1 053人,占0.8%。人口出生率13.36‰,人口自然增长率1.53‰。全旗辖5个苏木、3个镇,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

    2007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24.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36.0%;第三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5.448.516.1调整为30.954.514.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64.9%,财政收入2.75亿元,增长36.8%;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加2 843万元,增长30%;地方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4.6%;财政总支出5.68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10 422元和4 159元,同比增长12.3%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6.5%

    【农业】全旗农业产值7.78亿元,增长13.5%。以“稳粮、优经、扩草、增效”种植方针为指导,优化种植结构,粮经饲比例为324028。农作物总播102万亩,较上年增加17万亩,订单种植6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亿斤,油料1.22亿斤、蔬菜1.7亿斤、瓜类0.25亿斤、其它农作物0.54亿斤,农业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处,建设面积为1 400亩。石哈河镇注册4个“高塔尔梁”有机食品商标。新建4个新农村建设引领示范村,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户40户,新建户用沼气1 000户,投资64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发放粮食直补、柴油补贴、化肥补贴、玉米良种补贴资金1 178万元,投资120万元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建立并完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7个,2万农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实施了投资35万元的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投资385万元,在乌加河镇和德岭山镇建设1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商品配送中心2个,新建和改造农家店60个,建成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资连锁店29个,拥有连锁店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00%

    【畜牧业】实现牧业产值36 572.7万元,同比增长27.5%。全年肉类总产量13 516吨,出售肉类总量12 266吨,奶类产品产量3 581吨,禽蛋产量1 268吨,羊毛产量889吨,山羊绒产量208吨,牛皮2 192张,山羊皮331 454张,绵羊皮325 753张。牧业年度牲畜饲养总量达160.76万头只,出栏66.62万头只,年末牲畜饲养总量124.18万头只。抓住乌拉特中旗被国家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列为涉农涉牧资金整合试点旗及自治区11个边境退牧转移示范旗县的机遇,旗财政拿出2 000万元投入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启动实施2006年第二批退牧还草工程,完成禁牧围封80万亩,补播牧草50万亩,搬迁牧户112户、351人。禁牧牲畜2.3万头只。投资72万元,实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新建4个、续建2个基层兽医站。口蹄疫免疫牲畜249.8万头(只),禽流感免疫鸡4.93万只,鸡新城疫免疫24.93万羽。牧区牲畜饲养量减少33万头只,出栏率由40%提高45%,农区肉羊饲养总量达108万只。育种的巴美肉羊得到农业部的命名,良种覆盖率60%,成为巴美肉羊主产区。

    【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3.7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24亿元,增长47.5%,实现增加值9.42亿元,同比增长46.1%。四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以217金矿、图古日格金矿、天宝公司铅锌加工、永兴铬铁加工、豪骏石墨加工、远鑫镍冶炼项目为重点的矿山工业,以温明、莱富煤矿技改扩建,毅腾公司洗煤项目为重点的煤化工业,以风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天美肉业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等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81亿元,增长44.37%,实现利润1.62亿元,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32.3,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工业对全旗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9%,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达67%。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4.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47%,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5.2吨。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97%,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5.22%

    【林业生态】实现林业产值7 867.8万元,同比增长4.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1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0.5万亩、封山(沙)育林5.5万亩、工业原料林建设0.5万亩。完成4个集镇绿化、4个生态家园引领型示范村庄绿化、30个自然村庄绿化。完成通道绿化80.8公里,雨季补植退耕还林历年不合格面积12万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84 500亩,义务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40万株。冬贮苗木30万株,落实春挖苗木105万株,育苗810亩,完成柠条容器育苗100万袋,采收榆树种子1 000公斤、沙枣种子500公斤、杜梨种子200公斤、柠条种子2万公斤、梭梭种子210公斤,种子合格率100%

    【水利】全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5 214.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 237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1 977.38万元,投工33.97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286.93万立方米。 先后完成狼山、秦达门、二牛湾、石哈河四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德岭山灯塔、宏丰西线2处集中供水工程和文更煤矿供水、义和久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62万人,4.42万头()牲畜饮水问题。在牧区实施总投资105万元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旗财政投资30万元的防汛工程。

    【城镇建设】全旗城乡建设共完成投资4.7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1亿元,房地产开发和公用建筑建设完成投资2.72亿元。修编完成《海流图镇文化定位规划》、新旧区2.4平方公里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年内,海流图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4 799万元,实施海流图镇新、旧区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供热管网、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共完成道路改造3.4公里,人行道硬化2.4万平方米,排污工程4.6公里,安装路灯78基,新旧区绿化7.3万平方米,新建2座供热锅炉房,铺设主管道17公里,新建厕所5座,铺设排水管道15 000米,完成居民排水入户839户。房地产完成投资2.72亿元,建设总面积27.4万平方米,实施了创业大厦、国际民族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牧民康居园一期等9项遗留工程,新开发汇丰新家园三期、家和小区二期、新龙城商住小区、德岭山住宅楼等10项规模房地产项目和个人商住建设项目,新建检察院、武装部、民政局、口岸边检营房大楼等10项公用建筑建设工程。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开工建设项目19项,共引入国内(区外)资金21.38亿元,其中引进区外项目12个、引入资金15.72亿元,同比增加132.9%,引进区内市外项目7个、引入资金5.66亿元,同比增加10%,引入项目主要涉及煤化工、铬化工、镍冶炼、氧化镁等矿山开采加工产业。2007年新建续建的亿元以上项目有山西远鑫镍业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镍冶炼项目;山东鲁能集团投资4.25亿元、中国国电龙源公司投资4.8亿元、富汇公司投资4亿元、中电投集团华北分公司投资5.3亿元建设44.95万千瓦风电项目;毅腾矿业投资1.5亿元建设200万吨洗煤场;莱富矿业投资1.79亿元建设60万吨矿井技改项目。

    【国内贸易】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增长16.5%。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2亿元,增长13.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0%,农牧区市场实现零售额1.61亿元,增长27.2%,占全部零售总额的27%。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额5.0亿元,增长16.9%,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餐饮零售额增长,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14.3%;其它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13.5%。消费价格呈上涨态势。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5,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涨幅较大的有食品类上涨19.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上涨2.9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2007年,甘其毛都口岸进行了4次季节性开放,累计出入境人员55 486人次(其中:出境27 942人次,入境27 544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3%;出入境车辆20 709辆次(其中出境10 464辆次,入境10 245辆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02%。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 486.5吨(不包括煤炭),其中出境货物7 219.8吨,主要有家用电器、水泥、钢材、日用百货等,进口货物266.7吨,主要是苁蓉、戈壁奇石等。易货贸易总额达10 122.21万元,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亿元,其中出口额9 650.76万元,进口额471.45万元,易货贸易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4%。全年进口蒙古国原煤196.6万吨,同比增长2.9倍,口岸货运量位居全区口岸第三位,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成为过货量最大的中蒙公路口岸。

    【交通】公路网建设共投入3.3亿元,重点实施了投资2.85亿元的海甘线133公里一级公路、投资2 160万元的108公里通达工程、投资1 783.2万元的乌宏线、呼四线35.2公里改建等工程。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34万吨,较上年增长21.4%,完成货物周转量5 446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5%;完成公路客运量44万人,同比增长5.0%,公路旅客周转量3 76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6%

    【邮电】全旗邮政网点共有18个,邮路总里程单程达2 939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 869万元。网通、电信、移动、联通等用户总量不断刷新,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 012户,移动电话拥有量78 189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 450户。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0 422元,同比增长12.3%,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 193元,较上年增长10.14%。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159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4 206元,增长18.8%;牧民人均纯收入3 998元,增长3.4%。城镇居民均消费水平达8 458元,同比增长28.1%。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3 293元,比上年增长9.4%。全旗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由2005年的0.278降为0.275,农牧民由2005年的0.374降为0.367,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423降为0.421

    【教育】全旗共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4 767人,教职工534人,其中:专任教师437人。共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7 088人,教职工689人,其中:专任教师5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较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并完善人民教育基金、教育基础建设基金、教师奖励基金,构建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对民族教育实行助学金政策,对退牧转移牧民子女实行生活费全额补贴,率先在巴彦淖尔市成立第一所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巩固“两基”成果,“33211”工程被自治区评为优秀旗县。

    【文化】全旗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34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覆盖率80%,数字电视覆盖率25%

    【卫生】全旗共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4个,基层卫生院12所,个体诊所26家。卫生系统拥有病床321张,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其中:医生195人。年末全旗共有农牧民78 98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牧业人口参合率达到90.7%,全年为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319.32万元。投资1 400万元,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150万元的“中国健康流动医院”大型医疗用车,开展“汽车流动医院”服务,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社会保障】全旗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 139人;有3 00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标准由2006年的742/人提高到839/人,发放养老金2 119.5万元,社会发放率和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筹资2 400万元,按每人补贴1.5万元标准,为661名企业内招合同制职工、297名村嘎查支书主任、369名煤矿“57”队、114名卫生系统集体人员、18名军转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为符合政策的324名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医疗保险;争取上级养老保险补贴资金463万元,为转制企业困难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风电产业迅速发展】乌拉特中旗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有可利用风场15 000平方公里,理论开发规模3 000万千瓦。风电近期规划容量210万千瓦,已核准建设40万千瓦。

    【甘其毛都口岸实现常年开放】甘其毛都口岸位于中蒙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汉博格德县嘎顺苏海图口岸相对应,两口岸相距1公路。1989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甘其毛都为对蒙边境贸易临时过货点,19902月实现首次过货。19926月,正式开辟国家一类季节性双边口岸,同年7月开通,每年的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1日至15日开放。19957月起口岸开放时间由每次15天延长为20天。为促成中蒙煤炭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中国海关总署20044月正式批复,甘其毛都口岸在非开放期间临时开放进行煤炭运输。20047月,甘其毛都口岸由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提升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20079月,国务院以国函〔200785号文件批复甘其毛都口岸为中蒙双边常年开放的边境公路口岸。同时,“呼和浩特海关甘其毛都口岸监管组”于20078月成立,入住口岸开展工作,20081月更名为“乌拉特海关筹备处”。

    【《乌拉特中旗年鉴》(2005~2006)出版发行】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主办、乌拉特中旗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乌拉特中旗年鉴》(2005~2006)于20075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巴彦淖尔市七个旗县区率先推出新版年鉴,为迎接自治区60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全书共120万字。

    (王俊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拉特中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陶格陶(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乌兰(女 蒙古族 12月离任) 刘杰(12月任职)

    旗长:斯庆(蒙古族 4月离任) 郭介中(4月任职)

    政协主席:皇甫义(12月离任) 保安(蒙古族 12月任职)

    武装部长:刘润生(3月离任) 刘志刚(3月任职)

    政委:张喜闻

    【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地处北纬41°07~ 42°28′,东经107°16~ 109°42′。北与蒙古国交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有中蒙国界线184公里,开通国家一类双边陆路常年开放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对应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博格德县嘠顺苏海图口岸。全旗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千公顷,占3.5%;草场面积1 854千公顷,占80.3%;其它面积375.33公顷,占16.2%。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藏70处,矿产地326处。绿色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风能资源占全国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占内蒙古有效风能资源的四分之一强,可开发面积15 000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139 823人(47 646户),比上年增长0.25%,其中农业人口100 922人,非农业人口38 901人;城镇人口36 518人、乡村人口103 305人;蒙古族有26 174人,占18.7%,汉族112 596人,占80.5%;其它少数民族1 053人,占0.8%。人口出生率13.36‰,人口自然增长率1.53‰。全旗辖5个苏木、3个镇,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

    2007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24.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36.0%;第三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5.448.516.1调整为30.954.514.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64.9%,财政收入2.75亿元,增长36.8%;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加2 843万元,增长30%;地方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4.6%;财政总支出5.68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10 422元和4 159元,同比增长12.3%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6.5%

    【农业】全旗农业产值7.78亿元,增长13.5%。以“稳粮、优经、扩草、增效”种植方针为指导,优化种植结构,粮经饲比例为324028。农作物总播102万亩,较上年增加17万亩,订单种植6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亿斤,油料1.22亿斤、蔬菜1.7亿斤、瓜类0.25亿斤、其它农作物0.54亿斤,农业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处,建设面积为1 400亩。石哈河镇注册4个“高塔尔梁”有机食品商标。新建4个新农村建设引领示范村,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户40户,新建户用沼气1 000户,投资64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发放粮食直补、柴油补贴、化肥补贴、玉米良种补贴资金1 178万元,投资120万元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建立并完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7个,2万农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实施了投资35万元的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投资385万元,在乌加河镇和德岭山镇建设1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商品配送中心2个,新建和改造农家店60个,建成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资连锁店29个,拥有连锁店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00%

    【畜牧业】实现牧业产值36 572.7万元,同比增长27.5%。全年肉类总产量13 516吨,出售肉类总量12 266吨,奶类产品产量3 581吨,禽蛋产量1 268吨,羊毛产量889吨,山羊绒产量208吨,牛皮2 192张,山羊皮331 454张,绵羊皮325 753张。牧业年度牲畜饲养总量达160.76万头只,出栏66.62万头只,年末牲畜饲养总量124.18万头只。抓住乌拉特中旗被国家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列为涉农涉牧资金整合试点旗及自治区11个边境退牧转移示范旗县的机遇,旗财政拿出2 000万元投入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启动实施2006年第二批退牧还草工程,完成禁牧围封80万亩,补播牧草50万亩,搬迁牧户112户、351人。禁牧牲畜2.3万头只。投资72万元,实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新建4个、续建2个基层兽医站。口蹄疫免疫牲畜249.8万头(只),禽流感免疫鸡4.93万只,鸡新城疫免疫24.93万羽。牧区牲畜饲养量减少33万头只,出栏率由40%提高45%,农区肉羊饲养总量达108万只。育种的巴美肉羊得到农业部的命名,良种覆盖率60%,成为巴美肉羊主产区。

    【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3.7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4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24亿元,增长47.5%,实现增加值9.42亿元,同比增长46.1%。四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以217金矿、图古日格金矿、天宝公司铅锌加工、永兴铬铁加工、豪骏石墨加工、远鑫镍冶炼项目为重点的矿山工业,以温明、莱富煤矿技改扩建,毅腾公司洗煤项目为重点的煤化工业,以风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天美肉业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等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81亿元,增长44.37%,实现利润1.62亿元,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32.3,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工业对全旗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9%,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达67%。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4.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47%,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5.2吨。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97%,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5.22%

    【林业生态】实现林业产值7 867.8万元,同比增长4.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1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0.5万亩、封山(沙)育林5.5万亩、工业原料林建设0.5万亩。完成4个集镇绿化、4个生态家园引领型示范村庄绿化、30个自然村庄绿化。完成通道绿化80.8公里,雨季补植退耕还林历年不合格面积12万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84 500亩,义务植树50万株,“四旁”植树40万株。冬贮苗木30万株,落实春挖苗木105万株,育苗810亩,完成柠条容器育苗100万袋,采收榆树种子1 000公斤、沙枣种子500公斤、杜梨种子200公斤、柠条种子2万公斤、梭梭种子210公斤,种子合格率100%

    【水利】全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5 214.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 237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1 977.38万元,投工33.97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286.93万立方米。 先后完成狼山、秦达门、二牛湾、石哈河四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德岭山灯塔、宏丰西线2处集中供水工程和文更煤矿供水、义和久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62万人,4.42万头()牲畜饮水问题。在牧区实施总投资105万元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旗财政投资30万元的防汛工程。

    【城镇建设】全旗城乡建设共完成投资4.7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1亿元,房地产开发和公用建筑建设完成投资2.72亿元。修编完成《海流图镇文化定位规划》、新旧区2.4平方公里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年内,海流图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4 799万元,实施海流图镇新、旧区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供热管网、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共完成道路改造3.4公里,人行道硬化2.4万平方米,排污工程4.6公里,安装路灯78基,新旧区绿化7.3万平方米,新建2座供热锅炉房,铺设主管道17公里,新建厕所5座,铺设排水管道15 000米,完成居民排水入户839户。房地产完成投资2.72亿元,建设总面积27.4万平方米,实施了创业大厦、国际民族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牧民康居园一期等9项遗留工程,新开发汇丰新家园三期、家和小区二期、新龙城商住小区、德岭山住宅楼等10项规模房地产项目和个人商住建设项目,新建检察院、武装部、民政局、口岸边检营房大楼等10项公用建筑建设工程。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开工建设项目19项,共引入国内(区外)资金21.38亿元,其中引进区外项目12个、引入资金15.72亿元,同比增加132.9%,引进区内市外项目7个、引入资金5.66亿元,同比增加10%,引入项目主要涉及煤化工、铬化工、镍冶炼、氧化镁等矿山开采加工产业。2007年新建续建的亿元以上项目有山西远鑫镍业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镍冶炼项目;山东鲁能集团投资4.25亿元、中国国电龙源公司投资4.8亿元、富汇公司投资4亿元、中电投集团华北分公司投资5.3亿元建设44.95万千瓦风电项目;毅腾矿业投资1.5亿元建设200万吨洗煤场;莱富矿业投资1.79亿元建设60万吨矿井技改项目。

    【国内贸易】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增长16.5%。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2亿元,增长13.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0%,农牧区市场实现零售额1.61亿元,增长27.2%,占全部零售总额的27%。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额5.0亿元,增长16.9%,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餐饮零售额增长,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14.3%;其它行业零售额0.2亿元,增长13.5%。消费价格呈上涨态势。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5,上升4.5个百分点。其中涨幅较大的有食品类上涨19.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上涨2.9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2007年,甘其毛都口岸进行了4次季节性开放,累计出入境人员55 486人次(其中:出境27 942人次,入境27 544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3%;出入境车辆20 709辆次(其中出境10 464辆次,入境10 245辆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02%。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 486.5吨(不包括煤炭),其中出境货物7 219.8吨,主要有家用电器、水泥、钢材、日用百货等,进口货物266.7吨,主要是苁蓉、戈壁奇石等。易货贸易总额达10 122.21万元,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亿元,其中出口额9 650.76万元,进口额471.45万元,易货贸易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4%。全年进口蒙古国原煤196.6万吨,同比增长2.9倍,口岸货运量位居全区口岸第三位,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成为过货量最大的中蒙公路口岸。

    【交通】公路网建设共投入3.3亿元,重点实施了投资2.85亿元的海甘线133公里一级公路、投资2 160万元的108公里通达工程、投资1 783.2万元的乌宏线、呼四线35.2公里改建等工程。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34万吨,较上年增长21.4%,完成货物周转量5 446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5%;完成公路客运量44万人,同比增长5.0%,公路旅客周转量3 76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6%

    【邮电】全旗邮政网点共有18个,邮路总里程单程达2 939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 869万元。网通、电信、移动、联通等用户总量不断刷新,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 012户,移动电话拥有量78 189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 450户。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0 422元,同比增长12.3%,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 193元,较上年增长10.14%。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159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4 206元,增长18.8%;牧民人均纯收入3 998元,增长3.4%。城镇居民均消费水平达8 458元,同比增长28.1%。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3 293元,比上年增长9.4%。全旗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由2005年的0.278降为0.275,农牧民由2005年的0.374降为0.367,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423降为0.421

    【教育】全旗共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4 767人,教职工534人,其中:专任教师437人。共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7 088人,教职工689人,其中:专任教师5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较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并完善人民教育基金、教育基础建设基金、教师奖励基金,构建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对民族教育实行助学金政策,对退牧转移牧民子女实行生活费全额补贴,率先在巴彦淖尔市成立第一所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巩固“两基”成果,“33211”工程被自治区评为优秀旗县。

    【文化】全旗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34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覆盖率80%,数字电视覆盖率25%

    【卫生】全旗共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4个,基层卫生院12所,个体诊所26家。卫生系统拥有病床321张,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其中:医生195人。年末全旗共有农牧民78 98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牧业人口参合率达到90.7%,全年为参合农牧民报销医药费319.32万元。投资1 400万元,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150万元的“中国健康流动医院”大型医疗用车,开展“汽车流动医院”服务,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社会保障】全旗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 139人;有3 00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标准由2006年的742/人提高到839/人,发放养老金2 119.5万元,社会发放率和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筹资2 400万元,按每人补贴1.5万元标准,为661名企业内招合同制职工、297名村嘎查支书主任、369名煤矿“57”队、114名卫生系统集体人员、18名军转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为符合政策的324名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医疗保险;争取上级养老保险补贴资金463万元,为转制企业困难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风电产业迅速发展】乌拉特中旗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有可利用风场15 000平方公里,理论开发规模3 000万千瓦。风电近期规划容量210万千瓦,已核准建设40万千瓦。

    【甘其毛都口岸实现常年开放】甘其毛都口岸位于中蒙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汉博格德县嘎顺苏海图口岸相对应,两口岸相距1公路。1989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甘其毛都为对蒙边境贸易临时过货点,19902月实现首次过货。19926月,正式开辟国家一类季节性双边口岸,同年7月开通,每年的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1日至15日开放。19957月起口岸开放时间由每次15天延长为20天。为促成中蒙煤炭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中国海关总署20044月正式批复,甘其毛都口岸在非开放期间临时开放进行煤炭运输。20047月,甘其毛都口岸由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提升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20079月,国务院以国函〔200785号文件批复甘其毛都口岸为中蒙双边常年开放的边境公路口岸。同时,“呼和浩特海关甘其毛都口岸监管组”于20078月成立,入住口岸开展工作,20081月更名为“乌拉特海关筹备处”。

    【《乌拉特中旗年鉴》(2005~2006)出版发行】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由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主办、乌拉特中旗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乌拉特中旗年鉴》(2005~2006)于20075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巴彦淖尔市七个旗县区率先推出新版年鉴,为迎接自治区60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全书共120万字。

    (王俊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